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教案(优秀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这次为您整理了师说教案(优秀5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师说》教案设计 篇1
一、写作背景
本文是韩愈借给学生李蟠赠文的机会,抨击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的士大夫们“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结果文章使他困窘不堪,社会上的人对他指指点点,并且添油加醋地污蔑韩愈。韩愈也因此落得个疯子的名声。结果住在长安,常常连饭都没煮熟,就被赶走了。所以说有的时候维护真理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二、韩愈及古文运动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盂县)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二十五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现在广东潮州)刺史、国子博士、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作品被后人编为《昌黎先生集》。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提倡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骊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三、文体简介
“师说”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四、朗读课文
1。需正音的字:
夫(fú)愚(yú)句读(dòu)谀(yú)经传(zhuàn)
郯(tán)苌(cháng)聃(dān)蟠(pán)巫(wū)
2。重点句子如何断句
——惑/而不从师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吾从/而师之
点拨:停顿是指人们在说话或朗读时,常常在句子前后或中间所作的或长或短的间歇。停顿往往与句子结构一致(一般应在主谓之间、动宾之间、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稍作停顿),与词语结构一致,与表意的需要一致。
五、翻译全文
(一)第一段着重讲解的字词:
之—助词,的;学者—求学的人;所以—用来……的;之—代词,指道理;固—本来;师(之)—以……为师(意动用法);庸知—哪里,管、过问;无—不论,不分
语法: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二)第二段着重讲解的字词:
师道—从师求学的道理,道,道理;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出—超出;焉—之于(向他);下—低于;耻—以……为耻;圣—圣明的人,圣明;愚—愚昧的人,愚昧。惑—糊涂;句读—文句意思表达完毕叫句,句中需要停顿的地方叫读;小学—小的学习方面;族—类;不齿—不屑一顾;欤—语气词;
语法: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省略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三)第三、四段重点字词
常—固定;攻—学习研究;已—罢了;通—普通
语法:被动句——1、不拘于时。
介宾后置句——1、而耻学于师;2、师不必贤于弟子。
六、总结全文的语法文言文知识:
1、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传授)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2。古今异义
学者古义:求学的人,读书人。如:古之学者必有师。
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古义:句子停顿的地方。如:句读之不知。
今义: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古义:小的方面学习。如:小学而大遗,吾示见其明也。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众人古义:一般人,普通人。如: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远矣。
今义:许多人。
所以古义:特指代词“所”+介词“以”,相当于“用来……的”。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不必古义:不一定。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3、一词多义
道: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③道相似也(道德学问)
④余嘉其能行古道(道路)
传: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
贤:①其贤不及孔子(才能)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高明)
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②吾从而师之(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③吾师道也(学习)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
⑤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从师)
惑: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
知: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识别,动词)
②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知道,了解)
之: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指代人或事物。如“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如“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连接定语与中心词,相当于“的”。如“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宾语前置的标志。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二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如“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
4、词类活用
吾师道也(名词“师”用作动词,学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师”用作动词,表自动,从师。下文“则耻师焉”“师道之不得”中的“师”同此)
或师焉(名词“师”用作动词,从师学习)
不耻相师(名词“师”用作动词,表自动,学习)
吾从而师之(名词“师”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而耻学于师(形容词“耻”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孔子师郯子(名词“师”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惑”活用作名词,疑难问题)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前面的“圣”“愚”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后面的“圣”“愚”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5、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
2、被动句:
①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3、宾语前置句: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4、介宾短语后置句(状语后置):
①而耻学于师。
②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师不必贤于弟子。
5、省略句:
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②(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③(人)问之,(士大夫)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
④(士大夫)则群居而笑之。
6、固定格式: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示反问,意思是“难道……吗?”)
《师说》教案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探究,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文章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说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
掌握文章对比论证的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品位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语有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到今日,也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赞誉。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代代相传。引导学生谈谈“尊师重道”的例子呢?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2、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并思考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围绕这个中心,文章首先从正面立论,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接着,慨叹师道不传已久,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以众人的“耻学于师”反衬从师学习的重要。在第三段中,又运用了孔子的典型事例,进一步说明从师的必要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最后一段,说明写本文的缘由,这本属于附记性质,但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行从师之道)”,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观点。
3、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学习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
刻含义。
明确:关于老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把教师的职责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受业解惑”,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并意味着不仅“童子”要从师学习,所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都要从师学习。
关于从师学习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感也,终不解矣。”——否定“生而知之”,明确“学而后知”,严正批驳了上层“士大夫之族”宣扬的血统论和先验论,具有积极意义。
关于择师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弟高低,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择师观念。
三、深入研读
1、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段落,并说明原因。
明确:本文第二段写得最为精彩,这和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有直接的关系。这段所用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语意上形成了一个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则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2、阅读“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其可怪也欤!”一段文字,讨论下列问题:
(1)本段有哪几个对比?每个对比中,正确的态度与错误的态度各是什么?由于采取错误态度,带来什么严重后果?
明确:本段有三个对比,第一个是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的对比,致使“圣益圣,愚益愚”;第二个是“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于其身,则耻师焉”的对比,致使“小学而大遗”,“未见其明”;第三个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对从师者“群聚而笑之”的对比,致使“其智乃反不能及”。
(2)几个对比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在段落中的先后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明确:几个对比之间有纵比、本身自相矛盾的事实相比、横比的关系,先后顺序不能调换,因为本段段首句是“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三个对比的顺序与之相应。
(3)每个对比之后,作者都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有关句子的语调相同吗?有什么意义?
