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案【精选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这次为您整理了高中语文教案【精选6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高中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熟读文本,把握文意,了解荆轲的性格特点。
2、鉴赏文本中的场面描写及细节描写的艺术魅力。
3、进一步梳理积累文言常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4、公平合理地评价历史人物,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教学重点
目标2和3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复习旧课,检查预习
略。
二、导入新课
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导入课文。
三、整体感知
1、关于《刺客列传》
《刺客列传》是一篇类传,依次记载了春秋战国时代曹沫、专诸、豫让、聂政和荆轲等五位著名刺客的事迹。
关于此传的传旨,在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中,只谈到“曹子匕首,鲁获其田,齐明其信;豫让不为二心”,专诸、聂政、荆轲之事不及一语。显然,这不是此传的全部传旨。细味全传,尽管这五人的具体事迹并不相同,其行刺或行劫的具体缘由也因人而异,但是有一点则是共同的:他们都有一种扶弱拯危、不畏强暴、为达到行刺或行劫的目的而置生死于度外的刚烈精神。而这种精神的实质则是“士为知己者死”。所以太史公在本传的赞语中说:“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这也就是太史公对本传传旨的一种集中概括了。太史公是站在他所在的那个时代的立足点,带着他特有的身世之感和爱憎,来热烈歌颂他所一再称赏的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刚烈精神的。
2、相关背景
荆轲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3、播放课文相关视频。
4、学生默读课文,疏通字词,粗知文意。
5、课文内容概括
读书击剑一一盖聂论剑一一鲁勾践怒斥一一结交渐离一一太子求计一一接受於期一一引见田光一一引见荆轲一一田光自杀一一太子委命一一秦国破赵一一燕国危难一一刺秦准备一一易水诀别一一秦廷行刺一一行刺失败一一荆轲被斩。
四、研讨探究
1、荆轲刺秦王的行动分几步进行?
提示:
准备(信物、匕首、助手)→诀别→行刺
2、荆轲形象有何特点?
提示:
沉稳隐忍,侠肝义胆、扶危济困,果敢勇决、不畏强暴、机智镇静、秉性刚烈。
3、文章写荆轲与盖聂、鲁勾践的交往的两个细节,是否有损于荆轲形象的塑造?
提示:
否。写这两个人物,两个细节,以表现荆轲的沉稳。
4、写高渐离与田光这两个人物,对刻画荆轲有什么作用?在结构上有什么好处?
说明荆轲不是庸俗之辈。与后来的故事发展密切相关,起着铺垫作用。
5、本文人物形象塑造有何特色?
⑴善于通过冲突来写人物。
⑵通过语言、神态、表情和动作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
⑶善于用反衬手法,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秦武阳,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衬托荆轲英雄虎胆)。
6、分析一下易水诀别场面描写的作用
对荆轲的气质、性格、精神风貌作了画龙点睛的揭示,为整个故事渲染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7、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提示:
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当然这当中也流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这既是荆轲本身的局限,也是作者的局限。从荆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因为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8、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提示:
从思想、性格、作用等方面考虑。
言之成理即可。
五、梳理积累
1、通假字
吾曩者目摄之;通“慑”,震慑
荆轲嘿而逃去;通“默”,沉默
祸必不振矣;通“赈”,救
北购于单于;通“媾”,和好
心惛然;通“昏”,迷惑
恐不能须臾;通“耐”,经受得住
太子送至门,戒曰;通“诫”,告诫
其意不厌;通“餍”,满足
莫敢合从;通“纵”,合纵
使悉反诸侯侵地;通“返”,返还
秦王必说见臣;通“悦”,高兴
右手揕其匈;通“胸”,胸膛
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通“拊”,拍
请辞决矣;通“诀”,告别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通“震”,震慑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通“捧”,捧着
图穷而匕首见;通“现”,露
卒起不意;通“猝”,突然
2、古今异义词
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古义:性情谨厚之人;今义:年长辈分高的人
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且至于燕;古义:到;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古义:获罪;今义:招人不快或怀恨
足为寒心;古义:内心恐惧;今义:因失望而痛心
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古义:处境困难;今义:经济困难
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古义:消除借口;今义:害怕泄露秘密而害死知道内情的人
太子逢迎;古义:迎接;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长者为行,不使人疑之;古义:有很高修养的人;今义:年长辈分高的人
丹所以诫田先生毋言者;古义:表示原因;今义:表结果(连词)
此天之所以哀燕而不弃其孤也;古义:表示依据,用来;今义:表结果(连词)
3、一词多义
之
卫人谓之庆卿;他(代词)
而之燕;到(动词)
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的(助词)
居顷之;起调节音节作用(助词)
擅巴、汉之饶;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
田先生不知丹之不肖;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而
而之燕;承接关系连词
盖聂怒而目之;修饰关系连词
民众而士厉;并列关系连词
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假设关系连词
使
使使往之主人;派(动词)
使使往之主人;使者(名词)
使者还报;出使(动词)
使得至前;致使(动词)
使得毕使于前;让(动词)
使得毕使于前;使命(名词)
其
其后秦伐魏;那(代词)
然其为人沈深好书;他(代词)
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那些(代词)
其后乃可图也;这(代词)
及
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以及(连词)
及政立为秦王;等到(介词)
为
然其为人沈深好书;做(动词)
及政立为秦王;担任(动词)
归而求为报秦王者;替(介词)
复为羽声慷慨;变成(动词)
故
故尝质于赵;以前(名词)
故丹怨而亡归;所以(连词)
以
以术说卫元君;用(介词)
酒酣以往;而(连词)
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来(目的连词)
易水以北;用在方位词后表方位(助词)
柰何以见陵之怨;因为(介词)
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凭借(介词)
以次进;按照(介词)
固
固去也;本来(副词)
北有甘泉、谷口之固;险固(形容词)
固请毋让;坚决(形容词)
虽
荆轲虽游于酒人乎;虽然(转折连词)
虽有管、晏;即使(假设连词)
于
徙于卫;到(介词)
荆轲游于邯郸;在(介词)
北购于单于;跟(介词)
丹终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被(介词)
言足下于太子也;向(介词)
乃
其先乃齐人;是,表判断(副词)
