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绩效自评报告范文(汇编3篇)》
财政预算绩效自评报告范文(精选3篇)
财政预算绩效自评报告范文 篇1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xx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xx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xx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市第__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财政预算,切实增强财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全力组织收入,重点保障工资、正常运转和民生支出,有序推进财税改革,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目标任务。
(一)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20xx年,预计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5935万元,同比上年完成108373万元,增收7562万元,增长7%。其中:
国税系统预计完成45000万元,比上年完成2万元增收22995万元,增长104.5%;
地税系统预计完成43461万元,比上年完成48875万元减收5414万元,下降11.08%;
财政系统预计完成27474万元,比上年完成37493万元减收10019万元,下降26.72%。
全年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78694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306134万元、地方政府债券收入119700万元(含置换债券)、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852万元、上年结转35383万元,全市一般预算收入总额为550763万元。
(二)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20xx年,预计全市财政总支出514491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411046万元(比上年382659万元增长7.42%),上解上级支出3695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99750万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支出36272万元,全年收支平衡。
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3076万元,比上年增加2652万元,增长8.71%。
2、国防支出465万元,比上年增加41万元,增长9.67%。
3、公共安全支出14896万元,比上年增加1499万元,增长11.19%。
4、教育支出62817万元,比上年增加4430万元,增长7.57%。
5、科学技术支出1973万元,比上年增加498万元,增长33.76%。
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8343万元,比上年增加2827万元,增长51.25%。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9628万元,比上年增加4676万元,增长6%。
8、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49358万元,比上年增加1233万元,增长2.56%。
9、节能环保支出9219万元,比上年增加1904万元,增长26.02%。
10、城乡社区支出20529万元,比上年增加4708万元,增长29.66%。
11、农林水支出64827万元,比上年增加30万元,增长0.05%。
12、交通运输支出11304万元,比上年增加1739万元,增长18.18%。
13、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1112万元,比上年增加350万元,增长3.25%。
14、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794万元,比上年增加37万元,增长2.1%。
15、商业服务业支出2492万元,比上年增加61万元,增长2.5%。
16、住房保障支出34300万元,比上年增加737万元,增长2.19%。
17、其他支出155万元,比上年减少14万元,下降8.28%。
18、国土海洋气象支出3688万元,比上年增加558万元,增长17.82%。
19、金融支出24万元,与上年持平。
20、债务付息支出1043万元,比上年增加418万元,增长66.88%。
(三)政府性基金执行情况
20xx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21530万元,上级对本级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9068万元,上年结余11415万元,收入合计4万元,比上年完成63178万元,减少21165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有:城市公用事业附加360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0万元、污水处理费450万元、散装水泥和新型墙体材料100万元、车辆通行费46万元、其他收入374万元。
20xx年,政府性基金支出31900万元,比上年支出49777万元,减少17877万元。主要支出项目有: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660万元、城乡社区支出25617万元、农林水支出88万元、资源勘探信息支出21万元、交通运输支出37万元、其他支出2477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执行情况
20xx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52132万元。其中,保险费收入65252万元,利息收入494万元,财政补贴收入86373万元,转移收入13万元。按险种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18162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3450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9220万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35619万元、工伤保险基金1579万元、失业保险基金588万元、生育保险基金340万元、企业养老保险基金73174万元。
20xx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58607万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17411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0230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8122万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34889万元、工伤保险基金1829万元、失业保险基金228万元、生育保险基金98万元、企业养老保险基金85800万元。
20xx年末滚存结余62652万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1500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6741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8046万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16165万元、工伤保险基金1331万元、失业保险基金3002万元、生育保险基金2402万元、企业养老保险基金3465万元。
