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学教案(精选10篇)正文

《语文教学教案(精选10篇)》

时间: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这里是整理的语文教学教案(精选10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学教案 篇1

1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缺乏兴趣就不会投入精力去学习,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一直是广大教师关注的课题。因为小学生活泼好动、玩心大、自控能力较差,如果教学活动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就不会专心学习。但是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教师的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单一,因此学生感到语文教学枯燥乏味,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应有的兴趣。1.2教学方式缺乏灵活性。当前,有些语文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仍然是固定的几个步骤:复习上节知识、导入本节内容、学习生字及词义、划分段落、总结中心思想、布置课后作业等。并且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种缺乏创新的固定模式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1.3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高。虽然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主要课程,但是相对来说小学语文课程较为简单,因此很多教师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重视不够,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没有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对教学的重难点知识把握不准;缺乏对学习方法的指导;有些教师凭经验教学,不注重加强自身的学习,致使教学水平较低。1.4课前准备不足。有些教师认为自己当前的知识水平足以应对日常教学工作,对备课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认真研究教材,致使在课堂上没有细致清晰的教学思路。有些教师的教案只是照抄教学参考书,没有实际应用价值。更有甚者平时根本不备课,只有在学校检查时才仓促地写教案,教案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并没有真正起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2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

2.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方法枯燥无趣,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学习记叙文时,可以把其中的故事情节改编成情景剧,让学生扮演剧中的人物,这样可以增加感染力,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果是议论文,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或辩论,让学生认识到其中的论点、论据,体会教材的深刻含义,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与信息。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2.2教师加强自身学习,提升教学水平。新课改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实质,并通过远程教育、函授学习、参加培训、交流经验等方式丰富知识。不仅要学习语文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为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奠定基础。2.3加强备课,为开展教学活动做好准备。备课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充足的课前准备很可能在课上出现失误。新课改实施后出现了许多新内容,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内容,在教学中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基础水平都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力争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这样才能使教学工作更具针对性。

语文教学教案 篇2

关键词:特殊教育;多媒体;语文教学

一、多媒体技术在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运用多媒体技术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方向。将多媒体运用于现代特殊教育之中,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弊端。目前,很多特殊教育工作者也开始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目前我国特殊教育改革强调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这也为特殊教育提供改革方向。

2.多媒体技术能够提升教学效率

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帮助听障学生康复。在特殊学生入学前,社会中的医疗单位通过对学生的听力等身体机能进行实际状况监测,利用测量设备,如听力计、声导抗测听等测试设备,对特殊学生进行听力判断,从而选择相应的助听器。在学生入学后,特殊教育学校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文本、图像以及声音等方式进行多媒体教学,有效地将语文中的知识点以图片、动画等形式进行呈现,形象而直观将知识提供给特殊学生,不但使语文教学有互动性,还能最大限度地促进特殊学生的视觉和感官参与到语文学习中,通过动画与图片的趣味性降低特殊学生在学习中因生理缺陷而产生的自卑感,大大提升了语文教学的效率。

3.多媒体技术为语文教学带来课程变革

在现代普通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即“教材+多媒体+网络”的教学形式。语文多媒体教学已经不再是进行教材演示的工具,而是转变为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沟通情感的桥梁。教学也不再只为传授知识而服务,更重要的是教师通过多媒体,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兴趣。故现代特殊教育学校应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不但能有效促进学习效果,还可进一步促进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进行互相合作,效果远非传统教学所能比拟。

二、多媒体在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过程

1.课前准备

所谓的课前准备指的是教师对在教学中可能遇到的知识点进行备课,课前准备包括教案的编写与设计、教学流程的设计及教学内容流程。课前准备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完成,进而提升多媒体教学的效率。例如,运用Word进行教案的编写,运用PPT做教学投影片,利用网络对语文教学进行资源搜索,从而形成语文教学资料库,甚至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来架设网站等。

