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二年级教案 > 《水乡歌》仿写(优秀7篇)正文

《《水乡歌》仿写(优秀7篇)》

时间:

《水乡歌》仿写 篇1

《水乡歌》赏析

马玮玮

《水乡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20课。是一首诗歌,歌咏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诗共三小节,分别写了水多、船多、歌多。每一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琅琅上口。诗人以活泼清晰的语言,抓住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点,勾勒出一幅幅流动的水乡风光图。篇末点睛之笔使人如闻劳动者的愉快歌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幸福。诗歌每小节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是一篇训练朗读的好材料。

下面来做具体分析:

从结构上看,诗歌按照“水多”、“船多”、“歌多”这样的顺序安排,是因为他们有着内在的联系和逻辑关系。第一、先来看“水多”这个词语。“水多”首先是尽写了“水乡”最为显著的地域特点,是紧扣课题——〈水乡歌〉不可或缺的一笔。如果没有了“水多”,何以称之为“水乡”呢?再者,就是这一词语对这一节有总起和统领的作用。随后出现的“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实际是对“水多”的具体形象的解释和描述。另外,“水多”也是下一节写“船多”的起因,水不多,要船何用?如果这儿不是“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处处绿水荡清波”的话,还用得上“千只船,万条驳”吗?第二、看“船多”这个词语。首先,这个词语是自然而然地承上说——水多自然船就多;再者是“船多”从一个侧面折射了水乡人民的勤劳、忙碌,以及勤劳忙碌所带来的水乡的经济繁荣。“千只船,万只驳”“象云朵”一般的白帆穿梭于渠、河、池塘、湖面是为了什么?为了水乡的繁荣和富强,为了水乡的人民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另外,“船多”不但写出了水乡人民的忙碌和经济的繁荣,也为下一节尽写水乡的“歌多”做好了铺垫。 第三、 “歌多”。首先它是前因发展的必然。前面所说的“船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水乡人民的勤劳、富庶,也正是因为水乡人民的勤劳与富庶,必然会到处响起此起彼伏的水乡的丰收歌。显然,下文中的“千首曲,万首歌,装满以箩又一箩”是说水乡歌的数量多,而“唱咱幸福新生活”,既是所唱的内容,也是对勤劳富庶幸福生活的回应和写照。统揽全诗,课文由“水多”到“船多”,再由“船多”到“歌多”环环相扣,前因后果,逻辑联系紧密而顺畅。再就每一小节来看,它总是先概括,后具体,虚实相生,明确而充实。

从内容上看,诗歌题目叫《水乡歌》,歌这里指歌唱,歌颂,是赞歌。也就是说对水乡的赞美和歌颂,歌颂什么?我认为歌颂的不仅是水乡的水多,船多,歌多,更是歌颂的通过这三者传达出的水乡之美。

第1节写了水多,说明了水乡自然资源的丰富。从 “千条,万条,一个连一个,处处”可以看出水乡的水无处不在,从“千条,万条”看出数量之多, “处处”分布之广, “一个连一个”分布之密。都能从文字中一一体现。

水就是水乡的血脉,水乡的生命线,你看连名字都离不开水,当然诗歌展现出的这么多的水也不是静止的,呆板的,无趣的。它更是灵动的,优美的,有趣的, “处处绿水荡清波”一句中“荡”字将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微风轻轻吹来,水面上泛起的一圈又一圈的波纹,涟漪向四周荡漾开去,使人产生无限遐想。静的水瞬间变成活水,画面一下子就灵动起来,同时还点染出水的色彩,是碧绿的,清澈的,让人赏心悦目。

第2节写了船多,表现了水乡人民的勤劳。“千只,万只,片片,飘满”这些词语可以看出船的数量之多,密度之大,这让原本平静的水面一下热闹起来,也给了我们想象的空间,因为这些繁忙的船里一定会有捕鱼捉虾的渔船,一定会有来往还送货物的货船,一定会有观光赏景的游船,大家你来我往,来回穿梭,就像在举行一场盛大的集会,而美就体现在众船之中,一句“白帆片片像云朵”不仅点出船的多,更把我们拉到水乡的高远处,欣赏到船聚集在一起时的壮观之美。

第3节写了歌多,从“千首”“万首”“装满” “一箩又一箩”这些词句可以看出,说明了水乡人民生活的幸福。要说明的是这里把本是用来装鱼虾等一些水产的箩写成装歌的器具,其实是作者看似无理却有理的笔法,这样的处理让文字很有水乡感,符合主题。这里的人们因为以打渔为主,用箩来盛水产品是最多最常见的,也是人们最熟悉的,特别富有生活气息,装的箩越多证明收获越多,生活也就越好,箩就是人们富庶的源泉,盛着水乡人民满满的幸福,而歌唱的就是人民美好生活的赞歌,这里用“箩”是显得多么自然,合理。

