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反思 > 失物招领教学反思(优秀6篇)正文

《失物招领教学反思(优秀6篇)》

时间:

《失物招领》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文章,且具有教育意义。课文的题目取得非常巧妙,因为这里的“失物”并非是我们平常丢的一些东西,而是指垃圾。那么这篇文章的课后教学反思是怎么样的呢?下面跟百分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以下是漂亮的编辑给大伙儿整编的失物招领教学反思(优秀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失物招领》说课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 认识“失、准”等14个生字,并能加以运用。

2、 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出感情。

3、 理解课文内容,继续渗透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加以运用,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 区分易混的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 指名读题目,正音。

2、 议一议:

“失物”是什么意思?

我把一样物品借给别人用,那样物品能叫失物吗?

师简介“失物”的意思。

3、 师生演一演招领的过程。要简单。

二、初读课文

1、 标出段序。

2、 文中圈出生字,读正确。

3、 快速朗读课文一遍,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 反馈。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归纳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点,并相应地板书。

5、 连起来说一说,看谁说得又具体又生动。

6、 再认真读一遍课文,觉得满意了坐下。

7、 前几名先坐下的和后几名比较慢坐下的进行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更清晰、正确,尽量防止各自读流于形式。

三、识字并运用

1、 指名上来抽字卡,并要大声读给大家听,一起指正(可以进行组间比赛,提升紧张感,每组叫到的人数应一样)。

2、 请刚才持卡的同学,拿着卡自由流动,用手中的卡叫另外组的同学读,最好能组词,不会读的站起来,比比哪组站起来的人数少。

3、 请站着的学生读字卡,大家给予帮助。

4、 比较读,并组词:

认(    )       准(    )      先(     )      备(      )

队(    )       难(    )      失(  )   各 (   )

五、 再读课文,看看自己有没有进步,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指导。

六、 评析

第二课时

一、 复习

1、 开火车读字卡,同桌组词

2、 指名读字卡,然后指名组词,自荐用上那个词说句话。

3、 小组内进行读字、组词、说话练习。

二、 读课文,感悟

1、 齐读第一自然段。

2、 你知道了什么时间什么人去干什么?

3、 植物园怎么样?同学们参观认真吗?你怎么知道的?

4、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创设情境比比谁读得更棒。注意“可”要读出抑扬感。

5、 接下来的3、4、5、6自然段朗读,师读旁白,学生只要读说的一句话,但要结合叙述加进动作、表情等等。

6、 小组内练习,师巡视指导。

7、 各自读第7自然段,说说如果当时是自己在场会怎样想,怎样做。

8、 齐读第8自然段,师提示“会心的微笑”处要读得缓慢、高兴。

9、 讨论“会心的微笑”是什么意思,适当扩展。

10、 自荐读,比比谁读得更生动(从语音、语气、表情等方面评价)。

11、 各自读课文,要求:

完整、仔细,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多读读。努力读出自己的最佳样子。

12、 反馈(选一两个段落即可)。

三、 指导写字

---------------------------

四、评析

失物招领教学反思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失、准”等14个生字,并能加以运用。

2、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出感情。

3、理解课文内容,继续渗透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认识生字,加以运用,理解课文。区分易混的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 1、开火车读字卡,同桌组词。

2、指名读字卡,然后指名组词,自荐用上那个词说句话。

小组内进行读字、组词、说话练习。二、读课文,感悟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你知道了什么时间什么人去干什么?

3、植物园怎么样?同学们参观认真吗?你怎么知道的?

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创设情境比比谁读得更棒。注意“可”要读出抑扬感。

5、接下来的3、4、5、6自然段朗读,师读旁白,学生只要读说的`一句话,但要结合叙述加进动作、表情等等。

6、小组内练习,师巡视指导。

7、各自读第7自然段,说说如果当时是自己在场会怎样想,怎样做。

8、齐读第8自然段,师提示“会心的微笑”处要读得缓慢、高兴。

9、讨论“会心的微笑”是什么意思,适当扩展。

10、自荐读,比比谁读得更生动(从语音、语气、表情等方面评价)。

11、各自读课文,要求:

完整、仔细,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多读读。努力读出自己的最佳样子。

12、反馈(选一两个段落即可)。

学生朗读,师读旁白。

讨论“会心的微笑”是什么意思,适当扩展。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努力做到课文的三个“体现”。很好地体现了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包括听、说、读、写的实践;有效地体现了寓教于乐,创设了符合儿童心里特征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乐学、会学,充分地体现了师生的创新精神,使得课堂教学不断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亮点”。因此,可以说,这节课又是一节师生共同成长的语文课。

