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溪峪的野教案优秀9篇》
索溪峪的野教案 篇1
一、以《桂林山水》导入:
1、课题:(1)“峪”:山谷(2)“野”为什麽加双引号?应如何读?
2、找学生读一下课文的几个生字
二、初读课文:
默读全文,给每一自然段标上序号。思考:
1、索溪峪的风景最突出的特点是什麽?
2、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这一特点的?
3、“我”游览后的感受是怎样的?
三、再读课文:
1、齐读第一自然段。总写索溪峪的特点。
2、让学生以“山”自述的口气读第二自然段。(注意局部的变化。)
3、让学生以“水”自述的口气读第三自然段。(注意局部的变化。)
4、让学生以“猴子”自述的口气读第四自然段。(注意局部的变化。)
5、让学生以“第三人称”的口气读第五自然段。(注意局部的变化。)
6、齐读第六自然段。体会游人的感受。
四、活动:
索溪峪的山水是如此之美,猴子是如此的可爱,游人返朴归真,得意忘形,于是有人把他们告上了法庭,并且一审已经宣判,现在我们组成临时法庭,对该案进行二审。四人一组,按要求讨论,然后推选两名同学回答上面的问题。看哪一组讨论的最激烈、辩护的更有说服力、审判的更公正?
幻灯出示题目:
xxx小学六年级二班第一模拟法庭
原告:人类
被告:索溪峪的山
状告理由:索溪峪的山太“野”了,让人仰头而掉帽,望石而惊心,半边悬空的石头在山风中摇摇晃晃……直插云天,敢戏白云。.。.。.
法庭宣判:把悬空的石头用水泥固定。把“直插云天,敢戏白云”的山峰,削平或者炸掉。
要求:
1、请选出一个同学,为被告当辩护人。要求理由要充分,要有说服力。
2、请选择你认为正确的二审判决:A.维持原判 B.撤消原判,依法改判“索溪峪的山”无罪
3、对原告提出司法建议(忠告人类要如何如何?)
索溪峪的野教案 篇2
一、课题的选定:
略读课文怎样教?怎样学?这个问题长期以来许多老师对略读课文怎样教、怎样学感到困惑。
我们年级组的老师认为,略读课文不列入考试范围,在客观上为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探索,为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更为自由的空间,也为略读课文的教学研究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因此我们年级组决定把这次的教研课题定为高年级略读课文的教学,让大家一起来探讨下略读课文究竟应该怎样进行教学?为教师改进略读课文的教学提供借鉴,从而发挥略读课文教学在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及个性发展过程中的独特作用。
二、略读课文教学应体现的基本理念:
通过我们集体备课研究,我们认为略读课文的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1.强调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略读课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个体自读和合作交流是略读课文学习的重要方式,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应该用于自读和交流。因此,略读课文的教学更应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更应该强调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适当给予点拨指导,从而真正地把读书时间还给学生。
2.承认差异,提倡个性化阅读。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心理过程。我们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提倡学生个性化理解。教学中应避免要求过高过全,要多给学生提供选择不同学习内容和方法的机会,多给学生提供展示不同潜能的机会。
3.加强课内外联系,适度拓展、延伸。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要根据课文特点,适当向课外拓展、延伸。如: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课文,丰富学生的认识;引导学生评价文章的成败得失,提高学生的赏析水平;结合课文内容,在课前课后阅读、书籍,收集相关资料,加大学生的信息吸收量;利用课文的某些内容,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某些问题的兴趣等。
所以,我们初步确定了略读课文的基本教学模式,即“自读——交流——积累(扩展)”。
三、教材分析:
《索溪峪的“野”》是第十一册六单元的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略读课文。编者在第十一册六单元中安排了一个新的要求,即: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的,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在学生学习了两篇精读课文《鸟的天堂》和《第一场雪》以后,安排了略读课文《索溪峪的“野”》,意在让学生能在精读课文掌握学习之法之后,运用其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在理解这篇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采用先概括叙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并借助课文的准确、丰富、生动的语言描述,体会作者通过运用对比写法,运用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给我们具体描写了索溪峪天然野性的美,表达作者畅游其间无比愉快的心情。
四、教学设计:
《索溪峪的“野”》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描写自然风光的文章,文章紧紧围绕题目展开叙述和描写,结构性强,全篇用一个“野”字概括出索溪峪的特点,然后分别从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野等四个方面进行具体描述。每段也是先概括出特点,然后再具体描写山如何野,水如何野、动物如何野、游人如何野。在具体描写中用语丰富、准确,还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等。针对本文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根据课型特点,课文自身的内容特点,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我确定出本课的
1、 教学目标:
1)认识“赋、淑、撅、奥、涤”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祟尚纯真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2、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索溪峪的“野”表现在哪些方面,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3、教学流程:
1)从课题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初步感悟表达之法
3)选段赏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体会作者心情,领悟表达之法
4)拓展
五、设计中的困惑:
