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初中教案 > 初三教案 >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范进中举》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正文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范进中举》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

时间:

《范进中举》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故事情节。该作品通过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范进中举》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教学目标 篇1

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小说中人物语言、动作、行为的能力,分析范进、胡屠户等的人物形象;

2、在第一点的基础上认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篇2

一。 检查预习情况

1、 检查“预习提示”中的字词

2、 学生交流查找到的有关作者、作品的介绍(教师备用资料见课件)

3、 根据插图复述故事梗概

范进进学(进学——科举时代,童生应岁试、科试而考中入县学,称为进学,即文中所说的中了相公。)后回家,来贺喜的丈人胡屠户又挖苦、教训了他一顿,范进连连称是。

为了能参加乡试,范进去向丈人借盘缠,不但未借到,还被胡屠户骂了个狗血喷头。

范进不甘心,便瞒着丈人去参试。回到家,家里人已经饿了两三天,范进又挨了胡屠户一顿骂。

出榜那天,家里没有早饭米,母亲饿得两眼看不见,就吩咐范进将一只生蛋鸡抱到集市上卖了买米。

报录人上门报范进已中举。邻居找范进回家。

范进一看报贴,喜极发疯。

众人议论给范进治疯的办法,有一报录人提出找他平时最怕的人打他嘴巴。

众人找来范进平时最怕的胡屠户,胡屠户在众人劝说下,壮着胆子边骂边打了范进一个嘴巴,治好了他的疯病。

范进刚到家,张乡绅就来拜会他,与他攀认世弟兄,还送给他银子和房子。

范进送了六两多银子给丈人,胡屠户好话连篇,千恩万谢,低着头,笑眯眯地去了。

二。 知识拓展

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范进中举》这篇课文了,相比于前一篇小说的主人公——科举失败的孔乙己来说,这篇小说的主人公范进可就“幸运”多了,先是中了秀才,后是中了举人。不过,范进中了秀才与中了举人后的境遇却大相径庭。为什么同是“中了”,却有如此差别?这就需要了解一下有关科举制度的一些情况。(见课件)

三。 研析课文

1、 本文虽题为“范进中举”,但文章不仅写了范进中举后(§3-12)的情况,也交代了范进中举前(§1-2)的境况。范进中举前后的境遇可用下面这副对联来概括:“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炭?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范进中举前后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判若两人。可以说“中举”是范进一生中的转折点。请你分别用四个四字词语来形容一下范进中举前后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

参考

中举前:家境贫寒/穷困潦倒

———→

中举后:家境富有

住在茅草棚、每日小菜饭、

胡屠户送来七八斤肉和四五千钱,

不知猪油味、乡试无盘费、

邻居拿鸡蛋送白酒、背斗米捉俩鸡、搬桌拿椅

家人饿了两三天、母亲饿得两眼看不见

张乡绅送银赠房

地位卑微/卑微低下

地位显赫

被丈人骂作“现世宝、癞虾蟆、

丈人夸他“才学高、品貌好、天上星宿、贤婿老爷”,

尖嘴猴腮、不三不四”

邻居主动关心给范进报喜、找胡屠户治疯,

张乡绅前来拜会、称兄连谊

2、 范进中举前后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通过周围人对范进态度的变化体现出来的。其中的“变脸”高手非范进的老丈人——胡屠户莫属。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反映胡屠户前后语言、行为变化的语句,并用概括的词语形容其态度的变化。

市侩的狂迷与主顾的凉薄。 篇3

激发:我们在比较鉴赏了范进、孔乙己性格内涵的差异之处后、不妨再深入一层地想想:两位作家借他们的作品反映社会生活,其反映的深广度有何不同?

思考:

(1)两篇作品除主要人物形象的刻画外,还以人与人的关系中扩散其思想意蕴。先看范进家的众邻居,他们为什么在范进中举的消息传开后,纷纷送来鸡蛋酒米,并出主意想办法为他治疯?孔乙己之于他周围的酒客不过是使“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

(领会要点:看范进的众邻居的态度,可知整个社会追求功名富贵的心理,像瘟疫一样弥漫着;而咸亨酒店酒客们的冷漠和麻木,正是鲁迅所针砭的病态社会的毒瘤。)

(2)两篇作品中,除范进、孔乙己外,胡屠户与酒店掌柜也是刻画得入木三分的艺术形象。想想:胡屠户打耳光的滑稽表演与掌柜在粉板上写的“十九个钱。”作者赋于这两个人物怎样不同的社会意义?

(领会要点:吴敬梓用胡屠户前倨后恭的自我嘲弄来嘲讽趋炎附势的丑恶社会;鲁迅先生以掌柜对十九个钱的念叨,解剖被病态社会异化了的人们对不幸者无动于衷的凉薄。)

(3)如前所述,学过课文后,我们便知范进与孔乙己两个人物的不同结局。想一想:为什么对于不同时代两位作家分别给他们笔下的人物以不同归宿?

