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6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这次为您整理了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6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极差的定义,知道极差是用来反映数据波动范围的一个量。
2、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
2、难点:本节课内容较容易接受,不存在难点。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教材第___页引例的意图。
(1)、主要目的是用来引入极差概念的。
(2)、可以说明极差在统计学家族的角色——反映数据波动范围的量。
(3)、交待了求一组数据极差的方法。
四、课堂引入:
引入问题可以仍然采用教材上的“乌鲁木齐和广州的气温情”为了更加形象直观一些的反映极差的意义,可以画出温度折线图,这样极差之所以用来反映数据波动范围就不言而喻了。
五、例习题分析:
本节课在教材中没有相应的例题,教材第___页习题分析。
问题1可由极差计算公式直接得出,由于差值较大,结合本题背景可以说明该村贫富差距较大。问题2涉及前一个学期统计知识首先应回忆复习已学知识。问题3答案并不,合理即可。
六、随堂练习:
1、一组数据:473、865、368、774、539、474的极差是,一组数据1736、1350、-2114、-1736的极差是。
2、一组数据3、-1、0、2、_的极差是5,且_为自然数,则_= 。
3、下列几个常见统计量中能够反映一组数据波动范围的是( )
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D.极差
4、一组数据_ 、_ …_的极差是8,则另一组数据2_ +1、2_ +1…,2_ +1的极差是( )
A. 8 B.16 C.9 D.17
答案:1. 497、3850 2. 4 3. D 4.B
七、课后练习: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2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三角形中相关元素的概念、按边分类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内容解析:
三角形是一种最基本的几何图形,是认识其他图形的基础,在本章中,学好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为进一步学习多边形的相关内容打好基础,本节主要介绍与三角形的的概念、按边分类和三角形三边关系,使学生对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三角形中的相关概念和三角形三边关系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1)了解三角形中的相关概念,学会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
(2)理解并且灵活应用三角形三边关系
2、教学目标解析:
(1)结合具体图形,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元素
(2)会用符号、字母表示三角形中的相关元素,并会按边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3)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性质,并会运用这一性质来解决问题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在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探究、推理、交流等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和推理能力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回忆生活中的三角形实例,结合你以前对三角形的了解,请你给三角形下一个定义
师生活动: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言,针对学生下的定义,给出各种图形反例,如下图,指出其不完整性,加深学生对三角形概念的理解
设计意图三角形概念的获得,要让学生经历其描述的过程,借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加深学生对三角形概念的理解
2、抽象概括,形成概念:
动态演示“首尾顺次相接”这个的动画,归纳出三角形的定义。
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补充说明:要求学生学会三角形、三角形的顶点、边、角的概念以及几何表达方法
师生活动:结合具体图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让学生学会由文字语言向几何语言的过渡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角形中相关元素的认知,并进一步熟悉几何语言在学习中的应用
3、概念辨析,应用巩固:
如图,不重复,且不遗漏地识别所有三角形,并用符号语言表示出来
1、以AB为一边的三角形有哪些?
2、以∠D为一个内角的三角形有哪些?
3、以E为一个顶点的三角形有哪些?
4、说出ΔBCD的三个角、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从概念出发进行思考,加深学生对三角形中相关元素概念的理解
人教新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且懂得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特殊形式的多项式乘法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推理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平方差公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学习,体会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运用,以及对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的了解。
难点:平方差公式的应用。
关键:对于平方差公式的推导,我们可以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总结、猜想,然后得出结论来突破;抓住平方差公式的本质特征,是正确应用公式来计算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
【情境设置】教师请一位学生讲一讲《狗熊掰棒子》的故事
【学生活动】1位学生有声有色地讲述着《狗熊掰棒子》的故事,其他学生认真听着,不时补充。
【教师归纳】听了这则故事之后,同学们应该懂得这么一个道理,学习千万不能像狗熊掰棒子一样,前面学,后面忘,那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呢?还记得吗?
【学生回答】多项式乘以多项式。
【教师激发】大家是不是已经掌握呢?还是早扔掉了呢?和小狗熊犯了同样的错误呢?下面我们就来做这几道题,看看你是否掌握了以前的知识。
【问题牵引】计算:
(1)(x+2)(x—2);(2)(1+3a)(1—3a);
(3)(x+5y)(x—5y);(4)(y+3z)(y—3z)。
做完之后,观察以上算式及运算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再举两个例子验证你的发现。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获得以下结果:
(1)(x+2)(x—2)=x2—4;
(2)(1+3a)(1—3a)=1—9a2;
(3)(x+5y)(x—5y)=x2—25y2;
(4)(y+3z)(y—3z)=y2—9z2。
【教师活动】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以上算式及其运算结果,寻找规律。
【学生活动】讨论
【教师引导】刚才同学们从上述算式中找到了这一组整式乘法的结果的规律,这些是一类特殊的多项式相乘,那么如何用字母来表示刚才同学们所归纳出来的特殊多项式相乘的规律呢?
