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学习心得体会 > 2024感动中国观后心得体会(通用31篇)正文

《2024感动中国观后心得体会(通用31篇)》

时间:

2024感动中国观后心得体会(通用31篇)

2024感动中国观后心得体会 篇1

10月16日下午2时许,在千余名党员干部的注视下,年过六旬的盲人党员朱丽华由志愿者搀扶着缓缓走上嘉兴大剧院的讲台。

嘉兴是党初心始发之地,也是“勤善和美”的文明福地,“勇猛精进”的干事热土,我们的身边从来不缺少先进典型,盲人中医师朱丽华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28年来,资助贫困学生480多人次,捐款金额高达333万元,带动了100多名残疾人就业……

9月21日,晚报推出了深度报道《盲人朱丽华用初心照亮未来》。9月22日,市委书记张兵在该报道上作出重要批示:“她以自己的模范行为,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勤善和美、勇猛精进’的嘉兴人文精神,值得全市共产党员和各级干部认真学习。”

10月10日,市委发出《关于开展向朱丽华同志学习的决定》,在全市掀起了学习朱丽华同志先进事迹的热潮,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对标先进、加压奋进,争先创优、追梦奔跑。

10月16日下午,朱丽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举行,在朱丽华18分钟的报告过程中,掌声4次响起,回荡在嘉兴大剧院。来自朱丽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的成员也讲述了她们眼中的“朱大姐”“朱阿姨”,真实鲜活的故事感人至深,不少人流下感动的泪水。

2024感动中国观后心得体会 篇2

一年一度,观看感动中国。开学前夕,接受精神洗礼。

人活着,要像钱伟长那样,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要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勇敢地担当起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钱伟长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是科学家报效祖国的典范。作为小学教师,虽然谈不上纯粹意义上的研究学问,但是我们双手托起的是祖国的希望。教书育人,培养栋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

人活着,要像郭明义、刘丽那样,做一个地地道道的好人。自己是一介平民,却关爱着更为弱势的贫民。超越了世俗的金钱观,回归了做人的本真。以己度人,举己全力,帮困扶贫。平凡的工作,不平凡的境界,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当我们为一点个人的利益而斤斤计较的时候,不要忘记这两位本同我们一样,甚至收入还不如我们的草根平民。不要忘记,人生的意义不在索取,而在奉献。

人活着,要像王茂华、才哇、王伟那样,舍小家顾大家。在困难面前,在生死抉择面前,先人后己,出生入死,舍死忘生,尽显英雄本色。中国,从来不缺这样的英雄人物,正是这些铮铮铁汉挺起了民族的脊梁,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铸就了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华夏精神。

人活着,要像孙东林兄弟那样,讲一个“诚”字。一诺千金,人无信而不立,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尤其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功利社会,呼唤诚信、坚守诚信、以生命捍卫诚信,当看孙氏兄弟。

人活着,要像草原医生王万青那样,义无反顾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人往高处走,不应成为选择工作的准则,更不应成为获取名利的不正当追求。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是伟人时代的响亮口号,理应穿越时空的隧道,响彻在追求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

人活着,要像军人何祥美那样,立志岗位成才。纵然司马迁感叹李广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但和平年代依然需要神兵强将。爱岗敬业,岗位成才,在当下社会更具广泛意义的职业价值。把本职工作做好,做到极至,努力成为各领域里的行家里手,当是每一个人毕生的事业追求。

人活着,还要像孙炎明那样,坦然面对有限的人生。也许经常跟死神打交道的人,更懂得生命的可贵。“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盲聋哑作家海伦·凯勒的名言;“今天不知道明天怎样”,是身患绝症的孙炎明的口头禅。笑对生活,爱洒有罪之人,以情动人,金石为开,拯救灵魂,赢得尊重。仁者爱人,人恒爱之,短暂的生命演绎精彩的意义,并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向感动中国的草根英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2024感动中国观后心得体会 篇3

我觉得,正是这一届又一届感动中国的人物,还有那千千万万虽然没被颁奖,却拥有着同获奖者一样品格或成就的人们,让我们这个社会变得更加温暖,让我们可以活得更有尊严、更有安全感,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充满了希望。

让孩子们看感动中国颁奖盛典,不仅仅是为了积累写作文的素材,应该让他们明白,我们为什么要有这样的颁奖盛典?让他们写下内心真正的感动,让孩子们的心灵从此种下一颗美好的种子,种下一颗善良、勇敢、无畏、追求真善美的种子,在以后的日子里萌芽生长、开花结果。

当一个人具备了助人为乐的美德,有了甘心服务他人的品格,有了奉献社会的责任,有了为国为民的信念,那么,他的心胸将更加广阔,他的境界将更加高远,他未来的成就将更加不可限量。

因为找到了生命意义的人,明确了自身价值所在的人,会更有力量,会更有自律,会更懂得提升自我,因为唯有如此,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完成自己确定的使命。

如果你觉得我以上说的都是口号,如果以为都是空洞的说教,那我很遗憾。我希望每一个家长,尽可能引导着孩子向着更高远的目标进发,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让我们记下他们的名字,也记下他们的丰功伟绩,更重要的是,让更多的人向着更好的自己开启崭新的路。

2024感动中国观后心得体会 篇4

她没有生儿育女,却是女子高中近500名学生和华坪儿童福利院50多名她是党的xx大代表,集“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等荣誉于一身,多次受中央、省、市、县表彰,但是她没有骄傲自满,始终视自己为一个平凡的人,把崇高的人生价值追求铭刻在了平凡的工作岗位和繁琐的工作中。孤儿的“校园妈妈”、她30年如一日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平凡事业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坚守三尺讲台。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尽职尽责的精神,钻研学校教学和管理,身体力行,教学成绩突出。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事迹平凡而伟大,思想朴实而闪光,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

张桂梅同志的精神充分体现了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一名普通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具体落实到了自己的事业和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和执着追求。她不是英雄,但是她用朴实、真实、感人的事迹赢得了人们对她的敬重。她在以下几个方面所彰显的精神内涵,深刻地感动了我。

用她的话说就是“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她热爱党,热爱人民,更热爱贫困山区的人民,为了办好女子高中,她锲而不舍,历尽艰辛,但始终坚信,依靠共产党就能办成事,就能成就她的梦,办一所女子高中的梦,让无数个贫穷的女孩子圆大学的梦,她要通过培养女大学生来促进我们贫困山区脱贫,促进现代文明建设,让孩子们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改变人生。

她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党员干部,她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人民,奉献给了她热爱的教育工作和学生。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怀着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发扬锐意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端正扎根基层、勤奋敬业的务实作风,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2024感动中国观后心得体会 篇5

在别人追逐个人名利与权势时,他们却在为改善这个世界而努力,不单为了自己,更多的是为了将来的那些熟悉的和陌生的你我他,哪怕力量微小,但仍在坚守真正的高兴,唯有发自内心的喜悦才给得起,付出后的喜悦更持久。要相信那些美好,相信它们,你和我也会变得更加美好!都说中国梦,中国梦其实源于每个人普通的梦,关键在于有爱,坚持爱、传承爱。“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感动中国”精神和大家新一代的年轻人的努力奋斗,中国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一定笔直又开阔,是一条光明大道!

2024感动中国观后心得体会 篇6

今天,我观看了“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我看了之后,心里深受感动。

人们常说:“奉献是快乐的”,没错,有的人愿意为了让山里孩子飞出大山而奉献自己的一生;还有的人愿意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而燃烧自己的青春;更有的人为了让脊柱畸形患者抬头看世界倾注了毕生心血。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世界上最美好的品质——奉献。

1980年,19岁的南昌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的反对,选择区贫困的泥洋山区支教,36年的时光里,她是孩子们的太阳:每天早上有亲切的问候叫醒孩子们起床;她是孩子们的妈妈:白天用谆谆教诲和欢乐的游戏陪伴孩子们成长;她是孩子们黑夜里的眼睛,每个夜晚在灯下为孩子们辅导功课。

支妈妈问孩子们:“幸福是什么?”学生一句“幸福是老师的爱”。让支妈妈流下了眼泪,她说:“总要有人牺牲,这个人为什么不可以是我呢?”她用生命来奉献的不言之教,教会了学生和我们什么是良知和操守。36年,她从“支姐姐”到“支妈妈”,绚烂了大山里两代人的童年。

20__年,毕业于耶鲁大学的秦玥飞来到一个湖南的小村庄任村官,三年里,他为了让村民过上好日子,想方设法筹钱。泥泞的天龙边,有他望着顺利通水的河渠的不言的欣喜;崭新的.敬老院前,有他对着阳光欢乐的面庞;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教室门前,有他成就感满满的笑脸。他奉献了自己的金色年华,换来的是村庄的欣欣向荣。

我认为年轻,不代表骄傲和轻浮,而代表俯首躬行;年轻,不意味着夜店和电影院门前的久久徘徊,而意味着在荆棘和贫穷中无畏的拓荒;年轻,不是索取与获得,而是奉献与成就。不骄躁,不沉沦,乐于奉献才是年轻原本的模样。

