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 教案模板【优秀10篇】》
机械类专业是工科中的一个大的学科,是理科生选报的热门专业之一,与电气自动化并列为最强工科。该专业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机电一体化等。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机械 教案模板【优秀10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章轴 篇1
(一)教学内容
1、概述
2、轴的结构设计
3、轴的设计计算
4、轴毂联接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内容:轴的构造、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近扭转变形计算轴的强度,轴的弯曲组合强度计算;
2、熟悉内容:轴的分类,刚度计算、临界转速;键连接类型、选择和平键连接的强度计算。
章链传动 篇2
(一)教学内容
1、链传动的特点和应用
2、滚子链和链轮
3、链传动的运动特性
4、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
5、链传动的布置、张紧和润滑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内容:链传动的合理布置和张紧方法、链的润滑方式;
2、熟悉内容:链传动的优缺点、套筒滚子链的构造和主要参数,链传动的链速和速度不均匀参数;
机械基础液压传动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⒈教材的地位
《液压与气压传动》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对从事机械工程的人员来说是一门必不可少的知识,能直接应用于工程实际,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同样,对作为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来说,本课程也是为机床、工艺、自动化等一些专业课必备的技术基础课。 ⒉课程分析
培养学生专业必备基本素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⒊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①掌握各类液压元件的功用、工作原理、性能和用途。 ②掌握典型回路的组成、工作原理。
③掌握气压传动的基本原理,了解气动传动的应用。 能力目标:
①辨别和说出有液压系统的各零部件的名称和功用。 ②通过系统图能分析整个液压系统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
③通过实验学会使用简单的液压实验台和基本测试方法,能独立进行简单的实验,能处理实验数据和编写实验报告。
④通过习题培养分析能力和运算能力,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并了解理论和实验的关系。 ⒋教学资源
选用教材:《液压与气压传动》主编:许福玲 机械工业出版社 ⒌学情分析
优势:思维较活跃,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喜欢有意思的具体问题 劣势:思考问题缺乏严密性,学习自信心不够。理论知识有限,不能很好的将前后所学知识串联起来综合运用。
二、教学设计⒈教学方法
与实践《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教学特点是以理论为依据,强调学习的实践性。着重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平时多注意观察。
本节课以“诱发―――质疑―――探讨”为主线,通过“提出问题――理论推导――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的程序,自然过渡到知识的应用和练习,实现对每个知识点的认识、理解和记忆。
⑪讲授法:注重师生互动,采用讲与问结合的方法 ⑫直观性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⑬讨论法:突出本课程的教学特点 ⒉学习方法
⑪使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书本教材形式转变为由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构成的动态教材,多感官的参与活动对于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形成都有很大的促进。
⑫教师引导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边学边做,教师边引边教,教、学、做一体。
⑬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是第一章第一节的液压油液。教学程序设想如下:⒈复习引入;⒉联系实际,提出问题;⒊知识拓展,能力提升;⒋分组讨论并完成课后习题。
㈠复习引入,提出问题: ⑪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是哪几部分?⑫工作介质是什么?
