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的教学设计【最新10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
《鸟的天堂》教案 1
一、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鸟、树的词语。
2、读三遍课文,给生字注音。
3、抄写本课4个字的词或词组12个和3句优美句。
二、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梢 暇 恋”新词“留恋 不禁 展示 颤动 南国 应接不暇”。
2.训练学生按作者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引导学生体会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静态,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动态,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作文能力。
三、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四、课时安排:
三课时
五、学生活动设计:
1.回答文中设计的问题,勾划重点词句。
2.同位讨论、小组交流、理解重点句。
3.观察图,发挥想象,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4.质疑问难。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质疑问难。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3.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二)整体感知。
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色?
(三)过程。
1.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
①读准字音:
“颤”chàn“应接不暇”中“应”读yìng“一簇”中“簇”读cù“隙”读xì
②理解词语: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不禁:不由自主地。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南国:指我国的南部。
颤动:本课指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应接不暇:本课指由于鸟儿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过来。
(2)用“______”划出文中�
(3)自由读课文,质疑问难。
2.揭题,学生自悟:
(1)板书课题。
“天堂”指什么?在文中怎样理解?
文中“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2)默读全文思考:
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黄昏鸟都栖息了。因此作者着重描写了“天堂”本身──大榕树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正是鸟儿最活跃的时刻,所以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
3.小组讨论:我们把作者两次游览“鸟的天堂”各为一段,那全文可分成几段?各段的大意是什么?
第一段(1~4自然段):傍晚,我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
第二段(5~9自然段):写我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 大榕树。
第三段(10~13自然):写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们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的活动情景。
第四段(14自然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初步了解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目标完成过程。
1.学习第一段。
读一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
(1)(作者吃过晚饭,黄昏时,在河边与朋友乘船出游。从“吃过晚饭”、“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向河中心移去”可以体会到,当时环境十分幽静。从“没有波浪”、“平静地移动”、“听见了水声”体会到的。)
(2)练习朗读,体会作者游玩时愉悦的心情。
2.学习第二段:
(1)出示文中插图。
看图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
(独木成林,枝繁叶茂,充满生机与活力,郁郁葱葱……)
(2)默读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榕树的?主要写了榕树的什么特点?用______线划出来。
(3)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这一段描写了榕树“大”“美”的特点。
描写“大”的语句:
①“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
②“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③“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
④“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
⑤“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描写“美”的语句:
①“一簇簇树叶……真绿得可爱”。
②“有许多根垂到地上……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命景观之美。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能力目标:
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描写、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3.德育目标:
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陶冶爱美情趣。
★教学重点:
品析描写大榕树和鸟儿活动的句子,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形象和生动。
★教学难点:
重点句子“那翠绿的颜色……新的生命在颤动”、“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的理解。
★关键:
有感情的朗读,能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学情分析:
学生审美方面很有潜力,观察和描写景物的能力比较薄弱。
★教学准备
学生继续搜集资料。
老师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导入激发学知兴趣(出示幻灯片1——背景图“鸟的天堂”全貌)。
同学们,我们面前这幅美丽的照片是哪里的景色?哦,对了,这就是广东新会县天马河上一个被人们称为“鸟的天堂”的地方。这节课我们就和巴金爷爷一起到“鸟的天堂”去看看。(单击左键出示课题)
二。录象引入再添学习乐趣。学习描写大榕树部分内容。
1.通过音像整体感知这部分课文内容。
巴金爷爷两次去了鸟的天堂,两次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你们想知道他第一次去了鸟的天堂看到的是什么景象吗?好,老师这就带同学们看看去。(出示幻灯片2——大榕树一段录象)
2.顺势研读,抓住重点。
(1)看完录象,你能由衷地赞美一句吗?(榕树太大了!榕树太美了!)