在备课中,在处理如何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同时,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我不知道在教学中要不要把本课的表达方法:先概括叙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这个概念)在教学中提出来,后来经过和同组老师研究,决定还是在教学的最后把这个概念提出来。
六、教学反思:
1、上完这节课后,我感觉这节课上得意犹未尽。这篇课文篇幅较长,语言优美,虽然在教学中,我已经放手让学生进行了充分的朗读来体会索溪峪的“野”,但这篇课文毕竟不是精读课文,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只能选择一个重点段(山“野”)来进行重点欣赏,那么喜欢其他段的同学就没有得到充分的朗读欣赏。因此,上完这节课后,“长篇幅的略读课文如何在一节课内来完成?”是我们遇到的又一个难题。
2、“如何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是我上完这节课后思考的第二个问题。在教学设计中,我就遇到了这个问题,经过和同组老师研究后,制定了教学方案,但在实际操作中,效果却并不好,给人感觉出来得有点突兀。上完课后,我调整了教学思路,如果在学山“野”这段时,问学生,这段主要写什么?你是从课文哪句话知道的?这样学生就知道了这就是先概括叙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这样可能比在课文最后提出要好一些。
索溪峪的野教案 篇3
教材、教法分析
《索溪峪的野》是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一组课文,是第一批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的。本组教材在表达上的特点是: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大自然无穷的魅力。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的。本篇课文脉络清楚,衔接紧密,过度自然。作者在描述了对索溪峪的独特感受后,又沿着自己的视线所及用轻松流畅的笔调,活泼生动的让读者充分领略到了索溪峪的“野”。
文章在表达上有两个特点:一是运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二是在谋篇布局时,采用先概括后具体描写的方法,在概括地介绍索溪峪“野”的特点后,分山、水、动物、游人四方面进行具体描写的。
我在教学中要运用好教学方法,解决好以下几个具体问题:
1、 课前收集张家界、索溪峪的有关照片、文字资料,以便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2、紧扣课题、充分质疑理解“野”在什么地方。
3、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赋、淑、撅、叟、涤”5个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
3、情感目标: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达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学情、学法分析
1、教学重、难点:在认真读书、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2、本篇课文的编写意图是让学生尽情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进一步受到大自然美的熏陶和感染,并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作者如何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从而提高理解力和感受力。
3、在学法上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通过朗读来深入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和作用。通过不同层次的交流互动,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环境与资源
教室、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用电子图片(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资源)。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查字典,请查出“野”字是什么意思?并引导学生理解“野”与本课有关的内涵。
2、读课题,抓题眼。
设计意图:爱护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我帮助学生找准切入点——“野”,由“野”存疑引导学生探究教材,把自主学习贯穿其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引导他们合作、探究。用自己的想象感悟语言,既重“文本”,又超“文本”。使学生的创新潜能真正得到放飞。
二、初读课文,把握“野”。
1、自由读,出示要求: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边读边想,课文通过哪几方面写出索溪峪的“野”?在书本上找
出来,用笔做符号。
2、讨论交流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索溪峪的“野”。
三、重点探究、理解“野”
1、自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边读边想,段中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山“野”?
2、交流与互动。让学生感悟山是野的,是一种超俗的天然的“野”,给人以净化的返朴归真的自然美。
3、指导朗读,读出“野”的味道。
4、写法指导,句型训练(可让学生模仿)。
操场真热闹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科学、合理调控;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差异学习指导。
四、学法延伸,领悟“野”
1、自学水“野”、动物“野”、游人变“野”。
根据学习山“野”的方法,让学生认知:水“野”、动物“野”、游人变“野”的段落。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读读,说说为什么喜欢?并在课文中做批注。
2、先以小组进行交流学习心得,然后教师有目的组织全班互动
3、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随机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以点带面,注重协作。用本课的学习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五、拓展延伸,熏陶“野”
夸夸家乡自然风光。让学生相互交流,教师要注意引导,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和想象。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朔到生活中感悟身边的“野”,体验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索溪峪的野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赋、淑、撅、叟、涤”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热爱自然、崇尚纯真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我们在前面学习了《桂林山水》,大家还记得作者用什么方法描写桂林的山山水水?
