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教案【优秀4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角色游戏教案【优秀4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角色游戏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小朋友初步了解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并认识几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听诊器、体温表、输液器、注射器。
2、教育小朋友要讲卫生,预防疾病。
活动准备:
几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听诊器、体温表、输液器、注射器。医院标志,白大褂。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课前谈话,引起幼儿对医院的兴趣,并提出游戏的要求。
(1)人生病了怎么办?到哪儿去看病治病?
(2)谁看病?谁护理病人?
(3)认识医院标志,认清大夫听诊器、体温表,并看清使用方法。
二、基本部分
1、请3—5名幼儿游戏,按自己的意愿协商分配角色(医生、护士、病人)。
2、医生、护士戴上帽子,等待病人进来,请几名幼儿去看病,鼓励小朋友勇敢地与医生密切配合。
3、游戏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医生按一定的程序给病人"看病"。
(1)先给病人挂号、排队。
(2)医生热情地询问病人哪里不舒服。,仔细地用听诊器等为病人诊治。
(3)护士护理病人,教育幼儿不把打针看成可怕的事,了解护士的辛苦。
4、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其他幼儿进行观摩,并轮流进医院游戏。
三、结束部分
游戏结束时,教师对服务好的医生、护士给予表扬
角色游戏教案 篇2
《超市、银行、幼儿园》
一、活动资料:
主角游戏《超市、银行、幼儿园》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按意愿独立地确定游戏主题的本事,主题鲜明而稳定。
2、让幼儿学会协商分配主角,与同伴进取交往,友好合作。
三、活动准备:
1、超市、银行、幼儿园等主题游戏玩具。
2、让幼儿了解超市、银行的工作性质、资料。
四、活动过程观察及调整:
1、教师出示超市、银行、幼儿园等的主题游戏玩具,直接引入游戏。师说
“今日我们来玩主角游戏,这些玩具能够玩什么主题的游戏?”
2、师幼一齐回忆上次游戏情景,指出游戏中的不足,提醒幼儿在这次
游戏中改善。
师:小朋友也发现了游戏时我们有些地方做得不够,这次游戏时我们更要改正了,做个讲礼貌、爱护玩具的好孩子,好吗?
3、幼儿自选主题,合作布置游戏场景。
4、引导幼儿分配和协商主角,可用“自报公议”、“猜拳”的方法解决。
刚开始幼儿还在争吵着当同一个主角,在教师的提议下,学习着用谦让、猜拳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5、幼儿游戏,教师指导:启发幼儿各游戏主题串起来玩。
6、结束游戏:
(1)、组织幼儿独立地、有条理地归类摆放玩具和整理游戏场地。
(2)、让幼儿自评各自玩的游戏情景。
角色游戏教案 篇3
任务1角色游戏的概念及特点
一、角色游戏的概念
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又称为象征性游戏。它在儿童2、3岁时产生,在学前晚期达到高峰,其后逐渐为有规则游戏所取代。
二、角色游戏的特点
(一)角色游戏表征的特点
表征的实质是学前儿童表达意思——表意。
游戏中的这些“假想”活动对于幼儿来说都是非常“当真”的。
(二)自主性和创造性特点
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自己的游戏,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需要选择主题、角色、材料,游戏过程中自由切换情节和发展内容,使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游戏中得到充分体现。这些创造性也是未来创造活动的萌芽。
(三)角色游戏社会性的特点
角色游戏既是学前儿童对现实生活的体验,也是学前儿童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模拟,还常常包含了学前儿童对成人社会的某种期待。
三、角色游戏对儿童发展的特殊意义(信息搜索)
(1)角色游戏具有游戏发展价值的独特性。
首先,它为幼儿带来极大的快乐,对其积极的情绪,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次,在角色游戏中,儿童独特的想象活动为儿童创造性的发挥和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并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再次,游戏中的角色扮演,有力地推动了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促进了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最后,在角色游戏中,言语也得到了发展。
(2)角色游戏具有游戏发展价值的全面性。角色游戏是幼儿获得动作、语言、情感、认知社会性等各方面发展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全面推动着游戏发展价值的实现。
思考题:简述我所理解的角色游戏。
任务2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一、角色游戏的组织
(一)游戏的准备
1、丰富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增加现实生活的印象,拓宽角色游戏的内容来源。
2、提供适合的场所、设备及丰富的玩具、游戏材料,为学前儿童开展角色游戏创造物质条件。
3、提供充足的自由活动时间,保证学前儿童角色游戏的深入开展。
(二)游戏的过程
1、观察学前儿童在游戏中的表现,为有针对性教育提供依据。
2、观察儿童游戏活动,了解儿童真实的游戏水平,为评价、指导学前儿童游戏提供依据。
