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教学反思(精选15篇)》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那么高二数学教学反思怎么写呢?如下是爱岗的小编帮助大家收集的15篇高二数学教学反思的相关文章,欢迎参考阅读。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篇1
【关键词】小学数学 反思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46-02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新课标要求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也需要要教会学生数学思路,数学学习的方法,以便于学生在日后的数学学习。在这样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学会引导学生不断的进行自我反思,并且也需要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改进。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采取反思教学的方法,从而能够起到让自己反思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剖析自己的教学方法,并且也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反思教学的概念
反思教学又叫反思教学实践,这种教学方法的总体思路是对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并且将这些教学方法中的不足以及做的好的地方进行总结,从而能够让小学数学教师能够在日常的教学中发扬自己优秀的教学方法,改进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从而可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断得到进步。反思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小学数学教师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对于学生,教师也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从而能够让学生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不断的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反思教学的意义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反思教学对于教师的意义。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水平对于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而言十分重要。因此为了让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正确认识到自己的教学能力,就需要采取反思教学的方法。在采用了反思教学方法以后,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后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剖析,从而能够总结出一堂成功的数学课中的必要经验,也可以将一些不足进行总结和更改,从而能够达到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目的,增加自己的教学经验。例如在进行用字母表示数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不能很好的理解字母与数字的关系。但是通过反思教学的方式教师可以掌握到能够让学生最有效率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效果。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反思教学对于学生的意义。在小学生进行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巩固自己优秀的学习经验,对于学生在日后更加高级的数学学习中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就需要让学生进行反思教学。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教学。例如学生在进行统计的学习时,通过反思的学习方法就能够更好地将统计的知识进行学习,从而能够更好地掌握到统计的知识,为学生在日后的生活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反思教学
(一)在教师方面需要进行的反思。在教师需要进行反思的方面,首先教师应该对自己的课堂设计工作进行反思。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设计的工作应该高效率,并且教学要合理。如果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发现自己设计出了这样的课堂,那么就应该及时的记录下来,并且在教学活动完成之后进行总结,从而得到设计出合理并且有效率的课堂的经验,也就能够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加容易的进行优质的课堂设计。同时教师也需要对学生的反馈进行反思,从而可以得到自己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能够取得的效果,因此就能够让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不断的将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提高,让教师的教学盲点以及教学缺陷在短时间内得到改进。不仅要进行这些反思,在教学日志方面小学数学教师也需要注意反思工作,包括在教学过程中的闪光点,教学缺陷等等。例如在进行百分数的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对于百分号的使用方法以及百分数的使用会出现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方式的改进。在课堂上可以通过练习的方式来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为学生进行讲解,也就能够增加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更好的进行问题的处理,让学习效果更好。
(二)学生方面应该进行的反思。在对于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方面,应该进行的反思工作主要包括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反思。在学习态度方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随时对自己的数学学习态度进行反思,将自己积极的,向上的学习态度进行发扬,让学生能够使自己对于小学数学的兴趣更加浓厚。在学生对于学习方法方面,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在数学学习上较为有效率,质量较高的数学学习方法进行发扬,让学生在数学上取得较大的进步。而且学生在掌握了较好的学习方法后,也可以在日后的数学学习中使用这些方法,对学生十分有帮助。例如在进行圆的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圆的各种知识都较为抽象,因此在进行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缺点进行反思,并且教师可以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使用的一些较好的学习方法进行介绍,也可以将教师自己总结出的学习方法进行介绍,从而可以让学生使用更好的方法进行圆的知识的学习,从而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四、结语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学生对于数学不感兴趣,教师无法很好的安排课堂教学等问题。在这些问题方面,可以采用反思教学的方法进行改进。在教师方面,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可以让自己掌握更好的教学方法以及课堂营造方法。对于学生而言,利用反思学习的方法可以让自己的学习方法变得更有效率,也可以让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更高,对于学生在日后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很有帮助。
参考文献:
[1]李艳。关于小学数学反思教学模式的探讨[J].成才之路,2013,(36):47-47.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篇2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反思,专业知识,高效课堂
数学教师的课堂反思教学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有效的教学反思应该源自教师的内心世界,在教师的内心世界中应该有一个心灵的导师指引着教师正确有效地进行思考,有了这个内心世界的导师,反思的冲动就会时时喷涌而出,这种内心世界的导师也可以看做是一种教师的“道德感”,指导教师的教学生涯。同时,教师的认知水平和结构决定着教学效率反思的深刻性,教师的教育智慧和学术素养决定着教学效率反思的丰富性。通过本人的教学实践,本人认为数学教师应从三个阶段来探究有效教学反思行为:
一、教学实践之前的反思――踏进教室前的行为
观念指导行为,行为决定成败,教师在教学前应庆幸地认识到自己所进行的教学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才可能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有效教学水平。数学教师在走进教室前应该明确自己要讲的知识内容是什么,这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教师要通过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突破重难点。只有教师通过反思,教师才能够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站在讲台上的时候也就能够有的放矢,游刃有余了。
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时候,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之前进行反思,以明确教学内容。本课的学习就是让学生通过研究掌握正弦函数图像及其画法;掌握余弦函数图像;深刻理解五点作图法中五点的本质。利用正切函数已有的知识,如定义、诱导公式、正切线等,让学生自己或合作的方式绘制正切线的变化研究性质,根据性质探究正切函数的图象。当教师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的时候,教师就会把教学重点很自然地放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形状和利用正切函数已有的知识去研究性质,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很顺利地就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如果教师课前没有进行这样的反思,教师只是上来就讲,那么,学生可能会把握不好学习重点,让学生学起来会感觉很累。有效的反思可以让整个教学过程更加顺畅、连贯、自然,所以,数学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之前进行科学的教学反思,以保证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顺利地进行教学。
二、教学实践过程的反思――教师教学中的行为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学过程中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没有任何人会预料到。尽管教师在课前会对课堂教学的诸方面做充分的设计,然而在课堂实践过程中,受到教师自身、学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教学总会发生一些变化。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及时反思,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适当调整。教师要反思新课引入情境是否得当,所提的问题或例子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激活学生是思维,要反思教学重点难点是否通过分析已经解决,教学过程是否注重了学生个体作用的发挥等等,只有如此,教师本身才能成长,学生学习才能最大限度得有效。
