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优秀5篇)》
《阿里山纪行》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课文,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优秀5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 篇1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吴功正,当代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学家。1997年7月初,他应一批中国台湾学者的邀请,赴中国台湾讲学,交流两岸文化。之后,他游览了中国台湾著名的风景区阿里山。作者被迷人的阿里山风光深深陶醉。他想把阿里山描绘出来,介绍给大陆读者,让更多的人知道它,于是回国后写下了此文。
2、导语
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大海啊,故乡》和《阿里山的姑娘》的音像资料,营造气氛,引入美如画的阿里山。
展示有关阿里山的图片,包括阿里山全貌,阿里山树林和阿里山“神木”等,让学生饱览阿里山的风光。
二、朗读课文
配景朗读,把学生引入到一种优美的意境中去。
三、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一天内游览阿里山的全过程。全文10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简述两岸学者欢聚台北的融洽场面,以《大海啊,故乡》和《高山青》开启全文,定下抒情基调。
第二部分(2——9),描写游览阿里山的全过程,这是游记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10),写下山。仍以《高山青》作结,呼应开头,令人回味无穷。
四、探究
“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中国台湾?”“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读了课文,你对阿里山、神木一带的风光有了哪些认识和感受?你是怎样理解置身于阿里山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阿里山是中国台湾著名的风景区。阿里山有着“莽莽不尽的林海”,林海内“云雾浓稠”,再加上“古典文化”的氛围,确实给人一种独特的感受。神木巨大无比,历史悠久,它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有着一种丰富而深邃的内涵。作者置身于阿里山时,确实被那清澈的潭水、宁静的林区、阴凉的世界、厚密的青苔、神奇的神木所吸引、所陶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所以情不自禁地由衷地赞美“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十八 阿里山纪行 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五、精读课文3——9段。
思考:作者怎样描写到阿里山神木的经过及所见到的风光?
课文第3段是过渡段。这一段先用设问句承接上段,然后交代进入神木的经过。
第4段,写潭水清澈。
第5段,写林区的宁静。
第6段,写山间的青苔路。
第7段,描写无边无际的森林。
第8段,描写看到的神木。
第9段,写“神木”经历的一次巨创。
六、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四。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 篇2
阿里山纪行·同步训练l.给下列加粗字注音。一泓( ) 莽莽( ) 溢出( ) 镶嵌( )鱼鳖( ) 静谧( ) 红桧( ) 孕生( )2.解释词语匹敌:____________________骤然:____________________恍如隔世:________________静谧:____________________庞然大物:________________堪称:____________________谛听:____________________山岚:____________________3.精读课文3-9段。思考:作者怎样描写到阿里山神木的经过及所见到的风光?课文第3段是________。这一段先用设问句承接上段,然后交代进入神木的经过;第4段,写谭水清澈;第5段,________;第6段,写山间的青苔路;第7段,________________;第8段,描写看到的神木;第9段,________。(要把握文段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一、阅读《阿里山纪行》的节选部分,回答问题。几乎在树身之间穿行,我们终于看到了神木。它是中国台湾著名的红桧,木有香气,高达58米,胸径6.5米,可以说是罕见的庞然大物。大就成了“精”,成了“神”。其树龄约有三千年,被发现的历史近一个世纪了。这些或许是它被冠名为“神木”的原因吧。同时,我也明白了,没有那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是孕生不出“神木”这样的树中巨子的。就在我抵台的前几周,一声焦雷,从神木贯顶而下,一劈为三,中间全成枯焦。两段横卧地上,一段还站着。即令受此巨创,被用碗口粗的钢索系在另几棵原始大树上,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4.