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酸和碱教案优秀7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常见的酸和碱教案优秀7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篇1
【提问】
你知道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吗?请提出你的假设,并设计实验检验你的假设是否正确。
猜想:
实验方案现象结论
【活动与探究】
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
【归纳】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 Ag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学生讨论】
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有何用途。
【总结】
在初中教材中,金属活动性顺序主要应用于在溶液中进行的两类置换反应:
一、金属+酸→盐和氢气.
反应条件: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排在氢前边;b.酸是指盐酸和稀硫酸等非氧化性酸,而浓硫酸、硝酸,不溶性酸、极弱的酸除外。
二、金属+盐→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
反应条件:a.反应物中的金属必须排在盐中的金属元素前边;b.盐必须可溶.
对此两类置换反应在应用时还应注意:
①铁与非氧化性酸或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呈现+2价
②很活泼的金属如:钾、钙、钠、钡与某些盐溶液反应时,是先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然后碱继续和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但没有金属生成,故应除去这四种金属。
【教师讲述】
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初中化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正确理解和应用。现将其几种应用归纳如下:
㈠判断金属是否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
例1.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金属是( )
A.银B.镁C.锌D.铁
分析:镁、锌、铁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所以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后边,故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答案为A。
㈡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例2.为验证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将它们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c不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气体。再把a投入b的硝酸盐溶液中,在a的表面有b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b>a>c B.a>b>c C.b>c>a D.c>a>b
分析:a、b、c三种金属与稀盐酸反应,只有c不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气体,说明a、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而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后边,故a、b比c活泼;把a投入b的硝酸盐溶液中,在a的表面有b析出,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a排在b前边,综上所述可知a>b>c,所以答案为B。
例3.请你用最简单的方法,证明锌、银、(H)、铜的活动性顺序,至少需要选用下列物质中的(填序号)
①Zn ②Ag ③Cu ④CuSO4溶液⑤稀硫酸⑥AgNO3溶液⑦FeSO4溶液
写出证明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利用金属与酸反应的条件氢前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氢后的金属则不能,所以取用锌、铜和稀硫酸,将锌、铜分别放入与稀硫酸中,将见到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由此得出结论锌比铜活泼且锌排在氢前铜排在氢后;然后再取用铜与AgNO3溶液看两者能否反应,可见铜的表面附有银白色物质,说明铜可置换出银,所以铜比银活泼。从这两组实验则可证明锌、银、(H)、铜的活动性顺序,所以至少需要选用所给物质中的①Zn ③Cu ⑤稀硫酸⑥AgNO3溶液。答案为:①③⑤⑥ Zn + H2SO4 == ZnSO4 + H2↑ Cu+2AgNO3 == Cu(NO3)2 + 2Ag
㈢判断金属能否与其它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例4.将过量的铁粉放入含Zn(SO4)2和AgN03的混合溶液中,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留下的金属是( )。
A.Ag B.Fe、Ag C.Zn、Fe D.Fe、Zn、Ag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Fe排在Zn的后边、Ag的前边,所以Fe不能与Zn(SO4)2反应,故滤纸上不可能有Zn;但Fe能与AgN03反应换出Ag,所以滤纸上有Ag;又因为Fe是过量的,所以滤纸上有没反应完的Fe。所以答案为B。
㈣判断置换反应进行的程度
例5.向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过滤。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Mg2+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Zn2+,Mg2+
C.滤纸上有Ag,Cu,Zn,滤液中有Zn2+,Mg2+
D.滤纸上有Ag,Cu,Zn,Mg滤液中有Zn2+,Mg2+
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为Mg﹥Zn﹥Cu﹥Ag,即Zn能置换出Cu(NO3)2中的Cu,能置换出AgNO3
中的Ag,但不能置换出Mg(NO3)2中的Mg。若加的Zn不足,置换反应只能部分进行,锌粉加入溶液后,首先置换Ag+,当Ag+被置换完后,再置换Cu2+。也就是说,当滤纸上有Ag和Cu时,滤液中肯定没有Ag+;当滤纸上有Ag,Cu,Zn,滤液中肯定没有Ag+,Cu2+。所以答案为B和D。[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实质上就是金属单质与金属阳离子的置换反应。如果滤纸上的金属单质与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能够反应,则这种情况肯定不会发生(即不能共存),因此答案为B(Cu和Ag+反应)、D(锌不可能置换出镁)。]
【板书】
一、金属+酸→盐和氢气.
