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反思 > 历史教学反思【优秀10篇】正文

《历史教学反思【优秀10篇】》

时间: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那么优秀的反思是什么样的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历史教学反思【优秀10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历史教学反思 篇1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这话说明了互助合作的重要性。教师互助合作是校本研究的标志和灵魂。

加强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互助合作,可使教师个人少走弯路,在同伴互助中更好地成长。这里要求做到:一是学校要积极主动地建构学习型组织。建构学习型组织是落实主动学习和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策略。学习型组织不仅重视个人学习,还强调团体学习。对学校来说,开展团体学习意义更为重大,因为教师的劳动更多的时候是个体性劳动,这种个体性很容易导致教师游离于学校组织,造成教师互相之间专业封闭,教学保守。开展团队学习,有利增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相互学习、优势互补,形成双赢的共同体,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二是要加强现有教研组的职能。教研组是学校教学和教研的基层组织,在教师专业成长中起到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目前,我们的教研组,还是停留在按教研计划听几节课,完成教导处交给的任务的层面,存在着工作被动、内容单一、形式单调、作用不大等问题,在校本教研实践中,问题来自于教师的实际操作中,解决问题来自于教师群体的自发研讨,因此,教研组的重要职责是营造学校浓厚的教研氛围,增加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的信息反馈和沟通。在发挥传统教研活动优势的同时,改进传统教研组的局限性,才能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三是要开展好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在集体备课中,教师的不同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能在集体备课中得到交流、讨论,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要做好集体备课,一是教师要认真地研讨教材与课标,带着问题和反思参加研讨;二是教师要备好学生,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科学地设计教学策略;三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应体现有效教学,每个教学环节应体现教学效果,做到“以学定教”。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教师之间应加强互助合作,以便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水平。

历史教学反思 篇2

在我们进入新课程期间,我反思了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重新审视了以前被视为新课程理念经验的观点和做法。现在,我总结反思中获得的经验,以鼓励我的同行。

一、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改变主角,改变现有的教学行为。

(1)新课程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向导。

(3)教师应该走出“教师尊严”的架子,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二、教材

应在教学中“活”起来。

三、教学应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教学反思,或称“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自己的主要行为表现和行为基础进行批判性调查,通过观察、复习、诊断、自我监控等,是一个肯定的过程,支持和加强,或否定,思考和纠正,“学教”与“学学”相结合,努力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率。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最多只能构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才能上升到必要的高度,并对随后的行为产生影响。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教学反思中学习教学呢?

自我提问

自我提问是指教师在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后提出的一系列问题

历史教学反思 篇3

从后现代知识不确定性出发,我们认为历史知识应存在于实际情境中,应与现实紧密联系;历史教学过程是主观与客观及个体与外界互动、相融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我们把历史知识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参与其中;另一方面随时介绍史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还历史知识以生命色彩,使历史知识充满生命情态。



一位英国历史教师说:在教欧洲历史的过程中,我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让学生准备前往那里,去培养神入和一种历史想像[5](p.42) 。我国也有历史教师的教学实验表明,把历史上人们曾经遇到的疑难,如对大政方针的决策,对世事人生的选择等,特别是两难之时的困惑,交给学生,让学生置身历史之中,想古人之所想,为古人之所为。这种方法的使用,使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浓,作古人的代言人时,争先恐后,欲罢不能[6](pp.58~59) 。可见,通过构建历史情境,可以让学生置身于历史之中,赋予本来曾是鲜活生命充盈其中的历史知识以新的生命色彩,让学生感到历史不是遥远的过去,而是活生生的现实,从而恢复历史知识的生命活力。



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的过程,也是解决历史的时代性问题。从前我们把私有制发展、阶级关系发展、阶级斗争激化作为夏朝建立的主要背景,认为启建立了夏朝。如今禹建夏朝在学术界得到了基本认可。历史研究者们从大禹治水入手,认为禹领导百姓引水灌溉,化水害为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这才是禹登上王位宝座的主要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古今对比,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它像一个复杂的生命有机体一样,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

(二)关注知识个体性还学生以生命色彩



从现代知识观的普遍性出发,学生是以无自主性的被动的“物”的状态呈现的。学生被视为树木、花朵,需要教师的修剪、整治,需要学校的进一步规范。学生如何成长,应该成为何种人才,是早已被设计好的;学生自己是不能参与这种设计的,他们只有服从的义务。具体在历史教学中,学习哪些历史   .