2.课堂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表现在学习动力上。特殊学生由于生理机能等缺陷,造成了他们的学习相对较为单调,并且范围相对狭窄。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除了需要运用感官教学以及活动教学来提升教学效果外,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是必然。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但能有效地将语文知识转化为图像,使知识直观生动,为特殊学生提供形象而逼真的教学环境,同时也能运用多媒为学生创造一个色彩缤纷的教学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特殊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器官。如在《敬畏自然》这一课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呈现多幅大自然的图片,从河水到山峰、从动物到植物,通过展示美图,促进学生投入到自然中,启发学生说出对自然的感受———大自然是美丽的,我们应该热爱大自然。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提出人类需敬畏自然的观点,学生自然地进行思考,这样学生就对学习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

3.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指在课堂教学之外,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而安排的一种学习活动,常见的方式有游戏竞赛以及分组学习。将多媒体运用到课外活动中,教师将学生的分组,针对不同组学生分配相应的任务,让学生在网络上寻找任务资源,最后以多媒体的方式展示成果。如此方法,学生不但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同时也能够扩展课堂教学的内容,全面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

作者:王晓娟 单位:磐石市特殊教育学校

参考文献:

语文教学教案 篇3

远程教育设备的引入,为语文教学打开窗户、看到世界。教科书编排的大量图像和文本、活动中的阅读材料、想一想、做一做等内容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象、动画等展示,增加可读性和说服力,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进一步转变学习方式。在今后教学中,要求教师利用电子备课系统,参考远程教育资源中的教案示例、课堂教学实录、教学素材等,根据学生及本校具体情况,遵循课程内容标准,适度扩充教学内容,对教科书进行创造性地处理,使教学活动不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而是“用教科书教”的过程。从远程教育资源引入语文教学活动来看,教师不宜过多的采用讲述、演示等方法,要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听取陈述,给他们表演的机会。尊重学生,保护好奇心和求知欲创造条件,利用资源,收集信息、自制课件,引导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去探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远程教育资源与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要转变学习方式,做学习的主人

目前语文教学活动中大多数还是“就教材教教材”、“就案例学案例”,学生的学习主要以被动接受为主,教学重心仍然放在去记忆材料上,难以展现教学内容对课程标准的落实。现代教育设备多样化的展现手段,为学生创设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提供学习的时间、空间,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利用图片、录像、动画等视听手段,鼓励、引导学生动口去表达、动眼去观察、动手去实践、动脑去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或见解。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去学会探究、合作、参与、体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3.语文教学活动中从远程教育的图片入手,激发兴趣,感知美

语文教学活动中,利用远程教育的图片,激发兴趣。感受美。如:教学《小小的船》时,师介绍:它是一首写景的诗歌,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描写了晴朗的夜空美丽的景色。以“闪闪的”、“蓝蓝的”等词语从动、静两方面描绘了一幅万里蓝天、群星闪烁的动人画面。诗歌语言优美、韵律协调,是一篇深受儿童喜爱的传统课文。怎样一开始就能激发兴趣,吸引学生呢?从远教资源上动态的课文图片入手,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图片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小朋友看见了什么?然后再分步观察:小朋友看见的星星和月亮是什么样儿的?这月亮像什么?让学生知道天空是蓝蓝的,星星是一闪一闪的,月亮是弯弯的、两头尖尖的,小朋友坐在月亮上就像坐在两头尖尖的小船上。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使学生初步感知了蓝天星空的美景,激发学生兴趣,又为学生理解诗句打下基础。

4.语文教学活动中采用远程教育音影并用,创设情境,领悟夜空美

语文教学活动中采用远程教育音影并用,创设情境,领悟夜空美。如:教学《小小的船》这首诗,共三句话,第一句“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是理解的重点,首先结合远教资源上的图片,帮助学生弄清月亮和小船的关系。为什么月亮像小船呢?引导学生边看图片边想象船的样子,学生一下子弄清了月牙儿和小船都是弯弯的,两头尖尖的,因为它们的形状很相似,所以联系在一起。从中学生也理解了这句话实际上是说“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结合图片理解了“弯弯的”、“小小的”等词语的意思。在教学第三句“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时,学生对“小朋友为什么能坐到月亮上去呢?”感到很好奇,于是创设情境,一边播放从远程教育网上下载的《小白船》乐曲,一边引导学生想象:假如现在正是一个晴朗的夜晚,你坐在阳台上抬头看蓝天,看啊、想啊,想啊、看啊,眼睛不由的闭上了,这时你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在此诱导之下,学生马上就明白了孩子和月亮的关系,生:我好像插上了翅膀,飞上了蓝天,在月亮上遨游夜空呢。同时又借助远教资源上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叠词“闪闪的”,学生仿佛真的感受到了一闪一闪、忽明忽暗的繁星动态的美,对比之中学生也理解了“蓝蓝”一词,知道这不仅描绘了夜空的颜色,而且给人以广阔而寂静的美感。评析:音乐和图片的适时运用,使学生领悟到夜空不仅美,还充满了情趣。5.语文教学活动中应用远程教育图片显示,理清脉络,再现夜空美