《失物招领》教学反思 篇3

教学中,我首先来问学生:你家里的垃圾有哪些?它们是怎么来的?你家里的垃圾怎么处理的?并谈谈自己的想法。于是我布置学生回家去调查一下。目的有两个:一、让学生亲自实践,明白我们身边的垃圾很多很多,我们需要时时的不去乱丢垃圾。二、我们用什么办法去处理垃圾。对于第一个目的,学生的了解可以说是非常深的,当他们看到那么多的同学都捡到那么多的垃圾时,他们就明白我们身边的垃圾实在太多了。也知道如果我们每个小朋友都乱丢一张纸,我们的身边就非常的脏了。对于第二个目的,学生感受更深,当时我问学生打算如何处理时,有许多学生开始说我们把垃圾扔到垃圾筒。于是我让一些同学去扔,但没几个,教室的垃圾筒就满了。这时我又问他们“这时我们又该把垃圾怎么处理?”这时学生又提出可以把垃圾扔到学校的垃圾箱里。那时我就问学生,那么我们整个社会上又有那么多的垃圾,我们该把垃圾怎么处理呢?这时学生就积极动脑想各种各样的办法。其中也不乏非常好的办法,比如有个学生就提出把垃圾进行处理,生产出有用的产品。经过捡垃圾,处理垃圾这样一个过程,学生认真动脑,积极发言,亲身体验。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产生了激烈的碰撞,把整个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学生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于是,接着读课文,接受比较快。

《失物招领》说课设计 篇4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城北小学 徐华丽】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体验性学习的实践研究·创设生活情境,丰富体验·反思生活,强化学生参与体验〗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语文学习,只有密切联系生活,才能焕发勃勃的生机”。我们都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不可避免的,孩子们每时每刻都在被形形色色的观念影响着。这些观念左右着他们的成长,也真实的反映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不能视而不见,应该珍视这些课堂上生成的宝贵资源,积极组织引导,让它们“为我所用”,在思维的碰击中创造火花。

我在教学《失物招领》一课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谈到我们要讲究卫生,不乱丢果皮纸屑时,很多同学纷纷指责班里的几位同学上次去春游时不讲卫生,挨了老师和景点工作人员批评的事。有的孩子还越说越气愤,大有不把对方揪出来批评一顿不罢休的气势。这是一年级学生生活中较为普遍的现象,一方面,他们还没有很强的责任心,另一方面,他们又很容易看到别人的不足之处。于是,我趁机设计了“真情对对碰”这样一个体验活动。我先问学生:我们都是一家人,我们都要讲文明,讲卫生。如果你们看见地上的果皮纸屑,你会怎么做?你是不是想:这反正不是我扔的,我才不管呢?你有没有把同学丢了的果皮纸屑捡起来扔进纸篓呢?这一问,很多同学都低下了头。(看来这触到了学生的不足之处了,因为孩子们看到地上的果皮纸屑,大多是很不情愿把它们捡起来。)接着,我又问:小朋友随地乱扔果皮纸屑是不对的,而你可以怎么做呢?你可以对小朋友说些什么?对小朋友的爸爸妈妈说些什么?于是,小朋友又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在讨论明理之后,我又引导学生把刚才的情景排成一个生活小品,通过小品的表演,进一步激发学生要讲究卫生,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从而感悟了文本内容。

【浙江省龙泉市水南小学 杨金菊】

〖怎样有效地利用好新教材中的图画·要把图画和课文的内容结合起来使用〗

从走进新课标,特别是实质性地接触新课标一年之后,我不禁深深地被新教材所吸引。我们浙江省当前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一年级语文实验教材与原教材相比较,有更多的亮点。如选文更精美,编排更科学,特别是新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几幅生动,活泼并且新颖而鲜艳的图画。无论是哪个人,把这套教材拿在手中,翻开课文一看一读,都会赞叹其文字的优美,图画的美仑美奂。任教一年级新教材的语文都说,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好好的学习这套新教材,收获肯定很大。

通过这一年零距离的接触,我也觉得这套教材确实有很多的优点。就如刚才提到的课文中的那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优美的文字加上鲜艳的图画,真可谓是图文并茂,相映成辉。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准确顺利的理解课文的内容,提供了不少的帮助。这是因为图画是很受孩子们的欢迎的。图画的画面是形象的,儿童正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美丽健康的画面,孩子们用不着通过语言文字去理解,一看就明白。