年轻,播下理想的种子,在悉心耕耘的大地上静待收获的时节。

多年前,梁益建学成回国,开始研究和治疗重度脊柱畸形这一病症。在贫穷的大山深处他是患者的保护神:他不仅帮人治病而且帮人找钱;在学界公认的“禁忌症”面前他是愚公:他用一种愚公移山的精神打开了1000多条“被折叠的生命”;在他自己面前,他却只是一个“小医生”。

“我帮你治病,我帮你找钱”多么温暖的一句话。太阳,因奉献的自己的光亮而受到人们的爱戴;落红因“化作春泥更护花”而被人们世代歌颂;梁益建却因为奉献了自己一生的价值所以他的名字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矫正脊柱,梁益建只用两根支架——“妙手”和“仁心”。

奉献是美丽的,支月英虽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却让教育事业后继有人;秦玥飞虽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却让整个村庄的面貌焕然一新;梁益建虽倾尽了自己的毕生心血,却诠释了什么是“妙手仁心”。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学会奉献吧,相信从下一刻开始,世界将会开满爱的鲜花。

2024感动中国观后心得体会 篇7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一位坚守在自己岗位的人民都是平凡但伟大的,一个个发光发热的名字,一段段让人红了眼眶的故事,一次次震撼了人心。观看了20__年感动中国使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20__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感动中国》精准定位,细心挑选,展现了“特殊”一年中,无处不在、荡气回肠的中国力量和民主精神。那些放光发热的名字,书写了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2024感动中国观后心得体会 篇8

叶连平生活的卜陈村,比邻长江,地处省道。20xx年左右,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每年暑假,顽皮的孩子们在省道边上打闹嬉戏,爬树逮鸟,极易诱发安全事故。叶连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我是共产党员,又是退休的人民教师,我有责任和义务看护这些孩子呀!”叶连平说干就干,他将自己30多平方米的房间收拾出来,创办和县关工委首个“留守未成年人之家”,为孩子们免费提供学习场所,义务教学,分文不收。从20xx年至今,叶连平创办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共义务辅导留守儿童1000余名。

因为看到孩子们学习成绩进步快,他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孩子越聚越多,本村的、邻村的,甚至连南京浦口桥林小学的孩子也送来了。

有的孩子因为住家比较远,来回不方便,叶连平就让孩子们吃住在自家里。现已工作的洪瑞瑞同学爸爸去世得早,妈妈又远走他乡,年迈的爷爷难以抚养洪瑞瑞,叶连平知道后就让她吃住在自己家里,这一住就是两年多。初中毕业后,叶连平将其送到马鞍山幼儿师范学校读书,并垫付了1950元的学杂费。此后,叶连平还通过乌江镇妇联为洪瑞瑞联系了乌江工业园振海重工企业负责人,解决了洪瑞瑞五年制大专的学费。

刚开始,老伴并不理解叶连平的举动,她认为叶连平每月3000多元的退休金,根本难以承担如此重负。上课不收费也就罢了,还让孩子们吃住在家里,一文不收,这不是“老二百五”吗?!可看到丈夫无微不至地照顾这些留守孩子,老伴还是被他的助人为乐精神感动了,并默默地配合丈夫的工作。

20年间,叶连平辅导过多少孩子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但帮扶过的孩子有多少人考上大学,成为国家有用人才,他一个也忘不掉,每每说到这些有出息的孩子,叶连平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2024感动中国观后心得体会 篇9

女排姑娘们的成就,靠的不仅是拼搏精神,更是每一项技术环节的扎实和到位。而在每一场比赛之后,郎平都会谦虚地总结球队的不足,表示要学习对手的优点。这绝不是故作姿态,保持学习的心态,正是郎平和这支球队能不断进步的原因之一。由此可见,帮助中国女排在赛场上不断取得胜利的,是高超的专业技能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男足和男篮不是不想“拼”,而是“拼”不出来。每每在关键时刻,基本功的不扎实、准备工作的粗糙,总会让他们感到力不从心。所以,学习女排精神,光靠喊口号可不行。时代在变,对女排精神的理解和诠释,当然也该与时俱进。在竞争越发激烈的当代体育领域,中国女排为何总能再现辉煌、带来惊喜?科学的训练比赛、专注的职业态度,都是应该被补充到女排精神里的内容。无论如何,真正热爱、关心中国女排的人们,更应该多去赛场为这些可爱的姑娘摇旗呐喊,带动球市的发展。当然,时代在变,女排精神的底色不会变。对我们每一位普通人来说,学习女排精神,不该只是放在嘴边,而应勤勤恳恳地做好本职工作、踏踏实实地提升专业技能。唯有如此,女排精神才能一代代传承下去。

2024感动中国观后心得体会 篇10

喜欢上排球,还是因为八十年代初的那部经典日剧《排球女将》中那些青春靓丽的姑娘们。至今仍记得当初看《排球女将》时内心所感受到的震撼。尤其是剧中小鹿纯子们不畏艰难、奋力拼搏的精神更是令人深受感染。对剧中的小鹿纯子那双通透明亮,同时又闪烁着热情执着与坚定信念的大眼睛更是记忆犹新。

自那之后,排球,才成为笔者喜欢的球类项目之一。因为那时的笔者只是一个只有十岁的小女孩,自然就会学着自己崇拜喜欢的人物形象去做一些代表着她们的事。现在想想,那时的自己就像现在追星族的那些小女生一样狂热吧!对于一个十岁的小女孩来说,每次摸着排球似乎就看到了她心中的偶像了,摸着排球似乎也就与自己的偶像们距离更近了,其它自己能玩成什么样却并不在乎。

之后,就看到了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在日本登上了世界杯冠军的领奖台。自那之后,铁榔头郎平张荣芳她们叱咤世界排坛的各种镜头都一一烙进了笔者的心里。

其实,世人都知道,作为体育竞技中的运动员,无论最终成败与否,苦与累,血与汗的付出都是成正比的。真的没听过哪个运动员是只靠天赋便获得冠军的。但是,能站在世界最高领奖台上的毕竟少之又少。

笔者相信自1981年开始,中国女排姑娘们的名字便走进了亿万中国人的心里去了。看着她们每次打赢后抱在一起哭,那些泪水里不知埋藏了多少伤痛?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又不知包涵了多少她们在一起奋战拼搏却不为人之的故事?所有的这一切,恐怕只有她们自己才体会的最深刻。只是,只有在那一刻,她们才会抱在一起尽情用眼泪去释放她们平时训练中积攒的各种小情绪。应该说,每一个冠军,都是对她们平时无限次体能练到极限的回报。

其实,每次看中国女排斩获世界冠军,笔者都会激动到跟着她们一起哭与笑。为此,笔者并不觉得自己脆弱的丢人。因为,笔者相信有无数的中国人和笔者一样,在那一刻都会激动到为之呐喊、为之流泪。

世人都知道,作为一个运动员无论能否成为世界冠军,一身伤病都很正常。可是在他们全身心投入“拼搏"之外,若再给他们加上一些世人额外的不理解,该是让他们多么伤心啊?!

20__.9.29是中国女排获得的第5个世界冠军,对郎教练而言这其中的辛酸只有她自己体会的最深了。

今天,郎平是英雄了,曾经08年郎平带领美国队击败中国队时,同样有百万网友骂郎平是叛徒是卖国贼。据报道说,其实是大众并不了解当时的情况,因当时中国队本身有教练员,郎平当时也并不是合适的教练员人选,所以国家队并没有请她回国执教。这时恰逢美国国家队抛出橄榄枝,因此郎平就成了美国排球女将的教练员,也才有了被网友们误会的痛骂。后来,有了祖国的召唤,一句"祖国需要我”,郎平又成为了中国女排姑娘们的灵魂领军人。

9月29日下午,中国女排和阿根廷打完世界杯最后一场,获十一连胜。全世界的中国华人再一次为冠军领奖台上升起的中国国旗同时响起的中国国歌为之振奋、为之欢呼、为之激动!

赛后一位记者请郎平教练评论一下场上十四名队员的表现,听到郎平教练说十六名,这位记者又重复“场上”两字,他以为郎平教练没听明白。郎平教练却哽咽了……对于郎教练来说,上场不上场队员们的付出都是一样的。其实,郎平教练即使不说,我们心里也都明白,所有的女排队员与她们背后的陪练都是功臣。缺一不可!

郎平教练曾在训练中告诫队员:你是世界冠军,人家和你打就会往死里打你!听到这句话,便可知作为一个世界冠军,得顶着多么大的压力,又得有多么“危险”了?!

今年的世界杯,中国的排球女将们为祖国七十周年的生日又送上了一份大礼,让亿万的中国人一夜之间再次沸腾!在此,笔者真诚向我们的排球女将们致敬!借此拙文,笔者也在此给我们的祖国比个心一一我爱你中国!并祝我们的祖国生日快乐!繁荣昌盛!

