首页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学习心得体会 > 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实用34篇)正文

《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实用34篇)》

时间:

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34篇)

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1

最近几日来,黄大发的先进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的反响,他被赞誉为“当代愚公”,并荣获“时代楷模”称号。或许“黄大发”对一些人来讲仅是一个普通的名字,但是对于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村的村民来说,黄大发就是一个“奇迹”,是点亮贫困山区人民群众希望的“一盏灯”,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一面旗”。

黄大发曾担任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党支部书记,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他就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历时30多年,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硬生生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这条渠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大发渠”。随后,黄大发又带领全村干部群众,修村路、架电线,“坡改梯”、建学校,改变了当地“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苞谷饭,过年才有米汤喝”的贫困面貌,用实际行动展示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不忘初心、不畏艰难、不辱使命。

不忘初心,始终把百姓装在心里。入党时,黄大发就决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底,当好群众勤务员,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在担任村干部的几十年里,他时刻想着“多为群众做点事”,村里的事情,比谁干的都起劲。在群众大会上,为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他立誓“为了水,我愿意用命来换”,终于说服了全村百姓;为了让“大发渠”尽快立项,黄大发穿着单薄的衣裳、穿着破胶鞋,冒雨步行200多公里到县城找水利部门;为了给村里砍出一条电线线路,黄大发总是冲在最前面,“衣服都被刺破了”。这些都是黄大发不忘初心、不改本色、真抓实干好党员形象的真实写照。

不畏艰难,始终把困难踩在脚下。面对草王坝的大山、绝壁、险崖,黄大发毫不退缩、敢为人先,立志“修水渠”。在第一轮修渠失败后,一些人开始反对、嘲笑和指责黄大发,不畏艰难,始终把困难踩在脚下。面对草王坝的大山、绝壁、险崖,黄大发毫不退缩、敢为人先,立志“修水渠”。在第一轮修渠失败后,一些人开始反对、嘲笑和指责黄大发,但是他从不服输,相信没有努力干不成的事,表态:“这次不把水引来,我的名字倒过来”;当修水渠缺资金时,他号召“想吃白米饭,大家一起干”,村民们把自家的鸡蛋、黄豆、蜂糖卖了换钱,凑钱修水渠;当修水渠遇到技术难题时,54岁的黄大发主动申请到乡镇水利站跟班学习,几乎是文盲的他,用了三年的时间,从零起步,一个字一个字地临摹,一张图一张图的学习,最终成了水利专家。在黄大发的'字典里就没有“难”字,只要想干、肯干、用心干,就一定能干好,在他身上始终闪亮的是共产党人咬定青山不放松、为民谋利终不悔的精神品质。

不辱使命,始终将责任举过头顶。靠着一股冲劲、一种信念、一种责任感,黄大发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在绝壁上凿水渠,改变了村子“滴水贵如油”历史。水通了,黄大发又带领群众展开“坡改梯”,昔日的荒山秃岭如今种满了稻子、果树。识字不多的黄大发还认识到真正要拔掉穷根,还是得靠读书,决不让后辈们吃二茬苦,正所谓“扶贫先扶志”。在黄大发带领下,村里的小学多次迁址,校舍条件不断改善。现在仅百余户人家的草王坝,已经走出了23名大学生,实现彻底挖掉“穷根”,摘掉“穷帽”的目标指日可待。

黄大发这位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却有着不平凡的事迹,他是新时期基层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更是打赢扶贫攻坚战的时代楷模。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黄大发为行动标杆,向他看齐,并从他身上汲取不断前行的智慧和力量。

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2

黄大发,男,1935年11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

他一心为民、埋头苦干、百折不挠。为解决草王坝村山高石多、缺水严重的问题,他带领村民历时36年,靠着锄头、钢钎和铁锤,建成一条跨3座大山、大小9个悬崖,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生命渠”,兑现了“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铮铮誓言,为改善山区群众用水条件、实现脱贫致富作出巨大贡献,被誉为“当代愚公”。他坚守初心使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无论是在村干部任上,还是离任后,他心里始终装着群众,千方百计带领村民发展生产。村里缺什么,他就带头干什么;群众期盼什么,他就谋划推动什么。村里通水后,他又先后组织了通电工程、通路工程,彻底改变了村民用电和出行问题。他说:这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在黄大发精神的感召下,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发展中药材,种有机稻米、有机高粱,发展精品水果产业,养殖肉牛、生态猪、蜜蜂等,群众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__年底,该村顺利脱贫出列,全村建档立卡人口全部脱贫。

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时代楷模”等称号。“七一勋章”获得者。

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3

袁隆平生于1930年9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世界级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曾成功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化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此外,他还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粮农组织等多次国际奖励。

他培育的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每年增产的稻谷相当于每年解决6000万人的吃饭问题。有人说,袁隆平院士是一座精神富矿,怎么挖掘都有收获,他还是一个多面体,每个侧面都值得大家学习。是啊,如今,全国人民都在向袁隆平学习,学习他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献身精神,学习他勇于追求真理、不迷信权威、不因循守旧、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学习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的务实精神,学习他顾全大局、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协作精神,学习他谦逊淳朴的人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精神不是随便说说的,翻开那本中国感动世界,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立体真切的展现在脑海里的,就是真实的袁隆平。袁隆平早在考大学之前,他就立志做一个农业科学家,西南农学院正是我们这位现今的农业科学家的诞生之地。也许是童年及青少年时期经历的战火与生活的艰辛让他能够立下这样的志向吧。大学毕业后,他响应国家的号召,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只有心怀大志,目标坚定的人,才会不畏惧苦,不害怕难!在20世纪60年代,在那饥荒的年代里,袁隆平目睹了那些惨痛的一幕幕,那一段凝固的历史成为袁隆平前进道路上的动力。从此,他立志使我国农民摆脱贫困,立志向饥饿挑战。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可以说袁隆平在青年时期就知道了,这也成就他一生的大业,更造福了亿万的人民。

所以,要做怎样的人?我想应该就是要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吧!只有有了崇高的理想,才会有崇高的人格。所以,当我们今天学习袁隆平那么的美好的品质的时候,我们知道,那个汗霜满衣,皮肤黝黑,真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泥腿子’的人,展示给我们的却是人格的光芒。

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4

白晓卉,生前系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临床医学检验部副主任、主任技师、研究员,在山东省直支援威海核酸检测工作中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

时间回到3月8日。那一天是国际妇女节,白晓卉早早给自己的学生们准备了巧克力,放在实验室公共区域的桌子上。

腊八节的粥,冬至的饺子,元旦的电影……尽管工作很忙碌,课题节奏很紧张,但大大小小的节日,白老师和她的礼物从不会缺席。

一起过完节,还没走出办公室,白晓卉就接到了省卫健委支援通知,要作为领队与5名具备丰富核酸检测工作经验的同事组成山东省立医院支援威海疫情处置检测队。

匆忙交接好手头的工作,白晓卉拎起自己的电脑包,冲还在实验室的同事和学生们挥了挥手,“我走了,你们也早点休息!”

疫情之下,核酸检测成为一个高频词汇。作为目前判定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金标准”,人们对样本采集的过程已然熟知,却不知道报告上的结果,就出自这群“离病毒最近的人”。

标本接收、录入、试剂配制、核酸提取、加样、上机检测、审核结果、发放报告……自20_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白晓卉就和省立医院临床医学检验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的检验医师们就奋战在离病毒最近的地方。

3月9日凌晨4时,抵达威海后,白晓卉立即前往威高诺润检验所查看实验室条件,指挥所有运抵的仪器设备试剂装配调试工作。当天下午2点,即作为第一组投入到核酸检测工作中。

“大规模核酸检测的时间,成千上万的标本被送到实验室,时间紧、任务重,每次检测工作都要持续数小时。”

封闭的实验室里,机器一直在运转,检验人员从采集来的样本中一一提取出核酸片段。口罩和护目镜紧紧压向口鼻,厚重封闭的防护服里,汗水早就浸湿了衣衫……

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5

贵州遵义草王坝村(现播州区团结村),一个被层峦叠嶂的大山遮得严实的村庄,缺水是草王坝的穷根。千百年来,这里的人祖祖辈辈吟唱着一首民谣:“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

村里有一位老人叫黄大发,他不甘心、不信命,偏和大山较劲,他用36年的时间干了一件事——修水渠。

黄大发,1935年出生于草王坝村,23岁光荣入党,这一年,他被全村推选为大队长。意气风发的黄大发撂下了“狠话”:修水渠。于是,在黔北的莽莽深山里,黄大发带领草王坝村民修渠,这是一条遵义的“红旗渠”。

可现实无比残酷。他们不懂技术,测量仅靠竖起竹竿,两边人用眼睛瞄;缺少水泥,沟壁上直接糊上黄泥巴作数;没有导洪沟,沟渠不盖板,洪水一来,脆弱的沟渠被冲得稀巴烂……

壮志未酬誓不休。为此,黄大发四处求教,自学水利技术。一听说哪里有在建的水库沟渠工程,就立刻背着干粮匆匆上路,前去“取经”。

1992年的春天,黄大发带领村民一头扎进深山开工凿渠。日复一日不停歇,黄大发每天带着200多人的队伍进山,施工队在前面凿壁打槽,村民们在后面挑土砌堡。

苦心人,终不负。1995年,这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地跨3个村10余个村民组,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生命渠”通水了!