其后乃可图也;才(副词)
乃造焉;于是(副词)
且
且至于燕;将要(副词)
且非独于此也;况且(递进关系连词)
善
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友善(动词)
所善荆卿可使也;熟悉(动词)
见
柰何以见陵之怨;被(介词)
偻行见荆卿;会见(动词)
过
荆轲尝游过榆次;经过(动词)
愿足下过太子于宫;拜访(动词)
因
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通过(介词)
因遂自刎而死;于是(副词)
因而刺杀之;趁机(介词)
足
足为寒心;足够(形容词)
行怨暴之怒,岂足道哉;值得(动词)
而欲不可足也;满足(动词)
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足够(动词)
数
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邺;几(数词)
数困于兵;屡次(副词)
举
又举兵南伐楚;兴起(动词)
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全(形容词)
则
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承接关系连词
则不可;如果(假设连词)
擅
擅巴、汉之饶;占有(动词)
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独揽(动词)
间
以其间诸侯得合从;时机(名词)
异物间进;间或(副词)
顾
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副词)
终已不顾;回头(动词)
不顾国家之大害;顾及(动词)
发
遂发;出发(动词)
发尽上指冠;头发(动词)
秦王发图;打开(动词)
然
然其为人沈深好书;然而(转折关系连词)
虽然,光不敢以图国事;这样(代词)
4、词类活用
盖聂怒而目之;目视(名词活用作动词)
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做人质(名词活用作动词)
必入臣;称臣(名词活用作动词)
太子前顿首;上前(名词活用作动词)
於期乃前曰;上前(名词活用作动词)
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天天(名词作状语)
稍蚕食诸侯;像蚕一样(名词作状语)
北有甘泉、谷口之固;在北面(名词作状语)
南有泾、渭之沃;在南面(名词作状语)
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用匣子(名词作状语)
函封,燕王拜送于庭;用匣子(名词作状语)
发尽上指冠;向上(名词作状语)
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向西;向南(名词作状语)
又举兵南伐楚;向南(名词作状语)
太子受而舍之;使……居住(使动用法)
使使以闻大王;使……知道(使动用法)
臣海内之王者;使……称臣(使动用法)
太子迟之;以……为迟(意动用法)
群臣怪之;以……为怪(意动用法)
5、特殊句式
荆轲者,卫人也;判断句
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省略句
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省略句
归而求为报秦王者;省略句
置之匈奴;省略句
可与谋;省略句
驽马先之;省略句
使悉反诸侯侵地;省略句
以试人;省略句
欲与俱;省略句
而为治行;省略句
待吾客与俱;省略句
见燕使者咸阳宫;省略句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省略句
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状语后置
故尝质于赵;状语后置
窥以重利;状语后置
嘉为先言于秦王;状语后置
燕王拜送于庭;状语后置
北有甘泉、谷口之固;定语后置
南有泾、渭之沃;定语后置
擅巴、汉之饶;定语后置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定语后置
往而不返者,竖子也;判断句
六、课后作业
1、笔译全文。
2、写一篇短文,谈谈荆轲失败的原因。
高中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与《窦娥冤》一文的学习相结合,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与成就。
2、鉴赏富于文采的曲词:
(1)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心理性格特征;
(2)善于化用或借用古代诗词的语句乃至意境。
3、欣赏崔莺莺的形象,了解本课曲词富于抒情性和音韵美的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鉴赏女主人公莺莺的艺术形象。
2、体味剧作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鉴赏剧作富于文采的语言。
三、德育渗透目标
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四、美育渗目标
把握、鉴赏女主人公莺莺的艺术形象,鉴赏剧作曲词的音韵美和体会其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学法指导
1、从分析情节入手,了解莺莺的心理变化,从而准确把握人物思想性格。
按情节可把全折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赴长亭路上的场面。通过三支曲子,写出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第二部分是长亭饯别的场面,通过八支曲子,写出崔、张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了莺莺重爱情而轻名利的反抗精神。第三部分是临别叮嘱的场面,用六支曲子写出莺莺对张生的关心与担心,关心的是他身体,担心的是他考中后“停妻再娶妻”,进一步表现莺莺对功名利禄的轻视。第四部分是分手后的场面,用两支曲子,写出莺莺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
2、选择几支曲子,反复诵读,了解所用的修辞方法,品味其情景交融的意境。如,可把几支描写秋天景色的曲子【端正好】【脱布衫】【一煞】集中起来读,然后作两种比较:一是与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描写秋景的诗句对比,看看所选取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二是将这三支曲子描写的景象对比,看看景物特点和表达的气氛有何不同。
一、重点、难点
把握、鉴赏女主人公莺莺的艺术形象,鉴赏剧作曲词的音韵美和体会其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二、解决办法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应在疏理剧情的基础上,重点赏读若干支曲词,通过诵读、比较,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进行文学鉴赏的训练。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第一课时,要求学生梳理剧情,并重点赏读这出戏开头的三支曲词和结尾处【一煞】、【煞尾】两支曲词,体会曲词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第二课时,重点赏读自【脱布衫】至【二煞】共十四支曲词,体会曲词中反映的莺莺的心理活动,并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大致了解剧作及课文节选的这一折戏。
2、重点赏读【端正好】、【一煞】、【煞尾】和【叨叨令】等几支曲词,体会其情景交融的抒情美。
二、整体感知
《长亭送别》是《西厢记》的第四本第三折,《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这在元杂剧中是颇为少见的(全剧剧情可参看课本题解),《长亭送别》也是全剧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随着剧情的发展,莺莺终于克服了身心解放要求与封建精神桎梏的矛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与张生私下结为夫妻。但接下来便是老夫人逼张生赶考,并说考不取功名便“休来见我”,崔、张爱情又面临新的威胁。无奈中张生只好起程“上朝取应”。这场送别戏共有十九支曲文,由莺莺主唱,既是塑造莺莺形象的重场戏,也充分体现了王实甫剧作情景交融、富于文采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1、导入:《西厢记》是脍炙人口的艺术杰作,同学们是从什么时候起知道这部作品的?读过哪些与《西厢记》有关的书,是否欣赏过相关的影视戏曲作品?