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女排学习心得体会3

中国女排,是中国各体育团队中成绩突出的体育团队之一。

曾在1981年和1985年世界杯、1982年和1986年世锦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冠,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五连冠”,又在20__年世界杯、20__年奥运会、20__年世界杯、20__年奥运会四度夺冠,共九度成为世界冠军。

女排姑娘们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

她们在世界排球赛中,凭着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的精神,为国争光、为人民建功。

跨越大海,中国女排又一次踏上了世界大赛征程——

9月14日至29日,女排世界杯在日本举行。中国女排包括朱婷、袁心玥等奥运冠军在内的16名队员随队出征,开启卫冕之旅。

中国女排的精神,就蕴含在一场场世界大赛、一次次巅峰对决中。

20__年6月6日,世界女排联赛中国香港站,中国女排在0比2落后意大利女排的情况下,一路逆转,最终3比2夺冠;

20__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中国女排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连扳三局,逆转战胜塞尔维亚女排,拿到里约奥运会金牌;

20__年奥运会女排决赛中,中国女排在先失两局的不利情况下,奇迹般地连扳三局逆转战胜俄罗斯,第二次在奥运会女排比赛中摘得金牌;

从世界杯冠军到世锦赛冠军、从奥运冠军到亚锦赛冠军……中国女排以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的精神创造奇迹、铭刻历史。

高高跃起、奋力扣杀,打出的球像重炮一样疾速凌厉,为球队拿下一个个关键得分点……这是20世纪80年代,郎平和中国女排给全世界观众留下的最为深刻的印象。

在这之前的1978年的曼谷亚运会上,当教练决定让郎平担任主攻手时,引发了争议和担忧——名不见经传的郎平刚从业余体校被选进北京青年队时,身材瘦长,各项素质较差。

但郎平没有让人失望,经历了一年超乎寻常的极限训练后,在曼谷亚运会上几场关键比赛中,她的表现博得了满堂喝彩。

女排精神在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中接续传承。

1981年,中国女排在世界杯折桂,这是她们拿到的第一个世界冠军;第二年,她们又在世锦赛夺冠。但在体育赛场上,挫折和考验如影随形。

1984年的洛杉矶,是郎平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在小组赛,她们1比3输给了东道主美国队。输球后郎平特别自责,之后她冷静思考分析,找出了发挥失常的原因。

在全世界瞩目下,郎平和女排姑娘们用一场漂亮的3比0,硬是把“挂在别人脖子上”的金牌摘了下来。

1981年到1986年,中国女排在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上完成了5连冠,成为世界排坛第一支连续5次夺魁的队伍。

“真正让我们为女排骄傲的,不是一直胜利,而是从不放弃。”

从不放弃,始终贯穿着中国女排的过去和现在。

20__年,雅典奥运会。成为夺冠热门的中国女排面临重重困难:为中国女排夺得20__年世界杯的主力功臣赵蕊蕊受伤缺阵,中国女排亦在较早前的世界女排大奖赛宣告卫冕失败。

不过,中国女排在比赛中越勇,最后杀入决赛。面对强大的俄罗斯队,中国女排在先失两局的情况下连扳三局,最终以3比2逆转击败对手,时隔20年再次获得奥运会的金牌。

20__年,再度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的郎平,面临的是比上次更困难的局面:女排在伦敦奥运会未能跻身四强,队伍人才断档、后备薄弱,甚至连基本功、心理素质都不过关,想出成绩难度极大。

但郎平又一次证明了她“铁榔头”的坚决:“接!为何不接!30年前我可以,30年后依然没问题!”

有心如此,然而现实残酷。

20__年9月,郎平重新执教不到100天时,中国女排在亚锦赛上先输泰国又输韩国,只拿到第四名,是30多年来的最差战绩。

最困难的时候,郎平言传身教,以女排精神鼓励弟子们扛过去,并带给她们真正的竞技水平成长。

历史惊人地相似,奥运会再次成为郎平的“逆袭之战”。

20__年的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小组赛败给荷兰、塞尔维亚、美国,仅以小组排名第四进入八强。

然而,接下来女排姑娘们不仅力克东道主、上届冠军巴西队,还拿下荷兰,战胜塞尔维亚,夺得了那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分量最重的一枚金牌。

许多人与30多年前一样,再次因中国女排而感动落泪。

“我觉得我心中拥有梦想,有目标和追求。选择了排球的职业道路,能取得成绩,是对自己辛苦付出的回报,我们会尽我们的力量去争取每一场球的胜利,争取最好的成绩。”在排球生涯取得诸多成绩和荣誉后,当今的中国女排队长朱婷多了几分深刻体会,“在中国女排这个集体里,女排精神的传承是激励我取得进步的原因。”

我们赞美女排精神、追随女排精神,其实也是在追寻自己不忘初心、奋斗到底的人生价值。

观看比赛时,我们欢欣鼓舞、感动振奋,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是自己的观众,一样需要面对竞争,为了更好的未来奋斗。

“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女排精神连着时代发展,反映着时代精神。

从起点到低谷,从低谷到高峰,中国女排有自己不变的底色,有接续传承的精神。

女排精神对我们每个人最深刻的意义就是,让我们永远斗志满满,从不轻言放弃。

2024感动中国观后心得体会 篇11

成为在押人员的“毛老师”“毛爸爸”

零歧视、被人爱、有温暖

在涉艾在押人员监区,记者看到毛卓云时,他正弯身利落地收拾工具盒,说刚才带着涉艾在押人员刮胡子、剪指甲。记者注意到,涉艾在押人员除了身上的病号识别背心,与普通监室的在押人员看起来没有什么两样,监室设置也一般无二。

毛卓云笑容平和,说之前监室里有人被巡控民警发现违规,他刚刚还进行了批评教育,与3名在押人员进行谈话。距离涉艾在押人员监区不到10米处有间特殊监室,是谈话室。毛卓云说,涉艾在押人员监区离自己的办公室比较远,带在押人员谈话来回时间长,影响工作效率,也担心他们路上遭遇异样的目光,心理上出现波动。

艾滋病患者杨某告诉记者,他是入所经体检才得知自己患上了艾滋病,“当时完全蒙掉了,整天浑浑噩噩的。毛警官经常找我谈话开导,讲讲治疗方法。他还很注意保护我们的个人隐私,这位警官很不一样。”

意志的崩溃,使得很多涉艾在押人员或企图自残轻生,或性情愈加蛮横,带给管教民警职业暴露风险。毛卓云回忆20xx年前第一次打开涉艾在押人员监室的情景:“当时,有人用身体撞击钢化玻璃发泄情绪。我不敢进去,但又不得不去做情绪疏导工作。”于是他写下情真意切的公开信,贴在监室门板上,劝导他们遵守规定、好好治疗。这个办法很有效果,很快,闹事在押病患都认定了毛卓云是个好人。细心的毛卓云每次与涉艾在押人员谈话前都要做大量准备工作,针对不同的人实施不同的教育计划,稳定在押人员情绪。

20xx年9月,宁波市看守所收押了一名神情恍惚的年轻人阿明。长得五大三粗的阿明因吸毒产生幻觉,捅伤女友后,又用匕首刺中了巡逻民警的胸口。在看守所期间,阿明多次吵闹甚至自残,老毛一遍又一遍地与他谈话,才让他稍稍安静下来。然而,接到法院的一审判决后,阿明像彻底疯了一样,试图攻击管教民警和狱医。

“我准备豁出去了,进去跟他谈一谈。”向领导报告后,毛卓云进入监室,还没向阿明开口,背上却突然重重地挨了一下。面对近乎癫狂的阿明,老毛张开双臂抱住了他,用手轻拍他的背,阿明迟疑了一下便趴在老毛的肩头哭得像个孩子。原来庭审时阿明的父母没有来,他觉得自己被抛弃了。过了几天,阿明意外收到了几张老毛抄写下来的短信,分别来自他的父母以及其他亲友,家人都言辞恳切地劝他好好改造。原来,老毛辗转联系上阿明的家人,说服他们写下了那些鼓励的话

阿明流着眼泪给毛卓云深深鞠躬,如释重负的老毛却患上了重感冒。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他又一次悄悄去医院做了体检,结果没有大碍,这才放下心养病。

20xx年,宁波市看守所先后收押了十几名涉嫌犯罪的艾滋病患者,其中5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毛卓云买来纸笔,自制识字卡片,把监室变成了教室,手把手教导他们学习。他们被送监狱服刑时已识字六七百个了,至今仍时常给他们的毛老师写信汇报服刑情况。

“作为一名管教民警,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什么都管,但要像父母对待子女、老师对待学生、医生对待病人一样,有爱心、耐心、真心。”毛卓云说,所里给配备的防护服,他一次都没穿过,“我戴过一两次口罩,感觉很别扭。我要是穿的像宇航员,谁还愿意跟我聊天?”