(五)围绕预算执行所做的主要工作
1、着力加强财源建设。一是深入开展“园区建设大会战”。投入资金20.62亿元,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园区新建道路4千米,建成标准厂房14.3万平米。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新引进湖南闽商服饰集团等74个服装产业项目进驻园区,项目总投资38亿元。园区新建成项目19个,创利税200多万元。二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投入22亿元,加强船舶产业园建设,船舶产业全年创税3000万元。争取芦笋品牌开发项目资金1300万元,本级财政投入500万元,加强沅江芦笋品牌推介,发展芦笋加工企业24家(其中规模企业3家)。争取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900万元。三是大力扶持企业发展。实施“传统产业升级计划”,改造提升麻纺、造纸、化工等传统产业,进一步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申报企业技术创新改造项目23个,争取上级财政资金1432.23万元。认真清理涉企收费目录清单,严格执行收费清单之外无收费。组建“助保贷”,实施“三帮”(帮大、帮特、帮群),破解企业发展瓶颈。四是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建设。投入1637万元,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和公路桥维修改造步伐。投资3.27亿元,其中整合涉农资金1.5亿元,在草尾、阳罗洲等5个镇19个村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预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6万亩。争取旱改水建设项目指标4.2万亩,引入社会投资1.8亿元。争取洞庭湖区沟渠疏浚补助4300万元、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资金1000万元、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资金500万元,争取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特色产业园等项目资金900多万元。
2、切实强化财税征管。一是明确目标任务。将全年财税收入目标任务“划块分方”,逐一明确责任单位,并对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考核。二是着力开展税收协控联管。切实强化税收协控联管工作机制,加强财税分析,及时掌握税源、税收、税负动态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措施,牢牢把握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权。全年通过税收协控联管入库税收23452万元,占税收收入的39.1%。三是大力实施税收清查。对全市各大中小微企业进行全面的税源调查,重点调度10家企业的生产、销售和税收,掌控了全市税源动态和税源实际情况。同时组织清查小组对房地产、芦笋、砂石、船舶等十几个行业开展税收清查行动,清理税收6000万元。四是强化非税收入征管。着力推进财政票据电子化、网络化建设,充分发挥“以票控收”、“以票促收”的源头控管作用。全年完成非税收入5亿元,其中纳入一般预算收入管理2.75亿元。
3、重点保障民生支出。严格执行厉行节约各项规定,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把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作为公共财政的优先方向。全市全年与民生相关的支出达xx28.1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68.5%。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通过一卡通发放惠民补贴35项117批次25232万元。切实加大教育发展投入力度,按标准拨付义务教育公用经费7000万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443万元、民办学校学杂费补助400万元、普高和中职学校助学金397.7万元、中职学校在校生免学费资金531.5万元、学前教育贫困学生资助资金99.3万元,拨付资金5000万元,实施校舍标准化建设、校舍安全保障工程、校舍维修改造工程以及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等学校各类工程建设。着力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落实财政扶贫资金1530多万元,实施扶贫项目27个。拨付彩票公益金1211万元,支持农村幸福院、敬老院、乡村少年宫、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争取上级转移支付1.27亿元,改造棚户区26万平米、建设公租房195套5400平米、发放租赁补贴1360户。拨付移民后扶资金2154.7万元,确保全市3.6万移民享受后扶政策。投入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1328万元,建设项目135个。逐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
4、深入推进财税改革。一是积极推进税制改革。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工作,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全面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同时进一步推进了消费税和资源税等税制改革。二是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围绕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目标,首先,完善全口径预算管理,实现三部预算“统筹、统编、统批、统管”,做到各有侧重、有机衔接;其次,加大预决算公开力度,全面晒政府、部门预算家底和“三公”经费明细;再次,稳步推进了重大民生专项资金公开工作。三是着力盘活财政存量。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852万元,同时对上年结转资金进行清理,调整用途使用2418万元(其中市本级1668万元,2年以上的上级结转项目资金750万元),弥补20xx年预算资金缺口。四是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对政府性债务的举借、规模控制、预警机制等方面进行严格规范,切实防范债务风险。同时积极争取置换债券,稳步推进债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今年争取了新增地方政府债券20700万元,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争取置换债券9.9亿元,用于偿还经省核定清理甄别结果内的政府存量债务。五是积极推广和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公开征集PPP咨询服务机构,搭建PPP服务平台,选定28个可向社会推介PPP模式建设项目,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PPP模式试点项目总投资达24866.59万元。六是全面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将所有预算单位纳入自行评价范围,财政部门选取部分社会公众关注的项目开展重点评价,先后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基础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特色制造产业重点县专项资金等十余项财政专项资金等进行了重点的绩效评价。七是积极推进农业综合改革。切实落实农业“三项补贴”,实现涉农补贴资金发放平稳过渡,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资金12300万元,惠及农户132068户。稳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工作,发放贷款900多万元。八是大力推广政府购买服务。逐步把政府投资的建设工程纳入政府采购范围,今年市国土局“旱改水”项目纳入政府购买服务,采购金额达2.5亿。九是大力推进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今年在琼湖和胭脂湖两个街道办事处进行试点,明年在所有镇全面推进。十是扎实推进公务用车改革。现已完成全市公务用车摸底工作,根据上级要求,将于年底前完成公务用车改革。