这一节的美体现在何处呢?这里的美来源于歌声,歌的旋律是动听的,优美的,歌的内容更是表达出水乡人民对享福生活的赞美和追求,有了这么美好的生活,人们也一定会把水乡未来建设得更美好。

另外,就是这课诗句所使用的表现手法也值得一说。首先是遣词造句。如“千×万×”词组样式,以不确定的数字,极言数量之多;以“处处”尽写渠、河、池塘之多;以叠字词“片片”和比喻句——“白帆片片像云朵”来写“船多”。把一些近义字放在一节,既有统一也有变化。如

渠 指人们开凿的水道:  沟渠  水到渠成

河 指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

歌  都是歌曲的意思

曲           一种韵文形式  元曲

船  水上运输工具

驳  运载货物或乘客的没有动力装置的船

结合教法

画图  想象  歌唱  (感受内容)

迁移写话(为了让学生感受文字的韵律美)

《水乡歌》仿写 篇2

学习目标:

1.认读14个生字,巩固识字方法;会写7个生字,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结合插图展开想象,了解水乡的特点,感受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赞美之情。结合自己家乡的实际赞美自己的家乡,激发爱家乡、爱生活的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重难点: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赞美之情。结合自己家乡的实际赞美自己的家乡,激发爱家乡、爱生活的感情。

学情分析: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导学:

1.自己读课文,圈出生字条和田字格里的字,并且多拼读几遍。

2.自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问一问、拼一拼、查一查。

3.你自己把课文读给家里人听一听。

4.读一读田字格里的字,想想可以怎样组词。

二、课堂学习研讨:

1.检查预习情况:

(1)引入,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听。

(2)老师带读,学生跟着读,注意正音。

(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4)同桌检查圈字情况,我指你读,你指我读,不会的教一教。

(5)利用生字卡片,巩固识字。(全班读、个别读、分组读、开火车。)

(6)重点认识田字格里的生字要求读准音、认清形、能组词。(老师相机将学生口头组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2.书写生字,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1)按笔顺将生字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1)逐个检查,及时纠正不规范的字,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3)学生自由读文。(要求把课文读流畅)

3、理解课文内容:

①读诗歌,给诗歌标上序号。

②分小节读文,说说每一小节主要写了水乡什么多,并说说为什么?

③结合插图体会水乡的特点,并读一读。

④朗读全文,体会作者以水乡的热爱赞美之情。

⑤水乡什么多?自己的家乡什么多,试着像文中一样说一说。

三、达标检测:

1、至少给生字组两个词语。(写在语文书上)

2、生字过关检查。(读字组词)

3、熟读课文,鼓背诵课文。

《水乡歌》仿写 篇3

《水乡歌》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新诗。从内容来看,课文以轻快明朗的笔调,抓住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水乡特点,勾画出一幅鲜明、形象、秀美的水乡风光图,歌颂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从诗歌的表现手法来看,诗歌每一小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琅琅上口。每小节结构相同,字数相等。为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自主、合作学习提供了可能。诗歌充分借鉴了江南民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句句押韵,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是一篇训练朗诵的好材料。

在上这堂课时,首先要解决生字词,之后才能进行朗读的训练。本课共4个小节,除第二小节外,其余3节生字词较多,在学习课文之前我先把重点的生字词单独提出来学习,然后再回到文章中学习,第二节则是随文识字。第一课时里,重点是前三小节的学习,在解决生字词、读通读顺课文后,让学生通过文字了解到水乡能见到的“三多”,即“水多、桥多、船多”,在此基础上,为下一课时理解水乡的“歌多”做好铺垫。在第一课时学习写了两个字“乡、片”剩下的字在第二课时按结构类型来学习书写。由于课文开头采用的问答方式引入,因此,我在教学中多次使用引读的手法,使孩子有兴趣读,更有利于背诵,只是在机制和时机上还有待研究和调整。

《水乡歌》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首诗歌,歌颂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诗歌抓住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点,给读者色勒出一幅鲜明,形象的水乡风光图。

一、以画激趣。

在讲课时,我和同学们边学课文边作画,学到哪一小节就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来相关内容,比赛看谁画得像,画得快,学生的学习热情极大的调动了起来,学习兴趣也得到激发,让学生兴奋起来了,为全文教学创设了一个很好的“乐学”氛围,还为精读部分以画促读作了很好铺垫。