通水那天,山崖上、水沟边,人山人海,鞭炮声、鼓掌声,不绝于耳,杀猪摆席、搭台庆功,好不热闹!这是草王坝村民们最高兴的一天,千百余年的梦终于实现了!大伙簇拥着黄大发上台讲话,站在台上的他沉默良久,欲言又止,一个字都说不出口,眼泪顺着黝黑、皱褶的脸庞直往下流。

“不怕山高石头多,苦干就能把贫脱,打岩引水造梯田,穷村变成金银窝。”如今的草王坝,村民的荷包渐渐鼓了起来,幸福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6

渠水如镜,鉴照古今。大发渠既是一个面向历史的答案,又是一道直面未来的考题。它印证了共产党人为百姓命运担当、同呼吸、共命运的赤子情怀,也在时时叩问“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一永恒课题。

贵州遵义老支书黄大发无悔人生的故事深深的感动了我,从中我感受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感受到了一个老村官的坚韧的毅力和敢为人先的魄力,切身体会了我们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殿堂和田垄之间看,他选择后者,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排除万难,造福群众。埋下希望的种子,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静待收获的时节。

像这样的村官还有很多很多,他们虽不起眼,但都心系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交出了一份份不平凡的答卷。

任前方荆棘丛生,我定将持之以恒。作为一名党员,我定不断鞭策自己位群众服务,为事业奉献青春,用我的理想和激情换取收获和自信。

大发渠像一座历史碑刻,铭记着那一段峥嵘岁月;更像一堂永远的党课,启迪我们,只要真心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创造不了的奇迹。

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7

虎年那时,这场规模浩大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气势汹汹地来临,连地处大山深处的团结村也感受到了它的凶猛。

“这个疫情防控工作很重要,不要认为我们没有事就不放在心上,疫情防控人人都有责任,不准打牌、不准办酒。”时代楷模黄大发说。

自疫情发生以来,黄大发主动当起了村里疫情防控的义务宣传员,成立了党员志愿服务队,劝导乡亲们按上级要求科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黄大发告诉记者,他是一名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宣传疫情防范知识,要传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告诉群众,要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不要走家串户,打扫好周围环境卫生。

在黄大发的带动下,团结村的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也纷纷行动起来,成立了返乡农民工志愿服务队,在村支两委的统一调度下,积极投入到团结村疫情防控工作中。

“疫情就是命令,我们发动百余名党员、志愿服务者参与,每天战斗到村到组,严格落实网格包保责任到组到户到人,做到宣传全覆盖。”平正仡佬族乡人大主席敖文红说。

此外,团结村支两委根据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重、宣、查、管、堵、巡、杀、导”八字措施,全面深入、周密细致地防控疫情。

平正乡团结村党总支书记王朝海介绍:“我们主要以八字措施为抓手,一是“重”高度重视,二是“宣”大力宣传,三是“查”地毯式巡查,四是“管”监督管理,五是“堵”对出境的交通、进入的车辆进行拦堵和对人员的拦堵,六是“巡”24小时进行巡查,七是“杀”在我们村的每个密集场所进行消毒杀菌,第八是“导”引导群众舆论。”

据了解,团结村成立了5个临时党支部、组建了3支志愿服务队、出动了10台宣传车,动员党员、村民组长、护林员、公益岗位就业人员、热心人士等近200人,每天进村入户向群众不间断地做好宣传、劝导、排查和清扫公路,共发放、张贴宣传资料6000多份,拉宣传标语100多条,入户包保宣传排查724户2997人。

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8

仔细的算一下,我从事教师这份光荣的职位,已经有__年的时间了。作为一名教师,起初还只是一名代课老师的时候,我努力的去强化自己,去学习、去改正,好像要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在一两节课里教导给学生们。但如今,经过了__年岁月的洗礼和体会,我渐渐的变得温和起来,放满了自己紧张的节奏。但是,这并不意味这我对教育事业的放松,恰恰想法,因为我认识到了有些事情不能着急,所以才克制住了自己想要加速的步伐。

__年的教师生涯以来,说实话,我并没有专门对自己的爱岗和敬业去刻意强调过。因为在我看来,这份光荣的岗位,本身就容不得那些滥竽充数的事情,更容不下我们在工作中放松警惕,放松对教育的要求。

因为学生就是我们的一切,学生在学校中渴求知识,而我们将知识用自己的方式“灌溉”给这些正在生长的“幼苗”们。就像我们打出的成绩,是学生们努力的结果,学生们的改变和班级的情况,也代表着我们的成绩。所以,在我的工作中,我从未放松过对自己和学生的要求。

当然,这份岗位对我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事物。这是我从小的梦想,是我所最为期望的未来。尽管已经成为了教师,但这还不是我真正的想法!我期望,在这份教育的事业中来奉献自己的一生,在我年迈之时,如果能看到大家都已经长大成才,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这是我最大的愿望,也是我不断坚持的工作信念!为此,在工作中,我严格的做好每一次准备,将每一次的课堂,当做最为重要的一颗。当然,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教学,无论是那一届的学生自我看来都是自己的孩子一般,为了他们能成才,我在工作中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对我来说,教师的身份是伟大的,是阳光下栽培未来的职业。同时,也是带着沉重压力的职业。我们教育的是孩子,更是我们社会和国家的未来。面对这份工作,爱岗、敬业已经成为了最基本的要求,我们最为重要的,还是要关心这些学生,关心他们的未来,关心他们的成长!这就是我对教师这份职业的看法。

爱岗、敬业,这是并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是我们本就该在工作中具备的品质。在未来的教育事业中,我也会继续努力的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学生们一起走向光辉的未来!

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9

面对一场突如其来的雪凝灾害,有人打着救灾的旗号,谋一己之私利。有人趁火打劫,哄抬物价,大发横财。而李彬却用年轻的生命诠释着自己对党国、对人民的忠诚和热爱。

李彬同志是开阳县“抗凝冻、保民生”工作中,党员干部队伍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楷模。

我们要学习李彬同志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政治品质,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怀爱民之心、行为民之举、办利民之事,以公仆之心对待群众,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我们要学习李彬同志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怕苦、不怕累,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立足本职工作岗位,更好地服务社会。

我们要学习李彬同志不畏艰险、忘我工作的优良作风,保持和发扬党员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以克难攻坚、勇往直前的气概,以奋发进取、锲而不舍的劲头,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我们要学习李彬同志公而忘私、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第一位。

我们要以李彬同志的先进事迹为楷模,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和引导学生。我们要牢固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强烈的职业光荣感,弘扬敬业精神,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发扬李彬同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李彬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永垂不朽。

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10

看完最美消防员颁奖典礼后,我澎湃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看到那些无私的橙色战士英勇救灾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视频画面命悬一线的场景让我始终揪着心。可当主持人问他们做了这些事情的感觉时,他们的回答是简单的“享受这样的人生”“喜欢挑战极限”,关键时刻把自己的安危于不顾,这就是消防员的可爱之处,哪里有要帮助,哪里就闪着橙光,看到他们人民群众就看到了希望,这样做能换来一个掌声,一个肯定的眼神,他们就满足了。

他们有的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事迹在社会各界形成了极大的正能量,鼓动了更多有爱心的人参与到献爱心行动中。

我明白,消防是一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队伍,想要为人民排忧解难必须有过硬的军事技能和强健的体魄。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培养我们的吃苦精神,时刻准备为人民服务。

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11

王瑛生前系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县委、纪委书记,自参加工作以来,特别是在南江县工作的十多年来,她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爱岗敬业、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在身患绝症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十多年来,她牵头办理疑难案件、典型案件50余起,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体现出她的浩然正气;她教育帮助处分的干部50多人,其中5人成绩突出的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并创造“五个零”的工作方法,体现出她的博爱胸怀;她工作20xx年,先后资助11名贫困学生,将2万元奖金资助无钱读大学的黄霞读书,体现出她的慈善心灵;她奔波20多天,多方筹资支持沙滩村建起“连心桥”,体现出她的务实作风;她在信用社贷款8万元,支持儿子在国外学习深造,体现出她的两袖清风;她病情确诊后的两年四个月里,除10次在化疗外,都在工作岗位上,有194天在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案件查处的工作现场,体现出她的执着追求;她自己曾经作出了子宫癌切除手术,五年前她丈夫右手患骨瘤病做了假骨移植手术,两年前她70多岁的母亲身患乳腺癌一直靠化疗生存,体现出她的生活艰辛;她牵头办起“背二哥”公寓,解决进城务工“背二哥”餐风露宿问题,体现出她的民本理念;她在“5·12”汶川大地震后第二天,就不顾医生劝阻,强行从医院病床上赶回南江,深入燕山、高塔、八庙抗震救灾一线,并批示处理涉及抗震救灾举报36件,解决群众具体困难14起,体现出她的奉献精神;她任副县级干部20xx年,从没提过自己的职级待遇,并放弃提正县级机遇,谢绝组织照顾,一直坚持在纪委书记岗位上,直到生命最后一息,体现出她的良好心态。……

这一桩桩、一件件具体的、生动的、实在的、感人的事例,会让每一个人的灵魂受到一次洗礼和净化。我为王瑛同志坚于信念、忠于职守、勇于创新、敢于斗争、勤于爱民、乐于奉献、甘于清苦的事迹而感动。