㈡联系实际,说出你对不同的液体的物理性质的感受和认识。 ㈢知识拓展 ⒈液压油的物理性质
⑪密度: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该液体的密度。
思考:影响密度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⑫可压缩性:液体受压力作用而发生体积减小的性质称为液体的可压缩性。 ①低、中压系统可忽略,高压系统要考虑;②当液体混入空气时,其可压缩性增加。
⑬液体的黏性
①产生黏性的原因:分子内聚力 ②黏性的表示:黏度
③黏度的分类:动力黏度µ ;运动黏度ν=μ/ρ(单位:m2/s)(常用,标志液压油的牌号);相对黏度°Et ④压力对黏度的影响 ⑤温度对黏度的影响 ⒉液压油的选用 ⑪对液压油的要求
①适宜的粘度和良好的粘温性能;②润滑性能好;③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即对热、氧化、水解、相容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④对液压装置及相对运动的元件具有良好的润滑性;⑤对金属材料具有防锈性和防腐性;⑥比热、热传导率大,热膨胀系数小;⑦抗泡沫性好,抗乳化性好;⑧油液纯净,含杂质量少;⑨流动点和凝固点低,闪点(明火能使油面上油蒸气内燃,但油本身不燃烧的温度)和燃点高;⑩此外,对油液的无毒性、价格便宜等,也应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所要求。 ⑫液压油的种类
①石油型; ②乳化型 ;③合成型; ④各类型的特点及适用场合。 ⑬液压油的选用
①选用液压油的考虑依据:系统压力、运动速度、工作温度和环境条件;②考虑顺序:黏度、品种、特殊要求;③常用的几类条件下,液压油的选用范围。 ㈣分组讨论并完成课后习题 1-2,1-3 这样做目的:(1)面向全体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2)这类题能达到以一击十之效;(3)针对学生实际,既做到因材施教,又能满足学生所需,解学生所惑;(4)注意知识的横纵联系,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综合能力。(5)此类题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和动力。
四、课后总结
我在整节课的讲述中,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专业水平,学生通过联系实际来思考问题,培养了观察能力和对机械基础的求知欲;再通过讨论法,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良好的责任感。完成了教学目标,使教学重点得以突出,难点得以突破。
机械基础中职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
2.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3.知道测量有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长度和时间的方法;
2.通过实验,学习刻度尺和停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3.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了解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
2.认识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养成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使用停表测量时间。
【教学难点】
测量长度时读取估计值。
【教学准备】
教师用:习题及图形(事先写或画在后黑板上)、刻度尺(量程0~1m,分度值1cm)、钢卷尺(量程0~2m,分度值1mm)、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石英钟、电子手表、J1202机械停表(精确度0.1s)、J1202电子停表(精确度0.01s)等。
学生用:刻度尺(量程0~15cm或0~20cm,分度值1mm)、铅笔、金属块、J1202机械停表(精确度0.1s)、J1202电子停表(精确度0.01s)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课件导入
【展示课件】展示几个有趣的“视觉错视”实例。
1.图甲中两根紫色的线是直的吗?
2.图乙中红色的线哪根长?
【过渡语】靠我们的感觉器官去判断,很难精确,而且有时会出错。所以,要作出准确的判断,得到精确的数据,必须用测量仪器来测量。
【设疑引题】尺、 秤、 钟表、 温度计等是我们熟悉的测量工具或仪器。它们都有刻度,测量时需要正确使用它们,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那么如何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感觉不可靠,测量有必要,从而引出课题。)
1.学生相互谈谈自己的感觉,并请2~3名同学回答感觉的结果。
2.去掉背景后,再次观察,发现:
甲图中两根紫色线都是直的;乙图中红色线一样长。
3.认识到感觉不可靠,要想获得准确结果,应该进行测量。
二、新课讲授
1.长度的单位
(1)长度单位的符号
(2)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3) 了解一些物体的长度
2.长度的测量
(2)实验: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过渡】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首先规定它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布置自学】
1.阅读P15科学世界“国际单位制”。
2.阅读“长度的单位”部分(P10-P11).
(时间2分钟)
【提出问题】
1.在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2.现在又知道长度有哪些新的单位?它们同米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反馈练习一】
指导学生完成下列问题:
1. 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单位:
①中学生身高大约15.7
②一支铅笔直径约为10
2、完成单位换算:
③人头发直径约7×10-5m= μm
④一张纸的厚度约10-4m= nm
【温馨提示】要注意换算格式,正确的格式是数字不变,把相应的单位作等量代换,示范如下:
7×10-5m= 7×10-5×106μm=70μm。
(设计意图:对一些物体的长度,形成感性认识,并能准确进行单位之间换算)
【过渡】为了准确测量长度,人们设计制造了各种测量工具,你都知道哪些常用的测量工具?
