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法教案优秀1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
分数乘法教案 1
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复习和分数乘法的计算、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以及求倒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
教学过程:
一、基训
A、1、填》、《、=A》B》0
4/5A/B( )A/B
4/5B/A( )B/A
A/54/B( )4/5
2、一个真分数乘以一个假分数,结果大于真分数,对吗?
3、A、B互为倒数,那么1/A、1/B也互为倒数,对吗?
B、 1.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是什么?
2.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是什么?一个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3.计算带分数的乘法应注意些什么?
4.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可以应用哪些运算定律?
5.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6.倒数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这些问题时,只要意思说得正确就可以了。有些问题还可以问一些与之相
关的问题,如运算定律的表达式以及字母可以表示什么数等等。
二、综合练习
1.找1。
甲是乙的35 。乙是甲的35 。
甲比乙的。35 多1。乙比甲的35 少1。
甲的35 和乙同样多。
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判断的。教师可再补充几题:
2.做口算练习。
3.求下面各数的倒数。
2/7 1/9 6 20 0.6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小红体重42千克,小云体重40千克,小明的体重是小红和小云体重和的1/2,三人共重多少?
5.已知a4/3=11/12b=3/3c,a、b、c都不是0,谁大?
三、小结(略)
四、补充作业。
分数乘法教案 2
《分数乘法》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的基础上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与分数相乘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分数乘法
(三)教案。教学重点
1、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让学生通过折纸来解决,这一动手活动让学生充分理解了分数乘法的算理,帮助学生推导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准备
1、每人准备一条约10厘米长的纸条;
2、每人准备2张长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一、探索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直接引入庄子这个故事,先让学生读一读教科书第7页的一段话。PPT出示。让学生紧接着思考这个问题“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到底是什么意思。在学生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之后,提问:“庄子老人家这句话到底对不对呢?”“我们能不能来验证一下呢?”。
⑴拿出一张纸条当作一尺之捶,同学们先把纸条对折了一次。师:“现在的一半我们可以用多少来表示啊?”生:“ ”师:剪去一半,还剩下多少?这时“ ”表示什么意思呢?剩下的占这张纸的“ ”用算式表示:1*1/2师:请同学们再把剩下的“ ”对折一下,再剪去一半(得到四分之一)谁能说说这又表示什么意思呢?”生“就是再取一半的意思”“是在原来一半的基础上再取一半”“就是的师重复:这部分表示的是二分之一的二分之一。师:“根据前面所学过的内容,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剩下部分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吗?”学生很快就写出了1/2×1/2。再引导学生认识这个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师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得数是多少?学生列出算式后,引导学生理解,求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2的1/2是多少,与上节课学习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意义相同,所以用乘法计算。师再问:“如果我们按照庄子的说法那接下去该怎么求呢?”学生答“再乘1/2”得到1/4×1/2=1/8,如果再往后求还剩下多少,那就再乘1/2 ,“一直乘下去,永远也乘不尽”现在你们知道万世不竭的意思了吧。
2、折一折,涂一涂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张长方形纸,按照教科书的要求(PPT出示)折一折,涂一涂。讨论:
(1)请你说一说,红色部分占斜线部分的几分之几?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你能用算式表示出这幅图的意思吗?3/4×1/4=3/16,就是求3/4的1/4是多少?
(2)你能按照上面的方法先涂出1/4,再涂出1/4的3/4吗?
学生独立完成,并列式汇报
3、做一做:根据图示,想一想,列出算式,算出结果。
1/2×1/4=1/2×3/4=
二、讨论小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观察上面的例子,你发现积的分子、分母与两个因数的分子、分母各有什么关系?在小组内交流。说一说:你能总结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吗?小结: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想一想:此法与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方法有矛盾吗?
三、巩固练习:
1、P7做一做
2、P8试一试: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3、提高练习:
(2)教科书第9页数学故事“唐僧分瓜”。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计算分数乘法时,要把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板书设计分数乘法
(三)1 *1/2=1/21的1/2是多少?