例如在学习《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的时候,当学生掌握了二面角:从空间一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的概念后,为了加强学生对于它的理解。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练习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面角是两个平面相交所组成的图形
B.二面角是指角的两边分别在两个平面内的角
C.角的两边分别在二面角的两个面内,则这个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D.二面角的平面角所在的平面垂直于二面角的棱让学生
让学生去思考和探究,以便学生在练习中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概念的含义和内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学生通过练习和实践,学生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更加准确地掌握知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也会在运用中加深。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映和具体练习情况来进行调整自己的教学。如果学生掌握的很好,教师可以给学生增加难度,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比如给学生提供一个稍有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去思考: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1)求二面角D1-AB-D的大小;(2)求二面角A1-AB-D的大小。教师需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地作出调整,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学的开心,主动地去探索知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探索数学知识和数学奥秘。
三、教学实践结束的反思――离开教室后的行为
数学教师在教完一节课或结束一个阶段教学内容后,应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践进行回顾,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案,作为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总结经验和搜索规律的依据。教师的反思要理论联系实际,总结精彩之处,反思遗憾片段,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对学生是否有伤害,是否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要反思以后的教育教学该如何改进等等。
例如在学习《等差数列》的时候,一个班的教学是直接给出学生等差数列的性质,而另一个班是学生根据给出的数列去探究等差数列的性质。教学后通过对两个班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和反思,教师会明显看出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一些,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会更加牢固和深刻。通过这样的教学反思,教师会明确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充分给学生想的时间、说的机会以及展示思维过程的舞台,通过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学生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共享学习成果,体验数学学习成功的喜悦。这样的学习方式是教师的说教所无法比拟的。通过师生之间不断合作和交流,发展了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严谨性,促进了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和高效课堂的实现。
总之,高中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依赖于教师多方面素质的提高,反思是其中关键的因素,教师必须养成反思的习惯。通过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反思,教师会及时地发现自己上课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方面,并且及时更正,作出适当调整,提高教学效果。教师的反思要注重教法反思,注重教学过程反思,还要注重对“三维目标”落实情况的反思。每一位教师都要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灵活地选择教学反思类型,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春花。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反思[J].教育革新。2007(08)
[2] 徐春芬。数学教学反思的策略及探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02)
[3] 黎会明。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的几点认识[J].基础教育研究。2010(03)
[4] 谢文栋。如何让“教学反思”真正成为教学之反思[J].江西教育。2010(14)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篇3
【关键词】高中数学;反思性教学;分析;重要性
反思教学是把具体实践与理论探究融为一体的过程,注重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不断促进教学活动的优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反思性教学概述
(一)反思性教学的概念
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通过行动研究,发现自身、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方面的问题,并不断改进的过程,强调“教”和“学”的统一,要求教师不但会教学,还要会学习教学、学习教学道德,在反思教学的过程中完善教学活动,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简单来说,反思性教学就是教师反思的过程。具体来说:反思性教学是把探究教学问题和解决教学问题作为基本点,具有独创性,它不是简单地回想一下教学情况,而是一种可多次重复回想的反思行为。
(二)反思性教学的研究现状
二十世纪初期,教育家杜威就开始践行反思性教学方法。在外国,反思性教在教育领域迅速崛起并快速发展开来,是国外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我国关于反思教学的最早记录源自《学记》一书,“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道了自己的缺点,然后就能改正了”。反思性教学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经过了多次变革,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尤其是在数学领域,在对数学反思性教学的不断探究中,实施了很多科学合理的教学改革措施。
二、高中数学反思性教学的意义
(一)高中数学反思性教学有利于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教学反思的实质是思维活动,通过思维活动,高中数学具有强烈的逻辑性和抽象性。高中数学教师通过反思性教学,一方面可以肯定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行为,并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另一方面,在思维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发现以往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挑战“过去的自己”,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重复进行“实践――反思――实践”,不断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修正,以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更深层次的反思还可以推动教师改变惯性教学模式,让教师从自身的理论框架中解放出来,用更加放松的眼光审视自己,从而促进自身教学观念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改进,做到与时俱进。
(二)高中数学反思性教学有利于强化教师的主导地位,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反思性教学是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过程,是教师积极主动思考自己的教学现象、并发现教学问题、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以客观的眼光全面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态度。整个过程都是客观公正的,可以说,反思性教学是教师进行自我认识和改造的过程,在反思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强化自身的主体地位,更加自如地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多问一点“为什么”,由自身的反思推及学生的反思,让学生每学完一课都想想自己收获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没有掌握的知识。并且通过学生之间的对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省,学习周围其他同学的优点和长处。
(三) 高中数学反思性教学有利于教师之间建立和谐的同事关系,有利于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反思性教学不仅包括对自身教学的反思,高层次的反思还包含了对教学实践中同事关系和师生关系的反思。教师通过对自身教学道德的反思,能加深与其他同事之间的合作关系,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办公室人际关系网。这样,各个教师之间就能产生更多的合作机会,加大交流沟通力度,实现尽可能多的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师也可相互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使得各个教师的教学活动实现最大限度的优化。
三、高中数学教学反思的四个角度
第一,把自身经历融进了教学活动中。教师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融入自身经历,从自身学习数学的经历中为数学教学提供更多可用的方法。
第二,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着重思考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才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第三,将教学效果作为教学反思的重要内容。教学效果反映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师不可单方面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而忽略教学效果的反思。在数学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老师讲解习题时懂,但学生自己做题时又不会的现象,就教师讲解习题的教学过程来看,设计精巧严谨,师生互动情况良好,表面上看来很完美,然而通过练习题检测就会发现,很多学生并没有掌握解题技巧,也就是说这堂课并没有达到该有的教学效果。
第四,充分利用起参考资料。教师参考资料中包含最浓缩的教学理论,通过反思和学习这些精华的知识,教师能提高自身素养和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反思性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意义重大:高中数学反思性教学有利于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高中数学反思性教学有利于强化教师的主导地位,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高中数学反思性教学有利于教师之间建立和谐的同事关系,有利于师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参考文献】
