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移民不是梦【精选3篇】》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只要晚上妈妈喊我看月亮,我就会想起李白写的这首《古朗月行》。看着月亮高挂夜空、无数颗金灿灿的小星星闪闪亮亮,我总是想有一天自己能像月亮和小星星一样,到太空中去玩一玩。
太空移民不是梦 1
一、学习目标
1、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感情
3、理解和掌握说明文的结构特点。
二、学习重点
目标2、3
三、学法指导
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先让学生学习一些有关说明文如何阅读的资料,再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及其特点,看看作者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四、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1、《太空移民不是梦》是一篇科普文章,你还知道哪些科普文章吗?
2、通过阅读文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一)相关资料介绍
1、关于作者
卞毓麟,1943年7月生,196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从事天体物理学研究至1998年3月,1998年4月到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现任版权部主任。
卞毓麟从事科普创作20多年,参与编著、翻译的科普图书有70余种,发表的科普文章约400篇,累计字数近400余万。他的读者从刚识字的娃娃到非本行的科学家都有,读过《语文》课本中那篇饶有趣味的短文《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的中学生们,都能说出“卞毓麟”。他的科普佳作不仅熔科学性趣味性于一炉,且极富人文色彩。
2、知识链接
本文属科普小品,这种文章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短小性、知识性、文学性、思想性。
(1)短小性。它讲的道理小,篇幅小,然就其知识容量、主题意义、产生作用等又是很大的。它观古今之须臾,抚四海之一瞬,旁征博引,广采杂收,尺幅千里,纵横驰骋,及时明快地反映科学上新的事物、思想、方法和动态。它像一个“快镜头”,摄取着科学大海上壮丽的浪花,其晶莹闪烁,小中见大,引人入胜。它又像一首不讲什么道理的小诗,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2)知识性。它要普及一定的科学知识,把科学王国里的最新信息传递给读者,内容的重心是在科学方面。它常常把握住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事物或现象,用正确的理论,去进行科学、严正的解释,纠正常识错误,从而使读者通过这具体的事例,了解世界万物变化运动等规律。
(3)文学性。它要以优美的画面、富于诗意的形象的艺术手法,来表达科学的内容。它避免教科书式的平板、枯燥的说教,而常常采用比喻、拟人等文学手法,故事、对话、清淡的散文形式,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地介绍科学知识。
(4)思想性。它往往以具体细小的事物,阐发一点耐人寻味的哲学道理,给人启示,发人深省。所写的自然科学内容,往往有助于人们了解社会科学,烘托出现实社会的一般,并给人一种现实的“社会感”。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练习。
1、这篇说明文主要介绍了什么? (文意的把握)
2、找出文中关键信息的语句。
学习·研讨
一、导入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日益恶劣,人们也在为自己的生存担忧,科学家们早已在为人类寻找第二生存空间,于是有航天飞机升空,对太空作各方面的探究和研究,到底人们能不能在太空生活呢?《太空移民不是梦》作了很好的回答。
二、自读后完成练习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尊崇 驾驭( ) 迄今 陨石( )
羁绊( )烹饪( ) 杆秤( ) 深邃
2. 指明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几个世纪后,空间的居民将比住在地球上的人还多。( )
(2)它们可容纳1万到1000万人。( )
(3)但这比地球上发生地震或火山爆发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
(4)空间天文台可以使天文学家摆脱其宿敌的羁绊。( )
三、学生仔细阅读文章,指导用自己的语言,编写文章的提纲。(内容的理解)
提示:第一部分:(1— 4)
第二部分:(5一17)
第三部分:(18一19)
四、小组讨论,研讨下面几个问题:
1、“建造空间居住点的动机之一,或许可归结为石油等能源的枯竭。”这句话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词句的理解)
2、“随着空间居住点的增多,人口问题可 有人预测,几个世纪后,空间的居民将比住在地球上的人还多。”这句话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词句的理解)
2、“太空移民不是梦”的依据是什么?你能从课文中收集信息,并概括出来吗?(要点的概括)
3、“太空移民”目前还存在哪些难以克服的困难? (要点的概括)
五、问题探究
1、空间居住点应该建在哪儿?对此美国物理学教授奥尼尔是怎样解答的?他的答案有科学依据吗?
关于空间居住点建造的位置,奥尼尔提出两个地点,它们位于月球环绕地球的轨道上,一个在月球前,另一个在月球后,每个点都可以与地球、月球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其边长等于月地之间的距离,即384400千米。他的说法是有科学依据的。早在1772年,法国天文学家拉格朗日就已证明,位于这两个点上的小物体受的地球引力和月球引力恰能使之处于稳定平衡状态。这两个点被称为“秤动点”或“拉格朗日点”。
2、人类实现移民太空的梦想后,会给地球和人类带来什么好处?