3/4*1/4=3*1/4*4=3/161/2*1/2=1/41/2的1/2是多少?
1/4*3/4=……… =3/161/4*1/2=1/81/2*1/4=………=1/8………1/2*3/4=………=3/83*3/4=3/1*3/4=9/4
分数乘法教案 3
1、 分数乘以整数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算理和法则,分数的乘法。
2.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对计算法则的掌握,以及在计算中能约分的要约分。
教学难点:学生对算理掌握。
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过程
教师指导过程
一、引探准备:
1、 4个7连加是多少?怎样计算? 2、还可以怎样计算也得28呢? 3、如何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 4、学生小结整数乘法的意义。
二、引探过程:
1、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分数乘法中分数乘以整数这部分知识。
2、出示例1:一个修路队每天修路3/10千米。3天修多少千米?
3、学生读题,分析。
4、问:你想怎样计算?这两种方法都行吗?为什么?(板书)3/10+3/10+3/10 3/10×3
5、学生小结: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整)是什么?(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6、3/10×3如何计算?(学生讨论)3/10×3=3/10+3/10+3/10=3+3+3/10=3×3/10=9/10(千米)
7、问:3×3/10是怎么来的?
8、谁能说说分数乘以整数是怎么算的?
9、小结法则: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小学数学教案《分数的乘法》。
10、练习:说出3/17×5和4/15×6的意义并计算。
11、指书比较4/15×6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吗?
12、小结:分数乘以整数时怎么算简便?
三、引探总结:
1、3/18×6 2/5×15 3/7×6
3、P3 1、2
四、引探实践:
�
二、引探过程:
1、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分数乘法中分数乘以整数这部分知识。
2、出示例1:一个修路队每天修路3/10千米。3天修多少千米?
3、学生读题,分析。
4、问:你想怎样计算?这两种方法都行吗?为什么?(板书)3/10+3/10+3/10 3/10×3
5、学生小结: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整)是什么?(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6、3/10×3如何计算?(学生讨论)3/10×3=3/10+3/10+3/10=3+3+3/10=3×3/10=9/10(千米)
7、问:3×3/10是怎么来的?
8、谁能说说分数乘以整数是怎么算的?
9、小结法则: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10、练习:说出3/17×5和4/15×6的意义并计算。
11、指书比较4/15×6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吗?
12、小结:分数乘以整数时怎么算简便?
三、引探总结:
1、3/18×6 2/5×15 3/7×6
3、P3 1、2
四、引探实践:
�
2、知识目标: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原理,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加减运算题。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先通分,再进行分子与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并注意更正学生的错误和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
二、讲授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习一种新的运算:分数乘法,让学生想一想什么是分数乘法?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板书例题,让学生想一想如何计算?
学生列出算式3 =,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如何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教师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1:3 = = ;学生2:3 = = = = )
教师和学生总结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以分数,只把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三、巩固练习
做课本2页涂一涂,算一算,2个 的和是多少?
让学生熟练计算,教师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计算方法。
做课本试一试1、2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以分数,只把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分数乘法教案 4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8~9页例6、例7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验证等数学活动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在计算过程中,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使其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激疑引入
1.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两个算式:21×3 3×21。
同学们,这两个算式相等吗?(学生显然能得出相等,教师用等号连接)21×3=3×21。
2.看到这个等式,你想起了什么知识?(乘法交换律)
3.用字母可以表示为:。这里的字母你觉得可以表示哪些数呢?
4.和可以表示分数,这只是你们的猜测。下面请你独立思考,举例验证这个猜测。
5.交流反馈:整数乘法交换律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此时你还想到了哪些定律呢?
