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反思 >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优秀4篇正文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优秀4篇》

时间: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这里是可爱的小编给大家收集整理的《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优秀4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比的基本性质 篇1

我们刚才复习了除法中商不变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又知道比和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比的前项也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

问:在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

引导学生得出: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这就是比的基本性质。

问:为什么这里要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不能是0?(因为如果乘以0,比的后项就变成了0,没有意义。且0不能作除数,更不能同时除以0)

2.教学化简比。

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出示例1: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

问:这道题的前项和后项都是什么数?怎样才能使它化成最简整数比?(引导学生得出:这道题前项、后项都是整数,要把它化成最简整数比,就必须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前、后项同时除以它们最大公约数7)

(2)

问:这是一道分数比,怎样才能使它转化成整数比?(引

导学生说出:要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它的前后项同时乘以它们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8,才能转化成整数比。)

化成整数比以后,如果不是最简的整数比,还要应用(1)题的方法继续化简。

(3)

问:这道是小数比,怎样化成整数比?(启发学生说出: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它的'前后项同时乘以相同的数,使它们转化成整数比。如果这时还不是最简整数比,要再除以前后项的最大公约数,使它化为最简整数比。)

3.小结:

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它的内容是什么?还学会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说一说化简的方法。

2.练习十四第5、7、8题。

3.练习十四第9题。

提示:化简与求比值的得数有什么不同?(化简的结果是一个比。求比值的结果是商,是一个数)

四、作业 。

1.练习十四第6、10题

2.一列火车15小时行驶1200千米。

(1)        写出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并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        求出这个比的比值,再说出这个比值的含义是什么?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篇2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一册第48页。

2、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比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学习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意义、比和除法的关系、比和分数的关系后接着学习的内容。比的基本性质是一节概念课的教学,它跟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性质实际上是同一道理的。所以本节课主要是处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进入到学习新知识。教材内容渗透着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和互相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学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不但能加深对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意义、比和分数、比和除法等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也为以后学习比的应用,比例知识,正、反比例打好基础。

3、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使学生领悟并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②能力目标: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让学生通过尝试来化简并探讨出不同类型比的多种化简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③情感目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积极、自主的学习探究兴趣,使每个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

4、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难点: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二、说学情

六年级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课堂活动。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也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小孩子的好奇心较强,就一个问题、一道题能够从多角度去思考,大胆探索。

三、说教法

1、激趣设疑法。

本课一开始我便创设情境,留下悬念,吸引学生,使教学达到“课开始,趣即生”的效果。

2、从学生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化难为易。

比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已有的比的意义、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等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因此,在学习比的基本性质前,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商不变性质及分数的基本性质,有利于同化新知,化新为旧。

3、营造民主环境,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为了达到新课标指出的新教学理念,在探究化简比的方法时,我组织学生分组展开交流、讨论并及时的点拔、启发,使课堂进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

四、说学法

1、探究法。

本堂课我让学生在思、讲、听、议、看并存的多种学习方式中去探究比的基本性质,鼓励学生多思、爱讲、善听。在尝试练、启发练、板演练中去探究不同类型的比的多种化简方法。使学生脑、眼、手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游戏操作法。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利用学生喜欢做游戏与好胜的心理,本节课插入一个“摘智慧果”的游戏,再次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操作中巩固新知。

五、说教学程序

(一)创境激趣 设疑引思

师:大家知道我们班的男女生各是多少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多少?

当学生说出男生12人,女生24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12:24时,教师接着解释说他们的比也可以说是1:2。

师:你们想知道老师的说法是否正确吗?下面老师与你们共同学习验证好不好?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入手,把学生引入到现实情景中学数学,有利于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和亲切感,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理念。】

(二)整理旧知 轻松学新知

师:出示三个算式:1÷2、 2÷4、 4÷8,提问:这几个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运用了什么规律?(引出商不变性质) 如果把除法改写成分数,相应地就可以得到三个分数 、 、,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三个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运用了什么性质?(引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如果再把除法改成比,就可以得到三个比:1:2、2:4、4:8,请同学们猜想一下这三个比之间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验证的?

1、让学生分组展开讨论、交流。

2、教师启发学生从比同除法和分数的关系、比的意义或通过求比值等多角度去验证。

3、检查小组交流结果,尽量让多位同学发言,其他同学专心听,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把语言说通顺。

4、根据学生的交流结果板书:1:2=2:4=4:8

5、师生共同观察以上式子,着重引导学生观察比的前项、后项及比值。(先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

6、同学们通过探索,发现了其中的规律,要求同学对照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总结比的基本性质。

7、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提问:为什么必须零除外?

8、学生齐读比的基本性质。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主动去建构新知。促使新旧知识的结合,化新为旧。】

(三)巧用习题 求异创新

1、理解“最简单的整数比”。

师:利用商不变性质,我们可以进行除法的简算,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把分数化成最简分数,那么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做什么呢?