明确:语调不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这是疑问语
调:“……小学而大疑,吾未见其明也。”这是陈述语调:“……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这是感叹语调,语调富于变化,不仅文气很顺,而且也增强了文章论辩的逻辑力量。
四、拓展延伸
文中提到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可由学生讨论)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五、小结作业
清代郑板桥曾提出:学问二字,须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请结合自身,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师说教案 篇3
自读要求
1.正确理解本文思想观点。
2.体会并理解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背诵全文。
学习侧重点
1.本文思想观点。
2.正反对比的论证。
自读程序
1.从注释①中画出以下内容:
①韩愈简介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二十五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今广东潮州)刺史、国子监博士、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②本文内容
2.根据下列步骤阅读文章。
诵读第一自然段,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人为什么要从师?
a学者必有师;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人非生而知之者。
②作者认为从师的标准是什么?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诵读第二自然段,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段对“古之圣人”“从师”与“今之众人”“耻师”相对比后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圣益圣,愚益愚。”或“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自于此乎?”)
②接着,本段中“今之众人”在从师一事上存在自相矛盾的事实,这是怎样的一个事实?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③本段中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分别怎样做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曰:‘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这样的做法带来怎样的结局?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④通过以上三组对比,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用原文回答。
(自己的话:士大夫之族自恃门第高贵,耻于从师是错误的,愚蠢的。注:大意对即可。原文:“学者必有师。”)
联系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分析第三自然段举出备受封建文人推崇的孔子的例子,意在证明怎样的观点?
“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在分析了观点后,诵读第三自然段。文章第四段交代。写作缘由,但仍隐含着作者的观点,哪些句子可以表现作者观点?
(“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
综观全文,观点很清楚了:“学者必有师”。
3.背诵线索提示。
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师之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求知规律(“人非生而知之”)—择师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三组对比(古圣人从师,今众人耻学;其身耻师、替子择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新师道观(“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写作缘由。
4.思想内容
作者论述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他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古之学者必有师”,明确指出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个观点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韩愈突破教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职责局限,将其扩大到“传道”、“解惑”,这在当时是也不起的进步。
关于从师学习的途径,也就是择师的标准,韩愈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并由此推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些思想闪耀着民主、进步的光芒,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第高低,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师道观念。
这种思想在今天仍有发展的余地。
5.论证结构
本文的观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论证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并批判上层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
第一段,从正面阐发中提出观点,为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确立理论根据。
第二段,正反对比,批判“士大夫之族。”
第三段,以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观点。
第四段,交代。写作缘由,赞扬李蟠时又强调了他的观点。
本文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正反对比,事实摆得充分,道理讲得透彻,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
6.关于“说”。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本文阐述的是作者对从师问题的看法。
7.关于唐代“古文运动”及《师说》在该运动中的地位。
本单元提要中有这样的表述:“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提倡质朴的文风,注意反映真实的社会人生,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成就卓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韩愈的《师说》就是‘古文’的代表作。”
《师说》怎样体现了“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
唐“古文运动”倡导:
①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师说》将“学者有师”、“尊师”、“重道”的思想通过第一段的正面阐述、第二段正反对比论证、第三段的例证得以系统而严密的阐发,是文(形式)道(内容)统一的典范。
②作家人面对现实,表见解、抒真情。《师说》针对当时耻于从师的社会恶习,进行了大胆的挑战,提出了进步的师道见解。
因此,《师说》是唐“古文”的代表作。
《师说》教案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
1、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4、掌握重要字词及古今异义词,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3、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步骤 :
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板书课题。解题。
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初中学过的《爱莲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
二、作者简介及背景:
韩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写作背景)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耻于从师的风气很盛行。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来抨击耻于从师的风气,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过去的旧框框,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
三、初读课文
1、第一、三、四段学生齐读,第二段师领读。
2、订正以下字音:
句读 不 阿谀 郯子cháng苌弘 师襄 老聃 蟠 贻
四、研读课文第一段
字词疏通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求学的人 是靠(他)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学者:者字短语,相当于名词 受同授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 却 跟从老师(学习) 那些成为疑惑的
而,表顺承 而,表转折
3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在 懂得的道理本来比我早 跟从(他)拜他为师
相当于介词“于” 于:表比较,比。 师:名作意动:以……为师
4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向他们)学习道理的 哪管他们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
5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无论地位尊贵 地位卑贱 年龄大 年龄小
无……无……:无论……还是
《师说》教案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并解题
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老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二、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3.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五、分析课文
1.第1段
(1)补充注释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古今异义,今指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文中指求学的人。
②生乎吾前。
乎,在。
③吾从而师之。
师,以……为师,动词的意动用法。
④吾师道也。
师,从师学习。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学生当堂背诵第1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1段。
2.课后练习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四。
2.补充讲解
(1)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虚词
①之:
古之学者 之,助词,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之,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之,取独
句读之不知 之,倒装标志
作《师说》以贻之 之,代词
②其:
其为惑也 其,代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人称代词
其可怪也欤 其,副词,表推测
于其身也 其,人称代词
(3)词类活用
①耻学于师 (形→意动)
②吾从而师之 (动→意动)
③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装)
二、分析课文
1.第2段。
(1)请学生朗读
(2)分析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
②“师道”指什么?
明确:“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明确:
a.古之圣人,今之众人
结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
于其身也
结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
结论:“师道之不复,可知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背诵
2.第3段
(1)学生朗读。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明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习,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义。
(3)背诵。
3.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
明确:“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确: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说明了。写作缘由。
(2)背诵。
三、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
3.对比论证。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