(二)点明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设计意图】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利用知识的正迁移和同化与顺应的心理基础,使学生通过猜测、举例验证得出“整数乘法交换律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使其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观察、猜测、验证的数学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使其能既有条理又较为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同理,利用这样的数学思想,得出其他两个运算定律的应用。
二、探究新知
(一)合作学习,展开验证
1.刚才同学们还想到了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那么这里的字母也可以表示分数吗?下面请同桌合作,举例验证。
2.同桌合作,举例验证。
合作要求:
(1)举例说明
①请同桌各写出一个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如或;
②同桌交换,计算出利用运算定律后的结果,如或。
③对照两者的结果是否相等。
(2)能否举出一个不相等的例子?
(3)得出结论。
3.全班交流反馈,请几个小组来交流验证过程。
4.小结:整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同桌合作、全班交流反馈的形式,经历猜测、举例验证、尝试举反例、得出结论这样的数学活动过程,激发了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渗透了科学的探究方法。这一过程,学生始终是知识建构的主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实践新知,应用提高
1.我们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为了得出这一个结论,应该怎样应用呢?
2.独立尝试。
(1)出示:
(2)思考:选择什么运算定律才能使计算简便?
(3)计算
3.小组交流。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1)计算中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这样计算,为什么能使计算简便?
4.全班反馈
第一题:
=×5×(应用了乘法交换律,可约分)
=3×
=
第二题:
=×12+×12(应用了乘法分配律,可约分)
=10+3
=13
5.小结: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能使一些分数混合运算变得简便。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反馈,得到“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能使一些分数混合运算变得简便”的结论,使学生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喜悦,更能够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三、练习巩固
1.请独立完成教材第9页的“做一做”。
(1)××3 87×
选择合适的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第3小题,思考87与的分母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做可以进行约分呢?
(2)奶牛场每头奶牛平均日产牛奶t,42头奶牛100天可产奶多少吨?
每头奶牛每天产奶t,那么42头奶牛每天产奶t。求这些奶牛100天产奶的数量,可以列出的算式为:。
2.出示: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题,动笔前先思考怎样算比较简便?学生独立计算。
(2)第一题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大家都没有异议;第二题到底如何?两种方法都试试看,比较得出结论,其实用乘法分配律并不简单。
(3)第二题的数怎么改一下用乘法分配律就比较简单了呢?
(4)做了这两题,你有什么体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先观察后计算,有利于学生细心观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同时让学生通过计算自己感悟,并不是任何计算都是用乘法分配律简便。针对封闭的计算题采用了开放式教学,为计算练习注入了活力,学生兴趣高涨,思维活跃。
3.开放练习:在□中填上适当的数,使计算简便。
×15×□ ×+×□ (+□)×□
【设计意图】开放式习题的设计,把学生所学的知识和已掌握的解题能力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使学生巩固乘法运算定律的运用,弄清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又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了整合,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你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
你还有哪些疑问?
五、随堂作业
独立完成教材第12页练习二的第12、13、14题。
分数乘法教案 5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0页例2。
教学目标:
1、加深对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思路与计算方法的理解,使学生学会解答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2、发展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播放公路上往来不断的车辆及噪杂的声音。
师:噪音对人的健康有害,绿化造林可以降低噪音。
出示画面(如教材第20页情境图)请学生说说对图意的理解。
师:从图中我们知道了公路上车辆的声音是80分贝,经过绿化带的隔离,噪音降低了1/8。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题,教师板书。(噪音降低了多少?绿化带这边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
师: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噪音降低了多少?谁能把问题完整地叙述出来。
生:公路上测得声音为80分贝,经过绿化带的隔离,噪音降低了1/8,噪音降低了多少?
出示线段图
请学生把条件与问题在线段上表示出来(如下图)。
提问:把谁看作单位“1”?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
师:现在我们解决第二个问题。谁能把问题完整地叙述出来?
生:公路上测得声音为80分贝,经过绿化带的隔离,噪音降低了1/8,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
师:线段图上哪一段表示“现在听到的声音有多少分贝”?
把线段图补充完整。
小组讨论探讨解决方法。
汇报交流方法。
第一种方法:先求出降低了多少分贝?再用原来的分贝数减去降低的分贝数。
列式80-80×(1/8)=70(分贝)
第二种方法:先求出现在听到的分贝数是原来分贝数的几分之几?再求出现在听到的'声音有多少分贝?