(学生可自由作答,能引入课文学习的正题即可。)
2、梳理剧情:《长亭送别》写莺莺、红娘、老夫人到十里长亭送别上京赶考的张生,莺莺是最重要的剧中人,据此可把课文划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叨叨令】结束):赴长亭途中
第二部分(承上至【四边静】之前):长亭别宴
第三部分(承上至“小生又生此念”):临别叮咛
第四部分(【一煞】至此折剧终):长亭别后
3、赏读曲词【端正好】全曲共六句二十五字,可要求学生先背诵,后作赏析。提问:这支曲子在修辞上有什么特点?是怎样渲染出剧中主人公的离愁别恨的?
(曲子句式既整饬又参差错落,前3个三字句构成对偶、排比。后又各有一个四字句、七字句和五字句。前四句一句一景,点明送别的季节,以景衬情。后二句用设问手法,说是“离人泪”“染霜林醉”,一“染”一“醉”,写得极有分量。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大自然的景物融人凝重的离愁,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4、与【端正好】对比,赏读剧本末尾的【一煞】、【煞尾】。
提问:和【端正好】一样,【一煞】和【煞尾】也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王季思教授评点这两支曲子时说:“末二曲写张生去后莺莺的怅惘情景,景中有人、有情,虚情实写,正语反诘,俱臻妙境。”试说说你对这段评语的理解。
(“虚情实写”,就是寓情于景,借生动的景物来传情。这两支曲子写夕阳残照、青山疏林、淡烟暮霭、秋风马嘶,我们仿佛看到莺莺满怀凄楚,怅然痴立,目送张生转山坡、出疏林,“离愁渐远渐无穷”,此时的满目秋景,都是莺莺悲凉心境的外化。【煞尾】的末句“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便是“正语反诘”,即用反问句抒写心境。比之于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正面直说,更显得激越真切。)
5、与以上三支曲子对比,赏读【滚绣球】和【叨叨令】。
提问:这两支曲子主要写什么?有人说,只有【端正好】、【一煞】和【煞尾】这样的曲词,才可以称为“绝妙好辞”,【滚绣球】与【叨叨令】便相形见绌,你的看法怎样?
(【滚绣球】仍是莺莺的内心独白,借去长亭途中的景物,从正面刻画莺莺与张生难以离舍的复杂内心世界。【叨叨令】由红娘的问话引发,叙说动身前无心打扮的原因,没想今后孤凄的生活情景。关于曲词的评价,【端正好】、【一煞】等化用唐诗宋词精美语句固然堪称“绝妙好辞”,而【滚绣球】、【叨叨令】亦各有特色。这两支曲子使用对偶、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写得也很生动真切;同时,又更多地融口语入曲,语言通俗,才能使演员宜于演唱,听众容易接受,雅俗共赏。【叨叨令】多用叠词、衬字,更能体现口语化的音韵美。有时委婉含蓄,有时尽情倾泻,两种曲子风格各异而能统一,正是王实甫才具超群之处,不必硬性分出高下。)
总结、扩展
本课时我们只重点赏读了五支曲子,对课文华美典雅、富于文采的语言已多有领会。王实甫是酿造气氛、描摹环境的圣手,他描绘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有使人感泣的魅力;他又是杰出的语言大师,曲词艳丽典雅,又自然流利,毫不矫揉造作。下一课时,我们将进一步赏读其余曲词。
课后作业
1、复习已讲析、讨论的五支曲子,进一步作吟诵体味。
2、诵读自【脱布衫】至【二煞】等十四支曲子,体会其中反映出的莺莺的心理活动与思想性格。
附:板书设计
剧情分析曲词赏读
一、(【端正好】至【叨叨令】)送别途中【端正好】:浓色重彩以景写情
二、(【脱布衫】至【朝天子】)长亭别宴【滚绣球】:借景抒情哀婉动人
三、(【四边静】至【二煞】)临别叮咛【叨叨令】:口语入曲通俗真切
四、(【一煞】至【收尾】)长亭别后【一煞】、【煞尾】:虚情实写正语反诘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与前一课时的内容相结合,本课时重点赏析课文二、三部分的曲词,进一步把握曲词的艺术特色,并对莺莺这一形象作分析评价。
二、整体感知
与课文一、四部分不同,二、三部分都是写莺莺、张生在长亭别宴上的表现。张生赶考,莺莺送别,表现了二人之间的真挚爱情,更反映出莺莺的痛苦心情和叛逆性格。对此,应通过曲词的赏析,用心体会。
三、教学过程
1、学生吟诵、赏读曲词,教师作适当解说。
2、进行课堂讨论。
问题讨论一:自【脱布衫】至【二煞】的十四支曲子,并未脱离长亭送别的具体情境,也仍旧体现了情景交融的特点。哪些曲词体现了这一特点?