二、以画促读。

学生的学习热情极大的调动了起来,我又设计了以画促读环节。想要把画一步步完善,课文必须要读懂,学生便饶有兴味地去读课文了。三小节画的内容各不相同,第一节在充分读之后交流水乡的水是什么样的,得出水乡水多、水绿、水清,先读好这一段再指导学生作画。第二节在自由读后,请一位学生画一只船,教给方法,再请小朋友在黑板上画多只帆船,有感情读第二节。第三节以画设问、促读,歌可以画吗?先自读第三节,小组交流谁在唱歌?为什么唱歌?师小结,水乡人们通过辛勤劳动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看到这么多的帆船你能听到他们在唱歌吗?画一些音乐符号代表歌声。三个小节学习完了,同学们也认识到了水乡人民的幸福生活,真正做到以画促读。

《水乡歌》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指语文教学过程中是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语文教育的活动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的过程。尊重人,尊重具体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多样性。

在教学完整首儿歌后,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了水乡水多、船多、歌多的特点,通过语言文字感受到了水乡的美景。在此基础上,我启发学生思考:水乡还有什么多?学生的思维非常踊跃,一下想到了水乡的树多、水乡的鱼多、水乡的云多等等。在此基础上,联系句式,引导学生模仿诗歌的句式进行写诗训练,并举行了全班诗歌创作大赛。学生兴趣盎然。这个环节中,教师不仅结合文本作了适当的拓展,尊重了学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同时在一种美的意境中适当地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真正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水乡歌》教学反思

《水乡歌》是一首诗歌。歌颂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中突出水乡的四个特点:水多、桥多、船多、歌多。给读者勾勒出一幅鲜明、形象的水乡风光图。篇末点睛之笔又使人如闻劳动的愉快歌声,感受到生活的幸福、美好。诗歌每小节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是一篇训练朗读的好材料。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创设开放互动的课堂情境,采用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注重以读为本,读中悟情,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语言美,领略水乡的风光美,重点抓好写字教学。课堂教学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创造性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中国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培养学生善于从无疑处生疑,从看似平常处见奇,这是发现问题的起点。因此,问题是探究学习的起点,创设问题情境是语文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条件。举个例子,在教学诗歌时,让学生自学课文,在不明白的地方打上小问号,和同桌商量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提出来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疑问:船能装歌吗?这句话什么意思?是什么事让船夫们高兴得唱起歌来?新生活是什么样子的?然后通过大家互相讨论交流。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语文教学的特点就在于整体性和综合性。识字识词是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要贯穿阅读教学的全过程。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通过分析字形,识字析词,理解句子的意思。把字词的教学与句子的教学和整篇课文的教学协调起来,将阅读、识字、理解、感悟、朗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生字中你认为哪个字最难记,你愿意把记字的好办法告诉→←大家吗?指学生自主选择生字上台讲解。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的办法记住生字。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水乡歌》仿写 篇4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52

《水乡歌》教学设计十六

《水乡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其中2个只识不写,重点指导“湖”、“咱”、“新”、“箩”、“装”5个字书写。

2、理解“渠”、“池塘”、“清波”等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朗读课文的同时了解水乡的景美物丰,水乡人民的幸福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爱家乡的感情。

⒋学生能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⒉体验水乡的美,感受水乡人们生活的幸福。

⒊理解“千首曲,万首歌,装满一箩又一箩,唱咱水乡新生活。”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

学生:铅笔、直尺、橡皮

教师:水乡挂图、水乡景色的幻灯片、录音机、词卡、田字格黑板、填空小黑板、音乐伴奏带

教学过程:

㈠复习导入

⒈上节课,我们一起读了《水乡歌》,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⒉这课有许多难读的词语,要考考小朋友们。

水乡     处处     白帆     片片     荡清波     飘满河   湖面     装满     新生活  一箩又一箩

(认读词语)

⒊水乡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对了,正因为水多,才叫它水乡。水多的地方,船自然就多,船是水乡人的重要交通运输工具。水乡人的日子越过越好,一天比一天幸福,所以幸福的歌儿多得唱不完。

板书:(水多)(船多)(歌多)

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江南水乡的美景!(出示挂图)

⒋这里的景色很美,课文写的也很美,想不想听老师把课文读一读?(教师朗诵课文)

㈡精读课文,有感情朗读

学习第一小节。

⒈自读课文。请小朋友把书打开,像老师这样把第一节读一读。

⑴指名读:谁来读“水多”的一段?

⑵教师问:课文一开始就对我们提了个什么问题?指导朗读:这句话后面是什么符号?那么这句话该怎么读?

谁来试一试?指名读  评议  齐读

过渡:水乡什么多呢?

⑶指导读第2句:水多。这句话是肯定的回答,读起来语气比较肯定。齐读。

⑷读好前两句。(女问男读   男问女读)

⒉请大家再读课文,你从课文哪些语句中读出水乡“水多”的,用笔划下来。教师相机出示:千条渠,万条河

⑴理解:“渠”

a、齐读

b、老师结合图讲解“渠”:人工挖出的水沟或河道。“渠”联系学过的成语“水到渠成”

出示:“千条渠”读一读,“万条河”读一读。

c、哪个词说明渠很多?(千条)哪个词说明河很多?(万条)圈点

d、指导读;谁能把渠多、河多给读出来?