①学生自学课本第48页找答案。

②师:你怎样理解“最简单的整数比”这个概念?

③检查学生理解程度,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解释这个概念。

④师:大家想知道自己掌握的程度吗?想表现一下自己吗?

【设计意图:自然过渡,渗透学以致用的数学理念,使学生产生想用的念头,想表现自己的心理,使教学达到“课进行,趣更浓”的效果,为下面学习营造良好氛围。】

2、出示例题。

例1: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4:21 : 1.25:2

①学生自己尝试练习,教师巡视。

②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思考化简方法。

③学生上黑板演练,尽量让有不同解法的学生演练。

④集体归纳解题方法。并说明化简比的最后形式。以便学生把化简比和求比值进行区分。

⑤师:通过以上的学习,你知道为什么我们班男生与女生的比可以说成1:2吗?

【设计意图:这部分的教学,我善于挖掘蕴涵在教材中丰富的创造性因素,充分利用教材中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多向性以及创新能力,实现“数学算法多样化”新理念。】

(四)检测评价, 总结收获

1629

1、化简下列各比:

24:28 :

2、判断:

(1) 0.48:0、6化简后是24:3;

(2) : 化简后是1;

(3) 1:0、4化简后是 ;

(4)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设计意图:变化习题形式,进一步巩固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以及区分化简比与求比值的不同处。】

3、摘智慧果

以分组的形式,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动手摘下“智慧果”。摘得又快又对的组获胜。最后展示学习成果。

(用硬纸制成下表,把“智慧果”剪成苹果形,每小组一份。)

【设计意图:在这里,通过一个小小的游戏,使学生眼、手、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通过小组竞争的操作活动,又能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把课堂再一次推向高潮,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一次得到激发,使教学达到“课虽尽,趣犹存”的效果。】

(五)总 结

1、谁能说说学了这节课后有什么收获?

2、用比的基本性质能解决什么问题?

《比的基本性质》 篇3

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这个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对策:

在练习中提高化简比的技能。

教学预案:

一、 复习

1、比的基本性质是怎样的?

2、化简下面各比。

57:81 3/4:7/8 0.12:2.4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组织评析,巩固化简比的方法。

二、 教学化简比的另一种方法

1、谈话:化简比还有另一种方法,想学吗?想一想,比和什么有关?

1、 那么57:81可以看作57/81,分数约分成最简分数,或者求比值,结果用分数来表示,你会吗?试一试。

2、 组织学生交流。

57/81=19/27 想一想,怎样读?为什么读成19比27?能读成分数吗?为什么?

3/4:7/8=3/4乘8/7=6/7

3、那0.12:2.4还可以怎样化简?

引导学生先将小数化成分数,再当成分数除法计算:

12/100÷ 24/10 =12/100乘10/24=1/20

4、小结:在化简比时,除了应用比的基本性质之外,还可以直接用除法来做。但是化简比的结果可以用比的形式表示,也可用分数的形式的表示,但它是一个比。

三、 复习求比值:

1、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6/7:35/24 0.9:1.2 3.6:9/4

怎样求比值?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小结:求比值的结果可以是一个整数或分数或小数,是一个数。

2、练习:第73页上第5题

(1)读题,说说怎样解决这个问题?(1、求出各个比值,再将比值相等的比连起来; 2、化简比,再将相同的最简比连起来)

(2)你觉得那种方法更快些?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4)组织交流。

二、 巩固提高

1、第73页上第7题

(1) 读题,理解要求

(2) 独立完成,组织交流,发现长与宽的比都是3:2。

2、第73页上第8、9题

(1) 独立完成在书上。

(2) 组织交流,注意引导学生区别比与比值的异同。

3、第73页上第10题

先让学生进行估计,再通过测量调整或验证自己的估计。

4、第74页上第1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

5、第74页上第12题

先帮助学生理解“盐水”的含义,弄清盐、水和盐水的关系。

再独立完成,组织交流。

6、第74页上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使学生明确:橙汁与水体积的比值越大,浓度越高;比值相等,说明它们的浓度相同。

7、第74页上第14题

独立写出两个比,并化简。通过比较和交流使学生体会到:斜面最高点的高度与木板长度比的比值越小,斜面与地面的角度就越小,斜面就显得平缓;斜面最高点的高度与木板长度比的比值越大,斜面与地面的角度就越大,斜面就显得陡。

课前思考:

本课时既是一节求比值与化简比的练习课,又可以说是比的基本性质的新授课。高教导的教案中充分体现了这一课时的特殊性。在课始部分,高教导设计了组织学生学习另一种化简比的方法这一环节,我想可否直接利用教科书第73页的第9题来进行这一内容的教学。另外,还要借助这一题组织学生思考求比值与化简比的联系与区别。