生答。
教师概述:《桂林山水》采用了先总述,后分述,再综合的写法,给我们展现了广西桂林的秀丽风光。
其实祖国山河的美景何止桂林一处!索溪峪就是吸天地之精华,不留雕琢痕迹的自然景点,它位于张家界风景区。让我们紧跟作者曹敬庄,一起去感受索溪峪的“野”。(板书课题:索溪峪的“野”)
二、自读指导。
一)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并思考:
1、能用一个恰当词语说明你对索溪峪的整体感受吗?
2、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表现索溪峪的“野”?
3、这几方面在写法上有何共同点?请以一、两例说明。
二)、学生讨论,然后回答问题。
1、你对索溪峪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抽生回答。(野)
(板书:野)
2、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表现索溪峪的“野”?在写法上有何共同点?
A、指导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从中找出总括性的句子。
然后抽生回答。
(板书:山是野的)
提问:为什么说“山是野的”?作者实际上表现索溪峪的山是怎样一种美?请从文中找出原句。
抽生回答:天然的美,野性的美。
提问:课文又分别从哪些方面表现山的“野”性美?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概述后板书:是一种惊险的美;是一种磅礴的美;是一种随心所欲的美。
请同学们看板书,联系《桂林山水》想一想,这一段是按什么结构描写景物的?
生答。(“总——分”结构)
此外,作者还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赋予(解释:给予。)自然景物的人性美?
引导学生回答:拟人、排比。
B、抽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学生从中找出总括性的句子。
生答后板书:水是野的。
教师指导:作者也赋予水的灵性,把水写成了天真的野孩,大家以后朗读时,要读出水的“任性”(板书)。
提问:本段写“水”与第二自然段写“山”在结构上有何相同点?
生答。(同样是()“总——分”结构)
教师指导:本段与第二段除结构相同外,同样采用拟人手法,用了排比句“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尽情歌颂水的天然美、野性美。都是从静态角度表现索溪峪的“野”。(板书:静态美)
C、引导学生从第四自然段中找出总括性的句子(板书:野物更是“野”的)。
教师指导:我们在阅读时,要体会猴子的调皮,“……在我们头上的树枝间跳来跳去……一只调皮的猴子竟恶作剧地撒起尿来……”,这些句子充分表现了猴子的肆无忌惮,得意忘形,突出了索溪峪的“野”性美。
D、第五自然段如何表现游人的野性之美?(板书:游人也变野了)请从文中找出表现游人野性美的词语、句子。如:返朴归真(解释:去掉外饰,还其本质。)、嘻嘻哈哈、戴眼镜的姑娘……;年过花甲的老叟(解释:年老的男人。)……
第四、五段都是从动态角度表现索溪峪的美。(板书:动态美)
三)、讨论:我们学习了这篇文章,谈谈你对本文的感受。
提示:(a、热爱祖国美丽河山;b、不经人工雕琢的美才是自然美;c、崇尚纯真,真心对待同学等。)
教师小结:作者从山、水、野物、游人四方面表现了索溪峪的天然美、野性美。读后给人清爽、快慰之感。正如作者在文末写道:索溪峪的“野”、荡涤着我的胸怀!作者让我们抛弃了人群的喧嚣,甩掉了尘世的烦恼,回归大自然了。
三、总结全文。
课文紧扣一个“野”字,贯穿一个“美”字,用“总——分——总”的结构表现了索溪峪不加人工雕琢的美。作者寄深情于景物描中,可谓情景交融。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观察和写作中,大胆借用本课先概括叙述,后具体描写的方法,以及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讲究用词,句式整齐,把景物的特点表现出来。
四、布置作业。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索溪峪的野教案 篇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本课教学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还通过大量图片感受索溪峪的奇丽风光,有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教学目标:
1、认识“赋、淑、撅、叟、涤”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
3、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达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在认真读书、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受“野”
1、谈话导入
2、展示图片
3、读课题,抓题眼。
二、初读课文,把握“野”。
1、自由读
出示要求: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边读边想,课文通过哪几方面写出索溪峪的“野”?在书本上找出来,用笔做符号。
2、讨论交流。
三、重点探究,理解“野”
1、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边读边想,段中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山“野”?