3、针对各年龄班学前儿童的水平,抓住游戏的主要环节,以间接的指导方法为主,帮助学前儿童组织和开展游戏
游戏中,应该注意
1、以间接的指导方式为主。
2、抓住游戏主要环节,结合学前儿童发展水平帮助学前儿童开展游戏成人要鼓励儿童按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戏的主题。
教师要帮助学前儿童分配和扮演游戏的角色。
(三)游戏的结束
1、结束游戏
(1)结束的时间
教师要在儿童的游戏性质尚未低落时结束游戏,可使学前儿童保持继续游戏的积极性。学前儿童活动持续时间一般为:小班5-10分钟;中班15-20分钟;大班25-30分钟。
(2)结束的方式
“天黑了”“下班了”“关门了”来结束游戏。
(3)时间过长的原因
①一个游戏情节长,导致时间长,如“娃娃医院”。
②学前儿童游戏兴致高而让学前儿童反复游戏导致时间长。
2、收拾整理
(1)老师主要在旁边指导,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对学前儿童收拾好玩具的要求不同。如,小班能把一些稍大点东西放好;中班能把基本的玩教具放回原位;大班已经能对玩教具分类放好。
(2)提要求时,老师以游戏中的角色身份,这样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3、评价游戏
(1)小班可由老师讲评,让学前儿童简单评价。主要以鼓励、表扬学前儿童的某行为。
(2)中、大班可由老师和学前儿童共同参加讲评,这样可以提高学前儿童的分析能力,学习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样有助于游戏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大中小班儿童角色游戏的观察与指导
(一)小班儿童角色游戏的指导
小班儿童的思维水平处于感知运动性向直觉形象性过渡的阶段。小班角色游戏多为单独游戏和平行游戏。
(1)玩具的种类适当少些,但相同种类的玩具应多些
(2)教师应更多地参与游戏过程,以平行游戏法与合作游戏法的指导方式,通过角色之间的语言交流来指导儿童。
(3)教师应在游戏指导过程,及时协调角色关系与现实关系,减少现实关系的冲突对游戏的干扰。
(4)游戏结束时宜采用情感式评讲,并带领儿童整理场地培养良好游戏习惯。
(二)中班儿童角色游戏的指导
中班儿童最感兴趣的是角色,但是只考虑个人的愿望不善于分配角色,开始向结伴游戏和合作游戏发展。
(1)引导并鼓励儿童独立提出主题,通过协商的方式培养独立解决冲突的能力,正面提醒培养集体意识。
(2)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增强儿童角色扮演的创造性和游戏内容的新奇性。
(3)游戏结束时吸引儿童参与评讲,引导反思,培养观察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三)大班儿童角色游戏的指导
大班儿童角色游戏水平明显提高,关注的焦点在于游戏的规则及角色扮演的逼真程度,游戏主题明确,独立性强,角色游戏的。反思与评价能力萌芽。
(1)较多地采用直接指导方法,尽量在游戏中引入现实生活的真实性,保持想象的合理性
(2)指导儿童采取协商方式,独立开展合作游戏并解决问题,鼓励配合主题自制玩具。
(3)引导儿童把外部言行与内部动机一致起来,深化游戏主题,在深层次上把握现实生活的人际关系。
(4)游戏结束时的讲评引导儿童反思主题和内容的深刻性,心理活动,最终目的在于使儿童适应社会生活。
思考题:
结合幼儿园见习或学前儿童角色游戏观察活动,编写一份学前儿童角色游戏指导方案
角色游戏教案 篇4
一、情况分析
1.一幼儿在游戏中做“娃娃家”的“妈妈”,她洗完衣服后想要熨衣服,她就到玩具箱里找到了一个玩具电熨斗兴高采烈地熨起了衣服。
2.一幼儿做餐厅总经理,他在材料箱里翻来找去,要为餐厅搭一个空调,他找了一块长方形的积木替而代之。
3.“医院”的配药医生,他皱着眉头在“医院”里来回走动,度图做一瓶水果药,让“病人”吃药不觉得苦,但他不知道怎么做。
4.去“理发店”的顾客反映,服务员为他洗头,可没有水龙头(自来水),感到很不舒服。
……
说明
玩具是幼儿游戏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玩具是幼儿的'天使”。很多情况下,幼儿是因为玩具而游戏的。尤其是小年龄的幼儿。操作摆弄玩具,因玩具产生联想和游戏行为,中班上期的幼儿就是如此,“仅仅幼想虚拟的事物不能激起热烈的行为”。
二、游戏要求
在游戏中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替代玩具和材料。
说明
从情况分析中不难看出,中班上学期的幼儿在游戏中已表现出来、替代玩具和材料的需要和能力,让幼儿在游戏中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替代玩具和材料,有助于游戏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反之,将影响游戏情节的进一步展开。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现成玩具箱:装有碗、筷、盒、篮、锤子、瓶等。
原始材料箱:积木、万能插塑、纸、笔、剪刀、浆糊等。
2.重视引导幼儿对日常生活用品的观察,熟悉各物品的外形特征和结构组合,如空调的外形、售票员的票夹等。同时要鼓励幼儿大胆自制游戏玩具,想象和发挥各种物体的功能,学会以物代物。
说明
教师除了为幼儿创设和提供幼儿游戏的一般环境外,还要为幼儿提供足够的、丰富的其他材料,以满足幼儿的不同需要,并进一步丰富幼儿的生活印象,加深幼儿的生活体验,为幼儿在游戏中享受已知奠定基础。
四、游戏指导
1.在游戏前提示:如果你在游戏中需要什么可到玩具箱寻找,也可以请同伴或老师帮忙。
观察重点:幼儿选择和使用玩具的情况。上面所例举的情况分析中的几种表现,就是教师在游戏中,重点观察所致。
游戏评价:可通过“你们是怎么做的?”提问来展现类似第1、第2种幼儿的游戏情况,强化他们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替代玩具。通过“你需要什么,可以怎么做?”来引导幼儿讨论玩具与游戏的关系,帮助类似第3、第4种情况的幼儿会选择、替代玩具,解决游戏中的困难。
说明
引导幼儿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可减少幼儿面对问题的种种质疑而影响行为的进一步发展。教师虽不应去替代幼儿解决困难,却可为幼儿指点谜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