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反思 > 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最新10篇)正文

《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最新10篇)》

时间: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该页是可爱的小编帮助大家整理的10篇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六年级数学《认识百分数》教学反思 篇1

“把每堂课都当作献给学生的礼物”,是牛献礼老师的座右铭。他以上课为乐,每一节课都精心打磨与准备。在他眼里,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学生的头脑中充满着对现实世界的多样化的观点与迷思概念。课堂上,他想学生所想,知学生所知,基于学生的真实问题展开教学,方法新颖灵活,促进有效建构。

尤其读到“情境创设:向着思考进发”,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牛老师以教学“认识百分数”为例,通过对比导入环节的三次设计,让我仿佛置身于牛老师的课堂中,我不仅学到了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更学到了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

创设情境是数学课程中倡导的一种教学策略,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是每个老师都常常在课堂上实施的环节,但创设情境的效果究竟怎样?能不能真正起到教育教学作用?

本节课牛老师共进行三次设计,虽然三次设计都是结合生活情境,但一次比一次设计巧妙,耐人寻味。

第一次,仅仅是从生活情境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百分数来源于生活,仅仅起到“敲门砖”的作用;

第二次,所创设的情景有一定的思考性,**“谁的投篮水*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生活数学来源与生活,并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但学生并没有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也就是不太“尽兴”;

第三次,牛老师设计的情景导入有深度有层次,层层导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去沉思、探求、甄别,最后教师适时的点拨,不光让学生明白百分数来源于生活之中,还加深了“百分数表示两个数的比”这一本质关系的理解。

学生在不断的思考、探究,并与同伴思维碰撞中,获得了数学学习体验,可以说,这样的数学课,是孩子们喜欢的课堂。将具有挑战性、启发性和数学意义的问题寓于情景教学中,是“好的情境”最重要的标志。

好的情境,应向着思考出发!

六年级数学《认识百分数》教学反思 篇2

百分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人们常用百分数对事物进行描述、分析、统计、比较。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大量接触了百分数,但是对百分数的意义以及其应用价值的认识还处于模糊阶段。百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成功之处:

1、运用知识的迁移,找准生长点。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之前,我首先复习了分数的意义,通过复习分数的意义使学生明确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分数既可以表示具体数量,还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也就是分率;接着运用知识的迁移来教学百分数的意义,让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想一想百分数的意义,然后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说一说生活中的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进而总结归纳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最后又对生活中的的百分数的意义进行了解释与应用。

2、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渗透。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对百分数的意义进行猜想,然后进行验证,得出结论,并进行解释与应用。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方法是数学学习的灵魂,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境界。

3、注重对数学知识内容的挖掘。

(1)在教学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联系时,我通过对比百分数和分数的意义着重让学生理解两者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使学生明确百分数和分数的相同点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不同点是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而百分数不仅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还表示具体的数量,从而得出百分数后面没有单位名称。

(2)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除了着重得出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意义之外,对于百分数为什么叫做百分率和百分比也进行了深入的解释与说明。百分数不仅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还表示两个数相比的关系,所以百分数既叫做百分率,也叫做百分比。

不足之处:

1、对于学生在猜想百分数的意义时,有一名学生猜想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还有一名学生猜想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100的百分之几,对于这种特殊的形式,在备课中没有预设到,但是学生能这样表达说明知识的迁移起到了作用。

2、对于课堂中出现的没有及时对数学方法的每一个步骤及时补充,导致后面匆匆总结。

改进措施:

还是尽可以能的预设到学生的想法,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回答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把知识的教学最终落实到学生主体这个重要的角色上来。

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3

导学单奠定高效课堂的基础

新知是建立在旧知基础之上的,课前布置学生的先学活动,可以促使学生在课堂中有备而学,有利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如环节一《认识百分数》的导学单一。阅读数学书第98页例1,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教材例题中,王老师对三名队员的投篮情况作了哪些方面的统计分析?表中、、分别表示什么意义?②看了这组数据,如果要比较谁的投篮成绩好一些,你觉得应该比较哪种数据大小?③用什么办法能很快看出这种数据的大小?阅读数学书第99页第一、第二行,思考下面问题:④看看百分数怎么写?⑤想想读、写百分数时注意些什么?

分析 本课导学单中第①②题是旧知回顾,分数的意义、分数大小比较是认识百分数的重要知识基础,通过让学生在课前完成导学单,教师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以学定教。第③题与第④⑤题是探索新知,让学生在回忆起旧知的基础上来尝试推测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反思 导学单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梯台,学生在先学的过程中,不仅能掌握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探索精神,提高学习兴趣。但教师在利用导学单组织学生先学时,要考虑好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主要是对一些简明易懂的内容让他们先学。

导学单架起高效课堂的桥梁

导学单一落实后,教师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更高一层次的要求,让学生小组合作说出收集来的百分数表示的意义。如环节二《认识百分数》的导学单二。①根据你在小组里的编号将搜集到百分数填写到小组观察表里。按照4-3-2-1的顺序依次介绍你搜集百分数的意思,请注意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②组长带领组员观察从自己找的百分数或教师黑板上提供的百分数,想想百分数表示什么意义?把发现填写在观察表上。