地球环境将会改善,绿化面积将会增加,地球的容貌将会重新变得匀称而美丽。随着空间居住点的增加,人口问题可 另外人类文化将会变得异常丰富多彩
六、小结:本文在写作上还有的特点
1、说明顺序恰当,层次分明。
2、语言准确,说明严谨。
3、恰当使用说明方法?增强说明效果。
【类文品读】
载人宇宙飞船是一种能保障宇航员在太空生活和工作以执行航天任务并安全返回地面的航天器。我国研制的载人宇宙飞船的主要用途是进行近地轨道飞行,试验载人航天技术;考察轨道上失重和空间辐射等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发展航天医学;对地球资源进行勘测,为经济建设提供资料。
我国研制的“神舟”号载人宇宙飞船,由乘员返回座舱、轨道舱、服务舱和应急装置等部分组成。返回座舱是飞船的核心部位,它是飞船上升和返回过程中宇航员乘坐的舱段,也是整个飞船的控制中心,不仅要求和其他舱段一样能承受起飞、上升和轨道运行阶段的各种应力和环境条件,而且还要求能经受再入大气层和返回地面阶段的减速过载和气动加热。轨道舱是宇航员在轨道上的工作场所,里面装有各种实验仪器和设备。服务舱安装推进系统、电源和气源等设备,对飞船起服务保障作用。应急救生装置保障能在应急情况下使宇航员安全返回地面。
此外,载人宇宙飞船还采取如下措施以解决一些特殊问题。一是环境控制措施,主要作用是调节舱内和航天服内的温度、湿度和压力,保证宇航员所需的氧气量、通风量、用水量,并吸收和处理废物。二是人工控制措施,主要是在自动系统失灵的情况下,由人参与操作和控制飞船,处理应急状态下的一些情况,免生意外。三是安全返回措施,主要是确保宇航员安全返回。这除了设置可靠的防热保护层保证返回舱不致被烧毁外,还要使返回过程中的制动过载装置非常有效,以保证宇航员的身体能够承受;同时还要提高落点精度,以便及时发现宇航员。四是高可靠性措施,主要是力争万无一失。为此,在把宇航员送入大空之前,飞船各系统和设备均要进行可靠设计,关键部件采用双备份或三备份,飞船须在严格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地面测试,并进行模拟飞行试验。
1.上文三段依次介绍了我国研制的载人宇宙飞船的、和解决飞船一些特殊问题的措施,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
2.从第二段看,对载人飞船各舱段的共同要求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
3.为确保宇航员安全返回,文中介绍了哪三点措施?
4.从文中看,宇宙飞船在正式载人飞行之前要完成哪三方面工作?目的是什么?
太空移民不是梦 2
7
【三维目标】
1.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感情;
3.理解和掌握说明文的结构特点。
【课前预习】
1.《太空移民不是梦》是一篇科普文章 ,你知道科普文章有些什么点吗?
2.通过阅读文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教学步骤】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你知道科普说明文中的科学小品文的特点吗?
提示:科学小品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短小性。它讲的道理小,篇幅小,然而就其知识容量、主题意义、产生作用等又是很大的。它观古今之须臾,抚四海之一瞬,旁征博引,广采杂收,尺幅千里,纵横驰骋,及时明快地反映科学上的新事物、思想、方法和动态。它像一个“快镜 头”,摄取着科学大海上壮丽的浪花,其晶莹闪烁,小中见大,引人入胜。它又像一首不讲什么道理的小诗,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知识性。它要普及一定的科学知识,把科学王国里的最新信息传递给读者,内容的重心是在科学方面。它常常把握住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事物或现象,用正确的理论, 去进行科学、严正的解释,纠正常识错误,从而使读者通过这具体的事例,了解世界万物变化运动等规律。
文学性。它要以优美的画面、富于诗意的形象的艺术手法,来表达科学的内容。它避免教科书式的平板、枯燥的说教,而常常采用比喻、拟人等文学手法,故事、对话、清淡的散文形式,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地介绍科学知识。
思想性。它往往以具体细小的事物,阐发一点耐人寻味的哲学道理,给人启示,发人深省。所写的自然科学内容,往往有助于人们了解社会科学,烘托出现实社会的一般,并给人一种 现实的“社会感”。
2.本课需要积累的词汇:
深邃:①幽深:庭院深邃。 ②精深;深奥。 ③深沉。
势在必行: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尊崇:①尊敬推崇。 ②庄严高大,用以形容庙宇、官阙等建筑。③显贵。
驾驭:使服从自己的意志而行动。
迄今:至今。
羁绊:(书)缠住了不能脱身;束缚。
妙不可言:妙,美妙。形容好得难以 用文字、语言表达。
二、学生仔细阅读文章,找出每段的关键句,提炼信息。
提示:把同一内容的段落归纳整理,形成以下几点认识:
贝尔纳的预言
美国第一空间移民居地命名
奥尼尔实施的方案
五个“拉格朗日点”特点
空间居住点的形状、外壳的组成、内部的状况以及原料来源
空间居住点面临的危险
建造空间居住点的动机
空间移居者还有更多的生存空间
三、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编写文章的提纲。
提示:第一部分:(1__4)写人类是可以移居太空的,人们已经作出了太空移民计划。
第二部分:(5一17)写的是空间居住点建在何处以 及建造中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第三部分:(18一19 )写的是对未来空间居住点的展望。
四、小 组讨论,研讨下面几个问题:
1.“太空移民不是梦”的依据是什么?你能从课文中收集信息,并概括出来吗?