列式
提问:1-1/8表示什么?在线段图上表示出来。
师: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两种方法都是把原来声音的80分贝看作单位“1”,都需要求80分贝的几分之几。但是第一种方法是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出80分贝的1/8是多少,即降低了多少分贝,再求出现在听到的声音的分贝数。第二种方法是根据问题找到现在听到的分贝数占原来声音80分贝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
分数乘法教案 6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的基础上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与分数相乘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分数乘法
教学重点
1、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让学生通过折纸来解决,这一动手活动让学生充分理解了分数乘法的算理,帮助学生推导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准备
1、每人准备一条约10厘米长的纸条;
2、每人准备2张长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
一、探索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直接引入庄子这个故事,先让学生读一读教科书第7页的一段话。PPT出示。让学生紧接着思考这个问题“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到底是什么意思。在学生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之后,提问:“庄子老人家这句话到底对不对呢?”“我们能不能来验证一下呢?”。
⑴拿出一张纸条当作一尺之捶,同学们先把纸条对折了一次。师:“现在的一半我们可以用多少来表示啊?”生:“ ”师:剪去一半,还剩下多少?这时“ ”表示什么意思呢?剩下的占这张纸的“ ”用算式表示:1x1/2师:请同学们再把剩下的“ ”对折一下,再剪去一半(得到四分之一)谁能说说这又表示什么意思呢?”生“就是再取一半的意思”“是在原来一半的基础上再取一半”“就是的师重复:这部分表示的是二分之一的二分之一。师:“根据前面所学过的内容,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剩下部分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吗?”学生很快就写出了1/2×1/2。再引导学生认识这个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师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得数是多少?学生列出算式后,引导学生理解,求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2的1/2是多少,与上节课学习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意义相同,所以用乘法计算。师再问:“如果我们按照庄子的说法那接下去该怎么求呢?”学生答“再乘1/2”得到1/4×1/2=1/8,如果再往后求还剩下多少,那就再乘1/2 ,“一直乘下去,永远也乘不尽”现在你们知道万世不竭的意思了吧。
2、折一折,涂一涂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张长方形纸,按照教科书的要求(PPT出示)折一折,涂一涂。讨论:
(1)请你说一说,红色部分占斜线部分的几分之几?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你能用算式表示出这幅图的意思吗?3/4×1/4=3/16,就是求3/4的1/4是多少?
(2)你能按照上面的方法先涂出1/4,再涂出1/4的3/4吗?
学生独立完成,并列式汇报
3、做一做:根据图示,想一想,列出算式,算出结果。
1/2×1/4=1/2×3/4=
二、讨论小结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观察上面的例子,你发现积的分子、分母与两个因数的分子、分母各有什么关系?在小组内交流。说一说:你能总结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吗?小结: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想一想:此法与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方法有矛盾吗?