(领会要点:吴敬梓写范进与其他“儒林”中人,正如鲁迅所言:“机锋所向,尤在士林”,以范进和其他人的狂迷,来批判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鲁迅“严酷”到最后还让孔乙己拖着断腿走向坟墓,“不准”他变为丁单人的“吃人者”,为的是无情的揭露整个人吃人的社会制度。)

夸张的变形与白描的勾勒。 篇4

激发:鲁迅先生在评价《儒林外史》的文风时,称道“戚而能谐,婉而多讽”(略作解释)。鲁迅创作的包括《孔乙己》在内的一些小说,也有如此特征。不过,过细品味,还是有很多相异之处。下面举出几例,以供比较鉴赏。

思考:

(1)《范进中举》里,时不时夹一两句对人物肖像神态的描绘,而鲁迅对孔乙己更作了精细的刻画。比较吴敬梓写胡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写范进“头发都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两处与《孔乙己》中有关孔乙己的身材、脸色、伤痕、长衫的文字,可看出两者的什么差别?

(领会要点:前者一如漫画家,几笔粗线条的变形写意,涂抹出人物令人作呕的脸谱;后者一如雕刻家,多层次精细的镂刻,凸现出人物可憎可哀的神韵。)

(2)言为心声,两篇作品都注重人物语言的状摹,体现其心态神情。对比阅读胡屠户治疯前后与众乡邻的对话、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算账时与一个喝酒的人的对话,谈谈自己的鉴赏体会。

(领会要点:《范进中举》里“十几层地狱”的笑谈、“洗下半盆猪油”的。戏谑,无不体现出艺术放大式的夸张;而咸亨酒店掌柜与喝酒人不紧不慢的问话,运笔淡淡,显示作家文笔自然圆熟的技巧。)

(3)状写人物动作,往往炼好几个精当的动词,人物便会从纸上字缝“活”起来。将孔乙己前后付酒钱时的“排”、“摸”与胡屠户接范进银子时的“攥”、“舒”、“缩”“揣”相比较,我们眼前会浮现出怎样不同的形象?

(领会要点:胡屠户接银两时的一系列动作,如电影摄影师的“快摇”,痛快淋漓地加强了讽刺效果;孔乙己两次付钱的动作,如银幕上两个令人回味的慢镜头,引起“观众”对孔乙己悲剧的一生的深沉思索。)

教学过程 篇5

一、导入(直接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对《范进中举》这篇小说的基本情节有了大致的了解,对其中的人物性格也有一定的体会。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等同学的表演。 二、课本剧表演

生表演课本剧。

让学生组织并参与表演,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因为只有认真研读了课本,才能体会其中人物性格特点,才能表演得更真切。而真切的表演又能带给其他同学享受语文的快乐。 三、分析人物形象

1、分析“范进中举发疯”作为铺垫:

师:读了课文,又看了表演,同学们,请问: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情节?

生:“范进中举发疯”这一中心情节。

师:它为什么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生分析一系列的动作。)

师:(肯定生的答案,并作简单小结)范进发疯,疯得有特点:

发疯的动作: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拍着手大笑──拍着笑着

发疯的语言:噫!──好了!──我中了!

发疯的层次:昏厥──疯跑──跌倒──疯走集上

总之,因为作者描写得非常细腻、生动、传神,所以,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师:中了举就应该高高兴兴去做官,可是,范进了中举报帖后,为什么突然疯了?当时他的那些不寻常举动,你认为是正常的,还是反常的?

(生争执,师点拨提示,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三个短句上。)

师:你可否从范进中举发疯时的一段语言中获得启示?

生:发疯的语言:噫!──好了!──我中了!

师:你认为这段语言中,哪一个字说明了范进发疯的根本原因?

生1:“中”字!因为中举了,太高兴了,所以疯了。

生2:“好”字!发疯的表面原因是那个“中”;而“中”之所以能触发范发疯的根本原因却是一个“好”字。因为“中”了以后,有不计其数的好处,不用再挨饿受冻,而可以坐享其成。

(师肯定,抓住这个“好”字,分三路先后追问。)

2、重点分析范进,附带分析胡屠户、张乡绅等的人物形象:

师:那么,围绕这个“好”字,请同学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一、范进中相公回家,可曾说过“好”?发过疯?为什么?

生:没有说“好”字,没有发疯。因为中相公并没有使他改变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

师:中举前他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是怎样的?从课文中找出原句来。

生1:经济状况非常贫穷:住的是“茅草棚”;吃的是“小菜饭”“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去乡试回家,“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

生2:社会地位非常低下:胡屠户骂他“现世宝”“癞蛤蟆”“尖嘴猴腮”,还“啐”他吐沫,他还“唯唯诺诺”。

师: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偷偷参加乡试,这说明了什么?