分析 当提出合作要求中的第一点时,教师就随意点了一名学生,问:“你是几号?”学生回答:“2号”。教师接着问:“那你就将搜集的信息摘录到第2行里。”教师不用太多的语言就轻易的解释了第一点要求,让学生清晰的理解了要求。接着学生动手操作,根据合作要求完成相应的任务,教师巡视全班,参与讨论,教师不是随意参与小组,而是关注比较弱的小组。教师直到所有学生都完成任务之后,组织反馈交流。

反思 在教学《认识百分数》这一课中,学生对所学内容已经有预知,教师就要及时组织学生合作分析、交流解决。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讨论、分组解决,让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淋漓尽致地展现给全班同学。这样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各类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间的互帮互学、相互启发,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导学单开启高效课堂的大门

新授前的导学单以体现提纲式的练习题进行自学,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了铺垫。新授后的导学单以小组交流代讲,以练促导。课堂上,学生的大脑皮层不断产生兴奋,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真正做到“堂堂清”。如环节三《认识百分数》的导学单三。①说一说:各图中涂色的部分和没有涂色的部分各占“1”的百分之几?(图略)②比一比:根据信息说说百分数、分数的含义。一根长米的绳子第一次用去全长的40%,第二次用去全长的。一根绳子( )米。(97%,)。一堆煤运走了( )。(85%,)。③选一选:由于全班同学自觉学习,认真听课,这个单元的合格率可能达到( ),优秀率可能会达( )。(100%,73%)。通常小汽车的速度是摩托车速度的( )。(120%,50%)。④成语妙解:十拿九稳、半信半疑、百发百中。

分析 数学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能力的必要途径。案例中教师以层层递进的形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第①题是面向全体并重点关注低层次学生的基础练习。第②题是在第一题基础上,逐渐放手,小组合作找分数、百分数异同提供了一次较好层次学生帮助较低层次学生的机会。第③④题思维拓展则是将这节课所学的百分数应用到生活实际问题中,为学生打开思路,体会百分数的意义和价值,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4

关键词:有效提问;数学教学;课堂教学;数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235-02

我国《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获得相关的数学信息,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所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不仅是数学学习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只是技术性工作,而提出问题需要批判性思维,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思维活动的更高境界。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其形成及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培养与引导。在教学中,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呢? 我认为:

1.设置"问"的情境,让学生敢于提问

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学生习惯于解决教师或教材提出的问题,而不习惯也没有机会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是思维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设置"问"的情境,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减法时,我首先出示了商店里的一角里的物品以及价钱,问学生,看到这些,你想提什么问题?学生在思考后提出了如下问题:一个羽毛球和一枝钢笔一共多少元?一本书比一个练习本多多少元?一个乒乓球比一个篮球便宜多少元?三个羽毛球和三个乒乓球一共多少元?等等。这些问题有学过的加法的问题,我就及时解决,复习了旧知识,而也有新知识,可尽管这节课无法一一解答这些问题,但这些问题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提出来的,他们渴望将这些知识弄明白,因此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知识。

2.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为了在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不断增强思想意识,就必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去参与实践,通过与他人进行交流、合作、分享,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其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在不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螺旋上升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尝试、质疑交流、反思评价等活动,经历将实际问题提炼为生活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初步获得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了教学的另一目标,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去主动解决现实问题,有效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主动思考中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答疑中获得快乐

如何答疑和解疑,让学生享受解决问题后的恍然大悟和释然快乐,并乐于提问、认真钻研,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所在,也就是按问题-思考-发现-掌握和提高的轨道进入良性发展过程。整个认识过程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始终以积极思维去探索和发现,同时获得问题解决的愉快情感经验,这就有助于激发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内在动力。比如在教学"百分数"时,先设计一个场景:班级要选出一名学生参加全校投篮比赛,现在我班有四个候选队员,平时的成绩如下:小明投过20个球,投中17个球;小东投过25个球,投中21个球;小军投过50个球,投中40个球;小亮投过10个球,投中8个球。要选谁去呢?经过讨论思考后,有的学生提出应让小军去,因为他投中的球最多;有的提出应让小亮去,因为他投不中的球最少;有的提出应该用抽签的办法,谁抽到谁去。那么到底应让谁去呢?应该有个统一的衡量标准才行。最后学生再进行讨论,一致觉得应该用命中率来衡量,也就是用百分比来衡量。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学生从这个问题的解决中经历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不仅有助于他们体会百分数的意义,而且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中获取了解决问题的乐趣,形成了对百分数深入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4.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

4.1 追问法。在某个问题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之后,顺着其思路对问题紧追不舍,刨根究底继续发问,其表现形式一般直接采用"为什么"。在此过程中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要求学生具有质疑的精神,质疑模棱两可解答的正确性,质疑正确解答的简便性,质疑结论的过程性,这并不是无谓的钻牛角尖,而是一个现代学生应具有的数学精神。例如,初次教学倍数的认识时,一些学生对课本上的主题图不太理解:一行蓝花2朵,另一行黄花6朵,为什么黄花是蓝花的3倍不是2倍?图中的黄花为什么2朵2朵一圈?数学概念具有二重性,既表现为一种过程操作,又可以表现为对象结构与结果性,这样的追问能更好地展现概念动态的过程操作,重视概念教学的两个方面,更好地理解概念的本质。