【学生回答】可以用(a+b)(a—b)表示左边,那么右边就可以表示成a2—b2了,即(a+b)(a—b)=a2—b2。
用语言描述就是: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教师活动】表扬学生的探索精神,引出课题──平方差,并说明这是一个平方差公式和公式中的字母含义。
二、范例学习,应用所学
【教师讲述】
平方差公式的运用,关键是正确寻找公式中的a和b,只有正确找到a和b,一切就变得容易了。现在大家来看看下面几个例子,从中得到启发。
例1: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2x+3)(2x—3);
(2)(b+3a)(3a—b);
(3)(—m+n)(—m—n)。
《乘法公式》同步练习
二、填空题
5、幂的乘方,底数______,指数______,用字母表示这个性质是______。
6、若32×83=2n,则n=______。
《乘法公式》同步测试题
25、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根据所得的两个式子相等即可得到。
此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是一道基础题。
26、由等式左边两数的底数可知,两底数是相邻的两个自然数,右边为两底数的和,由此得出规律;
等式左边减数的底数与序号相同,由此得出第n个式子;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确定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会用提公因式法把多项式分解因式。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探索多项式各项公因式的过程,依据数学化归思想方法进行因式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类比以及化归的思想,增进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主动积极地积累确定公因式的初步经验,体会其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用提公因式法把多项式分解因式。
难点:正确地确定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
关键:提公因式法关键是如何找公因式。方法是:一看系数、二看字母。公因式的系数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各项相同的字母,并且各字母的指数取最低次幂。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知
【复习交流】
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否是因式分解,为什么?
(1)2x2+4=2(x2+2);
(2)2t2-3t+1=(2t3-3t2+t);
(3)x2+4xy-y2=x(x+4y)-y2;
(4)m(x+y)=mx+my;
(5)x2-2xy+y2=(x-y)2.
问题:
1、多项式mn+mb中各项含有相同因式吗?
2、多项式4x2-x和xy2-yz-y呢?
请将上述多项式分别写成两个因式的乘积的形式,并说明理由。
【教师归纳】我们把多项式中各项都有的公共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公因式,如在mn+mb中的公因式是m,在4x2-x中的公因式是x,在xy2-yz-y中的公因式是y。
概念: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二、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教师提问:多项式4x2-8x6,16a3b2-4a3b2-8ab4各项的公因式是什么?
【师生共识】提公因式的方法是先确定各项的公因式再将多项式除以这个公因式得到另一个因式,找公因式一看系数、二看字母,公因式的系数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各项相同的字母,并且各字母的指数取最低次幂。
三、范例学习,应用所学
例1:把-4x2yz-12xy2z+4xyz分解因式。
解:-4x2yz-12xy2z+4xyz
=-(4x2yz+12xy2z-4xyz)
=-4xyz(x+3y-1)
例2:分解因式:3a2(x-y)3-4b2(y-x)2
【分析】观察所给多项式可以找出公因式(y-x)2或(x-y)2,于是有两种变形,(x-y)3=-(y-x)3和(x-y)2=(y-x)2,从而得到下面两种分解方法。
解法1:3a2(x-y)3-4b2(y-x)2
=-3a2(y-x)3-4b2(y-x)2
=-[(y-x)2·3a2(y-x)+4b2(y-x)2]
=-(y-x)2[3a2(y-x)+4b2]
=-(y-x)2(3a2y-3a2x+4b2)
解法2:3a2(x-y)3-4b2(y-x)2
=(x-y)2·3a2(x-y)-4b2(x-y)2
=(x-y)2[3a2(x-y)-4b2]
=(x-y)2(3a2x-3a2y-4b2)
例3:用简便的方法计算:
0.84×12+12×0.6-0.44×12.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怎样计算更为简便。
解:0.84×12+12×0.6-0.44×12
=12×(0.84+0.6-0.44)
=12×1=12.
【教师活动】在学生完成例3之后,指出例3是因式分解在计算中的应用,提出比较例1,例2,例3的公因式有什么不同?