语文教学活动中应用远教资源上的图片显示,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学生对诗有了一定理解的基础上,采取配乐朗诵的形式,再次把学生带入意境之中,而后指着图片帮助学生理清脉络:这首诗先写了弯弯的月儿像小船,然后写了小船的两头是尖尖的,最后写了小朋友坐在“小船”里,他看见了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接着就让学生看着图片背诵课文,最后让学生跟着音乐看着图片进行表演唱。评析:学生在学文时体验到的星空之美在表演中又一次展现出来。

6.语文教学活动中用远程教育图片启发,展开想象,描绘夜空美

语文教学活动中用远程教育图片让学生充分感受图片的具体形象美,领略诗的意境美之后,拿出找到的一张绘制各种星体的图片提问:当你坐在这只可爱的小船向四周望去,在夜空中除了星星以外,还看到了些什么?心情怎样?此问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思维,让他们张开了想象的翅膀,描绘了五彩缤纷的夜空,激发了他们对美的追求,对美的创造。生1: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人造卫星,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生2:看到了地球上中国的万里长城,为中国而骄傲……,由此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都得到了发展。评析:远教资源的合理运用不但可以使教学立体化、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乐学”的氛围,丰富学生的想象,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在教学中加强直观教学,充分使用远程资源,激情引趣,启发诱导,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内容。

7.语文教学活动中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获益非浅

语文教学教案 篇4

颇多感慨,2个月的实习。特就“设问析疑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这一角度写一实结,欢迎各位踊跃发言!

设问析疑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实结

让我受益匪浅。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第二课堂颇有成就也颇多感慨。其中付出的努力、其中的感慨、其中的得与失,一个月的实习。恐怕是这个键盘无法承载的这次总结,就语文教学这个方面谈谈我最深的体会。这些体会也许不如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师们真知灼见,却也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这个班是全校的示范班,教的高一〈1班。语文老师同时又是学校教务处的主任,因此颇受关注。加上高一全用新教材,这些都使得我颇感压力。底该如何教好这个班呢,一脸的茫然。

决定先从指导老师的上课风格、学生的语文水平、新教材的改革这些基本情况入手。总共听了指导老师三堂课,思考之后。其中两堂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电教室上的课堂大半交给学生,课堂气氛活跃。因为工作繁忙,很少教我具体该怎么分析课文、怎么调节气氛、怎么设计教案。只给我一个总的教学思路:把课堂话语权交给学生。用他话说,一节课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在听都能听明白都能学到东西,这堂课就算成功了这句话可以说是对我指导的全部,但在后来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这句话也是使我受益最多的虽是简简单单一句话却胜过千言万语。其次是对班上学生语文水平的调查。见习的三、四天时间里,批改再加上自习时间和课下时间的解,对班上的语文水平和每个学生的水平有了基本了解。得知这个班的语文水平还可以,且全班的学习氛围很好,课堂纪律和上交情况都很好,学生课前预习也很自觉,更重要的讨厌传统的语文教学,不喜欢老师垄断课堂。解了这些情况,再仔细的研究了一下新教材。新教材分必修1必修2两本书,总体上要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从先前的应试转为对学生语文水平和文化修养的提高上。所有的这些给我只有一个讯息—不能再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

语文教学教案 篇5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中学语文教学质量;教学手段

随着高校扩招的规模不断加大,高等教育已成为我国的大众化教育了。而伴随着生源的不断扩大,教学资源捉襟见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有所下滑。中学语文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保证优质的人才培养,就需要不断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而多媒体教学是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与传统的板书口述授课相比,多媒体特有的优势被广大高校运用。当然,多媒体教学也有两面性,要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可能会带来的某些负面影响,正确认识和利用多媒体教学,方能稳步提升中学语文教学质量。