[1]施风雷。培养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J].文理导航(中旬),2014,(3):14-14
[2]王敏。高中数学教学反思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篇4
所为反思性数学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教学”与“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对反思性数学教学有深刻的理解,其教学行为才会与新课程标准一致,笔者通过学习反思性教学理论,认为只有深刻理解反思性教学的特征才有正确的反思教学的行为。以下是笔者对反思性数学教学的特征的理解:
一、立足教学实际,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反思性数学教学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基本点,具有较强的创造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维度,一是作为数学实践活动,反思性数学教学的反思不是经验性教师教学后的简单回想一下自己的教学情况的反思,而是一种可重复实验的研究意义上的反思;二是它用科学和人文统一的方式解决处于数学教学的决策、技术以及伦理等层面的教学主体和教学目的等方面不足问题,尽最大努力追求“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也让参与反思性教学的教师获得了创造性思考直至创造性解决数学问题的机会。教师可通过反思数学教学现状,发现教学问题,反思数学教学现状通常有以下几种:一是叙事法,参与数学教师向别人讲述自己教学的案例与经历、体验与感受,在叙述过程中发现教师自己的教学问题或请别人发现和指出自己的问题;二是微格教学,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带,在专家或他人的帮助下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教学缺陷;三是课堂操作,发现数学教学中需要改进之处;四是讨论,对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经过讨论达成共识;五是文献检索,从学生作业、教学计划、教学研究文献中发现问题。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参与学习过程的学生进行恰当引导,同时要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反复论证,以便准确把握,从而提高发现和挖掘问题本质的能力。
二、“两个学会”加速师生共同发展
反思性数学教学强调的两个“学会”,是全面发展教师能力与素质的过程。数学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是“学会学习”,其含义也随着人们的理解日趋丰富,不仅有技术的意义,而且有人格意义等。数学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二是“学会教学”,其要求教师把数学教学过程作为“学会教学”的过程,不仅学习教学的技术,还要学习教学伦理与道德知识,善于把自己的主体性与主体间相互性融合起来。反思性数学教学既要求教师教学生“学会学习”,全面发展学生,又要求教师“学会教学”,自身的能力与素质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直至成为学者型数学教师。因此,反思型教师与操作型教师有较大不同,操作型教师往往只了解自己教学的结果,喜欢问“怎么样”。反思型教师不仅想知道自己教学的结果,而且要对结果及原因等进行深刻反思,总是问“为什么”。这种追问“为什么”的教学习惯,往往促进反思型数学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和提高“解题”能力。所以,只有教师的“学会教学”,才有学生的“学会学习”。数学教学反思性表现在思维活动中善于提出独立见解,精练地检查思维过程,不盲从,不轻信。在解决问题时能不断地验证所拟订的假设,获得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下面是笔者训练实例:反思思路是否正确,发现其中的错误。
三、在探索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反思性数学教学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数学教学中教师之所以要反思,主要是为了改进教学,其实质是向更合理的教学实践努力。作为教师,只有真正意识到教学是无止境的,才会自觉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不至于满足现状,不思进取。首先要认识反思的价值,充分认识到反思性数学教学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性,明确反思能帮助教师在教学中识错纠偏,同时优化已有认识,提高自身水平。其次,要增强教学的责任感。反思是一种“积极的、坚持不懈和仔细的考虑”,通常是自己与自己过不去,是诱发痛苦的行为,缺乏较强的责任感和较好的意志品质的人往往望而却步。我们要经常思考自身的教学行为是否有利于教学对象,是否符合学生的要求,是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第三,要形成习惯化的反思行为,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全过程和教学情境进行反思,教师只有有了反思的习惯,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一有疑点就进入反思状态。许多反思性教学研究表明:“人们通常假定,反思在本质上是教学与教育合理方面的结合,而且教师越能反思,在某种意义上越是好教师”;“当人们努力追求教学合理性,并确证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以形成对现象的新的理解和欣赏时,就要激励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
除以上三个特征外反思性数学教学也以增强教师的“道德感”为突破口。一般而言,缺乏道德感的教师,除非教学上的失误或迫于外界压力,否则是不会自觉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从反思性数学教学的实践层面来看,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增强数学教师的道德感似乎比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技能与能力更为重要。而倡导反思,是增强数学教师责任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篇5
怎样才能合理驾驭课堂反思,使其更好地为探寻知识的本源、理解数学的本质而服务呢?以下几个教学实例也许会对教师有一定启发。
一、在概念同化时反思,理解知识内涵
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形成“无限长”的空间观念一直是教学的难点。这是因为,首先,“无限延伸”的射线(直线)在生活中难以找到直观形象的例子,学生在生活积累中难以体验到“无限性”;其次,从学习层面上看,学生在认识射线(直线)之前,仅通过认识线段形成了“有限长”的学习经验,而“无限长”与其有着本质的区别,是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教学中,教师如果单一地借助课本中的例子,很难让学生理解其本质特征。因此,教学时教师尝试了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以线段与射线的本质区别为突破口,组织探究,引导反思,促使学生在思辨中实现概念同化。如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射线、直线和角”的教学:
教师屏幕出示两把手电(其中一把前有木板),打开光线。第一把手电的光线用板子挡住;第二把手电射出的光线没有障碍。
师:观察这两条光线,你觉得哪条光线可以用线段表示?结合线段的特征,把你的想法和同桌相互说一说。
生1:第一条光线可以用线段表示,它两头都有物体,就代表有两个端点。
生2:第一条光线还是有长度的,可测量。
教师引导反思:第二条光线为什么不能用线段表示呢?
生1:只有一头有端点,另一头没有端点。
生2:它没有尽头,一直可以延伸。
生3:它无限长。
师:你能不能自己创造一种新的线来表示第二条光线呢?在自备本上先试着画一画。(交流作品,学生说明想法。)结合你们的想法,怎样把表示第一条光线的线段变成表示光线二的这种线呢?
生:只要把木板拿掉,也就是把线段的一个端点擦掉让它一直延伸下去。
结合演示射线与线段的联系,让学生加深理解线段去掉一个端点后可以无限延长,并优化“射线”画法。
……
研究表明:儿童对直观的依赖较大,容易感知图形的外显性较强的因素。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以学生认识线段的经验为依托,通过创设两条光线的情境,放大概念的本质特征,形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接着在学生对射线的特征有所感知但并非完全感悟时,教师设计了两次反思:1.第二条光线为什么不能用线段表示呢?2.怎样把表示第一条光线的线段变成表示光线二的这种线呢?引导学生在辨析和说理中进一步强化认识,抽象出射线的特征,切实理解了“无限长”这一观念的深刻内涵。
二、在策略优化时反思,感悟思想方法
教学“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诸多学生不愿用方程解决问题,当问题复杂时,学生很难精准的用方程解决相应的问题。细细推敲,这些困扰的产生正是因为学生在学习时没有从根本上形成方程的策略意识,感悟方程的思想方法。为避免上述这些被动现象的产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对比中自觉反思、优化。如五年级上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时,教师提出问题:西安小雁塔高43米,大雁塔比小雁塔的2倍少22米,大雁塔高多少米?学生独立解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解决问题时的想法,深刻理解“小雁塔的高度×2 -22=大雁塔的高度”这一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教师出示例题:西安大雁塔高64米,大雁塔比小雁塔的2倍少22米,小雁塔高多少米?教师引导学生和复习题比较后再独立解答。
教师出示错例:64÷2-22=10(米)、64÷2+22=54(米)。
学生主动做出评价分析:这些解答都是错的,因为小雁塔高43米。
教师引导反思:例题和复习题中数量间的关系是一样的,都是大雁塔比小雁塔的2倍少22米,复习题很容易解答,而例题却难住了很多同学,两题在想法上究竟有什么区别?
生1:复习题中知道了小雁塔高,只要根据大雁塔比小雁塔的2倍少22米,直接把小雁塔高×2-22米,便能求出大雁塔,但例题中只知道大雁塔高,与复习题相反,不能直接求小雁塔高,要倒过来求。
教师引导:怎样倒过来求呢?
生2:要求小雁塔高,可以根据小雁塔的高度×2 -22=大雁塔的高度,倒过来推想,得到(大雁塔的高度+22米)÷2=小雁塔的高度。
教师引导:原来如此,要倒过来推想,怪不得刚刚同学们会出错。如果不倒过来,我们就顺着“小雁塔的高度×2 -22米=大雁塔的高度”可以解答吗?
学生思考、讨论得出方程的方法。
教师下意识里把学生当成自己,想象他们能和自己一样站在一定高度上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事实是学生对待问题一般只能就事论事。当教师把单一的例题呈现给学生时,大部分学生只会直接去做题,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分析问题,思考解题方法的可取性和合理性,所以学生产生错误的想法而不自知。教师要避免学生产生这种为了做题而做题的状况,可以适当提供较为丰富的学习材料,引领学生在材料中充分地反思,发现问题,使学生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养成主动分析问题的习惯,反思方法的可取性和合理性,才能真正感悟方法的价值,形成策略意识。在纵深联系时反思,提升数学思考。
当前教材在编排时也非常注重沟通、拓展。教师在处理教材的这些安排时,既不可置若罔闻又不可过度拔高,而应紧紧扣住数学知识前后紧密的内在关联性,引领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如六年级上册“分数除以分数”,教师在揭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甲数除以乙数(不为0),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并通过一定练习后,出示如下补充习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交流。
8÷38×■ 8÷0.18×10
13×■13÷5 99×10099÷0.01
1.师:你能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这几组算式都相等吗?