反应条件: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排在氢前边;b.酸是指盐酸和稀硫酸等非氧化性酸,而浓硫酸、硝酸,不溶性酸、极弱的酸除外。
二、金属+盐→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
反应条件:a.反应物中的金属必须排在盐中的金属元素前边;b.盐必须可溶.
注意:
①铁与非氧化性酸或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呈现+2价
②很活泼的金属如:钾、钙、钠、钡与某些盐溶液反应时,是先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然后碱继续和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但没有金属生成,故应除去这四种金属。
【教后小结】
教学设计思路: 篇2
酸和碱是化学中常用的两类物质,同时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类物质。本课将根据学生在生活中对酸和碱的初步认识,从其己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如何确定物质是酸性还是碱性?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认识酸碱指示剂,探讨在生活中检验酸碱的方法,学习自制酸碱指示剂,并用其检验生活中物质的酸碱性。从而使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领会中和反应的实质,能够从酸碱角度说明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验证酸碱之间的反应,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化学实验,增强对化学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难点】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实验】演示“红酒变白酒,白酒变红酒”的魔术实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环节二:新课讲授
1.中和反应
酸碱之间会不会发生化学反应?
【教师实验】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溶液混合,没有明显实验现象。
【教师引导】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溶液混合之后,视觉上没有变化,无法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需要通过明显的实验现象来证明发生了实验。
【提出问题】怎样利用实验桌上现有的镁条、石蕊试液、酚酞试液来设计实验呢?如何才能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来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呢?
【学生回答】
①镁条与盐酸反应剧烈,若加入碱后反应程度减缓,则证明发生了反应。
②在碱中加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再向其中加入酸,若溶液变为无色,则证明发生了反应。
③在碱中加入石蕊试液,溶液变蓝,再向其中加入酸,若溶液变回紫色,则证明发生了反应。
(学生分组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来完成实验,观察现象总结结论。)
【教师引导】请小组代表来描述实验现象以及得到的结论。
【学生回答】
小组①:镁条放入盐酸中有大量气泡生成,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气泡产生的速度减慢,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
小组②: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变红,再向其中加入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使溶液不再呈碱性。
小组③: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氢氧化钠溶液变蓝,再向其中加入盐酸,溶液由蓝色变回紫色,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教师引导】同学们通过实验现象均证明了酸和碱之间可以发生反应。那么从微观的角度如何来解释呢?
【播放视频】播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动态视频。
【提出问题】观察三个化学方程式,发现了什么共同点?
【学生回答】都是酸和碱生成一个化合物和水。
【教师讲授】氯化钠、氯化钙、硫酸钠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我们把这样的化合物叫做盐。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2.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提出问题】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能否举出几个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学生回答】
①在酸性土壤中加入熟石灰,以中和其酸性。
②在印染厂的碱性废水中加入硫酸进行中和。
③人被蚊虫叮咬后,蚊虫在皮肤内分泌出蚁酸,涂上碱性物质可以减轻痛痒。
④用“胃舒平”可以缓解胃酸分泌过多造成的胃部不适或消化不良。
环节三:巩固提高
解释课堂开始前的“红酒变白酒,白酒变红酒”的魔术实验原理。
解析:“红酒”为加了酚酞试液的碱,向其中加入“神奇液体”酸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导致“红酒”的红色褪去,变成了“白酒”。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布置作业:预习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了解pH试纸的用途。
四、板书设计
教案 篇4
反思:本节内容主要是探究活动课,顾学生的小组活动探究视为学生主体参与的15分钟部分。本节主要问题是在学生自主探究前,分析、演示实验的具体操作,以免影响整体的实验质量。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
教学目标
①了解酸的通性及原理,能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②通过对酸和碱性物质的梳理,学习归纳方法;感悟对比、推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③体会化学与人类有密切关系,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同时提高实验过程中的“规则意识”。
重点和难点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盐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
讲:展示稀盐酸、稀硫酸、浓盐酸、浓硫酸,并进行讲解分析
练:1.纯净的盐酸是______________颜色的液体,有______________气味。工业品浓盐酸常因含有杂质而带______________色,浓盐酸在空气里会生成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______________气体跟空气里的______________接触,形成盐酸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2、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在锥形瓶中盛浓硫酸,在分液漏斗中装水。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让水滴入锥形瓶。
(1)你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2)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3)实验室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是怎样的?