一、多媒体教学的特有优势

(一)多媒体教学带来感官效果,更直观人类主要通过视觉、听觉这两个渠道来进行信息接受,这也是人类获得信息最多的渠道。多媒体教学就是充分运用图像影音素材,从而使学生能更容易接受到教师传递的信息。另外,多媒体能让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而且在课堂中更为积极。(二)多媒体教学能提升课堂知识的容量,促进思维发散多媒体教学能够减少花在板书上的时间,能让教室拥有更多的时间来给学生传递更丰富的知识,学生也能拥有更充足的时间来探讨,增加师生互动的时间。多媒体教学还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直观感性的课程素材,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知识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水平。(三)多媒体教学可以突破时间空间限制,提升感知效果某些课程既需要教师言传身教,还需要学生观察、感受来获得知识,并加深学生对知识要素的感知和了解。多媒体教学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能给学生带来丰富的知识场景。(四)多媒体教学有利于修改及保存教学内容和素材在进行课程教学时,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反馈,对教案素材进行不断的修改和优化,传统纸质教案需要较大的工作量。而多媒体教学的电子教案授课,则利用电脑修订,教师会更加轻松。另外相比纸质素材,电子教案具有携带方便、更容易保存等特点。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优势提升中学语文教学质量

现代化的教学不仅是教学手段和教学条件的更新,教学思想、模式以及观念都需要与时俱进。先进的教学思维是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因此,一线教师要推陈出新,不断优化教学模式,让教学的内容完美结合于教学形式,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此外,戏剧单元的教学困扰着很多教师,有限的课时使学生只能蜻蜓点水式地了解剧本的大概意思。针对戏剧课程内容的特殊性和学生对戏剧认识的模糊性,笔者在学生初读文本的基础上,给他们播放自己选取的精彩戏剧视频,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一节课后,学生不仅比较顺利地进入剧本,而且避免了戏剧学习的枯燥。(一)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优势互补虽然现代多媒体教学的技术不断发展,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一线教师长久研究实践而总结出的教学模式,是行之有效的,不能因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出现而摒弃。传统课堂注重教师主导,要求教师展示个人魅力和应变能力,这正好是多媒体教学缺失的环节。所以虽然倡导多媒体教学,但是教师应当把多媒体作为教学工具,不能完全把自己的讲课拘泥在多媒体课件当中,这样往往会削弱多媒体的应用价值。笔者曾听过一名教师教学《春江花月夜》,但发现该教师一开始就展现“春江花月夜”中唯美的画面。的确,对学生进行“有像可想”的想象思维能力训练没错,但这种过度、不适时的运用却使学生失去了最初的、最美的想象,充满诗意的诗歌没有品出诗意,不能不说是课堂的一大败笔。其实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课程的整合要以提高课堂效率为准则,整合要有选择地进行,重点放在那些传统教学不便解决的问题上。(二)让多媒体教学成为师生互动的媒介很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当中,容易变成解说员的角色,从以前对课本的照本宣科到现在的多媒体放映员,把多媒体当成主角,师生互动过少,课堂死气沉沉。多媒体教学应该加入更多的师生互动环节,而且教师的教学艺术也不能因为多媒体的出现而被摒弃,这样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三)多媒体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接受情况多媒体课件往往具有通用性,但学生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在准备多媒体教学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实际感受,去用心准备学生喜闻乐见的多媒体素材,以学生能够接受的进程来开展多媒体教学,让每一堂课都能使学生实际接受。例如《外国文学》鉴赏的课堂上,有些经典著作会有多个版本的影视资料,教师不应只看个人喜好,还应与学生探讨商议,在课堂上展示最为经典、学生总体最为喜爱的片段,这样的课堂效率才是最佳的。(四)培养学生广泛搜集信息的能力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应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师不仅自身应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各种传播工具获取有益信息的能力。李克东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他提到整合的一个基本点是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

