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的教案【优秀2篇】正文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的教案【优秀2篇】》

时间: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的教案【优秀2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的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 基础知识(如通假字、古今异义、偏义复词等)

2、 人物形象(着重把握刘兰芝的形象性格)

3、 焦、刘爱情悲剧的原因(二人的死亡原因)

教学难点:让学生参与到焦、刘命案的追踪调查中,结合案情分析让学生探索焦、刘二人的死亡原因,并了解刘兰芝的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

1、 情景教学法。以音乐《梁祝》导入课题,营造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2、 比较阅读法。结合教学内容,辐射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悲剧,赏析其二人的两首应和词《钗头凤》,探索中国古典爱情悲剧产生的共同原因。

3、 活动探索法。结合焦、刘的死亡事实,设计一个命案调查分析会,让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索性学习。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无论是《兼葭》中对伊人的上下求索,还是梁山泊与祝英台相互间魂牵梦绕的执着痴狂,都让我们为之动容。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世界。

2、出示课题

《孔雀东南飞》

3、 播放《梁祝》乐曲

4、提问同学这是一段什么曲子?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简介梁山泊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

二、文学常识

在学习这篇诗歌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了关于这篇诗歌的一些文学常识。

1、自《诗经》、楚辞之后,继之而起的是两汉乐府诗歌。《孔雀东南飞》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谁能讲讲关于“乐府”和“乐府诗”的知识呢?

2、“乐府”,原指汉武帝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机构(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辞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在汉代,不像我们现在有这些制作音乐,出唱片的公司,所以,作曲、配词培养歌星这样的事情由国家出面来做。后来,把乐府这个官署,这个国家机关单位所采集、创作的歌辞就称为“乐府歌辞”、“乐府诗”,或简称为“乐府”。因此,“乐府”,就成了一种诗体的名称了,其中属于汉代的就叫“汉乐府”。

两汉乐府诗体裁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和杂言。句式灵活自由,语言流畅,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生活气息较浓。乐府诗主要保存在《乐府诗集》。

3、课本所选的这首《孔雀东南飞》最先原题是《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后又有人将其题作《焦仲卿妻》。后人又取诗歌的首句,题为《孔雀东南飞》。它是中国最早的长篇叙事诗。

三、整体把握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2、请一、二同学复述课文内容

明确:

(1)、主要人物:刘兰芝、焦仲卿、焦母、刘兄

(2)、矛盾冲突:有“遣与被遣”、“休与不休”、“爱又难爱”、“嫁与不嫁”等,其中焦母与兰芝的矛盾构成故事的主要冲突,也是焦、刘爱情悲剧的根源。

(3)、情节内容:请归 求情 叙别 被遣 结誓 还家 拒媒 避婚 死别 告母 徇情 合葬(出示课件)

3、这首诗讲述了什么故事?

它叙述和描写了东汉末年庐江郡小吏焦仲卿和妻子刘兰芝的爱情婚姻悲剧: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可婆婆却对兰芝百般刁难。兰芝毅然请归,仲卿向母亲求情无效,夫妻只能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先是县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遣宰为媒,兰芝践约抗婚,然而其兄恶言相向,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仲卿闻变而来,夫妻约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兰芝出嫁喜庆之日,刘焦双双命赴黄泉。

4、按什么顺序叙述?时间顺序。以什么为线索?以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为线索来叙述。写作这首诗歌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否定什么?肯定什么?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第二课时

四、语文活动

1、 活动内容:

焦、刘二命案案情分析会

2、 活动方式:

以行政班的九个行政组为调查小组,由组长组织调查、研究和分析,并推出一二代表作中心发言

3、调查内容及人事安排:

(1) 第一组调查焦、刘二人的死亡时间

(2) 第二组调查焦、刘二人的死亡地点

(3) 第三组调查焦、刘二人的生前身份

(4) 第四组调查刘兰芝的为人及性格

(5) 第五组调查焦仲卿的为人及性格

(6) 第六组调查刘兰芝的社会关系

(7) 第七组调查焦仲卿的社会关系

(8) 第八组调查刘兰芝的死亡原因(表面原因、实质原因)

(9) 第九组调查焦仲卿的死亡原因(表面原因、实质原因)

4、活动指导:

所有调查的内容在教材中都有明确的。答案,或者与教材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求学生以教材为主要的调查对象,以阅读分析教材为主要的调查方式。主张从教材中找结论,也允许在(6)、(7)等问题上发挥联想或想象,只求合理,不求唯一。

5、活动的开展

(1) 课外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调查分析

(2) 课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探究

(3) 每小组派出代表作案情陈述

(4) 其他小组同学发表不同看法,并讨论

(5) 师生一起探究,明确结论(参考性)

(6) 对应各个问题,利用课件把参考结论公布给学生

二人死亡时间:刘兰芝死于建安年间秋冬时节的某个夜里十一点之后,焦仲卿也是死于这个夜晚,应在当夜天亮之前

二人死亡地点:刘兰芝死于刘家附近的某个水塘里,焦仲卿死于焦家庭院的大树下

焦刘生前身份:焦仲卿生前系庐江府小官吏,刘兰芝生前系焦仲卿妻子,家庭主妇

刘兰芝的性格:勤劳能干,坚强持重,果断忠贞

焦仲卿的性格:善良孝顺,懦弱拘谨,忠于爱情

刘的社会关系:与人为善,深受欢迎,但不被婆婆喜欢

焦的社会关系:善以待人,与邻人、同事关系和睦

刘的死亡原因:本质原因是封建族权和家长专制的残酷逼迫

焦的死亡原因:本质原因是封建族权和家长专制的残酷逼迫

6、人物形象

(1)、结合以上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自主归纳出刘兰芝的形象性格特点

讨论:

刘兰芝投水自杀表现了她什么性格特点?是反抗,还是逃避?如果是反抗,这种反抗有效吗?为什么?