生1:每一组中除法算式的除数和乘法算式中的因数都互为倒数。
生2:我们如果将除法算式化除为乘,就能得到等式中的乘法算式。
生3:我们可用“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来说明他们是相等的。
2.引导学生口答:16÷0.25= ,
9÷0.125= 。
引导反思:通过这组题的练习,我们可以看出“甲数除以乙数(不为0),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甲数和乙数除了可以是分数以外,还可以是哪些数?(学生交流)
小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不仅在分数除法中适用,在整数除法和小数除法中也同样适用。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反思能力;培养路径
反思作为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其本质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的自我认识以及明确自己和外界环境之间关系的思想活动意识,自我意识较强的人会有强烈的自我改善和自我优化意识,反思作为一种内在动机思考,自我意识是形成反思的基础条件。二是理性批判。理性批判可以激发个体思考,对各个事物与观点都进行思考,以实现现有结论的优化。而反思内在动力就是问题的发现与解决,追求理想状态。对此,善于反思的人具有批判精神。三是探究能力。探究能力和反思能力存在很大的联系性,在特定环境下,二者可以实现相互转化,同时作为过程与结果关系,只有不断探究才会具备反思能力。
一、优化教学结构,创建反思平台
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结合以上分析的反思特点,教师要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对小学数学课堂结构进行调整,为学生创建有利的反思环境和反思平台。现阶段,在大多数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会布置作业,使得学生继课堂教学后又埋头于课后习题中,这样的教学结构安排没有给学生留有反思空间。对此,教师要对数学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优化,增设课堂反思环节,为学生创造课堂反思平台和反思机会,进而逐渐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人口普查》教学设计中,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结合教学情况和学生反馈进行提问,提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收获到了什么?”在学生回答后,要给学生5分钟左右时间进行简单梳理,整理和内化本节课知识结构体系,引导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得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能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总之,这种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整理,帮助学生建立自身数学知识体系。同时,为了养成学生的反思习惯,教师要对积极反思发言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促进学生的“说”与“想”,使得学生反思能力可以发挥其价值。
二、创设反思情景,树立反思意识
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重视问题设置,利用高质量问题创设反思情景,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反思习惯,进而提高学生反思能力,达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从本质而言,反思始于疑问,同时也源与学生对问题的发展和探究,通过问题刺激学生思考,为反思提供主要动力。对此,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情况和教学目标,适当设置问题,引发学生的反思,以带动学生自主探究,使得课堂反思与课堂探究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学生综合反思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平移与平行》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小棒在方格纸上移一移,并说一说移动前后小棒的位置关系。并提出“这两根小棒经过平移后是什么位置关系?”引发学生对已学内容进行反思,使学生在反思情境中理解与掌握平移与平行的意义,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感受平移前后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反思活动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反思意识,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进而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重视教学引导,强化反思技能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整合教学资源,以情感为基调营造有利的反思环境,激发出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反思的热情和兴趣,利用氛围促发反思动机,提高学生的反思技能,进而实现学生反思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中,在课前导入环节中,教师提出: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那么大家想一想,人造卫星绕地球2圈、3圈、5圈所需要的时间,你可以计算吗?让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并展示结果。引入算式“114×21”进行问题探究,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可以问学生:你还有其他的估算方式吗?诱发学生进行反思,实现课堂教学目的。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反思能力培养研究,提出优化教学结构,创建反思平台、创设反思情景,树立反思意识、重视教学引导,强化反思技能等措施,进而实现学生反思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志泉。论学生学习的反思[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02:89-92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篇7
关键词:高中数学;反思性教学;反思策略
反思性教学,即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教学目标,联系学生学习规律,教师认真地研究整个课堂教学,如教学行为、教学策略、教学效果等,并思考与完善教学过程,从而促进教学相长。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教师应注重反思性教学,注意各教学环节的反思,以优化课堂教学,实现高效教学。
一、注意课前反思,做好教学准备
在新课改中,要求教师进行自我反思,以完善教学计划,改进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而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反思性教学。而在教学反思中,多数教师侧重课后反思。实际上,作为教学活动的有机构成环节,课前备课反思也是不可忽视的,是教学前瞻,可使教学思路更为明了清晰,以确保课堂教学顺利开展,有助于教师对教学设计进行再次补漏查缺。同时,这也反映出教师重视学生,落实“以学生文本”的教学观念。在备课时,教师需进行如下反思,将教学变为自觉实践,避免经验主义。
首先,注意实效性的目标。即教学目标应简明清晰,为课堂教学做好导向作用;教学目标应合理而科学,然后紧扣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其次,注意有效内容,这主要指内容应适度且适量。这就要求教师遵循教学原则,联系学生实情,把握学生原有知识与经验,适当整合、拓展、增加与删减教学内容,合理而科学的搭配与组织教学内容,选择与设计适量的课堂练习。同时,教师还需反思在本课学生过程中,学生会有产生的一些困惑与问题,然后根据教学重难点,优化学习情境,精设多种探究活动。这样,开展课前反思,课堂教学才会更有目的,更有意义,更有针对性。另外,注意高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同一教材内容,教学方法不同,教学效果则有所不同。因此,在高中数学反思性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实际,考虑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灵活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优化教学计划,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如教学《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象》时,教师在课前反思时,需要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然后明确设计思想(如学法与教法等),科学制定三维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难点,优化教学过程。譬如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二次函数是基于学习函数概念与把握函数性质上展开探究的,是学生再次应用函数概念与性质。在初中阶段,学生已学过并基本把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而并未规范零点、对称性、单调性等性质。而教材中的例题,学生也是十分熟悉的。二、重视课中反思,优化教学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课中反思也是反思环节之一。在课中反思时,教师需随时地关注学生知识学习过程,及时了解学生课堂学习情况,注意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是否取得了预期效果。同时,教师需要善于抓住教学灵感,不断调整与完善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以实现高质高效教学。其次,课堂教学涉及了多种因素,其过程复杂而具有动态性,难免出现意外情况,若教师能机智应对,则会推动教学;反之,若教师不能巧妙应对,没有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没有考虑学生发展需求,则会失去精彩生成的机会。因此,在高中数学反思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课中反思,注意倾听学生的不同看法,及时捕捉教育时机,诱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同时,依照课堂实情,灵活调整与改进教学计划,促进学生更积极而主动地融入学习活动中,学会自主发现、提出、探究与解决问题,增强知识体验。如教学《等比数列》时,教师需要合理分配讲解、分析、提问、演示、练习等的时间,并对这些活动加以调控。同时,为学生留出思考余地与探究空间,
譬如:①如果a,G,b成等比数列,那么 ,称G是a,b的等比中项,也就是 (a和b同号)。讨论: 是谁的等比中项? , 呢?归纳总结性质。② 思考:如果数列 满足 ,一定属于等比数列吗?这样可暴露学生问题,为教师提供有效的信息反馈,这对优化教学过程是十分重要的。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篇8
关键词:初中数学;培养;反思能力;途径
一般来讲,反思能力是人们在进行思考和探究活动中需具备的心理特征,对增强思维科学性与严谨性,指导个人行为等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环境下,我国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教育阶段,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需有目的性地培养和增加学生的反思能力,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帮助其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意义重大。本文笔者主要探讨了新时期背景下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有效途径,现论述如下。
