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案(优秀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教案(优秀5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高中生物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说明细胞的分化。
2、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
能力方面:进行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与人类健康的资料搜集和分析。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
⑴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
⑵细胞全能性的概念。解决方法:联系初中学过的有关组织、器官、系统的知识;联系不同组织中的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特点。从个体发育过程中各种组织、器官、系统的建成让学生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
2、教学难点: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及实例。
解决方法:从体细胞一般是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繁殖而来的,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套和受精卵相同的染色体,携带具有本物种特征的DNA分子的角度,得出细胞全能性。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方法:讲解法。五、教具准备:课件
六、学生活动
1、通过具体实例,启发学生得到细胞全能性的概念。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点。
七、教学程序
[问题探讨]1、为什么健康人的血细胞数量不会随着血细胞的死亡而减少?2、骨髓与血细胞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一、细胞分化及其意义
出示教材P117、118相关图片讲解。
1、细胞分化的概念:略。
2、引导学生探讨以下问题:
⑴细胞分化在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实例。例如,在植物的胚根发育成根的过程中,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分裂,形成的细胞近似正方体。随着细胞的生长,变成伸长区的长方体细胞,后来分化成成熟区的输导组织的导管细胞、根毛细胞、薄壁细胞等形态、结构、功能各异的细胞。又如动物的胚胎细胞形成多细胞生物体。干细胞再生出各种细胞等。⑵细胞分化的过程。在细胞外观尚未出现明显变化之前,细胞分化的前途就由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决定了。分化的细胞所呈现出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变化,首先源于细胞内化学物质的变化,如结构蛋白和催化化学反应的酶,以后依次渐变,不能逆转。因此,分化是一种持久的、
稳定的渐变过程。⑶细胞分化的意义。一般多细胞生物体的发育起点是一个细胞(受精卵),细胞的分裂只能繁殖出许多相同的细胞,只有经过细胞分化才能形成胚胎、幼体,并发育成成体,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3、细胞分化的特点:持久性,不可逆转。
4、细胞分化的时间:整个生命进程中,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5、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6、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吗?
二、细胞的全能性
1、细胞的全能性概念教师出示教材P119胡萝卜的组织培养的图片,介绍美国科学家斯图尔德的实验。由于体细胞一般是通过有丝分裂增殖而来的,一般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整套和受精卵相同的染色体,携带有本物种相同的DNA分子。因此,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在合适的条件下,有些分化的细胞具有恢复分裂、重新分化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能力。细胞的全能性就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介绍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应用)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从整个细胞来说,全能性受到限制。但是细胞核仍然保持着全能性。例如,将绵羊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培育出克隆绵羊“多利”。
2、干细胞动物和人体内仍保留着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叫做干细胞。例如,人的骨髓中有许多造血干细胞。干细胞有多种类型,可分为成体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也可以分为这样三种类型:能够分化产生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类型细胞的干细胞称为全能干细胞,它本身可以形成一个生命;不能单独发育成完整个体,但能分化为多种类型细胞的干细胞称为多能干细胞;能分化产生与特定器官和特定生理功能相关的细胞称为专能干细胞。
[资料搜集和分析]干细胞研究进展与人类健康,讨论回答教材P120相关问题。
三、总结
细胞分化的概念,细胞分化的生物学意义和细胞的全能性等。
四、作业布置
P120练习
五、板书设计
第2节细胞的分化
一、细胞的分化及其意义
1、概念:
2、特点:持久的,不可逆转的
3、时间:整个生命进程中,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4、意义:
5、实质:基因选择性表达
高中生物教案 篇2
一、预习目标
1、知道染色体的种类及特点,会区分染色质和染色体
2、知道减数分裂的过程及特点
3、会根据图形分析染色体条数,DNA分子数
二、复习旧知
1、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关系: 。
2、染色体主组成成分 和 ,分布在 。
3、有丝分裂
(1)特点:染色体复制 次,细胞分裂 次,结果是形成 个子细胞,且染色体条数 (变?不变?)
