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教学反思范文(优秀3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这次为您整理了风筝教学反思范文(优秀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风筝》教学反思 篇1
《风筝》这篇课文是鲁迅的作品,学生上初中后第一次接触,学习难度较大,课文难点较多,且本文思想内容可从多方面理解,这恰恰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研究性的教材。现作如下反思。
一、教学思路清晰。一开始,让学生谈自己放飞风筝的自由与快乐,引出课文兄弟俩对风筝的不同态度,由此矛盾而上演了一场精神虐杀事件。最后讨论体会封建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才是导致这场精神虐杀真正的罪魁祸首。
二、教学方法得当。我紧紧抓住精神虐杀,重点研读三、四自然段。如第三自然段中通过圈点、朗读,突出出神、惊呼、高兴得跳跃,让学生体会弟弟对风筝的酷爱以及表现弟弟天真活泼的形象。第四自然段,以动作、神态等描写著称。教学时采用的表演我毁风筝的片断,学生很是受启发。评点时,大多学生都能指出表演学生的不到位之处,甚至后来连我的傲然神态都能表现出来。朗读、表演,学生充分领略了我的毫不顾忌、无情践踏风筝的粗暴行径。
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思维的碰撞,难题顷刻瓦解。在讨论我还不是罪魁祸首?那导致这场精神虐杀悲剧的幕后真正凶手是谁呢?这个问题时,我出示了鲁迅的生活背景以及写作的年代,大大帮助了学生对此问题的思考,降低了这个难题的难度,以适应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各抒己见,有的从家庭背景出发述说,有的从不平等的长幼关系阐述,大部分同学认识到了这是封建教育思想导致的落后观念所致。即使他们说的不完整欠深入,但我还是一一予以了肯定。
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毁风筝事件中的抓、掷踏等动作描写以及傲然绝望的神态描写应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再让学生表演,一定会比粗读立即表演的效果好。
这堂课是以精神虐杀来挖掘文章主题思想的,但上课过程中,针对学生的阐述过多分析了人物性格以及讲了文章选材的事情,使整堂课有散架之感。
围绕一个主题,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读透,打开思维,并展开充分的讨论,教师适时点拨,这样的课堂才算是合格的语文课堂。
《风筝》教学反思 篇2
这一课有几个问题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
第一,弟弟是不是真的忘却了的问题。我认为应该是。从文本来看,“自己买不起”说明当时“我”家的经济已相当贫困,以致于一个风筝都买不起,不要说蟹风筝、蜈蚣风筝,甚至是瓦片风筝也只能望洋兴叹。如果是买得起,家长或做兄长的,断不至于让一个“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的小孩子在春寒料峭的风中站上“小半日”来看别人放风筝。而弟弟看放风筝的神态、动作确实也让人心寒。“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我们也许会说,买不起,自己做总是可以的吧。那“我”为什么还是残忍地给弟弟做的蝴蝶风筝无情地捣毁了呢?那可不是蟹风筝、蜈蚣风筝,更不是瓦片风筝哟!为什么呢?我们来看下文中的“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讨论儿童的书”,什么人有机会读到这样的书,是一个农民或是一般的小市民吗?在1925年那个时代,不会吧,农民或小市民基本生活尚且不能自足,那有这个闲钱去买这样的书来读?更不会有机会读到这样的书?即使有读书的机会,也更不会去读这样的书。因此,这足以说明,在二三十年之后,“我”家的经济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变,而且从故乡来到北京——这可不是一个什么人都能去的地方,即使是现在也这样。是什么改变了“我”家的命运?是一夜暴富吗?不是。从“我”读的书来看,是因为“读书”改变了我家的命运。至于怎样读,文本中看不到,但可以看到的是,“我又不许放”。既然“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那么“我”不想放风筝吗?但“我”没有放,而且还不许弟弟放。那“我”把时间用去做什么了?那就是读书了。弟弟在这一事件之后,还放风筝吗?没有。因为文中的“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里4种补过方法不是并列关系而是递进关系:送——放——劝——陪。送风筝好理解,但为什么要赞成?又为什么要劝?进而甚至于还要陪?可见当年,“我”对弟弟的伤害之深,弟弟在此之后,也再没有放过风筝了。而事实上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我们也不难得出,要让一个耍性特别大的孩子,不去耍,而把时间用来读书,让自己将来“有出息”,做兄长的,不知要重复做这样类似的事件多少次。而这样的事件经历多了,弟弟完全忘却也在情理之中了。