开火车读  齐读  评议 :老师听了你读后,仿佛真的看到了千条渠,万条河。

⑵出示句子:“池塘一个连一个”

这个句子中哪个词语写出了池塘多?圈点:“一个连一个”问:“一个”多不多?“一个连一个”多吗?请使用站内搜索引擎查找本课全部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是

谁能把池塘的多读出来?指名读   男女生分读

⑶出示:“处处绿水荡清波”

a、“处处”可以换成另外一个词语——(到处)。

b、看图:水乡的水怎样?(水乡的水不但多而且清得可以看见水中的鱼虾,风儿吹过水面漾起了波纹,这波纹也叫“清波”)

c、小朋友们,想想看,风轻轻吹过来,芦苇和水就怎么样啦? 用你的手,用你的动作,比划比划。(学生伸出双手做“荡”的摆动样)

d、想象一下,到处都是绿水,都是清波,微风吹过水面,水面上荡起了层层波纹,水乡的水多美呀!你能把“处处绿水荡清波”的景象美美的读出来吗?

指名读这一行。

e、谁能把水乡水的美给读出来?听了他读后,你觉得水乡美吗?

教师叙述:读到这,我仿佛真的看到了千条渠,万条河,听到了哗哗的流水声。

f、现在请同学们把这一段连起来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水慢慢地从千条渠里流过,从万条河里流过,从你们的桌子旁边流过,从你们的椅子下面流过,轻轻的、柔柔的,多美呀!。

师问,生答。后面的齐读。

过渡:水是水乡人赖以生存的条件,船也是水乡人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

学习第二小节。

1、指名读

2、再读课文,你从课文哪些句子读出了船多?用笔划下来,反馈。板书:千只船、万只驳

3、出示幻灯片,认识“驳”。“驳”是一种没有动力装置,挂在动力船后面的拖船。(教师板画“驳”)

4、还从哪儿看出船多?

⑴指图:这是一片白帆,湖面到处是白帆,叫“白帆片片”。

①出示词卡“白帆片片”,是说船很多,白帆片片是讲船离我们更远了。

②白帆片片像什么?为什么这么说?白帆和云朵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片片白帆在湖中移动,就像朵朵白云在蓝天上飘动。多美呀!所以说:飘满——(湖面飘满河)

③指图:这一片片白帆就像天上的云朵,飘满湖面,飘满河,船多吗?

④出示填空:

红红的太阳像          。

像小船。

像          。

5、湖上这么多船,船上的人在干什么呢?学生说——工业产品、农业产品(养鱼、养鸭、采菱藕)。

我们可以看出水乡人是多么勤劳呀!

⒍指导读

这一段具体写出了水乡船多,大家能读出来吗?

⒎看图小结:小朋友,你们看,蓝蓝的湖面上白帆点点,就如天上飘着朵朵白云,捕鱼的小船,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好象在开一个盛大的集会。此情此景多美呀!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这幅美景读出来?

⒏齐读课文第二小节

过渡:水乡人民用他们的勤劳不断谱写着一首首幸福的歌儿,所以水乡的歌也多。

学习第三小节。

过渡:我们看到了水乡水多,船多,仿佛还听见了什么?

1自读课文。

2、从哪儿听出了歌多?

3、出示:“装满一箩又一箩”

⑴教师问:有不理解的地方吗?反馈。

⑵出示词卡,齐读。

⑶教师问:平常,水乡人用“箩”装什么?(鱼、虾、蛋、河蚌、水稻)

⑷教师讲述:鱼啊、虾啊、丰收了,粮食丰收了,水乡人装了“一箩又一箩”。他们一边装,一边唱歌,他们把鱼、虾,粮食装进了箩,也把歌声装进了“箩”,所以说“千首曲,万首歌,装满了一箩又一箩”。水乡人幸福快乐,过上了好日子,这就是“新生活”。

⑸水乡人民的生活这么美好,这么幸福,他们用歌声来表达内心的愉快,赞美、歌唱水乡的幸福生活!这里的“歌”是“歌唱”“赞美”“歌颂”

4、指导读第三节

水不仅给水乡带来美好风光,更给水乡人带来了幸福生活,这一小节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让我们一起把水乡人生活幸福情景给读出来。(指名读)

⒌小结:水乡到处充满欢声笑语,愉快的歌声回荡在水乡上空,人们的生活多么幸福,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小节。

㈢感情诵读,感悟诗句

⒈每段的开头都提出了一个问题——(水乡什么多?)接着又作了肯定的回答。第三句具体描述怎样多。(引说课文)