涉艾在押人员陈某擦床板时不小心将木屑扎进手指,哭了起来。同监室人员立即报告,毛卓云费尽周折终于帮着将木刺拔出来了。看着毛卓云用酒精棉球帮自己止住了血,陈某大声说:“谢谢,毛爸爸!”

2024感动中国观后心得体会 篇12

我要比洋人强。这句话是我国着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小时候立下的承诺。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有一天,小振宁家来了几位客人,他们问小振宁长大想不想做大官,而小振宁却说他不想做大官,还说:我要比洋人强!原来小振宁一天在大街上捡树叶时看见一个车夫正在很努力的拉着黄包车,而车上的洋人却破口大骂车夫,还用皮鞋蹬车夫的脊背。小振宁看后很生气,很愤怒;还有一次,小振宁看到几个持枪的洋人正在欺侮一个佝偻着背的盲人乞丐。从此,小振宁就立下承诺:我要比洋人强。后来小振宁发奋学习,1945年,他前往美国深造,受到费尔米教授的高度评价。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从我要比洋人强这句话,从中我体会到杨振宁从小就有爱国的精神,他宁愿自己不做大官,也不能忘记自己是中国人,这种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像杨振宁这样爱国的人士很多,徐悲鸿就是其中一个。徐悲鸿年轻时就在法国巴黎徐梁画院和巴黎国力高等学校学习绘画。他在画院向一个外国学生挑战,看看谁是人才。从此,徐悲鸿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绘画,为祖国争气,为中华民族争光!他经常到罗浮宫,凡尔赛宫和巴黎各大博物馆去临摹世界名画,一去就是一整天。最后,徐悲鸿用他自己的努力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

你们看,徐悲鸿和杨振宁这两位爱国人士为我们祖国争了多少口气啊!但是也有部分中国人不知道爱国,不把爱国放在第一位,只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就出卖祖国利益,这真是中华民族的败类。例如日本侵略中国时有些人为了身存,竟然投靠侵略者,去和日本小鬼子并肩作战,他们还配得叫中国人吗!

杨振宁先生是跨世纪的伟大物理学家,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里程碑性贡献。他心系祖国科教事业,为国家的科技发展、中外科技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的成立。

2024感动中国观后心得体会 篇13

“少小离家,乡音无改,曾经勇冠巾帼,如今再让世人惊叹,以点滴积蓄汇成大河,灌溉一世的乡愁,你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耐得清贫,守得心灵的高贵。”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马旭的颁奖词。

1933年,马旭出生于哈尔滨市木兰县。14岁就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参加过辽沈战役、抗美援朝战争。1961年,马旭作为军医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1962年秋,马旭第一次登机跳伞,直到1984年,年已5旬的她还曾跳伞两次。20多年间,马旭曾跳伞140多次。她娇小的身躯闪现在山壑丛林、皑皑雪原、碧波南海、大漠戈壁……

主持人在采访中问到:“为啥您跟阿姨都穿着这身衣服?”“我们就一直穿着这个衣服。我们很少买什么新的衣服,赶时髦的衣服我们很少。这些都很好,发的衣服都穿不烂,为啥不穿呢?”老人操着一口家乡话,苍老的声音显得那么得朴素,就是这样的朴实却打动了无数的观众。在视频中看到,那小小的院落,斑驳的石阶写满了“简陋”二字。马奶奶家的陈设也非常简单,除了满屋子的书外,几乎没有什么显眼的摆设。沙发也都露出了破棉絮,睡的也是老式的硬板床,穿的是部队发的军装,吃的只是牛奶、面条这样简单的食物。

自1983年起,马奶奶与她的丈夫工作重心转向科研,着手将多年的医务工作与跳伞经验结合起来,并在军内外报刊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并撰写了多本相关书籍,填补了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空白。离休后,夫妻俩就一直居住在武汉,过着简朴的生活。马奶奶说:“我家里最值钱的东西,就是我搞科研打的柜子,将近五六百块钱。”听到这,我不免有些奇怪,难道马奶奶的退休工资和搞科研的报酬都不足以为自己添置新的家具么?随着镜头的切换,我看到了柜子里满满的书籍和科研数据,这才明白,这不仅仅是个书柜,它还承载了老人近半辈子的努力与梦想,这才是无价的啊!为了让自己在事业上有所作为,摆脱生育的拖累,马奶奶在新婚第二个月就做了绝育手术。很多人都不理解,自己没有孩子,又是正师级离休干部,到了晚年为何不像其他老人那样养养花,钓钓鱼,颐养天年呢?但他们把这种最简单的享受都放弃了,把全部的精力与心血都用于自己钟爱的事业。

人行千里常思亲,树高千丈不忘根。马旭少小离家,戎马一生,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是却始终如一,到了晚年更是思乡心切。9月,马旭将毕生的积蓄一千万元全部捐给家乡木兰,用于孩子们的教育。教育是她对家乡希望的寄托,她说:有了知识就有了财富,有了财富更有知识。

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无不让人动容。她的行为无声,却给人以无穷的力量。

2024感动中国观后心得体会 篇14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位普通共产党员。论职务,她并不高;论工龄,她并不长;论年龄,她也并不算大,可就是这么一位平凡的同志,心中坚守着入党的誓言,在极其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执着地追求着、无言地奉献着,创造出了非凡的业绩,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她就是我们无锡国税优秀共产党员,市局征收计统处会计核算科副科长——许阳同志。

是的,许阳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党员的称号赋予了她不平凡的勇敢和坚强。

作为一名女性,许阳和其他女同志一样承受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耄耋之年的奶奶,需要她无微不至的照顾;年幼懵懂的孩子,需要她耐心细致的教导;而工作繁忙的丈夫,又无法为她分担更多的压力。在工作与家庭的两难选择之间,许阳选择了工作,选择了勇敢和坚强。在全市集中征收、会计一级核算试点工作中,作为税收会计的许阳承担了大量的核对、调帐工作。在那段一个多月的难忘日子里,许阳对待工作是认真的,对待自己却又是残酷的。每天她总是第一个来到办公室,而当她离开时却早已是满天星斗。最后由于过度疲劳,许阳病了,但她坚持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直到把最后一笔帐调整好,核对正确,才匆匆赶去医院。正是凭借这种党员强烈的责任感和女性特有的细致,她把住了集中征收的最后一道关口,使无锡市局在全省率先实现集中征收,一级核算,并且引起了全国税务系统的广泛关注。其实又何止这一次,处于集中征收汇集点上的税收会计,每个月都要面对来自全市国税系统大量的征收数据信息,多少个白天,她面对电脑熬红了双眼;多少个夜晚,她熄灭办公楼内最后一盏明灯;多少个节假日,她娴熟的键盘声打破了国税大楼的寂静。然而这就是她的选择,而这背后却折射出一位共产党人平凡而感人的敬业精神,那份执著和追求,那份热爱和深情,那份无怨和无悔。

是的,许阳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党员的称号炼就了她不平凡的精湛技能。

2024感动中国观后心得体会 篇15

平凡的人虽很平凡,却也同样伟大。20__年已经过去,在这一年中有了很多感动中国的人物,他们不仅感动了中华人民,同样也感动了中国!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张定宇,陈陆,张桂梅,万佐成,谢军,汪勇,王海,叶嘉莹,毛相林,还有国测一大队,他们这些人身披平凡的身躯,却做着无比伟大的事情!

武汉医生张定宇院士,身患渐冻症,却依旧奔赴前线。他与时间进行赛跑,尽自己的努力为武汉市的新冠治疗出力,他以自己那舍身救国的精神感动了中国🇨🇳🇨🇳

叶嘉莹,一心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努力发扬中华文化。为中国文化流传于世做出自己的贡献。

他们感动了自己,感动了人民,感动了中国......只有人认为中国的蓬勃发献出一份力,中国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繁荣昌盛!

