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客》优秀教学教案【精选7篇】》
《信客》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积累本课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独立阅读,能有自己的感悟和见解。
学习重点:
1、对信客的工作的细致描写。
2、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 神。
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
学习内容及流程:
一、【课前自主预习】独立预习 课前完成
1、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 字词积累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唏嘘( ) 噩耗( ) 焦灼( ) 猝然( )
伎俩( ) 吊唁( ) 文绉绉( ) 诘问( )
(2)理 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猝然:
伎俩:
诘问:
焦灼:
颠沛:
诺诺:
吊唁
3、了解作者
4、了解背景
作者的家乡浙江余姚,离上海比较近,20世纪初,民不聊生,有不少人去上海谋生。当时邮政业务尚未普及到乡村,城乡之间通讯需要专人承担,于是“信客”这种特殊的职业也就应运而生。作者从小就听人家讲家乡信客的故事长大,对信客的酸甜苦辣记忆犹新,于是就写了此文。课文写了两代信客的命运,着重刻画了一个受人敬重的信客形象。
二、【我的课堂】整体阅读,初步感知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2、提问:通过自主学习,你认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试复述课文内容。
3、下面还有这几个问题,请大家分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并推选展示讨论结果
(1)请用一个字来概括你对“信客”这种职业的初步印象。
(2)信客工作的“苦”体现在哪些方面?
(3)你喜欢信 客吗?为什么?
(4)作者重点写了信客的什么事 迹?为什么要重点写?
三、【课堂能力训练】仔细读题积极思考,认真完成
1、下列加线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接济(jì)文绉绉(zōu)
B、噩耗(è )伎俩(jìliǎnɡ)
C、吊唁(yàn)唏嘘(xī)
D、诘问(jié)焦灼(zhuó)
2、找出有错别字的一项( )
A、信客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
B、他读过私塾,年长后外出闯码头。
C、我名誉糟蹋了,可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
D、茅屋外只有劲利的山风。
3、下列每组词语都有错别字,指出后并加以改正。
A.克扣 接济 噩耗 低媚顺眼( )
B.唏嘘 希罕 呵斥 风尘苦旅 ( )
C.诘问 伎俩 颠沛 穷愁了倒( )
D.焦灼 吊唁 鸡零狗粹 长途跋涉( )
四、【课后拓展提升】温故知新拓展视野
信客死后,有很多人来吊唁,请你写一段话,作为信客的墓志铭。(提示:信客墓碑上的文字就其内容是对他生平事迹和品质的概述,语言要力求简练、通 畅。)
信客之墓志铭:
五、【我的 收获】(请同学们写下你心中的感悟、收获。)
教具准备 篇2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打印好的文字资料、录音机
教学方法 篇3
1、自读点拨法。本文节选自《文化苦旅》,但入选部分独立成篇,叙述完整,人物鲜明。指导学生在自读中把握信客的事迹和品质,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诵读品味法。学者散文的风格比较典雅,清词丽句随处可见,给人以很大的品味赏析的空间和美感,指导学生品味佳句,领悟语言表达提高的途径。
3、拓展延伸。信客品质的核心是诚实、奉献,鼓励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如现代社会对健全信用体制的呼唤等,体察作者的写作意旨。
《信客》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思想内容。
2、 揣摩典雅而又精辟的语言。
3、 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教学重点:
1、 了解信客的职业道德和优秀品格。
2、 揣摩典雅而又精辟的语言。
一、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从业缘起
老信客自感失去了信誉,做不下去了,找到了落魄返乡的青年。这个青年为老信客的诚心所动,终于接受了这份差事。
2)信客生涯
新老信客叙谈从业之苦。
工作极其繁忙,除收发信、物,捎带口信,还须听凭顾主絮叨;遇有噩耗,自然承当发泄幽怨的出气筒;传递遗物,难免遭受无端的猜疑;带人读写书信,每与人同生悲切;揭穿顾主败行,惨遭打骂诬陷
道路凶险,加之腿脚有病,信客无奈卸却差事。
3)转业之后
人们终于想到他的好处,在生活上接济他。打过他的人,幡然醒悟,在乡里设了代办处,并向他道歉。信客以代人写书信为生,后来当了小学教师,进而升为校长。
信客死后,葬在老信客的墓旁,前来吊唁的人很多。
2、依据情节,归纳信客品格
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待人宽容、通达事理
3、主题
本文刻画了一个受人敬重的信客形象,赞美他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善良宽容,说明无私奉献的人总是能赢得敬重和爱戴的。
二、研读赏析
1、在结构上,作者是怎样安排信客和老信客的材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文章的明线主要叙写了老信客的从业生涯,交代老信客的命运是一条暗线。这样写既突出了重点,又表现了老信客对信客的深远影响。
2、怎样理解作者对老信客的态度?老信客对表现主题起什么作用?
作者对老信客的态度是同情和赞赏的。本文的主题是通过信客职业道德和优秀品格表现出来的。老信客的行为同样从不同侧面起着表现主题的作用。
3、本文语言有什么特色?