⒉水乡是一幅优美的画,是一首动听的歌。水乡的风景秀丽,人民的生活幸福,他们的快乐是用船来装载的,他们的歌谣是用箩来装满的,让我们满怀喜悦,再来读一读这首献给水乡的歌。(配乐齐读)

㈣迁移运用,拓展练习

⒈刚才我们欣赏了水乡的美,感受了水乡人的幸福生活,这时候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说)

⒉我们一起来试着背一背这首诗歌,你可以站起来,也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自由练习背诵课文。

⒊水面上白帆片片,碧波荡漾;水底鱼虾肥美,菱藕诱人。小桥流水,欢笑人家。让我们带着对水乡的赞美和向往,大声地把课文齐背一遍。

⒋这样的景色使老师想起我们前面学过和水乡有关的一些词语,也让你想起了什么? ( 识字1)

㈤指导写字

1这一课生字很多,也比较难写,我们比一比,谁能记住这些字。

2、反馈:你记住了哪些字,怎样记的?

3、你认为什么字最难写?(相机示范,学生描红)

4、描红剩下的字。

㈥总结点题

水乡人民靠自己的勤劳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我们小朋友要好好学习,掌握本领,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让家乡人民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㈦作业:(小黑板出示)

钱循 发表

请使用站内搜索引擎查找本课全部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是

本文转载自

;id=3511

《水乡歌》仿写 篇5

《水乡歌》教学案例

本文是一首诗歌,歌咏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诗歌的语言简洁干练,明白如话,内中却包含了丰富的水乡画面,一幅幅流动的水乡风光图,诗歌的意境由此而生。我想如果学生能看到(通过自己的想象)这样的画面,那么感受水乡的美及体验水乡人们生活的幸福便易如反掌。如果学生自己动脑、动手画出这样的画面,更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对诗歌内涵的把握。

片断:精读课文,以画促读。

设计理念:抓住孩子喜欢画画的特点,精读部分以画促读,读懂诗歌,读美诗歌。画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是对文本语言创造的过程,读懂了方可画好,画好了自然理解了水乡的生活,便可读美诗歌。动脑读书、动手画画相结合,读懂诗歌、理解重点句,便可入境悟情。

师:水乡的美景就像一幅画,我们该先画什么呢?水还是船?(生:水)

师:要想画好水,必须知道水是什么样的。

生:自由读第一段,交流,水乡的水是什么样的?

师:引读,指导朗读,齐读,指导作画

师:船应该怎么画,(生自由读第二段)

师:哪位小朋友上台画一只船?指导:用什么颜色粉笔?(白色) 船          应该画在什么位置?(生:水上) 画一只行吗?再请小朋友画多只帆船。

师:水上有白帆,天上还有云朵,我们再画上云朵。你们想起书上哪句话?(白帆片片像云朵,飘满湖面飘满河)指导朗读该句。

师:这么多船在干什么呢?

生:捕鱼、捉虾、运输……

师:水里面会有什么,水上呢?水边呢?

生:鱼、虾、蟹、荷、鸭、鹅、稻田……

师:能把你们刚才说的画下来吗?

生:作画、交流、展示。

师:水乡那么优美,生活在这里的人多么幸福啊。

(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二段。)

后记:

在精读时间内,设计以画促读,创设情境,学生学习兴趣极大地激发出来。画要画好,课文必须要读懂,学生便饶有兴味地去读课文了。三段的画法也有不同,第一段在充分读之后交流水乡的水是什么样的,得出水乡水多、水绿、水清,先读好这一段再指导学生作画。第二段在自由读后,请一位学生画一只船,教给方法,再请小朋友画多只帆船,教师画上云朵,由画到文,想起书上哪句话?指导朗读(白帆片片像云朵,飘满湖面飘满河),由画促想,这么多船在干什么?水里会有什么?水上呢?水边呢?在小组充分交流后再作画。进而有感情读课文,从而认识到水乡人民生活的幸福,真正做到以画促读,未着笔墨却体悟深情的目的。

课文《水乡歌》教学案例反思

教学片段:

(自读课文之后)

师:你觉得水乡美在哪儿

生:水乡美就美在这里的"水多,船多,歌多"

(相机完成板书)

师:水乡的美景就像一幅画,如果让我们来画一画,我们该先画什么呢

生:水

师:要想画好水,必须知道水是什么样的,自由读第一段。 你们觉得水乡的水怎样 请你来回答。

生:我觉得水是清的,绿的,很多。

师: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生:"千,万,连,处处"等体会出了"水多".

师:你能把水乡"水多"的感觉读出来吗(学生朗读有关句子)

生:"绿水,清波"等体会出了"水的清,水的绿".