2024感动中国观后心得体会 篇16

仰望星空,我们能看见两个“北斗”。一个有7颗星,已在宇宙间存在亿万年之久,自古以来为人类指位定向;一个有30颗星,从无到有诞生发展不过26年,在浩渺太空却能为人类提供精确到10米的定位。

前者名为“北斗七星”,是自然的馈赠;后者名为“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一项由中国航天人创造的奇迹。

作为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卫星首席总设计师,每谈及此,谢军总是有诸多感慨。

1982年,谢军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分配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4所工作,从这里踏上航天之路。

一张蓝图绘到底。198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芳允提出了利用两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进行定位导航的设想,即双星定位设想,由此开启了筚路蓝缕般的伟大征程。

1994年,北斗一号卫星系统工程建设正式启动。20__年,2颗北斗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北斗一号系统采用有源定位体制,可为中国用户提供定位、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系统设计建设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充分体现了“快、好、省”的原则。

20__年,当北斗二号卫星系统工程正式启动时,谢军也正式走上了北斗二号导航卫星总设计师的岗位。于谢军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岗位,也意味着一份全新的使命和职责。

相较北斗一号,北斗二号系统要在兼容北斗一号系统技术体制基础上,增加无源定位体制,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

谢军坦言,尽管研发之路困难重重,荆棘载途,但他和团队从未轻言放弃,始终攻坚克难,逆流而上。

在谢军记忆中,20__年是北斗二号的一个重要节点。“为了保证国内申请的宝贵的频率资源,我们克服困难,在4月14日成功发射了北斗二号第一颗导航卫星。”谢军说。

首战告捷,也正式拉开了北斗二号组网建设的序幕。

从那之后,北斗二号进入了组网建设快车道。20__年,成功发射了5颗北斗二号卫星;20__年4月,建成“3GEO+3IGSO”基本系统;20__年12月,14颗卫星正式组网运行,北斗二号系统提供正式运行服务。

谢军表示,到20__年,我国已成功发射20颗北斗二号卫星,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之路,“这是一种独特的混合星座体制,亚太地区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混合星座系统优点明显,是利用高轨卫星固定对一些区域提供服务,同时,中圆轨道卫星对全球提供服务。”谢军说。

步步铿锵,步步有力。

就在北斗二号建设如火如荼的20__年,北斗三号系统建设启动。谢军认为,这是北斗系统迈向世界一流、全面比肩GPS的关键一步。

“卫星上天不能随便动,一动就相当于坐标值在变,需要精准控制、精准测量,这就涉及到关键器件原子钟。”谢军说,在北斗导航卫星上,高精度原子钟至关重要。

而最初,北斗导航卫星上使用的原子钟依赖于进口,既受制于人,又不能完全保证质量,影响导航服务。

时间精度是卫星导航的命门,天地间时间越同步、误差越小,定位精度就越高。深思熟虑之后,谢军下决心让星载原子钟国产化,走自主研发之路,“一定要让重要的核心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一念既定,再难再苦也要迎难而上,快马加鞭。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谢军坦言,星载原子钟的研发非常难。

应用于北斗导航卫星上的铷原子钟,通过微波场激励铷灯泡中的铷原子来回运动产生固定的频率,所发出频率在经过滤光泡将不稳定的噪声滤掉后进入吸收泡,最后通过光电探测器生成光检信号。

“高精度的时间频率信号,决定着星地之间的时间服务精度,原子钟对于空间环境要求非常高。”谢军说。

为了达到理想的上星使用效果,谢军带领研发团队进行攻关、试验,他们在整星上专门设计了温控小舱,以极高的控温精度,保障原子钟空间温度环境。

有时,为了一个问题,团队成员也会争得面红耳赤,哪怕归零,也要回溯问题所在。

就是在这样严慎细实的研制过程中,我国自主研发的铷原子钟装在了北斗导航卫星上。

谢军说,从20__年还存在于图纸上的“想象”,到如今大量应用于北斗导航卫星上的高精度成品,回头想想,这一路走来不容易,然而其过程却正是新时代北斗精神的深刻体现。

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这就是新时代北斗精神。

首获占“频”之胜、攻克无“钟”之困、消除缺“芯”之忧。如今,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在北斗二号卫星上国产化比例不到80%,在北斗三号卫星上已实现100%。

谢军说,“我们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优于10米的导航,根据实测结果,水平定位精度达到1.6米,高程定位精度达到4.4米,重点区域甚至更为精确,授时精度10个纳秒。”

在谢军看来,这就是自主创新、追求卓越最为淋漓尽致的体现。

今年6月23日,是谢军航天生涯中无法忘怀的一个重要日子。

那天清晨,谢军早早就站在了西昌卫星发射场发射塔架前,望着眼前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心情既激动又平静。

这天9时43分,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点火发射,翱翔太空。

在卫星发射27分钟后,星箭完成分离,卫星两侧太阳翼顺利展开。那一刻,谢军紧绷的心终于松弛了下来。

谢军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收官之星遨游太空,是几代航天人、北斗人为之奋斗的目标最终实现的里程碑。

对谢军而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就是实现中国航天梦的重要体现、重要一站。38年航天路,16年北斗路,谢军感慨最多的是来路漫漫的不易、无数航天人为之奋斗的可敬,以及今朝回首的淡然与自信。

在这条道路上,26年春夏秋冬,400多家单位、30余万名科研人员万众一心,将自己融入进中国北斗事业的浩大工程中,不计小我,成就大我。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谢军说,如今,更多的年轻北斗人成为这个征途上的主力军,他们更有活力、更有干劲,也更有对航天强国梦的热忱和期许。

据悉,“挑战杯·大讲堂”是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八项大赛活动之一,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青年网、东北林业大学联合承办,中国建设银行、阿里巴巴钉钉、抖音合作支持。大讲堂,大咖零距离。接下来活动将继续邀请行业领军人物、社会知名人士、业界知名学者通过直播分享人生经历与行业经验,引领广大学子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充分了解科技前沿、把握时代脉搏。

2024感动中国观后心得体会 篇17

每年的这个时候,寒冬即将过去,而春天也会紧随而来。但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却总是会比和煦的春风领先一步,给我的心带来一阵暖流;总是会比绵绵的春雨更胜一筹,使我心田里那颗名为“感动”的种子,又一次破土而出。

钟扬,作为一名植物学家,他的名也与一种植物——“杨”同音。正直、顽强、拼搏是杨树的象征意义。而这些,也是贯穿了钟扬一生的精神品质。20__年,在他第一次来到西藏科考后,就下定决心要到西藏开展植物学研究。为了盘点西藏高原的生物资源家底,他毅然带领团队多次在这片“世界屋脊”上长途跋涉,寻找与他们一起挑战着这片高原土地的顽强的植物们。16年间,钟扬带着学生在青藏高原采集了4000多万颗种子。哪怕长期的超负荷工作曾让他病危,他也在略微康复后再次回到了西藏。

钟扬,也是一名博士生导师。正如他的名——“扬”,他为藏族培养了第一个植物学博士,也带出了藏族第一个生物创新团队:钟扬既采集种子,又扬下种子,扬下植物学的希望,扬下了人间的大爱。“不是杰出者做梦,而是善梦者才杰出。”这是钟扬教授生前说过的一句话。而他本人也是这句话最好的体现与印证。初识西藏的满腔激情及为种子库奉献一生,他完善中国种子库的梦想藏匿其中。但是当一位位受教育环境不太好的西藏学生在他的指导下顺利攻破一个个学位时,很明显,他有着另一份梦想。这份梦想在一块世界之巅的大陆上,遥指着那个关于生命的无限命题。

能在中国种子库的采集上作出巨大贡献,钟扬教授的拼搏与梦想与之密切相关。这一点,我在一次机器人设计比赛的前期颇有感悟。刚接到比赛任务时,我其实并没有放在心上。每次培训前留的练习作业总是要等到第二次培训开始前才完成一部分。我总是以为仅通过课上的时间就能赶上,却没想到是一步慢,步步慢。一段时间过后,当身边的人已经完成了几份练习作品时,我才刚刚完成第一份。一份对于机器人的梦想让我不禁开始反思起了我自己。这时我突然发现我根本没有在培训后努力过,所以才有了现在的局面。于是,我下定决心一步步赶上。当在下课或是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在脑海中构建好框架,回到家做完作业后抓紧时间实践。就这样,我渐渐地从落后到领先,最终获奖了。通过此事,成功需要拼搏的道理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

或许钟扬教授身上的奉献社会的精神离我们很遥远,他对社会和事业的大爱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但是他对于深扎心头的梦想的坚守和身上如“杨”一般的顽强拼搏精神,却值得我们每个中学生去学习,去实践。

2024感动中国观后心得体会 篇18

感动中国20__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盛典以“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为核心主题。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中国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当选为《感动中国》20__年度人物。

苏州籍两院院士顾诵芬名列其中,在他的颁奖辞中这样说道:像静水深流,静水里涌动报国的火,似大象无形,无形中深藏着强国梦。心无旁骛,一步一个脚印,志在冲天。振长策,击长空,诵君子清芬。

顾诵芬是我国著名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航空战略科学家。他建立了新中国飞机空气动力学设计体系,开了我国自主研制歼击机的先河,持续开展航空战略研究,为我国航空科技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去年11月3日,20__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召开,顾诵芬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30年,顾诵芬出生于苏州的一户书香世家,祖上系有着“江南第一读书人家”美誉的苏州名门唯亭顾氏。他的父亲顾廷龙是我国著名古籍版本目录学家、书法家。5岁那年,父亲顾廷龙应邀到燕京大学任职,顾诵芬全家迁居北京。顾诵芬少时便立志航空报国,高中毕业后,他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攻读航空工程系。1951年大学毕业后,顾诵芬毅然投身新中国刚刚起步的航空事业,此后的30多年间,在基础全无、经验空白、人力缺乏、设备掣肘的境况下,顾诵芬先后参与或主导设计研发了“歼教1”“歼8”和“歼8Ⅱ”等一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机型。