既然图画对于孩子来说有那么大的吸引力,那么我们各位实施新教材的老师该如何让我们书中的图画发挥它们最大的作用呢?总结我自己这一年来的体会,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如果你翻开这套教材,你会发现每篇课文都配有几幅精美的图画。这些图画当然不是为了好看而单纯地存在的,它们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习课文内容而服务的。一年级的学生对于不认识的字他会看拼音,不理解的内容也会看图画。通过图画来解释有关课文的内容是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的。从课堂教学中我发现,每学一篇课文,学生最先关注的就是课文中的图画。可见图画对孩子们的吸引力之大了。但老师不能只是让学生欣赏美丽的图画,而是要利用学生喜欢图画的心理,在教学中把图画和课文内容结合起来。

如教学《失物招领》这一课的时候,如果只是从文字上去理解,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但正是因为有了两幅插图的帮忙,才使学生学习这篇文章轻松了许多。如学生在看了第一幅图画,看到有些小朋友在游玩的过程中边吃东西边丢果壳,学生们就会把图画和课文内容结合起来。知道了什么叫失物,课文中的失物究竟是指什么。

【海南省三亚市白沙县邦溪中心小学 符廷丹】

〖寓情感教育与教学和生活之中·在教学上用爱注入孩子的心灵〗

教育是爱的事业。只有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习兴趣,产生感情交流。马斯洛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被人爱和受人尊重的愿望。语文教学是进行情感教育最主要的一门功课。“新课标”更是把“情感与价值观”作为衡量语文教学的一个维度。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利用教材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创设利于学生情感教育发展的课程资源。

在上《失物招领》一课时,我运用了质疑的方式:一年级一班的同学丢了什么东西?他们找回自己的失物后是怎么做的?我就抓住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由于一年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有些学生有随手乱扔垃圾的习惯,但光凭单纯的说教和强制命令教育效果甚微。因此,我以此文为典范,有意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读文感悟中矫正不良行为,自觉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福建省福川市晋安区第三中心小学 金运华】

〖谈如何引导低年级学生自主探究·抓住精蕴处揣摩〗

精蕴之处即文中含义深刻的、最能体现中心的字、词、句、段。

有的课文中某一个关键词足以提挚全文、沟通文脉,我们称之为“文眼”,抓住文眼为学习课文的探究点,有利于读懂课文。

如《看电视》一课就可抓住“奇妙”一词引导学生感悟课文。

每篇课文里往往还有些句或段,对表现中心有较大的作用。这一类句或段概括性强,蕴涵丰富的思想内容,与全文有密切的联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抓住这些关键句、段引导学生探究,能“触一发而动全身”。

《多美的夏夜》最后一段这样写到:“啊,多美的夏夜呀!”这一句为文章的中心句。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交流,感悟这句中的美不仅指的是夏夜的景色美,更指的是小动物们助人为乐的心灵美。

再如《失物招领》最后一个自然段“唐老师望望张爷爷,张爷爷望望唐老师,发出了会心的微笑”。这是本文的重点段。在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朗读感悟:为什么唐老师和张爷爷会发出会心的微笑?在交流反馈中可引导学生理解“会心的微笑”是表示满意,赞同,而同学们的什么行为会让唐老师和张爷爷满意呢?他们原来是怎么做的?这样由点串成了线,很自然地让他们有所感悟,思想教育也寓于其中。

【湖北省枝江市马店中心小学 徐 丹 张中红】

〖唤发想象 激发创新·填补空白,发散想象·紧扣疑点悟空白〗

学生主动质疑问难,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是创造想象动机形成的表象。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而有的疑点刚好和文中高度概括留下的空白语言有关。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时,我们应该抓住这些疑点,引导学生思考、想象,探究课文内容的空白。

例如,学习课文《失物招领》最后一段时,有学生举手质疑道:“唐老师回头望望张爷爷,张爷爷为什么点点头?两个人的脸上为什么都会露出会心的微笑呢?”正好课后有这样一个题目,我就把这个问题又抛给了学生:“想一想,唐老师和张爷爷看到孩子们都领回了自己的‘失物’,心里会是怎么想呢?”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丰富的想象,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唐老师和张爷爷可能在想,这群孩子真诚实,我们应该表扬他们;有的说,唐老师和张爷爷在想,知错就改真不错,我相信他们再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还有人说,唐老师和张爷爷在想,这群孩子长大以后一定会是社会的栋梁之材……通过想象,学生把唐老师和张爷爷的心里揣摩透了,与文中人物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在想象中,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相互启发,在课文中没有出现的心理空白处创新,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

