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初中教案 > 初二教案 >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5篇】正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5篇】》

时间: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本页是编辑首席为家人们收集整理的5篇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相关背景知识。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语言,体味诗歌意境。

4.有感情的朗读并熟练地背诵。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朗读并背诵。

教学难点:

借助想象,感悟意境,深刻体会作品所蕴涵的情思。

教学步骤:

一、诗画导入

展示一组CAI画面:春天早晨 小鸟啼鸣 落花纷飞

师:(明示画面中的意象)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学们看到这些画面能想起小学时学过的哪首诗?

生:孟浩然的《春晓》。

师:(启发)诗人叹息春天的花朵容易凋谢,写出了诗人微妙的惜春之情。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作者的另一首名篇《早寒江上有怀》。(屏幕显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

⑴下面请同学们放声自由朗读这首诗

⑵推荐学生个读

⑶学生评价。教师应肯定其能根据诗歌感情的需要处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优点(从字、词、节奏、语调等方面来指导)。

⑷(齐读)

三、赏析研读

赏析首联

问题:

① 诗中哪个诗句是写早寒的呢?(首联)

②从哪些地方看出来是深秋呢?(木落、雁南飞)

③冬天还没到,为什么就感到寒冷呢?(北风 寒意)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北风(呼啸 凛冽) 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

首联:鲍照《登黄鹤矶》诗有“木落江渡寒,雁还风送秋”句,孟诗首二句,当从此处脱化而来。(展示鲍照诗句)

(深秋渡江,清冷的天幕底下,触目是萧疏枯木,心中顿觉凄凉。这是审美感受中的凄凉而非温度觉的寒凉。 “江渡之寒”既不在感觉中也不在逻辑判断中,而存在于审美感受中。)

刘宋大明六年(462)秋,孝武帝刘骏第七子刘子顼为荆州刺史,出镇江陵,诗人以子顼征虏将军府参军随赴荆州任所,途中行经武昌,登黄鹤矶而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他当时离别家乡的悲愁和倦于奔波的愁苦心情。

首二句“木落江渡寒,雁还风送秋”,写登黄鹤矶时所见眼前景物并点明季节:大雁南飞,寒风北来,树叶纷纷零落,使大江边的渡口平添了一派肃杀萧条景象。这二句意象开阔而又苍凉,一开始就使诗蒙上了一种抑郁低沉的情调,起手不凡。方东树在《昭昧詹言》中称其可与屈原“洞庭波兮木叶下”比美,并非虚美之辞。

赏析颔联

联系思乡的诗句:你能说说有关思乡的古诗名句吗?

赏析颈联

“乡泪客中尽”写地是谁?(明确:诗人)

“孤帆天际看”写地又是谁呢?

孤:神情专注。 与“看”意思相同的词语有哪些? 看:守望。

明确:假托家人盼望诗人回家(想象),不仅自己这样思乡,而且家人也盼望着自己的归去。在《古诗十九首》里常用这种表现手法,如联系假托思妇思夫的诗句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用)呢?

家人的盼望是假托之词,然而使思乡的感情,抒发得更为强烈了。

赏析尾联

★迷津典故

★写作背景

[幻灯]迷津句:《论语·微子》有记孔子命子路向两个隐士问津的典故。隐士是隐居山林,不想做官的人,而孔子则是想积极从政的人。隐士不但不说渡口的所在,反而讥笑孔子他们奔走四方,以求见用。

[幻灯]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但却不幸落第。随后,他便奔走于长江下游各地,既为隐士,而又想求官;既羡慕田园生活,而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以展鸿图。这首诗正是作者落第后漫游长江下游时的作品。

“问”什么呢?从表面上看是问回乡的路不知道怎么走,从深层来说是人生之路不知怎么走?