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115页练习第1、2、3题。
【探研时空】
利用提公因式法计算:
0.582×8.69+1.236×8.69+2.478×8.69+5.704×8.69
五、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1、利用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关键是找准最大公因式。在找最大公因式时应注意:(1)系数要找最大公约数;(2)字母要找各项都有的;(3)指数要找最低次幂。
2、因式分解应注意分解彻底,也就是说,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六、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课本119页习题14.3第1、4(1)、6题。
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5
第二环节:探索发现勾股定理
1、探究活动一
内容:投影显示如下地板砖示意图,引导学生从面积角度观察图形:
问:你能发现各图中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之间有何关系吗?
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发现:
结论1 以等腰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
意图:从观察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地板砖入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对特殊情形的探究得到结论1,为探究活动二作铺垫。
效果:1.探究活动一让学生独立观察,自主探究,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2.通过探索发现,让学生得到成功体验,激发进一步探究的热情和愿望。
2、探究活动二
内容:由结论1我们自然产生联想: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具有该性质呢?
(1)观察下面两幅图:
(2)填表:
A的面积
(单位面积) B的面积
(单位面积) C的面积
(单位面积)
左图
右图
(3)你是怎样得到正方形C的面积的?与同伴交流(学生可能会做出多种方法,教师应给予充分肯定)。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
方法一:
如图1,将正方形C分割为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
方法二:
如图2,在正方形C外补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形成大正方形,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方法三:
如图3,正方形C中除去中间5个小正方形外,将周围部分适当拼接可成为正方形,如图3中两块红色(或两块绿色)部分可拼成一个小正方形,按此拼法。
(4)分析填表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通过分析数据,归纳出:
结论2 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
意图:探究活动二意在让学生通过观察、计算、探讨、归纳进一步发现一般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由于正方形C的面积计算是一个难点,为此设计了一个交流环节。
效果:学生通过充分讨论探究,在突破正方形C的面积计算这一难点后得出结论2.
3、议一议
内容:(1)你能用直角三角形的边长 , , 来表示上图中正方形的面积吗?
(2)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吗?
(3)分别以5厘米、12厘米为直角边作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测量斜边的长度。2中发现的规律对这个三角形仍然成立吗?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用 , 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那么。
数学小史:勾股定理是我国最早发现的,中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勾股定理”因此而得名(在西方文献中又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意图:议一议意在让学生在结论2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得到勾股定理。
效果:1.让学生归纳表述结论,可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2.通过作图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6
《正方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⑴学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它的特殊的性质和判定。
⑵前面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类比他们的性质与判断,有利于对正方形的研究。
⑶对本节的学习,继续培养学生分类研究的思想,并且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类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梳理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学生分析:
⑴学生在小学初步认识了正方形,并且本节课之前,学生又学习了几种平行四边形,已经具备了观察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经验与知识基础。
⑵学生在上几节已有了推理的经历,但是对于证明,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成熟,有待于提高。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了解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掌握它的性质和判定,会利用性质与判定进行简单的说理。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前边的四边形的研究,探索并归纳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通过运用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体会正方形的完美性,通过活动获得成功的喜悦与自信。
重点:掌握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难点:探索正方形的判定,发展学生的推理能
教学方法:类比与探究
教具准备:可以活动的四边形模型。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本课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知识的前后联系
《中心对称图形》是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三章第二单元第二节课的内容。本节教材属于图形变换的内容,是在学习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旋转和中心对称”后的一种对称图形,因此涉及归纳、类比等思想方法,对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3、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重点分析体现新课程理念的特点
本节课主要介绍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的识别、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的比较、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为使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我将通过:(1)例举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旋转对称图形引出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2)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实验、归纳、类比等方法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3)通过多媒体演示使学生对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有直观的表象。我认为这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活动过程,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和学生建构知识的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二)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所在地区、学校及班级的特色
我授课的班级是西安市阎良区振兴中学九年级一班,作为九年级的学生,在图形的对称方面已经积累一些经验,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猜想、实验、归纳、类比等研究图形对称变换的能力;班级学生具有个性活泼,思维活跃,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学习情绪易于调动,学习积极性高的特点,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个体差异较大,并且班级中已出现分化现象。
2、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班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5岁到17岁间。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欲望较为强烈,喜好发表个人见解并且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的意识与经验,因此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中,适当地创设一些具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紧密结合,促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更多地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思考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建立联系。
【教师活动】
问题设置:①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各有哪些性质?
②()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的四边形是矩形。()的四边形是菱形。
【学生活动】
学生回忆,并举手回答,对于填空题,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说出更多的答案。
【教师活动】
评析学生的结果,给予表扬。
总结性质从边角对角线考虑,在填空时也考虑这几方面之外,还应该考虑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演示平行四边形变为矩形菱形的过程。
二:动手操作,探索发现。
活动一:拿出一张矩形纸片,拉起一角,使其宽AB落在长AD边上,如下图所示,沿着B′E剪下,能得到什么图形?