(在叙事抒情中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如[脱布衫]的“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把整个离宴用萧条气氛笼罩起来,使秋境与寓情统一。又如【四煞】的“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黄河与西岳华山,也被用来作离愁别恨的陪衬。还有【四边静】的“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把席残人散、两人相别的人物活动包容在苍山落照的秋景之中,气象阔大,使人如在画里,历历在目。)
问题讨论二:莺莺是重爱情轻功名的,具有反抗封建礼教的叛逆性格,哪些曲词中体现了这一点?
(在莺莺心目中,金榜题名,并不是爱情的前提与基础。如在【朝天子】中,她称上朝应考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在【二煞】中说“你休忧‘文齐福不齐’”、“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在【幺篇】中说“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这些言语,与老夫人汲汲于功名的态度形式鲜明对比,是莺莺叛逆性格的体现。)
问题讨论三:虽然张生一再表白自己不会再在异乡拈花惹草,但莺莺却总担心他“停妻再娶妻”,故而一再试探、叮咛,驾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心?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妇女地位低下,始乱终弃的事是屡见不鲜的。实际上,作为《西厢记》故事雏形的《会真记》(唐元稹作)和《莺莺歌》(唐李绅作),都将张生描写为始乱终弃的薄情文人。莺莺的离愁别恨,固然反映她对爱情的执著,同时也是她对不能掌握自身命运的悲哀和抗争,而不只是单纯的儿女情长。)
问题讨论四:课文二、三部分的十四支曲子中,细节生动,描摹逼真处甚多,试举你最喜欢的曲子作说明。
(此题无统一答案,可由学生自由发挥。如【满庭芳】、【快活三】、【朝天子】的细节描写,【耍孩儿】、【四煞】的夸张对比等,都很突出。)
总结、扩展
《西厢记》既有曲折的故事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又有华美典雅的语言,称它能代表元杂剧的成就,绝非过誉之词。而且,不仅《红楼梦》中的宝、黛爱读《西厢记》,今天读它也还有现实意义。当代作家李存葆,便为《西厢记》写下了他感悟人类情爱的长篇散文《飘逝的绝唱》。
问题讨论:
李存葆在《飘逝的绝唱》中说,当代世界,“暴力对美色的霸抢远未结束,权力对美色的侵吞仍显贪婪”;以金钱为媒,“用钞票铺设婚床”的现象更为多见。你思考过这些问题吗?作为已步人青春期的年轻人,你认为什么样的爱情观才是正确的?
(社会丑恶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必隐晦,自然也不要夸大。让年轻人早一些接触“爱情观”问题亦无坏处,可避免他们在独立面对生活时的迷失。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引导青年人珍惜它,有利于他们美好情操道德的形成与坚守。)
课后作业
1、选择最喜欢的一支或几支曲子,背诵出来,并把它改写成现代诗。
2、课后阅读《西厢记》全剧剧本。
3、阅读李存葆《飘逝的绝唱》,写一则读书笔记。(李文原载20xx年第3期《十月》,《散文·海外版》等多种报刊转载,并收入《20xx年度中国散文》等文集)附:板书设计
高中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二、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三、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两课时教学。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环节,知道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三、利用预习的效果教学,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解决,教师适当点拨。
四、结合练习一的回答,达到教学目的二、三,应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利用电视或电脑录放泰山风光与雄姿,并请去过泰山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登泰山的。那么古人是怎样登泰山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姚鼐的《登泰山记》
二、作者介绍(投影)
《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桐城派: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节奏推知句意。
2、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并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讨论,揣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
半山居雾——居:停留。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
绛皓驳色——驳:杂,错杂。
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3、指导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画出作者登山线路图,进行比较,看谁画得准确。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学生发言、明确;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2、讨论:作者是从何地动身?登山的方位在何处?简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观之景。
明确:作者从泰安动身,西南麓(日观峰之南)登山。
第一天:从南麓循中谷入山,经天门,越中岭,再循西谷达到极顶,其时天色已晚。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观峰日观亭观日出,然后参观名胜古迹,最后补记泰山极顶的景物特点。
3、思路(板书)
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循序渐进,一线贯穿
综观全篇,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叙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觉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五、布置作业
1、巩固重点字词,完成练习二。
2、背诵课文。
3、思考:作者是如何准确写出登山路径的?如何精彩描绘泰山日出美景的?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了泰山的高峻、雄伟,那么作者是如何登上这“五岳独尊”,游是如何精彩地描绘险峰之上那“无限风光”的呢?