用四个字概括中国台湾著名的红桧被冠名为“神木”的原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中加粗的“约”和“或许”能否删去,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神木”已遭雷劈,为什么“他仍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于神木“巨创”中,作者发现了丰富、深邃的内涵,你是怎样理解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前文提到“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联系全文内容,你认为选文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语言的准确性上去品析。围绕神木百折不挠的精神去领悟。)二、阅读《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回答问题。①来时,便听说台北是个多雨的城市,尤其是冬季,雨下得更是非同凡响,为世界上许多城市所不能比。我不是专门到台北来看雨的,我从家乡来,我说家乡话,我唱家乡戏,我带着家乡情来看家乡人。为两岸的文化交流,我们一行20人,应中国台湾名伶刘海燕女士的盛情邀请,到中国台湾演出河南豫剧。②演出可谓盛况空前。我们的观众有的是驱车200多公里赶来的,有的是被人用轮椅推进剧场的。有的一来便当起了“义工”,贴戏报、打水扫地、搬运道具,看到什么活儿都抢着干。“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时间,乡音乡韵一片,其情深深,其意切切,场面十分感人。③对台北的河南老乡来说,他们来看家乡戏,主要是来找家乡情的。一位叫贾文斌的老人,在头一天看戏时,紧紧地抓住我的手久久不放开,他颤巍巍地说:“我一听到这梆子敲、板胡响就想回家……”80岁的老人说着说着就像小孩一样哭了起来。一位麻老先生对我们说:“我吃过中国台湾的几十种水果,世界上近百种水果,哪一种也没家乡的榆钱和柿子有味,几十年不尝了,想啊!”台北河南同乡会的乔律师说:“我是喝黄河水长大的,生是河南人,死是河南鬼……”他们跟我们谈这些的时候,那默然的神情,那铿锵的声音,不正是深沉的思乡情愫的袒露吗?他们的生命源头在故乡,那里有生养他们的老祖宗,那里有他们的根哪!④舞台上,一出《卖苗郎》、几句《寻儿记》就使台下看戏的老乡们大哭失声几回。是想到了至今仍未找到的家乡的父母?是想起了年轻时手拉手陌上采桑的结发妻子?还是想起了当年挥泪“十八相送”的情景?数十年天各一方,演出的剧情勾起了他们人生际遇中最深刻的记忆,他们怎能不悲伤、不痛哭呢?⑤屋外的雨还在无休无止地下着,下雨的天气给人带来惆怅。雨如信使,传达着一种情思,创造着一种怆然悲凉的气氛。我们归来时,老乡们冒雨赶来送行。车开了,透过雨幕,我只看到了使劲挥动的手,却无法看清他们脸上流的是雨还是泪……我在心里向老乡呼唤:回家看看。春天,一串串肥嘟嘟的榆钱,晚辈们会采下让你尝鲜;秋后,房前屋后,坡上路边,柿子黄澄澄红丢丢的一片,晚辈们会摘下送你手边。再听几回地道的家乡戏吧,原汤原水原汁原味……⑥雨,台北的雨,不停不歇,下着,下着……9.《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文中多次写到雨,你认为雨有什么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在文中找出几处富有地方特色的词语或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试各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体会文中第③段加粗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听了贾文斌老人、麻老先生和乔律师的话,“我”会说些什么?联系文章中心,发挥想像,把“我”说的话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hóng mǎng yì xiāng biē mì guì yùn2.匹敌:对等;相称。骤然:突然、忽然。恍如隔世:好像隔了一世。多用来形容对时间的变迁事物的变化的感慨。静谧:安静。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堪称:可以称为。谛听:仔细听。山岚:山中的雾气。3.第3段是:过渡段;第5段:写林区的宁静;第7段:描写无边无际的森林;第9段,写“神木”经历一次巨创。4.香、高、粗、老5.“约”和“或许”都是表示估计,不确定。说明树龄三千年、被称为“神木”的原因并没有经过精确的考证,不是精确的数字与实际相符,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6.因为即令受此巨创,但还被用碗口粗的钢索系在另几棵原始大树上,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他那“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的精神依然存在,所以他仍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7.神木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在遭受巨创之后他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那种不怕挫折,百折不挠的精神得以充分的体现,这正是神木的丰富、深邃的内涵。8.神木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而阿里山又是中国台湾的标志性风景区,最后一段揭示了神木的不怕挫折,百折不挠的深邃内涵,所以也揭示了全文的思想内涵。9.既指台北冬季下的雨,也指浓浓的乡情、亲情。10.“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肥嘟嘟”、“红丢丢”11.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例子略)12.表现了贾文斌看到祖国同胞的兴奋、激动的心情,也表达了台湾同胞深深的思乡之情。13.略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
1. 欣赏优美的语言,体会真切的感情;
2. 学习本文融情于景、移步换景的写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本文融情与景、移步换景的写法;本文富有音乐美与情韵美的语言