师: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看到"水乡的绿水清波吗

(学生朗读有关句子)

师:小朋友们体会得真好!接下去,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进入水乡水的世界。我们跨过无数沟渠,穿过条条小河,来到了美丽的尚湖边,太阳照在湖面上。风轻轻吹过湖面绿水荡漾 着清波。

啊,多美呀!你们看到了什么 那你就带着这种感觉美美地读吧。

(老师学生一起朗读此节)

……

教学反思:

此段教学,教师从激发学生阅读动机,到点拨学生想像画面,再到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一直到最后鼓励学生朗读背诵,在整个教学环节之中,努力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教者尝试大胆放手让二年级的学生去自读自悟这段话,让学生独自走进文中,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各自构建起自己独特的阅读表象,产生了富有个性的阅读体验。学生是阅读的主人,阅读是学生自主的实践

活动,是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的体验与理解。

《水乡歌》仿写 篇6

《水乡歌》教学反思

宜兴市陶城实验小学 王文雅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课程标准四条基本理念中的第三条,它作为一种精神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课程标准规定,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我在教学《水乡歌》一课时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一、重视自主学习。

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外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坚持让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同时原有的知识经验又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我在《水乡歌》这篇课文的处理上就是采用了这种自主性原则。

首先,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自己找出不懂的生字词,同学之间互相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再提出来师生共同解决。在解决生字词的时候,我又运用画一画、演一演、换一换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之后,在朗读时也采用了自主性原则,让学生自己评自己,哪些地方处理得好,哪些地方还有欠缺,然后再互评。这样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中,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二、重视朗读。

我认为诗歌的教学中,朗读非常重要,在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提高了学生的很多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积淀语感的能力、对文章的理解能力等等,同时,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我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加强朗读。首先,听读,即听课文朗读录音,初步感受课文内容,确定朗读标准。其次,自读,加强课文内容之间的联系。再次,在全班范读,然后自评。最后,同桌之间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组合朗读、问答读,再齐读等。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同时学生的朗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三、重视了拓展。

《水乡歌》是一篇篇幅短小,但语言优美的小诗歌,学生们读起来朗朗上口,于是,我就抓住了这篇课文的优势,在读书、背诵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试编类似的小诗歌。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课堂上也热闹起来了,经过思考、组织材料,学生编出了《家乡歌》、《花乡歌》、《草原赞歌》……一首首、一篇篇,学生思维的火花在闪烁,学生的激情在燃烧,这样的安排,既巩固了课文的语言形式,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续编能力、组织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给了学生展现的舞台。

通过以上方法的运用,在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把这种方法继续下去,也会继续探索,让教学更加完美。

《水乡歌》教学反思

镇江新区丁岗中心小学 朱雯

一,开放自主。

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大胆质疑;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动手作画;解放学生的身体,让他们活动自由!针对学生的认知和兴趣设计教学,在过程中他们将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二,目标整合。

符合第一课时教学模式的初读部分,以学生为主体,自由读,检查中注意根据教学实情及时纠正字音,句子,初读时注意识写生字,整体感知课文等各项目标的整合,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真正让初读落到了实处。

三,快乐阅读

一直以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指导学生朗读,如何使学生获得朗读的快乐,从而变得乐读,会读等等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觉得一堂阅读课,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的尺度很难把握。教师引导多了,成了以教师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引导少了,学生悟得不够,体会不深,不能读得动情动心。这次教学《水乡歌》,我同样被这些问题困扰着。

上完课后,觉得重点没有把握住,时间把握不好,教学环节也不太流畅,教学任务没有基本完成。在教学设计和课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少,其中最重要的是:学习课文时,学生虽然读得很多,但是读得不够入情入境,没有把水乡的美读出来。到底怎样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把水乡的美读出来我想应该让学生独自走进文中,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各自构建起自己独特的阅读表象,产生富有个性的阅读体验。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自读自悟的机会,课上才会产生多姿多彩的独特感受与体验。

《水乡歌》教学反思

一直以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指导学生朗读,如何使学生获得朗读的快乐,从而变得乐读、会读等等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觉得一堂阅读课,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的尺度很难把握。教师引导多了,成了以教师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引导少了,学生悟得不够,体会不深,不能读得动情动心。这次教学《水乡歌》,我同样被这些问题困扰着。

今天,上完课后,觉得时间把握不错,教学环节也比较流畅,教学任务基本完成。在教学设计和课件等方面还得到了老师们的肯定。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其中最重要的是:学习课文时,学生虽然读得很多,但是读得不够入情入境,没有把水乡的美读出来。

到底怎样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把水乡的美读出来?我想应该让学生独自走进文中,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各自构建起自己独特的阅读表象,产生富有个性的阅读体验。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自读自悟的机会,课上才会产生多姿多彩的独特感受与体验。阅读教学中教师究竟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语文课程标准》中写的清楚:“老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同时也是阅读课堂上学生的另一个主要对话对象与合作伙伴。课堂上,教师只放不收,学生便会亦步亦趋;能放能收,学生才能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另外,通过本次教学,我能够体会到本课时的亮点还应该体现在仿写的地方,而前面对于课文的理解以及视频的观看等,都要为这个环节作充分的准备。要让学生会说,首先就是要把这些素材在课堂中点点滴滴的帮助孩子去积累,这样才能使课堂在重点部分更精彩。