从什么地方看出迷茫?暮色苍茫

四、课堂小结

本诗是诗人落第后离开长安东游吴越时写的作品,诗真切描写江上早寒的凄清景色,表现了诗人怀乡思归的无限怅惘之情和人生失意的郁闷。

(下面让我们在《思乡曲》中齐背全诗,把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想我就是孟浩然,在早寒的深秋季节里站在长江边上,怀想家乡,思念亲人,同时更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的茫茫前途。)

五、朗读背诵整首诗歌

六、板书设计

①思乡

景——情 (心情)

(早寒)(有怀) ②迷茫

(前途)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2

学习重点:

1.初步了解议论文的特点,学习阅读议论文和写作议论文的方法。

2.获取文化营养,丰富思想,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辨的习惯,享受思辨的乐趣。

3.培养阅读欣赏议论文的兴趣和习惯。

4.议论文的阅读和写作所带来的思想水平的提高,对于记叙文写作的立意、选材也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建议

1.本文的论点未直接提出,可组织学生讨论,以提高分析课文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2.“七月流火”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弄巧可能成拙。但此例的直接意义却在于读书不能望文生义。教学中可借此例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最好水平”,作者说在书面语中不能用,在口语中勉强可用,因为本文是在谈论书面语。其实,用在口语中也是错误的,也不可取,口语也要规范。

学习内容

1.大雅似俗的风格

王力先生的《谈语言》是一个谈话记录,因此与一般的文章不一样,有一种特殊的风格。表面看来信马由缰,想到哪儿说到哪儿,然而所说的内容却是一位语言学家所深思熟虑的关于语言运用的基本原则,而且脉络清晰。因而,这篇课文实在是大雅似俗。

2.关于课文的论点

本文谈论的是书面语的使用问题,其论点是“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它有两个分论点。第一个分论点是“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第二个分论点是“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课文的论点并没有直接提出,而是化解为两个分论点。分论点也没有直接提出,而是隐含在或者说渗透在具体的论述中。这种情况在文章中比较少见,但在谈话中也并非绝无仅有。因为谈话必须平易,而直接说出论点可能过于庄重。而且谈话中,句子与语境的关系更为密切,因而不能生硬。同时,谈话常常是开始的时候想到了最重要的内容,然后又想到其他方面,逐步把思想表达完整。

有人习惯于在文章中找原� 把这话作为论点的困难在于:第一,所指不明,究竟这里的规范化和大众化指什么?第二,文章谈论的是书面语与口语的关系,“大众化”指的其实是“不能脱离口语”,只是因为上下句都谈到了读者,才说成“大众化”。第三,作为论点,这里的“考虑”显然是多余的,因为上文说到“不能忘了”,这里才用“考虑”与之呼应。有人可能 这种认识的困难还在于,直接表达论点的句子应当较为简约,比如说成

“口语的加工,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能不能认为文章的论点是“书面语应当口语化,规范化”?这样也不行。因为“书面语口语化”的说法不通,所谓“化”是向某个方面某种性质转变的意思,但口语在前,书面语在后,怎么能把后来的转变为原有的呢?“书面语规范化”的说法也不通,因为并不是先有了一种不规范的书面语再使之规范,作者的意思是对口语进行加工,进行规范化。那么,说文章的论点是“文章要口语化,规范化”如何?那也不行。因为“文章规范化”会使人误认为是文章形式本身的规范化。这是不是说文章的论点只有一种表述形式呢?那倒不是,比如本文的论点就可以表述为“书面语应当是经过加工的口语”。其实,“经过加工的口语”,就是“口语的规范化”。

3.课文中一个结构复杂的句子

因为是谈话,所以本文的语言和一般的议论文相比,多用短句,多用单句,句子结构也比较简单。但既然是议论文,与记叙文相比,句子还是长一些,结构复杂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语多一些。这里只分析一个结构复杂的句子:“他们不懂得,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该句是第二部分的核心句。从结构上说,这只是一个单句。问题在于,“不懂得”的宾语是由一个复句结构充当的。有的语言学家把这样的单句叫做超句,而且这个复句结构又是一个多重复句,总体上是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本身又是一个并列复句。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结构复杂的句子呢?答案只能是:表达思想的需要。这个句子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正是第一个分论点“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但在这个具体的语境中,作者不能把这个分论点写上去,如果那样,必然会前言不搭后语。因为这里是在批评反面现象,所以说“脱离了口语”。为了表意更加充分,更加饱满,也为了句式更加流畅,作者又换个角度说“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对这种反面现象的最好批评,莫过于指出其结果:“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多重复句:“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而这个复句所阐明的道理与上文所批评的某些人的华而不实,弄巧成拙之间有什么关系呢?那就是:那些人不懂得这个道理,于是作者就把这个复句结构作“不懂得”的宾语,形成了有人称之为超句的复杂的单句:“他们不懂得,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

关于结构

课文可分成三部分。全文的结构提纲如下:

(一)(1自然段)爱好写作的人应当爱语言,掌握好语言。

(二)(2--5自然段)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1)(2自然段)某些人华而不实,弄巧成拙。

(2)(3--4自然段)例证某些人的华而不实,弄巧成拙。

(3)(5自然段)朱自清的文章做作的不好,朴实的好。

(三)(6--12自然段)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1)(6、7自然段)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2)(8、9自然段)例证某些用语的不规范。

(3)(10自然段)既要规范,又要大众化。

(4)(11自然段)不应以“约定俗成”反对规范化。

(5)(12自然段)规范的标准是发展的。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3

内容预览:

23.游恒山记

教学目标:

1、积累翳策跻等实词的含义。

2、理清作者的记游顺序,体会其条理分明的记游特点。

3、学习作者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

教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1、朗读课文,做到读准音,读顺句。

2、借助资料,了解徐霞客及其《徐霞客游记》。

3、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有这样一部著作,这是我国一部著名的古代游记,也是一部我国地理学名著。它凝聚了作者三十多年的旅游勘察汗水。这部著作就是《徐霞客游记》这部著作被誉为千古奇人的千古奇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选自这部著作的文章------《游恒山记》。多媒体展示作者及文字图片资料。

2作者简介

徐霞客,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名弘祖,字振之。明南直隶江阴马镇南阳岐人。生于万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587年1月5日),卒于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七日(1641年3月8日)。他博览群书,鄙弃权贵,摒绝仕途,矢志考察山川地貌奥秘,徐霞客在旅途中,三十年如一日,每天晚上休息之前,把当天见到的听到的都详细记录,即使在荒山野林里露宿的日子,也总是在篝火旁,伏在包袱上坚持写日记。公元1641年徐霞客去世后,留下了大量日记,这实际上是他的地理考察记录。经过他的实地考察,纠正了过去地理书上记载的错误,发现了过去没人记载过的地理现象。像古代地理书上说岷江是长江的上游,徐霞客经过考察,弄清楚长江上游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又像他在云南腾冲打鹰山考察的时候,发现了那里曾经发生火山爆发的遗迹,他在游历中考察最多的是岩溶现象,在桂林七星岩,他对那里千姿百态的石钟乳、石笋、石乳等地形,进行了详细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岩溶现象的记录。后来,人们把他的日记编成一本《徐霞客游记》。这部书是我们著名的古代游记,也是我国古代地理学上的宝贵文献。这是他在三十年的科学实践中,以惊人的。毅力,敏锐的观察力和朴实的文字,记下行履所至,观察所得。徐霞客注重实践、不畏艰险、献身科学的精神得到后人的崇敬。

二、检查字的读音

风翳(yì)净尽无攀跻(jī)劳虬(qiú)松萦(yíng)回

杰坊(fāng)官廨(xiè)拾(shè)级庑(wǔ)门

穹(qióng)碑攀蹑(niè)仰眺(tiào)槎(chá)枒(yā)

辄(zhé)断折若堕(duò)洪涛汩汩(gǔ)不能出久之棘(jí)尽

俯瞰(kàn)山麓(lù)龙山西亘(gèn)比肩连袂(mèi)

下扼(è)沙漠不啻(chì)崖隙(xì)

三、疏通文意

1、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文意的疏通这一学习任务。

2、交流在疏通文意过程中所产生的疑难问题。由组长汇报,组员补充。

3、全文分四段:

第一段:略写出发的时间和天气情况。

第二段:详写上山登顶的经过,体现了作者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全文的重点。

第三段:写登顶后远眺所见周围的景物。

第四段:写从西峰下山至飞石窟的情况

四、合作探究

1、速读课文,划出作者登山所经过的地方,并绘制作者登山示意图。

明确:作者上山经过了望仙亭、虎风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寢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等地方。示意图略

2、划出文中标明里程的句子,想一想,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明确:一里,又一里,又三里,三里------

作者这样写,显出文章记游顺序清晰,条理分明的特点。

3、细读文章第三段,说出作者的观察角度,写景顺序。

明确:观察角度为俯视,由文中俯瞰山北北瞰可以得出。

写景顺序为:按照北-南-西--东的空间顺序来写景,并且是由远及近的。

多媒体展示恒山图片,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

4、划出课文中写徐霞客登顶经过的文字,体会其所拥有的精神。

明确:课文第二段余时欲跻危崖、登绝顶------久之棘尽,始登其顶。这是写作者登顶经过的文字。

从登顶经过充分表现了徐霞客不畏艰险,不怕辛劳,勇于实践求实的精神。

5、小结:

这篇文章清晰地介绍了作者的游踪,描写了作者游恒山登顶的经过,表现了他不畏险,不怕辛劳,勇于踏勘实践的精祌。

五、写作特色

1.文章思路清晰。

此游记涉及的景点、地理位置较为复杂,但全文贯穿着一条线索,那就是游踪,亦即作者足迹、目力所及的次序。依次经过了望仙亭、虎风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寝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等景观,逐一描写。再写登顶的艰难。然后是登顶后远眺四周的景色,把整个山系都清晰地展现出来。最后写下山情形。

2.详略得当。

全文有详有略,处理得恰到好处。略写出发时间和天气情况,详写上山登顶的经过,其中景物、地名、景物之间的情形都写得极为详尽,又以登顶的经过写得最详,把过程中游者的感受都写了出来。下山的过程详写了寻找下山之路一节,其余的下山过程就一笔带过了。

3.观察细致。

作为一个以勘察地貌为目的的旅行家,所到之处对一些细节观察得比一般人都要细致。如地里露出的煤炭、土石的颜色等,写到每个景点,也尤其注意地形地势、周围环境等。

4.科学性与文学性相结合。

记叙中注重实际,如实记录所见之景,而且观察细致,为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材料,有科学的严谨性。同时,景物描写也各有特色,生动形象,如松影筛阴、上负绝壁,下临官廨,殿下云级插天,庑门上下,穹碑森立都将景物的形象活现于笔下,读后历历在目,颇具文学的形象性。

六、迁移拓展

1、查阅资料,探究是山土山无树,石山则有。北向俱石,故树皆在北。这种现象的成因。

2、利用图书馆,阅读整本的《徐霞客游记》,写好读书笔记。

七、小结文言词

1通假字

还通环,转,绕。

例句:还过岳殿东。

2词类活用

1.形容词用作名词

峭:陡峭,这里是峭壁的意思。

例句:循崖乘峭而上。

2.名词用作动词

室:屋子,这里是改成一间屋子的意思。

例句:倚而室之,曰会仙台。

像:雕像,这里是塑造的意思。

例句:台中像群仙。

3、古今异义

但古义:只;今义:但是,表转折。

例句:但能钩衣刺领。

于是古义:从此;今义:连词,表示转承。

例句:于是石路萦回。

4、特殊句式

1.判断句

例句:即飞石窟也。

也,是判断句式的标志,加上即,加强语气。

译文:就是飞石窟。

2.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

例句:虎风口之松柏,不啻百倍之也。宾语虎风口之松柏前置。

译文:比虎风口的松柏大不止百倍啊。

②状语后置

例句:有一人飘摇于上。状语于上后置。

译文:有一个人在上面飘摇。

③定语后置

例句:北瞰隔山一重。山的定语一重后置。

译文:向北远看,隔着一重山。

八。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推荐阅读《徐霞客游记》。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4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有关古体诗、近体诗的一些常识。

2. 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3. 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把握诗的情与景、事与情,感受

品位诗歌的意境。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 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 把握诗歌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位诗歌的意境。

3. 背诵这三首诗。

三。 教学安排:2课时

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创痍,诗中圣哲。

满眼河上,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同学们,这些对联中指的人物是谁呢?对,是杜甫,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两首

《望岳》《春望》。

二。 杜甫介绍: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这些诗像

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李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史诗,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称为诗圣。

杜甫( 712~ 770),唐代诗人。字子美。 祖籍襄阳 (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 7岁学诗,15岁扬名。 20岁以后可分

4个时期。

漫游时期:玄宗开元十九年( 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 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 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 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 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 杜甫

此期诗作现存 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望岳

一、课文导入:我们经常听到这么一句俗语说有眼不识泰山,可见泰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多么的崇高。你们见过泰山吗?如果没亲身见识过泰山也不要紧,下面来看一些泰山的风景图,领略一下它的壮丽风光吧。(大屏幕投影一系列图画,教师介绍)

下面学习杜甫的《望岳》,看看古人眼里的泰山是怎样的一番风景。

听范读,要求边听边注意读音,听完朗读一遍,

板书:曾ceng通层 眦zi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问:结合照片及诗,你感觉泰山有什么特点?诗中哪里体现出来?