教学设想:
1. 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作一般性的引导
2. 语言的感知是本文的一个教学难点 ,我的设想用读书笔记的方法让学生放手去体味,“与其告诉学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不如让学生饱含感情地读两次”(一位特别教师语)
3. 课时安排:一课时
4.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安排: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明确教学目标 思考、圈画
2 组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生字、及本文的成语等) 交流、思考与运用
3 整体感知: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后提出问题:阿里山给人的最初印象是什么?(要求用原文的词语回答) 欣赏、思考、发言
第二块:理解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分组讨论:阿里山如画的风光主要表现在哪里? (完成目标一:寓情于景的写法) 讨论、交流、思考、自由发言
2 语文活动:我来做导游,请一个学生带领大家同游阿里山。(主要训练学生的口语及找出本文作者的行踪。完成目标二:移步换景的写法) 讨论、训练、自由发言
3 再次感悟阿里山的美:用幻灯片播放准备好的阿里山风景图片。(巩固本文的情感目标) 欣赏
4 感受本文优美的语言:⑴先划出本文中自己认为写得优美的语句,然后小组交流;⑵请几个学生说说自己的所画的句子为什么写得好;⑶朗读这些优美的句子。 思考、讨论、圈画及朗读
5 拓展训练:学习本文寓情于景的写法,通过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训练、讨论、自由发言
第三块:知识反馈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提出问题:⑴学完本文后,你有哪些收获?⑵你对本文还有哪些不太明白的地方? 综合、质疑、发言
第四块:布置作业
1. 把刚才自己画出的优美的语句补充到读书笔记本上去,并任选两句进行仿写练习;
2. 完成《导学导练》上与本文的对比阅读。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 篇4
一、仿照示例,以“江上白帆”开头写一句话示例:山上树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山林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江上白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文开头陈述两岸人民各自最喜爱的歌曲,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文第7小节中引用的唐诗“入云深处亦沾衣”是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歌曲《高山青》在本文中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下面的几段文字,完成文后的练习 (一) 下山的路上,不知谁哼起《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但整个游程却没有看到。山中,树多、人少,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树密、阴厚,仿佛能揉出浓汁。我只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1.“不知谁哼起《高山青》”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整个游程”是指________________。3.“仿佛能揉出浓汁”中的“仿佛”是________________意思。4.作者在整个游程中并没有看到“美如水”的“阿里山姑娘”,为什么还要赞美“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西湖漫笔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①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都是绿的。②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③在冷泉亭上小坐,真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④亭旁溪水琮琤,平稳处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洞绿得闲。①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然感觉路旁的树莽莽苍苍的,似乎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荫荫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山水。②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宛转*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喜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③荷叶,则要表现出茁壮的生命力。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④从花港乘船而回,雨已停了,波亦如镜;远山青中带紫,如同凝住了一段云霞。⑤1.