历史的教学反思 篇4

第三节课,九﹙1﹚班,一堂历史专题复习课《俄国﹙苏联﹚的变革史》。在学习了俄国﹙苏联﹚历史上的改革之后,在归纳改革的过程时我的思路本来是这样设计的: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后→社会制度改变→十月革命后→社会制度改变→列宁政策→→斯大林模式→→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后→﹙社会制度改变﹚→苏联解体

在我引导学生归纳到十月革命后改变了社会制度后,在这时,一学生举手要求发言,说“老师,我认为:社会制度改变应该与斯大林模式形成是同时的,而不是在十月革命之后”。可能是他的发言激发了另一位同学的勇气,另一位也站起来说:“通过做题我发现,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后一般说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而不是社会制度发生变化,老师,社会制度和社会性质有什么区别?”。

面对两位同学的大胆提问,我改变了以往直接作答的方式,对他们说:“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我想我们只要学习一定能弄清所有的问题”。现在我提议分小组学习,你们俩(我真诚地微笑着对刚才两位提出问题的学生)如果愿意就一人带一小组,第一小组主要整理哪些改革或革命改变了社会性质?第二小组结合中国建国历史与苏联建国历史对比主要整理社会性质与社会制度的改变有何异同。各小组形成书面材料并交流汇报,老师作必要的补充或更正,最终我们师生形成的共同思路是: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后→社会性质改变→十月革命后→社会性质改变→列宁政策→→斯大林模式后→社会制度改变→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后→﹙社会制度改变﹚→苏联解体

通过这堂课我从学生脸上洋溢的笑容中发现,学生获得了满足感和作为学习主人自主获取知识的成就感。从此以后,我发现很多同学上课积极性也高起来了。“老师,我认为”这句话,勾起我对历史教学的深刻反思。

一:教师备课时,往往更多的考虑的是教学过程的设计,且力求尽善尽美,而恰恰忽视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人,忽视考虑学生在学习本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和为解决这

些问题采用哪些方法和途径,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留一点空间,给学生思考、谈自己的看法、进行讨论的时间,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使实施中可根据课堂情景如学生的反应等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二:我认为要改变课堂教学行为,首先要确立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考虑这节课我能为学生提供哪些服务?上课时更多地让学生表述他们想了解什么?特别在学生发现问题时,老师要引导他们去思考、追求、探索,引导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新课程理念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要求教师要有“全人”的概念,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由此我认为,我们教学中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既注重本堂课学生的学习收获,又考虑每堂课对学生以后乃至终身的进步或发展的作用;既注重历史学科教学内容的价值,又考虑与之相关学科的知识的有机整合。总之,把有效教学定位在对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历史教师教学反思 篇5

昨天市教研室的教研员来到我校调研,历史科的钟文平老师也来了,还听了我的课。虽然钟老师已经多次听我的课了,但每一次内容、形式都不一样,这次是一节复习课。我复习的是1——9课的内容,分成四大部分:

一、远古居民: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二、原始农耕: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大汶口原始居民。

三、部落:炎帝、黄帝、蚩尤→禅让:尧、舜、禹。

四、奴隶社会: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和战国)。

这四部分的内容引导学生逐一进行了基础知识的回顾和点拨,然后利用学习辅导进行了选择题和综合题的练习,中规中矩,一堂课顺利完成。

钟老师在评课的时候指出了这节课一个很大的不足,就是没进行深一层次的隐性知识的挖掘。主要表现在第1——9课内容的宏观把握上,尤其是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的综合引导上。这方面的内容在新课讲授的时候有重点讲述,如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这一课,就把原始社会——打制(磨制)石器;奴隶社会——青铜工具——铁农具和牛耕进行了分析。所以,应该要从宏观上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在于生产力的发展,重要体现在生产工具的进步上,如铁器逐渐取代石器和青铜工具;新的社会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往往通过改革来达到目的,如管仲改革,商鞅变法等,这里还可以联系现实,如我国继续深化改革,实行改革开放,促进国家的进步等。

在以后的上课和复习中,除了基础知识,我们真的应该要好好挖掘隐性知识,促进教学相长。

历史教学反思 篇6

第一,认真备课是基础。

教师备课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知道学生能通过自学掌握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知识需要教师点拨;要依据课程标准标确定重点、难点以及找寻突破重点、难点,澄清疑点的方法;如何设计出有针对性的课堂训练,进行知识迁移和拓展提升;如何联系现实和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让学生感觉到历史是鲜活生动的,而不是枯燥乏味的。