(板书:地域_、风景_、山势)

岱宗两句。

问:岱宗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尊称泰山为岱之宗?(投影第最后一页泰山居五岳之首,在古代被认为是最神圣的山。)

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

齐鲁怎么理解?泰山 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板书:地域广)

翻译:泰山是怎么样的呀?它在齐鲁大地上都是一片连绵无尽的青翠。

造化两句。

问:造化指什么?(大自然)为什么说天地神秀都聚集于泰山?说明泰山的什么特点?(山势高峻)

问: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提白云山作对比)

问:你觉得割字用得好吗?换成分、切行不行?(割的对象比分或切的更有硬度,力度较大。说明泰山阴阳差别明显,界线分明。)

(板书:风景美、山势峻)

修辞特点:对偶

荡胸两句。

问:请调换一下语序理解这句话:层云生荡胸,归鸟入决眦。(曾通层眦即眼睑接合处。)决眦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夸张)

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修辞特点:对偶 夸张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面对这么一座雄伟的山,谁不想攀登上� ----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家之苦,即便是面对鸟语花香的春景,

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心惊。溅惊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连三月见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足见思家之苦。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苦痛无法排解,搔头更增哀叹。

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5

知识目标:

1、学习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点的转换(游踪)安排结构的写作手法;

2、把握景物描写的特点。

能力目标:

欣赏文章自然洗练的语言风格;

情感目标:

1、学会观察和欣赏自然,懂得去发现平凡生活的美好;

2、了解丽江的历史故事,热爱我们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点的转换(游踪)安排结构的写作手法;

2、把握景物描写的特点;

3、引导学生去发现平凡宁静生活的美。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课前让学生画出丽江风景地图。假想自己是一滴水,会经过哪些地方,想象看到的风景。

2、朗读教学法。学习散文离不开朗读,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感受自然洗练的语言风格。

3、品读鉴赏法。细读文中的写景句子,对其进行赏析,并仿写。

课前准备:

学生:预“读读写写”的字词,搜集有关丽江的民俗、故事,了解丽江的各个景点和地理位置,画出丽江风景地图,写一段导游词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跟着导游游丽江

师:这个单元我们都在名山大川游览,昨天去看了壮观雄浑的壶口瀑布,今天我们去宁静别致的世外桃源丽江。有请我们的导游先给我们作丽江介绍。

2名同学预先准备好了导游词。学生介绍丽江。

(二)整体感知——跟着水滴游丽江

这一板块主要是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基础之上扫除生字词的障碍,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梳理游踪,即一滴水流经了哪些地方?让学生圈点勾画表明地点的词。

学生梳理出路线图:玉龙雪山山顶——丽江坝——黑龙潭——玉河——四方街——中河——浇花人的大壶——兰花上——壶——中河——金沙江。

老师总结游记文章可以以地点变换为线安排结构。

(三)品味探究——怎样的丽江,怎样的水滴

1、让学生联系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说说最喜欢哪处的风景,为什么?

在这个环节,先让学生朗读写景的句子,在谈为什么喜欢的时候,老师适当引导赏析句子。

2、根据对课文的品读对语言的品味,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这是习习习习习习习习习的'丽江。

(美丽、祥和、宁静、美好、人们安居乐业、充满文化氛围……)

3、品读“水”的形象。

这是习习习习习习习习习的一滴水。

学生找文中描写水的句子,说说“水”的形象。参考:憧憬和向往美好、执着追求、善于发现美好、敬仰传统文化、对未知充满好奇和热情、积极快乐……

4、探究主旨

这滴水为什么一定要流过四方街?

结尾作者写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如何理解这句话?

示例:因为丽江古城(四方街)的美好,这滴水憧憬和向往美好,它从玉龙雪山山顶奔流而下,就为了去往这美好的地方。作者其实是借“一滴水”来讲述自己的心愿,“终于”一词表现出作者对丽江的赞美和喜爱,对宁静淳朴最接近自然的生活的歌颂。

(四)拓展延伸——假如你是一滴水

学生小组交流:如果你变成一滴水,你想去往什么地方,会有怎样的经历?(启发学生想象,锻炼想象和联想能力)

(五)体验反思——一滴水的视角

请学生仿照此文写一篇以物为叙述角度的作文,以一株花、一只猫、一堵墙……的角度来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