三、巩固练习:
1、P7做一做
2、P8试一试: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分数乘法的教案 7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分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的能力。
2.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1.计算下面各题
2.通过计算引导学生回忆分数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强调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会更简便。(让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加以引导与整理。)
3.导语: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乘法的有关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分数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激活学生的学习经验与学习技能,为学习分数乘小数埋下伏笔。同时,简明扼要地导入新课,让学生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生成问题)
(一)阅读理解
1.出示呈现例5情境图(数学信息),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想解决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教师选择问题板书。)
(1)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
(2)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
【设计意图:由孩子们喜欢的小动物的知识引出例5,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题目中有哪些数学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
1.自主解答
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怎样列式?你能计算出来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板书:,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请不同做法的学生板演。)
2.交流探讨,体会不同算法
先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再全班交流,一一展示,分析出现的不同计算方法。
(1)可以把2.1化成分数,再跟相乘,结果是,化成带分数。
(dm)
(2)可以把化成小数0.75,再跟2.1相乘,结果是1.575。
2.1×=2.1×0.75=1.575(dm)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交流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在小组内交流,给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使交流活动不至 】
3.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都很不错,这道分数乘小数的题目我们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来计算,既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再计算,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这两种方法用到了我们学过的分数乘分数和小数乘小数的知识。
【设计意图:教师的这段简单小结以旧引新,促进知识迁移,巩固掌握新知识,实现了有意识的学法指导。】
三、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自主解答
刚才例5第(1)题大家完成得很不错,下面第(2)题有没有信心做对呢?(出示课件,学生尝试独立解答。)
2.交流反馈
(1)可以把2.4化成分数,再跟相乘,结果是__________(dm)
(2)可以把化成小数0.75,再跟2.4相乘,结果是1.8。
2.4×=2.4×0.75=1.8(dm)
3.自学课本
(1)除了上面两种计算方法,这道题还有另一种算法。同学们打开课本第8页,看一看,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学生看书自学。)
(2)这种算法你看懂了吗?引导学生说计算过程。(课件逐步出示第三种算法。)
小数2.4和分数的分母先约分得到0.6,0.6再跟分子3相乘,结果是1.8。
4.对比思考。
为什么可以这样约分?你觉得这样约分计算简便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完例5第(2)题,既复习了分数乘小数的两种计算方法,起到巩固练习的作用,又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学习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准确掌握计算方法,更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分数乘小数先约分再乘比较简便。】
四、回顾反思
1.既然先约分再计算这种方法这么简便,为什么第(1)题没用这种简便方法计算呢?
2.师小结:先约分再计算虽然简便,但只在小数与分数分母有共同因数的情况下适用,如果小数与分数分母没有共同的因数,就不能直接约分,只能采用把小数化成分数或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的方法。所以在实际计算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观察算式中小数与分数分母的特征,明确小数与分数分母是否有共同的因数,然后再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通过思考“为什么第(1)题没用这种简便方法计算呢?”,让学生体会到先约分再计算的局限性,从而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灵活选择合适的算法。】
五、拓展总结(应用拓展,盘点收获)
(一)对比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
2.反馈:计算时你更喜欢哪种算法?
【设计意图:在前面学习分数乘整数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充分感受了先约分再计算的简便性,在这个练习中,学生会进一步感受到这种算法不仅在分数乘整数中可以让计算更简便,在分数乘小数中同样适用,培养学生简便计算的意识。】
(二)基本练习
教材第8页做一做
1.学生先观察每一道题的特征,思考:每道题可以用几种方法来做?哪种方法更简便?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2.反馈交流时提问:哪几题可以先约分再计算?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计算吗?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通过四道题的对比练习,让学生发现不仅先约分再计算有局限性,分数化小数这种算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的同时,进一步感受计算方法的灵活性与合理性。最终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共同归纳出结论,以丰富学生体验知识获得结论的过程,加深记忆。】
(三)提高练习
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2题:美国人均淡水资源量约为1.38万立方米,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美国的。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是多少万立方米?
1.学生独立完成,一生板演。
2.反馈计算过程,强调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并适时补充我国的水资源知识,进行节约用水教育。
(四)拓展练习(多余条件)(机动)
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4题:蜂蜜最主要的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果糖和葡萄糖的质量占蜂蜜总质量的以上。有一种蜂蜜,果糖和葡萄糖的质量占蜂蜜总质量的。如果有2.5kg的这种蜂蜜,其中的果糖和葡萄糖共有多少千克?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汇报。
3.教师点拨:在解决含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时,要先弄清楚题意,看问题所需的条件是什么,选择恰当的条件,找出多余条件,然后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最后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这道题隐含了一个多余条件,增加了学生的审题难度,所以要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准题目中的关键条件,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掌握解决含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板书课题:分数乘小数)分数乘小数怎么计算?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主回顾本课所学知识,指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结构,既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把握学习重难点,又巩固新知识、强化记忆。】
分数乘法教案 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验证等数学活动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在计算过程中,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使其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激疑引入
1.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两个算式:21×3 3×21。
同学们,这两个算式相等吗?(学生显然能得出相等,教师用等号连接)21×3=3×21。
2.看到这个等式,你想起了什么知识?(乘法交换律)
3.用字母可以表示为:。这里的字母你觉得可以表示哪些数呢?