一、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培养其良好的反思习惯
课前预习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可引导学生自主接触新知识,为其课堂深入学习数学知识奠定基础。故现阶段,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需积极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知识进行课前预习和思考,以培养其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知识点的实践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可先引导学生自行阅读教材内容,并依据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带领其列出本节课的预习提纲,如:①复习和巩固以往数学课程中所学的“一元二次方程”概念及相关知识点;②阅读并了解本节课教材内容,尝试理解和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③积极联系现实生活,主动发现生活中该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利用该预习提纲,指导学生循序渐进的预习课堂知识,待学生对课程内容所了解之后,教师可向学生提出与本节课新知识有关的预习问题,如:一元二次方程的典型特点是什么?该方程式要如何解答?其具体可应用在哪几个方面?通过此种课堂预习提问,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调动其学习动力,且还可指导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和探究,以培养其良好的反思习惯,为其课堂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学生反思意识
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均采用固定、单一的“授-受”式或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枯燥,课堂氛围沉闷,教学效果不乐观。故当前环境下,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需积极发挥创造力,依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以增强学生的反思意识。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关于《矩形的判定》的实践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自学教材知识,待其对教学内容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教师可向班级学生提出课堂问题:同学们,我们之前已经学过了平行四边形相关知识,那么平行四边形要如何变化才可得到矩形?(同时利用教具进行演示),此时大多数学生会回答:通过观察和尝试。同时,教师可继续向其提出问题:①你们知道如何识别平行四边形吗?②可从哪些方面进行识别?学生经过思考,可能会回答:从角、边以及对角线等方面识别和判定。之后,教师再次发问:从本质上来讲,矩形是平行四边形的特殊类型,那么可否从这三个方面归纳和总结出矩形的判定方法。通过这些启发性问题,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并引导其积极思考和探索,对增强学生反思意识,提高其思维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三、加强习题练习,培养学生反思能力
古人曾经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样一句话来形容学生学习与反思之间的关系,二者密不可分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故现阶段,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需有目的性地加强学生的习题练习,以强化其课堂所学数学知识,培养其反思能力。
首先,教师需为班级学生布置与每节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习题,尽量精简,减少大量没有意义的习题练习,并要求学生及时反思自己在练习中的错误,引导其深入挖掘问题根源,分析错误产生原因,纠正错误思维。其次,当学生在习题练习之后,教师可要求其抄录、归纳和总结练习中的经典例题,并详细写出反思历程,同时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自己制定个性化学习和练习策略。再次,教师可在每周中挑选一天为班级学生留出固定的1h自习时间,让学生翻阅自己以往总结的经典例题,实施二次反思和知识回顾,以巩固其数学知识,培养其反思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对增强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教学有效性等具有积极意义。故当前环境下,笔者建议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需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培养其良好的反思习惯,并依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其反思意识,同时教师还需加强学生的习题练习,培养其反思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篇9
1.高中数学学生反思习惯的现状
高中数学学生反思习惯的现状令人担忧。高中学生数学反思习惯非常欠缺,一是大部分高中学生对高中数学反思为被动反思,缺乏主动反思和自觉反思。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往往会采取题海战术,养成数学解题固定思维和模式。但是这种方式带来的结果是,学生错题往往是一个类型,而且是一错再错,学生错题本的总结只是为了应付教师的检查,而不是真正分析自己错误原因和方向;二是高中学生数学反思意识较差。很多初中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阶段成绩并不理想,这是因为他们既没有完成数学思维由初中到高中的转变也没有对出现数学成绩差距问题原因的反思。出现数学成绩问题偏差时,很多学生都认为是没有牢记知识点,基础能力不扎实造成的,因而采取假期补习的方式进行学习。这种补习方式与学生校内学习内容基本一致,也是重视题海战术,虽然有部分学生通过补习成绩有所提高,但是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并没有有效提高。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养成高中数学学习的反思能力。
2.高中数学学生反思习惯的必要性
传统教育模式下,初中教育以升入高中为目的,因而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设置主要是以应付中考题目为主,从而忽视了初中学生的反思能力培养。而这些初中生升入高中以后,由于高中数学学习的内容和范围方面有不同侧重,这就给新入高中生学习数学带来了很大的难题。因此,培养高中数学学生反思习惯对于新高中生尽快融入高中数学教育,提高高中学生数学成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中数学学生反思习惯的培养
1.强调学生课前预习,培养高中学生反思能力
做好课前预习作为高中学生学习数学,培养数学反思能力的第一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高中学生通过对课堂课本内容的提前预习,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学习经验和学习能力对课堂内容知识作出梳理,找出课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进而保证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二是高中学生通过对课堂课本内容的提前预习,找出课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后,特别是自主做完课堂习题后,会对不懂、不会的难点展开思考,通过预习内容的总结、归纳和再现以后,找出难点的解决方案,即使问题依靠自身不能解决,但是学生对问题思考过程的本身就是对课堂内容理解深入的过程;三是强调课前预习,有助于活跃课堂,进而实现学生再思考。因此,学生可以摆脱“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学生通过教师讲解难点时的把握以及总结,可以进行内容的再思考,帮助学生对内容的把握。
2.教师做好课堂小结,培养高中学生反思能力
培养高中学生反思能力要特别注意教师的课堂引导作用。教师可以运用课堂小结这一简单教学设计,帮助高中学生培养反思习惯。课堂小结一般在一节课的末尾,是非常重要的课堂教育环节,但是,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并没有重视课堂小结。一是高中数学教学任务比较重,加上很多高中学校都是两年完成三年数学教学任务,高三数学用一年时间进行三轮复习工作,因此很多高中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不会安排课堂总结,因而课堂总结这一简单教学设计无法达到其应有的教学效果;二是课堂小结作为知识的最终总结,很多教师存在设计不合理现象。课堂小结具有时间短的特点,因此课堂设计不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再总结,而是通过课堂小结实现学生教学内容的再总结工作。课堂设计不是教师再一次指出重点和难点,而是通过各种方式,比如提问和设计问题等方式,帮助学生反思课堂内容,总结课堂内容。
3.鼓励学生课后巩固,培养高中学生反思能力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篇10
【摘 要】反思教学法目前在教学中已广泛被采用,但由于缺乏规范,反思教学法应用在教学中的收效甚微。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高中数学教学的经验,提出自己在反思教学法运用方面的一些看法,以供广大高中数学教学工作者共同讨论。
关键词 高中数学;反思教学;课堂效率
一、反思教学法研究现状
所谓反思性教学,是在人们对反思性探讨不断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所提出的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随着新课程教学的实施,开展教学反思的想法在高中教师队伍中已有所体现和浸透,但是反思教学的实施却十分不如人意,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现在的高中教师通常工作强度较大,且由于对接高考因此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备课容量较大,导致他们难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学校的教学创新等教研活动中;第二,现有的教育评价体系使得教师和家长过于强调学生以及整个班级教学的成绩等学习指标,分数现在依然是评判教师教学成果的主要参照物,这也使得高中教师不得不围绕着这些分数指标而忙碌奔波,从而无暇顾及教学上的创新改革;另外,反思意识淡薄也是大部分教师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教师教学纯凭经验,或者只重视反思解题方法,缺少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过程的组织方面的反思,只考虑课堂之后的反思,不注意备课的反思和教学过程中的及时反思,不关注国内外最新教学的动态进行反思,等等。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的反思性教学研究大多还是处在教师自发摸索的状态,缺少系统性的规范和方法。
二、高中数学反思教学法应用策略
(一)课前备课环节的反思