总的来说,20xx年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效果良好,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经济下行压力大,税收增长乏力,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债务运行风险较高等等,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认真面对,着力解决。
二、年财政预算草案
20xx年全市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推进工业园区、新型城镇化、新农村、社会民生四大建设;深入推进财税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快释放改革红利;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支持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优化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依法理财,加强内部监督管理,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为促进沅江“三量齐升”、推进“四化两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
(一)财政收支预算
20xx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121732万元,比20xx年完成115935万元增加5797万元,增长5%。
20xx年本级一般预算收入82616万元(地方部分),加上级补助收入87075万元,减上解上级支出3695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4270万元,市本级预算可用财力161726万元。全市地方财政支出预算161726万元,同比20xx年143009万元增长13.08%。全市财政收支预算平衡。
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按征收部门分解安排如下:
(1)国税系统收入预算48000万元,比上年预算42900万元增长11.88%。
(2)地税系统收入预算46258万元,比上年预算50000万元下降7.48%。
(3)财政系统收入预算27474万元,比上年预算23035万元增长19.27%。
2、市本级财政支出主要项目安排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8018万元;
(2)国防支出342万元;
(3)公共安全支出11290万元;
(4)教育支出44972万元;
(5)科学技术支出452万元;
(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709万元;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085万元;
(8)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1674万元;
(9)节能环保支出3199万元;
(10)城乡社区支出15425万元;
(11)农林水支出16507万元;
(12)交通运输支出2656万元;
(13)资源勘探信息支出1236万元;
(14)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83万元;
(15)商业服务业支出1335万元;
(16)住房保障支出4063万元;
(17)国土海洋气象支出1926万元;
(18)地方一般债务付息454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
20xx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1130万元。其中:城市公用事业附加270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200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100万元,车辆通行费40万元,散装水泥及新型墙体材料100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100万元,污水处理费450万元,其他收入70万元。
基金预算支出21130万元,主要是城市公用事业附加27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套100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20000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等740万元,上解上级20万元,全年收支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收支预算
20xx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为116419万元,其中保险费收入46744万元,利息收入595万元,财政补贴收入69065万元,转移收入15万元。按险种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49940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4531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9221万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40236万元、工伤保险基金1538万元、失业保险基金593万元、生育保险基金340万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由省财政统一编制,并统一下达每年各县市区本级财政安排数和征缴任务数,各县市区不另行编制预算,所以本次预算数不含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数据。)
20xx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为109502万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49941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0800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8316万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38162万元、工伤保险基金1929万元、失业保险基金256万元、生育保险基金98万元。
20xx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本年结余6918万元,年末滚存结余64608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30472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8953万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18239万元、工伤保险基金960万元、失业保险基金3339万元、生育保险基金2645万元。