报与提:课堂当堂完成并交流完善
活动二:认识酸的三点化学性质
探究一:写出盐酸、硫酸、
硝酸电离方程式,找出其共同点
探究二:写铁、镁、锌、铝分别跟盐酸和硫酸反应的`方程式
探究三:(小组实验)生锈铁钉、氧化铜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小组实验完及时交流实验成果,分享实验心得
交流:归纳酸有哪些化学性质
小结:①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遇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②酸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H以前的金属反应,越靠前的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
③酸能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反应。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性质除锈。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石蕊和酚酞溶液是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并能说出石蕊和酚酞在酸性、碱性和中性溶液中所显示的颜色,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了解几种常见的酸及其物理性质。
3.掌握酸的化学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3.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
2.酸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过程
(一)酸碱指示剂
[问题探究]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在酸、碱溶液中的变色有何规律?
【知识点1】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的颜色。常见的有石蕊和酚酞。石蕊试液呈紫色,遇酸溶液变红色,遇碱溶液变蓝色;酚酞溶液呈无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色。
【知识拓展】
1.酸溶液的溶质一定是酸;酸性溶液的溶质不一定是酸,还有可能是盐,如氯化铵、硫酸锌等。酸性溶液包含酸溶液。碱溶液的溶质一定是碱;碱性溶液的溶质不一定是碱,还有可能是盐,如碳酸钠等。碱性溶液包含碱溶液。
2.盐溶液有可能呈酸性,也有可能呈碱性,还可能呈中性。
(二)几种常见的酸
[问题探究]常见的酸有哪些?它们的物理性质是怎样的?有哪些用途呢?
【知识点2】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
【实验分析】实验10-2
(1)观察盐酸、硫酸的颜色和状态。
(2)分别打开盛有盐酸、硫酸的试剂瓶的瓶盖,观察并闻气味。
盐酸硫酸
颜色、状态无色透明液体无色油状液体
打开瓶盖后的现象出现白雾无明显现象
气味刺激性气味无味
密度常用浓盐酸(37%~38%)1.19g/cm3常用浓硫酸(98%)1.84g/cm3
【知识点3】盐酸和硫酸的用途:
用途
盐酸(HCl)重要化工用品。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如***、氯化锌)等;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
硫酸(H2SO4)重要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
【知识点4】浓硫酸的腐蚀性:
【实验分析】实验10-3
将纸、小木棍、布放在玻璃片上做下列实验:
实验放置一会儿后的现象
用玻璃棒蘸浓硫酸在纸上写字纸上写字处变黑
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木棒变黑
将浓硫酸滴到一小块布上布上出现小洞
【实验结论】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它能夺取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里的氢、氧元素,生成的黑色物质炭,该性质称为脱水性。
[问题探究]如何正确稀释浓硫酸?错误的操作会引起什么后果?
【知识点5】浓硫酸的稀释:
【实验分析】实验10-4
1.实验过程: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并用手轻轻碰触烧杯外壁。
2.实验现象: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3.实验结论: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因为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会使酸液向四周飞溅。如果不慎溅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注意】浓盐酸的特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会观察到瓶口有白雾出现,那是因为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故在开启的瓶口处形成白雾。所以应密封保存浓盐酸。
【知识拓展】在实验室中浓硫酸做干燥剂,但只能够干燥中性气体(H2,O2,N2,CO,CH4等)和酸性气体(CO2,SO2,NO2)。
(三)酸的化学性质
【知识点6】盐酸、硫酸等酸在溶液中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H+),所以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即酸的通性。
【实验分析】实验10-7
实验一:酸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1.实验步骤:在点滴板上分别滴入两份稀硫酸和稀盐酸,再用胶头滴管在稀盐酸和稀硫酸中分别滴入酚酞溶液和石蕊溶液,观察现象。
2.实验现象: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稀盐酸溶液变为红色无明显现象
稀硫酸溶液变为红色无明显现象
[问题探究]此实验说明酸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3.实验结论: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实验二:金属与酸的反应
1.回顾第八单元金属与酸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表:
与稀盐酸反应与稀硫酸反应
镁Mg+2HClMgCl2+H2↑Mg+H2SO4MgSO4+H2↑
锌Zn+2HClZnCl2+H2↑Zn+H2SO4ZnSO4+H2↑
铁Fe+2HClFeCl2+H2↑Fe+H2SO4FeSO4+H2↑
2.结论: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实验三: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1.实验步骤:在盛有稀盐酸和稀硫酸的试管里分别放入一根生锈的铁钉(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过一会儿取出铁钉,用水洗净,观察铁钉表面和溶液颜色的变化
2.实验现象:
现象化学方程式
①金属氧化物与稀盐酸作用铁钉表面的红棕色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Fe2O3+6HCl2FeCl3+3H2O
②金属氧化物与稀硫酸作用铁钉表面的红棕色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Fe2O3+3H2SO4Fe2(SO4)3+3H2O
[问题探究]上面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共同之处?