王瑛同志是全乡广大干部职工的一面光辉旗帜,她用生命诠释着“生如夏天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她用实际行动履行了纪检监察干部的神圣职责,践行了“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的铮铮誓言,实现了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

王瑛同志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作为一名领导工作者,一定要以王瑛同志为楷模,心系事业,情系百姓,做一个朴实、吃苦、感恩的四川人,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一是学习她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斗志与激情。二是学习她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高尚情怀,真正把群众的呼声放在第一位,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三是学习她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公道正派的高尚品质。四是学习她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始终保持工作热情,踏踏实实工作。五是学习她恪遵操守,特别讲付出的奉献精神,自觉遵守和执行党章党纪,履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承诺,正确对待权力和金钱,保持朴素、平和的心态,不攀比、不贪污、不浪费,做本本分分的清白人。

既然选择了当公仆,就要勤勤恳恳地奋斗在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一线。选择忘我,选择无私,我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始终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自己的天职,树立先进性理念,坚持先进性标准,经常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求在工作中不断净化自己的灵魂,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努力增强自己依法行政的能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乡统筹战略将进一步得到推进和落实,城乡建设事业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更加辉煌的阶段。让我们党的工作者既感到骄傲,也深感责任重大。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要求,我更应该自尊自励,要进一步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综合素质。要认真按照提出的“大力倡导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的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自己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按照县委周书记提出的“用活头脑,用活人才,用活资源”的要求和“‘一把手’要努力实现‘六个转变’”的要求,努力做到勤于学习、勇于创新、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全身心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12

3月17日上午的政法英模先进事迹报告会,让我感受到了榜样的无穷力量。报告会上,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__年度全国十大法治人物、金口河区司法局四级调研员的莫鸽鸽,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乐山市公安局科通科科长江筱辉,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峨眉山市人民法院副院长谭丽,全省公诉业务标兵、乐山市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副主任刘莉分别用朴实的语言、具体的事例、真挚的感情,从不同角度讲述了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履职尽责、为民服务的点点滴滴。四位政法英模没有豪言壮语,却是那么鼓舞励志;没有华丽辞藻,却依然真切动人。他们以平实的语言、生动的事例,讲述了自己的政法人岁月,他们的感悟和心得像一场及时雨, 为全市干警进行了精神的浇灌和洗礼:

作为一名政法干警,我要学习英模们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秉公执法、惩恶扬善的浩然正气;学习他们在困难面前毫不畏惧、顽强拼搏的钢铁意志;学习他们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学习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甘于平淡的奉献精神。

以英模为榜样,始终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做到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甘于奉献、勇于牺牲,切实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使命。

我作为政法队伍的普通一员,要心系人民群众,一心一意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像谭丽、刘莉等英模那样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工作,为检察事业做贡献。

政法英模事迹报告会上各位政法英模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我将立足岗位,学习发扬政法英模坚定理想信念,勤学善思,公道正派,惩恶扬善,攻坚克难,勇于进取的先进精神和高尚品格。

我们要以英模先进为榜样,学习他们高尚的人格操守,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踏踏实实为人民服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100周年。

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13

自学水利技术,带着简陋的测绘工具翻山越岭进行勘察;赤脚步行去炸药厂背炸药,脚板磨得破皮出血;率领村民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硬是凭双手凿出一条生命之渠,终结了村庄“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的历史。随着媒体报道的深入,贵州遵义市草王坝村老支书黄大发“和大山较劲”的事迹传遍山里山外,感染了无数心灵。(4月19日《人民日报》)

当年,林县人民开凿红旗渠,创造了当代“愚公移山”的奇迹。如今,黄大发老支书带领村民凭双手凿出一条生命之渠。在平原上凭双手凿出水渠已经不容易了,何况是在山上,那里有绝壁、有险崖,一不小心就可能身处险境。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黄大发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功夫不负有心人,黄大发执著地“和大山较劲”,最终取得了胜利。

当下,全国正在推进脱贫攻坚。脱贫攻坚,外部输血的同时更需要内部造血,需要调动起贫困地区人民投身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山区自然条件不佳,但人们应当有人定胜天的信念,要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精神。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困难摆在那里,如果总是想着绕着走,那只能说明能力有限,只能说明毅力不够强大。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让自己强大起来,才能把困难征服、跨过困难这道坎。很多时候,能不能跨过困难这道坎,就在于人们是否有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念。

和大山较劲,彰显了黄大发老支书的为民情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既然当了村支书,就应该切切实实为民谋福祉。没有好的水渠,村庄“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村民的日子十分艰苦。农民以种田为生,解决好摆在村民面前的灌溉难这个“拦路虎”,农民才能吃得饱饭、穿得暖衣。在山区修水渠,尽管很困难,但却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黄大发老支书带领村民修建水渠,付出了很多辛劳。修渠的过程中,老支书还承受了亲人离世带来的伤痛。好在,全村上下一条心,终于修成了水渠,庄稼灌溉难的问题迎刃而解,村民的生活渐渐好了起来。修水渠只是第一步,黄大发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而是在此基础上带领村民继续通路、通电,朝着更好的日子迈进。

和大山较劲,黄大发的自力更生精神值得人们学习。自力更生精神,正是黄大发老支书的“大发”境界。胶鞋已经断裂却舍不得换一双,这个生动的细节正是老支书简朴生活的写照。共产党人,就应该像黄大发一样“先忧后乐”“先苦后甜”。黄大发的“大发”境界是一种精神力量。今天,物质生活富裕了,少数年轻人不肯自力更生,毕业了还在啃老,这是不妥当的。劳动才能创造财富,通过自己的双手奋力拼搏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黄大发是一面很好的镜子,每个人都应该从他身上汲取自力更生的正能量。其实,中国经济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很大程度正是因为弘扬了自力更生的精神。物质生活好了,但自力更生的精神不能丢。自力更生,掌握核心技术,才不会被别人卡脖子。

阅读黄大发的先进事迹,不禁让人对他肃然起敬。

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14

4月26日,大方县民政局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在大会议室集中观看了时代楷模黄大发先进事迹的报道,通过此次学习,大家被老支书黄大发“全心为民,克已奉公,苦干实干”的奉献精神深深感动和鼓舞。

据了解,黄大发在任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老支书期间,为彻底改变村子极度缺水的状况,带领全村群众对悬崖峭壁发起了挑战。虽历经失败,但老支书毫不气馁,通过学习科学技术,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克服各种困难,终于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跨3个村的“大发渠”,彻底解决了当地缺水难题,增加了当地的粮食产量,改善了群众的生活。

黄大发老支书为此所做的贡献,是当代的愚公精神,是时代的楷模。开展此次学习活动,旨在鼓励全局广大干部职工学习大发精神,不怕困难,不怕艰辛,结合民政工作岗位,苦干实干,将“大发”精神的种子播种在全县民政系统。

基层是个大熔炉,可以淘汰一部分意志薄弱的年轻人,也可以成就小部分优秀的基层干部。36年,黄大发同志毅然选择了留下来凿渠,带领村民一步步实现着遥不可及的梦想。他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无悔奉献于草王坝村,没有轰轰烈烈的光辉事迹,只有那不畏艰险、克难攻坚,以信仰打通小康路上的愚公精神。

36年,成就了黄大发的平凡和伟大,他被誉为“当代愚公”,就是对他最高的褒奖。黄大发同志36年如一日,不忘初心,专心凿渠,难道他就不知道凿渠的艰辛。黄大发选择了凿渠,就意味着选择了艰险,简单的两个字,其中的寓意不是言语上的轻描谈写,更需要他在行动上去落实。

愚公精神,在黄大发同志身上得到了发扬光大。他选择了释放无悔青春,意味着他每天需要面对繁琐单调的基层工作,甚至是生命的巨大考验。恶劣的自然环境,物质上的匮乏,并不是精神上的空虚,他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带领村民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生命渠”,结束了当地千百年来靠天吃水的历史,这种精神就是不畏艰险、克难攻坚的愚公精神。

可以想象的是,在辛苦的凿渠生活中,黄大发同志默默度过了36年宝贵时光,面对失败,勇于跟班学习;面对危险,率先站出来;凿渠不止,奋斗不止。他从一个20岁出头的毛头小伙,变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以愚公移山的豪情斗志,用一生丈量了他和草王坝人的长征路。

雄鹰痛苦再生,获得了30年搏击长空的新的利器。当人们仰望长天,赞美雄鹰的时候,大概没有想到它的这番苦难。36年的凿渠生活,在黄大发同志的身上始终释放着不畏艰险、克难攻坚,以信仰打通小康路上的愚公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引领着草王坝村人奋勇前进,与大山较劲、与贫困较劲,完成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的不屈之路。

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15

近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的具体情况。在发布会上,袁隆平又提出了自己短期内的两个“小目标”。袁老说,长期目标就是实现“禾下乘凉梦”,而短期目标一个是争取早日实现杂交水稻双季亩产20__公斤,一个是希望将目前实施的“三一工程”升级为“两一工程”,即“三分地养活一个人”变成“两分地养活一个人”。