课前备课环节的反思主要是指高中数学教师在上课之前根据以往教学的经验准备教案的同时要进行反思,使自己教学的目的更加明确化、具象化,达到使整个数学教学的过程成为一种轻松灵活的实践过程的目的。通过对以往的数学教师教学情况的观察结果来看,大多数的教师只是重视教学之后的反思,但其实,教学前进行反思不仅仅能够帮助教师使之思路更加清晰,也更加能体现出教师对于学生的重视和关注,从而体现了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以学生为教学根本的思想观念。例如,在学习函数f(x)=x+1/x时,教师会教授给学生,当x>1时,函数呈现单调递增的趋势。有别于传统的教师备课,反思教学的备课时,教师要充分的考虑到在这部分学生上课时会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对于这个概念是否容易消化,该采取怎样的授课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等,这些问题都是教师可以在备课的过程中进行反思的。作为老师要通过怎样的方式引导学生,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帮助学生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同时又要考虑到何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在上课前根据以往经验,认真反思总结,深入思考学生需求,进行备课,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通过案例分析和个案写真进行反思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比较特殊的案例,可以把那些案例记录下来然后及时地进行总结和反思,来帮助弥补自己教学上的一些不足之处,从而在教学中得到进步。教学过程的反思对教师来说是整个教学反思的关键点,教师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并及时发现学生所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自己的方法进行教学的改进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例如对于之前讲到的函数f(x)=x+1/x,由于高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学习到函数对称的知识,他们会对于为什么是x>1时函数递增感到疑惑,而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都会回避那些还没有接触到的知识点,避免把课堂内容讲深导致学生无法消化问题,所以常常是要求学生将之记熟就好,但这种方式的弊端就是学生学习的不够扎实,那么运用起来也就不熟练。这里我们就可以运用反思性教学,不需要深入讲解,只需要带领学生按照相反的思路看一下结果会是怎样?可以通过让学生在小于1的区间里找出几个连续的点,通过描点作图的方式画出函数大概的趋势线,那么学生就可以对这部分内容扎实地掌握住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三)鼓励并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反思学习
新课改要求转变传统课堂以老师为主导的模式,凸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那么应用到反思教学中,除了要求老师在整个教学前后的过程中,做好反思性教学工作,同时在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的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而学生进行反思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错题本和精题本就是很好的反思教学的方式,尤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题目难度和设计范围较大,学生可以将老师课堂上讲解过的典型题目的多种解法记录在精题本上,同时将自己日常和考试中做错的题目分类整理在错题本上,这样在后面复习时通过翻阅精题本和错题本,很轻易就可以抓住考试重难点和自己的薄弱环节重点复习,同时在新课学习时也可以更好地衔接进入学习状态,学习效率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三、结束语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反思性教学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大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培养起独立学习的能力,加深对于课堂知识的掌握,同时对于高中数学教师而言,也可以在实践中增强其对于高中数学教学的创新和反思意识,通过思考和探索促进自身专业素质的不断提升,对于培养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也起到十分重大的作用,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多地进行反思教学的运用,使得高中数学课堂能够更加高效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张艳霞,龙开奋,张奠宙。《数学教学原则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7.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篇11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中生;反思习惯;教学
一、引言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总会遇到这样的困扰:有很多练习题已经讲过很多次,也做过很多次,但是学生还是一错再错,由此可见这种教学方式并没有起到好的效果,并且使教学学习显得既枯燥又疲惫。为了改变这种“过目即忘”的局面,就要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对“反思”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反思习惯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促进因素,只要教师能多关注、多培养高中生的反思习惯就必将有收获。培养高中生数学反思习惯对于高中生尽快融入到高中数学教育,并提高高中生的数学成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中生反思习惯的现状
目前,高中生非常欠缺数学反思习惯,一是大部分高中生对高中数学的反思是被动反思,缺乏主动反思和自觉反思。学生一般在学习数学时都采取题海战术,进而在数学解题方面就养成了固定思维和模式。但是这种学习方式往往就会带来这样的结果:学生做错的题往往是一个类型,而且是一错再错,尽管学生在错题本上进行了总结分析,但这通常是应付教师检查,并没能真正认清自己的错误原因,导致下次继续出错;二是高中生的数学反思意识比较差,一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数学成绩优异,但是到了高中阶段数学成绩就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的数学思维还没有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转变,同时也没有反思数学成绩出现差距的根本原因。当数学成绩问题偏差出现时,大部分同学都将原因归结为知识点没记牢,基础能力不扎实,所以在假期采取补课的方式来学习,但是课外补课一般多是题海战术,可能会有小部分学生通过补课提高了数学成绩,但也有一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并没有得到明显提高,主要就是因为学生的数学反思习惯还有养成。
三、高中生数学反思习惯的培养
(一)强调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培养高中生反思能力
高中生做好课前预习是学习数学,培养数学反思习惯的第一步,也是十分重要的。首先,通过对课本内容的提前预习,高中生可以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并对课堂所讲的知识作出细致的梳理,从而找到课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确保在课堂上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其次,高中生在找到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后,自主完成课后习题后就能思考那些不懂和不会的难点,在总结、归纳预习内容以后找出解决难点的具体方案,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过程实质上就是深入理解课堂内容的过程;第三,强调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可以实现学生的再思考。学生通过教师讲解难点时的把握和总结,对学习内容再思考,进而对学习内容能更好的掌握。
(二)养成解后总结的好习惯
高中生想学会数学,不仅要靠多做题,还要在做题后勤总结。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多做题、勤总结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生成一个良好的解题知识网络,而这一知识网络的条件化、系统化、策略化和自动化的程度越高,那么就表现出解题者的解题能力越强。有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经常总结概括,在他们的脑海中通常只有一些孤立的知识点,解题知识网络的系统化程度不高,当需要时无法自觉、顺利地进行检索和提取。由此可见,解题后进行总结反思是尤为重要的,这是发现解题的关键所在。总之,只有多做题、多总结、勤反思,才能提高自己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要教给高中生反思的方法
首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教师在提问时,学生要能抢在老师前面思考这道题该怎么解、怎么证明。尽可能的将所有能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和办法都想一想,之后和老师的解题方法进行对比,可能有的方法好,有的方法没有老师的好,但是不要等着老师去告诉你,并不是听懂了就意味着学会了,否则的话,就会出现老师一讲就会,自己一做就错的现象。分析其原因就是自己没有思考,没有将这些变成自已的东西,所以要上好课就必须要积极思考,这也是学习的主要方法。其次,在数学课上,数学教师还要重点讲述公式、结论、定理的推导过程,而不只是满足于对结论(公式或定理)的套用。学生普遍对教师精心组织的探求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持听不懂就不听的态度,他们只关注下文(结论)。长期下去,这种重下文的学习方式就会导致头脑中的知识出现割裂,给记忆知识点增加了负担,同时也限制了知识能力的发展。高中生学习数学必须要学会举一反三,这样才能学会数学。
(四)让高中生在错误中学会反思,享受成功的快乐
高中生一般在学习基础知识时都是不求甚解、粗心大意的状态,对结论没有进行及时的反思,多数都是满足于一知半解,正因为如此,才使得作业频繁发生错误,相继出现了很多不符合实际以及数据出错等现象,还有发生频率更高的“隐性错误”。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就要结合着学生出现的作业错误,为他们设计教学情境,从而帮助高中生们从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角度来剖析作业出现错误的具体原因,给他们重新理解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机会,学生在纠正自身错误的过程中可以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础知识,培养他们的反思习惯。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反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培养高中生的数学反思习惯对提升其学习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认识到反思习惯的重要性,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写数学学习心得,促使学生形成数学意识,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周晶、刘丹《“反思”是提升数学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J],《福建中学数学》2014年02期。
[2]张春兴《高中数学题后反思习惯的培养分析》[J],《中华少年》2015年22期。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篇12
一、何谓“反思教学”?