(2)图形分析
A B C
染色体条数
DNA分子数
染色单体数
(3)过程
A 期 B 期 C 期
染色体行为变化
染色体条数
DNA分子数
三、预习新知
(一)染色体种类
1、分类依据:
2、种类: 染色体、 染色体、 染色体
3、特点:
(1)每种生物的细胞核中的染色体的 和 是相对恒定的。
(2)大多数生物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 存在(用 表示),生殖细胞中则是 存在的(用 表示)
(二)减数分裂
1、概念:是 生殖生物的 细胞成为 细胞的分裂过程。
2、特点:细胞经过 次连续的分裂,染色体只复制 次,结果是一个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 个生殖细胞,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 。
3、 过程:分为 期,减数 分裂(MI)减数 分裂(MII)
(以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为例)
减I
前期
联会形成
中期
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
分离, 自由组合
减II
前期
染色体已减半、无同源染色体
中期
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
一分为二, 分别移向两极
末期
染色体进入两个核变成染色质
结果 子细胞 含体细胞一半数目的染色体
(三)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条数和DNA分子数的变化规律曲线
染色体条数 DNA分子数
间期 MI MII 间期 MI MII
(四)同源染色体识别
1、同源染色体:指一条来自 方,一条来自 方,,其形态、大小 的 条染色体。
2、四分体:减数第 次分裂的 期,同源染色体相互 ,此时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 条 ,所以称之为四分体。
3、图形识别
(1) 对同源染色体 (2) 个四分体
(3) 条染色体 (4) 个DNA分子
(5) 条染色单体
(6) 对姐妹染色单体,分别是 与 , 与 。
(7) 对非姐妹染色单体,分别是 与 , 与
高中生物教案 篇3
教学建议:可以参考探究一的实验设计思路,设计出一组呈梯度的pH环境,以研究不同的pH对酶作用速率的影响。
师
能否根据数学的函数思想,绘出H2O2酶作用速率与pH之间关系的函数示意图?你能否对该函数图进行解释?
学生自主完成:
说明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pH范围;并且特定的酶具有一个特定的最适宜pH;在最适pH范围内,随着pH的升高,酶作用速率增加;超过最适pH范围后,随着pH的升高,酶作用速率降低,并最终导致酶失去活性;过酸与过碱对酶活性的破坏都不可以被恢复。
如人体内的胃蛋白酶需要的最适pH范围是1.5~2.2之间,而胰蛋白酶需要的最适的pH范围是8.0~9.0。
探究三:酶浓度对酶作用速率的影响
实验假设
酶浓度影响酶作用速率。具体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定范围内增加酶浓度,酶作用速率升高;超过一定的浓度范围以后,再增加酶浓度,酶作用速率不变。
实验器材
烧杯、试管、量筒、干酵母菌、过氧化氢、蒸馏水等。
实验步骤
①取一定量的酵母菌配制成酵母菌溶液,用容量瓶(或量筒与烧杯)将上述鲜酵母菌溶液分别配制成稀释10倍、100倍、100倍、1 000倍的酵母菌稀释液;另取4支试管,分别标记为1、2、3、4,用量筒各量取3 mL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加入上述4支试管。
②将酵母菌稀释液分别加入上述4支试管,观察试管中气泡逸出的速率与气泡的大小。
实验数据与分析
1 2 3 4
加入酵母菌稀释液后气泡逸出的速率 ++++ +++ ++ +
数据分析(酶作用的速率) ++++ +++ ++ +
关于实验数据的分析说明:实验中,加入酵母菌稀释液后气泡逸出的速率越快、气泡越大,直接表明过氧化氢被分解得越多,间接证明酶作用的速率越大。
师
能否根据数学的函数思想,绘出H2O2酶作用速率与酶浓度之间关系的函数示意图?你能否对该函数图进行解释?