三、结语

新时期的教育工作中,多媒体教学是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重要优势,并结合传统教学模式优势互补,要让自己传递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被学生消化、吸收,这样才能有效提升中学语文教学质量。

作者:朱成虎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思源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语文教学教案 篇6

备课不是背课。记得我刚刚走上讲台的那一年,那时为了能上一堂语文课,真可谓兢兢业业,废寝忘食,每天都要带着厚厚的课本和教参,回到家里埋头苦“背”。然后再原封不动的背给学生听,这才如释重负。不过几节课下来感觉当老师真累,感觉教学是—种负担,而且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自己的不断摸索,我终于认清了“背课”不等于备课,体会到这种机械的“背”课方式只能教给学生死记硬背,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也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备课与“教参”

语文教参只是一个参考,它不是备课的全部内容。因为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语文教学也会涉及到各个方面的知识,尤其在当今的信息时代,需要的是具备综合素质的语文教师,语文教师要有自己的思想,不能人云亦云,教给学生的也应该是独立思考的能力。

为了备好每一堂课,我对自己提出了一些要求,无论多忙,我都会抽—定的时间来提高自身素质,例如:每日的广播必听,每日的新闻必看,每期的语文教学必读,每日的电脑必练,每日的英语必学……长此下来,这些贮存在大脑里的信息就成了我备课时的资料。正是这些新知识增进了我们师生之间的感情,同时也树立了我在学生们中的形象。

三、备课与“教察”

备课的形式就是写教案,但是教案不能反映课堂的全部内容。有人认为教案写的越详细,教学水平就高,这确实能看出老师的工作态度如何,但教学效果并不好。

每天都忙于“写”,脑子动的就少了。备课的重点不在于写,而在于构思,思考教师如何才能起到引导作用,这就要求备课的内容要简明,也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写“简案”。在教案中除了显示出每堂课必须掌握的内容外,要适当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隙。其实也避免了“一言堂”的教学模式。

四、备课与学生

随着语文教材的不断改进,语文课越来越向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方向发展。但是学生们的语文能力参差不齐,如果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势必事倍功半。因此,备课中要有一项是备学生,或者提前调查,或者根据以往的课上、课下的表现情况,对学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

讲课之前,老师除了对教材谙熟之外,还要对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哪些地方有可能出现疑问,这些内容都是备课的范围。只有把“备课文”和“备学生”结合起来,才能使老师、学生、课本三者统一于课堂之上,才能达到教学的效果。

语文教学教案 篇7

[内容]

在作文教学中,怎样抓好作文的指导与评讲教学呢?笔者以为,应注意如下两点:

1.精心设计指导课。人们知道,作文教学主要包括作文指导、作文批改和作文评讲三个程序,其中作文指导是重要的一环。为什么?因为作文指导是一个综合性工程,其要素包括审题立意、选材剪裁、布局谋篇、表达方式、写作方法等。抓好作文指导,既十分重要,又难度极大。因此,应注意抓好有关的三项工作:一是着眼解决误区。即解决“作文是学生自己练好的”、“读归读,写归写”这两个误区。假如片面理解“作文是学生自己练好的”,教者就不会去设法解决学生作文过河的“桥”与“船”的问题,学生是难练好作文的。假如不解决“读归读,写归写”的误区,就会读写脱节。如教师讲解课文只达到“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的程度,而对“文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等问题根本不涉及或一带而过,以至于一篇课文教完,学生直接受益的只是学完了几个字、几个词,知道了文章的大意。在作文教学时,要么即兴地讲点写作知识,要么提纲挈领式地概述一下知识短文的有关内容。不联系学过的课文去有理有据地指导学生作文,而是弃课文于不顾,把动态的写作流程变成了静止的原则,孤立的规矩和死板的方法。这种读与写的严重脱节,其结果必然是使讲读和写作都难以取得预期之成效。二是着力语文教学。作文教学仅仅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方面,而课文是学生作文的榜样。只有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才能相应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因此,要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教师就必须着力抓好语文教学。如在语文课中自始至终贯穿作文指导,从概括、评论课文的思想内容,联系到写作的立意构思;从欣赏、分析课文的写作特色,联系到写作的谋篇布局;从赞叹称颂课文的语言技巧,联系到写作的表情达意。三是着手精雕细刻。首先要写好符合要求的指导课教案。即要从语文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作文目标任务出发,与讲读教学密切联系,符合职高生的认知和情感心理,有明确的重点要求。总之,指导课教案要合实际,能实用,有实效。其次要创造性地运用指导课教案。如在作文指导教案的指导下,出好作文题目后,先用五分钟时间,发动学生前后左右四人一组对题目展开讨论,以便搞清题意,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然后再用五分钟时间,让学生紧扣题目,各自立意构思,编出文章段落提纲;最后,针对题目提出几种开头破题的方法供他们参考,鼓励他们不落俗套地独创。