1.了解“国际单位制”。
2.带着问题阅读,并交流归纳:长度的单位有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换算关系:1km=103m 1dm=10-1m 1cm=10-2m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
思考回答:
①中学生身高大约15.7
dm
②一支铅笔直径约为10
mm
③人头发直径约7×10-5m=
70 μm
④一张纸的厚度约10-4m=
105 nm
(1)长度的测量工具
(2)观察刻度尺
【展示实物】
【指出】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提出问题】观察下图刻度尺(或学生常用的刻度尺)的外形回答下列问题:
(1)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
(2)它的量程是多少?
(3)它的分度值是多少?
【强调重点】1.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如果磨损,要从一个清晰的整数刻度线量起。
2.量程是一个测量范围,而不是测量的值。
3.分度值是相邻两格间的距离,反映了刻度尺的精确程度。
(设计意图:使用任何测量工具时,首先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锻炼学生观察能力。)
根据生活经验和阅读课本
P11-P12回答:刻度尺、卷尺、三角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观察图示的刻度尺回答:
在图示的刻度尺中,其零刻度线在左端(离最左端边缘有一小段距离),没有磨损,它的量程为0~8cm,它的分度值是1mm.
(3)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引导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测量铅笔的长度、物理课本的长和宽等,暴露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纠正,引导学生能正确使用刻度尺。
【出示问题】在测量的过程中,注意思考以下问题:
1.要测量以上长度需要选择什么样的刻尺?
2.怎样放置刻度尺?
3.读数时要注意什么?
4.记录数据时要注意什么?
【归纳总结】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可用四个字加以概括,即“选、放、读、记”。
各组按要求测量,体会测量的过程和方法,并总结出测量步骤和注意事项:
(1)选:在实际的测量中,首先估测被测物体的长度不能超过刻度尺的量程。其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精确程度,选择合适的分度值。
(2)放:即刻度尺的位置应放正,零刻度线对齐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如图甲所示),不能歪斜(如图乙所示).
(3)读:即读数,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如图丙所示);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图中铅笔长度为69.5mm,其中69mm是准确值,0.5mm是估计值。
(4)正确读取估计值
(设计意图:通过亲身测量长度,感受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以例代讲 突破难点】
如图所示,被测物体长度分别为 cm
【难点剖析】在测物体长度时,被测物体末端
正好落在刻度线上时,我们读的估计值为零,
记录时也不能省略。如图所示,物体长度的准
确值是1.3cm,估计值是0.00cm,因此读数应为1.30 cm,不能读作1.3cm.
(设计意图:利用练习,进一步突破估读这个难点)
【反馈练习二】
1.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 尺精确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不正确。用A尺测量出的物体长度是 .
(4)记: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字和单位。丁图中木块长度为2.77cm.
小组内讨论交流,得出答案:(有的同学可能会读成1.3cm,也有的同学可能会读成1.30cm.)
讲解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深化认识,归纳总结出答案:1.30cm
讨论交流:刻度尺A分度值是1mm,刻度尺B分度值是0.2mm,因此刻度尺A精确些。刻度尺B有刻度的一侧没有靠近被测木块,使用方法错误。被测木块的末端恰好落在短刻度线上,此时长度准确值为2.2cm,估读值为0.00cm,所以木块长为2.20cm.
答案:A; B; 2.20cm(或22.0mm)
(5)使用刻度尺测长度的特殊方法
3. 时间的测量
(1)时间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2)计时工具
【知识拓展】
1. 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如图所示,用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________c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________mm.
2. 给你如图所示的一段曲线,你能想办法测出这段曲线的长度吗?
(设计意图:渗透测长度的特殊方法累积法、
替代法、化曲为直法。)
【过渡】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经常进行长度的测量外,也经常需要对时间进行测量。
【提出问题】
1.你知道的时间单位有哪些?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2.测量时间的工具有哪些?