学生自主完成:
生
具体来说,在底物浓度一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定范围内增加酶浓度,酶作用速率升高;酶的浓度超过一定的范围以后,再增加酶浓度,酶作用速率不变。这主要与反应容器中底物浓度的限制、产物浓度的抑制等因素有关。
探究四:底物浓度对酶作用速率的影响
教学建议:可以参考探究三的实验设计思路,设计出一组呈浓度梯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环境,以研究不同的底物浓度对酶作用速率的影响。
学生探究:进行相关的实验并进行数据分析。并画出底物浓度与酶作用速率关系的函数图。
生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定范围内增加底物浓度,酶作用速率升高;超过一定的温度范围以后,再增加底物浓度,酶作用速率不变。这主要与反应容器中酶浓度的限制、产物浓度的抑制等因素有关。
师
那么,反应产物的浓度对实验中酶作用的速率有何影响呢?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从化学平衡的角度来分析问题。
生
反应产物对实验中酶作用的速率具有抑制作用,随着反应产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越明显。
课堂小结
酶促反应的速率受到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单单考虑一种因素而忽略另一种因素都是不可取的;研究其中一种因素的作用,要注意控制变量。
引导学生阅读“放眼社会”的“酶与疾病”,让学生了解酶和疾病的关系,如先天性酶缺陷病、酶的活性变化而导致疾病的产生、酶在诊断和治疗疾病中的应用,更重要的是理解酶是生物体内进行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教师还可鼓励学生收集社会生活中,尤其是医疗卫生事业中有关酶的应用的例子。
用作辅助消化剂的多酶片,含有淀粉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脂肪酶等,尽管胃内酸度较高,不适合大多数酶发挥作用,但人们可以将某些酶制剂做成肠溶剂型,如糖衣片和胶囊等,让酶到达肠内后再被释放出来发挥作用,从而治疗消化不良和食欲不振等症。
学生活动:阅读“酶与疾病”,并利用网络、图书馆、报刊等途径,通过资料收集与整理、实地走访与考察等多种方法,写出一篇有关“酶与疾病”的调查报告。
板书设计
3、酶促反应
4、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1)温度
(2)pH
(3)酶的浓度
(4)底物浓度
活动与探究
“探究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是否能发挥活性”的活动建议:
探究原理:
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在过酸或过碱的环境下酶的活性都会丧失。在活性范围内,酶的活性随着pH的变化而有所变化。由于人体的胃蛋白酶由胃腺细胞分泌产生,并在胃中催化蛋白质分解的反应,然后随食糜进入小肠,这时pH由2.0变成7.8,对胃蛋白酶的活性产生了影响。
实验材料:
胃蛋白酶溶液,精肉块,盐酸,NaOH,pH试纸等。
实验步骤:
(1)配制pH=2.0和pH=7.8的液体;
(2)在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pH=2.0和pH=7.8的液体;
(3)加入两块相同形状的等重量的精肉块;
(4)向两试管中同时滴入胃蛋白酶溶液;
(5)定时观察,记录;
(6)分析得出结论。
高中生物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群落的演替过程。
三、板书设计:
一、演替
㈠初生演替
㈡次生演替
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四、教学过程:
〖引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2、火山爆发后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在火山爆发中,有些物种可能会绝灭;在恢复过程中外来新物种可能会进入。群落结构因此而发生了变化,一般不能恢复原来的群落结构。
〖板书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问题以“本节聚焦”的问题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
〖板书一、演替的类型
〖学生活动学生带着“思考与讨论1”,阅读P79~P80,并完成“思考与讨论”。
〖提示1.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2、通过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起了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而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其结果是逐渐取代了地衣。
3、能找到这些植物。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
〖板书㈠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彻底消灭了的地方的演替。
㈡次生演替: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讲述我国东北科尔沁草原地区的农田,在弃耕后开始出现恢复演替,这是一种次生演替。耕作前的原始植被为贝加尔针茅草原,开垦后种了几年玉米,后因产量下降而弃耕。弃耕后的1~2年内以黄蒿、狗尾草、猪毛菜、苦荬菜等杂草占优势;2~3年后,黄蒿占优势;3~4年后,羊草、野古草、狼尾草等根茎禾草入侵,并逐渐占优势,进入根茎禾草阶段;7~8年后,土壤变坚实,丛生禾草开始定居,并逐渐代替了根茎禾草,恢复到贝加尔针茅群落。这一过程需要经历10~15年,根据耕作时期长短,土壤侵蚀程度,以及周围原始物种的远近而有所不同。