“小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日复一日的坚持。今年已90岁高龄的袁隆平说,“我会鼓起勇气继续干下去,从‘90后’一直搞到‘100后’(指100岁)。”长沙冬季寒冷,为了有更多时间进行研究,袁老每年冬天都要从长沙前往一年三熟的海南。他一年中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农田里劳作、观察和研究。“小目标”不过是风趣之语,并非唾手可得,需要的是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沉淀与积累,需要的是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如果想的只是想着“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小目标,无异于痴人说梦。“行百里者半九十”,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我们一定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

“小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大理想”的指引。袁老曾经说过,他曾两次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他则和几个朋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袁老先是完成了1500公斤的小目标,如今又向着两个新的小目标继续前进。“大理想”指引着“小目标”,让大理想看起来没那么遥不可及。近期“十四五”规划即是我们的一个小目标,我们还有“两个奋斗十五年”的大理想,最终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因为有“伟大梦想”的指引,我们才一步步实现着一个个曾经看似困难的“小目标”。

“小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灵犀一指”的创新。袁隆平谈及自己和团队的小目标得以实现,“第一秘诀”就是不囿于现存结论的创新思维。倘若只是按部就班,那么“小目标”就会成为无法完成的目标。有了“灵犀一指”的创新,沿着创新之路前进,我们才能有所突破、有所成长。改革开放初期,我们讲“摸着石头过河”,正是对创新的大胆尝试。现实中遇到的困难,倘若只是下死功夫,固守经验主义和本本主义,到头来很可能就“竹篮打水一场空”。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过得去“时间”这一条湍急的河流,让国家和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也能够解决越来越多从前从未遇到的难题。

希望袁老的“小目标”早日实现,也希望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能够树立自己的“小目标”,并早日完成自己的“小目标”!

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16

20世纪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一场席卷全国的声势浩大的运动。廷·巴特尔参加了这场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他走出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走进了苍凉、偏远、闭塞的萨茹拉图亚草原,时为1974年。面对陌生的环境,一切都必须从头学起,首先是蒙语,不会蒙语,就没法儿和牧民进行交流与沟通;然后是在草原生存的基本技巧:骑马、放牧、打草....廷·巴特尔用心去贴近草原,用心去贴近牧民,草原和牧民给他以丰厚的回报,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凡是牧区生产、生活中所需得知识和技能,廷·巴特尔基本掌握了。

1976年,复出后的廷懋将军出任内蒙古军区政委、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二书记。与此同时,知青可以返城的政策也出台了。在萨茹拉图亚知青点,人们普遍认为,第一个返城的知青肯定是廷·巴特尔,一个简单的理由就是他的父亲是自治区的高层领导,而是事实却让大家看到的是相反的结论。廷·巴特尔不仅不是第一个返城的知青,而是40名知青中唯一扎根在萨茹拉图亚草原的知青。

草原和草原人民给予廷·巴特尔以极大信任,让他去经营和管理乳品厂,一年干下来,廷·巴特尔楞是让这个濒临倒闭的乳品厂盈利5万元。廷·巴特尔在熟悉草原的过程中找到了有所作为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支点。他渴望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入党志愿书上郑重地写下“廷·巴特尔”4个字。老将军廷懋给儿子的礼物是一本《党章》,并语重心长地叮嘱:“好好学,千万不能辜负党组织的期望。”

1981年秋,廷·巴特尔在美丽的高格斯台河畔与美丽的蒙族姑娘额尔登其其格组建起幸福的家庭。

1993年,已经出任萨如拉图亚嘎查党支部书记的廷·巴特尔又面临一次考验。北京军区按政策规定要在北京为廷懋将军修建一座小楼,并安排一名子女随同进京。对巴·特尔来说,这是一次绝好的机会,但他已经把生命融进萨如拉图亚的廷·巴特尔,舍不得已经围封的草原,舍不得他亲手绘制的草原建设蓝图。他对父母说:“我的事业在萨如拉图亚,我深情地热爱着这片草原!”萨如拉图亚位于浑善克沙地西北边缘,面积437.5平方公里。这里曾是一望无际的草原,108眼泉水汇聚而成的高格斯如河在这里流过。

20世纪80年代,牧区开始推行草原畜牧双承包制。这一措施极大地调动了牧民的养畜积极性,但却缺少对牧民的科学引导,导致牧民在追求养畜头数时无视对草原的破坏,使草原变成黄沙漫漫的沙地,廷·巴特尔大声疾呼:不能这样下去了,否则,就连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也将不复存在!廷·巴特尔从这户牧民家里出来,又进那户牧民家里,苦口婆心和每一个牧民商量、探讨围封退化草原、禁牧沙化草原的事情,然而,牧民们还是不接受他的观点和理论。

廷·巴特尔想,共产党员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率先垂范,牧民之所以不接受他的观点和理论,是因为这种观点和理论还没有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

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17

外一科护士、急诊科护士、急诊科副护士长、妇科副护士长,这条自己深爱的护理之路__已走了17年。多年来,繁忙、琐碎而又高强度的护理工作,从未动摇过__当好“白衣天使”的决心。也正是源于这份勤勉和敬业,她多次被评为“优秀带教老师”、“优秀护士长”。

“宁要真实的零分,不要虚假的百分”

20__年,__大学毕业后进入市人民医院从事护理工作。从当初护理学院那个懵懂的学生,到穿上洁白的工作服,戴上漂亮的燕尾帽,成为一名真正的护士,回忆起刚刚入院的那段经历,__说:“现在想想刚毕业就可以进入外一科和急诊科从事护理工作,是件非常幸运的事。”

众所周知,外一科尤其是急诊科的护理工作称得上“脏”、“累”、“急”、“危”、“重”,护士每天、每时、每刻都置身于紧张而忙碌的工作状态中,且工作随机性大,无预见性,突发事件多。而__说,也正是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充分锻炼了自己的应急能力和抢救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宁要真实的零分,不要作假的百分”,一直把这话当成座右铭的她对各项业务称得上“较真儿”。“因为护理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一些细小的问题往往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她刻苦学习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各项操作流程,熟练掌握各科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将急诊工作流程烂熟于心。20__年,因为各项业务表现突出,__成功竞聘急诊科副护士长,20__年9月担任妇科副护士长并主持科室工作。

__告诉笔者,近年来,妇科微创手术不断开展,而作为护士也应不断学习新的护理理念和知识,为此,除每月两次雷打不动地带领护士们进行业务学习外,__也会和护士们参加医生们每周举办的业务讲座,“这是一个业务知识积累的过程,要与医生更好的配合,那就要紧跟他们的步伐。”为提高年轻护士抢救技术水平,派N2级及以下护士到急诊门诊进修学习,通过学习,不仅增强了年轻护士的急救意识及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得护士的整体水平素质得到不断提升。

“我们要对得起患者的信任”

人们常说任劳容易,任怨难,而进行护理工作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个别患者和家属有时会因为对工作的误解态度恶劣。面对这些,__常和年轻护士们说:不管病人有着怎么的情绪和态度,但他们对我们有最基本的信任,因为他把最宝贵的生命托付在我们手里,只要将心比心,就没有解不开的结。”

20__年,本来32张床位的科室不断加床后,一度增致近50张床位,一天夜里凌晨一点多,一位宫外孕患者来后因加床问题,家属冲着值班护士嚷嚷起来:“别人怎样我不管,我们不能住在走廊里,必须要住进病房。”虽然值班护士一再解释,因为最近住院增多,一时无法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但患者不依不饶,护士只好给__打了电话。

看到情绪急躁,不停在走廊来回谩骂的患者家属,__打开自己办公室的门后,领着患者家属来到办公室门前说:“对不起,因为床位紧张,暂时无法将您安置到病房,您看我的办公室怎么样,如果合适就先来我的办公室住吧,等有床位时,会及时给您调过去。”情绪激动的家属面对__的这一举动,突然安静下来。“不用,不用了,哪能住进您办公室,我们再等等吧”。一场“冲突”就这样被__一个小小的举动化解。“大多数患者和患者家属完全理解我们工作的不易,只要用心和他们交流,让她们看到你确实是在真心为她们着想,她们总会理解。”

在查房中__发现,不少患者对手术存有严重的恐惧心理,在手术前的几天便开始焦虑不安,有的甚至茶饭不思,她通过了解发现,这是因为患者由于对手术包括手术环境的陌生而导致的。“单纯依靠护士讲解,她们没有直观的认识,会觉得很抽象,听不下去”如何让她们清晰地了解手术的这个过程,让__着实费了脑筋,在一次外出学习的过程中,她发现有些大医院会让手术患者在术前进行参观,对自己的手术环境进行一个全方位的了解,消除陌生感,如今__又有了新的想法,希望可以把手术的过程进行拍摄,然后通过集中宣教的方式,让她们对自己的手术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

“穿起这身护士服,就要担起这份责任”

17年的护理工作,__早已习惯于把平凡的护理岗位当成战斗的岗位,把每一次抢救患者生命,守护患者健康的实践,都当成争分夺秒的战斗。

20__年的一天临近中午,__在巡视病房时发现一位手术后患者,突然烦躁不安,接着呼吸困难,心率增快,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患者病程及临床表现__判断这是大出血并休克症状,马上叫来医生,组织科室人员迅速投入到抢救中,抽血、配血、取血、输血,建立静脉通道,__和护士们在积极和紧张中度过了三个小时,直到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她将患者护送到了ICU病房才安心。此时已是下午两点多。来不及吃饭,__又投入到新的工作中。“我下班都没个固定时间点,照顾家庭的事根本指望不上。”__苦笑说。