说明:由于我市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总量较小,为进一步统筹完善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我市将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编制管理。
三、20xx年财政工作重点
为顺利实施20xx年财政预算,我们将突出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抓好财源建设
一是支持园区发展壮大。多渠道筹集资金,大力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功能,更好地发挥园区承载项目、吸纳投资、增加税收的作用。二是着力开展招商引资。立足工业园区“三个百亿”产业园建设,努力在引进优质企业、高效企业入园工作上做文章。三是大力支持企业发展。市级领导分到各重点企业蹲点,及时帮助破解企业发展瓶颈。进一步落实好各项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减轻企业税负、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发展能力,进一步涵养税源。继续加强“政银担”合作,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二)突出抓好财税征管
一是做实收入。根据经济发展、政策调整等因素变化,科学研判经济税收形势,科学制定组织收入预案,提高收入预测的准确性。同时创新征税方式,提高征税效率,坚持做到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二是切实加大税收协控联管工作力度。落实财税联席会议制度,深入推进社会综合治税,充分调动各涉税部门协同治税的积极性,促进协税护税工作,确保了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三是严格依法治税。对内,严格依法依规依程办事,规范税收执法,防范执法风险;对外,加大税务稽查力度,打击涉税违法行为,规范税收秩序。实时监控重点税源企业,牢牢把握组织收入工作主动权。扎实开展税收专项整治工作,通过对相关行业、企业、个体大户的专项检查,清查补税。
(三)突出抓好支出保障
突出“两保一促”的原则,保运转、保政策性民生支出、促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继续加大财政对民生实事的投入力度,科学统筹财力支持重点项目、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支出,优先保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继续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发展差距,加快推进“美丽城镇”、“美丽村庄”建设进度,不断改善城乡环境质量和面貌。
(四)突出抓好财政改革
一是全面推进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将改革面覆盖到全市所有镇,建立和完善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支付为主要形式的乡镇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努力打造“高效、规范、公开、透明”的乡镇财政资金支付管理新模式。二是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全面落实《预算法》,建立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的政府预算体系,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从编制到执行的各项规定和管理办法,完善公用支出定额标准;进一步推进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制度,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该公开的全部公开,不留余地,不留死角。三是进一步深化绩效管理改革。进一步提高我市财政绩效评价工作的覆盖面,努力挖掘深度,提升内涵,探索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管理有效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四是进一步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切实加强部门结转结余资金管理,重点抓好财政存量资金收回使用工作,全面清理结转结余资金,盘活存量,整合资金用于急需资金支持的发展领域。
(五)突出抓好财政监管
一是强化财政监督管理职能。重点对主要经济部门的财务收支、资金拨付程序进行监督检查,做到以查促管、以查促改,堵塞漏洞,确保干部和财政资金双安全。二是强化专项资金全程监管。积极开展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将监督管理贯穿于专项资金使用的全过程,实现“以监督促管理、以监督促服务”。三是强化乡镇财政监督。对乡镇进行财政监督大检查,确保检查范围和内容全覆盖,重点检查涉农惠农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四是强化非税收入和基金监管。突出“以票管收、以票控收”,提升非税收缴业务水平,规范非税收入执收执罚行为。严格基金账户、基金票据和基金余额管理,严格各类基金的预、决算管理,确保基金安全。五是强化政府债务监管。完善动态监管分析机制,着力摸清存量债务和新增置换债券家底,同时严格规范融资平台举债行为,将债务规模压缩在可控范围内,严防政府债务风险。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奋发进取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有力的举措,全面完成年度预算任务,为我市转型升级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财政预算绩效自评报告范文 篇2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1.部门主要职责。根据《中共保山市委办公室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昌宁县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保办字〔20xx〕12号)、《中共昌宁县委昌宁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昌宁县深化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昌发〔20xx〕1号)精神,部门主要职能如下。
(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县有关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政务服务、强化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服务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依据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负责牵头研究制定全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服务的政策、制度、办法、标准,并组织实施。
(2)在昌宁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领导下,牵头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重点组织清理全县行政审批事项以及其他政务服务事项,推进政府部门权责清单的整合和监督管理工作。