〖板书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学生活动学生带着“思考与讨论2”,阅读P81,并完成“思考与讨论”。
〖提示1.至少有两种因素在小路周围的杂草分布中起作用:一是人的践踏,从耐践踏而言,车前草最强,狼尾草次之,狗尾草最弱;二是植物之间的竞争,在远离人践踏的地方,茎秆较高的狗尾草优先获得阳光,车前草等处于劣势。
2、如果小路被废弃后,人的践踏活动停止了,在路周围会慢慢长出茎秆较高的植物,逐渐成为优势植物。于是,就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
〖板书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讲述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边际土地开垦史。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在黑龙江三江平原、新疆和华南地区有计划地组织大规模垦荒,在其他江河、荒原、沼泽和丘陵地区也开展了规模不等的垦殖活动。1952~1990年,全国累计开垦荒地3.58×107 hm2,其中80%是1970年以前开垦的。大量开垦直接导致农牧渔业生产能力和环境质量下降。开垦的结果是:水土流失,江河蓄洪能力下降,以及土地严重退化。这些问题已引起各方面广泛关注。我国已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牧还草等重要政策,并从20xx年1月起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条例》。
退耕还林。1999年开始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试点,20xx年全面实施,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3.18×106 hm2,荒山造林3.25×106 hm2,中央累计投入达232亿元。规划在20xx年前退耕还林1.47×107 hm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73×107 hm2。工程建成后,工程区将增加林草覆盖率5个百分点,水土流失控制面积8.67×107 hm2,防风固沙控制面积1.03×108 hm2。这是50多年来我国涉及范围最广、任务量最大、农民参与度最高的生态建设工程。
退田还湖。1998年以来,为治理长江水患,国家实施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的方针。5年来的“退田还湖”,已使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面积由3 950 km2“长”到了5 100 km2,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面积增长了35%,恢复到60年前的4 350 km2。两大湖区为此搬迁的移民相当于三峡移民的1.4倍。两大湖泊的扩容,改善了长江流域的生态。目前,长江干流水面恢复了1 400多km2,增加蓄洪容积1.3×1010 m3。这是历史上自唐宋以来第一次从围湖造田转变为大规模的退田还湖。
退牧还草。从20xx年起,用5年时间,在蒙甘宁西部荒漠草原、内蒙古东部退化草原、新疆北部退化草原和青藏高原东部江河源草原,先期集中治理6.67×107 hm2,约占西部地区严重退化草原的40%。“退牧还草”将采取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3种形式进行,实行草场围栏封育,适当建设人工草地和饲草料基地,大力推行舍饲圈养。力争5年内,使工程区内退化的草原得到基本恢复,天然草场得到休养生息,变过牧超载为以草定畜,达到草畜平衡,实现草原资源的永续利用,建立起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草原生态系统。
⊙要点解析
1、 群落的演替是一个群落取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这个过程直到出现一个顶极群落才会中止。群落这种依次取代现象就叫演替。如:一块农田,如果人们不去耕耘和种植,任其自然发展,不用多久,就会长满各种野草。多年以后,农田又会发生变化,草本植物减少,各种灌木又繁茂地生长起来。再过若干年,一些高大的乔木也在这里生长起来,灌木又处于次要地位。经过漫长的时间,最终这块农田演变为一片森林。在不受外力的干扰情况下,它将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森林群落,而不会被别的群落所取代,成为顶极群落。
2.群落的形成总是从没有生物生长的地段开始的,这种没有生物生长的地段称为裸地。裸地可分为原生裸地和次生裸地。前者指从来没有生物生长或虽曾有过植物生长,但被彻底消灭了,没有留下任何植物的传播体及原有植被影响下的土壤。后者指原来有植物生长,因植被遭受破坏后形成的裸地。这种裸地虽然没有植物生长,但原有的土壤条件没有被破坏或破坏不够严重,在土壤中还保留了植物的繁殖体,如种子、根、茎等。原有的植物繁殖体和残存的土壤条件在群落形成过程中将起一定的作用,故次生裸地上群落形成的速度比原生裸地快。次生演替过程的长短,主要决定于群落受干扰的强度和所持续的时间。例如,森林的次生演替取决于森林的利用方式,砍伐方式(择伐、皆伐)及其对林内优势树种的苗木、幼树和地被的破坏程度都为群落的演替造成了不同的条件,影响群落的复生和变化过程。在森林群落的演替过程中,动物群落的演替也是十分明显的。