(2)哪些句子都写出了榕树大?找出来读一读,看谁读得好。
学生自由练读。师范读,指导读时通过突出数量词“许多株”﹑“一株”﹑“两株”﹑“真是一株”读出榕树的大。
师讲述这株榕树占地20多亩,有150个教室,大约有咱们乾师附小长方形操场的20几个大。(生根据所看录象想象,进一步体会独树成林。)
(3)找出自己认为最精彩的段落品读。
根据学生所找内容出示幻灯片3——第七自然段课文。先完成填空,再提出疑问。(单击左键出示图片“盘根错节”帮助理解,再单击左键取消图片)再读段落。
根据学生所找内容出示幻灯片4——第八自然段课文。先自由练读,再提出问题。
重点理解句子:“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颤动”是怎样动?自由表演一下。(哦,老师看出来了,是快速抖动。)这句话该怎样理解,小组先讨论再汇报。
①树叶多,鸟儿扑翅膀时动。
②有风吹过。
③一片片叶子绿得发亮,在眼前闪烁,就好像一个个颤动的生命。
(单击左键出示图片,学生借助图片,结合图片上的文字“那翠绿的颜色……新的生命在颤动”理解句子,想象榕树旺盛的生命力。)
3.有感情地朗读。
(1)指名读喜欢的句子。学生评价后老师评价。(单击左键取消图片)把段落里的红体字(“茂盛”、“全部生命力”、“那么”、“簇”、“堆”、“一点”、“翠绿”、“明亮”、“每一片”、“新的生命力”、“颤动”、“美丽”)突出来,自由练习。
(2)老师指导朗读。
①把红体字读重、长一点,同时把头轻轻一点。
②带着高兴的表情读出赞美的语气。
师范读,生练习,后齐读。
三。引言过渡,学习描写鸟的活动部分。
1.整体感知。
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是什么时候?他看到鸟了吗?那你想不想再随作者去看看鸟儿呀?(出示幻灯片5——鸟儿的活动录象)
太精彩了!你可以用语言来表达一下此刻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
(1)谁能通过朗读把鸟儿多,欢快表现出来?(出示幻灯片6——第十二自然段课文内容)
指名读,师生评议。指导把下画线的词(“静寂”、“忽然”、“一只大鸟”、“飞了”、“第二只”、“第三只”、“热闹”、“到处”、“到处”、“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叫”、“飞”、“扑”)重读,有的词还需要拖一点音。有的句子要连得紧凑,读得急切。听起来抑扬顿挫,表达出作者的惊喜、鸟儿的欢快。老师范读,学生自由练读,再指名读,师生再评议。
(2)怎样读第十三自然段,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已有的朗读技巧练习,读出“应接不暇”的喜悦之情,老师相机指导。
(3)(出示幻灯片7——欢快的画眉鸟图)如果你就是这只欢快的画眉鸟,你都在唱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哦,你们这些鸟儿呀,在这里生活得真是自由、快乐、幸福!我真羡慕你们啊!
四。引读最后一段。
1.亲爱的同学们,游览完鸟的天堂,我们该回去了。我们要和这些可爱的鸟儿,这美丽的大榕树告别了。此刻,你有什么感受呢?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吧。自由读起来。
2.理解“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同桌讨论:句中两个鸟的天堂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小组讨论:为什么这里会成为鸟的天堂?
生汇报结果,师补充。
①树庞大,可供群鸟筑巢。
②位置好,远离人群。
③人们爱鸟护鸟。
④河可给鸟提供食物和水。
五。欣赏图片,渲染感情。
1.(出示幻灯片8、9)赏图读文“百鸟欢腾”、“我们的天堂”。
2.(出示幻灯片10、11)赏图唱歌“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
3.(出示幻灯片12)赏图“百鸟归巢“。聆听老师亲切、深情的话语。
亲亲小鸟,给你一个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亲亲小鸟,给你一个自由呼吸、休闲惬意的空间。
4.(出示幻灯片13)赏图读“美丽自然 人间天堂”。
这里树与鸟、鸟与水、人与自然构成了一幅多么和谐美好的画卷呀!
六。欣赏美诗,拓展阅读。
1.(出示幻灯片14)着名剧作家田汉诗《鸟的天堂》欣赏。生自读自悟。
2.解答疑问(介绍关于“白鹤能眠灰鹤床”的知识,引发学生对白鹤、灰鹤盘旋飞舞、交互更替的壮观景象的想象和赞叹。)
亲爱的同学们,这里不仅有树的奇美,有鸟的欢乐之美,更有人与自然、与动物的和谐之美,所以这里才是真正的天堂。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企盼——这样的鸟的天堂、人间天堂多一些,再多一些吧!
