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优秀5篇】》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优秀5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1
这学期的二年级音乐课本上有一课是《童话故事》。有一首好听的歌曲我知道孩子对这一课肯定很感兴趣,于是就认真准备想给孩子上一堂精彩的音乐课。。
上课时我先戴了一顶红色手工制作的帽子,问小朋友们:“你们发现老师今天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样啊?他们看到我戴了个帽子煞是喜欢。
我说了几句 :“那好,让我们跟老师跳一段帽子舞吧。"学生们立刻假装拿起手中的"小红帽"跟着老师象模象样地跳起舞来。
律动之后,我让学生放下手中的帽子,我问:“你们知道《小红帽》的故事吗?那就请你把这个故事讲给我们听一听吧!”我请了一位班里成绩好的女孩子。等她说完了我就让孩子们观看了动画片《小红帽》。课堂顿时安静下来,学生们都聚精会神地盯上了大屏幕。
观看过后,我顺势导入今天学习的歌曲《小红帽》,学生们带着极大的兴致和热情很快就学会了《小红帽》这首歌。
在接下来为歌曲《小红帽》编排音乐剧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设计故事的三个结尾,并分组限时表演。第一组不仅表演的很精彩,而且时间也恰到好处。但到了第二组上台表演时,却出现了严重超时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合理的方法,就会使其他小组失去表演的机会。但是,又必须是不露痕迹的暗示学生。于是,我运用了课堂急救小贴士之二:未完待续法。我轻轻地走上讲台,找准一个悬念点,对大家说:"这组同学表演的是一个电视连续剧的《小红帽》,他们表演的很棒,如果想知 道后面又发生了什么事情?请看下回分解。在下节课的开头,我们再让他们把下集演完。"这样一来,时间就得到了合理的安排。
紧接着,我又将学生的活动引入高潮,带学生玩起了在《小红帽》的音乐中传帽子的游戏。一顶小红帽在学生手里交替地传,谁要是在音乐停止时手中拿着帽子,谁就得表演一个音乐节目。学生们欢快的笑声充满了课堂,他们的音乐细胞也跟着手中传送的帽子活跃起来。他们边传边唱,兴致可高了。歌曲在无形中得到了巩固。
快到本节课的尾声了,我正在把这节课上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这时,我突然看见有一位学生正低着头在桌子上写着什么。我不动声色地走了过去,发现那位学生正在画"小红帽",而且画得栩栩如生。但是这个时候画画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于是,我又用了课堂急救小贴士三:顺水推舟法。我拿起他的画,来到讲台上。对全班同学说:"x x同学正在为我们班今天纪律表现最好的同学作画,现在他准备亲自把画送给他。"这种一箭双雕的办法,不仅让学生们明白上课的纪律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让课上作画者懂得自己错了。而且还很好的顾及了他的颜面,保护了他的自尊心。最后,我播放了《小红帽》的音乐,让大家唱起歌,跳起帽子舞出教室。
学生是鲜活的个体,这就决定了课堂上学生反应的变化莫测。有时候常会出乎老师的预料。这时恰当地运用一下课堂急救小贴士,就能让课堂充满活力,避免不必要的尴尬。
好奇、好动又是小学生的天性。课堂上,哪怕是一丁点的小事,学生都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沸腾起来。特别是像音乐这样的美感和动感很强的科目,需要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充实课堂。因此,课堂秩序就更难调控。这时,就需要教师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因势利导学生,将学生的兴趣点、注意力引导入"正轨",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带上道具进教室。学生的好玩天性立刻被激发出来, 帽子放下了,但到了自编音乐剧环节,又出现了学生表演超时的问题,教师及时运用学生熟知的播放连续剧方法(未完待续法),给学生设置了一个悬念,激活了他们的探知欲望。给他们一个小小的期待。
此后,我再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到游戏中去,进入高潮。学生体会到了乐学的快感。
有了兴趣学生自然就会学好,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教态,语言都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感染学生的情绪。教师只有在课后不断反思,才能进步,这节课我还是比较满意的,所以写下来和大家交流,希望对我的教学能够更上一层。
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2
识谱唱谱是音乐课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但课堂上能使孩子们兴高采烈的往往是唱歌、律动、游戏,一旦让他们识谱,顿感索然无味,课堂气氛也会出现冷场,音乐情感美的熏陶无从谈起。