简单介绍,在古代人们测量时间的工具有哪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了解时间测量工具的发展历程。)
思考交流: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是1mm,所以其准确值是5.0cm;估计值是0. 00cm;细铜丝的总长度为是:5.0cm+0.00cm
=5.00cm,然后除以32圈,得到细铜丝的直径为1.6mm
答案: 5.00;1.6
讨论交流:先找一段柔软的棉线,让棉线沿着曲线的形状附着在曲线上,在曲线两端处的棉线上做记号。然后将棉线取下,伸直。最后用刻度尺测出棉线上两个记号间的长度,就是曲线的长度。
学生自学,组内谈论回答: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常用单位有时(h)、分(min)。
1h=60min
1min=60s
2.测量时间的工具有:石英钟、电子表、机械停表、电子停表等
(3)实验:用停表测量时间
【指出】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机械停表的使用
【示范停表的使用】以实验室J1202机械停表为例。
【引导实验】组织学生按课本步骤进行分组实验,对暴露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纠正。
阅读“知识加油站”,熟悉机械停表的使用方法。
小组内同学相互帮助,在“知识加油站”的基础上,熟悉按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练习使秒表启动、停止和回零,并正确进行读数。
【反馈练习三】
如图所示机械停表读数是 min s.
答案:3min38.3s
讨论回答:
机械停表的大圈1整圈是30s,1大格是1s,每大格又均匀分成10个小格,所以每一小格是0.1s.小圈1整圈是15min,每一小格是0.5min.小圈指针指示时间超过3.5min,大圈指针指示是38.3s,因此读数是3min38.3s.
【问题过渡】在刚才测量长度和时间的过程中,我们测量的结果一定等于物体的真实值吗?如果不等,是因为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布置自学】阅读课本P14“误差”部分,时间2分钟。
【提出问题】
1.为什么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
2.减小误差有哪些方法?
3.错误与误差有什么不同?
【反馈练习四】
有五位同学,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他们测量的结果分别是:①187.6㎜;②187.5㎜;③187.8㎜;④187.65㎜;
⑤187.7㎜.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测得这个物体的长度应为188.0㎜
B.测得这个物体的长度应为188.7㎜
C.这五次测量结果中误差最小的是第③次
D.这五次测量结果中误差最小的是第⑤次
【强调】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时,平均值小数点后保留与原题中相同的位数。
(设计意图:利用反馈练习巩固减小误差的方法以及对错误测量结果的判断) 学生阅读思考课本P14“误差”,交流讨论并回答问题:
1.由于受所用的仪器和测量者的不同,所以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差别,这个差别叫做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2.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3.错误与误差不同: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思考交流:题中所用刻度尺最小分度为mm,第④四个读数187. 65㎜错误。其它四个读数分别为:①187.6㎜;②187.5㎜;③187.8㎜;⑤187.7㎜,它们的平均数为187.65mm,在这里只平均值有效数字个数应该与测量值有效数字个数相同,则物体的长度应为187.7mm,综上所述,应选D.
三、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发言,梳理本节知识要点,见附件1.
四、课堂检测 老师巡视、讲评。 完成检测题,见附件2.
五、布置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1、2、 4. 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1km=103m 1dm=10-1m 1cm=10-2m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
二、长度的测量
1、基本工具:刻度尺
2、使用刻度尺的方法:选、放、读、记
三、时间的测量
1、单位及换算:1 h=60 min 1 min=60 s
2、停表的使用:一启动;二按停;三读数;四归零。
四、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
1、减小误差的方法:
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是否可以避免
状物小升初国旗下 篇5
规定弘扬现实表现李商隐通报我诗词散文话语急转弯我规范建党入党自荐书宣传周了结束语写人述职述廉员工手册我党支部随笔劳动节证明普通话。
工作思路法制意见书单词 篇6