4.2 反问法。根据教材或教师所讲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从相反的角度来提出问题,全班同学一起判断问题的真伪,尝试运用已学知识进行解决,进一步巩固知识。例如: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那么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吗?为什么?一般而言,原命题正确,其逆命题未必正确,可以通过命题的反问,列举反例,巩固概念。反问法亦可以看成是对学生元认知的调节。利用元认知的控制,学生会以"我这样操作对吗?","结论得出的理由是什么"等这样的提问来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总之,"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问题,才有思考与创新。教师要转变观念,努力创设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倾听每个学生提问,鼓励学生与老师探讨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那么数学课堂就会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春天的画面。

参考文献:

[1] 赵建干;反思数学教学中的"沉默"[N];江苏科技报;2008年

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5

1.直面数学阅读的现状

在实际教学中,绝大多数的老师把教材中的精髓挖掘出来,又通过自己的理解表达给学生,进而忽视对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似乎研读数学教材仅仅是老师的事,而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讲却是被动的接受和理解,觉得自己只要听懂课就满足了。因此常常是老师反复讲解、学生被动接受,一本书快讲完了,而学生仍没有掌握多少,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知识学了一大堆而能力却提高不多,教学效率比较低下。

针对这种情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使学生在不断的数学阅读中逐步领悟数学语言,提升数学素养。数学课标指出,“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而“数学阅读”则是读者通过数学语言符号获得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因此专家指出:“数学课堂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所以,若要切实加强数学自主学习的思维训练,提高解决问题的准确性,最为重要的一个基点就是强化“数学阅读”。数学阅读是掌握数学语言的前提,是顺利、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

2.追问数学阅读的本义

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知活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出指出:“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因此,老师应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阅读活动,这可以使老师对阅读的本质有更为深切的了解。阅读实质上是阅读主体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对信息进行加工、筛选,并重组脑中原有的知识信息,最后将所获信息作用于主体已有知识结构,达到重整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认为,数学阅读是阅读主体根据已有旧知,在一定阅读动机的驱使下,依托阅读习惯,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将文字语言转译成数学符号语言,并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数学阅读能力指顺利完成数学阅读任务的复杂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①对已学的数学概念、问题、符号、方法和证明在阅读的新情景中的重现;②对新情景中的数学语句进行分解和组合;③对新学的数学概念、问题、符号、方法和证明的理解和记忆;④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学的知识加以整合。

3.探寻数学阅读对学生思维的影响

现代梳理心理学代表人物皮亚杰、奥苏贝尔等人的学习理论,可以看到关键的两点:一是思维与语言系统的发育有密切关系,二是学习新知识依赖已有的智力背景。“阅读”是一种以语言符号为媒介,包含有丰富的、超越现实生活内容的活动,会让阅读者的“语言系统”发展得更好,同时可以让他的“智力背景”更为丰富,进而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及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更强。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30年的经验使我相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他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脑的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以塑性,使他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维。”

数学的语言包含有通常的语言文字、数学符号、图表,因此,在数学阅读常须对各种语言进行转化,把不容易理解的语言形式转化为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把抽象的条理不清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条理清楚的问题,用自己更清楚的语言来表述,即“用你自己的语言来阐述问题”;另外在数学阅读中也常要求在思维形式上频繁变换,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思考。所有这些都要求阅读者要有灵活的思维能力,而这种能力也正是数学阅读所能培养的思维能力之一。那么,数学阅读对学生的思维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3.1 变换方式、激发兴趣、训练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速度快,即能对问题迅速作出反映。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反应迅速、思维敏捷的人才,而快的反应、敏捷的思维并不是天生的,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形成,可以通过不同的阅读方式,持久地加以训练。

比如在低年级教学例题“小雪得了12朵小红花,小磊得了8朵,小雪比小磊多得几朵小红花?”老师先让学生根据题意拿出学具摆一摆。(用小圆片表示小雪的12朵,三角形片表示小磊的8朵。)接着,老师引导学生用圆形和三角形表示花,把它们画下来,进而顺势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数学思维的形成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需要由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回到具体,多次往复。数学课堂教学就是要让思维活动充分建立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之上。感性材料越丰富、越全面,学生的解题思路就越准确、越清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借助各种手段,使学生的思维顺利地由具体向抽象过渡。久而久之,学生阅读文本信息时,就能自然地想到画几何图、线段图或列数量关系式等,思维的敏捷性得到了加强,阅读能力也就相应地得到提高。

3.2 大胆质疑、合理探索、训练思维的独创性。思维的独创性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依赖、不盲从,能有主见地分析判断。在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去疑――质疑――探索――释疑,要努力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自己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空间,进而锻炼思维的独创性。

例如:我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先阅读课本,在阅读中感知、体验、思考,学生在交流收获后提出一系列问题:

(1)百分数和分数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2)人们什么原因要用百分数?