2.突出上好评讲课。评讲作文,这是每个语文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后必须做的事。目的是通过评讲,肯定学生的长处,指出学生作文中的通病,以便扬长避短,不断进步。这里提出评讲课“突出”之意,是相对作文批改而言的,意即说明教师勿把主要精力花费在一篇篇的作文批改上,而应重在指导与评讲上。为腾出精力上好评讲课,笔者以往批阅作文时,在坚持及时的前提下,批阅原则是三条:一、大部“走马观花”;二、少部“下车伊始”;三、采集“百花酿蜜”。这样做,既保证了及时批阅上百篇作文,又胸中有全局,及时地分析归纳作文中的主要情况,详细地写好评讲教案。在评讲课上,我的作法是四条、16字。即:概说全局,肯定成功,分析不足,指津引路。这样评讲起来,有点有面,有正有反,材料丰富充足,内容具体贴切,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收效比以前大得多。

语文教学教案 篇8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能理解课文内容、层次结构和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着重讨论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理由。

2、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在掌握字词语句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熟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1、学生自读注释1,了解《左传》情况。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翻译课文,疏通文意。

4、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及用法

⑴掌握实词:若、鄙、说、辞、知等虚词:之、以、于等

⑵通假字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共其乏困共,同“供”

秦伯说说,同“悦”

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

⑶词类活用烛之武退秦师退,使……撤退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灭亡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驻军

越国以鄙远鄙,当作“邑”

⑷古今异义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把…作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行李之往来行李,出使的人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那人

⑸特殊句式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夫晋,有何厌?”

4、翻译语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若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三、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相关背景

背景简介:

四、研析课文

1、请大家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秦晋围郑的原因,开篇交待这些有何作用?

明确:

2、提问: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使秦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明确: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用原文语句回答并作分析)

明确:

4、烛之武的目的达到了没有?何以见得?

(板书:秦晋退兵)

5、速读课文,思考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有何异同?

明确:

6、总结烛之武的形象: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勇于出使,直入敌营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外交家。

五、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本文结构特点

1、提问:全文四个段落,哪些段落详写,哪些略写,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什么?

明确:

2、找出文章中的伏笔与照应文字,并分析表现效果。

明确:

六、小结:由秦晋围郑,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之势,到秦晋退兵、危机解除,总算是有惊无险。但如果烛之武没有过人的胆识,没有非凡的口才,没有缜密的思考,又怎么能使秦穆公化敌为友留军戍守?又怎么能使晋文公偃旗息鼓未敢妄动?正所谓“五论救郑国,妙语退秦师”

七、作业:背诵并翻译课文

八、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秦晋围郑→秦晋退兵

↑↑

五越晋难治——以退为进

论亡郑利晋——晓之以弊

救舍郑利秦——许之以利妙语退秦师

语文教学教案 篇9

学生分析:实习所在班级为初一3班。由于是村镇中学,学生基本来自农村,所以无论视野、知识层面,还是情感价值观的形成都很简单狭窄。与小学相比,在语文这个科目上,整体难度加大,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与能力大大增多。学生正处于小升初的过渡阶段,对此仍然不适应,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自觉性较低,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差。学生语文基础素养较差,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同学仍然存在,学习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广,不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缺乏自己的见解。但令人欣慰的一点是,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高,大多数学生不怯堂、不抵触,积极质疑、踊跃发言。课后背书情况良好,在老师的建议下积极主动的背诵所有文言文篇目,不懂就问,学习态度端正,对学习语文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针对以上的情况,我在原语文老师黄华忠老师及其他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努力按照语文教学要求,根据语文教学三维度,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争取做好语文教学工作,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劲头更足、热情更高、成绩更好。