本文凝聚笔力,着重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2.“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作者对这种绿,有什么特别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文中加线的五句话中任选一句,就形象、语言和写法等方面有重点地欣赏评点。答:第________句,欣赏评点:________________4.“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这句话是从文中的第一小节中抽出来的,请问它应放归哪一处( )a.① b.② c.③ d.④ (三) 住进富阳宾馆,推窗一望,思慕久矣的富春江就在眼前,顿时欣喜泉涌。时当中午,从稀淡云层中射出的阳光不能朗照,江面似蒙上一层轻雾,显出一副慵睡未醒的模样。富春江古有“第二漓江”之誉,她的特点是山水相映,江宽流缓,在这里望江远眺,正好领略其轻裘绶带之美。入富阳登上鹳山,立在江畔大石崖上静静地注视,则就可以细察她的一颦一笑了。清澈的江水徐徐流淌,水浅处沙滩隐约可见,两岸沙丘小山宛若装饰的屏障,那从容驶行的船只似在徜徉散步,其实它是机动的,惜乎不能再见到富春帆影了。登鹳山当然还为访“都”。这次是由郁达夫孙女郁嘉玲陪同前往的,她容颜酷似乃祖,性格亦坦率真诚,以仰止之情娓娓讲述祖父在南洋抗敌遇难的经历。我们瞻仰了“双烈亭”,这是为追念郁华、达夫兄弟而筑,叶浅予为这对以血殉国的贤昆仲所制作画像,镌之碑刻,虽寥寥几笔,却神情毕肖,非知己不能如此得其神髓。达夫故居是一栋二层楼房,它所贮藏的英烈业绩,当与富阳山水永存。虽则大节嶙嶙的忠骨并不埋于此间青山,可这富阳的人文之美当是十分绚烂壮丽的。山水总是寄寓人情。唐人吴融诗云:“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画晚晴新”,我从富阳到桐庐,一路览胜,就充分品味到“水送山迎”的情趣了。这条途径,车子几乎是跟富春江的流向平行的,一出富阳,向西偏南行进,它在群山之间时而露面,时而遮颜,觉得富春江始终陪伴在我身边,为我倾诉旅情。这浙西的山也真多,诚如郁达夫所描写的“峰岭并不成重,而包围在汽车周围的一带,却呈露着千层万层的波浪”。1.富春江古有“第二漓江”之称,富春江位于________________。漓江位于________________。2.富春江的自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3.文中能体现富阳人文之美的事物是________和________。4.景语都是情语。下列描写能体现作者什么心情?(1)立在江畔大石崖上静静地注视,则就可以细察她的一颦一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它在群山之间时而露面,时而遮颜,觉得富春江始终陪伴在我身边,为我倾诉旅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不是漂流江上,而是白帆与江水融合为一体,成了一幅流动的画卷。二、说明两岸人民的心是相通的。三、张旭的《山中留客》四、歌曲《高山青》是本文的内在线索,起到彩线穿珠之效。五、(一)1.这一句与文章开头唱《高山青》相呼应,以歌起,以歌结,首尾呼应,浑然一体。2.游阿里山3.好像4.①作者游阿里山不尽然是为了看那“美如水”的“阿里山姑娘”,言外之意,也是为了欣赏阿里山的美丽风光;②作者在整个游程中,确实看到了如画的阿里山风光,并为之陶醉,他的赞美出于肺腑;③“一方山水育一方人”,看到了山水之美,也等于看到了阿里山姑娘之美。(二)1.西湖的绿2.感到蓬勃的生机和茁壮的生命力。3.略4.c(三)1.浙西 广西 2.山水相映,江宽流缓 3.“双烈亭”达夫故居4.(1)对富春江美景的喜爱之情。(2)视富春江为旅伴的感激之情。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 篇5
评价表检测题基础题1.辨音组词(8分)2.给加粗字注音。(6分)(1)风靡( ) (2)莽莽( ) (3)山岚( )(4)谛听( ) (5)幢顶( ) (6)禅的世界( )3.改正下列句中的错别字。(6分)(1)于是,晏席上便轻轻回汤着两支歌的旋律,我和这批中国台湾学者的心似乎融会起来了。( )(2)不过,它经过改装,变成了纯悴的旅游性小火车,还顽有古式小火车的模样和情调。( )(3)这是浓荫遮蔽下的青苔路,离开了那森森万树,离开了那浓浓团荫,绝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 )4.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5分)(1)一批中国台湾学者为我接风洗尘:________________(2)引发了我们的思古幽情:________________(3)它堪称山间一明镜:________________(4)盛夏亭午时分:________________(5)无可匹敌:________________5.在下列横线上填进恰当的叠词。(3分)(1)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青苔染绿,________的、________的、________的。(2)它真像一________绿地毯,________地贴在地表上、台阶上,甚或依附在树干上。(3)树干都是湿________的,已不知多少年浸在山间雾气之中了。6.给下面一段文字的方格里点上恰当的标点。(2分)席上一位美学家的夫人对我说□“中国台湾人最喜欢唱的大陆歌曲是□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有些重要的活动还作为合唱的歌曲。”7.改写画线的句子,使全句连贯、简洁。(3分)脚下是深绿的草地,蔚蓝的天空在高高的头顶,身旁是清澈的小溪,溪边有五彩的花朵,茂密的丛林,翩翩起舞的蝴蝶,这是多么美的意境啊! 8.仿句。(3分)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中国台湾?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 9.佳句赏析。(6分)(1)山下尚是汗水津津,山间则是凉气侵人了。