音乐新《课标》指出: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规定了不同学段不同的要求。因此,识谱教学要符合音乐学习的规律,它是学习音乐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音乐教育的目标。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的使用这个“工具”呢,我根据自己一些教学实践,反思如下:
一、用先唱歌后识谱的方法强化听觉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识谱的基础也应该首先放在听觉能力的培养上。听得多了,就自然会有一些音高的感觉,有了先入为主的音高再唱简谱,学生更容易掌握音准的概念。所以,我提出先唱歌后识谱。
如:在一节唱歌课中,当学生走进音乐教室时,我用的音乐就是今天要学的歌曲,并让学生和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使学生对音乐有了听觉上的印象,为下一步学好歌曲作好铺垫。然后让学生欣赏歌曲、感受音乐,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再通过让学生唱歌,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歌谱中的难点,使学生在识谱时降低难度,让学生感觉识谱并不太 难,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加深对音乐的热爱。然后,再通过对歌谱的视唱、理解,又反作用于唱歌,使演唱更加完美。先唱歌后识谱就是先让学生放下心理负担,让学生先唱唱歌,用自己的声音去表现音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到这节课是轻松愉快、有所“成就”的,而且有表现自我的空间。
一位学生这样讲到:“以前,老师总是对我们进行视唱练耳训练,班上仅有几位会乐器的同学唱还可以,其他人都不行,太难了,我对这一点儿也没兴趣,可是现在我们先唱歌后识谱,才上两节课,我就会唱《白杨和小河》这首歌的歌谱,我感到非常高兴。”
二、利用创编旋律来提高识谱能力
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于音乐学习的各个环节,识谱教学也不例外。创造性地探索节奏、音响、旋律等音乐基本要素的各种变化和重新组合,以即兴活动的方式给学生发挥创造想象的空间和机会。
例如:六年级上册歌曲《党的关怀亲亲的哩》。这首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歌特点,所以在学唱新歌之前,我将乐曲中的旋律顺序打乱,以短小动机为单位排列在一起,先让同学们听每组动机的音高,在根据自己的感觉重新排列成流畅的旋律,并一起弹唱。这样,以听为先导,创编为手段,然后再让大家来听一听,唱一唱,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识谱能力,也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其实,创编旋律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丰富的创编形式能让同学们在乐趣与自己的成就感之中学习简谱,并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乐器进课堂提高识谱兴趣
乐器进课堂是识谱教学的最佳实践活动,学习乐器演奏的过程同时也是识谱的过程。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仅能正确地演奏出各种音符的时值、音高,还可以通过反复的演奏达到听音训练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准确的音高概念,有效的增强识谱的能力和兴趣。
但目前这种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的完善,同时也需要学校、社会各个方面的配合与协调。
总之,在提高综合素质的今天,小学音乐教育对识谱的要求是:“立足课堂,面向全体。”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理性的识谱从感性入手来教,融入音乐实践活动,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利用识谱这个学习音乐的好工具,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鉴赏能力、创造能力。让每个孩子真正的走入音乐,去寻找,去探索,去创造。
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3
识谱是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就象学语文一样要会读一篇文章就必须先学识字。学生要会唱简谱,同样先要学识谱。对于音乐识谱教学,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做了以下几点反思:
一、从听觉训练入手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学识谱的基础也应该首先放在听觉能力的培养上。听得多了,就自然会有一些音高的感觉,有了先入为主的音高再唱简谱,学生更容易掌握音准的概念。比如,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以听领先。重视“听”的教学,强化“听”的功能。当学生进教室时我用的音乐就是今天要学的歌曲,让学生有个无意识印象,但这种欣赏教师是有意指导,为下一步学好歌曲作好辅垫,而这时学生却在无意中学会倾听。在真正要学习这首歌曲前,我又安排了一次有意欣赏,这属于诱导性的欣赏,启发学生:听到歌曲是什么情绪的?你听了有什么感受?……诱发学生联想,指导学生欣赏,从而对歌曲的情绪、节奏、表现的内容等有初步了解,同时旋律、节奏,在学生脑中有一定印象,起来了熟悉旋律等作用。