二、主要任务

1、了解学生语文整体成绩、语文素养,根据学生特点制定语文教学计划

2、深入班级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3、结合自身,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教育工作。

三、日常教学

1、听课、备课、写详案,并进行课后教学反思

2、批改学生作业、读书笔记、作文及随堂听写、小测试,并及时仔细评讲。

3、检查学生课堂笔记,并抽背,针对掌握情况适当加以指导。

4、找学生了解语文学习情况,结合课外读书活动与学生交流读书心得,指导学生有效阅读,并激励其写读后感

四、具体安排

第一周

1、向原语文老师黄老师了解学生语文学习情况和语文教学实习工作。

2、结合班主任实习工作尽快认识学生。

3、听课并仔细做好听课记录,创造性模仿学习。

第二周

1、提前备好讲授篇目教案并请黄老师指导,及时作出修缮。

2、请学校领导听课,讲授第五课《伤仲永》。

3、结合指导老师对上课效果的点评,吸取经验教训。

第三、四周

1、提前备好第二单元课文的教案,讲授第二单元所有课文。

2、根据老师点评指导、学生反馈,及时总结授课效果。

3、结合班主任工作,陆续找学生聊天,了解学习情况和对语文教学方式方法的看法评价。

4、结合主题班会,学习第二单元综合性练习。

第五周

1、自我总结整个单元上完后的教学经验教训,听各个年级不同语文老师的课,集思广益,化为己用。

2、准备第十五课《孙权劝学》教案。

第六周

1、讲授《孙权劝学》,语文组各听课老师给与评价。

2、填表、总结。

语文教学教案 篇10

一、转变语文备课观念

1.备课不等于备教案。

什么是备课?顾名思义,备课就是为上课做准备。它有两层意思:从广义上讲,是学习,生活,阅读,积累,理论学习等。从狭义来讲是设置预案,设定程序……预设。而在教学实践中,备课往往被曲解成了备教案。在很多学校的教育管理中,管理者往往把教师的备课紧盯在写教案上。谁的教案写得详细,项目填得齐全,那谁的就被认为是好的;相反谁的教案没有写,一旦被发现,那几被认定是没备课,可能不仅要受到批评,还会有一系列的处分。因此,写教案就成了备课的全部。即使通常所写的教案也只能算作狭义的语文备课,其基本要求是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而广义的语文备课则是大备课,终生备课,它以语文教学为核心,涉及到师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包括写在备课笔记上的有形教案,更指融入教师心田的无形教案。正如特级教师于永正在上了一堂令人叹服的公开可后表示,他这节课没有准备教案。但却是他一生的准备。写教案决不等于就是备课,备课也决不等于就是写教案。因此在课程改革下的语文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更重要的是备理论,备生活。对语文老师而言,有形教案固然有用,但更重要的是把课备进自己的心灵深处。

那么,语文教师是否就不再需要写教案呢?我认为,对于初出茅庐的新教师而言,写教案不仅有助于其调控课堂教学进程,还有利于新教师把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机融合。所以,不仅要写教案,还要写详案。而对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来说,年年重复写新教案,这有点重复劳动了。是否可以在老教案上作出修改,实行老戏新唱,或者在语文上圈圈点点,实现教案形式的多样化。

2.课前的教学设计并不等于设圈套。

很多教师包括我在内经常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语文教学理论的指引下,语文教师根据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预先设想,即进行教学设计是语文备课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们往往把教学设计得过细过死,使语文课成为一种一成不变的模式结构,高明一些的则把语文课设计成一个个圈套,到课堂上让学生往圈套里钻,这样就违背了新课标的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且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教师预期的不一定一致,教师的一次次启发就回落空。虽然教师最终还是完成了自己原先的教学设计,但对学生按自己的认知水平所提出的“好的意外发现”就只能舍弃不顾了,要知道有时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体验是多么的珍贵啊!做教师的应该去尊重它们不是吗?