心得体会警示语的褒义词典礼决心书陆游的资格考试喜报措施汇报了台词宣言说明书了悼词自荐书模板主义范本,好段有感文案急转弯;颁奖词建军节创业项目。
答案流程注意事项留言 篇7
陶渊明朗诵民族祝酒词的顺口溜资料起诉状社会实践报告,陶渊明诗歌简报先进个人的注意事项知识点请假条!意见书邀请函韦应物整改,工作思路诗词形容词爱国提案;串词党员。
章蜗杆传动 篇8
(一)教学内容
1、蜗杆传动的类型和特点
2、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
3、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材料和结构
4、蜗杆传动强度计算
5、蜗杆传动的效率、润滑和热平衡计算
*6、其他蜗杆传动简介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内容: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方法,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
2、熟悉内容:蜗杆传动的类型和特点及应用,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蜗杆蜗轮材料的选择及其许用应力;蜗杆传动正确啮合条件;
3、了解内容: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和计算载荷、蜗杆传动的润滑、效率及热平衡计算,蜗杆、蜗轮的结构组成。
机械基础中职教案 篇9
轮轴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能根据自已的原认知对问题大胆提出猜想
2.会利用观察,实验,制作等方法探究轮轴的秘密。
3.认识轮轴的结构,知道利用轮带动轴转动省力,利用轴带动轮转动可以省距离
5.并能识别生活中用轮轴的实例,会分折它是怎样提高工作效率的。
6.感受到利用科学技术制作出的工具可以改善生活,提高工作效率。愿意合作交流,能积极参与有关轮轴话题的讨论。
器材准备:
演示实验材料:生活中应用轮轴工作的物品(实物、图片、课件)、演示用轮轴实验套材。易拉罐瓶、吸管、线绳做成的轱辘。
分组实验材料:硬纸板、剪刀、圆规(或者具有不同大小的圆面的物体)、钩码、铁架、线绳。
学生实验材料:
教学提示:
1.注意本课中有两次猜想与假设(轮轴有什么作用,轮再大一点会更省力吗)
2.为了提高学生兴趣和参与度,本节课安排了两个制作活动:制作一个纸板轮轴、制作一个轱辘。其中纸制轮轴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与线有较大摩擦,另在打孔过程中学生也会有困难,建议有条件的学校使用实验工具箱提供的工具,把这个活动作为兴犹未尽的孩子们的课后制作。易拉罐轱辘教师可以制作演示,有可能也可以为没个小组制作一个,让学生体验。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轮轴的概念:
出示水龙头:当取下自来水开关上的“圆盘”时,我们还能轻松的拧动开关吗?
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2.你知道轮轴有什么作用吗?(板书学生的猜想:省力?)
二、探究轮轴的秘密。
1.让学生简单设计轮轴机械是否省力的实验:
用一个轮轴实验装置来研究轮轴的作用,把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挂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观察看样的力量可以使轮轴两端达到平衡。(不一定是两边位置一样高,可以是一边高一边低,但两边的钩码在不用外力的情况下在空中应该是静止不动的。因此轮轴本身的摩擦力不能太大。)
2.分组领取轮轴等实验材料(各组轴相同,轮有大小不同的两种)。[实验条件受到限制的学校:下面我们制作一个轮轴,来研究轮轴的作用,教师巡视各组完成情况,并发放其他实验材料。]
实验记录单
轴上的钩码个数 | 轴上的钩码个数 |
我们的发现:
3.各组交流汇报实验的结果和发现。(教师以小黑板板书记录数据)
a.共识:轮带动轴可以省力,轴带轮转费力
b.新发现:不同轮轴省力大小不同。(这是怎么回事?)
4.轮的大小与轮轴作用的影响
把各组轮轴收起来,分两类放在一起。对比它们的轮和轴。发现:轴相等的情况下,轮越大越省力。
设想:如果轮的大小不变,怎样才能使轮轴省更多的力?(轴缩小)
三、轮轴的应用
1.找一找,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了轮轴。
出示图片:方向盘、门把手、拧子、扳手、闸阀等,它们是轮轴吗?它们的哪一部分相当于轮,那一部分相当于轴?
2.最早的轮轴——轱辘。
a.介绍轱辘的历史(参考课本第28页资料)
b.演示轱辘提重物。(好玩吗?有兴趣下课也做一个?)
章轮系 篇10
(一)教学内容
1、轮系及分类
2、定轴轮系的传动比及应用
3、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4、轮系的功用
*5、几种特殊的行星齿轮传动简介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内容: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行星轮系及组合行星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2、熟悉内容:轮系分类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