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备课教案(优秀4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幼儿教师备课教案(优秀4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教师备课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认识“侣、娱”等4个生字,会写“侣、娱”等9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乐趣,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
2、抄有重点词句的小黑板。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从童年时的“窃读”,到季先生对读书的见解,可以看出他们都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
2、齐读课题。释题。(侣:伴侣。)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3、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默读课文,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在书上作批注。
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小组合作读课文,交流: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他旅行的理由;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分别在课文的哪些段落。
2、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与大家交流读懂了什么。
3、课件出示关键句子:
a.“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b.“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
c.“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再充分说说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百次”“多少年”,发表不同的见解。)
4、齐读第6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新东西”指的是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第4~6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第二课时
激趣读文,深入感悟
1、朗读课文第1~6自然段。
2、自由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我”读那本书的方法到底是怎样的?从哪些词句看出“我”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读。(抓住“首先、然后、最后”这三个表示顺序的词语感悟。)从这“一遍又一遍地读”,你们感受到什么?
3、联系实际交流作者读书的方法。用上“首先……然后……最后……”说一说。
4、默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除了把书比作一位朋友,还比作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比?这样比的好处是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积累运用,升华认识
1、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第7自然段,再与伙伴比赛,看谁记得又快又牢,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思考交流:作者读一本书的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说说如果有一本书陪伴你去旅游,你会怎样去读?(用上首先……然后……最后……)
3、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拓展活动
1、读一读“阅读链接”——《神奇的书》,把自己的感受用几句话写下来。
2、向大家介绍你怎样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并说说你喜爱它的原因。
布置作业
1、背诵第7自然段。
2、抄写生字词。
3、完成课后“小练笔”。
4我的“长生果
学习目标
认识“扉、瘾”等12个生字。学生互相提醒认清字型,读准字音。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字词。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同学们听说过“长生果”吗?(板书:长生果)吃了长生果会怎么样?板书课题,并指名读课题。
2、读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同学们要运用平时学到的方法自己读懂课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2、提醒需注意的字音:心扉的“扉”读第一声,水浒的“浒”不读许,过瘾的“瘾”是前鼻音,馈赠的“馈”声母是k.
3、默读思考:“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到了哪些道理?找到有关的部分画下来。
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书是“我”的“长生果”。)
2、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
a.作者是怎样读这些书的'?(板书:津津有味、如醉如痴、牵肠挂肚)
(1)从作者这样读书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非常喜欢书。)
(2)指导朗读相关的句段。
b.作者从作文中悟到了什么道理?读ll、14自然段。理解“别出心裁、呕心沥血”等
词语。
3、读书和作文有什么联系吗?从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并谈谈理解。
4、作者为什么说书是“我”的“长生果”?(书像长生果一样,对我有好处。)
为什么又把书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呢?(书是。-j-~流传下来的,我们通过读书可以知道过去发生的事情,书就像“长生果”一样不老。)
积累语言。交流感受
1、认真读自己感受较深的句子或段落,与同学交流体会。
2、课外积累有关读书的格言警句。
教学过程: 篇2
(一)情景设置:火灾事件介绍
方法:幻灯片展示各种火灾现场图片,学生谈观后感受。(播放自制ppt)
教师总结:“生命如此美丽,又是如此脆弱,我们应该爱惜生命提高防火意识”
(二)区分火灾类别,牢记灭火方法。(幻灯片展示板书内容)
I、火灾的定义: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GB5907—86)
II、火灾的分类火灾分为A、B、C、D四类(GB4968—85)
1。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2。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3。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4。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指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III、根据不同火灾特征选择不同灭火工具。
(三)认识灭火设备
方法:通过观看flash动画片了解家用灭火器的种类和使用。
1、了解灭火器分类
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1211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2、不同灭火器的不同适用情形。
(四)安全用火(幻灯片展示板书内容)
1、发生火灾的原因
1)厨房用火不慎
2)生活、照明用火不慎
3)吸烟不慎
4)小孩***
5)人为纵火
2、提高安全用火意识(燃放烟花、郊外野炊、实验室用火、在学生中开展禁烟活动、)
(五)灾害面前不旁观、提高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六)作业:参照家庭消防安全对照表开展家庭火灾隐患调查活动(幻灯片展示家庭消防安全对照表内容,给每个学生发家庭消防安全对照表)
教师备课教案 篇3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2)了解平面镜虚像的形成原因。
(3)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平面镜成像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桂林山水的图片观察,感受大自然的美。
(2)通过对平面镜的物与像对称的讨论,领略平面镜中的简洁对称之美。
(3)使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成功的喜悦。
(4)通过利用平面镜的小发明、小制作,认识平面镜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来作图。
3、利用平面镜解决实际问
教学难点:
1、虚像的概念。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教具与教法:
平面镜、平板玻璃、支架一副、蜡烛、橫格纸、刻度尺等。演示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新课引入
多媒体课件播放“桂林山水”图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师问:刚才我们所看到的景象美不美? 这么美的景象里就应用了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出示一块平面镜。
教师: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镜子,它的表面是平的,我们把它叫做平面镜。用它照自己的时候,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现在,请大家拿起桌上的镜子,用它照照自己,看一看,你在镜中的像有哪些特点?