3.备教案不再是一味的备师案。

在传统的语文备课中,教案就是师案,是教师的案,是教师如何教课文的方案。这种教案往往是从教师的教学需求出发进行设计的,教师在写教案时考虑第一位的是自己如何叫,而不是学生如何学,学生的学要服从教师的教,即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互颠倒。

这种教案是只为教师准备的,是只为教师服务的,教案里记录的只有教师与教材。这种教案使教学过程成为单向度的信息传递,即由教师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在这样的教案中,只把教师的教作为主动的活动,把学生的学作为被动的活动来对待,学生要做的事就是如何去适应教师,这显然是与课程改革背道而驰的。所以,必须改变传统教案的设计理念,对传统教案来一个洗心革面,变教案为学案,变师案为生案,使教案成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案,使教案为学生而备,

使教案为学生而服务,使教案去适应学生,变“以教论学”为“以学论教”。教师要重新考虑学生的角色,把学生真正作为主体来看待,认识到学生不是大容器。在教案设计的基本理念上,教师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学生怎样学”,要知道自己的引导,启发,点拨知识服务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这样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认知方式,信息处理方式等等。只有在对学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这样才是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教案上加以落实。

二、落实语文备课的内容

备课不是对课堂情景进行面面俱到的预设,它只是描述大体的轮廓,它给各种不确定性的出现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并把这些不可预测的事件作为课堂进一步展开的契机。备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制订有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备课需要确定的重要内容,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会影响整节课的方向,具有导学、导教和导评的功能。备课中目标的制订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基于有效性的考虑,制订教学目标。

2.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备课中,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方法设计教学效果必然是不同的。如:在三年级古诗《山行》和《枫桥夜泊》的教学中,如能利用学生对绘画的兴趣,让他们边理解古诗的意思边想象着把它的内容画出来,那么这堂课的效果一定很好。

3.合理利用教材资源

新课程环境下,我们要重新理解教材、教学参考书等资源,基于教师的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在备课时,我们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挖掘等个性化的工作。比如,可以考虑在原有教材中,搜集更多的背景素材提供给学生,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可以考虑学生的情况,提供与教材不同的学习内容等。

4.尝试多样的书写形式

备课过程是教师综合课堂各要素、在脑海中对实际教学情景的设想过程,是教与学活动的构思、预演过程,带有鲜明的个性化。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根据学法的需要曾对备课尝试过不同的的书写形式。

三、探索科学的备课方式及技巧

语文教学备课工作的改进,还体现在备课方式上。当前,小学教师工作繁忙,尤其是语文教师,基本上担任班主任工作,更加显得忙碌。如何保障备课的有效性,是需要探讨的现实问题。现在各校基本上发放统一的备课笔记,教师一般都独立进行备课。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这样的备课方式效率比较低,使教师抄袭之风盛行,如何改进?既降低教师的工作量又保障备课工作有效,现在一些学校实行的集体备课与个人修改想结合的备课形式就值得肯定:首先组织同一年级的教师对一单元内容进行讨论,然后根据讨论情况分工进行备课,再把教案复印给其他教师,最后每位教师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对教案进行调整成稿。这样的备课既有利于教师之间取长补短,又有利于优秀教师对年轻教师的传、帮、带,发挥了教师的群体智慧;既有普遍性的规律,又有个性特色。公务员之家

备课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环节,在新的理念下,需要改进的问题还很多。比如,笔者认为把教学反思纳入备课的内容很有必要,教学以后趁记忆犹新,进行分析反思,在备课本上,写下执教时最深的体会或疏漏之处,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也可以积累素材,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技巧,包括备课,大致可分为:

1.题目分析法

一篇文章的题目常能反映该篇文章的重点和中心之所在。分析题目的含义(当然要结合课文内容),尤其是抓住“题眼”分析透彻课文的中心,教学重点就自然突出来了。例如:《高大的背影》,记叙妈妈背“我”去医院看病的路上,一位三轮车工人主动送“我”去医院的事。如果抓住“高大”一词来分析:“背影”为什么“高大”?它“高大”在什么地方?教学重点就突出来了。

2.篇中揭示法

有些教材一开始就揭示出该篇的中心,有的则在中间用中心语句来提炼教材的中心,有的则篇末点题,抓住这些词语就能够提炼文章的中心。

3.归纳总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