《水乡歌》仿写 篇7

课前活动:

师:咱们已经是朋友了,你们会不会背《江南》这首词啊

生:会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来美美地背一背。

生:师生齐背

师:真动听啊,这首词描写的是江南的美丽景色。这节课我们也要来学习一首跟江南水乡有关的诗歌。

师生问好

师:孩子们,举起小手,一起来写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想知道水乡是什么样的吗?

生:想

师:看,这就是水乡。出示课件

师:喜欢水乡吗?

生:喜欢

师:就让我们荡起小舟一起去享受水乡独特的魅力。这些词语会读吗?(出示词语和对应的图画)

生读词语,教师随机点拨。

师:驳是什么呀?

教师看图介绍:驳是小船,这样的小船在水乡到处都是。

师:哪个是帆?

生:船上面的。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挂在船上白色的就是帆。

生读飘满湖。

师:看飘,是什么旁?

生:风字旁

师:再看这个字(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湖”字),不用教,大家认识吗?是东湖一小的“湖”,还有什么湖?

生:西湖、湖北……

(出全部词语)

师:我们来开火车读,一定会读。

师:孩子们读得很好,老师把生字抽出来,你们还能读吗?这是生字魔方(出课件),你们喊停,我就停,读出生字宝宝的名字。

学生齐读生字

师:把课文读一读,注意读正确、流利。

生齐课文

师:一起说一说,水乡什么多呀?

生:水多,船多,歌多(教师随机板书)

师:水乡什么地方水多?自由读读第一小节,画有有水的地方。

学生读书勾画师:好了吗?

生:学生回答得比较小声

师:把你们刚才画的大声说出来

生:渠 河 池

师:小朋友们这几个字都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发现了吗?

生:都有三点水旁

师:你有雪亮的眼睛。都有三点水旁,可见都有水呀!

指导看课件上的字

师:这个字说清楚。“渠”

师:城市里的孩子很少见到“渠‘。出示课件图片

师:水乡里是有一条渠一条河吗?

生:不是

课件出示文字:千条渠,万条河

师:千条渠,万条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水乡处处都可以看见渠和河。

生:水乡几乎都是渠和河。

师:一条条渠水清澈流淌,一条条河碧波荡漾。这就是——

生接读句子:千条渠,万条河。

师:想像着画面再读一读

生再读

师:河够多,渠不够多,让我们再一起读。

生齐读

师:一个千,一个万,就让我们满眼都是水了。让我们看看池塘里的水。

生:有很多池塘

师:孩子,你不仅很会读书,还很会想像。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生:池塘很大

师:这是你眼中的池塘,除了很大,还怎么样?让我们再来想像一下,往这边看——往前看——往后一看,这就是一个连一个。

生读

这么多池塘,你们一下就看够了,我还没看够呢。“连”读慢一点。

师:处处绿水——

生:荡清波

师:荡的意思

生:(无语)

师:荡就是摆动的意思,再读一读

生:读句子

师:带动作再读

生:读第一节诗中描写水多的句子。

师:这么美的景色这么快就看完了,荡——清——波——慢一点。再来一遍。

学生读。

师:(评价)这才叫读书呢!真美!

分男女生读

师:想象着画面,让我们带上动作美美地把第一小节读一读。

师:美,实在是美啊,水乡水多,船就多了。能不能自己读一读第二节,来,自己读。

生:读第二节

师:老师感受到了船多。

生再读第二节诗

师:白帆片片像去朵,船真多啊。让我们一起再美美地这一小节吧。

生齐读

师:想像着画面,你一定能读好。谁再来读

一男生读

师:我看到了一片片白帆真多,但是这白帆上装的东西真多,有点沉。

一男生读

师评价:读得不错。你读。(指一女同学)

一女生读

师评价:蓝天上白云朵朵,绿水上白帆点点!

师:渔民们在做什么?

生:捕鱼呢!

生:欣赏美丽的风景呢!

生:网龙虾。

师:对啊,江南就是鱼米之乡,课前背的江南可采莲——,有劳动就有收获,夕阳西下,勤劳的人们唱着歌满载而归。

(课件出示:欢快乐曲,最后一段文字)

生齐读

师:装满一箩又一箩,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

生:为什么说歌声装满一箩又一箩?

生:歌声怎么会装满箩呢?

师:是啊,歌声怎么能装满箩呢?