3.实验结论: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注意】铁单质与酸反应,生成物中有Fe2+,溶液中有Fe2+时,溶液呈浅绿色;铁的氧化物与酸反应时,铁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当溶液中有Fe3+时,溶液呈黄色。
【知识拓展】用稀盐酸或稀硫酸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锈时,不能将铁制品长时间浸在酸中,因为铁单质也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问题探究]盐酸、硫酸等酸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呢?
【小结】酸的通性:
①酸能与指示剂作用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酸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②酸能与活泼金属作用Fe+2HClFeCl2+H2↑Fe+H2SO4FeSO4+H2↑
③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作用Fe2O3+6HCl2FeCl3+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
四、教学反思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生活中的一些酸和碱
2.学会用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这两种酸碱指示剂鉴别酸和碱,掌握它们遇酸、碱变色的规律
3.了解著名英国科学家波义耳发现酸碱指示剂的史实,拓宽对酸碱指示剂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1.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在农村课堂教学中的运用,PPT课件在“班班通”设备上应用的探索
2.学生分组实验与教师演示实验相结合,突显化学学科学习的特点---科学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积极讨论、客观分析、认真归纳、注重反思的科学探究的习惯
2.引导学生感悟化学科学的魅力,感悟化学源于生活的真谛
3.引导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分组实验的基础,本节教学可进一步加强实验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对酸有一定的认识,但对碱相对陌生,应从生活中常见物质入手导入新课;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有层次差异,应分别对待。
重点难点
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这两种酸碱指示剂鉴别酸和碱及其变色规律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致问候
二、课题导入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进入初中化学非常重要的单元----第十单元《酸和碱》的学习之旅,希望同学们在接下来的科学探究中获取更多的化学知识,收获更多的快乐。好,下面我们一起开启全新的学习: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板书课题)
三、概述(第一阶段)
“酸”对同学们来讲一定不陌生。大家还记得在前面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学习中也接触到了叫酸名的两种物质,是什么呢 (稀盐酸、稀硫酸)(板书稀盐酸、稀硫酸)对,它们也是酸。“碱”对大家来说可能没有酸那么熟悉,其实你也遇到过。在我们以前的化学学习也接触了碱,例如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使用的澄清的石灰水中的溶质氢氧化钙(板书氢氧化钙),还有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氢氧化钠(板书氢氧化钠),它们也都是碱。同学们又有谁知道“碱”(板书碱)“酸”和“碱”这两个词是怎么来的吗 ()(阅读一下)
四、重要知识讲授-----酸、碱与指示剂的作用(第二阶段)
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教学科研方面都会经常接触并使用各种酸和碱的,那我们怎么区别它们吗 原来很简单,只要用一种叫酸碱指示剂的物质就能区别开来。板书:酸、碱与指示剂作用,那么酸碱指示剂又是谁发现的呢 先让我们重睹一下300多年前那个不经意发生的真实的故事(播放视频)观看后,你从波义耳身上学到了什么 指定2名学生回答。做一个生活中有心人,细心人,你就会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是那么神奇、那么富有魅力!
接下来,让我们沿着前辈科学家们的足迹,继续更有趣的化学科学探究-------再现波义耳当年的科学实验吧。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
再讲解,然后并指导填表。
五、知识深化归纳(第三阶段)
老师演示实验并作结。
六、练习题巩固(第四阶段)
七、布置课外探究活动----自制酸碱指示剂第五阶段)
八、化学歌曲欣赏
我们学习化学快一年了,初中化学是起步阶段,更是打基础的阶段,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很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理论令人感到纷繁复杂,你为此也许感到困惑和沮丧。下面,让我们一边走进音乐的殿堂,感受化学的魅力,也让你领略一下学习化学的快乐。播放《化学版—小苹果》、《化学版—青花瓷》
九、课后反思(第六阶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我们努力学好化学,奠定良好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长大以后报效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篇7
一、引入
1、食醋为什么会有酸味?