二)、精彩片段分析
讨论:1、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
明确:(板书)
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十五里(远)
石级:七千有余(高)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近)
2、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板书)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3、全班齐读第三段,体会写法特点和感情。
总结:通过描写山顶所见景观和日出胜景,表达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4、找出文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体会特点和作用。
明确: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海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
三)、写作特点
讨论、交流、举例分析。
明确:
1、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2、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
3、用笔简洁,词语精当。
4、句式多变,用此灵活传神。
归纳总结;
本文无论从清晰的思路,还是简洁明净的语言,亦或是色彩鲜明、生动的描景,都可见桐城派古文家锤炼语言的功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齐背课文,进一步体会以上特点。
五)、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一(3)
3、写一段冬季雪景片段,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物特征。
本文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材(人教版)教案系列丛书《语文第二册教案》,本文署名马彦英。
附:
桐城派
中国清代散文流派。创始人方苞。继承发展者虽众,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刘大櫆和姚鼐。因方、刘、姚都是安徽桐城人,世称桐城派,时在乾隆末期。桐城派的文论,以义法为中心,逐步丰富发展,成为一个体系。方苞谓“义”,即言有物,指文章的内容;“法”,即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他的义经法纬之说,是要求文章内容和形式统一,古文当以“雅洁”为尚,反对俚俗和繁芜。刘大櫆发展了方苞关于“法”的理论,进一步探求散文的艺术性,提出了“因声求气”说。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合一。桐城派的文章在思想上多为“阐道翼教”而作;文风上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颇具特色。方苞的《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登泰山记》等,都是代表作品。桐城派在清代文坛上影响极大。对矫正明末清初的文风,促进散文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方苞(1668~1749)
中国清代散文家。字凤九,一字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五十年,被牵连进戴名世《南山集》案入狱。赦出后隶汉军旗籍,入直南书房。累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曾写《狱中杂记》,揭露当时司法制度的黑暗与残酷,具有现实意义。他是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提倡写古文要重“义法”,重“清真雅正”。他在行文时始终以此为宗旨,文章写得雅洁精练,没有支蔓芜杂的毛病,开创清代古文的新风貌。方苞尊奉程朱理学和唐宋散文,因而发表很多文章反对黄宗羲、颜元的反程朱理学的思想,在当时影响极大。著有《望溪先生文集》18卷,《集外文》10卷,《集外文补遗》2卷。
刘大櫆(1698~1779)
中国清代散文家。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安徽桐城人。桐城派散文代表作家之一。他极重文的神气。在布局谋篇、行文写作上喜欢铺张排比。辞藻气势,较方苞、姚鼐为盛,而雅洁淡远则不如。在描写山水、刻画景物的文章中,又以篇幅长大、描绘详尽取胜。代表作有《观化》、《息争》、《焚书辨》、《书荆轲传后》、《黄山记》等。著作有《海峰先生集》16卷,《论文偶记》1卷。
《海峰先生诗文集》书影
姚鼐(1732~1815)
中国清代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偲,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主持梅花、紫阳诸书院讲席共40年。姚鼐继承方苞、刘大櫆、姚范的古文之学,成为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他继承方苞的义法论和刘大櫆的声气论,在理论上又有所发展。①提倡义理、考证、文章三者的合一以“相济”。②总结文章的“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为八大要素。③概括文章的阳刚、阴柔两大类的风格,认为两者不能偏废。姚鼐的文章与欧阳修、曾巩相近,简洁清淡,纡徐要渺,雍容和易,一如其人,在桐城派诸家中,最富有情韵。实际上是偏于“阴柔”之美。他的议论文如《伍子胥论》、《李斯论》,序跋如《老子章义序》、《海愚诗抄序》,书信如《答翁学士书》,记传如《登泰山记》,都可看出他的风格。其缺点是气力不能健举,规模不够阔大,缺少现实内容。他的诗清拔淡远,尤工近体,但为文名所掩。著有《惜抱轩全集》88卷,所辑文总集《古文辞类纂》,世以为精当,流传很广。
高中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掌握“就”“过”“下”“独”“辞”“无”“存”等实词的意义和复习“之”“以”“为”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通过理解作品对人物的言行的刻划去把握人物性格。
3、体会纪传作品的一般的结构特点。
[课文特点和教学设想]
此文是典型的传记,先交待人物基本情况,然后总写人物性格,再选取典型事例,通过人物的言行去表现人物,近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文段大都属这种类型。因此,此课的教学,将这类文章的结构思路作为一个重点。在词句方面,课文注得较为详细,但对一些词类活用现象并未注出,因此稍加补充归纳。课文较长,采用读读、讲讲、练练、议议的教学方法,并选出重点句子进行翻译训练。共用三课时完成。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疏通词句,初步理解,语言训练
一、导入
简介春秋战国时期的养士的情况及战国四君子,“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已者容”。
二、听读
要求:1、掌握自己读不来的字的字音。2、大致理解文意
三、讨论全文大致提纲
明确:
1—2信陵君的身分和为人、声望
3—4具体写信陵君的“仁而下士”:亲迎候生、数请朱亥
5—12窃符救赵
四、朗读1、2两段
(一)参照注解,理解句意
(二)重点词句讲解
礼而下士无贤不肖
谦而礼交之以其富贵骄士
(三)讨论
概括1、2两段大意。第二段三句话各写什么内容。从哪些方面介绍信陵君的?
五、朗读3、4两段
(一)重点词句讲解
往请修身洁行
以监门困故公子从车骑
不让公子颜色愈和
遍赞宾客数请之
故不复谢虚左
(二)讨论
哪些细节体现了信陵君的“仁而下士”?这两段中写出了候和朱的什么性格特征?这两段与前两段有什么关系?
六、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二
2、熟读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第三部分
一、朗读5、6两段
(一)重点词句讲解
留军壁邺实持两端以观望
冠盖相属于魏而魏救不至
且公子纵轻胜
讨论
1、平原君在怎样的情况下求救?
2、对于赵国的求救,魏王和信陵君的态度怎样
二、朗读7、8两段
(一)练习:解释加点词
计不独生而令赵亡独不怜公子Z耶
约车百余骑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尚安事客因问
以至J鄙军之日
(二)复述候所献之计
(三)讨论:从主客决别、信陵君辞而复返中体现了什么?请如姬盗兵符表现了候的什么品质?侧重写谁?
三、朗读9—11段
1、重点词语讲解
矫魏王令袖四十斤大铁椎椎杀
公子遂将晋鄙军举手视公子
2、讨论:候为什么北向“自刭”?
四、朗读最后一段
这一段起什么作用
五、总结讨论
1、“窃符救赵”一事叙得相当完整,试分析其开端、发展、高潮与结局。
2、叙述的重点是?为什么对战争写得如此简略,我们所学过的课文中有哪一课与此类似?
六、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三
2、笔译第6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总结讨论结构思路、人物性格,巩固练习
一、讨论
1、全文三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怎样?为去掉1—4段可不可以,为什么?