★板书设计:
榕树 大 茂盛 静态美
鸟的天堂
鸟儿 多 欢快 动态美
★教学后记:
1.多媒体的使用,突破了教学难点。
2.课堂读得充分,以读代讲,在读中培养了学生语感。
3.课堂讨论环节,把突破难点和领悟表达方法结合起来了。
《鸟的天堂》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1.深入阅读课文第三、四大段。
2.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二)教学过程
1.明确学习任务。
2.学习课文第三大段。
(1)听录音,思考: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是什么时候?他见到鸟儿了吗?
(2)指导学习第12自然段。灯片出示。
①找到一对反义词。(清静--热闹。)
②课文怎样写出“热闹”?读一读,完成作业本第5题。
③小结:写了鸟的声、影、种类、动作,用了排比的写法,短小而节奏鲜明,读起来声音短促,给人美不胜收的感觉。
(3)作者写鸟多,用了哪个词来形容?圈出来。(应接不暇,用在这里说明什么?)
小结:这一段运用了选概括、后举例的写法。
(4)配乐齐读第12、13自然段。
(5)为什么作者这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了那么多的鸟的呢?
(6)归纳段意。
3.学习课文第四大段。
(1)指名读课文。
(2)“留恋”表现在哪里?为什么“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
(3)理解最后一句话。为什么前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而后一个不加引号?(前一个“鸟的天堂”加上引号,表示特殊称谓,指的是那棵大榕树。后一个“鸟的天堂”是说大榕树适合鸟儿生活,鸟儿在这里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真像在天堂一样。作者用相同的词语,借助不同的`标点符号,表达了对“鸟的天堂”的热情赞美。)
4.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2、4、5题。
(2)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仿照第12、13自然段“先概括后举例”的写法,写一个片断。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4
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主要记叙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们两次游历“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美丽的大榕树和群鸟欢闹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这是一篇经典课文,然而,在保护生存环境日趋重要的今天,又赋予了这篇精品佳作以新的内涵。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文的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2.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教学准备:
1.课前师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上网或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等),开资料展示会。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自选目标,展示预习成果。
课前,教师提供给学生能体现层次性并带有方法提示的“预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自选目标和方法来预习。课前5分钟,学生对照“预习要求”,汇报自己完成哪些任务。课始,教师抽机检查,巩固预习所得。
(设计理念: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自选目标的预习考虑了学生个体差异和潜能的独立学习。预习成果的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
1.交流自学感受:鸟的天堂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分别用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来说。
2.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出了作者经过鸟的天堂后发出赞叹的句子。
课件出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三。揭示研读专题,开展研读。
㈠让学生围绕以上这句话提出问题,从中提炼研读专题:
①前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后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
②为什么巴金爷爷会发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样的赞叹?
独立研读课文2.小组合作研读,得出初读成果。
㈡集体交流:
1.引入学习描写大榕树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的美。
⑴围绕描写榕树枝杆多、树大的相关语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大榕树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共享学习心得。教师顺势进行朗读指导)
⑵围绕描写榕树叶子的相关语句,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学生实际,以及自己的感受谈体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要珍视学生的个体感受。)
通过以上环节,归纳:
远:许多株 一簇簇
榕树 大
近:一株 干:不可计数 绿
根:垂 伸 茂盛
枝:卧 富有生命力
叶:翠绿 堆
⑶教师参与朗读7、8两段,进一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感悟榕树奇特的美。
(设计理念:把阅读与质疑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思考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感悟有机结合,让学生经历“读—思—悟—通”的学习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
⑴演示课件(群鸟齐飞图,配乐朗诵课文),让学生重点品味12、13自然段;
⑵自由练读12、13自然段,再小组个人赛读,每组评出最棒的一个人;
⑶小组推荐,选两位同学朗读12、13自然段;(课件配乐)
⑷交流感受:你想到了什么?