【学生活动】
学生拿出自备矩形纸片,动手操作,不难发现它是正方形。
设置问题:①什么是正方形?
观察发现,从活动中体会。
【教师活动】:演示矩形变为正方形的过程,菱形变为正方形的过程。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变化过程,思考之间的联系,举手回答设置问题。
设置问题②正方形是矩形吗,是菱形吗?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分组回答。
【教师活动】
总结板书:㈠(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设置问题③正方形有那些性质?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举手抢答。
【教师活动】
表扬学生发言,板书学生发现,㈡正方形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活动二:拿出活动一得到的正方形折一折,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有几条对称轴?
学生活动
折纸发现,说出自己的发现。得到正方形的又一性质。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
教师活动
演示从平行四边形变为正方形的'过程,擦去板书㈠中的括号内容,出示一下问题:你还可以怎样填空?
()的菱形是正方形,()的矩形是正方形,()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学生活动
小组充分交流,表达不同的意见。
教师活动
评析活动,总结发现:
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矩形是正方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四边相等且有一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以上是正方形的判定方法。
正方形是一个多么完美的平行四边形呀?大家互相说一说,它的完美体现在哪里?生活中有哪些利用正方形的例子?
学生交流,感受正方形
三,应用体验,推理证明。
出示例一:正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交与O,AB长4cm,求AC,AO长,及的度数。
方法一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C=90°(正方形的四个角是直角)
BC=AB=4cm(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45°(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角是45°)
∴利用勾股定理可知,AC===4cm
∵AO=AC(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AO=×4=2cm
方法二:证明△AO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得证。
学生活动
独立思考,写出推理过程,再进行小组讨论,并且各小组指派代表写在黑板上,共同交流。
教师活动
总结解题方法,从正方形的性质全面考虑,准确利用条件,减少麻烦。评析解题步骤,表扬突出学生。
出示例二:在正方形ABCD中,E、F、G、H分别在它的四条边上,且AE=BF=CG=DH,四边形EFGH是什么特殊的四边形,你是如何判断的?
学生活动
小组交流,分析题意,整理思路,指名口答。
教师活动
说明思路,从已知出发或者从已有的判定加以选择。
四,归纳新知,梳理知识。
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举手谈论自己的收获。
请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分别填写在下图的ABCDC处,说明它们的关系。
发表评论
教学目标:
情意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
能力目标:能利用等腰梯形的性质解简单的几何计算、证明题;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
认知目标:了解梯形的概念及其分类;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等腰梯形性质的探索;
难点:梯形中辅助线的添加。
教学课件:PowerPoint演示文稿
教学方法:启发法、
学习方法:讨论法、合作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说出每辆汽车车窗形状(投影)
2、板书课题:5梯形
3、练习:下列图形中哪些图形是梯形?(投影)
结梯形概念:只有4、总结梯形概念:一组对边平行另以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5、指出图形中各部位的名称:上底、下底、腰、高、对角线。(投影)
6、特殊梯形的分类:(投影)
(二)等腰梯形性质的探究
【探究性质一】
思考:在等腰梯形中,如果将一腰AB沿AD的方向平移到DE的位置,那么所得的△DEC是怎样的三角形?(投影)
猜想:由此你能得到等腰梯形的内角有什么样的性质?(学生操作、讨论、作答)
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求证:∠B=∠C
想一想:等腰梯形ABCD中,∠A与∠D是否相等?为什么?
等腰梯形性质:等腰梯形的同一条底边上的两个内角相等。
【操练】
(1)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B=60o,BC=10cm,AD=4cm,则腰AB=cm。(投影)
(2)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DE∥A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CA平分∠BCD,求证:∠B=2∠E.(投影)
【探究性质二】
如果连接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图中有哪几对全等三角形?哪些线段相等?(学生操作、讨论、作答)
如上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AC、BD相交于O,求证:AC=BD。(投影)
等腰梯形性质: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探究性质三】
问题一:延长等腰梯形的两腰,哪些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对称轴呢?(学生操作、作答)
问题二:等腰梯是否轴对称图形?为什么?对称轴是什么?(重点讨论)
等腰梯形性质:同以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对角线相等
(三)质疑反思、小结
让学生回顾本课教学内容,并提出尚存问题;
学生小结,教师视具体情况给予提示:性质(从边、角、对角线、对称性等角度总结)、解题方法(化梯形问题为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问题)、梯形中辅助线的添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