那股凉气给人的感觉不在温度,而在穿肌透骨的力度。这一句运用________手法,写出了山下与山间的巨大温差,从作者________的角度,突出凉气穿肌透骨的力度。(2)树木姿态各异,如幢顶,如伞盖,如古寺宝塔。作者连用三个________,写________、________,突出树木的“________”和“________”。(3)它们排列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作者以拟人化的________描写树木________。如诗如画的比喻,感受深切的________,使森林、古树成了富有________的情境。10.阅读语段,完成题目。(18分)(一)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林区,眼前骤然一亮,出现一泓水潭。它堪称山间一面明镜,清澈透亮。仿佛山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1)这一段运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比喻来写潭水的________和林区的________。(2)这段文字的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________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的手法。(二)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偶有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不再吐出来。(1)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作者连用三个________,写若有若无的声音,以________反衬________。(2)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作者采用________手法,运用流畅而节奏鲜明的文字,强调林区的________。(3)这一段文字以有声反衬________,营造一个“静谧的世界”,收到了“________________”(填一诗句)的艺术境界。(三)下山的路上,不知谁哼起《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但整个游程却没有看到。山中,树多人少,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树密、阴厚,仿佛能揉出浓汁。我只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1)“不知谁哼起《高山青》”句与文章开头唱《高山青》相呼应,以歌________,以歌________,首尾呼应,浑然一体。(2)“整个游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仿佛能揉出浓汁”中的“仿佛”是________意思,这一句是不是比喻句?(4)作者在整个游程并没有看到“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为什么还要赞美“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①②③ 综合题本文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描写阿里山美丽的风光。试问什么叫移步换景?请结合课文具体谈谈这样写的好处。参考答案基础题1.(1)情调 调虎离山 南腔北调;调解 风调雨顺 调嘴学舌(2)系在树上;关系 系数(3)参天 参数 参加;参差 参错;人参 参商;(4)行别银行 行情;树行子;道行(僧道修行的功夫,比喻技能本领。);穿行 行若无事 2.(1)mǐ(2)mǎngmǎng(3)lan(4)di(5)chuang(6)chan 3.(1)宴荡(2)粹 颇(3)阴 阴(以前“树阴”写作“树荫”,现在规定一律写作“树阴”)决 4.(1)请刚从远道来的人吃饭(2)深远的感情(3)可以称为(4)正午;中午(5)对等;相称 5.(1)茸茸 毛毛 濛濛(2)条条 紧紧 (3)漉漉 6.: ‘ ’ 7.头顶上是高高的蔚蓝的天空 8.示例:不到泰山,何以能说到了泰安?不到玉皇顶,又何以能说到了泰山? 9.(1)对比 感觉(2)比喻 树躯 树身 大 高(3)比喻 排列之整肃 联想 审美价值 10.(一)(1)明镜 水墨画 清澈透亮 迷人风光(2)由衷的赞美之情 融情于景 (二)(1)比喻 声(有声)静(无声)(2)反复 宁静(3)无声 此地无声胜有声 (三)(1)起 结(2)旅游阿里山(3)好像 不是比喻句,“仿佛”在这里表示想像。(4)①作者旅游阿里山不尽然为看那“美如水”的“阿里山姑娘”,言外之意,也是为了欣赏阿里山的美丽风光;②作者在整个旅游中,确实看到了阿里山的风光如画,并为之陶醉,他的赞美出于肺腑之言;③“一方山水育一方人”,看到了山水之美,也等于看到了阿里山的姑娘之美。 综合题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这种描写方法叫移步换景。《阿里山纪行》正是采用这种方法来描写阿里山的风光的。作者以行踪为线索,“从台北松山机场搭机”到“中国台湾的中部城市”,改乘小火车进山;“经过三个小时的运行,到了阿里山站”;“从火车站到神木,尚有一段路程”;“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林区”;“曲径通幽”;“几乎《》在树身之间穿行”“终于看到了神木”;最后“下山”。从进山到下山,作者边行,边看,边描写所见风光。这种写法不仅可把线索交代得很清楚,而且表现了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景物风貌,给人一种移动感,使读者从中感受一种动态美、整体美。(完整答出得“优”;分析不够具体得“良”;只答出什么叫移步换景和线索得“中”;只答出什么叫移步换景得“下”。)(由于不看课文,作者行踪只要大致说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