(3)负责全县电子政务服务平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负责推进并指导全县各级政务服务平台和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系统建设,做好县级政务服务平台和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及维护工作,有效推进全县“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和“一部手机办事通”信息化平台建设。
(4)负责指导、协调、推进全县政府自身建设有关工作、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服务工作,重点对县直部门(单位)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置窗口,集中受理、办理行政审批事项以及其他政务服务事项和县级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进行统筹协调、组织推进、监督管理。
(5)负责县政务服务中心和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两个中心”)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相关考核评价机制和管理工作制度。负责对进驻政务服务大厅部门(单位)窗口工作人员的年度考核和日常管理工作。统筹推进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投资项目中介超市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
(6)负责对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县政府采购和出让中心的建设及管理。负责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实施综合监督。接受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委托,负责招投标行业管理方面的相关工作。接受有关部门委托,受理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的相关投诉和举报,按职责转送各行业主管部门处理。
(7)负责昌宁县“12345”政府热线平台的建设、管理、运行和协调工作。负责对“12345”政府热线反映问题进行交办、转办,并负责跟踪和督查。
(8)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2.机构设置情况。昌宁县政务服务管理局是昌宁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为正科级,加挂昌宁县行政审批局、昌宁县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牌子。内设综合办公室、政务服务管理股、行政审批改革股、信息技术股、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股5个机构。行政编制9名。其中,正科级领导职数1名:局长1名;副科级领导职数4名:副局长4名(其中,1名兼任县行政审批局局长、1名兼任县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局长)。股所级领导职数5名。
昌宁县政务服务管理局所属股所级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1个:昌宁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加挂昌宁县政府采购和出让中心牌子)。核定事业编制7名,事业周转编2名。其中,股所级领导职数1名:主任1名。内设办公室、交易服务股、政府采购和出让中心管理服务股、中介超市管理股4个股室。
(二)部门绩效目标的设立情况
保障昌宁县政务服务中心、昌宁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昌宁县政府采购和出让中心正常运转。建设公开透明的政务公开平台;建设制度科学完善,服务热情周到、办事高效快捷的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运行了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保证了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依法依规在阳光下运行。提高行政效能和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
(三)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昌宁县政务服务管理局20xx年年内收入255.65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255.65万元,占总收入的100%。年内支出258.00万元,其中:人员支出经费支出207.82万元,占总支出的80.55%;日常公用经费支出37.37万元,占总支出的14.48%;项目支出12.81万元,占总支出的4.97%。
(四)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会计制度》,结合实际制定《昌宁县政务服务管理局预算管理制度》、《昌宁县政务服务管理局财务制度》等资金管理使用制度。
二、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一)绩效自评目的
严格落实《预算法》及省、市、县绩效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通过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促进部门整体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强化部门支出责任,规范资金管理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保障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责,促进政务服务事业的发展。
(二)自评指标体系
我局严格按照年初预算进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实行了先有预算、后有执行、“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新常态。在支出过程中,能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项目支出制定了方案,严格按方案组织实施,并加强了监督,完成了年初招商引资目标任务。部门整体支出评价的内容包括产出、效益、满意度指标(详见《附件2:20xx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三)自评组织过程
根据昌宁县财政局《关于开展20xx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昌财发﹝20xx﹞70号)文件要求,县政务服务管理局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成立了分管领导任组长,办公室主任、会计、出纳、信息技术股负责人为成员的部门预算项目绩效评价领导小组,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对标对表,通过查账目、检查系统运行情况等方式,认真对照绩效自评表,对县政务服务管理局20xx年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了全方位自查和自评,形成绩效评价报告。
三、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一)投入情况分析
投入指标二级指标两个,分别为目标设定和预算配置。目标设定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预算配置科学合理。个别项目绩效目标设置不够科学合理,需结合实际进行再优化。
(二)过程情况分析