而家人似乎也早已习惯了这一切。孩子四岁时,她去齐鲁医院进修三个月,照顾老人孩子的重担全都落在了丈夫身上。老人有个头疼脑热从来不来麻烦她,总是就近打针吃药,而她总是在老人病愈后才知道消息。家庭的集体出游常常被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打乱,开车就往回跑的情况不是一次两次。以至于女儿有时不解地问“别人的妈妈都在工作,可为什么你的工作却这么忙?”“穿上这身护士服,妈妈就要担起这份责任。”__坚定地告诉女儿。

一个星期前的周末,因为亲人生病已经守在病床前一晚上没有合眼的__,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科里时看到满眼的患者,回家休息的念头瞬间打消了。“40多个患者,只有三个责任护士,作为护士长,我哪能看着她们忙碌,自己却一走了之。”当她发现科室有护士带病工作时,便给这位护士进行调休,让她在家可以多休息两天,而她似乎忘了自己也是病人,为了不影响科室正常工作,她将输液时间调整到了晚上。

荣誉面前不伸手,责任面前不推脱,困难面前不退缩,__在平凡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用积极向上及严谨的工作作风,感染和带动着科室的护士们,在她的带领下,科室连年获得“优质护理管理病区”。

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18

当前,我们党正在带领人民决胜全面小康,致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努力奋斗。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各级党组织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学习弘扬廖俊波同志等先进典型事迹,满腔热情地关心关爱基层干部,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担当尽责、苦干实干、无私奉献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一流业绩。

廖俊波同志生前曾担任福建省政和县县委书记,20xx年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20xx年3月18日晚,廖俊波同志在赶往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年仅48岁。廖俊波同志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始终牢记党的嘱托,对事业无比热爱,对工作孜孜以求,对群众充满感情。他干工作有股子拼命精神,几十年如一日,舍小家、为大家,家人想和他吃顿年夜饭都不容易。任政和县县委书记期间,面对政和县贫困落后的状况,他立下誓言、迎难而上,以“背石头上山”的劲头带领干部群众开拓进取、苦干实干,该县连续3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累计减贫3万多人。他严以自律、廉以自守,从不以公权谋取私利,对家人要求严格,在干部群众中形象好、口碑好。

廖俊波同志是新时期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是用生命践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的好干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学习他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质,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学习他心系群众、为民造福的公仆情怀,把群众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真心实意为百姓谋福祉;学习他担当尽责、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学习他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操,坚守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廖俊波同志等先进典型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紧密结合起来,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学习宣传,引导党员、干部对标先进,见贤思齐,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敢担当、敢负责、敢作为,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在促进改革发展稳定中当先锋、作表率。

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19

“我的肉体生命在其(去)哪一天,就干其(去)哪一天。不骄傲,不自满,再多的困难我都不怕。只要人民能得到好处,我愿意用命来换……”

《榜样6》录制现场,一个并不算高大的的身影,在初心台前宣读着自己的《入党志愿书》,声如洪钟,铿锵有力。

即便操着一口不易懂的贵州话,现场的每一个人还是被他的情绪所感染。

他便是用36年时间,在悬崖峭壁上凿出9400米“救命渠”的黄大发。

他是“七一勋章”获得者,是“时代楷模”,是“感动中国人物”,是“最美奋斗者”……

而在这些闪耀的荣誉之下,他也是——

团结村的老支书,永远的共产党员,以及,一位可爱的“80后”。

走路两步并作一步、上台阶小跑着……如果无人告知,很难相信眼前这位精神抖擞、步伐稳健的老人家已经86岁。

“老支书修渠这么多年,上上下下,已经习惯了。”同行的团结村村民说——他们都是黄大发看着长大的,两位稍年长一些的村民还曾跟着黄大发一起参与修渠工作。

即便已经卸任村支书近17年,大家也依然亲切地称呼他为“老支书”,因为他带领着村民们一步步走出了曾经贫穷、困顿的生活,让村民们过上了有白米饭吃、有水喝的日子。

现在的团结村,彼时的草王坝,曾是远近闻名的穷村子。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苞谷沙,过年才有点米汤喝。’那时候的草王坝,没水、没电、没路,群众一年到头吃苞谷饭。”黄大发这样说道。

草王坝属于喀斯特地貌,海拔1250米,山高岩陡。雨水刚一落地,就顺着空洞和石头缝流走,很难留存。村民经常要走两三公里才能找到一个河沟,来回走两个小时挑水吃。

“第一遍淘米洗菜,第二遍洗脸洗脚,第三遍喂猪喂牛,一盆水,村民要用三遍。”

水,是草王坝人的穷根,也是他们日日夜夜的期盼。

1995年,一条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水渠竣工。

这条由黄大发带头开凿的、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大发渠”的天堑之渠,跨过了3个村、10余个村民组,不仅解决了数百户村民人畜饮水难的问题,还满足了田地灌溉用水等,彻底结束了草王坝滴水贵如油的历史。

渠修好后,黄大发又带着村民们改造了400多亩梯田,种上了水稻。此后,即便遭遇旱情,有“大发渠”的滋润,村里的水稻也能保证丰收,彻底实现了“旱涝保收”。近些年,随着产业发展,更是形成当地特色品牌——“天渠大米”。

“1996年通电,20__年通路,现在我们家乡正在修高速路,明年就完成了!”黄大发骄傲地说道,言语之间满是欣慰——那个他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的村落,已经脱贫摘帽,正大踏步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

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20

“真正实干的好干部!”

《这位当代“愚公”,在悬崖峭壁上凿出7千米水渠,现实比神话传说更震撼!》,4月19日,来自中国日报网的双语新闻,早早突破10万+的阅读量。网页的下面,好评如潮,点赞无数。

“感动!看得我眼睛都湿润了,跟他们比起来,我们每天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还能叫苦吗?”

“古有愚公移山,今有大发凿渠。”

“感动中国就应该是这样普通而伟大的平凡人。”

4月18日起,中国的主流媒体把目光都放到了贵州遵义,聚焦到老共产党员黄大发同志身上,和他带领村民历时36年悬崖绝壁上凿出的生命水渠上。

18日,新华社发布长篇通讯《为了乡亲,他在峭壁凿出万米“天渠”》;19日,人民日报以《一个人,一辈子,一道渠》为题对黄大发事迹进行报道;20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黄大发:一生只为一清渠》为题,作了长达4分50秒的新闻报道。

几天来,国家级的报纸、网站、电视台,都陆续对黄大发老支书的事迹进行各具特色的报道。

“大发渠”的新闻报道在播州区引起强烈反响。全区党员干部和80多万人民群众,自发地掀起了向老支书学习、向老支书看齐的热潮。

“党员干部必须装着人民,那才是人民的好干部,才能走到人民的心中,才能把事办到人民的心坎上。”和平(鸭溪)经济开发区的干部鲁迅雷,在参加单位组织的集中学习后,由衷地感慨道:黄大发一生只为一道渠,几十年,坚持不懈,精神可嘉,由衷敬仰,这就是一个基层党员的信仰,宁静致远,沉默有声。

“再学习,再宣传,全区再次掀起‘大发渠’精神学习热潮。”中央级的新闻报道还在持续,学习老支书精神的高潮火热掀起,让“大发渠”精神成为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坚强精神动力,也正在播州区这片热土落地生根。

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21

今天看到了电视中播出“娃娃书记”肖晗的报道,他在四川省凉山州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虽身处四川西南部的深度贫困地区,但肖晗牢记嘱托,把产业扶贫作为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全力巩固深化脱贫质量。他作为一名90后,能扎根农村,带领村子成功脱贫,实为不易。

地处四川西南部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之一。习近平总书记20xx年2月来这里考察时指出,要大力发展种养业,发展特色产业。

牢记总书记嘱托,凉山州抓住发展机遇,把产业扶贫作为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全力巩固深化脱贫质量。

全州2072名驻村第一书记中,有这样一位90后,他带领所在的村子,就尝到了产业扶贫的甜头。肖晗牢记总书记关于发展特色产业的嘱托,把种植生态草莓确定为主攻目标。肖晗带领乡亲们种生态草莓这事儿,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是那么顺利。

为了让老乡们相信自己,肖晗种起了试验田。这次经历,让肖晗意识到,农业高质量发展还是要走专业化道路。

20xx年,姐把哪打村95户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了脱贫,人均纯收入达到8382元。

20xx年,比增收更让肖晗觉得温暖的事是,更多的孩子有了受教育的机会。20xx年,姐把哪打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率达到了100%。

20xx年是肖晗驻村的第五个年头。早在两年前,他的第一书记任期就已经到期,但是他并没有返回城里,而是向组织提出继续留在姐把哪打村。

20xx年,凉山州有318个贫困村如期退出,贫困村减少到300个。有14.2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通过对“娃娃书记”肖晗先进事迹的学习,让我看到了肖晗用了短短几年,就从“娃娃书记”转变成群众最信赖的人,用一腔热血、一片赤诚践行着共产党人共同的誓言。我国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唯有恪尽职守、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干下去,才能不负时代重托、不负人民期待。因此,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管一行、像一行,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22