生:对功名的极度热衷。

师:以上是范进中举前的种种表现,他还没有得到他想要的“功名”,所以,他既不说“好”,也没有发疯。下面看问题二、范进中举后有哪些变化?我们还是从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两方面来分析。

生1:经济状况明显好转: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又搬些桌凳,请报录的坐着吃酒”;胡屠户“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张乡绅送银赠房。

生2:社会地位也有显著提高:邻居都来帮忙,称之为“范老爷”;胡屠户称之为“文曲星”“贤婿老爷”;张乡绅与之称兄道弟。

师:(肯定生的答案,并作简单小结)特别是胡屠户前后判若两人,素未谋面的张乡绅也赠银赠房,你认为他们是虚伪的,还是真心的?为什么?

生:虚伪的。他们巴结范进,是因为范进“中了”“好了”,对他们自身都有好处。

师:我们可以用些什么词来形容他们?

生:趋炎附势、嫌贫爱富。

师:此时,范进对于这些人的巴结,态度又如何?

生:范进对胡屠户的称呼由“岳父”转为“老爹”;以前与家门口那些做田的、扒粪的拱手作揖,平起平坐,现在与张乡绅迎逢自如。

师:看来,范进也并不是一个老实的角色!而是一个……

生:虚伪、圆滑。

师: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我们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中举后,范进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能说说范进中举发疯时大叫“好”的内涵到底是什么?(请注意表格前后对比)

生:内涵就是:只要中举了,从此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完全改变。以前贫困潦倒,万人唾骂,现在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有好多人巴结。

师:原来如此。那么请你设想,范进在大嚷“好”的瞬间,他究竟可能想到了什么?

(生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师注意引导,不要太过分。)

师:归根到底,一个“好”字,表明那一瞬间,范进曾产生过多少思想活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那上半世甜酸苦辣的热望,下半世即将纷沓而至的荣华富贵,都随着一声“好”风驰电掣似地卷过范进的脑海。一个“好”字,将范进这样一个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满脑功名利禄,一心升官发财的形象跃然纸上。这正是作者的点睛之笔!

3、分析本文的主题:

师:基于以上分析,你认为是谁使范进受人奚落,又是谁使范进平步青云?这一切都告诉了你一个什么问题?

生:封建科举制度!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

师:(追问)仅仅使知识分子?胡屠户他们呢?

生:还毒害了人民。

师:对!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不仅仅是读书人,还包括像胡屠户、众邻居这些目不识丁的平头百姓。这说明封建科举的流毒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不仅导致读书人为之疯狂,而且导致当时社会中趋炎附势的炎凉世态。

师:有一副对联为证,请看:“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炭?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写得入木三分,毫不夸张。

一个“好”字,集中体现主人公的思想,也集中托出了全文的题旨。这是作者的点睛之笔。因此,抓住范进中举发疯时集中体现人物思想感情的一段话作为全篇教学的突破口十分恰当。

首先,围绕“好”字提出问题,让学生细细地从研究范进中举前后地位变化中,理解人物性格及其思想情感,深刻认识。体现了提问的针对性和具体性,给学生的思维指明了方向,是掌握课文的切入点。

其次,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好”字,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范进的形象超出课本文字之外,更为丰满。体现了提问的层次性,引导学生更深刻的领悟课文的主题。

最后,由于教学目的中所涉及的内容已大致解决,学生依据这个设问可以较快地归结本篇的主题思想。体现了教学中层层推进、环环相扣,主题的归纳水到渠成。

该对联引用得恰到好处,既生动地概括了全文内容,又有力地结束了本课教学。 四、拓展练习

1、有人认为:范进中举,大家一片欢喜。而所谓的“大喜”,其实是他个人的“大悲”,乃至民族、国家的“大悲”。就这一观点,发表你的看法。

2、当代应试教育的种种现象与封建科举制度是不是一回事?为什么? 拓展练习有梯度和新意。分别针对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和现代社会应试教育提出了很尖锐的问题,能引起学生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

【点评】

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选择能够最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的突破点,是整个语文教学课堂提问设计的核心所在,也就是我们常说课堂教学中的“牛鼻子”。《范进中举》是一篇难度较大的长课文,要“牵”准“牛鼻子”只有抓住范进中举时的一段语言进行突破。即可以以“好”字为主线,通过三个问题把前后情节(中举前、中举时、中举后)贯穿起来,这样既浑然一体,又突出重点,主次分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至于胡屠户的前倨后恭,乡邻们的趋炎附势,张乡绅的巴结攀亲,这一封建社会各阶层的病态心理和世态炎凉的现实,稍加提示,学生即可通过熟读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的对比,进行归纳、总结。在一串连环套式的提问讨论之后,学生可以较快地联贯全篇,揭示本文反对封建科举制的深刻主题。

总之,全篇教学设计思路清晰,主线分明,重点突出;问题的设计既有梯度性,又有针对性,能较好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