(3)百分数是怎么算出来的?

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走近百分数,学习了百分数的读写,深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感受百分数应用的广泛性和优越性。学生在亲自经历了这些问题的发现、探索,总结的过程,不仅对知识的来龙去脉感受较深,而且仍享受到了研究、探索、发现的喜悦,进而极大的提高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同时,也能激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

3.3 纵横比较、求同存异、训练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善于深入地钻研思考问题,不满足表面的认识,善于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的特征。在教学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准确把握知识的重点和关键。对于概念、性质不是简单的背诵,而是逐句、逐字的推敲、剖析,直到弄懂其真正含义。让学生养成读书时动手、动眼、动脑时多种器官合成运作的习惯。另外,要与其它相近的概念加以比较、区分、总结、归纳,加深理解,整体把握,这样即见“树木”,又见“森林”的阅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使学生把所学内容变为学生自己的东西。

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6

一、反思知识联系,找到学习切入点

数学知识之间联系密切,互为铺垫。在学习新知识前,可先让学生观察反思与学过的哪些知识有联系或有相似之处,搭起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从而降低学习难度。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鸡兔同笼”问题,是一道古代趣题,难度较大,原来只在奥赛题和思考题中出现,现行教材将其作为一项必学内容编入课本。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常常对解此类题感到迷茫,于是我启发学生想一想,它与我们学过的哪种类型的应用题相似?通过思考与交流,学生发现它与学过的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相似,我给予了肯定,并说明这类题同样可以列方程来解答。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列出了方程,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出了假设法。这一过程消除了学生的心理恐惧,点燃其思维的火花,从而顺利地找到了解答方法。

二、反思学习过程,构建学习模式

不断反思学习的过程,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积累数学经验。

1.反思知识形成过程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于数学概念、计算公式的理解,往往具有片面性、局限性和模糊性,所以不容易记住或只能死记硬背。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后反思概念、公式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理解深刻,记得牢固,用得自如。如在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时,我先让学生回忆比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之后让学生根据“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猜想,“比”是否也会有一个基本性质?这个基本性质又会是怎样的呢?最后让学生举例进行验证。通过回顾,学生构建了“猜想——验证——总结——运用”的学习模式。又如,在学习“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时,先让学生自己举例发现转化的方法,然后寻找方法验证自己的发现正确与否。学生如法炮制,总结出了“举例——验证——总结——运用”的学习模式。类似这样许多的例子说明,通过引导学生反思知识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深化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提高概括能力。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大胆去猜想,自觉地去举例验证,通过反思促进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能力。

2.反思解题过程

数学学习中,通过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大部分题目可按类型得出一套有章可循的基本方法,以不变应万变。如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虽类型较多,但基本操作方法一样。学习了单位“1”已知和单位“1”未知两种类型后,我引导学生反思解题的过程,一起总结出了“读——找——理——解——查”五个步骤。这五个简单的字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自觉运用于后面学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觉得纷繁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不再那么可怕,并能在“不变”的指导下不断探索,寻找对策,积累解题经验和方法,顺利解答“多变”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3.反思纠错过程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不难发现,学生就同一种类型的数学问题做了多次后,还是经常出错。究其原因,是学生习惯于做完题就了事,并不会主动对解题方法、解题中反映出的数学思考作深刻的再认识,即没有反思的习惯,故教学效率低下。因此,每次纠错后,教师要让学生认真审视错误题目,仔细分析错误原因,掌握题型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思路,并进行批注,杜绝此类情况再次发生。引导学生对错题及时认真反思,养成习惯,这种习惯比反复做题更为重要。

4.反思假设过程

新课改十分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自主并不是说让学习成为完全由学生自己做主的活动,有时教师适时介入,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假设,就能促进学生反思,提高学习效率。

如在一次练习过程中,遇到这样一道题:

已知a×2/7=b×5/3=c,比较a、b、c的大小。

看到这道题,学生发愁了,不知道从何入手。这时我启发学生思考:“既然这几个算式相等,能不能假设结果为某一个数,先求出a、b、c的值,然后再比较大小呢?”于是学生纷纷在练习本上尝试起来,汇报结果都是a>c>b,学生确认了这种方法的正确性,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这时,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假设结果为几最容易求出a、b、c的值。有学生马上说是1,因为假设结果为1求a、b、c的值,就是求另一个因数的倒数,只需将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就可以了,这个学生的讲解赢得了同学们赞同的掌声。后来,在其他类型题目的解答中,这种简单的例证法也屡见不鲜。显然,学生在假设方法的指引下,通过深入的反思,已经轻松地掌握了这种技巧,达到了事半功倍、触类旁通的效果。

三、反思学习成果,促进能力形成

在整理复习和总复习时,学生更需要反思,把自己收获的果实,有秩序地装在相应的袋子里,将知识归纳整理。可采用集体讨论、互相交流的方法,通过学生互相质疑问难,互为补充,促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进行反思,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综合能力。