近日,黄群、宋月才、姜开斌3名同志在抢救重大险情中最危急紧要的关头被巨浪卷入海中英勇牺牲的事迹已感动大江南北,他们在面对滔天台风和倾波巨浪时英勇无惧,敢于挺身而出,谱写了一首共产党员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雄伟的英雄赞歌,用自己的生命向国人展示了甘于率献、为国尽职的大无畏精神。他们的离去是祖国的巨大损失,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深入学习。

正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芙雄本色。每当在危急关头严峻时刻,总有一批又一批共产党员在第一时间挺身而出,义无反投入抢险救灾工作中。他们危难当头比忠诚、关键时刻看担当,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随时准备奉献生命和牺牲一切,用坚强的党性筑起一道道冲不垮的钢铁长城,用顽强的意志挺起一道道压不弯的民族脊梁。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他们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批示,指示我们学习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职尽责、许党报国的崇高精神,具体来说,我们应该在以下方面向他们学习:

一要学习他们坚定信念、一心为党的高贵品格。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每个党员一生中做出的庄严、庄重的选择和决定。这意味着对一种信仰的选择,这个信仰,就是97年前党的缔造者们为什么而出发的初心,就是97年波澜壮阔历史进程中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同时也意味着一种无所保留的交付,把自己的生命交给党和人民的崇高事业。志之所趋不可围,穷山距海不能限。黄群、宋月才、美开三位同志面对滔天台风和倾波巨浪,舍身忘我,信念如磐,用自已行动诠释了党员干部敢为人先、奋勇向前的高尚品格。他们始终把理想信念、对党忠诚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并用实际行动和付出为之实践,让我们感受了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坚定信念的自信风采。

二要学习他们牢记使命、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忠于职守、恪尽职守,这是黄群等3名同志最铿锵有力的足音,是对如何对待本职工作最有力的回答。要学习他们恪尽职守、忘我工作的品质,把工作岗位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我们做事就应尽自已的最大努力,完成自己的本职任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黄群等3名间志用行动阐释了格尽职守的工作态度,是所有党员干部立足岗位的面镜子,是我们在本职工作上奋发进取的一面镜子。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我们或许做不到像他们一样,但我们可以努力做好自己,满腔热情投入工作,在所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要学习他们不忘初心、至诚报国的政治品格。黄群、宋月才、姜开斌三位同志,把试验平台视为自己的生命,他们抢救的不仅仅是国家财产,还是他们的信仰,他们的事业,他们的追求。“随时为党和国家牺牲一切”,他们用行动做出了最好的诠释,学习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斗志。觉和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保证国之重器不受到破坏,黄群、宋月才、姜开斌三位同志用自身行动,诠释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对党忠诚、尽职守,不怕困难,敢于牺性的优秀品格。

三位英雄的离去,人惋惜,令人悲痛,再次向他们致敬,我们要化痛为力量,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牢记党的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23

看完了“当代愚公”黄大发的先进事迹,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刻对标先进,学习先进,争做新时期艰苦奋斗的楷模。

做艰苦奋斗的楷模,首先要将艰苦奋斗的要求体现在思想上。历史和现实证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科学理论,它们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指导革命和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有了这个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武装头脑,才能确定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才可以防止和排除种种错误思想、错误倾向和干扰,少走弯路并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做艰苦奋斗的楷模,要将艰苦奋斗的要求落实在工作上。共产党员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坚持胸怀大局、立足本职、锐意进取、勇于开拓、乐于奉献。要认真履行《党章》规定的义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热情,融会贯通在具体工作和实践之中。要通过身边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活动,来加深对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认识。要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事事处处表露先进性,聚精会神谋发展,一心一意干事业。做到“平常时刻看得出、关键时刻冲得出、危机时刻豁得出”,各项工作跑在前、干在先,自觉为群众作好表率。

继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是新世纪伟大实践的需要。今天艰苦奋斗,明天的事业就会更美好;世世代代艰苦奋斗不断前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艰苦奋斗精神,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并且坚持不懈的用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激励、鼓舞广大人民群众克服困难、振奋精神,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24

几年前,冰桶挑战让公众认识了“渐冻症”,也让每种只有几万例、几千例,甚至全球也仅有几例的罕见病从原本尘封的角落被揭开。

20__年,因为新冠肺炎阻击战,我们认识了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也知晓了他埋藏多年的“渐冻症”患者身份。

2月29日,是第十三个国际罕见病日,罹患“渐冻症”仍坚守在战“疫”一线的张定宇获得了一个新标签:中国罕见病联盟授予的“非凡医者”称号。

中国罕见病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张抒扬表示,张定宇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守护着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不愧“非凡医者”的称号,是医务工作者的榜样!中国罕见病联盟永远是他的家!

对此张定宇回应,今后将与联盟一道,为中国罕见病防治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小在武汉硚口长大的张定宇,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性子急、嗓门大,抗疫当中始终雷厉风行,是同事们对他的一致评价。

张定宇解释,因为生命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我是一个‘渐冻症’患者,双腿已经开始萎缩,全身慢慢都会失去知觉。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一直冲锋在抗疫烽火线的张定宇于前不久向媒体公布了自己从健步如飞到步履蹒跚的真相,他用渐冻的生命在疫魔中托起信心与希望的故事让人潸然泪下。

“如果你的生命开始倒计时,就会拼了命去争分夺秒做一些事,不能因为你是个病人就退缩。”

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25

某,女,1966年10月11日出生,党员,大学本科,医学学士学位,副主任医师,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门急诊科科主任、基层党支部书记

主要事迹:

1、组建发热门诊,制定管理制度流程和岗位职责,做好培训工作。为了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我院从1月18日起开展发热门诊接诊工作,由于我院是精神病专科医院,虽然有发热门诊但从未接诊过一例发热病人,所以发热门诊的工作是从零开始。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门急诊科的主任和党支部书记,勇挑重担,担任发热门诊工作小组组长,在医院领导的坚决支持下从组建医护人员就位发热门诊岗位和发热预检分诊岗位;到准备各种物资;到挑灯夜战以最快的速度根据防控指南制定出发热门诊的各项岗位职责和流程,应急预案等并做好人员岗前培训,要求防控各项知识做到全员全覆盖培训。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发热门诊开始接诊发热病人,及时做好了对发热病人的排查和诊治工作。

2、做好党建工作,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作为支部书记,带头讲政治,牢记党的宗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勇挑重担,面对疫情冲在最前面,带领科室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积极要求入党的群众,积极投入到发热门诊的工作中,还发展支部一名群众在疫情防控攻坚战中火线递交入党申请书。在医院党委的号召下,更多的党员同志主动要求到我们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岗和发热门诊医生岗位来,党员冲在一线,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我们有信心打赢这场抗击疫情攻坚战。

3、坚守一线,带病坚持工作。发热门诊的工作,从最开始的零经验到理顺工作流程,总结经验教训,修改工作方案,协调发热门诊的各项工作,这需要组长的坚守和坚持。疫情防控期间正值春节假期,放弃了与家人团聚,不顾自己身体有病,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26

学习了新时代政法英模先进事迹,我的内心很受触动,施净岚同志的“匠心”、周春梅同志的“恪守”、崔道植同志的“奉献”都为新时代需要怎样的政法干警给出了一个答案。作为一名新进的检察干警,我将对标对表英模精神,用实际行动向政法英模看齐。一是真正做到无私忘我,将“小我”融入“大我”,将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集体价值的实现中,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二是做到实干奋进,不畏难苟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以永不言弃的热情做好检察行政工作;三是真正做到恪守初心,永远牢记为民初心,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磨砺能力,更好地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27

十二月中旬,中宣部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褒扬她是点亮乡村女孩人生梦想的优秀人民教师,号召全社会向她学习。

分公司号召全体职工进行观看,该节目用长达一个小时的篇幅详细报道了张桂梅校长的先进事迹。张桂梅和1804个贫困女孩的故事再一次走进千家万户,传遍大街小巷。张桂梅故事的背后是所有基层教育工作者无怨无悔扎根教育事业,不计回报挥洒生命热忱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每一位职工,张桂梅坚守初心、扎根大山教育的先进事迹令无数人泪目,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张桂梅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孑然一身,以爱为教,富教于爱,每天五时起,一时眠,帮助那些大山中的少数民族孩子们真正实现了人生的梦想和价值,为祖国的各行各业输送人才。其中有教师、医生、律师、人民警察……让无数懵懂的女孩真正明白“走出大山”的含义,无数的女孩忠心地感谢“张妈妈”无私的付出,她们纷纷表示:要学习和继承她身上那种坚守初心,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坚韧执着,锲而不舍的精神品质,恪尽职守、爱岗教业的务实作风,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立足于各行各业,回报“张妈妈”的一片深情厚爱。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是“张妈妈”最真实的写照,一个用自己的生命在教书育人的老师,她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她用她的对教育的那份挚爱成就了一份伟大的事业,真正把职业当事业来对待,用珍爱孕育着每一位莘莘学子,永远成为孩子成才路上的贵人,努力做一名合格的“燃灯者”、“引路人”!

张桂梅的事迹感天动地,震撼人心,看了影片后,感动的同时,也引起了深深共鸣。如何才能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呢?这就需要我们把“张妈妈”的精神牢记心中,不忘初心,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爱岗敬业的作风,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立足本职,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携手,创建美好的未来!