4.和可以表示分数,这只是你们的猜测。下面请你独立思考,举例验证这个猜测。
5.交流反馈:整数乘法交换律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此时你还想到了哪些定律呢?
(二)点明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设计意图】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利用知识的正迁移和同化与顺应的心理基础,使学生通过猜测、举例验证得出“整数乘法交换律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使其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观察、猜测、验证的数学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使其能既有条理又较为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同理,利用这样的数学思想,得出其他两个运算定律的应用。
二、探究新知
(一)合作学习,展开验证
1.刚才同学们还想到了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那么这里的字母也可以表示分数吗?下面请同桌合作,举例验证。
2.同桌合作,举例验证。
合作要求:
(1)举例说明
①请同桌各写出一个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如或;
②同桌交换,计算出利用运算定律后的结果,如或。
③对照两者的结果是否相等。
(2)能否举出一个不相等的例子?
(3)得出结论。
3.全班交流反馈,请几个小组来交流验证过程。
4.小结:整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同桌合作、全班交流反馈的形式,经历猜测、举例验证、尝试举反例、得出结论这样的数学活动过程,激发了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渗透了科学的探究方法。这一过程,学生始终是知识建构的主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实践新知,应用提高
1.我们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为了得出这一个结论,应该怎样应用呢?
2.独立尝试。
(1)出示:
(2)思考:选择什么运算定律才能使计算简便?
(3)计算
3.小组交流。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1)计算中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这样计算,为什么能使计算简便?
4.全班反馈
第一题:
=×5×(应用了乘法交换律,可约分)
=3×
=
第二题:
=×12+×12(应用了乘法分配律,可约分)
=10+3
=13
5.小结: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能使一些分数混合运算变得简便。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反馈,得到“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能使一些分数混合运算变得简便”的结论,使学生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喜悦,更能够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三、练习巩固
1.请独立完成教材第9页的“做一做”。
(1)××3 87×
选择合适的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第3小题,思考87与的分母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做可以进行约分呢?
(2)奶牛场每头奶牛平均日产牛奶t,42头奶牛100天可产奶多少吨?
每头奶牛每天产奶t,那么42头奶牛每天产奶t。求这些奶牛100天产奶的数量,可以列出的算式为:。
2.出示: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题,动笔前先思考怎样算比较简便?学生独立计算。
(2)第一题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大家都没有异议;第二题到底如何?两种方法都试试看,比较得出结论,其实用乘法分配律并不简单。
(3)第二题的数怎么改一下用乘法分配律就比较简单了呢?
(4)做了这两题,你有什么体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先观察后计算,有利于学生细心观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同时让学生通过计算自己感悟,并不是任何计算都是用乘法分配律简便。针对封闭的计算题采用了开放式教学,为计算练习注入了活力,学生兴趣高涨,思维活跃。
3.开放练习:在□中填上适当的数,使计算简便。
×15×□ ×+×□ (+□)×□
【设计意图】开放式习题的设计,把学生所学的知识和已掌握的解题能力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使学生巩固乘法运算定律的运用,弄清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又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了整合,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你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
你还有哪些疑问?
五、随堂作业
独立完成教材第12页练习二的第12、13、14题。
分数乘法教案 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
2、发展学生思维,侧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找出所求量的对应分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量,谁是几分之几相对应的量?
(1)一块布做衣服用去。(2)用去一部分钱后,还剩下。
(3)一条路,已修了。(4)水结成冰,体积膨胀。
(5)甲数比乙数少。
2、口头列式:
(1)32的是多少?(2)120页的是多少?
(3)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降低了,降低了多少分贝?
(4)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只剩下原来的,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
3、你能把口头列式计算中的第(3)(4)题合并成一道题吗?