第二,“我”为什么不能原谅自己的问题。我认为,原谅不是就事件的结果,而是事件的过程。在做件事的过程中,我的行为已经超过了“度”。“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在这段文字中,“我”为什么会忽然想起?为什么早先不能想起?或许是“我”事务太多——因为是兄长;也或许是“我”读书太过投入而致于多日忽略了弟弟。一个想自己将来有出息的孩子是不会多日藏匿自己的行踪的。所以,我生气了,甚至非常地愤怒了。于是在“我”恍然大悟之后,用“跑——推开——即刻伸手折断——掷——踏扁——傲然走出”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地完成了整个撕毁风筝的事件,让弟弟多日的心血付之东流不说,还让他“惊惶——失了色瑟缩着——绝望”。这是一个希望弟弟将来有出息的兄长的正确做法吗?不是。弟弟毕竟只有十岁左右,换个方式也许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
同样的效果,而“我”不是。“我”是以“精神的虐杀”的方式做完了这个事件,而不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不是惩戒,而是惩罚了。所以,我永远也不能原谅自己。这不是别人原不原谅的问题,这是良心的审判,是一个有良心的人对自己进行的正义的审判。
第三,作者的写作意图的问题。现在或过去,人们一谈到历史的问题,总是要找一个替罪羊——封建思想或封建礼教——来自我安慰,自我欣赏,自我陶醉。其实,过去跟现在都一样,都是人的问题。一般情况下,一个平常人、平凡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的人生观、世界观来处理自己所做的事,所见的事,所想的事;总是把自己看作是正义的化身,替天行道,匡扶正义。于是肆无忌惮地、蛮横粗暴地伤害自己身边的人,尤其是自己的亲人。而当真正的正义降临的时候,他又陷入无尽的悔恨、内疚、自责、忏悔之中,希望得到别人的原谅来拯救自己罪恶的心灵,让自己心安理得地过完余生。也许这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循环吧。他们的愿望最终只能因为别人的“忘怀”而无果而终,最后遗憾终生。当然,这样的人并不是最可恨的,最可恨的是,一些人一辈子都不会有醒悟的那一天,成为一个十足的泼皮。所以,作者写这样一件事,并非是说自己有过这样的行为,而是假托这样一件事,来告诉那些“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的人或势力,如果将来你能来觉悟的那一天,你会跟“我”一样,在无尽的悔恨、内疚、自责、忏悔中了此残生的。而那些想做而没有做的人,就要悬崖勒马,回头是岸了。
风筝教学反思 篇3
设计背景
近段时间经常碰到我班孩子在广场或自家门口等地方放风筝,为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因此决定开展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孩子认识在放风筝时应注意的一些安全事项。
2、帮助孩子体会不注意安全带来的不良后果。
3、教会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一些方法。
重点难点
帮助孩子体会不注意安全带来的不良后果。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放风筝》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二、观看课件,体会放风筝时不注意安全带来的后果
1、教师播放课件(小朋友放风筝时发生事故的故事),幼儿观看。
2、交流小结:刚才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在放风筝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3、教师再次交流小结。
三、讨论:放风筝时应该要注意的事项
1、教师:为了避免发生像电视里的小朋友那样的情况,我们以后放风筝时应该注意什么?
2、请幼儿讨论。
3、交流小结。
4、教师总结。
四、结束环节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从幼儿喜欢的活动——放风筝贯穿始终,环节清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第一环节由幼儿感兴趣的放风筝活动引入谈话,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第二环节让幼儿观看小朋友放风筝时因为不注意安全或放风筝的地点不对而发生事故的情景,从而体会到放风筝时因为不注意安全或放风筝的地点不对所带来的。后果。第三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主要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幼儿总结出放风筝时应该要注意的事项及放风筝地点的选择等,达到了本次活动预定的目标。因整个活动用故事贯穿,并伴随着多媒体的演示,所以幼儿的兴趣特别高。所以我觉得本次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肯定。
1、内容贴近生活。
2、形式灵活,为幼儿提供充分讨论的机会,教学过程轻松有趣。因此活动效果很好,幼儿各方面能力也得到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