提示:人类已经制定了太空开发计划,并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宇航员已经在遨游太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太空移民是可以实现的。
2.文中有两个设问句,你能找到吗?它们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
提示:文章开始用了一个设问句“一个文明种族,能不能移居到太空中的其他行星系统中去?”引起读者的注意,作者接着就从贝尔纳的预言 说起,利用太阳能,能使人类摆脱地球的约束,生活在环绕太阳运行的人造星球上。要实现这样的构想,必然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而“首要的问题便是:这样的空间居住点究竟应该建在何处”作者再次用一个设问句, 引起读者的思考,并对此进行解释说明,使文章显得更有条理性。
3.“太空移民”目前还存 在哪些难以克服的困难?
提示:(1)空间居住点面临与一些陨星相撞的危险。
(2)由离心力作用产生的人造重力对人体是否会有危害,尚未完全搞清。
4.“从文化学的角度看,空间居住点的效果也将妙不可言”,未来的空间居住点究竟会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呢?你能发挥想象,给同学们描绘一下吗?
提示:结合第18自然段的人类生活方式包含的方方面面,展开“丰富多彩”、“妙不可言”的想象联想。
5.“贝尔纳深邃的历史眼光博得了人们的高度尊崇”一句中“历史眼光”这个词的意思和作用是什么?你知道吗?
提示:语言准确。贝尔纳能够预言 半个世纪之后才引起人们关注的有关人类未来的种种问题,这种科学的眼光是有远见的,见解是深邃的,当科学的发展在逐渐证实他的预见时他的眼光必然得到人们的高度尊崇。对贝尔纳的尊崇实质上是对科学的赞美。
6.“从长远来看空间移居者们还要寻找更新、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中加点的词在句中有何作用呢?
提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 展和人们的认识水平的提高,现在设计的空间居住点以及建造方式不能满足人类发展的要求。我们应有对科学不断探索的精神。
五、小结:本文在写作上还 有的特点。
提示:数字运用。无论是空间居住点的建造和容纳的人数、还是历史年代的交代,都引用了数据 ,通过这些数据的引用,展现了空间居住点的科学和壮观。
太空移民不是梦 3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尊崇( ) 驾驭( ) 迄今( ) 陨石( )
羁绊( ) 烹饪( ) 杆秤( ) 深邃( )
2. 指明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几个世纪后,空间的居民将比住在地球上的人还多。( )
(2)它们可容纳1万到1000万人。( )
(3)但这比地球上发生地震或火山爆发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
(4)空间天文台可以使天文学家摆脱其宿敌的羁绊 。( )
3. 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家。本文是一篇___________说明文,采用___________说明顺序。
4. 科学小品的特点有___________性,___________性,___________性,___________性。
[课文解读•感悟体验]
建造空间居住点的动机之一,或许可归结为石油等能源的枯竭。人们很难找到一种既安全又足以长期维持的能源,建造太阳能空间发电站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太空中由于不受大气层的影响,因而可以更充分地吸收太阳能。大量环绕地球的太阳能发电站可以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满足人类对能量的需求。在建造它们的过程中,必然就会出现空间移居点,以供施工现场或月球采矿场的工人居住。
5. “建造空间居住点的动机之一,或许可归结为石油等能源的枯竭。”这句话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6. �
[阅读品味•拓展提高]
成功登陆火星的“勇气”号探测器
①XX年1月4日,带着人类探索太空奥秘的千年梦想,“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经过半年多的飞行,成功登陆火星。这对于了解火星及其演化,了解地球自身的过去和未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②火星是地球外侧的比邻星,距离地球十分遥远,探测器登陆火星远比登陆月球艰难得多。月球表面几乎没有大气,制动火箭可以引导登月舱准确地进行软着陆;而火星大气的密度虽然远远低于地球大气的密度,但仍可使登陆舱在着陆的数秒钟内烧毁。同时,火星风也能把登陆舱吹离目的地。因此,航天专家们给火星起了个绰号叫“死亡行星”,意指探测火星非常艰难,稍有疏忽就会前功尽弃。