六年级数学《认识百分数》教学反思 篇7

传统的教学,教师是按部就班、原原本本地把教科书、教参上的内容搬到课堂的。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很难有什么创造性,学生的创造力也同时被扼杀了,更谈不上生成智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是获得聪明。”因此,我们对学生进行的更应该是智慧教育,应该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激情、智慧与个性的大舞台,成为学生的智慧之旅。

那什么是智慧课堂呢?智慧课堂是一种实施智慧教育,开发学生潜能和水*的课堂教学新范式。构建智慧课堂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教师必须具备课堂智慧才能构建智慧课堂,培养有智慧的学生。在《认识百分数》一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追求:

一、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

智慧的课堂里不应该仅仅只有读书声,更应有笑声。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使课堂产生一种“亲和力”,使学生感觉学习是一个快乐的旅程,进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时和学生的交往,我总是笑容可掬,和学生*等对话和协商,师生之间相处非常愉快。课堂上,只要时间允许我经常都会和孩子们玩个小游戏或说个笑话,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在《认识百分数》的录像课上,因为摄像机的缘故,学生非常拘谨,我灵机一动,对学生说了这样一句话:“同学们,知道今天是谁给我们拍摄吗?下面让我隆重介绍咱们福田区著名的导演——张导,有请张导闪亮登场!”话一说完,课堂上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笑声。教师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语就创造了一种愉快、宽松的氛围,消除了学生的紧张心理。接下来的学习,学生不再唯唯诺诺、小心翼翼,而是**地表达观点,畅谈体验,展示个性。

二、让课堂贴近生活

有人说,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的最大理由是因为教学内容离他们的生活太远。知识与生活脱节会严重削弱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应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尽可能和孩子的生活接近,取材于孩子们的生活,实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只有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融合,才能增长学生的智慧。

百分数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知识,学生虽然没有正式认识百分数,但对百分数却并非一无所知。因此,我在情境引入中运用了糖水比甜的内容。请学生猜一猜三杯红糖水,哪一杯最甜呢?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倍感亲切,纷纷踊跃发言。在猜的过程中,学生逐步发现,要比较三杯红糖水哪一杯最甜,不能仅看糖的质量,也不能仅看糖水的质量,而要看糖占糖水的几分之几。为了比较大小,再通分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引出百分数。至此,学生初步感悟百分数的意义,也初步感受了比较数据时使用百分数的好处。

接下来,我让学生交流生活中的百分数。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我再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百分数配以图片引入课堂,让学生结合实例说说每一个百分数的意义。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将抽象的百分数意义具体化为了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一张张鲜活的图片使课堂所教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到所学知识是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而且就出现在我们身边的事物中。原本“单纯从书本中学数学”变成了“密切联系生活学数学”,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智慧的课堂需要向生活世界回归,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融合,才能增长学生的智慧,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有一种称作“集体作业的教学方式”深受教师喜欢。这就是先出现一个问题,然后请同学***回答,当几个人解决了,就相信全班都会了。但这种方式容易造成“表面的积极性”和“一切顺利”的假象,中等的学生会缺乏**思考、**解决问题的体验。因此,在课堂上,我要求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练习本,从猜想三杯红糖水哪一杯最甜,到写百分数,根据百分数涂色、填空等,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动笔写下来。这种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在**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既有助于深刻地理解概念,又启迪了学生的智慧。《认识百分数》一课学生所学的数学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我相信它一定会在学生的心中荡起阵阵思考。有智慧的老师就会有智慧的课堂,有智慧的课堂就会有智慧的学生。虽然我也许成不了智者,但我一定会智慧地思考、智慧地工作,使自己离智慧不会太远,使我的课堂能与智慧同行。

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8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和探求新的更有效的教师成长模式,这其中“注重教师自身的反思性发展是其鲜明的特色,并由于其独特优势而倍受推崇。”因此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是教师职业成熟的重要标准。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

一、教学前反思:

教师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缺补漏、吸收和内化的过程,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的过程。

在进行七年级合并同类项的教学时,我设计了两个环节:第一步是出示一幅图片,图片上有苹果、梨、文具盒、钢笔、猫、狗等,让学生分类,并说理由;第二步是拿出六张卡片8n -7m2n 2 m2n 6xy 5n -3xy 让学生将他们分类。上课前,我认真地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手段的应用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上可能有的反应做了充分的反思,对自己的教案提出了两个疑问:①我所设定的事物和式子是否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②由于我所给的式子是提前设计好的,而平时学生见到的式子比较多,是否内化了同类项的概念,给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人为理想化?带着这两个疑问,我对这两个环节做了调整。

第一个环节我设计成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事物,将其分好类,并向组里和全班介绍把它们分成同类的理由。这种形式能创造性地将生活中的分类思想自然而然的引导到数学中来,给学生提供了开际的机会,使学生对分类思想有了充分的认识。

第二个环节我不再限定,而让学生随意的列举平时所见的式子,自己把它们先分类,并说出分类的理由,再全组讨论,通报全班,由大家共同评议,最后形成共识,得到同类项的概念。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而不是别人强加给他们。教学实践表明,经过课前反思后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及方法更适合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教学中反思:

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教学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如在交流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的“24”点游戏时,我发现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发现的成果,学习兴致很高,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如果就这样把游戏结束,学生势必会留下一些遗憾,此时我想到坡的《百鸟归巢图》上一首诗:“归来一只复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万名。”我灵机一动,迅速地调整了教案,放弃了用练习来巩固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我就问学生:“这首诗既然是题“百鸟图”,全诗却不见“百”字的踪迹,你能动动脑筋,怎样把诗中的数字加上运算符号,使其出现一百呢?”由于学生的积极性与兴奋点仍然在“24”点游戏上,对这些问题很感兴趣,纷纷低头数数或思考,不一会,就有学生说诗中蕴含有1、1、3、4、5、6、7、8这几个数字,接着就有学生给出了答案:1+1+3×4+5×6+7×8=100。学生们有的边向我报数边用手指不停地比划,有的干脆站起来说。看到所有的同学都在积极主动地参与,我感觉这节课非常成功。

三、教学后反思:

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9

在反复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我以教材中“投篮”这一主题事件导入,创设从三名队员中选一名队员参加投篮比赛的情境,将“投篮总数”与“投中个数”分别出示。先出示三名队员的“投中个数”,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在学生的质疑中继续出示“投篮总数”,逐步呈现这两个信息,旨在引领学生思维的触角很快集中到比较每人“投中个数”与“投篮总数”的关系上。课堂实践证明,学生在否定了知识结构中已有的各种比较方案后,无形中“逼迫”着自己思考、创造出更趋完美的比较方案,在短暂的独立思考后,他们纷纷提出算出每人投中个数占投篮总数的几分之几进行比较,这里改变教材中的相关数据,当学生算出2325、1720、4350后仍不便于比较,自然会进行通分,从而突出分母是100的分数,不露痕迹地把学生的学习心向往百分数上引。此时,我及时追问三个分数的具体含义,突出它们都表示投中个数占投篮总数的一百分之几,充分显示这些分数都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百分数也就在这样特定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了。

倘若在此基础上便去归纳百分数的意义也未尝不可,不过仅凭一个例子显然过于单薄,教材受版面的影响不可能呈示更多的例子,但我们的课堂理应是开放的。教学中,引出百分数后,我没有急于总结百分数的意义,而是将讲全让给学生。每个学生都拿出课前收集的百分数,先在四人小组中互相交流,述说他们个性化的理解,然后进行集体展示。服装合格证、食品包装袋、白酒标签、纸手帕、报刊信息中的百分数在学生的展示中丰满了课堂,也丰盈了每个学生的认识。当然,学生原创性的认识有时也有失偏颇,我则给予适时的补充和修正。这一过程为学生概括百分数的意义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当我追问“我们在交流这些百分数的意义时都是用的什么样的说法呀”时,学生齐声回答“谁占谁的百分之几”便是最好的证明,至此,归纳百分数的意义也水到渠成。

显然,此时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已不再是开始的懵懵懂懂,似是而非。可理解百分数的概念,会解释现实情境中的百分数的意义并不能说明全部,至于百分数区别于分数的本质特征学生并未触及。于是,接下来我又向学生抛出话题:“同学们,说句实话,到目前为止,关于百分数的有关知识咱们也了解得很多了,但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就我们这些百分数还有许多特别之处,下面让我们仍先自己独立思考一下,然后带着自己的思考以四人为小组,去研究研究,看看百分数有什么特别之处。”当学生明确了问题的方向后,他们逐一审视着黑板上的百分数,思维的积极性异常高涨,争先恐后地交流着自己的发现,对百分数的认识自然也在这样多边的交流中逐渐变宽、变深、变清。

接下来的互动练习从教材中的“试一试”和“练一练”入手,结合介绍“百分比”和“百分率”。通过练习,学生能清楚地知道,百分数是分母为100的分数,但分母是100的分数不一定是百分数,这种感受使他们更关注百分数的本质特征。随后我又将学生的视线拉回现实世界,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百分数填空,鲜活的素材再次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小组交流中,他们有理有据地交流着自己的想法,认识再一次得以升华。相信此时的百分数在学生心目中已不再是冰冷的数,而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常识。

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10

论文摘 要: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重点在于对小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计算思维的训练。在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数学计算的方法,还应该在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知识的融会贯通上对学生加以培训,即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由点及面,使学生把所学知识变成自身能力。本文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实际出发,浅谈如何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告诉我们,教育的重点在于学习方法的传授,而不仅仅是书面知识的灌输。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和求知欲都非常旺盛的时期,认知和思考也正在不断成熟完善,因此,这一时期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合理联想,利用自己所学的数学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利用已学的知识联系推论未学知识。这一时期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工作来抓。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呢?下文逐一进行论述。

一、知识迁移理论的基本特点

知识迁移是指已有知识、技能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适当的迁移可使学生对新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然而知识迁移是具有条件的,在新旧知识之间具有相互联系作用,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1.知识的相似性

知识相似性是指对象不同但结构大体一致的知识体系,如小学数学中的整数、小数、分数运算中就具备内在相似,基本知识结构大致一样。

2.知识的理解水平

这个层面要注意两个状态,一是迁移知识的本身状态,因此要牢固迁移前对旧知识的理解水平、掌握程度,以抓住知识的核心才能进行迁移。二是知识的反身影响,知识迁移是相互之间的,是双向传播,因此在学习新知识会触发对原有知识进行相关认识,并解决之前模糊不懂的问题。