所谓“反思教学”,又可称之为“反思教学实践”,这是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是“一种思考经验问题的方式。”反思教学要求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材料的呈现方式、教学方式的优化方法以及教学结果的检测等等,反思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教学的时效性。波斯纳曾经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可见,反思教学对于教师的职业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数学知识的抽象性特征以及小学生的思维意识较为欠缺的特征决定了小学数学教学是一个不断优化、反复调整的过程。小学数学“反思教学”的主要内容大致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小学数学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包括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回想与思考;二是小学数学教师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态度等方面。
二、小学数学“反思教学”的意义
(一)对小学数学教师的意义。小学数学实行“反思教学”,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职业成就感。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要深入剖析课堂教学,总结成功的经验,反思教学不足,将课堂教学的点滴整理记录下来,不断完善教学中的漏洞,尝试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形成。
(二)对小学生成长的意义。对于小学生而言,“反思教学”有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从小学数学成绩方面来看,反思性教学行为就是对所学数学知识进行回想、巩固的过程,便于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数学成绩提高的过程;从小学生的成长方面来看,反思性教学行为有利于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及时发现和改正自身不足,从而形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对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小学数学“反思教学”的具体方式
(一)小学数学教师的“反思”。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首先应该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对于那些设计合理的高效性的课堂教学,教师应该及时记录下来,从学生的课堂思维状态来反映教学状态,从教师的反思记录情况来实现教学的自我超越;而对于那些设计不合理、效果不理想的课堂教学,应找出原因,不断改进,使之成为再教的教训。
其次,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教师要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十分重视学生的反馈性意见,不断补充和完善课堂教学。这样的反思记录,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使得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使得教学盲点在短时期内获得了有针对性的补救。
最后,撰写教学日记反思。教学日记是教师进行反思教学的最佳方式,是教师对日常教学行为的反思和探究。教师的教学日记主要包括:教学中的成败、灵感闪光点、学生的听课状态、教学改革创新等等,撰写教学日记进行反思可以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水平。
(二)小学生的“反思”。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引导小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激发小学生的反思动机。比如,在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时候,可以预先设计一个活动,让学生选择身边的一个物体作为工具,去测量课桌面积有多大,由于学生采用的测量工具不一,所以测量出来的课桌面积必然有多种表现形式,这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我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但是面对同样规格的课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答案呢?假若每个人都用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那么日常生活中是不是出现非常混乱的局面呢?”一个问题引起学生的深层次反思,经过反思,学生形成一个共识:同一个面积,借助不同的测量工具,就会得到不同的测量结果。虽然这些结果都正确,但给我们确定物体表面的最终大小会带来不便,因此必须有一个统一的面积单位。这样,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也就水到渠成了。
教师要积极引导小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交给学生自我反思的方式,使学生学会自我反省,在反省中不断提高。首先,学会自我提问。教会学生学会自我提问,“我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还有其他方法吗?”、“我错在哪里?需要怎样改进?”等等,自我提问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不仅仅思考解题思路,同时还要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等等。其次,学会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学生认识自我、分析自我的过程,例如,我们可以在巩固练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反思:做题时,想一想“我这样做对了吗?这是不是最好的办法?我在哪里处理得比较好?我还存在着哪些不足?”等等。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引导学生撰写反思小结,每次考试之后对试卷进行分析总结,具体地说就是学生对这次测试的重新审视,自己做错了哪些题目,出错的原因是什么,今后改进的措施是什么,让学生通过动笔写出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便于今后更好地学习,找到好的学习方法。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篇13
关键词:高中数学 反思能力 培养方法
我们通常所说的反思能力是指主动对数学的活动行为展开思考、研究、总结、反馈等等的能力。经由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可增进学生从多个角度、全方面的对问题实行思索,从而增进其对问题的认知水平,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
一、在高中数学学习当中实行反思的重要作用
1.老师在反思的过程当中受到的益处
对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来说,通过培养学生学后反思的能力,可增进老师教学行为的开展。老师在对学生学后反思能力的培养过程当中,对于老师自身也会受到一定启示,经过对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回顾、重温。老师可实现和学生一起反思,对于自身教学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促进了自身工作质量的提升。经过对学生学后反思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老师教学工作的开展,促进老师更顺利的完成教学实践的要求。老师经由反思,可对教学过程之中呈现的问题实时的发现和处理。长久下去,可以为老师内部学术研究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进而使其教学的综合水平得到提升。
2.学生在反思的过程当中受到的益处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反思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来讲其意义非同寻常,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对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老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把学习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实施反思,做到融会贯通,进而培养了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遇到困难就找老师。与此同时,通过对学生学后反思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增进其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
二、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增进学生学后形成反思习惯的方案
1.激励学生对解题方式实行反思
作者经调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许多学生做错一道题目之后,老师在实施讲解的时候,学生当时听的很明白,然而没多久,再遇到原题,学生还是一样不会做,以至于错误的形式和上次都一样。因而老师要激励学生对解题方式实行反思。要让学生清楚的了解这道题在解决怎样的问题,这个问题有几种解法,选择这一种解法方法的原因,还有没有另一种解法等等,经常对类似的问题实施反思,这对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激励学生时常反思学习方式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会发现很多的学生数学分数不佳,重要原因在于他们的学习方式不合理。即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如探究概念的来源、定理的证明,挖掘定理的意义,分析常见的题型等等方面,这些问题的学习方法要求老师在课堂上经常强调,希望可以促进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的改变。
3.老师要对数学定义实行反思,增进学生把握数学的思想
对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方向在于把握数学的思想,从数学的角度去认知世界:以数学的精神展开学习行为。而对数学老师来说,老师要站在教的位置去发现数学知识的奥秘,老师自身不仅要对数学知识做到会与理解,与此同时还要让学生做到这两点,促进学生对数学问题更好的发现,培养其对新问题的解决能力。这就需要老师要对数学定义实行反思,增进学生把握数学的思想。例如函数教学中,老师要用逻辑的思维去理解函数的定义,例如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三要素,还有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等等性质,此外还要掌握特殊函数,例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等。
4.激励学生对知识点实行反思
老师会发现很多学生把知识点背的很熟练,但是在实际做题中就会突显出对知识点的理解的不全面等等问题。比方说基本不等式的学习之中,学生们都了解了“一正二定三相等”是取等于号的基本条件。那举出几个反例在不满足这三个条件的时候不能取等于号?对此种问题老师要鼓励学生去思考,不要直接给出答案。学生如果能够自己例举出反例,这样对于知识的理解才会更深刻,在以后的做题中就会很好的运用。
5.设置反思材料,增进学生养成反思的良好习惯
在数学实际教学当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老师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把握:第一方面,要求学生一人准备两个本子,一个做学习笔记本,一个做错题集,在课前要指导学生做好预习,把课堂即将要讲的内容和预习中出现的问题,把不理解的地方具体的记下来。还有要指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体会、个人反思结果记载下来,把所学的知识的进行重温,进而建立学习知识的目标。第二方面,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可把典型的、易出错的题标出来,收集到错题集上,之后从两方面实施反思。第一寻找错的原因,是因为对知识掌握的不牢固,还是做题不认真造成的,怎样才能杜绝这样的错误出现,此外,学生要在错题中标记出相似的问题,这样有利于以后查看。第二当在学生把错题实施整理的时侯,结合知识点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性的特点,引导学生对解题时的思路进行记录,找到问题的不足,给出恰当的自我评价,在此基础上对知识实施构建,这样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就会更加的深刻、牢固。
整体来讲,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学生的反思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点。老师要从多个角度,运用合理的方法鼓励学生对知识点实施反思,促进学生反思能力的提升,从而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为民。高中数学反思性教学方法浅析[J].学周刊,2011,15(2):75.