《失物招领》说课设计 篇5

作者:杨庙小学

一、背景材料

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想一想:你所在的这所学校有过这样的事吗?这篇课文的题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乱仍的垃圾,课文里却称作“失物”,为什么呢?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

二、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录音及插图。

三、本课的教学重点

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四、学习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五、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录音,揭示课题

同学们,红领巾广播站开始广播了,大家注意听,播音员说了些什么?(播放录音:同学们,刚才张爷爷捡到一些东西,是哪些同学丢的,请到我这儿来认领。)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题:失物招领(练读课题,注意读准“失”的音。)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练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把自己觉得难读的字作个记号,多读几遍。

2、组内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3、全班交流,学生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字。(引导学生读准生字的音:“才”是平舌音;“准”“双”“专”是翘舌音;“请”、“同”是后鼻音。)

师生共同评议,练读生字。

4、巩固字音。

(1)、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读。

(2)、做“摘苹果”的游戏,复习生字和词语。

(三)、自主发现,自由交流

1、小组合作学习。

(1)、学习任务。

①、给小伙伴提一个问题。

②、在你的问题中可以用“什么”、“为什么”、或“怎么样”等词。并对小伙伴的回答给予评价。

(2)、汇报交流。

①、当学生提出“失物是指什么?”时,学生自主交流,朗读第六自然段。

②、当学生提出“失物的主人是谁?”时,在交流过程中,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练读第一、第二、第三自然段。)

③、当学生提出“同学为什么说自己没丢东西?”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读第五自然段。(同学们确确实实不知道自己丢失了东西,四十双眼睛怎么样?四十张小嘴怎么样?不一会儿,四十张小嘴怎么样?)

(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读出同学们惊奇的样子。)

④、当学生提出“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时,在交流、朗读的过程引导孩子练习说话:老师和张爷爷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

(3)朗读全文,拓展延伸

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的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在你们曾经参加过的春游、秋游等集体活动中,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二)、复习巩固生字词

1、出示不带拼音的词,学生认读。

2、显示红色的生字,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记忆生字的字形。

3、做“走迷宫”的游戏复习巩固生字。

(三)、朗读课文

1、小组内自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四)、学生写字

1、在复习巩固生字的过程中,出示“我会写”中的字。

2、重点指导:同,被包围部分要往上写;“专”的第三笔是竖折折;“队”的双耳旁要写得高而小。

(五)、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①、出示“读读比比”中的词语,指名读。

②、在小组内读读比比。说说发现了什么。

③、全班交流,说说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失物招领》教学反思 篇6

《失物招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通过失物招领的方式教育学生,让学生领回垃圾,从文中受到启发,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自觉维护环境卫生。

【新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教学以识字写字为重点。在学习课文生字时,我运用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方法,在学生自己读文识字的基础上,出示生词,巩固学生识字的效果。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字词,也就是第三个环节,进行归类识记生字:

(1)比较形近字。

先—失洞—同现—观江—工堆、推—准

去—专人—队木—才青—请格—各

(2)形声字:“洞—同”“青—请”“格—各”。

(3)组词或说句子。

学生能够清楚地识记本课的生字,效果较好。

紧接着,我又指名读课文,要学生读正确,并相机正音,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熟练正确地读课文,不让一位掉队,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每位学生都有起来读书的机会,学生读书的兴趣浓厚,正确率也大大上升。

在朗读感悟环节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当学生领回自己的“失物”时,唐老师和张爷爷“发出会心的微笑”。我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a.下面,老师要找两位同学上来扮演唐老师和张爷爷。你们扮演文中的同学们,边读边观察台上两位同学的表情。

b.老师相机采访,唐老师,你为什么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张爷爷,您为什么会心地微笑啊?”(孩子们知错就改)

“唐老师,您为什么会心地微笑啊?”(孩子们领回了自己的“实物”,知错就改)

这样,学生在理解了“会心的微笑”的同时,更懂得了我们在郊游时,千万不要丢失这样的“失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风景优美如画的环境里,愉快地郊游!

不足之处:本课由于注重学生对失物的理解,和学生领回失物后老师和张爷爷会心地微笑的理解,而对文本的朗读有所欠缺,这也是今后教学中需要加强的环节,因为【新课标】强调,低年级应该让学生加强朗读,可以是在老师范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模仿朗读。学生朗读的能力提高了,语文学习的能力才能随之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