⑸师生共同感悟,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设计理念:以不同形式的读来代替讲,在读中理解文章内容,感悟表达技巧,拓展升华和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创设情境,进行语文实践。
推荐“小鸟”参加鸟类演讲比赛。课件出示主题: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
要求:根据课文12、13自然段的内容,发挥想象,自由表达。
1.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练说,评出一位高手参赛。
2.生准备后交流,生生互相评价。
小结:精彩的演讲,使我们更加喜爱大榕树,也更加珍惜我们快乐自由的幸福生活。当然也忘不了人类对我们的友善与保护。此时,我们也更能体会出巴金老爷爷的赞叹:
齐读:“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设计理念:把演讲这一学生熟悉的活动方式引进课堂,把教材“还原”成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化的“生命态”中展开“对话”,活化了教材。)
五。自选练习
教师出示以下三组不同形式的练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任选其中一项,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1.摘抄:把本课中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来;
2.画鸟的天堂:根据文中描写的情景来画鸟的天堂,可插入简短的文字说明;
3.结合课文,参考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卡片,设计导游词,可以小组合作实地当一回导游演习一下。
(设计理念:差异性的练习设计,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教学的弹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的有关句段,感受“鸟的天堂”里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精读课文,体会课文描写景物的方法,了解作者观察描写的精细、巧妙。
教学过程:
一、熟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由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课文。
比较:两个部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在这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做出比较,教师应有限度的认可这些答案,并引导学生认识在内容和写法上的本质联系和区别,比如静态与动态等。)
2.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句段。
二、延伸课文,鼓励探索
1.质疑。
(在质疑中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弥补一些教学中遗漏的问题,可 )
2.师生共同介绍“鸟的天堂”的地理位置、历史与现状,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
三、作业
1.背诵课文12、13自然段。
2.尝试用本文的描写方法描写一处景物。
3.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第三课时
语文综合性学习:“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教学目标
1.利网络展开多层面的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
2.能较好地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尝试写简短的“解说词”。
3.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和信息成果集体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媒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生活相关问题的主动性和习惯,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
教学重点:
利用网络自主探究,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对网上各种信息源的比较筛选,及学生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而导致的效率问题。
教学准备:
1.学习课文《鸟的天堂》,激发学生对“鸟的天堂”的兴趣,使其能自主提出问题,产生较强烈的阅读需要。
2.网络资源的配置:网络课件、网络教室、作为网络课件运行主要平台的局域网主机服务器、可供访问internet的互联网接入设备。
教学过程:
1.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随巴金爷爷浏览了“鸟的天堂”,那“鸟的天堂”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2.提出活动内容
“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本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我们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3.设疑
面对这个任务,大家有哪些困难呢?对鸟的天堂同学们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解说词的一般格式是怎样的
鸟的天堂的具体地址在哪儿
鸟的天堂的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鸟的天堂最初是怎样形成的
鸟的天堂里有哪些种类的鸟
人们是怎样保护鸟儿的……
这些问题在网上都有答案。今天,我们就到网上去查找并解决这些问题,好吗?请大家打开internet网站在"百度"中搜:鸟的天堂
4、指导使用博客 熟悉博客界面,指导利用博客共享信息资源及组际、师生间交流。
5、组织指导
(1)学生按共同的阅读兴趣自愿组合,以二至四人为一小组,组成学习共同体。
(2)小组讨论,确定小组活动具体目标。
(3)小组组内分工、组织协作
6、自主探究
1)各小组根据本组目标,展开自主探究性网络阅读
根据本地资源索引,阅读校园网资源库中的资料
利用网络课件中提供的搜索引擎,访问国际互联网,查找所需资料
进入博客,将搜集的资料粘贴于博客与他人共享,或阅读他人提供的资料
在博客中进行组际交流或师生交流,质疑、交流想法、组织协作
2)各小组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在充分分析评判的基础上筛选出有效信息。
3)各小组根据资料尝试撰写解说词。
7、总结评价
1)完成解说词的写作,将其修改后发表于作业展示区。
2)阅读和评价作业展示区中的作品。各小组对本次活动进行自我总结评价,并进行小组间的经验交流。
3)在老师的组织帮助下整理好本次活动材料,制作网页并上传。
(1)对作业展示区的作品发表评论,对表现突出的小组给予表扬鼓励。
(2)对本次活动总结评价,组织学生将本次活动成果及有关材料、记录制作成网页上传至学校网站,进行网络展示。
(3)帮助学生归纳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鼓励学生多尝试利用网络等现代媒体获取信息,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附:板书设计
3 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方案 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背诵文中鸟儿活动情景的段落。
2、体会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提问,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2、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众鸟纷飞的壮观场景,以及树、鸟、人和谐相处的优美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众鸟纷飞的壮观场景,以及树、鸟、人融融相处的优美意境。
教学方法:反复朗读、图文结合、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课件一株大榕树彩粉笔有关鸟的天堂的知识
课前游戏反口令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巴金爷爷带我们游览了鸟的天堂,我们认识了这株奇特、美丽的大榕树(图贴在黑板上),今天我们再次游览鸟的天堂会看到怎样的景象呢?