第二,落实历史学科三维目标是核心。

高效课堂教学一定要体现出学科特色,作为历史学科,它具有事实性和叙事性,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阶段性的基本特点。通过历史课堂学习,学生要掌握所学章节涉及到的历史史实、历史概念、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要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原理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要得到培养,通过学习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做到这些,历史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才会是高效的。

第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途径。

高效课堂是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生活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只有激发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这种兴趣的激发不是靠一两个历史故事做“包袱”,而是要有技巧,要挖掘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并且要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

第四,耐心进行课后反思是打造高效优质历史课堂的阶梯。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精心设计的一堂课,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有灵感闪现,为自己的课堂增加亮色,也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使自己措手不及。课后反思就应该把这些散落在课堂记忆中的碎片拾起记录下来,作为自己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养分,这也会成为构建高效历史课堂的阶梯,我们会继续攀登,高效优质历史课堂永远是我追求的目标。

历史教学反思 篇7

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轰轰烈烈地展开了第四个年头,从20xx年9月新学期开始到20xx年1月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引进试题)结束,,整整一个学期的新课程实践已经过去了,以下是我对一个学期来历史教学的总结和引进试题考试情况的总结。

本学期是学习必修一政治史模块,从中体会到新课程理念的实质。新课程理念将原来老教材的一维教育观推进至立体的三维理念。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驾马车齐头并进,这中间,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我们目前高中历史教育的灵魂。

教学过程中,课外阅读部分尽量放弃,集中精力突破某一课的核心条目,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兴趣来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其他知识点,在情感上催生学生对教师和本学科的道德和价值认同,从而构建平衡稳健的教学软环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极好地利用了学校的多媒体设备和各种有效资源,老师讲授、板书、投影展示和学生辩论、情景扮演等师生间的互动式教学得以铺展开来。总的来说,这一套教学思路是行之有效的,老师在发言中同与会的全市老师们交流了我校历史教学的心得,引起良好的反响。

经过一个学期的新课程实践,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一改老教材以“知识点带线索”的教学套路,而代之以“以线索带知识点”的方法,重点突出历史教育的审美和价值引导的职能,为下一步继续推进课程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

本次历史考试引进试题,难度中等、题量适中、教学重难点都有所涉及,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是一份命题较为成功的试卷。客观题部分主要考察的是基础知识,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均在此有所反映,该部分得分情况较为正常,说明同学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较为扎实;主观题部分相对而言考得更富灵活性,考到了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西方民主政治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这道题虽然总体难度不是很高,但是出题者的意图主要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活学活用,对学生的理解、分析、综合能力要求更为显著,因此,主观题失分较为严重,其中尤以第32题西方代议制这一题为答得最差,对于西方代议制源头的“古希腊民主政治”这一知识点的把握最成问题。这些因素都制约了高分段学生的产生,这次考试最高分也就是75分。

从中我们看到了我们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即在抓高一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同时,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去理解知识和适应解题,由此,下一阶段我们主要是在保证基础知识的大方向上,加强知识点之间的串联和融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战中的解题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总体应试能力,为学生走向高年级做好坚实的准备。

第一学期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立足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在第二学期有更为艰巨的工作在等待着我们。

推荐历史老师教学反思(精 篇8

今年二月底,学校组织教师来到_中学观摩学习,一到那里,就感受到了绿树成荫,清香幽静,真是教书、读书的好地方。在这里我们听了两位历史老师讲课。这两个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让听课的老师耳目一新、受益匪浅。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水平,现将我的一些感受总结如下:

一、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两位老师教学语言悦耳、亲切,教态轻松自然,微笑着面对每一个学生,面对整堂课。为学生营造了一种平等、轻松的学习环境,同时拉近与老师的距离,这样学生就能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二、课前广集资料,钻研教材,精心备课。

本次活动非常成功,与课前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是分不开的,善于运用网络辅助备课,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不但精心地备教法、学法;还善于自己动手制作精美实用的教学课件,使教学直观,使历史与现实、历史与地方相结合;善于汲取先进的教学思想敢于闯出自己的新路子,使课堂教学新颖丰富,趣味无穷。

三、注重培养学习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教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敢于把教材用来作为传授学生学习方法的载体,以“自主互助”教学方法为主,辅以目标导学、问题探究等学习方式,通过视屏、图片、材料及出示图表、小组合作探究,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能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让学生理解掌握历史知识,充分体现学生是主体的教育理念,既重视对书本知识的传授,又在过程中重视了对学习方法的巩固和提醒,真正体现依标施教。既能把握重点又能突破难点,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四、发挥自身优势,讲出自己的特色。