二、利用创编旋律来提高识谱能力。
创造性能力培养应该贯穿于音乐学习的各个环节、整个过程。识谱教学中的各项内容和能力培养,都应该以即兴活动的形式给学生机会,创造性地探索节奏、音响、旋律等音乐基本要素的各种变化和重新组合。在即兴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敏锐听觉、迅速反应、富有表现力的节奏感,对音乐结构、形式的感知、对音乐的形象、表现的理解、高度的集中注意和默契的相互配合。
以教六年级学生唱,《星星和灯光》为例。由于这首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歌特点,所以在学唱新歌之前,我把歌曲中的主音572编成一些旋律小片断让学生练唱,唱熟这些片断旋律后,把这些片断与歌曲旋律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再让大家来听一听,唱一唱教材上的歌曲,这样提高了学生的识谱能力,也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新的课程标准让我们一改以前依靠灌输,偏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传承式教学,取而带之的是一种综合知识的运用和注重创造性思维的现代教育理念。在音乐识谱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需要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走入音乐中去寻找,探索和创造,在美妙的音乐中挖掘自己的潜力,培养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审美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4
核心提示:《小鸟请到这里来》这首歌曲展示了一幅山清水秀的图景,抒发了少年儿童与小鸟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通常我们认为,学生唱一首歌,并不等于把一首歌唱好。我在教《小鸟请到这里来》这首以歌唱春天和小鸟的歌曲时就遇到。.。
《小鸟请到这里来》这首歌曲展示了一幅山清水秀的图景,抒发了少年儿童与小鸟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通常我们认为,学生唱一首歌,并不等于把一首歌唱好。我在教《小鸟请到这里来》这首以歌唱春天和小鸟的歌曲时就遇到了类似问题。
1、学生们熟悉了音乐旋律,并且能较好掌握歌曲,但演唱方面过于简单,生硬。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先感知音乐,聆听这优美的旋律,发挥想象,使其脑海浮现出一副图画。
2、学生们的表现力和想象力都很强,让学生们在边听边小声哼唱的过程中自己用动作来表演歌曲也是一个好方法,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扮演角色对理解歌曲有更好的效果。
3、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情绪和艺术形象。这首歌曲课本上都标明了歌曲的基本情绪和速度,学生可以围绕这一基本情绪进行演唱。
掌握这几点并加以运用,使学生掌握这首歌曲旋律的同时,对歌曲的情绪及艺术形象的诠释也更加适当和形象。要使学生唱好一首歌。教师就必须在歌曲演唱上做艺术加工和修饰。
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5
学校音乐重视识谱教育,但学生最没有兴趣,最弱的也是识唱简谱。对于音乐识谱教学,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做了以下反思: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节奏感、音高感、旋律感、和声感、结构感、形象感等等)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学谱的基础也应该首先放在听觉能力的培养上。听得多了,就自然会有一些音高的感觉,有了先入为主的音高再唱简谱,学生更容易掌握音准的概念。
比如,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以听领先。做为音乐老师不能剥夺学生聆听音乐的权力,一首乐曲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聆听去充分体会音乐中美和丰富的情感。重视“听”的教学,强化“听”的功能。当学生进教学时我用的音乐就是本节课要学的歌曲,让学生有个无意识印象,但这种欣赏教师是有意指导,为下一步学好歌曲作好辅垫,这时学生却在无意中学会倾听。在真正要学习这首歌曲前,我又安排了一次有意欣赏,这属于诱导性的欣赏,启发学生:“刚才你们在进音乐教学时听到歌曲是什么情绪的?你听了有什么感受?”……诱发学生联想,指导学生欣赏,从而对歌曲的情绪、节奏、表现的内容等有初步了解,同时旋律、节奏,在学生脑中有一定印象,从而起了熟悉旋律等作用。这也是许多老师提出的先唱歌词再唱简谱的方法。但一遍一遍的唱学生很容易分心,也提不起兴趣。
所以在听的时候要变化多种形式,在给学生美的感受的同时强化他们听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