师:你是怎么理解的,想好后,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谁说说看。

生:因为很多

师:歌声能用箩筐装吗

师:渔民的箩筐里到底装了什么呀?

生:歌声

生:鱼和虾

师:那歌声那就像一筐筐鱼虾一样,就像是一朵朵荷花一样,数一数不清。

引导生齐读本小节

师:劳动换来了新生活,劳动换来了水乡人民的富裕生活,想象他们的生活怎样的?

生:有电脑了

师:生活多幸福呀!

生:原来没有的,现在都有了。

师:你真会想,再再课文插图,他们的房子会——

生:他们现在房子不像以前一样,和城里的一样高大。

师:他们要什么有什么,应有尽有,生活一天比一天过得更好,这就是他们的——

生:新生活。

师:让我们满怀喜悦和幸福再读第三小结。

生练读

师:都读好了,让我们再一起来读。

生齐读课文第三节

师:假如我就是一名到水乡来旅游的游客,小渔民你们能回答我的问题吗?

师引读:水乡什么多——

生:水多……(完成本小节的朗读)

师引读:水乡什么多——

生:船多……(完成本小节的朗读)

师引读:水乡什么多——

生:歌多……(完成本小节的朗读)

师:江南是一个物产丰富的渔米之乡,我们武汉也是物产丰富的地方,说说自己的家乡,武汉什么多?

生:人多

师:大城市里人都很多。说有特点的。

生:湖多

生:车多

生:餐厅多

生:藕多

师:藕是很多,这几天老师在武汉吃了很多。

师:你们和水乡的孩子一样也很热爱自己的家乡,课后我们可以学习课文的样子自己也来学习写一写自己的家乡。现在音乐中美美地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小朋友们,这首诗很美,节奏明快,琅琅上口,我们就用问答的形式,把这首诗背一背。

学生练习背

师:真棒,真聪明的孩子。刚才我们知道了水乡的水多、船多、歌多,既然都是写多,这三个小节的顺序能调换吗?想一想,因为什么多?所以什么就多?

生:因为水多,船就多

师:(师板书)继续往下,

生:因为船多,鱼虾多

师:你刚才说了两个小节,你有信心,你会说好的。

生:江南因为水多,船就多……

师:说得真好,真棒,老师为你鼓掌。谁再说?

生:因为——所以——

师:对啊,同学们,如果没有——就没有——,是啊,正因为水多,才有绿水荡清波,才有白帆片片像云朵,正因为船多,才有唱船歌的幸福歌;正因为歌多,才能赞美水乡的诗歌。歌就是赞美、歌颂的意思。让我们把这三个小节装在眼里,装在心中,让我们来写一写装字。拿起你的小手,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老师蹲低些,大家看得清楚。看清楚了吗?

生;看清楚了。

师:在田字格里工工整整写“装”字。

师:孩子们,水乡歌这首诗很美,老师用江南的调子把诗歌稍作改动,让我们一起欣赏。

生欣赏

师:装在心里,慢慢地品尝啊!

[教学简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十个生字,重点指导学生写“装”“飘”字,掌握两个新部首。

3.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美好的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荡”、“新生活”等重点字词,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美好的生活。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知水乡

1.播放课件,欣赏水乡风光,激发学生对水乡的喜爱之情。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圈画生字、拼读生字。

2.检查反馈,理解“驳”、“帆”

3.齐读课文,读准字音。想想:水乡什么多?

三、细读课文,感情朗读

(一)学习第一小节。

1.理解水乡水多的特点。

(1)出示课文第一小节,自由读,让学生想象:仿佛看到什么?

(2)指导朗读,读出渠多、河多、池塘多的特点。

2.理解水乡水美的特点。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画面,用手势帮助学生理解“荡”。

(2)指导读好“处处绿水荡清波”,感受水乡的水美。

3.有感情地读第一小节,读出文字之美、意境之美。

(二)学习第二小节。

1.理解水乡船多的特点。

(1)方法迁移,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船多的词语并进行感情朗读。

(2)看图理解“白帆片片像云朵”。

(3)指导有层次地朗读,读出船的多、船的美。

2.想象船上的渔民都在干什么,体会渔民的勤劳。

(三)学习第三小节

1.理解水乡歌多的特点。

(1)自读质疑。

(2)随文解字“箩”,想想:水乡人用箩筐来装什么?

(3)联系上文,想象水乡人民的过上了怎样的新生活?

2.理解“歌”的在文中意思,再读课题,。

3.学生选择不同方式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小节。

四、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结构上的特点。

2.师生对答读,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文章结构特点,帮助学生背诵。

3.拓展思维,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家乡什么多。

五、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二、听写生字

三、指导写字

四、迁移练习

1.次感悟文章结构特点,尝试动笔练写。

2.搜集赞美家乡、歌颂幸福生活的诗歌,举行小型诗歌朗诵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