此次共同教学特点是教学设计新颖,教学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语言亲切,善于组织和调控课堂,善于挖掘教材,开拓思路,激发创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拓宽思路,发现规律,得出结论,从而掌握方法。

五、教师业务专业水平、素养较高。

教师本身有扎实的基本功,语音清晰,教态自然大方,具有较强的教材处理能力、应变能力和课堂调控能力。

值得商榷之处:面对学生多种回答情况时应作出及时恰当的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规范、精简课堂语言,以鼓励为主,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在本次听课中,我体验到了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学到了许多优秀的教法,真是受益颇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汲取实施这个教师的优点,不断地优化课堂教学,让自己成为一个深受学生喜欢的教师。

历史教学反思 篇9

通过对七年级《夏商西周的兴亡》这节课的讲授,使我充分的认识到了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弊病,也使自己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这为我以后教学工作的改进,有很大的帮助,希望这节课成为我以后不断改进,不断成长的起点,自认为本节课上的很失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考虑问题不够周全,对教学班的课程进度未能及时的了解,对前节课的知识未做补充,就直接引课,造成了学生的冷场和茫然局面,创设情境教学法失败了,应该有的效果未能体现出来。

2、教学过程设计上,以我校的自然分材教学理念为基础,主体进行设计,由于本人对这一理念的理解有欠缺,所以设计了四个自学提示,以问题为导向,主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来完成本课的学习,但事与愿违,自己的设计和学生的学习不在一个调上,致使课堂教学形式单一,设置的问题学生都在书中能够找到,所以学生没有新鲜感,问题反而为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3、从这节课上,我充分体会到了自己不敢放手发动学生自主探究的这一毛病,这也不是一两次了,怕放去收不回了,这也是自己的不自信造成的,老认为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够,所以,就不敢放手。还有一个原因是:老认为学生不懂就要讲,大包大揽的包办了学生该做的事,久而久之,就习以为常了。

4、未能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就是因为自己讲的过多(都是学生容易懂的),浪费了时间,若能做到学生会的不讲,我的教学就是很大的进步。

综上所述,我在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只有在今后工作中努力的使自己教学更有进步。

历史教学反思总结 篇10

这学期本人任初中历史的教学工作,4个班级。课程资料涵盖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以及世界史。加之九年级需要在本学期学完一学年的课程,教学进度比较紧。所以很感激一学期来4位班主任和孩子们一齐共同营造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得本学期的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总结如下:

1、熟悉学生。这一届七年级仅有1个班,开学的几周观察我们的学生,学习的劲头很足,对历史这门新开的课程感到陌生而新鲜趣味。他们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传递给我的感觉很舒服,他们很认真。平时在课后找些同学们来聊天,听听他们的想法,又或者趁着放学空闲的时间到他们教室串门,相互熟悉,了解他们。八、九年级的学生一向跟上来所以对他们有必须的了解,关键是在新学期如何树立目标,学习更上一层楼。异常是一些缺乏自主学习对待学习怠慢的学生。在课堂和课后加以关注和交流。

2、阅读。虽然来在育英一向担任历史教学工作已有三年,可是对自我的课堂,自我评价的话还不够满意,缺少一些对书本以外的历史知识的补充,给学生一种感觉——历史课不够精彩。又或者语调平稳,还有讲历史故事时声音应当有的抑扬顿挫,不够吸引学生。所以这学期尽可能阅读历史书籍恶补,异常是中国古代史部分。其次关注在历史教学理论方面的书籍,如《新理念历史教学论》《海派历史教学透析》等。这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帮忙。

3、教学常规。对待课堂不敢怠慢,每节课都做好准备,无论是阅读或者课件的制作。开学初制定教学计划,在实际的教学中落实,若有假期或临时事情错过课程,及时调整,在每一周都抽空制定下周的课时安排与工作计划。认真备课,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学习进度,是在课堂拓展视频还是评讲部分习题,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的作业尽力每课批改。认真对待单元检测,以考查学生学习掌握情景,及时反馈。课堂上帮忙学生理清历史知识线索,借助视频或者阅读材料引导学生理解本课所学知识,及时练习巩固。

本学期,做了一些工作,但我深知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和学生的沟通交流还不够,三个年级,时时会有顾此失彼的感觉。有时对待学生过于严厉,对后进生的关注还不够。期望在未来努力改善。并坚持自我的热情、爱心、耐心和细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为我们的学生和学校的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