③美国科学家总结了四十多年来国内外火星探测的成功经验,并汲取了多次登陆失败的教训,采用了多种技术措施相结合的方案,终于使“勇气”号成功登陆。
④“勇气”号是迄今人类遣往其他行星的第一个可以移动的、自动化的大型实验室。其实,它就是一台车式机器人,长1.6米,宽2 .3米,高1.5米,重174公斤,靠太阳能电池板获得能源。它有自己的大脑、颈、头、眼睛和手臂。[来源:学#科#网]
⑤“勇气”号的“大脑”是一台每秒能执行约万条指令的计算机。不过,与人类不同的是,它的大脑并不在头部,而在腹部。所谓“颈”和“头”,是指“勇气”号上部伸出的一个桅杆式结构,上面有一对“眼睛”——其实是两台可拍摄火星表面彩色照片的全景照相机。(甲)两台相机的高度与人眼高度差不多,使“勇气”号能以类似人的视角环视四周,这儿瞧瞧,那儿看看,寻找有价值 的探测目标。(乙)当发现值得探 测的岩石等目标时,“勇气”号会像地质学家一样,走上前去对岩石敲敲打打,搜集数据,然后向下一个目标前 进,因此科学家们亲切地称其为“野外地质学家”。
⑥“勇气”号配备了野外科学考察所需的“全套武装”,其中包括全息摄像机和显微镜成像仪。“勇气”号上有多台高清晰度摄像机,可以拍摄高分辨率的火星地表和天空影像。而显微镜成像仪就像地质学家手中的放大镜一样,能以几百微米的超近距离对火星岩石纹理进行审视。探测器还配备了一个相当于地质学家常用的小锤子式工具,能对岩石内部进行采样研究。另外还有一些先进仪器,可用来对岩石构造做进一步分析。
⑦“勇气”号火星探测器拥有一套独特的通讯系统。借助这套系统,“勇气”号可以直接与地球控制中心交流信息。
⑧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一直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勇气”号也将围绕此问题进行有益的探索。它肩负着两大使命,一是用先进的生化手段探测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二是探测火星上是否有水。
⑨“勇气”号成功登陆火星,为人类进一步探索银河系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不过,这条探索之路仍是漫长而艰难的。尽管在这条道路上随时都可能遭受挫折。但是人类绝不会停止探索宇宙奥秘的脚步。目前,航天专家们正计划在发射无人探测器的基础上,选派航天员登陆火星,对这颗神秘而美丽的红色星球做进一步的科学探索与研究。
7. 请你根据文章提供的相关信息,用一句话概括介绍“勇气”号探测器。(答案不超过42个字)
8. 文中对“勇气”号的结构、装备及其功能进行说明的是第________段到第________段。
9. 既然火星被称为“死亡行星” ,登陆非常困难,为什么人类还要坚持对火星的
科学探索?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写出四点理由。
10. 形象、生动是这篇科普短文的语言特点之一,请你以第⑤段中画线的(甲)
(乙)两个句子中的一个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发现创新]
11. “勇气”号这一名称是从参加火星探测器命名比赛的一万份美国小学生作文中挑选出来的,中选文章的作者是一名9岁的小女孩。人们为什么把为火星探测器命名这样神圣的使命交给孩子们呢?为什 么“勇气”号这一命名能够中选呢?谈谈你对这两个问题的理解。
《太空移民不是梦》
1. 略
2. ①作比较 ②列数字 ③作比较 ④打比方
3. 卞毓麟 科普作 天文学 科普 逻辑
4. 短小 知识 文学 思想
5. 不能去掉。“之一”是表明只是其中之一 个,还有其它,去掉“之一”,就变成建造空间居住点的动机只有一个,再无其它,与实际情 况不符。“或许”有表猜测之意,不肯定,去掉就变得肯定了。
6. 言之有理即可。
7. “勇气”号探测器是人类遣往其他行星的第一个可移 动的、自动化的、用来对火星进行科学探测的大型实验室。
8. ④ ⑦
9. 答案要点:(1)了解火星及其演化过程;
(2)了解地球自身的过去和未来;
(3)探测火星上是否有生命;
(4)探测火星上是否有水;
(5)为人类进一步探索银河系打开一扇希望之门;
(6)探索太空奥秘是人类的千年梦想。
10. (甲)句:“以类似人的视角环视四周”“这儿瞧瞧,那儿看看”形象地写出了“勇气”号寻找探测目标时视角广阔、动作灵活的特点,写得饶有趣味。
(乙)句:用“敲敲打打”“搜集”“前进”等词语形象地写出了“勇气”号工作时像地质学家一样科学严谨、有条不紊;语言生动有趣。
11. 第1问答案要点:(1)孩子代表人类的未来和希望;(2)相信孩子具有丰富的想象力;(3)激发孩子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4)从小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
第2问:因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需要有勇气,需要有不畏惧任何艰难险阻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