课文剖析 篇5
1.重点精讲
特殊的职业造就特殊的品格和素质。
信客任劳任怨。他理解在外谋生者,也理解在家的家属,理解他们的需要与感情。事情不分份内份外,只要有求于他,再辛苦也在所不辞,有时候还得忍受无端的猜疑与羞辱。
信客诚信无私。他铭记老信客的嘱告:“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诚信是这个职业的生命。诚信以不贪为前提,他洁身自好,从不雁过拔毛,他洁白无瑕,也不怕别人怀疑。信客待人宽容。他在发财的同乡那里遭遇了凶险,他不想让在外的同乡蒙受阴影,回乡后也没有挑事,不说任何坏话,他保护了一个家庭。
信客的阅历又让他增长才干。他年轻时屡屡碰壁,穷愁潦倒,长时间当信客,文化程度提高了,眼界开阔了,阅历丰富了,他当教师是好样的教师,当校长是好样的校长,他赢得了社会普遍的赞誉。
社会有某种需要,就有某种职业。作者故乡浙江余姚,离上海比较近,20世纪初就有不少人去上海谋生,当时邮政业务尚未普及到乡村,城乡之间通讯需要专人担当,于是有了信客这种特殊职业。“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老信客自感“名誉糟蹋了”,干不下去了,找到年轻人,年轻人最终不好回绝,当了第二代信客。
信客终年跋涉,非常劳苦。到了一地,又非常繁忙,既要散发信、物,又要接收下次带出的信、物。还有额外工作,要经常代读、代写书信。有时还要充当代理人,某个谋生者死了,得尽同乡情谊,匆匆赶去,代表家属料理后事,收拾遗物。回到乡间,又要通报噩耗,帮着安慰张罗,交送遗物,汇报处置后事的情况。“信客”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四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信客身上。
信客收入微薄,生活贫穷。老信客干了一辈子,家里破烂灰暗,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沿途投宿,拣便宜的小旅馆住,吃饭尽找那种“可以光买米饭不买菜”的小店。终年奔波,胃病和风湿病成了职业病。
信客最痛苦的是蒙受怀疑、欺凌、憎恨。老信客仅仅裁下窄窄的一条红绸,被人糟蹋了一生名誉,再也做不起人。信客通报噩耗,有的农妇竟把他当作死神冤鬼,大声呵斥。送交遗物,还被人怀疑贪占。那个发了财拈花惹草的同乡竟诬称信客为小偷,扭送巡捕房。信客这条路布满凶险,叫人撑持不了。
但是,社会总体总是有良心的,奉献者终究会赢得敬爱和怀念。信客终于不再坚持下去了,人们想起他的好处,常送去关怀和温暖,就是那位发财的同乡后来也向他道歉,并请他接受代办本乡邮政的事务。人们推举信客当老师,信客工作出色,还当了小学校长。他死时,人们纷纷赶来吊唁。
教学难点 篇6
抓文章脉络理清思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难点精讲 篇7
如何理解“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这句话呢?
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因为信客传递的来自城里的任何消息,都直接关系到家家户户的起落沉浮,会立刻引起震动,所以说,他就是他们最敏感的神经。
为什么说向死者家中送遗物更危险?
到死者家中通报消息,信客一路上很久地考虑如何措辞,这突出了信客真诚、善良,能够宽容理解他人,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好品质;向死者家里送遗物更危险,因为这是死者家属往往处于过度悲伤之际,心理失衡,或怀疑信客的诚信度,而迁怒于报丧者,做出意想不到的举动。
问题全解
作者为什么倾注那么大热情,为信客树碑立传?
信客是作者肯定的人物,看作者褒扬什么,就知道作者在提倡什么,再联系现实生活,就可以揣摸作者的写作意图。
作者褒扬信客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待人宽容,这些品质都是难能可贵的,正是现实生活中需要大大提倡的。
【学习方法指导】
1.学习本文,首先要仔细通读全文,扫清字词障碍,感知全文,把握文章内容。然后细读课文,学习作者抓住信客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来表现他们默默奉献的可贵品质的写法。如文章第一部分对老信客的描写,只有几句话:“我名誉糟蹋了,可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千万别学我。”“我臭了,你挨着我也会把你惹臭。”字字千钧,体现了老信客不计私利,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
2.抓住全文脉络把握课文内容:
一、来由——为什么做信客
二、经历——怎么做信客
三、艰险——为什么不做信客
四、归宿——为什么能胜任教师和校长的职责
3.从画佳句入手品味语言。
把佳句画出来,就可以看出自己心目中的“佳句”有一些,但不是很多,多数语句还是日常生活用语。由此可以领悟,有点文采,是需要的,但是不必过于花哨。太花哨的文章吃力不讨好。画出了佳句,就可以揣摩这些佳句是怎么表达一个意思的,怎样措词,怎样造句,怎样修辞,这样的句子有什么美感。这样既可以提高品味语言的能力,又可以悟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