[2] 周忠良 . 浅谈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反思[J]. 中学教学研究,2013,6(13):124-125.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篇14
关键词:高中数学;反思能力;培养方法
一、反思能力是学好高中数学的必备能力
许多高中生在数学的学习上非常刻苦,但是由于缺乏一定的反思能力,数学成绩总是不能令人满意。他们对知识点死记硬背,缺乏反思,总是弄不清排列和组合之间的区别;他们对题型死记硬背,缺乏反思,在求二面角的大小时总是弄不清该用哪种方法;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方法也缺乏反思,甚至没有反思的意识,觉得是自己不聪明才导致了学不好数学。其实,学好数学并不需要多么聪明的脑袋,更需要的是一颗勤于反思的心。对于知识点不要死记硬背,对于练习题要反思,这道题在考什么内容,它蕴含了什么方法,是不是一个典型例题,有没有相似的题目等等。对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也要勤于反思,通过每次的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看一看反映出哪些问题,是概念没有理解清楚还是练习过少还是缺乏总结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学好高中数学。
二、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几个重要方法
1.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反思
笔者见过很多学生对知识点背得滚瓜烂熟,一到实际的解题过程中就暴露出对知识点的理解的种种问题。以基本不等式为例,我们知道“一正二定三相等”是取等于号的基本条件。那能不能举出反例在不满足这三个条件时不能取等于号呢?这样的问题教师不要自己做出解答,而要引导学生解答。学生自己举出反例后,就会对这个条件理解的更加透彻,解题时就不会忘记。
2.引导学生对解题方法进行反思
笔者也见过很多学生一道题目做错之后,教师进行了讲解,学生当时听懂了,但是没过多久,拿出原题来,学生照样还是做错,甚至连错误的方法都是一样的。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解题方法进行反思。这道题在解决什么样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有多少种解法,为什么要选择这一种解法,有没有其他解法,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对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大有好处。
3.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反思
我们很多学生学不好数学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够正确。虽然每个人学习方法不尽相同,但是像研究概念的来源,研究定理的证明,研究定理的意义,研究常见的题型,这些大家公认的学习方法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多加强调,以期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落后的学习方法。
综上所述,反思能力是学习高中数学的重要能力。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应当从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反思、引导学生对解题方法的反思和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反思几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参考文献: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篇15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数学教学 教学反思
教师只有经过实践探索、总结经验和及时反思,才会不断成长。那么何为教学反思呢?笔者认为,教学反思可以理解为一种过程,它以自身教学活动全过程为反思对象,包括教学行为、观念、方法等。教师在反思过程中,可以清醒地发现教学中的长处与短处,以依据反思内容调整教学,取得长远发展。如果教师缺乏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其在教学上的实践也不会取得重大突破。这就说明反思对于一个教师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一、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一)反思有助于新课改的深入推进
目前,我国正处于新课改的深入推行时期,所以教学反思显得尤为重要。数学教师通过反思,可以更加深刻认识新课改的理念,并促使教师重新审视数学教学,以更好定位自身在新课改后在教学中的地位,以更好实践新课改后的数学教学。
(二)反思有助于数学教师自身的成长
从教师角度而言,反思对于自身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只有不断反思教学,才会明白教学实践上的点滴。因此,反思让数学教师跳出经验型教师的怪圈,而是不断与时俱进,把自己发展成为学习型、研究型、实践型教师。
二、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反思内容
(一)反思数学教育教学观念
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对自身课堂上的教学行为有重大影响。特别是我国实行新课改以后,数学教师更应反思教学观念,如是否做到以生为本,有没有综合考虑教材、学生、课堂等多个因素,在课堂上是否突出新课改理念等。新课改的课堂应是学生的课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探索研究,得出真知,体会学习带来的愉悦感。因此,数学教师需要重新思考自身在课堂的角色是否到位,如是否在整个教学动态过程给予学生适时的帮助,是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依据学生需要给予不同的帮助,使学生深层次思考数学问题。
(二)反思数学教学过程
数学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主要是促使教学实践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以培养学生、发展学生。教学过程是教师反思的核心部分,因为教学过程包括诸多方面,主要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教师反思教学过程有利于回顾教学全过程,找出整个过程的亮点和缺点,以及时总结和调整教学方案。这对数学教师的教研方面的提高大有裨益。首先,应反思数学教学内容。新课改后数学课堂应该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教与学的内容是什么。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反思教材安排的内容和融入自身思想的内容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相一致吗?重难点的突出合理吗?引进的内容和教材的内容有没有合理优化处理?传授内容的过程是不是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等。其次,应反思数学教学方法。数学具有逻辑性强、推理性强等特点,所以教师应结合教材合理安排教法,以让学生的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在确定数学教法前,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情、学生数学水平等。依据数学本身的特点,教师应突出学生思考的过程,所以应多设置探究活动,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发挥,并感受数学知识和数学推理的全过程,以形成自身的知识。此外,教法并不是单一的,所以数学教师应融合多种教学方法,并反思教法的融合是否符合规律、符合学生发展、是否能将学生深层次的兴趣激发等。最后,应反思数学学习活动。这一环节主要是反思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活动、数学学习活动中是否有收获、在活动中出现什么问题等。通过对活动反思,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总结问题,以促使学生反省与提高。
(三)反思数学教学设计
教师上课的主要依据是课前的教学设计。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引出数学概念的方法、解析课堂知识点、突出重难点、联系旧知(或者是搭建旧知与新知的桥梁)、巩固新知(练习)。在设计时,数学教师把学生各种因素考虑在内,但会预设在解析过程中会出现何种状况,以及如何处理这些课堂状况,同时把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选好。因此,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实际上就是对比实际课堂和预设之间的差别,以寻找出教学设计的成功所在和失败所在,以促进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四)反思数学教学效果
有效教学是每位数学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所在。反思数学教学效果,即对课堂结束后在课堂上所取得的成效进行判断,这包括学生和教师两者取得的成效。首先,对学生获得的发展进行反思。教师应反思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思维能力、数学能力是否得到发展,课堂上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收获、探究取得的成效等。综合而言,反思学生获得的发展就是反思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是否在原基础上得到有效提高,各种能力是否得到均衡发展。其次,对教师自身的发展进行反思。教师可以从对比入手,如对比对学生情况的掌握程度、教学内容理解的深度、教学经验是否更加丰富、教学能力是否有所提升、课堂掌控能力是否更游刃有余等。在对教学效果的反思环节,教师必须反思自身所教的知识学生是否能融会贯通。简而言之,对教学效果的反思实际上就是对预期教学效果是否达到做一个评判,其中包括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方式。教学应该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学生只有在课堂上各种情况发生好的变化,教学效果才会愈加凸显。
总之,数学教师只有不断反思,才会取得更大的发展与进步。数学教师只有勤于反思,教学观念、方法理论、行为等才会更加符合新课改下数学课堂的标准。但是,数学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反思不只是一个形式,而应该真正落实到实处。只有落实反思工作,才会更加深刻体会反思的重要性,让自身在数学教学道路上走得更远、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