二、精读课文,品词悟情。
1、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11至14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这部分的内容,并说说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说说你的感受?概括的真精炼。
板书:鸟多欢快(生:鸟很多、很欢……)
2、学贵有思,拥有自己的独特的思想见解,我们的学习才会更有价值。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这部分,看看哪些语句带给你这样的感受,勾画出来,深入体会体会。
3、学生读书、勾画、交流。同学们自学的真认真,那把自己的自学成果与小组同学交流交流。小组成员合作的真默契,老师都不忍心打扰,我们比一比那个小组汇报的出色。
4、重点理解:热闹、到处……到处……、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有的……有的……、应接不暇,意思造句体会鸟多,鸟欢。
①作者用排比句“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写出了鸟形、鸟色及鸟的姿态。用这样相同或相似的句式来写,读起来节奏感强,非常上口。
②作者用了拟人句“树上就变得热闹了。”“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写出了鸟儿们在“天堂”里活泼、自由的生活,反映了作者的美好情趣和愉快的心情。)
5、课件:七嘴八舌想象鸟儿的其他姿势
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鸟儿们还有哪些不同的姿态?
生说教师贴在大榕树上。
6、师:配上欢快的音乐(百鸟朝凤),课下我们可以把自己想象的小鸟画出来贴到这株大榕树上,让这株大榕树变得更加欢腾,热闹。不同大小,不同羽色,不同姿态的鸟,构成了一幅壮观的“百鸟图”。这部分对鸟儿活动场景的描写,属于动态描写。齐读12,13两个自然段,感受鸟儿们欢快热闹的动态美。
想不想欣赏《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三、激发情感,回归主题。
看到这么一棵奇特的榕树,领略到树上鸟儿欢腾的场面,作者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
学生齐读(投影出示)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教师追问
1)从这句话中,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个鸟的天堂有引号,而第二个则没有。)
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吗?
(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的是这棵大榕树,特定称谓;第二个鸟的天堂指的是真真正正鸟的天堂。鸟儿在这里栖息繁衍,过着幸福的生活。)
3、指导学生读出感慨的味道。
四、了解榕树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
1、什么原因使这棵大榕�
生汇报:如当地的农民保护意识强。当地气候潮湿,适合鸟类繁殖……
榕树的枝繁叶茂为鸟类提供了生存空间、食物、水分,当地的居民爱鸟、护鸟,同时鸟的粪 使这棵榕树长得愈加的繁茂。
(设计意图: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课件我行我秀
大自然赋予了大榕树旺盛的生命力,大榕� 请你以导游或小鸟儿的身份,向游人介绍这里的景象。介绍的形式可以自由选择。如写导游词、写诗或者环保宣传标语……
4学生分头准备,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学习的感受。汇报交流。
五、谈收获
师:同学们,生活处处藏有美,让我们拥有美的同时,不要忘记精心地呵护美,去创造更多的美。这样,人与自然才能够和谐相依,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才
六、拓展迁移,读写结合。
必做题:运用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仿写《鸟的天堂》
选做题: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一处你喜欢的风景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静寂、应接不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
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2.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3.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质疑问难。
2.学会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静寂、应接不暇。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4.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巴金是我们比较熟悉的著名作家,以前曾经读过他的《海上日出》。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他的作品。板书课题。
2.播放《鸟的天堂》情景朗读,边看边思考: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色?你喜欢哪一次的?为什么?
