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册语文《星星变奏曲》教案(优秀3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这次为您整理了初三上册语文《星星变奏曲》教案(优秀3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星星变奏曲公开课教案 篇1
一、导入新课
播放莫扎特欢溢童趣的钢琴名曲《小星星变奏曲》导入。
二、作者简介及朦胧诗的解说
三、学习新课
(一)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2、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
3、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
(二)合作探究,理解课文:
1、“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此处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
2、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3、“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4、这首诗中有几处出现了“星星”这一形象?它有什么深刻含义?
(三)揣摩运用,体味语言:
1、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2、“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3、“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四、归纳本诗的主题
五、课堂练习:
1.写出下面加点字的拼音。
颤动( )闪烁( )朦胧( )覆盖( )疲倦( ) 2.下面诗句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1)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 (2)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3)谁愿意,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
3.诗歌中描写了两种情境,你能够说出来吗?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体会作品所流露出的情感,对人的美好情感,对人与人之间的理解,爱和关怀的需求,对人的权利和自由的向往。
2、通过对作品的研读,初步感受朦胧诗的特点及其表现手法。
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习惯,在探究、合作中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建议】
采用以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为主的方式,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诵读独自品味和彼此交流的时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2001年12月,在北京中外经典诗歌音乐朗诵会上,总策划总撰稿人著名诗人西川选诗人江河的《星星变奏曲》作为朗诵会的第一篇,究竟写的是什么内容?为什么人们如此青睐它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江河,去聆听他的《星星变奏曲》。
二、作家介绍
江河1949年生,原名于友泽,诗人,诗集有从这里开始,江河诗选,他与舒婷、北岛、顾城、杨炼一起被称为朦胧诗的五位主将。
三、导读
1、自由诵读全诗,初步感知作品的内容与情感。
2、老师配乐朗诵,再现诗歌的情感与思想。
3、学生自读、听读后谈各自的感受。
四、导学
1、介绍朦胧诗。
2、自读交流自己的发现。
3、这首诗表现的是什么?
4、现在学习这首诗有什么意义?学生谈体会与认识。
5、齐读作品,深入体会作品的情感与思想。
6、学生默读,思考,看自己是否能从诗歌有所发现,结合课后练习进行。
7、将江河的《星星变奏》与贺敬之的作品《三门峡──梳妆台》进行,体会朦胧诗的特点。
五、小结
著名诗人舒婷说:我通过我自己深深意识到:今天人们迫切需要尊重,信任和温暖,我愿意尽可能地用诗来表现我对人的一种关切、障碍必须拆除,面具应当解下,我相信,人和人是通史互相理解的,通往心灵的道路总可以找到。我想这也是江河以及那一代人内心的渴望与追求。
【结构图示】
星星变奏曲
第一节:对光明的向往
第二节:对现实的批判
《星星变奏曲》教案 篇3
语文备课大师
《星星变奏曲》教案1
一、 导语: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在野外,仰望天空。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谁写的什么诗?——郭沫若《天上的街市》。齐背这首诗: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这首诗作者采用了反衬的手法——用天上的幸福自由来反衬现实生活黑暗。从而表达了作者憧憬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首描写也是星星的诗——江河的《星星变奏曲》。而这首诗中作者又借助星星来表达怎样的思想呢?
二、 整体感知:
1、 导入语中所提出的问题。
提示:对光明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寒冷残酷的现实的厌弃和憎恶。
2、 分别概括这两节诗的内容并想一想这两节诗在形式有什么关系?
板书设计
(一):
光明与美好的意境 对比 寒冷和残酷的意境
追求和憧憬 厌弃和憎恶
注:像这样两节诗所表达的内容相反或相近,形式相近,两节诗形成对偶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我们把它叫做“变奏曲”。(再举例来说明,如音乐。)所以,标题中的“星星”揭示了诗歌的主题;而“变奏曲”揭示了诗歌的结构。
语文备课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三、 局部品味探讨:
1、 分组:分别找出每一节诗所描绘的意象是哪些并说说这些意象的特点?从其特点中我们可以联想到什么?
提示:
星星、湖、萤火虫、春天、诗、蜜蜂、睡莲、鸟、白丁香、火、旗子弹
——温情浪漫自由——光明的象征。
夜、寒冷、冰雪、苦难的诗、僵硬的土地、瘦小的星
——可怕残酷——黑暗残酷的象征。
2、 重点品味以下诗句的含义:
(1)、为什么说“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提示:美好的生活就像诗一样的美,每一个人都希望每天把自己幸福、快乐的人生谱写下来,这种愿望就像星星一样的明亮,像像蜜蜂一样酿造出来蜜一样的甜。
(2)、“谁不愿一,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荧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体验该句的含义)
提示:讨论板书:
晚上 湖
语文备课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黑暗(残酷) 和平(自由、舒畅)
睡莲——象征着人的安闲自在。把夜晚的宁静、平静、温馨和自由自在,给人以温柔和梦的美好感觉。
(3)、“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这个比喻揭示了怎样的深刻含义?
提示:“鸟落满枝头”,点缀在繁密的树林间,周围环境一定是无人打搅,十分宁静。“星星落满天空”的情景一定出现在晴朗的夜间,虽然星星在视觉上令人感到密集,但并不热闹,从而反衬出心情的宁静、闲适、自在。把“鸟落满枝头”比作“星星落满天空”,形象的揭示了“光明”的美好。
(4)、“闪闪烁烁”是用来描写什么的?为什么作者却用来描写声音呢?
提示:——痛感手法。
A、 视觉的;
B、 “声音”一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和一会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的“闪闪烁烁”相通。而“朦朦胧胧”的白丁香就像声音一样时断时续,隐隐约约之感。所以,这种用描写听觉的词来写视觉的方法叫做“痛感”。
(5)、分析:“寒冷中寂寞的燃烧”、“苦难的诗”、“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夜晚冻僵得像一片土地”、“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粒瘦小的星”、等词句的含义?
提示:(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简历来讲解。)
A、 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牺牲。(在残酷、黑暗中失去幸福、美满的生活。)
语文备课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B、 在黑暗的社会现实中谱写自己的悲惨的人生。
C、 将要坠落,使人害怕的情景。令人忧心忡忡的感觉。
D、 残酷、黑暗的社会现实。
E、 残酷的社会无情的摧残着地上的生命。使这些小生命像星星一样的陨落。
四、 布置作业:
(一)、阅读第一节诗完成:
1、字词略
2、这节诗写出了诗人所向往的光明世界。它可以分为三层,请具体概括每一层中作者所抒发的美好意象世界。
A、 B、 C、
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答:
3、 “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答:
4、按照例句形式仿写句子:
如:春之生机勃勃;夏之————-——;秋之————-——;冬之————————。
语文备课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5、每当仰望夏夜灿烂的星空,你一定有不少遐想。请仿照“如果„„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诗句抒发你的感受。
语文备课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