多年来,顾诵芬院士始终关心、关注着家乡的建设和发展。20__年5月,市科协专程拜访看望顾诵芬院士,他亲笔寄语苏州:“科技创新,引领苏州高质量发展。”去年10月,市科协、姑苏区科协等共同为远在北京的顾诵芬院士寄去了精心准备的重阳礼物。顾诵芬院士亲笔致信表示感谢:“家乡如需我做什么,我当尽力为之。”寥寥数语间,尽是心系桑梓的拳拳深情。

2024感动中国观后心得体会 篇19

一个个闪耀的名字,刻写了伟大时代的凡人善举;一串串感人的事迹,彰显着推进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

9月5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政治工作部组织开展的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举行了颁奖仪式。评选出的58位全国道德模范以平凡无私的举动,创造了不平凡的感人事迹,传递着人间温暖,传递着善行的力量。

在这些道德模范中有这样一位老人。她是浙江宁波的一位小学退休教师,在古稀之年放弃退休安逸生活,不远千里到贵州、湖南支教,在湖南溆浦和宁波两地架起了爱心桥梁,将长三角上万市民的爱心源源不断地搬运到溆浦的大山深处。在她的努力下,新建了29所希望小学,帮扶了400多名贫困学生,为学校捐款捐物3400多万元……

她就是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李惠利小学退休教师周秀芳。

周秀芳不仅助学,还是“扶贫带头人”。她牵头成立爱心基金,精准帮扶湖南溆浦、吉林延边等地产业脱贫。她在吉林和龙成立周秀芳爱心驿站,在湖南溆浦创设沪杭甬(鄞州区)研学实践基地……她用大爱情怀为山区点燃了希望之灯。

初心不改年近古稀远赴山区支教

退休前,周秀芳是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深受学生爱戴。20xx年退休后,她被一所私立学校返聘。虽然拿着丰厚的薪水,周秀芳的内心却依然不平静,只因她还有一个未实现的支教梦想。

周秀芳的支教梦源自年幼时的经历。在念小学时,周秀芳因家庭贫困差点辍学,班主任鲍老师为她垫付了三元五角的学费,让她得以继续学业,也在她心中照进一束光。正是因为这段经历,她希望有生之年能为和她有着相同经历的孩子做点什么。

20xx年,66岁的周秀芳得知贵州省惠水县正在招募支教教师,她的内心又燃起了这把火。在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下,周秀芳带着简单的行囊踏上了“高龄支教路”。20xx年春节,从贵州回宁波过年的周秀芳听好友说湖南省溆浦县九溪江乡更需要支援,便决定去看看。而她这一看便不走了。

周秀芳说:“我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到桐林小学的情景。”长途跋涉辗转来到九溪江乡桐林小学门口时,眼前的情形让她震惊了——一栋简陋的木房,16个孩子正在认真聆听一位60多岁的老教师讲课,这位老师也是桐林小学的老师。见此情景,原定要重返贵州的周秀芳决定留在湖南。

周秀芳开始了在溆浦的支教生涯,她把先进教育理念带进了乡村学校,用启发式的教学打开了孩子们的眼界。当地村民收入很低,很多家庭都是困难户,走访贫困学生时,她总会偷偷给学生家长塞点钱;看见孩子们穿着单薄,她张罗着给他们买校服;为让留守儿童可以和在外打工的父母视频通话,她又张罗着给学校买电脑;看到有孩子患眼疾,她自掏腰包联系医院给孩子做手术……周秀芳和儿子、儿媳长期结对资助16名贫困生,用于支教的钱超过了10万元,而她自己却常常一碗米饭、一碟泡菜对付一餐。

周秀芳退休工资每个月有7000多元,最困难的时候,她的工资卡里只剩下3.6元。“看到孩子们的笑脸,我就觉得自己很富有。”周秀芳说。

助学路上的困难还远不止这些,溆浦地处雪峰山北麓,层峦叠嶂,很多学校就建在半山腰。周秀芳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医生曾警告她,如果走路过多可能有坐轮椅的风险,但她坚持到每一户学生家庭了解情况。有一次,她来回走了8个多小时。还有一次家访途中,周秀芳身体不支摔倒。被救回后家人劝她放弃,她却说:“如果我倒下了,你们就把我埋在学校旁边的土地上。”

2024感动中国观后心得体会 篇20

就在王娅去世前两天,终于拿到了她生前的最后一份公证材料“遗赠书”。加上之前办理的房产捐赠公证书、遗体捐献公证书,王娅实现了全部财产捐献,真正做到了“裸捐”。

王娅今年1月9日签订下的遗赠书里写到:“本人王娅,女,66周岁,特立遗赠书如下,料理自己身后事,以终余年,了无牵挂。我一生行善,已将生前主要财产捐赠,帮助了很多贫困的孩子,而今卧于榻上,每念及此,终觉欣慰之至,此生无憾。我去世后,会有医疗二次报销的钱款、我的单位发放的补贴、以及本人未及处理的钱款等,全部捐赠给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

“她把医疗报销费都捐了。”居委会主任宫济辉说,王娅住院前委托居委会找到西青区公证处,为她做了这个遗赠书公证,就是为了确保她去世后尽可能帮助更多贫困孩子上学。

宫济辉是王娅居住的华亭丽园社区居委会主任。去年11月底,已经临近胰腺癌弥留之际,王娅想到要再立一个遗嘱,把自己身后的事情做处置。包括身后的财产、屋里家具、看病报销下来费用等等,这些钱她想着也要全都捐赠给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

因为去世后需要委托其他人帮她办这些事,于是需要做一个公证,叫遗赠书。在家里,王娅最开始执笔,并和宫济辉一次次商量,该怎么完善公证的内容。等到定了稿后,又由宫济辉一个字、一个字的念给王娅听,最终腾抄到一个条格本上。“就觉得这是她的一个心愿,一定要帮她完成。”随后,宫济辉与公证处联系,了解到王娅的身体条件已经无法亲自赶到公证处了,于是公证处工作人员上门为她服务。

听到王娅去世的消息,宫济辉回想起前几天办理公证书时的情景。那时候,王娅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了,一开始见到她的时候,只在肚子上贴止疼帖,后来再见到她,就连头上都贴了止疼帖。

让宫济辉感到欣慰的是,正月初十那天,宫济辉接到了公证处的电话,告诉她王娅的赠遗书已经办理完毕。拿到赠遗书,宫济辉立刻给王娅拨打电话,她告诉记者:“当时,接电话的是王娅生前好友陈海兰。想到可能会打扰王娅休息,我们只说了几句就挂断了电话。没想到,第二天晚上,王娅就和大家永别了。”

2024感动中国观后心得体会 篇21

每次看到同龄的英雄为人民牺牲、为国家牺牲,我的感触都非常深。这种感触包含几个方面,一是敬佩,二是感动,三是榜样。

在看陈陆同志的先进事迹时,最先触动我的是,这是多年轻的一个人啊,他就像是我身边的同龄干部一样,有朝气、有干劲、有想法、有担当、有作为,而他早已牢固树立了对党忠诚、恪尽职守、赴汤蹈火的优秀品质,同样作为80后,同样作为党员干部的我,在工作中偶尔出现畏首畏尾、拈轻怕重、言行不一等情况,想到这些,就觉得很自责,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枉做一名党员干部。这个时候,看到1984年出生的陈陆同志,在面对特大汛情,在人民群众危难时刻,始终奋战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以大坝为战场、以抢险为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我从心底深感敬佩。

李强(化名)是陈陆战友,据李强介绍,两人相识快20年了,陈陆是非常好的一个人,工作非常认真,替别人考虑多、替自己考虑少,除了工作,两人生活中关系也很好,两家经常在一起聚,生活上陈陆是个很爽快的人。李强的这段介绍,让我感动于陈陆的为人。联想起身边同事工作上和业余生活的情况,不乏在工作上很敬业、在生活上很爽快的人,想起自己偶尔在工作上出现的推诿扯皮,在生活上顾及个人利益而斤斤计较的情况,让我感到羞愧不已。看到不负责任的情况,自己就应该带头负起责任来,看到不好的现象,自己就应当出面制止,才是为人的正道,我们只有从自己做起,做一个勇于担当、坦荡宽容的人,才能带动社会变得越来越好,只为一己之私,只会让自己、家人、身边的人陷入僵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陈陆同志,“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充分展现了消防救援队伍救民于水火、救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的价值追求”,看完他的先进事迹,有一种力量充实在我身上,重新唤起我对党员初心使命的再次认识,让我再次回想起入党誓词里那句铿锵有力的宣誓:“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做一名党员干部,尤其是我们这样年轻一代的党员干部,就要做像陈陆同志那样,不怕困难、不畏牺牲、甘于奉献,在本职岗位上满腔热情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苦干实干,努力创造一流工作业绩,通过工作实践,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2024感动中国观后心得体会 篇22