3.知识的应用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于实际,这样学习知识才有目的与动力,因此可以果断地说知识的最终归属就是被应用,其应用也是一种迁移,是理论上升到实际的更高层次的迁移。

二、如何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知识的迁移能力

1.理解学科知识,夯实迁移基础

实现知识迁移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对数学课程一般原则的理解和概括,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对基本概念、定理、推论的理解,要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来理解新学知识,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学生原有知识是否能够满足新知识的学习要求,如果学生已有知识理解新知识尚有困难,那么教师就需要及时给予知识的补充,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了解,只有将知识的基本概念与应用原则相结合,才能做到真正的迁移。

例如在低年段“千克、克、吨”授课中,学生必须先对物体的质量在脑海里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一个足球、一个乒乓球、一个热气球,三者孰轻孰重),通过学生自身动手去感觉物体质量,才能根据这些知识基础,迁移到对“千克、克、吨”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师想促进学生学习迁移,首要的任务是抓好、抓牢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典型例题,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练习和应用机会,使学生真正掌握基本概念、应用原则和基本方法,才能真正实现知识迁移。

2.加强新旧知识联系,实现迁移通畅

奥苏伯尔认为知识迁移就是,人们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发生影响。由此可见,认知结构是知识迁移的基础所在,没有认知,知识迁移将无从谈起。在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发生影响的这一过程中,关联点是重中之重,只有找出两者之间的关联点,学生才能将知识进行迁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又要引导学生对过往知识进行总结温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可以自觉地建立新旧知识的关联点。

比如在低年段一年级下册“生活中的数”教学中,学生在上学期已学会一个一个、十个十个地数数,认识了“个、十”的数位名称、顺序、位置,此时在教学中使其掌握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由此分析,新旧知识的共同点有:(1)计数方法基本相同。从以“个、十”为单位到以“百”为单位的数,都是个位逐次加1上升到十位;十位逐次加10上升到百位;从以“百”为单位的数到以“千”为单位的数都是各位逐次加1上升到十位;十位逐次加10上升到百位;百位逐次加100上升到千位。(2)数位顺序相同。均为从右到左,由低位到高位。(3)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相同,都是“十”。这些共同要素构成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以类比促迁移,抓训练攻难点”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由此及彼,“以旧学新”,突破难点,掌握新知识,达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

论文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教学 知识迁移

论文摘 要: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重点在于对小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计算思维的训练。在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数学计算的方法,还应该在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知识的融会贯通上对学生加以培训,即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由点及面,使学生把所学知识变成自身能力。本文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实际出发,浅谈如何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告诉我们,教育的重点在于学习方法的传授,而不仅仅是书面知识的灌输。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和求知欲都非常旺盛的时期,认知和思考也正在不断成熟完善,因此,这一时期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合理联想,利用自己所学的数学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利用已学的知识联系推论未学知识。这一时期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工作来抓。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呢?下文逐一进行论述。

一、知识迁移理论的基本特点

知识迁移是指已有知识、技能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适当的迁移可使学生对新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然而知识迁移是具有条件的,在新旧知识之间具有相互联系作用,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1.知识的相似性

知识相似性是指对象不同但结构大体一致的知识体系,如小学数学中的整数、小数、分数运算中就具备内在相似,基本知识结构大致一样。

2.知识的理解水平

这个层面要注意两个状态,一是迁移知识的本身状态,因此要牢固迁移前对旧知识的理解水平、掌握程度,以抓住知识的核心才能进行迁移。二是知识的反身影响,知识迁移是相互之间的,是双向传播,因此在学习新知识会触发对原有知识进行相关认识,并解决之前模糊不懂的问题。

3.知识的应用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于实际,这样学习知识才有目的与动力,因此可以果断地说知识的最终归属就是被应用,其应用也是一种迁移,是理论上升到实际的更高层次的迁移。

二、如何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知识的迁移能力

1.理解学科知识,夯实迁移基础

实现知识迁移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对数学课程一般原则的理解和概括,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对基本概念、定理、推论的理解,要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来理解新学知识,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学生原有知识是否能够满足新知识的学习要求,如果学生已有知识理解新知识尚有困难,那么教师就需要及时给予知识的补充,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了解,只有将知识的基本概念与应用原则相结合,才能做到真正的迁移。

例如在低年段“千克、克、吨”授课中,学生必须先对物体的质量在脑海里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一个足球、一个乒乓球、一个热气球,三者孰轻孰重),通过学生自身动手去感觉物体质量,才能根据这些知识基础,迁移到对“千克、克、吨”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师想促进学生学习迁移,首要的任务是抓好、抓牢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典型例题,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练习和应用机会,使学生真正掌握基本概念、应用原则和基本方法,才能真正实现知识迁移。