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28

黄大发同志始终透着一股奉献自我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一心为民的正气,一心带领群众绝壁引水的事迹让各地干部群众深受感动,引发广泛热议。

织金县龙场镇副镇长李江感慨道:“脚下的力量源于心中的信仰。老党员黄大发几十年如一日地贡献着自己全部的'力量和热忱,用一字一图一锤一钎筑梦小康,那沾着泥土印记的工程图就是最美的测绘画卷,为黄大发老支书点赞!”

“坚定的信念,崇高的信仰,虔诚而执着!”中广核电集团党政干部田犁说,我是从贵州出来到深圳工作的人,看到家乡基层党员干部矢志追梦的感人事迹,心中肃然起敬,也深感其中不易。黄大发老支书苦干、实干、巧干的挖渠精神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一定能为贵州脱贫攻坚事业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他把信仰熔铸在行动中,他把理想实践在作为里,大气凛然、大公无私,心中始终惦记着老百姓。”百里杜鹃管委会元岩村驻村干部孙健说,身为一名驻村干部,我将牢记黄老支书忠诚于信仰、服务于人民的精气神,脚踏实地为人民服务。

“可以想象通水的一刻,老支书是什么样的心情!”遵义市赤水市桂圆林村65岁的退休老支书肖义武动情地说,黄大发同志的先进事迹让我浑身充满力量。退休后这些年,我一直在红军四渡赤水一渡渡口义务为各界人士讲解当年的红军故事,“大发渠”精神与红军敢于牺牲、奉献自我的长征精神一脉相承,他的一言一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29

任何人都有追求荣誉的天性,都期望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而把这种意愿变成现实,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自我在平凡岗位上的爱岗敬业。

有这样一个问题:伟大的工作自然能够激发一个人的敬业精神,可是,如果让我们几十年如一日从事一些比较普通的工作,怎样可能一向敬业呢?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说过:“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工作干好就是不平凡!”默默工作,为自我打下基础,这不是平庸的表现,而是一种财富的积累。仅有从小事做起,才能够积累经验,步向成功。

日常生活中,你经常面临这样的选择:当你接到上级领导交代的工作任务时,是讨价还价应付拖拉?还是不带情绪、敬职敬责、努力完成?当你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与挫折时,是等待观望半途而废?还是自我激励、攻坚克难、无往而不胜?

有句广告说得好: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当我们将敬业当做人生追求的一种境界时,我们就会在工作中少一些计较,多一份奉献;少一些抱怨,多一份职责;少一些懒惰,多一份上进。有了这种境界,我们会倍加珍惜自我的工作,并抱着知足,努力的态度,把工作做的尽善尽美,从而赢得他人的尊重。

其实,在平凡的岗位,追求敬业的境界,对任何人都不苛刻。试想,假如你不能长成参天大树做栋梁之才,为什么不能做一棵小草为春天献上一丝新绿?假如你不能像大海那样海纳百川,又怎样不能够像小溪为土地孕育捧上甘露?我们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绽放人生的光彩。

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30

连日来,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对黄大发同志先进事迹的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他被誉为“当代愚公”。黄大发是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村原党支书,从上世纪60年代起,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历时36年,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生命渠”,结束了千百年来滴水如油的历史。当地建筑公司曾经重新评估过工程,认为质量过硬,尤其是没有现代化设备和高级技术团队的支持,简直不可想象,堪称工程“奇观”。但就是这样一位老支书、一个基层党支部、一群山村里的村民,愣是与大山较劲、与贫困较劲,完成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的不屈之路,展现出了一个支部就是一盏灯、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黄大发凭借忠诚的信仰、凭借惊人的毅力、凭借开展群众工作的出色能力,用一辈子摸索出了一套符合基层实际、灵活实用且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善于团结群众。基层工作千头万绪,脱贫攻坚任重道远。黄大发深知只有团结全村每一个人,才能解决村里的难题。他把群众当亲人,完全打成一片,用村民听得懂的语言讲话、信得过的方式办事,做到说服不压服、讲理不武断、换位思考不居高临下。修渠放炮炸山时,落石砸坏了村民房顶,有人喊着拉他跳崖,他没有发火,很快说服村民平静情绪,并于当晚亲自到农户家诚恳地进行补偿。工程途径三个村、十余个村民组,遇到了许多阻力,他要求身边干部“做事要大气,不要气大”,挨家挨户宣讲修渠的道理,根据各家不同的困惑,“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打开了心结。大家心里敞亮了,各类难题也就迎刃而解。黄大发45年的村干部生涯,每次都是全票当选,得到了全村人的高度拥护。

开好“院坝会”。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开好“院坝会”则是贯彻群众路线、了解群众诉求、解决群众难题的有效途径。黄大发常说,有事要开“院坝会”,没有“院坝会”不能解决的问题。他从不搞一言堂,遇事召开群众会,同坐一根板凳、共商一件事情,组织动员大家为全村发展出谋划策。修渠缺资金,会上他一句“想吃白米饭,大家一起干”,说到了乡亲们心坎上,大家二话不说,立马把自家的鸡蛋、黄豆、蜂糖拿到集市去卖了换钱,当天晚上就凑齐了救命钱。看着一堆皱皱巴巴的钞票,黄大发流着眼泪立下了军令状:“修不好我把名字倒过来写,我拿党籍作保证,拿命来换水!”

活到老学到老。1971年,第一次修渠因不懂技术而宣告失败。面对乡亲们的绝望与埋怨,黄大发冷静总结了症结所在,“没有文化就没有方向,光靠蛮干注定修不成功。”1989年,54岁的黄大发主动申请到乡镇水利站跟班学习。几乎是半文盲的他用了三年时间,从零起步、从头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临摹,一张图一张图地学习,最后变成了水利专家。除了自己学,他还带领大家学,并且号召集资修建学校,宣传“娃娃有前途,必须要读书”的道理。现在,许多村民讲起水利建设头头是道,变成了“赤脚专家”。村里还走出了30多位大学生,偏僻闭塞的小山村变成了文化村。

党员干部要带好头。黄大发认为,有困难党员干部要先上。秉承这样的信念,他始终把百姓装在心中、把责任举过头顶,面对艰险打头阵、遇到难题自己扛。看着离地300米的悬崖峭壁,村民们心惊肉跳不敢动工,“太危险了,给多少钱都不干”,请来的专业施工人员也停下了手脚。黄大发第一个站出来,腰里栓一条绳子就翻了过去,完成了测量工作。在老支书的感召下,小伙子们也纷纷把绳子系在腰上,开始了飞檐走壁的施工任务。采访时,记者问他当初是否紧张,黄大发很淡然地笑着说:“如果我怕了,大家就怕了;我都不怕,大家有什么可怕的呢?”

坚持就是胜利。开弓没有回头箭,脱贫攻坚无退路。对于摆脱草王坝村贫困的命运,黄大发有着难以想象的决心和毅力。他三十六年一件事,带领全村凿出一条“生命渠”。他一辈子一个目标,让乡亲们吃上白米饭、过上好日子。怀着这最初的承诺,24岁的黄大发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山崖。几十年过去了,黄大发和草王坝人用双手凿出了奇迹。水通了,黄大发又带领群众开展“坡改梯”,稻田从240亩增至720亩。昔日的荒山秃岭上,群众正逐步改变传统的种植结构,10万株蜜桔、李子已经开始有收益,牛羊养殖大户超过30户。今年年底,全村将会胜利完成出列贫困村的历史进程。那些修渠往事,记载着这位“年份英雄”的足迹,像陈年老酒那样历久弥香。

公私要分明。“干部干,群众看”,黄大发坚信,只要干部不搞特殊化,不谋一分私利,就一定会得到百姓的拥护。他常把“公家的事怎么硬都行,自家的事怎么软都成”挂在嘴边。筑渠需要的水泥,他每次都亲自运回来。有一天赶夜路遇到了暴雨,运水泥的车陷入泥潭,他担心水泥被偷,硬是在水泥包上睡了一夜,像看护自家娃娃一样看护着公家的水泥。家里的灶台破了,老伴想要一碗水泥补补,被他坚决拒绝,“公家的水泥一碗也不能贪”。多年来,全村老百姓毫不犹豫地把修渠集资的钱交他手上,都说“放一百个心,黄老支书一毛钱也不会给自己花”。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黄大发同志以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操、愚公移山的豪情斗志、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用一生丈量了他和草王坝人的长征路。在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新长征路上,千千万万位黄大发,正在自觉运用这永不过时的“黄大发工作法”,一心为民、不畏艰险、志拔穷根、克难攻坚,以信仰打通小康路上的“发家渠”, 用行动争做脱贫攻坚的先锋军,让实干凝聚贫困群众的信心决心,拿作风把牢集体奔小康的方向盘,把不忘初心的承诺镌刻在辽阔的大地上,书写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光荣与梦想。

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31

许帅同志作为河南省安阳市救助管理站站长,多年来如一日,爱岗敬业,敢于担当,以‚民众之事无小事‛为己任,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视救助对象为亲人,真心实意帮救助对象办实事解难事。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民政战线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一个年轻干部对党的忠诚、对民政事业的热爱、对服务对象的真情、对人生信念的追求。他带领全站职工转变服务理念和工作方法,使安阳市救助管理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为我们每一个人做了表率,是我们今后工作的学习榜样,更是我们努力的目标。许帅能够在平凡的本职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肯定,这与他勤于学习,善于思考,踏实工作,努力进取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何谓执着?对某一事物或某一信念极强的渴望即为执着。

做好一件事不难,难就难在不断重复地做好一件事。这就是执著。救助管理是许帅的工作,更是他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许帅把群众的利益扛在肩上,一路走来无怨无悔、痴心不改。为了工作,他经常忙得错过了吃饭的时间,只好泡方便面填肚子。即使后来病倒躺在病床上,他依然坚定说:‚等我病情稳定后,我会继续以‘孺子牛’的精神,为民政事业作更大的贡献!‛许帅同志的事迹感染着我们民政的每一个人,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两学一做‛教育活动的精髓,他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着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忠诚、责任和担当以许帅为榜样,坚定爱党报国信念,化忠诚为行动,把工作当事业,争做民政战线的孺子牛!