张桂梅的事迹感动每个人,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这个活着的榜样,她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无私奉献、善良慈爱、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慈善事业的精神让我们钦佩。“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写照也是张桂梅的写照。

人们常不解的问她: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在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张桂梅为何与“感恩”产生联系,她的感恩情怀源自何处?从她的人生轨迹中找到了答案。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华坪。妈”、“张妈妈”。

我们学习她的精神品质,有利于在社会主义经济大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培养一大批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才,这些人才,首先必须是政治上过硬的,必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才能肩负历史的重任。我们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思想,学校德育建设的落实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就会出问题!这是很危险的,学习张老师的事迹,很有现实意义。

2024感动中国观后心得体会 篇23

周秀芳的支教故事,不断感化着大家。除了她当年的学生之外,不少宁波人也纷纷伸出了援手,越来越多的人集聚在周秀芳周围,形成了一个爱心团队,她在宁波和溆浦之间搭建了一座“爱心桥”。

去年10月26日,北斗溪镇红花鄞州姬存希希望小学落成,这是周秀芳牵线捐建落成的第17所希望小学。这也是唯一一所通过众筹建立的小学。3天时间,5000名网友筹集50万元爱心款,周秀芳当场流了泪。她说:“为红花村造一所希望小学,是村里两位80多岁的老人拜托我的事,也是红花村小学的学生在给我写信时表达的心愿,今天终于实现了。我要特别感谢这些有爱心的网友!”

这些年来,在她的牵线搭桥下,宁波、上海等地人士的爱心源源不断地涌向溆浦。

宁波女企业家王娴出资31万元捐建搭溪小学,象山爱心人士掏出20万元捐建来凤小学,上海交大筹资50万元捐建前进小学……每一个捐赠者的名字都写在本子上,记在周秀芳的心里。最让她感动的是,今年初,宁海县91岁的王春文老人看到了她的事迹之后,几经周折找到她,一次性拿出250万元,在溆浦捐建5所希望小学。还有很多人通过电话、微博、微信等方式联系到周秀芳,通过她找到需要助学的儿童,联系需要捐建的希望小学。周秀芳像一个“爱心搬运工”,将宁波等地人士的爱心源源不断汇聚到大山深处,点燃了贫困山区的希望。她常说:“我巴不得是孙悟空,一个跟头就能搬运更多爱心。”

为提升教学水平,周秀芳还牵线促成宁波与溆浦两地教师结对。20__年11月,宁波市鄞州区溆浦支教基地成立,周秀芳发动宁波优秀教师去溆浦支教,溆浦选派中小学校长到宁波取经,培养“种子教师”。

在溆浦扶贫助学期间,周秀芳的事迹也感动和影响了很多当地人。

20__年10月,溆浦九溪江乡宝山小学唯一的教师张艳香想外出打工。周秀芳得知后赶到学校,耐心做她的思想工作,还送她去北京培训,此后她通过考试获得了溆浦县优先转为公办教师的资格。“周老师一个外地人都能来,我更应该留下!”张艳香决定留在宝山小学。

今年新建的宝山天三希望小学,当地村民自发捐赠了2万多元,建了一个标准篮球场。一位村民说:“周老师这样一位外地的老奶奶都这样帮助我们,本地人更应该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北斗溪镇专门准备了一本台账,把周老师爱心团队的每一次捐款捐物进行了整理登记。镇党委书记梁金华说:“在周秀芳的带动下,当地老百姓更加重视孩子的教育了。她推动了溆浦人民‘向善行善向上’的良好风尚。溆浦百姓要记住这个好人,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周秀芳用她的行动感动了社会,感化了溆浦的村民。茅坡村62岁的老支书告诉记者,因为周秀芳的到来,村里的文明程度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卫生状况越来越好,打牌的人越来越少……

4年多来,周秀芳先后荣获“中国好人”、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全国最美志愿者、20__年度全国十大女性新闻人物、最美浙江人·浙江骄傲20__年度人物、感动中国之感动湖南人物、湖南省最美湘女等。不久前,又被评为浙江省第六届道德模范,入围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候选人。

面对这些荣誉,周秀芳说:“荣誉应该归功那些热心人,我只是一个‘搬运工’。最应该感谢的是那些帮助我的幕后英雄。”

2024感动中国观后心得体会 篇24

“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让双脚沾满泥土。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钢梯超越了怀疑。一条无穷之路,向世界传递同胞的笑容,你记录这时代最美的风景。”这是给予香港无线电视的主持人陈贝儿的颁奖词。

20__年春天,陈贝儿来到内地,带着满腹疑问,踏上了一条“无穷之路”。历经3个月,陈贝儿一行5人,穿梭全国6个省份,10个脱贫地区,深入海南热带雨林、川藏高原、戈壁沙漠,天南海北,翻山越岭,拍摄制作了12集纪录片,生动具体地见证了中国的脱贫之路。

2024感动中国观后心得体会 篇25

当《感动中国》的熟悉旋律在耳边唱响,央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又一次润湿了我们的眼眶,用榜样的力量传递中华美德的正能量。让我们细数那些感动着我们,感动着中国的道德模范们的先锋事迹,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退休后20年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胡佩兰;荣誉迟到28年而一生不悔的湖北见义勇为好市民方俊明;5年前仆后继、追逐科技梦想的“油菜花父子”沈克泉、沈昌健;守护开国将军梦想,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革命老人龚全珍;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平;悬崖边上的护梦人,西藏墨脱山区教师格桑德吉;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为子女筹学费,耗时3年绣出《清明上河图》的重病母亲姚厚芝。

为什么他们能感动我们?他们的大爱无私,他们对理想的的信念和坚持,他们在灾难面前的坚强和执着……无一不打动着我,我想,在被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感动的同时,我们的反应不应该仅仅只是流几滴被感动的眼泪。他们大多数其实就是普通平凡的人,不平凡的在于他们用一颗尚未泯灭良知的心,去做了自己认为应该去做而大多数人无法坚持或者根本无法做得到的事情。让我们回首看看我们身边另外的人和事。当年的“我爸是李刚”,再到小悦悦事件,再到摔倒老人的扶不扶。从毒大米事件到染色馒头和地沟油。社会有善恶两面,我们应该找到自己正确的位置,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基层干部要像最美村官段爱平,扎根基层,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所急。她说:“我啥也不要,不要命不要钱,我要的就是我的老百姓。他们信任我、尊重我,我就满足了。”

她在自己生病后还坚持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完成好分内和分外的工作,在村主任这个岗位上用尽了自己的家财,却建好了村里的学校,发展了村里的产业,保障了群众利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自己说的这段话做了最好的诠释。——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经过实践积累起来的宝贵财富。医生要像胡佩兰老人那样,有高尚的医德。它曾在接受现场采访时这样说道:“医生应该是不爱金钱的职业,它需要对病人的情感投入,想发财就不要当医生。看到病人痛苦的来,快乐的去,是我最开心的时候,我只要活一天,就要给病人看一天病。”多么贴心朴实的话语!——那些靠收取红包才给病人手术、昧着良心给病人开最贵的药、让病人重复化验检查收取额外费用的医生们,那些以药养医的黑心医院的院长们,你们看后做何感想?我们要向好人学习,和他们一同进步。

2024感动中国观后心得体会 篇26

《20__年感动中国人物》已落下帷幕,一阵阵热流涌向我的脑海,医院里从死神手中抢人的医生,在洪灾中毅然牺牲的消防员,以一己之力让无数大山女孩走向大学的老师,与医院做邻居为爱而坚持的爱心厨房……平凡的人,平凡的事,但平凡的背后却隐藏着的精神境界,那最返璞归真的灵魂便是一生所得。

我们也许曾经会为掉一点小钱而怨天尤人,会为失去一丝关注而倍感落寞,还会为那虚名而蒙蔽双眼。但却不知《感动中国》中的那些远生我们的心胸与气度的平凡而伟大的人,他们的背后是艰辛,是困苦,也有疾病正在他们招手。

我们也许在抱怨老师的严厉时,从来没有关心过他们的感受与健康。张桂梅,丽江市一所女子高中的校长,初期,为了自己的梦想她决定要为大山中的女子办高中,拿到捐款后,又每家每户地去鼓动女孩们去上学,在校化身严厉的校长,在学生们背后却背负着23种疾病在身,甚至于上台领奖时,手上还贴满了大大小小的膏药。谁又能想到一个近九十九岁的老人还能有着一生最后为诗词增些色彩的目标,她作为一个热爱诗词之人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我:“一个人的精神品格能提升,她就能得到内心的一份快乐,也不现实而失去生活的意义。”叶嘉莹先生用她的一生诠释了自己对诗词的热爱,将全部所得都捐给基金会更是体现了她对少年的期盼。

在车辆川流不息的马路旁,阳光明媚,坐在公交车站旁的学生,挽着丈夫胳膊的孕妇,扛着落满灰尘的麻袋捡着地上的瓶子的路边乞丐,他们与他们同生活在这平凡的世界里,许许多个人共同组成了一束光,永不消散,他们共同拥有创造奇迹的权利……