2、作者善于用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性格,试分析信陵君和候Y的言行,说说两人的性格特征。
3、此文对寺我们与人交往有何启示?
二、总结训练
高中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诵读感知,理清思路
2.品读赏析,体会感情(重)
3.研读拓展,感悟形象(难)
一、导入新课、走进作者
1.看对联,猜人物。
弃彭泽微官,松翠菊黄,琴书而外醉三斗;
开田园诗派,韵真辞朴,千百年来第一人。
2.看图片,猜作品。
(1)忽逢桃花林,夹(jiá)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五)
(3)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其三)
3.知人论世
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时代)最杰出的诗人
4.预习检测
大家对课文已进行了预习,现在我来检测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首先我们一起来正音。接着梳理文言知识。
精彩的展示源于大家认真的预习,值得赞赏!
5.揭示学习目标
诵读感知,理清思路
品读赏析,体会感情(重)
研读拓展,感悟形象(难)
二、解题理思路
1.解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为我们解读文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我们一起来研读标题。归去来兮辞:归去,回去;来兮,语气助词;辞,赋的一种,一般要押韵。
2.理思路
再次回到题目,请问:题目中的关键词是什么(归去)
文章围绕“归去”写了哪些内容呢请大家大声朗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
谁来回答(找一生答)
板书:(归去之因、归去之情、归去之悟)
本节课我们就紧紧围绕“因、情、悟”三个字更深刻地解读陶渊明,感受他的隐逸情怀。
三、品读赏析、感受情怀
(一)归去之因
过渡语:在封建社会,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陶渊明在少年时就有“大济苍生”之志,踏入仕途大可实现他年轻时的理想,但此时的陶渊明为何要辞官归乡呢请大家听录音,从第一段中画出陶渊明归隐原因的句子
明确: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二)归去之悟
过渡语:因为心为形役,内心被外在形体所役使
因为迷途,视入仕为迷途
因为认识到昨天是错误的
所以,陶渊明弃官而去了。归去后的他又产生了哪些人生感悟呢我们来研读第四段。谁想将陶渊明的感悟读给大家(找一生读),请其余同学跟随朗读,画出陶渊明归去之悟的句子。
明确: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三)归去之情
过渡语:是啊,人生短暂,岂可受官场羁绊一生不如归隐田园,放飞心情、顺随心意,寻求自由之乐吧。陶渊明的田园生活,自由之乐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研读二三段。请大家默读二三段,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赏析。
要求:
1.有感情地诵读所选语句;
2.用优美的语言阐释所选语句描写了怎样的景物和画面;
3.以“之乐”的形式概括大意,并从中体会作者的情怀。
时间3分钟,前面同学说过的句子不再说,但可补充。
赏析第二段
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初进家门之乐)
赏析:看到自己简陋的老屋,就高兴地奔跑。虽贫尤喜,41岁的诗人如同孩子一样天真。因为他奔向的不只是老屋,更是自由。
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三径”代指隐士居住的地方。这里乃自己隐士生活的象征。故荒芜的不只是昔日常踏的小径,还有自由不受束缚的内心。
松菊乃高洁的象征。犹存的不只是傲然荒径的松树和菊花,更是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本性。
3.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赏析:饮酒开怀,斜视庭柯大有“休将凡心愁俗世,且放闲眼看庭花”之感。
倚窗寄傲,陋室易安。精神上的富足与物质生活的清贫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看重的是自己傲岸的情怀而非物质上的富足。这也正是他“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追求的真实体现。(室中之乐)
4.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赏析:园中日日散步,其乐无穷。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真是随意与轻松同在,闲适与自由共存啊。(园中之乐)
5.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赏析:出则无心,归则有意。不就是陶渊明无心出仕,有意辞官的真实写照吗(园中之乐)
感谢大家精彩的发言,通过抵家之乐、居室之乐,庭院之乐我们感受到了陶渊明的居家之乐。我将大家的集体智慧付诸于课件,请看大屏幕:
归去后的陶渊明:有冲破“尘网”,挣脱“樊笼”的欢快
也有与家人久别重逢,安享天伦的喜悦
有闲庭信步,触目成趣的宁静安逸
也有饮酒寄傲,与世隔绝的孤高傲岸
但这还不足以满足诗人追求自由之乐的梦想,于是他走出家门,奔向田园。畅游于田园之中的陶渊明,又有哪些乐趣呢我们来品读第三段。
赏析第三段
1.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人情之乐)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农事之乐)
赏析:悦耳的知心话,真实的农家田园生活,衬出他消除官场忧愁,自然恬淡的心境。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人情之乐。
2.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出游之乐)
赏析:驾车乘舟,水道幽深,山路崎岖,都让人兴致盎然。
3.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出游之乐)
赏析:欣欣向荣的树木,缓缓流淌的泉水,生机勃勃的大自然都让人倍受鼓舞。
小结:田园中的陶渊明感受到了人情之乐,农事之乐,和出游之乐。