过程指标二级指标三个,分别为预算执行、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资金基本能按预算要求及时支付,建立了相应的预算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对本单位的预算和财务工作进行规范,按相关要求及时在县政府门户网站进行预、决算公开,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准确,资产管理规范。仍存在人员增加,预算调整数增加等情况。
(三)产出情况分析
产出设定二级指标为职责履行,20xx年昌宁县政务服务管理局认真履职尽责,已按年度工作计划完成相关工作。一是数量指标,本年预算数321.5万元,实际执行数258万元,执行率80.25%;二是质量指标,严格按照整体绩效目标管理使用资金,确保资金使用合规性;三是时效指标,根据资金使用安排,及时支付经费,确保全局公务运转;四是成本指标,严格审批程序,以节约为原则,规范资金使用范围及金额;五是重点工作办结率,将县政务中心运转确定为重点工作,优先支付。
(四)效果情况分析
效果情况设定二级指标履职效益,一是社会效益,推进公共资源阳光交易。推进县、乡两级公共资源交易体系建设,持续强化县级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运行管理,推进交易档案电子化管理工作,确保招标采购的整个操作过程在制度框架下规范运作、阳光交易;二是经济效益,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和亮点,多渠道、多方式加大对政务服务工作的宣传推介力度,营造县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良好氛围,促进全县经济发展。三是发展效益,抓政务服务平台基础建设。按照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推进乡(镇)、村(社区)服务场所建设,与电信公司和移动公司对接,接通全县124个村(社区)政务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各级服务场所平台的服务功能,进一步优化政务(为民)服务中心(站)窗口设置。四是可持续发展效益,依托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云南省“互联网+监管+督查”系统,实现对监管的“监管”,并通过归集共享各类相关数据,及早发现防范苗头性和跨行业跨区域风险。
四、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一)存在问题
1.绩效管理的整体性上还有差距,管理体系需进一步健全。
2.绩效目标设定的科学性、时效性有待加强。
3.因资金拨付情况及工作开展情况,导致个别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支出进度慢的现象。
(二)整改情况
1.细化预算编制工作,认真做好预算编制。进一步加强内部预算管理意识,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相关制度和要求进行预算编制;全面编制预算项目,优先保障固定性的、相对刚性的费用支出项目,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控性。
2.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务审核。在费用报账支付时,按照预算规定的费用项目和用途进行资金使用审核、列报支付、财务核算,杜绝超支现象的发生。
3.加强项目开展进度的跟踪,开展项目绩效评价,确保项目绩效目标的完成。
五、绩效自评结果应用
绩效结果应用,既是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基本前提,又是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增强资金绩效理念、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资金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为使绩效评价结果得到合理应用,将此次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以后年度建设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评价结果可公开。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1.完善管理机制,明确责任。项目实施完成后,加大对项目建设的保护工作和重视,构建职责分明、科学规范、实施有效的管理长效机制。
2.拓宽资金来源,积极向上级争取财政拨款资金,发挥政府导向作用,提高行政职能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无。
财政预算绩效自评报告范文 篇3
根据市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要求,对照《关于印发〈铜陵市学前教育促进实施方案〉的通知》(铜教师生〔20xx〕2号)和《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的通知》(皖教秘财〔20xx〕257号)文件精神,我局认真开展了学前教育促进工程绩效评价工作,现将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投入和产出
(一)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实施情况
20xx年,我市4所幼儿园列入省级民生工程项目(公办园建设)。其中新建2所(枞阳县会宫镇第二幼儿园、郊区白鹤幼儿园),改扩建2所(枞阳县汤沟镇红光幼儿园、义安区新桥中心幼儿园)。建设面积5586平方米,投入资金1410万元,建成后将新增学位480个。
1、实施进度
(1)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枞阳县汤沟镇红光幼儿园、义安区新桥中心幼儿园已经完工,并进行招生。枞阳县会宫第二幼儿园、郊区白鹤幼儿园主体工程均已完工,正在进行室内装饰。
(2)与年度计划符合度:项目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均与年初计划相一致。年度目标任务,资金需求编制,资金来源渠道,与年初专项资金申报需求一致。
2、资金使用
项目资金均已落实到位,实际下达资金到位率100%。
(1)使用及时:资金未发生沉淀现象,资金使用严格按照预算批复的支出项目和规定的标准执行,程序规范、单据齐全、据实列支。
(2)管理规范:项目资金专款专用,管理规范,按实施进度拨款,资金拨付经县区国库集中支付,核算清楚,资料真实完整。
3、项目管理
(1)加强协调和推进。进一步强化县区教育部门对民生工程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的作用,及时处理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完善月度信息通报制度,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序推进。
(2)强化督促和检查。市教体局积极主动与省教育厅、省体育局的相关处室进行对接,及时对县区进行工作预警。同时加大日常工作指导、督查力度,及时总结民生工程在监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把好事办好、办实,提升我市教育体育民生工程质量。
(二)幼儿资助
1、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资助
(1)资助对象无遗漏:符合资助政策的原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全部享受相应资助。一是对照文件要求,做好困难幼儿摸排工作。二是成立审核小组,做好困难幼儿认定工作。三是及时拨付资金,确保困难幼儿及时享受资助政策。20xx年全年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幼儿2841人次(其中枞阳县资助1669人次,铜官区资助191人次,义安区资助216人次,郊区资助765人次),发放政府资助142.05万元。