(2)、课外归纳焦母的形象特点

五、 课外链接

比较阅读陆游、唐婉夫妇的应和词《钗头凤》: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传心事,独倚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1、 出示课件,向同学们简要介绍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及这两首应和词的产生由来。

2、 让同学齐声朗读这两首词

3、 讨论这两首应和词的内容,体味词人内心痛苦、无奈的复杂情感

4、 探究中国古典爱情悲剧产生的共同原因

陆游与唐婉

贾宝玉与林黛玉

焦仲卿与刘兰芝

5、 探索古典爱情悲剧的现实意义

提示:

(1)、鲁迅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2)、你认为此诗最有价值的是什么?你有何感想?

(3)、教师重在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探究,不作结论性表述。

六、 结束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的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感受刘兰芝和焦仲卿对爱情的忠贞,认识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摧残。

2、认识汉乐府民歌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积累“公姥”等古典语言的用法。学习在尖锐矛盾冲突和曲折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的特点。

3、掌握赋、比、兴手法在本诗中的运用。

设计说明: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堪称爱情绝唱。诗中主人公刘兰芝外表美丽、聪明能干、极度善良,与丈夫焦仲卿感情深厚,如此之美却被“撕毁”,当代中学生大都无法理解。乐府民歌源于民间,更多具有“民声”的原始形态;中学生是有灵气的,他们对作品的人性美、人格美有着相当敏锐、细微的感受力。诗中,刘兰芝和焦仲卿美好的爱情被无情摧残,令人发指。认清这样一种客观现实,自然能够激发学生对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强烈控诉,也能促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珍视人生。赋、比、兴是我国古典诗歌创作手法的精华,掌握并学会运用,有益于提高语言表达技巧。

教学课时建议

建议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把握诗中主要人物性格。

2、难点: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

设计说明:

从题目来看,“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可视为“焦仲卿妻”(刘兰芝)的赞歌,或曰刘兰芝的传纪。刘兰芝何以能被如此称赞、作“传”称颂,其性格必有为人同情、称道的内涵。远离了那个沉闷的年代,淡漠了“自由”的概念,而今的中学生很难轻易地为悲惨的故事所感动。兰芝了解仲卿的性格,她爱仲卿,也知道仲卿爱她。然而,面对婆婆的刁难、兄长的势利,她更明白自己所处的环境,因而用自己特有的个性表现出一个普通人的人格尊严,直至以自己的生命来表达最后的抗议。把握了刘兰芝聪明、善良、爱劳动、重感情、忠于爱情、自尊自重的主要性格,对照以焦母、刘兄为代表的封建家长制的行为表现,我们自然就可以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理解《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堪称爱情千古绝唱的真实价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预设

采用《化蝶》乐曲为背景音乐。

预设问题:你知道这首乐曲的出处吗?你还知道中国古代类似的爱情故事吗?

学生活动预设

交流《化蝶》情节,切入《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设计意图

引发相似联想,调动学生情感积累。

二、认识汉乐府等有关文学常识

教师活动预设

简介“乐府双璧”及汉乐府的价值。

学生活动预设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又称《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简介汉乐府。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是汉书包范文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

设计意图

从“现实主义”创作角度,引导学生认识汉乐府民歌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三、破译“小序”

教师活动预设

教师诵读。

学生活动预设

学生复述“小序”内容。

设计意图

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四、初读课文,了解文章整体内容

教师活动预设

通读课文。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的故事情节。请学生概述自己对此情节结构的感受。

学生活动预设

开端(“十三能织素”—“慎勿违吾语”):兰芝被遣;发展(“新妇谓府吏”—“二情同依依”):兰芝惜别,夫妻共誓;再发展(“入门上家堂”—“愁思出门啼”):兰芝抗婚;高潮、结局(“府吏闻此变”—“自挂东南枝”):双双殉情;尾声(“两家求合葬”—“戒之慎勿忘”):合葬化鸟。

情节曲折,矛盾冲突十分尖锐(仲卿求母、兰芝辞婆、兰芝拒婚、仲卿诀母,四次冲突,一次比一次激烈)。

设计意图

通过此环节,使得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培养学生语言概括能力。

五、研读课文,积累语言

教师活动预设

找出文中新出现的重要实词、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相”、特殊句式等,指出它们的意思或用法。

学生活动预设

现象举例。

①实词。堪:承受得了。(又如“不堪一击”)

②古今异义。“可怜体无比”(可怜:可爱。今义为值得怜悯。)

③通假字。“虽与府吏要”(“要”通“邀”,约。)

④词类活用。“交广市鲑珍”(市,名词带宾语“鲑珍”,用作动词:买,购买。)

⑤偏义复词。“便可白公姥”(公姥,公公婆婆,这里是偏指婆婆。)

⑥:“相”。“及时相遣归”(指代兰芝,可译作“我”。)

⑦特殊句式。“为仲卿母所遣”(用“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设计意图

忠实原文,师生互动,形成语言积累。

六、掌握重要写作技法

教师活动预设

借用朱熹的说法,简要揭示赋、比、兴手法在古典诗歌创作中的运用。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即铺陈直叙。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引譬设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