2、交流讨论
3、指导朗读
4、写法指导,句型训练。
操场真热闹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学法延伸,领会“野”
1、自学水“野”、动物“野”、游人变“野”
根据学习山“野”的方法,自学水“野”、动物“野”、游人变“野”的段落,选择自己最喜欢一段读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请在课文中做批注。
2、交流学习心得
3、相机指导朗读
五、拓展延伸,熏陶“野”
夸夸家乡自然风光
山“野”
水“野”
索溪峪的“野”
动物“野”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4,索溪峪的“野”,希望对你有帮助!
索溪峪的野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文章的线索鲜明,条理清晰,作者紧紧抓住“野”这一特点来写,中心突出,描写生动、形象,遣词造句精确。
二、教学流程:
1、齐读课题,问学生从课题看,哪个字是中心词?课题该怎么读?为什么“野”字要重读?
2、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
学生的问题:
1)野字为什么要加上双引号?
2)课文围绕“野”写了哪些内容?
3)课文为什么要定这样的题目?
4)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告诉读者什么?
3、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值得研究的问题进行学习。
4、重点研究:课文围绕课题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5、理解感悟:选择自己喜欢或自认为描写得很好的句子读给同学听,并交流读后感。
三、教学感悟:
现实社会绝对公平是没有的,相对公平就有。但大自然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它把自己独特的美均匀地展示在人们的眼前,只要你用心去欣赏,都能从它身上感受到美。只是每个人的经历、观察、理解、感悟不同,造成大家的感受也大不一样。什么是美呢?很难界定,每个人对美的理解不同,界定也就不同罢了!
索溪峪的野教案 篇7
第一课时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你们到哪里旅游过?今天老师采访一下,除了济南,你还去过哪些地方?谁来说说?
生:西藏。
生:云南。
生:青岛。
生:……
师:哎呀,你们去过的地方还真不少。可是你们加起来也没有我去过的地方多。你们相信吗?老师世界各地都去过,什么都见过。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南沙群岛,迷人的张家界……还有世界上许多地方,水上城市威尼斯,……你们知道老师是怎么去的吗?
生:坐飞机。
生:看书(小声)
师:你大声一点。
生:老师是通过读书去的。
师:哈,老师是通过读书去领略的,就是呀,老师没有那么多时间。即使有了时间也没有那么多钱呀。不过文章写的好,我们书读得好了,我们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叫“神游”。(板书)
上课。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跟随文章的作者去“神游”——索溪峪,认真观察老师写字。
师:看“索”字,上面“十”字小,下面是“撇折、撇折、点”,再下面是“小”,这个“小”可不要写得小了。“溪”字注意“爪”字头,下面是“撇折、撇折、点”,再下面是个“大”字不是“小”字。
师:“峪”字怎么写呢?
生:“山”“谷”
师:噢,原来“山谷”就是“峪”啊!
师:“索溪峪”是什么意思?
生:索溪流过的“山谷”
师:你怎么知道是的索溪。
生:我从课文中知道的。
师:你真聪明!我们应该在文章中找到证据,不可能凭空想象。
师:好了,写完了,齐读课题。
生:没完。
师:还有什么?
生:还有一个“野”字
师:加上“野”字。
师:好,齐读课题
生:还不对,还有“引号”
师:噢,还有引号,“野”字上为什么要加引号?
老师用课件出示引号用法——“我来想想”,学生选择。
师:既然是“着重”的意思,我们应该怎样读课题。
师指名读,齐读。
师:咱们现在是不是可以神游了?
生:是
师:好的,不过每次旅游我们都要做准备工作,我们现在做一下热身运动怎么样?神游的时候最怕碰障碍了,我觉得文中的生字词是障碍,我看看同学们把这些障碍都搬了吗?