2024感动中国观后心得体会 篇27

在一些人看来,商人和企业家其实是不一样的概念。就商人而言,他们的目的就是赚钱,很少会从中拿出部分回馈社会或者是做一些实事。与之相比,企业家的概念则相对较广,虽说同样是赚钱,但真正能够称得上是企业家的人其实都有一颗爱国之心和奉献之心。就目前而言,其实排行榜上有很多富豪都是纯粹的商人,而不是企业家。自外资进入内地以来,其实第一位真正的意义上的企业家并不是李嘉诚,而是一位女性,她的名字叫做伍淑清。

搜索引擎上对伍淑清的介绍十分简单。伍淑清出生于1948年,毕业于香港嘉诺圣心书院、美国加州Armstrong学院,最为重要的是,她是美心集团老板伍沾德的女儿。1970年,22岁的伍淑清从美国留学归来之后便回到了香港,并出任香港WTC(俱乐部)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但事实上,伍淑清的传奇事迹并不只是如此简单。

1978年,伍淑清刚好30岁,也恰逢改革开放正式开始,但合资企业的条文尚未正式出台。不过尽管如此,伍淑清却下定决心开展内地投资。许多人并不知道的是,当时绝大多数人的普通话都讲不标准,伍淑清更是只会说粤语,听不懂内地人夹杂着方言的普通话。为了方便交流,伍淑清特意学习了2个月的普通话之后才去到内地考察。

由于当时交通不便,伍淑清从香港去内地只能是乘坐民航飞机。不过当时飞机上的食物却没有现在这般美味,当时飞机上的东西都是冷的,空姐还是到处提着暖水瓶走来走去为乘客冲茶。

2024感动中国观后心得体会 篇28

业,放弃更好的选择回到家乡百色支援建设,成为广西百色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的第一书记。之后,她以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埋头苦干、不为名利,与群众日夜相伴,用心用情用力为基层群众做实事、办好事,为百坭村的脱贫攻坚倾注了心血和汗水。

在黄文秀的驻村日记里,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她对工作的认真投入,对驻村百姓脱贫致富的期盼。她帮助村子发展电商,让砂糖橘等土特产远销全国各地;她为百坭村申请到通屯的路灯项目,在村里走夜路不再需要手电筒;她挨家挨户走访全村195建档立卡户,记录本上清晰标注着每一户的致贫原因......驻村满一年的她,汽车仪表上的里程数正好增加了两万五千公里,她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跑完了长征,却因意外戛然而止。“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铮铮誓言,是扶贫干部们不忘的初心,黄文秀以生命赴使命,以忘我的情怀燃烧出信仰的火光。

黄文秀用短暂而优秀的一生诠释了一名年轻干部的担当和作为,诠释了人生的价值和追求,是新时代以实际行动坚守共产党员初心的典范,是新时代牢记使命为民服务的榜样。黄文秀是一朵“小红花”,她用信仰、信念、信心诠释了共产党人的钢筋铁骨,靠担当和奋斗始终忠诚于党的事业,将“红色基因”展现得淋漓尽致。“小红花”虽然倒下了,但她内心的坚定和执着,却能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对未来长征之路的坚持,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

黄文秀就是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奋斗的一员,这种甘于下基层、乐于与群众融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干部人才,是一大批基层干部的缩影。送别这位倒在扶贫路上的年轻生命,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学习她对党忠诚、信念坚定,扎根基层、心系群众,胸怀大爱、无私奉献,立足平凡、追求崇高的品质,方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凝聚拼搏奋进的力量。

2024感动中国观后心得体会 篇29

看了感动中国,知道了有一位为了中国核潜艇隐姓埋名三十年的黄旭华老爷爷;知道了有一位为了兑现诺言,守墓十多年的陈俊贵;知道了有一位为了村民付出一切的段爱平等等为了别人不惜牺牲自己的青春、金钱和一切的伟大人民,我心中感慨万千,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那个崇仁厚德、为了帮助贫困学生上学攒钱,而自己本身也十分贫困潦倒的九旬老人——刘盛兰。

刘盛兰,一个普通人民,孤寡老人,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十分普通的老人,却帮上百个贫困儿童搭出了一条属于他们人生自己的光辉道路:刘盛兰老人一直是孤身一人,虽说三十岁的时候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可是不久却又破碎了,老人一个人风里来雨里去,他一个人所经历的风霜艰辛全部都写在了他的脸与手背上。刘盛兰老人第一次捐助的时候虽然仅仅只是五十块钱,可是对于一月仅有三百元的他来说,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后来,他不断地资助那些贫困儿童,十块、二十块、三十块,他在尽着自己所有的力量资助儿童。可是偏偏天意弄人,不久,老人工作的工厂倒闭了,老人连每月三百也没有了,可是他并没有因此停止资助,而是改成捡垃圾换钱继续资助。后来,房子被毁、独自回到老家、捡不到垃圾、卖不出钱这些重重困难都没有绊倒老人资助贫困孩子的决心和脚布,也没有动摇他“生”的力量,那些孩子的回信就是他精神唯一的支柱,尽管他自己也是那么的贫穷,尽管有些孩子们连他的性别、身世背景都不知道······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里时,已经泪如泉涌,老人这种舍己为人的伟大事迹令我感动,他遇到困难仍然能够坚强向前,仿佛为了见证“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这两句话,让我明白了遇到困难,不仅不能放弃希望,默默等待奇迹降临,而要坚持不懈地向前,才可能获得成功。就算没能获得成功,那至少你努力过了,你问心无愧,你可以大声和大家说:“我做过了,就算没成功,至少我努力过了,我心甘情愿!”人并不是一定要像花儿一样绽放才是美丽的,因为就算是再美的花儿也迟早有一天是要凋谢的,一时威风八面又如何?像绿叶一样默默奉献一生让大家都快乐才是最美丽的。

比起不起眼的绿叶,当然是鲜花更受人欢迎,可是当鲜花凋谢的时候,又有几个人会去回忆它昔日的美丽呢?鲜花一直绽放着,供别人观赏,获得了不少的赞美,可是它为人们做了些什么呢?像那些明星们自然都是一朵朵娇艳的鲜花,受人追捧,可是真正提到帮助人们,他们又哪里及得上为人默默奉献的绿叶呢?他们只会工作,工作完了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去享受,可是有几个人会想到自己的今天是人们一路辛辛苦苦把他们“捧”上去的呢?唯有绿叶,才能是永恒的。绿叶也想鲜花一样,一直绽放着他们的光芒,却没有几个人可以注意到他们,可是他们也并没有因为人们一时的疏忽而气馁,而是选择坚持绽放下去,去帮助别人,尽管可能还是没有几个人会注意到他们。明星是鲜花,那些拍摄的工作人员是绿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是比起那散发出耀眼光芒的明星,我会选择去关心那些默默无闻的工作人员。

如果你问我,想当华丽的鲜花还是朴实无华的绿叶,我想明确地告诉你,我只愿当绿叶!

2024感动中国观后心得体会 篇30

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我们学习她,首先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作为一个党员,张老师放弃了进条件好的学校任教的机会,选择了条件较差的学校,一身病痛的张老师教学上几十年兢兢业业,除了住院没向学校请个一天病事假,教学成绩突出,她说:“为了民族贫困山区的教育,即使倒在讲台上,长眠于华坪的沃土之中,也无怨无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无私奉献,张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我要学习她爱生如子,精心教育学生,辅导学生;;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作为一名彝良的职高教师,我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而奋斗。

2024感动中国观后心得体会 篇31

感动中国里面最让我感动的是丛飞!在未成为歌手的丛飞就极其喜欢山区里的那些贫困孩子,他成为歌手后又把他所赚的钱都捐给了山区里的贫困孤儿,让他们从此以后便能上学了。就是孩子让他心动,所以让他行动!“无穷的远方,无穷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句话是鲁迅先生说的,而这句话也正说明了丛飞。

而就在这时丛飞被诊出胃癌晚期,而他的妻子邢安刚怀孕4个月!在这时丛飞想的并不是自我的病情而是山区里的178个孩子的未来!在这紧急时刻,一所医院愿意免费为丛飞治疗。丛飞的女儿叫邢小丛飞,意思是他的女儿要比他做得更好!丛飞翁显出金钱、失业、健康,给予那些怀疑、嫉妒的人肯定回答!他是无私者、忘我者,他把爱都传递给了别人。他把所有的时间无私的给了山区的孩子们!

爱,是人生的幸福。多一份爱心就少一份自私;多一份爱心就少一份苦恼;多一份爱心就少一份斗争;多一份爱心就多一份奉献!你的爱能换来更多的爱,这个团队就无限完美,人生就充满了乐趣,充满了幸福,充满了一种期望!

让我们一齐显出一份爱心,那这个世界将会多么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