在这里:有与亲朋推心置腹,开怀畅谈的怡然自得
也有与农人谈桑话麻,把酒言欢的闲适自由
有摆脱官场,纵情山水的淡泊逍遥
也有融身自然,无我相安的旷达洒脱
四、研读拓展、感悟形象
通过刚才的赏析,我们看到了一个“闲适自由、自安自乐”的陶渊明。然而,现实中的诗人真的如此快乐吗
穿过东篱的栏栅,他认清斗米中的污浊;
背负荷月的草锄,他看透人世间的浮华
身世卑微,怀才不遇,受人羁绊是他现实生活的真实映照。
黑暗现实的无奈苦闷,凸显了他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高尚节操;
理想抱负的难以实施,坚定了他淡泊明志,纵情山水的无悔追求;
山水自然的明净安逸,给予了他忘怀得失,乐天安命的人生真悟。
故在文章最后他发出了“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人生感悟。此时的陶渊明获得了真正的精神之乐。
学习了本辞,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陶渊明,请用“陶渊明,你是一棵孤傲的松,挺立于尘世之外”的句式说说你心中的陶渊明。
明确:
陶渊明,你是一棵孤傲的松,挺立于尘世之外;
你是一株隐逸的菊,绽放于东篱之下;
你是一朵自由的云,漂浮在天空之上
你是一只卷飞的鸟,飞回到山林之内。
五、布置作业
请以“归隐是对人生的逃避还是热爱”为话题谈谈自己对陶渊明归隐的看法
教学反思: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本次焦作市优质课比赛。本次比赛,我抽的课题是《归去来兮辞》,这是一篇经典的古代抒情散文,也是一篇脍炙人口的辞赋,在教学设计上着实让我为难。本文该作为一篇文言文来讲,还是作为一首诗歌来上课文的定性问题,关系到整个教学的设计。若是古文教学难免要注重于基本常识,若是诗歌,则对字词不过于强求而侧重于感情的赏析与学生的感悟。最初设计,面面俱到,将重点放在内容和感情上,在理解内容的过程中梳理文言知识,结果以失败告终。散乱无味,重点不突出是第一次试讲留给听课老师的印象。于是在赵保珍老师,王军芳老师和语文组其他同仁的指导和建议下大改教学思路,确定字词以课堂检测的形式来处理,教学重点则根据课文线索“归去之因、归去之情、归去之悟”大胆取舍,舍“因”去“悟”留“情”。在经历了三次改稿五次试讲之后,于5月9日下午走上了市优质课的讲台。
然而,课堂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走下讲台之时,便是遗憾之始。遗憾对文本挖掘太浅,遗憾课堂诵读太少,遗憾与学生距离太远,遗憾自己自信不足……掩卷沉思,反思如下:
一、文本挖掘浅
从抽到题目的那刻起,茫然便一直伴随着我。在备课的一个星期里,赵老师曾多次提醒我“静下心来研读文本,要先有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再去理清思路,设计教学。”但回头思考,自己做得并不到位。第一次试讲时的全盘否定,第二次试讲时的不够投入,第三次试讲时太过随意的课堂语言……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我乱了分寸。使得原本就不擅长讲古文诗歌的我,更觉诗歌古文之深不可测,难以驾驭。于是大改教学思路,精心锤炼语言,回头反思,似乎本末倒置了。因为在初次试讲被_之后我更侧重于教学环节和教学语言的斟酌,忽视了对文本的挖掘。于是在引导学生通过景语体会作者情感处理“归去之情”这个教学重点时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二、课堂诵读少
在教学设计上既然以诗定位,就应以朗读感知为中心。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让学生读的充分,是学诗的根本,读好了,字词便不是问题,情感也不再是难题。通过诵读让学生细细品味,体会文章语言,进而探究归去之因、归去之悟及作者情感,这本是水到渠成之事,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却没有注重引导学生诵读。虽然也有诵读环节,但读的太少,读的不够,故在“归去之悟”这个环节中学生回答稍显吃力。这样就给听课教师造成“课堂设计不符合学生认知过程”的印象。其实,在教学设计中之所以将“归去之悟”放在“归去之因”之后,一是因为课下注释非常详细,设想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难度不大,应该能很容易找出答案。二是想要突出“归去之情”这一重点,让学生在赏析“情”的过程中由田园之乐上升到精神之乐,进而感受“悟”,因此我采用了“由果溯因”法。
但由于在课堂上让学生读的太少,致使他们对内容理解不够,导致了教学过程的不够流畅。
三、学生距离远
党老师一语“《归去来兮辞》教学中,执教老师始终没有走近学生,使老师没有了亲和力与学生产生了距离”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在平时的教学中自认为自己不算是没有亲和力的老师,为何会在市优质课上与学生产生距离失去亲和力反思原因,距离是由于缺乏大赛经验导致紧张、不够自信造成的!故而忽略了走进学生,忽略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使得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另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自己对文章挖掘不深,把握不到位。所以,我认为深入挖掘文本,对文本有自己独到的感悟和看法是讲好一节课的决定性因素。
虽有遗憾,但也收获颇丰。
经历这次优质课,我认识到了语文老师良好的语文素养和深厚的文学功底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深入挖掘文本,有自己独特的感悟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能够熟练运用精炼简洁的课堂语言是上好一节课的亮点,将亲和力融入课堂能使一节课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获取知识,而非“被灌”。
经历这次优质课,我也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力量。感谢赵保珍老师,王军芳老师对整个教学设计的指导和建议,感谢她们节节不落,认真仔细的听评,感谢她们对我教学语言的锤炼。感谢张军红老师,焦丹丹老师加班加点不厌其烦地对导学案及课件的修改。感谢姬琰囡老师在我8号下午去见学生时给我的勇气和帮助,感谢所有语文组老师对我的鼓励!可以说,我的成绩是语文组共同努力的结果。
优质课结束了,但我的成长才刚刚开始。成绩只是一时,成功也只是一事,而成长才是一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自己在语文教学的成长而奋斗!