出示课件“我来读读”,检查生词读写。
“赋予”“淑女”“撅屁股”“老叟”“荡涤”
指名读,齐读。
师:这些小石子都踢开了,看这些大石块能不能搬开。
出示词语:
断壁悬崖、拨地而起、胆颤、磅礴、千峰万仞、绵亘蜿蜒、浩气长舒、随心所欲、不拘一格、横拦绿水、敢弄倩影、旁逸斜出、崛起、巍巍、斜山、窈窕淑女、怦怦直跳
(指名读、齐读)
师:好了,这些障碍都扫除了,我们是不是可以“神游”了?
生:是的。
师:不行吧,这些词放在课文中你们会读吗?能不能读好呢?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能不能读好,在读不好的地方,做个记号,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朗读)
师:同学们能接受老师的检验吗?
生:能。
师:谁读第一自然段?
(学生自己起立)
师:谁读第二自然段?
(七八个学生同时起立)
师:太多了吧:)
师:……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太好了。那些词语在课文中你能不能理解呢?老师看到你们课下都预习了课文,词语的解释也写在课本上了,这种习惯很好。但是老师今天不让你们说查到的意思。老师要跟大家做一个猜词游戏。你们有没有信心?
生:有
师:很好,现在我们就来猜猜看。
教师出示——“我来猜猜”。图片有“千峰万仞”“窈窕淑女”“抱伙成团”“直插云天”“绵亘蜿蜒”
师:你为什么能想到是这个词呢?
学生解释很多,实在记录不下来。
师:现在我们可以神游了吗?
生:可以了。
师:我们还不知道游什么呢。谁先做个向导,告诉我应该游什么?免得到时候迷路啊!快速读课文。
生回答。
师:板书 山、水、动物、人
师:我宣布现在可以神游了。
课件出示:图片欣赏。
师:游得怎么样?
生:好。
师:看图片还过瘾,如果是“神游”就必须到文章的语言去游,下面我建议同学们默读课文,看能不能在自己的头脑中出示各种形象。要想有如临其境的感觉,一定要把心放到文章的每一句话中去。
学生默读课文。
师:入神了吗?感觉怎么样?
生:好
师:这一次游有什么新感觉?能结合课文中的话谈谈吗?
学生说感受。
师:老师本来想和你们一起游,可是还有任务没完成,没有兴致。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帮老师完成任务。
生:能。
师:我先谢谢同学们。
课件出示:
1、为风光片《索溪峪的山》配音。
2、以索溪水的语气做自我介绍,告诉游人到索溪的水是什么样的。
3、现在你就是一名导演,你的任务是以“索溪峪的动物写人”为主题,拍一部影片。制定你的拍摄计划。
师:看清要求了吧,下面自由组合。
师:配音组站到前面来。
师:“水的自述”组站到旁边。
师:怎么那么多同学站着不动呢?噢,我知道了,你们都想做导演。做导演可不容易,下面导演组成两个组。
师:下面每个组选出一名组长。听清老师的建议。一、要明确你们的任务是什么。二、想一想,重点研究课文的哪一部分,可以让你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配音小组到老师使用的电脑前,小组长做好指挥,看画面配音。
(教师指导要注意,画面写音的协调,如果配音乐也可以,老师提供“音乐文件夹)
索溪峪的野教案 篇8
一、词语积累
1.意念:念头,想法。如:上课时,我只有一个意念:好好听讲。
2.赋予: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如:建设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3.绵亘:接连不断(多指山脉等)。如:大别山绵亘于豫、皖、鄂三省的边界上。
4.倩影:美丽的身影(多指女子)。
5.婷婷玉立:形容美女身材细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也作亭亭玉立)如:路旁那一株株白杨高耸、挺拔、婷婷玉立,分外醒目。
6.窈窕淑女:窈窕,(女子)文静而美好。淑女,美好的女子。
7.恶作剧:捉弄耍笑,使人难堪。如:同学之间切不可搞恶作剧的把戏。
8.荡涤:洗涤。如:这里的山光水色,足以荡涤胸怀。
二、近反义词
近义词:赋予--给予雕琢--雕刻万仞--万丈绵亘--绵延
反义词:美--丑
三、难句讲析
于是,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从未有过的清爽:索溪峪的野,荡涤着我的胸怀。
这是课文的最后一句,是全文的结语,总写索溪峪景观留给作者的感受:感到舒畅而慰藉、轻松而爽快,野趣使作者的胸怀像经过洗涤一样舒爽。
作者的感受,表达了他对索溪峪鬼斧神工、自然天成的瑰异景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四、难段讲析
课文第5自然段。
这一段写的是在索溪峪畅游,连人们也变野了。这里的野,是不受约束的意思。
全段共三句。第一句是总起句。接下来一个长句从四个方面具体讲人变野了:文静的城里姑娘边走边啃玉米棒儿,老叟(老头儿)在石块间蹦来跳去,遇到山溪一行人赤脚趟水而过。最后总写一句人们的野:在这幽美的环境中,人们全然没有了久居闹市惯有的庸俗之气,恢复了原本质朴的状态了。
这一段说明,大自然能改善人的心境、陶冶人的情操。
五、篇章学习
本文先总叙再分叙,最后讲自己的感受。