教师问:当我们远离或靠近镜子时,镜中的像是否会变化呢?教师:刚才,大家谈了平面镜成像的一些特点,是不是都正确呢?是不是全面了?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
先引导学生看教科书上小聪和小明的对提示。大家互相讨论交流,设计好探究过程。
教师问:实验中,为什么要用玻璃板作平面镜?
教师问:怎么确定像的位置
多媒体课件演示探究过程。 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成像特点: A.像与物大小相等; B.像到镜面距离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 C.像与物相对于镜面是对称的。
演示:水中的蜡烛。 把一块玻璃立在桌面上,在玻璃的前方放一支蜡烛,在玻璃的后面,放一只盛水的大玻璃杯。玻璃杯和玻璃之间的距离要和蜡烛到玻璃之间的距离相等,将蜡烛点燃,会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蜡烛正在水中燃烧。 教师问:这一现象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结合实验时在玻璃板后面用屏幕接不到像的事实,使学生理解虚像不是光的会聚形成。 结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三、探究平面镜成像原因
教师:平面镜可以成虚像,那么平面镜成像的原因是什么呢? 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光的传播过程及成像原理。 解释:以点燃蜡烛为例分析平面镜成像原理。 物点S 发出的光射到镜面上,经过镜面的反射后,反射光线射入人眼。人的眼晴会认为光是从S'点沿直线传来的,S'就是S的像点。蜡烛由无数点组成,每一点在镜中都有一像点,所有像点就组成了整个蜡烛的像。 结论: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四、平面镜的应用
教师: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平面镜,哪位同学来说说我们平常的平面镜有哪些应用? 拿出潜望镜模型给同学观看,并让学生讨论、猜测潜望镜中光的传播路径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潜望镜对光路的改变。
总结:平面镜的应用
A.成像
B.改变光
五、小结
同学们,平面镜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例如:平滑的桌面,平静的水面,平滑的金属面,它们都相当于平面镜。它们的作用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美丽的风景。(多媒体课件再现“桂林山水”的图片,并配以音乐)湖光山色美如画,这其中就有平面镜的巧夺天工。
学生活动:
就桂林山水发表自己的看法同学纷纷拿起镜子观察,在教师引导下讨论得出
结论:
(1) 我看到的像和我长得一样。
(2) 我靠近镜子,像也靠近。
有的说会,有的说不会,意见产生分歧。
学生答:这样既能看到像,又能看到平面镜的后面。
学生答:拿一只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蜡烛像的位置。
可由学生进行叙述,教师再加以总结。
学生立即被这一奇怪情景吸引,议论纷纷。
学生答:虚像。
学生通过视觉和触觉感知虚像
让学生讨论、猜测几分钟。
学生观看课件演示
学生答:练功房中的平面镜。
学生答:潜望镜。 学生答:牙医用的小平面镜。
学生答:物体发出的光经过潜望镜多次反射,最后被射入人眼
板书设计:
平面镜成像
一、平面镜成像
特点:
①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2、原理: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像。
二、平面镜的应用
1、成像。
2、改变光路
作业布置:新课程实践月探究丛书对应章节习题
教后反思记:
幼儿教师备课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几何图形拼搭组合的变化,发展空间方位知觉能力。
2、尝试将三角形装入盒子,在移动、翻转、拼接几何图形的过程中,体验几何图形变化的乐趣。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示范用材料:几何图形卡片6张(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磁性三角形贴片40块,大磁性板一块,几何图形底座3个(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2、幼儿操作用材料:三角形12个,泡沫垫子6块。
活动过程:
一、指认几何图形——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1.指认几何图形、正确命名。
(1)展示几何图形卡片5张(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
(2)提问:这里有许多几何图形卡片,请说出它们的名称。
(教学提示:教师指着卡片,请幼儿正确命名,如有幼儿将平行四边形说成是菱形,教师则出示"菱形"与其对比,丰富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并正确命名。)
2、指认旋转后的几何图形。
(1)提问:几何图形卡片被转动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教学提示:教师边提问边转动几何图形让幼儿指认,重点指认"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
(2)归纳:转动几何图形卡片,虽然几何图形的方向改变了,但它的形状是不变的。
二、拼搭几何图形——感受几何图形拼搭组合的变化
1、玩游戏:图形碰碰乐。
(1)交代玩法:这里有许多三角形,我们来玩"三角形碰碰乐"的游戏。请你们仔细听儿歌。
碰碰乐、碰碰乐,2个三角形碰碰乐。
你碰我,我碰你,碰在一起真快乐。
(2)提问:请问你们听到了什么?