4、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例4,并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
用题。
二、新授
1、教学例2
(1)运用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题意,寻找解题方法。
(2)让学生说出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要求的,哪一个是表示单位1的量?让后把线段图表示完整。
(3)四人小组讨论,根据线段图提出解决办法,并列式计算。
解法一:80-80=80-10=70(分贝)
(4)鼓励学生根据题意、结合线段图,想出第二种解答方法。
解法二:80(1-)=80=70(分贝)
(5)学生讨论两种解法的不同:两种方法都是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入手。第一种思路是从总量里减去一个部分量;第二种方法是求出部分量与总量的比较关系,再运用求一个数的几份之几是多少的方法求出这个部分量。
2、巩固练习:P20做一做
3、教学例3
(1)读题理解题意后,提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表示什么意思?(组织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理解)
(2)引导学生将句子转化为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是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的。着重让学生说说谁与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
(3)出示线段图,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例2的解题方法,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全班交流两种解题方法。
解法一:75+75=75+60=135(次)
解法二:75(1+)=75=135(次)
4、巩固练习:P21做一做(列式后让学生说说算式各部分表示什么)
三、练习
1、练习五第2、3题:引导学生抓住题目中关键句子分析,找到谁与谁比,谁是表示单位1的量。
2、练习五第3、4题:学生依据例题引导的解题方法,独立完成3、4题。
四、布置作业
练习五第7、8、9、10题。
教学追记:
例2和例3都是在理解和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学习解决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教学中,我依然依据教学例1时教给学生的解答步骤进行分析解答,找出单位1,并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紧扣线段图,直观地理解题意,并引导学生从数量和分率两方面入手,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但本堂课,老师讲解的部分似乎多了一些,留给学生讨论、练习的时间稍为稀薄。
分数乘法教案 10
练习内容:练习二中的第5~10题
练习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练习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口算
××××
14×15×××5
2、计算
××427×
过程要求:
(1)请三位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集体反馈,学生计算过程。
(3)着重强调约分的操作步骤。
二、专项练习:
完成练习二第5~10题
1、第5题
(1)提问各算式的意义。
要求学生根据示意图,分别说一说×、×、×各表示什么?结果是多少?
(2)将结果写在书上。
2、第6题
(1)认真审题,弄清题意。
(2)分别说明三个问题各属于什么类型的问题。
(3)列式计算。
3、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4、第8题
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
5、第9题
(1)学生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
(2)改正算式。
6、第10题
(1)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2)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
三、课后作业设计:
一、计算。
×××14×
×120××24×18
二、列式计算
1、米的是多少米?
2、千克的是多少千克?
3、吨的是多少吨?
三、解答下列问题。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一个长方体长米,宽米,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课后反思:
分数乘法教案 11
教学内容:
教材第7-9页“分数乘法”(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借助图形语言,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乘以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等过程,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
3、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渗透一定的数学思维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的结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1、出示我国古代哲学著作的情景。
2、出示复习题
3×2/5 4/5×2
3、顺势导入新课:分数乘法(三)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画图引导学生理解1/2*1/2的算例。
2、出示3/4*1/4引导学生验证上面的计算方法,岩石推理过程。
3、出示2/3*1/5, 5/6*2/3写出计算过程,小结计算方法:
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1、出示教材第8页试一试1-3题。
2、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1、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2、布置预习:教材10-11页练习一。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三)
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计算法则:分子乘分子作分子,分母乘分母作分母。
分数乘法教案 1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继续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计算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2、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二、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三、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四、教学准备:
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加减运算题。
1、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每一道算式的意义。
2、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并注意更正学生的错误和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1题,教师注意让学生对比好门和小明的高度,并注意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
学生做第2题,教师注意提醒学生及时约分化成最简分数。并同桌之间相互说说每个算式的数学意义。
学生做第3题,教师巡视学生做题情况,并及时对有困难得学生进行帮助。
学生做第4题,教师注意让学生能够区分最少和最多这个数字范围,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的答案。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