本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全文总起,点出索溪峪的特点:野。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从山、水、野兽和游人四个方面分写索溪峪的野。第三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讲作者的感受。
本文写索溪峪的山和水时,用了一些打比方和把物当人写的方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并且融入了作者的感情。
索溪峪的野教案 篇9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索溪峪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
课前准备
收集张家界、索溪峪等有关的照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课件展示,揭题导入
(1)欣赏张家界索溪峪的迷人风光。
(2)揭示课题:索溪峪的“野”
简介索溪峪
初读课文,感知索溪峪的“野”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指名分段读课文,初读反馈。
(3)抓题眼,引入研读。
合作研读,感受索溪峪的“野”
(1)读了课文,索溪峪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野)课文通过哪几方面的描述来写出索溪峪的“野”?(山是野的、水是野的、山上的野物当然更是“野”性十足、连游人也渐渐变得“野”起来。)
(2)选择其中一个部分,分组研读,交流讨论,体会作者是怎样描绘索溪峪的山、水、野物和游人的“野”的?
(3)赏析。(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板块进行教学)
①赏析“山是野的。”
a齐读这一段,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描述“山是野的”这个特点的?课文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是一种惊险的美。是一种磅礴的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先概括特点再具体描写。)
b赏析句子:“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风中摇摇晃晃,使人望而生畏。什么‘一线天’,什么‘百丈峡’,听著名字就让人胆颤。”
你从哪些词语当中感受到了一种惊险的美?(板书:拔地而起、摇摇晃晃、望而生畏、胆颤)
c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一种惊险的美?(一线天、百丈峡,它们的名字听着也让人觉得害怕。)
d有感情朗读, 读出你的惊讶,读出你的赞叹,并谈谈自己的收获。
②赏析“水是野的。”
a让我们跟着摄像师的镜头,来领略索溪峪水的野吧!
b赏析句子“索溪峪像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蹦跳而出的野孩子”给人活泼、灵动之感,把索溪峪想象成“野孩子”,十分传神地写出了索溪峪的“野”。它或“奔跑”,或“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闹”,十分调皮、可爱。也从侧面表达出了行走在曲折起伏的索溪边的游人们轻松愉快的心情。
这一段中,作者还有哪些奇特的想象?(索溪峪是一个野孩子,山路是它的哥哥,树木是它的大叔,石头是它的弟弟。)
C赛读,读出索溪的趣。
③赏析“山上的野物是‘野’的。”和“游人也‘野’了起来。”
a快速朗读,想想“野”加引号的含义。
b赏析句子“人们,在这山水中返朴归真了。”“返朴归真”是什么意思?(“返朴归真”的意思是去掉外在的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课文中怎样写猴子与游人的“返朴归真”?
(4)仔细观察文章各段的写法,说说作者在谋篇布局上采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先概括特点,再具体描写。)
朗读积累,体悟索溪峪的“野”
课文以作者独特的视角,表达了独特的感受,让我们身临其境。要求读出感受,读出韵味,读中想象。
(1)自己选择一部分练读。
(2)合作读。
(3)齐读与个别读相结合。
(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积累。
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不同的人对同样的风景,会有不同的感受。作者身处美丽的索溪峪,感受到的是一个字──“野”:这里的山野、水野,这里的野物“野”性十足,连来这里游览观景的游人也返朴归真,渐渐变得“野”起来。作者描绘了张家界索溪峪独特的美,在写景中表达了自己畅游其中的愉快的心情。
(2)课后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描写张家界、索溪峪的文章,细细品读,注意体会:他们对索溪峪的感受是什么?又是怎样表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