2、苹果、橙子、柠檬葡萄等这些水果为什么都有酸味?
3、石灰水中含有的Ca(OH)2;NaOH;Cu(OH)2等都是碱。
二、酸碱指示剂
1、指示剂的概念
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的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通常也简称指示剂。常见的有: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2、变色规律:
说明:
①指示剂变色简记方法:酚酞遇酸仍无色,酚酞遇碱红艳艳;石蕊遇酸紫变红,石蕊遇碱紫变蓝
②注意: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可使指示剂变色,而不是说指示剂使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变色。
3、指示剂的应用
酸碱指示剂主要用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如实验桌上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液体要检验是酸性溶液还是碱性溶液,可用试管取少量溶液滴入1-2滴紫色石蕊试液,如果显红色证明是酸性溶液,如果显示蓝色证明是碱性溶液。
想一想:如何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小结]
检验溶液是酸性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酸性溶液。
检验溶液为碱性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蓝色;或者滴入几滴无色的酚酞试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
4、指示剂的替代用品
酸碱指示剂除了常见的石蕊和酚酞外,还有其他的植物色素,可以用作石蕊和酚酞的 代用品,如牵牛花,月季等。
几种植物花朵的酒精浸出液在酸碱溶液中的变色情况
练习:
⒈ 失去标签的三瓶无色液体,分别是稀H2SO4、蒸馏水、NaOH溶液,能把它们一次性区分开的试剂是
() A. 酚酞B. 铁片
C. 石蕊试液 D. 二氧化碳气体
⒉ 失去标签的三瓶无色液体,分别是稀HCl、蒸馏水、NaOH溶液,能否用酚酞试液将它们鉴别出来?(提示:HCl + NaOH=NaCl + H2O(中性溶液))
三、常见的酸
1、浓硫酸、浓盐酸的物理性质的比较
2、浓硫酸的特性
浓硫酸的三大特性(腐蚀性):
吸水性:能吸收现存的H2O,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脱水性:能把纸或木材里的氢、氧两种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n(H):n(O)=2:1]; 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一般生成水而不是氢气。
3、浓硫酸的稀释
稀释浓硫酸时为什么会产生大量热量?
注意:
A、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B、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先用干抹布(软布或棉花)轻轻地拭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而后涂上碳酸氢纳稀溶液。
C、如果将稀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用大量的水冲洗。
浓硫酸稀释的错误操作浓硫酸稀释的正确操作?想一想分别盛放浓盐酸和浓硫酸的两个试剂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不考虑水分的蒸挥发), 两瓶酸的质量、质量分数各有何变化?应如何保存?浓盐酸:溶液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四、酸的通性
酸具有通性的原因是它们在溶液中解离出共同的氢离子。酸的通性(以盐酸、稀硫酸为例说明酸的通性)如下:
酸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注意:
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则不能;
B.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越前面的金属,反应现象越剧烈,速度越快,如Mg 反应有明显放热现象;
C.强氧化性酸与金属反应后,不能生成氢气,而是生成水。如浓硫酸、硝酸等强氧化性酸;
D.该类反应属于置换反应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酸与碱反应
H2SO4 + Cu(OH)2= CuSO4 + 2H2O HCl + NaOH =NaCl + H2O 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酸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HCl + AgNO33HCl + CaCl2 ==CaCl222O
五、酸的分类和命名
含氧酸:多数按中心元素命名为某酸,如硫酸(H2SO4)按是否含氧
无氧酸:命名为氢某酸,如盐酸(HCl)又叫氢氯酸 一元酸:HCl、HNO3等
能解离出 (醋酸CH3COOH为一元酸) H+的个数二元酸:H2SO4等 三元酸:H3PO4等
练一练:
1、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溶液,它能使无色酚酞溶液 ( )
A.变红色 B.变蓝色 C.呈无色 D.变紫色
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是 ()
A.NaCl B.NH3 C.HClD.NaOH
3.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和稀盐酸直接制取的是 ( )
A.MgCl2 B.FeCl2 C.CuCl2 D.FeCl3
4.某同学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正确的做法是()A.先用较多的水冲洗B.先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