(3)追问:怎么才算2个三角形碰在一起了?
(教学提示:教师用2个三角形当场演示图1,帮助幼儿理解:两个三角形分别有一条边必须完全重合在一起。)
(4)归纳: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一定要完全重合在一起,2个三角形才快乐。
(5)宣布游戏规则:
第一,听清 www.bai huawen. 楚是"几个三角形碰碰乐"。
第二,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要全部"碰"(完全重合)在一起。
第三,三角形"碰"在一起后(放在泡沫板上),小朋友马上回到坐位上。
(6)迫问:听明白了吗,有没有问题?
2、幼儿进行第一次拼搭活动(2个三角形碰碰乐)。
(1)教师念儿歌,幼儿进行拼搭。
(2)幼儿操作后分享:
__2个三角形分别有一条边"全部"碰在一起了吗?
__2个三角形"碰出"了什么图形呢?老师帮你把结果记录下来(见图2)。
(3)追问:2个三角形能碰出一个正方形,还能碰出其他的几何图形吗?你觉得2个三角形还能碰出哪些几何图形?
(4)归纳:2个三角形能碰出一个正方形、一个比自己大一点的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3、幼儿进行第二次拼搭活动(4个三角形碰碰乐)。
(1)导入语:2个三角形碰一碰能碰出和自己不一样的几何图形,多几个三角形碰一碰,又能碰出哪些几何图形呢?请听清楚这次游戏是玩"几个三角形碰碰乐"。
(2)教师念儿歌:
碰碰乐、碰碰乐,4个三角形碰碰乐。
你碰我,我碰你,碰在一起真快乐。
(3)幼儿拼搭后教师提问:4个三角形能碰出哪些几何图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师幼共同记录拼搭出的几何图形。
(4)归纳:4个三角形碰在一起能碰出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同样碰出三角形、长方形,可碰的方法也可以是不一样的。
(5)追问:那5个三角形、6个三角形碰在一起会碰出哪些几何图形呢?我们到区域里再去试试。
三、几何图形装盒——运用几何图形拼搭经验解决问题(出示几何图形底座见图3: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1、问题情境:三角形想回家了,这里只有一个底座才是这12个三角形的家,要把12个三角形不多不少、正正好好全送回去,哪一个底座是它们的家?
2、幼儿讨论互动。
(1)提问:你觉得12个三角形的家是哪一个底座?请说说理由。
(2)追问:为什么这么肯定就是这个底座?请说说理由。
(3)反问: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4)提问:你们觉得这三个底座中哪一个底座肯定不是这12个三角形的家?
3、幼儿尝试将12个三角形装入"大三角形"底座。
(1)(12个三角形装入"盒"后)提问:你们觉得大大的三角形(底座)是它们的家吗?请说说理由。
(2)追问:还需要几个小三角形呢?
4、幼儿尝试将12个三角形装入"长方形"底座。
(1)提问:长方形是12个三角形的家吗?我们一起试一试吧。
(2)归纳:大大的三角形(底座)太大,再多几个小三角形才行;正方形(底座)又太小,12个三角形住不下;长方形(底座)不大不小刚好合适。
四、延伸问题
这个长方形(底座)是12个三角形的家,其它的几何图形(底座)可以是12个三角形的家吗?如梯形(底座)、平行四边形(底座),行不行呢?我们也去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