许帅同志的事迹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民政人首先要有为民情怀。许帅同志多年来如一日,视救助对象为亲人,实实在在为他们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这种为民情怀是他做好救助工作的根本。作为民政人,我们面对的是绝大部分弱势群体,要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就是要以许帅同志为榜样,培养和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比如在做慈善事业时,要始终以一颗慈善之心去帮助更多的人。这样即使天天加班,工作再累,也感到非常欣慰。因为我们是在用心为民服务。

其次要爱岗敬业。许帅同志,20__年12月被确诊为胃癌后,仍以乐观豁达的态度,勇敢对抗病魔,坦然面对人生,以超乎常人的毅力,顽强坚守岗位,积极履职尽责。正是靠着这种勤奋的敬业精神,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种爱岗敬业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民政工作是细活,是累活,我们要像他那样用满腔热情,恪尽职守,勤奋踏实工作,以持之以恒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在当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许帅无疑是共产党员的楷模代表,他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才是合格的党员。民政系统的每一位都将以许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为动力,见诸于行动,取信于民,为民服务。

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32

20世纪60年代,草王坝人在政府的支持和黄大发带领下,第一次大规模修渠,却因技术等原因,耗时10多年也没修成。

不少人打起了退堂鼓,但黄大发不肯服输。1989年,年过半百的他到附近的水利站,一边帮工一边学习。3年多时间里,只有小学文化的他从基础学起,下苦功夫,硬是掌握了许多水利知识。

1990年腊月,天寒地冻。为了修渠资金,黄大发赶了两天山路。等找到原遵义县水利局领导时,已满身是泥,一双旧解放鞋磨破了,露出冻得发紫的脚趾。“草王坝大旱,地里颗粒无收,我要带领群众修渠引水。”黄大发从破烂不堪的挎包中掏出立项申请报告

当时,遵义县一年的水利资金不过20万元。据初步测算,从水源地取水到草王坝要经过大小9处悬崖、10多处峻岭,水渠需要从离地几百米高的大土湾岩、擦耳岩和灰洞岩的悬崖峭壁上,打出半幅隧道,需要五六万个工时。草王坝才一两百个劳力,怎么完成这么大的工程量?

黄大发撂下一句话:“一年修不成,修两年;两年修不成,修三年。哪怕我用命去换,也要干成!”

1992年春,引水工程终于开工,57岁的黄大发带领200多名乡亲,浩浩荡荡奔赴工地。有次炸山出现哑炮,黄大发准备前去查看,有人突然大喊“要炸了”。情急之下,他用随身的背篼罩住自己,碎石块刹时满天飞。万幸的是,碎石只击破了背篼,擦破了他的手臂。

1993年,工程进行到异常险峻的擦耳岩,垂直300多米高,放炮非常危险。黄大发第一个站出来,带几名党员上到山顶,把绳子拴在大树上,再系到腰上,顺着石壁慢慢往下探,寻找放炸药的合适位置。

“共产党员怕牺牲能行吗?先烈们拿身体去堵枪眼,我们做事就要有这种精神。”黄大发说。

1994年,水渠的主渠贯通。清澈的渠水第一次流进草王坝,村里的孩子跟着水流跑,村民们捧着渠水大口地喝:“真甜啊,真甜……”从没见过黄大发流泪的村民发现,老支书躲在一个角落里,哭了。

1995年,一条跨三重大山、10余个村民组,总长9400米的水渠全线贯通,草王坝彻底告别了“滴水贵如油”的历史。村民以黄大发的名字命名这条渠,叫它“大发渠”。

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33

坚定信仰守初心。人生如屋,信仰如柱。老支书黄大发自23岁光荣入党并被全村推选为大队长开始,就决心为村民干三件事:引水、修路、通电,一干就是36年,把修渠引水、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的责任和任务作为心中第一信念。他干在前面、克难攻坚,让草王坝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全村群众高度认可的实绩谱写了为民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党员干部就应做到自觉坚定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做到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并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磅礴精神力量。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决不松懈动摇,始终受得住风险和困难考验,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践行宗旨守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守其初心,始终不变。老党员黄大发从入党并选为村支书开始,就始终把群众冷暖记在心里,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挂在心上、践行在实际行动中,始终真情服务群众,实现了他对群众立下的“修不好我把名字倒过来写,我拿党籍来作保证,我拿命来换!”的铮铮誓言。广大党员干部无论身在那个岗位,都应自觉做到心中时刻装着群众,时刻为了群众,始终把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呼声为信号、以群众满意为目标,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躬身为民中不断增添群众福祉。

实干担当守初心。担当是立业之基、成事之要。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老党员黄大发面对草王坝村山高地贫、缺水少钱的艰苦环境,没有认命,没有叫苦,没有退却,他毅然选择自学技术修渠引水,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在他的带领下,草王坝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党员黄大发为群众能吃上米饭、喝上清泉、过上好日子而事不避难,体现了共产党人敢于担当的勇气、敢于担责的精神,令人敬佩。当前,我们正处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广大党员干部就应树立敢于担当、实干苦干的精神,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矛盾和问题面前不推诿,在实干中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在实干中破解发展难题,用实干担当坚守初心、永葆本色。

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34

近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栏目以及《光明日报》、《人民网》等中央各大媒体,相继报道了南江县原县委、纪委书记王瑛同志的先进事迹,《人民日报》刊登了新华社通讯《永远的巴山红叶——追记四川省南江县原县委、纪委书记王瑛》,《巴中日报》进行了全文转载。作出了重要批示,中共四川省委作出了《关于追授王瑛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市委作出了《关于向王瑛同志学习的决定》。学习王瑛同志先进事迹活动,正在全国各地深入开展。

王瑛同志是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王瑛同志是我们巴州区人,全党全国人民向她学习,不仅是她及她家人的荣耀,更是巴州区全体干部群众的骄傲。2月25日,王瑛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王瑛同志的精神境界是一种精神财富,更重要的是推动巴州加快发展的力量源泉。学习王瑛同志,就是要注重结合实际,推动发展,务求实效。

一是要与干好自己本职工作结合起来。王瑛同志的事迹是在平凡中见伟大,我们现在这个时代需要的就是这种精神、这种境界,她的爱岗敬业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学习王瑛同志,首先要学习她在每个岗位上都力求干出色的职业精神,干好我们自己的本职工作。

二是要与开展“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主题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王瑛同志先进事迹最显著亮点,就是心系群众,当好人民公仆。比如,关心解决“连心桥”的事迹,关心“背二哥”的事迹,看起来平凡很小的事情,体现了群众的根本利益。现在面临的民生问题很多,老百姓的诉求、困难也很多,需要我们的干部去关心、去帮助他们解决,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心里一定要时刻装着群众,牢固树立群众观,多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做到让群众满意。

三是要与落实市委“问事、问人、问责”的要求结合起来。王瑛同志作为纪委书记,一身正气,敢于逗硬,并注重工作方法,在《焦点访谈》记者采访她曾法办过的柳昆,但柳昆并不怨恨她,很感激她。现在更需要这种敢于碰硬、逗硬,并善于工作的人。今天在座的很多是纪检战线的干部,你们更需要这种精神,更需要王瑛同志这种敢于逗硬、敢于一查到底的工作作风,按照市委的要求,对不落实的事、不落实的人、不落实的责,要坚决按照“三问”的要求,一问到底。

四是要与仲彬书记提出的“争做朴实、吃苦、感恩的巴中人”结合起来。巴州人是朴实的人、吃苦的人,但我们巴州人更需要感恩。去年全区财政收入才9000多万,财政总支出达18个多亿,95%都是靠国家的转移支付。这些年国家对老区的关怀不断加大,高速路、铁路正在修建,随着高速路和铁路的修建,我们的区位劣势正在逐步改变,我们的发展会更快。所以,我们要感恩,感谢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对巴中的关怀。王瑛是“朴实、吃苦、感恩的巴中人”的典型代表,学习她就是要与争做朴实、吃苦、感恩的巴中人结合起来。

五是要与落实市委重大发展战略,加快“两个强力推进”,推动巴州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学习王瑛同志,关键是学习她的崇高精神和品质,将这种精神和品质转化为工作动力,推动巴州加快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巴州区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发展,抓发展、重民生、保稳定是今年我们的三大任务,所有的工作都要围绕这“三大任务”来展开,发展是第一要务,没有发展,民生和稳定都不可能得到保证。各级各部门要通过开展向王瑛同志学习宣传活动,凝聚力量,抓好项目工作,搞好灾后重建,推进产业发展,实施民生工程,来推动巴州区面貌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