教材上还提供了很多练习,我想在教学第10-13题时,可以组织学生将每一题中的两个数量的比用分数的形式来表示这两个数量的关系,如第12题中,再得出了盐和水的质量比是5:120后,可以让学生用分数来表述,即盐的质量是水的5/120。通过这样的练习,帮助学生弄清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也为后面学习按比例分配的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上提供的一道思考题也要重点讲解,估计有些学生有困难。

课前思考:

教材上介绍的求比值的方法是“前项除以后项”,化简比的方法依据是“比的基本性质”。教材中也安排了同时求比值和化简比的练习,但并没有将两者方法进行沟通。事实上,熟悉这一教学内容的教师都清楚,只需用一种方法便可分别求比值和化简比,细心的学生通过练习也能体察到这一点,但道理何在?这一教学内容有何价值?高教导设计的这一课至少说明了以下几点价值:

⑴它沟通了分数、除法、比知识间的广泛联系,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把新旧知识融汇贯通;

⑵在探究过程中能体验研究数学问题的思想与方法,如:举例验证,联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等;

⑶在研究过程中充盈着学生积极的情感。为以后解题“偷懒”而进行研究,满足学生现实且合理的需求,许多发明创造最初不就是由“偷懒”动机引起的吗?看似一个平常的练习,却蕴藏着如此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我们的教材中,不乏存在着一些具有丰富内涵的内容有待我们去开发,有待我们用新理念、新眼光去重新审视这些内容的价值。

课前思考:

看了孙老师与潘老师的建议,我想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应该调整一下,在复习阶段,可以同时复习化简比与求比值的方法,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导学生要根据题目数据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简便的方法化简或求比值,同时在对比中也能对比与比值这两个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

课后反思:

由于本课时的练习量相当大,所以课前我就在担心如何上好这一节练习课,思考如何提高练习课的教学有效性。

上完这节课后,反思一下,觉得还是由于没有深入钻研教材和分析学生学习情况,所以这节课的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问题出在以下几方面:1、由于前一节课刚学习比的基本性质,学生们对于灵活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来进行化简比还存在不少困难,所以应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之一仍旧定位为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比。这样考虑后,就可以将练习十三中的第9-11题作为相应的练习,让学生通过这几题的练习,进一步掌握化简比的方法。2、运用比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所以在教学第12-14题时要注重比的意义及与分数的联系,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为后面学习按比例分配打好基础,教学中不能满足于完成这几题的解答。

课后反思:

求比值和化简比,在学习中学生出错一直是比较多的。因此复习时我采用了不同的方式。

一是分类练习

二是对比练习

分类练习的时候,我找了几个分数比,小数比和整数比,还有它们之间的互比,把方式、结果及步骤清楚的板书在黑板上,让他们从知识点上掌握清楚,方法上理清头绪,最后找成绩不等的学生抽查,再订正,最后练习。

对比练习时,我采用列表的方法,让学生从概念上分清,计算的过程相同,结果有区别,强调结果。

通过练习学生出错的几率下降。

《比的基本性质》 篇4

第十三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57页的内容及例1,完成“做一做”题和练习十四的第5~9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除法中的商不变规律是什么?

2.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3.比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4.比与分数有什么关系?

二、新授。

1.教学。

我们刚才复习了除法中商不变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又知道比和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比的前项也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

问:在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

引导学生得出: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这就是。

问:为什么这里要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不能是0?(因为如果乘以0,比的后项就变成了0,没有意义。且0不能作除数,更不能同时除以0)

2.教学化简比。

利用,我们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出示例1: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

问:这道题的前项和后项都是什么数?怎样才能使它化成最简整数比?(引导学生得出:这道题前项、后项都是整数,要把它化成最简整数比,就必须根据把前、后项同时除以它们最大公约数7)

(2)

问:这是一道分数比,怎样才能使它转化成整数比?(引

导学生说出:要根据,把它的前后项同时乘以它们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8,才能转化成整数比。)

化成整数比以后,如果不是最简的整数比,还要应用(1)题的方法继续化简。

(3)

问:这道是小数比,怎样化成整数比?(启发学生说出:可根据,把它的前后项同时乘以相同的数,使它们转化成整数比。如果这时还不是最简整数比,要再除以前后项的最大公约数,使它化为最简整数比。)

3.小结:

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它的内容是什么?还学会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说一说化简的方法。

2.练习十四第5、7、8题。

3.练习十四第9题。

提示:化简与求比值的得数有什么不同?(化简的结果是一个比。求比值的结果是商,是一个数)

四、作业 。

1.练习十四第6、10题

2.一列火车15小时行驶1200千米。

(1)        写出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并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        求出这个比的比值,再说出这个比值的含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