(2)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幼儿资金足额发放:原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幼儿按照幼儿500元/生.学期标准,发放资金82.35万元,资助1647人次,实现了原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资助全覆盖、无遗漏。
2、幼儿园园内资助
园内资助资金支出比例符合省政策规定,幼儿园园内资助资金支出比例大于3%。20xx年全市园内资助发放资金80.287万元,共资助幼儿1870人次。
(三)幼儿教师培训
1、方案制定与审批
“幼儿教师国培计划”项目是今年第一次列入省级教育民生工程,因此,市教体局在年初就将幼儿教师“国培计划”项目列为年度工作要点,及时与项目县区对接,分别制定市、县区实施方案,对全年项目进行整体安排,并多次报经省厅审核、论证,最终定稿。
2、机制建立与执行
幼儿教师培训实行分级负责、分工合作管理制度。市级统筹管理,对枞阳县、义安区组织实施“国培计划”项目开展督导和管理。枞阳县和义安区教育主管部门从项目承办单位遴选、派训、督训、项目实施、成果产出等方面加强全过程管理,确保按时完成培训任务,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培训成效
已完成幼师培训324人次(枞阳县省定目标任务74人次,实际完成292人次;义安区省定目标任务32人次,实际完成32人次),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乡村幼儿园园长专业能力,提升乡村幼儿教师的保教能力,促进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持续发展,园长、教师培训参训率、合格率100%,同时重视培训经验总结,采取多种方式宣传推广,示范带动本地教师培训工作。
二、项目管理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项目年度实施办法和建后管养办法,建立健全定期通报、监督检查、内部控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落实项目督查“三查三单”制度,发现问题立即整改。项目采购和招投标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规定,基建项目同时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程序。
幼儿资助指标分配科学、合理。我市教育主管部门在资助指标分配时,优先保证建档立卡家庭全覆盖,其他指标适当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倾斜,不搞平均主义,一刀切。资助项目的评审程序规范,并做到信息公开。各园严格按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三级评审和公示,做到全过程公开、公正、公平。
幼儿教师培训指标分配科学、合理。各类培训均按照各县区幼儿教师人数及公办幼儿园、幼儿教师人数进行合理分配,保证百分百完成培训任务。培训程序规范,并及时公开相关信息。建立健全各项培训规章制度,定期进行学情通报、督导督学,追求培训质量。保证参选人员百分百参加,并全部完成培训学习,成绩合格。
三、项目效果
1、社会效益: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项目安排科学合理,无超规模或超标准建设项目。
2、服务对象满意度:通过随机问卷调查、电话访问、现场走访等形式对项目学校及社会进行社会满意度调查,社会对学前教育促进工程项目政策满意度较好。幼儿资助工作无投诉,无***。通过随机问卷调查、电话访问、现场走访等形式对参训乡村幼儿教师(园长)进行满意度调查,满意度超过98%。参加培训的幼儿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态度、教学思想等各方面都得到显著提升。
四、主要做法
1、规范工程程序,保证工程建设健康、有序。
严把六关。一是标准关,设计与图审严格按照抗震标准进行图纸设计,工程监理与幼儿园管理人员严格监督施工方按照图纸设计进行工程施工;二是招投标关,通过公开询价统一委托招标代理,代理机构做出工程量清单和标底后,再聘请独立的工程造价公司进行核标,确保工程量清单和组价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区信息化服务管理中心负责工程报名、资格审查、发招标文件和组织开标等活动;三是变更关,聘请了专业造价师深入现场进行变更把关,凡项目实施过程中确需变更的一切事项,必须履行报批手续;四是安全关,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确保工程建设零事故;五是验收关,质监、勘察、设计、监理、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施工等专业和相关人员不到位不予验收,规定的验收环节未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确保质量。六是审计关,全部接受审计部门审计,在工程项目送审前,幼儿园进行初审,确保送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规范性。
2、强化督查,及时整改工程质量问题。
积极主动接受政府效能督查、社会舆论监督、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并邀请监察局、审计局参与全过程监督,做到行为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落实到哪里,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同时,局责任科室不定期组织专人到工地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建立长效机制,保证校园长治久安。
制定了《铜陵市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管养实施办法》(铜教师生〔20xx〕7号),从制度上规范园舍管理养护及运营工作。全市各幼儿园均结合实际,建立和健全园舍管理、值班护校、安全防火等各项管理制度,从人员、经费等方面规范管护工作,并做到制度上墙。
4、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氛围。
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切实加强对“民生工程”的宣传报道,让人民群众及时、准确地了解“民生工程”的有关政策和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总结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收集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为更好的推动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各县区有重点地组织开展专题宣传,广泛宣传民生工程政策措施,做到家喻户晓,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提高民生工程知晓度。
五、存在问题分析
目前我省普遍采用安徽版学前学籍管理系统,但全国学生资助系统—学前教育子系统与全国版学前教育学籍管理系统数据对接,以致学生信息无法及时同步到学生资助管理系统,学前教育资助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六、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规范学前教育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开展绩效目标执行监控,切实增强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充分利用报刊、网络、电视等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学前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宣传和推广先进经验,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学前教育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