2.加强新旧知识联系,实现迁移通畅

奥苏伯尔认为知识迁移就是,人们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发生影响。由此可见,认知结构是知识迁移的基础所在,没有认知,知识迁移将无从谈起。在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发生影响的这一过程中,关联点是重中之重,只有找出两者之间的关联点,学生才能将知识进行迁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又要引导学生对过往知识进行总结温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可以自觉地建立新旧知识的关联点。

比如在低年段一年级下册“生活中的数”教学中,学生在上学期已学会一个一个、十个十个地数数,认识了“个、十”的数位名称、顺序、位置,此时在教学中使其掌握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由此分析,新旧知识的共同点有:(1)计数方法基本相同。从以“个、十”为单位到以“百”为单位的数,都是个位逐次加1上升到十位;十位逐次加10上升到百位;从以“百”为单位的数到以“千”为单位的数都是各位逐次加1上升到十位;十位逐次加10上升到百位;百位逐次加100上升到千位。(2)数位顺序相同。均为从右到左,由低位到高位。(3)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相同,都是“十”。这些共同要素构成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以类比促迁移,抓训练攻难点”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由此及彼,“以旧学新”,突破难点,掌握新知识,达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

3.加强科学训练,提高迁移,举一反三

在一切的教学中,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都是教师教学的主要障碍,如何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也是教师的主要任务,要想突破,首先,教师要准确明白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重”在哪里,“难”在哪里;其次,要想突破,教师必须掌握正确的教学策略;最后,教师要在教学中做到精讲精练,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

4.注重知识同化调整,提高迁移水平

知识的认知结构是在学习的不断深入下扩大、深化和发展的,当新知识不易被学生掌握时,就要对原有知识进行改组,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不断提高迁移水平。比如在低年级“节日广场”教学时,由于前面两节课已经让学生对乘法口诀有了初步的认识,10以内的数能通过口诀快速得到乘法结果。因此在教授此节课前预先让学生对乘法口诀再熟悉一次,随后投影出“节日广场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出其中蕴含的数学规律。如广场上的气球数量是“四束气球,每束8个”,进行口诀换算为“四八三十二”得出答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最好进行提问教学,让学生在观察中熟悉了乘法口诀,提高了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在教学时,教师应采取必要措施,以学生的已有认知结构,注重知识的同化调整,以促进知识迁移的发展,如不及时调整,则会对学生知识进行负迁移,造成学习障碍。

5.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夯实知识迁移

抽象概括能力对学好数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越高,其知识迁移能力就越强,对新知识的掌握理解就越容易。在对学生进行抽象引导时,根据切入的恰当时机让学生积累更多对具体形象事物的感性认识,使抽象概括具备一定基础。

比如在低年段“认识图形”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客观事物,发现事物的各种属性,然后把本质属性从中抽象出来。在掌握了概念的内容后,再把这些本质属性推广到同类事物中,才能对概念所反映的同类事物有普遍的认识,这才算理解了概念。如教师为了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感性认识,准备了3厘米长的小棒3根及4厘米、2厘米、8厘米长的小棒各一根。教师请学生先用8厘米长的小棒去围三角形,学生发现随便配上哪两根小棒都不能围成三角形。“为什么呢?”“这根小棒太长了,另外两根小棒太短了。”“如果把它们换掉,你们能将它们围成三角形吗?”学生互相讨论,结果围成了各种三角形。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后,师生共同抽象出三条线段围成封闭的图形是三角形的两个本质属性,然后概括出三角形的概念: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再通过变式练习,深化了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

6.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完成知识迁移与实际的契合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必须要合理的探究情境,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教学情境探究成为数学教学中的一个新亮点。教学情境的探究有助于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它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同时借助研究,还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实现思维的拓展,思维的拓展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以一定的教学探究情境为载体,学生更容易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解题过程中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在联系的思考和运用,便能达到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探究过程中既要符合学生兴趣又要与所学知识紧密相连。

例如在低年段“测量”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所喜爱的物品(书本、软尺、铅笔、小刀、手指等)对课桌的长度、宽度进行测量。但由于测量工具的不准确性和不统一性,测量结果与实践长度、宽度大不相同,进而得到需要进行专门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单位的计算才能得出结论,自然引出本节课所需要研究的核心内容。此刻,使学生充分认识用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的好处,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自己动手实践操作进行探究测量方法,反复实践后学生可自己总结出用具有刻度的软尺进行测量,并按照‘左对0,右看刻度’的测量要领,从中体验动手实践的乐趣。最后,在融会贯通此节课所教学的内容后,开展教室内的测量活动,进行知识的迁移与完善。学生可对地砖、窗户、黑板、教室、讲台、同学之间的身高进行测量,根据所测量物体大小的不同,合理选择合适的大小刻度软尺。通过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探究情境,并加入了一定的动手实践操作,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点的兴趣,又满足了学生的好胜心,并在动手的过程中,根据自己实践所得完成对知识的迁移。

三、结语

总之,数学教学的重点是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迁移能力是数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学科知识本身存在的紧密内在联系为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提供了便利。在今后的工作中,广大小学数学教育者还需继续努力,努力创新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方法,努力拓展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空间。真正做到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志民。链接生活素材感悟数学魅力[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