3.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是由群落本身的生命活动造成的,与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没有直接的关系;有些情况下,是群落内物种生命活动的结果,为自己创造了不良的居住环境,使原来的群落解体,为其他植物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诱发演替。
4.外界环境条件如气候决定着群落的外貌和群落的分布,也影响到群落的结构和生产力。气候的变化,无论是长期的还是暂时的,都会成为演替的诱发因素。地表形态(地貌)的改变会使水分、热量等生态因子重新分配,转过来又影响到群落本身。土壤的理化特性对于置身于其中的植物、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火也是一个重要的诱发演替的因子。影响演替的外部环境条件并不限于上述几种,凡是与群落发育有关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态因子都可成为演替的外部因素。
5.人类的活动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所有的自然因子,因为人类社会活动通常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促进、抑制、改造和建设的作用。放火烧山、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等,都可以使生物群落改变面貌。人还可以经营、抚育森林,管理草原,治理沙漠,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司于自然发展的道路进行。人甚至还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控制之下。
五、教后感: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教育学生要尊重自然,热爱自然,而不是破坏自然。
高中生物教案 篇5
知识精华
来源排出调节
水的平衡和调节
饮水、食物物质、代谢由肾、皮肤、大肠排出神经调节、激素调节
钠盐的平衡和调节
主要来自食盐主要经肾、其次由汗液、粪便排出醛固酮(盐皮质激素)调节
钾盐的平衡和调节
食物主要经肾、其次未吸收的随粪便排出醛固酮调节
意义:水和钠盐在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稳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人在高温条件下工作,剧烈运动或某些疾病(剧烈呕吐、严重腹泻)时,会丢失大部分的水和无机盐,影响血压、心率的稳定。
钾在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稳定方面、心肌舒张、兴奋性上具有重要作用。
水在溶解代谢废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关于水、盐调节的几个问题:
1)尿激素的释放和分泌。
2)醛固酮的效应有三:促进钠的重吸收、促进钾的分泌排出、促进水的重吸收。
题例领悟
例1:某人患急性肠胃炎,严重腹泻,并且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四肢发冷等症;要缓解以上症状,应:
A、输入生理盐水。B、口服生理盐水。
C、口服钾盐水。D、输入醛固酮。
解析:题意中出现的症状是缺少水和钠盐,其次输入比口服效果快。
固答案:A
例2:人体内K和钠离子的排出特点相比,不同之处是:
A、多吃多排B、少吃少排C、不吃不排D、不吃也排。
解析:钾离子的排出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钠离子的排出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答案:D
一、选择题:
1、人体内的水的主要来源及排出主要途径是:()
A、来自饮水,食物和由肾排出。
B、来自饮水,食物和由皮肤排出。
C、来自饮水,物质代谢和由肺排出。
D、来自饮水,物质代谢和由大肠排出。
2、离子态的无机盐(如血液中的钾、钙离子)的生命作用不包括:()
A、细胞结构物之一。
B、维持细正常生理功能
C、维持细胞的形态。
D、调节细胞内的PH值。
3、下列有关人体内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中渗透压降低,则尿量减少。
4、调节无机盐平衡的重要激素是:()
A、抗利尿激素B、醛固酮C、肾上腺素D、甲状腺素。
5、下列仅属于水分排出的途径的是:()
A、肾排出B、大肠排出C、皮肤排出D、肺排出。
6、不能对肾小管重吸收水分起促进作用的是:()
A、渗透压升高。B、抗利尿激素升高
C、血浆渗透压升高。D、醛固酮升高。
二、简答题:
7、下图为肾单位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当人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过咸的食物时,通过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促进()和()对的重吸收,减少尿的排出,使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
2)当血钾升高或降低时,可直接刺激,使的分泌量增加,从而促进()和()对的重吸收和对的分泌,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3)通过显微镜检查发现构成肾小管的细胞线粒体较多,起生理意义是。线粒体所需的能源物质和氧气由()提供,产生的二氧化碳由()________带走。
自我评价答案
一、选择题:
1、A2、A;3、C;4、B;5、D;6、A。
二、简答题
1、抗利尿激素1肾小管2集合管
2、肾上腺醛固酮1肾小管2集合管钠钾
3、提供能量,有利于纳的重吸收和钾离子的分泌3肾小管毛细血管血液3肾小管毛细血管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