高中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一、学习《荷塘月色》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三、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四、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五、背诵课文第4-6段
教学重点:
目的一、二
教学难点:
背诵课文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放在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语言特色上。
2、安排三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整体感知课文,学习文章第一部分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中学任教。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朱自清全集》。
二、释义:
幽僻:幽深、僻静。
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踱:慢步行走。
弥望:满眼。弥,满。
袅娜:柔美的样子。
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
风致:美的姿态。
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一例:一律。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大意:大概的轮廓
三、听录音朗读,并注意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
整体把握,明确结构,写出大意:
全文分三大段:
第一部分(1—3):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及来到荷塘的感受。(点明题旨)
第二部分(4—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
简要分析: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是一个圆形;从外结构看,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
感情变化是:“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作者在文章中体现了一种复杂的思想情感,即“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这可从文章中的景物中见出。
四、讲读第一部分:
1、第一段点拨分析:开篇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确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一个“忽然”,引出了作者精心绘制的荷塘月色图画,构成了一个恬静幽美、清香四溢的世界。实处落笔,渗透一个“静”字。“悄悄”、“轻轻”。悄悄出门,轻轻进门,一是为了不影响家人,二是表现了一种孤寂的心态。
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2、第二段点拨分析:写去荷塘心经的小路。概述了周围的景物。“路”是“小煤屑”、“幽僻”、“寂寞”、“阴森森的”,“但今晚却很好,虽然朋光也还是淡淡的”。“森森”“淡淡”。路阴阴森森,月光淡淡,一种寂寞的氛围,衬托出淡淡的忧愁。整段写出了一种寂寞的气氛,衬托出淡淡的忧愁。
3、第三段点拨分析:结合时代背景,让学生明确为什么作者要写这样的文章。背景介绍,《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作者当时29岁,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使他觉得“这几天似乎有点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需要明白什么;但什么也没明白。”正因为作者在当时黑暗的日子里,看不到希望,但又想做一个自由的知识分子,苦闷彷徨是自然而然的。在这样的社会里,是没有自由可找的,但作者还是要去一个地方——荷塘寻找自由,做个自由人。他能找到吗?
小结:写作者夜赏的缘由。用“我且受用这无的荷香月色好了”自然过渡到第二部分。
五、布置作业:
预习课文第二部分,准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分析文章第二部分
教学步骤:
一、讲读课文第二部分:
总起: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出了荷塘月色之美景。第四段写月光下的荷塘。
{写作顺序:荷叶→荷花(静态实写)→荷香→荷波(动态虚写),流水——虚写映衬。}
第五段写荷塘上的月色。第六段写荷塘四周景色。作者似乎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了一种安宁,但当他听到了热闹的蝉声与蛙声之后,突然觉得“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现实无法给他一种理想的“宁静”,于是他便力求从想象中寻求。
(一)讲读第4小节:指名同学朗读第4节,并划出本节的比喻句。
1、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先是写了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接着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再接着是荷香,微风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最后还写到流水,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像余地是极大的。
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先来看这一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
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2、我们再来看这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3、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用了“颤动、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
(二)讲解第五节
指名同学朗读第五节,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如何写荷塘的月色。
1、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泻、浮、洗。)
2、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
3、在这里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下来,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轻纱。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轻纱,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轻纱,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
(三)讲读第六节
请全班学生朗读第六节
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四)总结:
第二段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二、作业:
1、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理解文章运用的“通感”修辞手法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分析文章第三部分总结课文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情况:
学生诵读十分钟,教师检查
二、讲读第三部分
1、这一部分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这段文字,即景生情,忽远忽近,善收巧放。最见疏朗又曲折的功夫。
“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我”回到了现实,一切照旧。到这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
由“忽然”引出一幅江南采莲图,至此由“实”到“虚”,开辟了一种与前文孤寂幽静相反的热闹欢乐的境界。一实一虚,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作者似乎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但“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又回到了现实中来。表明作者无法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理想的“宁静”,这正是残酷的现实社会带来的结果。
三、赏析文章的语言艺术:
本文的语言特色在本部分得到了充分体现。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比喻。写静态荷花连用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写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
二是通感。通感是“一种感觉超出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即感觉的转移。本文有两例:
例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有意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象的中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优雅和宁静来。
例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的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由视觉向听觉转移。月的光华和阴影,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优美,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乃至带入一种幻境。
三是叠字的运用。由学生从课文中选出例子。
四、小结
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五、布置作业:
课时训练
教学后记:《荷塘月色》的感情如何理解
《荷塘月色》一文,是一篇写景散文,又是一篇抒情散文。其写景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写荷塘上的月色,写月光下的荷塘,相当成功。至于抒情是抒的什么情?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表现了愁闷的心境,有的认为表现了闲适的心情,有的认为表现了对现实的不满的愤激之情,有的认为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你认为表现的是什么样的情感呢?
我认为作者表现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有淡淡的喜悦。低调情绪笼罩着全文,如作者心里不宁静,路是幽僻、幽静的,云、月是淡淡的,树色是阴阴的。蝉声与蛙声虽热闹,但与“我”无缘。不满现实,但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至于喜悦,课文开头忽然想到日日走过的荷塘,“总该有另一番样子吧”,于是欣然前往。通向荷塘的小路,往日阴森森的,“今晚却很好”,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了。到了荷塘,心系美景,暂得自由,怡然自得之情顿生。于是,由赏景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淡淡喜悦之情也是笼罩在全文的。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来小路:曲折、幽僻、树多(对比)
路感受:自由——(苦闷)
第二课时
第四节
田田(多)
荷叶
亭亭(美)
零星点缀、白(色)形态美
荷荷花如明珠、如星星(光)
袅娜、羞涩(态)
塘荷香: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像闪电(快)
荷波动态美
凝碧(色)
流水:脉脉(态)静态美
第五节
(正面)月光泻—轻柔
月色青雾:浮、轻纱的梦光与景的和谐
(反面)(侧面)黑影、倩影
第六节
树:重重、阴阴(沉郁)
远山:隐隐约约
四周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自远而近)蝉鸣、蛙叫
第三课时
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