二、预习课文
1.读通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天堂”指什么?在文中怎样理解?文中“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3.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鸟的天堂指什么,作者去了几次,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4.再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描写景物、表达感情的。
5.朗读课文,划出文中�
6.质疑。
三、交流预习情况
1.指读课文,正音。
2.解题。
3.交流学习生字新词的收获。
4.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黄昏鸟都栖息了。因此作者着重描写了“天堂”本身——大榕树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正是鸟儿最活跃的时刻,所以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
5.美读。
6.质疑,同学间通过交流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留待深入学习时解决。
四、理清课文脉络
我们把作者两次游览“鸟的天堂”各为一段,那全文可分成几段?各段的大意是什么?
第一段(1-4):傍晚,“我”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
第二段(5-9):“我”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
第三段(10-13):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们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
第四段(14):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初步了解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1.读一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
2.练习朗读,体会作者游玩时愉悦的心情。
二、学习第二段
1.投影出示课文插图,读读描写大榕树的句子:
(1)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榕树的?主要写了榕树的什么特点?
2.理解重点语句,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2)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3.指导朗读。
4.小结:
这一段作者由“远”及“近”地对榕树的大小,它的根、叶、干、枝的形状、颜色、大小等进行了描写,这是静态描写。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大家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再读讨论:
作者是怎样描写众鸟纷飞的活动情景的?标出有关语句,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3.感情朗读,体会这一段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4.小结:
这一段作者主要写了鸟的活动——不同大小,不同羽色,不同动态的鸟,构成了一幅“百鸟图”。是对事物变化活动的描述,这是动态描写。
四、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第四段,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读懂了什么。
2.理解重点句: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3.感情朗读。
五、围绕重点,学习表达方法
我们知道这篇课文按游览路线写了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两天的记游,重点不同,方法也不同。那么作者是怎样来写所见所闻的,我们一起来研究。
1.默读课文相关部分,思考:
(1)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和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有什么不同?
(2)这棵大榕�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七、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句子?请你把它抄下来。
3.“鸟的天堂”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搜集一些有关材料,为导游写一篇解说词。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难点是:理解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教学时采用下列方法解决教学重难点:1.学生边读书,边思考,指导学生把阅读书思考结合起来。2.分主次,抓重点,学生读书时分清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师引导学生抓住主要内容认真阅读,加深对中心思想的理解。3.细品析,悟真情,学生读书时通过咀嚼语言文字,正确理解主要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对学生进行了以下能力训练:1.训练学生按作者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大意;2.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引导学生体会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静态,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动态,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习作能力。在学习训练的过程中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探究活动
她们姓什么
一位记者到体育馆去采访6名女运动员。当他问及这些姑娘的姓氏时,她们个个笑而不答,却调皮地做出各种动作,要记者以此猜出她们的姓氏。
篮球运动员指着两根并排的树说:“我姓它。”
跳高运动员顺手把一根木尺往土堆旁边一插,说:“我姓这个。”
射箭运动员把手上的弓使劲儿一拉,说道:“这便是我的姓。”
围棋运动员捡起一些棋子放在一只瓷盆上,开口说:“我的姓在此。”
田径运动员取来一本《作文选》,放在足球场的球门下,笑着说:“这儿隐藏着我的姓哩!”
最后,武术运动员走过来拿起《作文选》,将手中的一把单刀和书并排放着,笑呵呵地嚷道:“我呀,就姓这个。”
记者想了想,说出了她们各自的姓氏。
请问,你知道这6运动员分别姓什么吗?
答案:
篮球运动员姓林;跳高运动员姓杜;射箭运动员姓张;围棋运动员姓孟;田径运动员姓闵;武术运动员姓刘。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7
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主要记叙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们两次游历“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美丽的大榕树和群鸟欢闹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这是一篇经典课文,然而,在保护生存环境日趋重要的今天,又赋予了这篇精品佳作以新的内涵。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文的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2.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教学准备:
1.课前师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上网或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等),开资料展示会。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自选目标,展示预习成果。
课前,教师提供给学生能体现层次性并带有方法提示的“预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自选目标和方法来预习。课前5分钟,学生对照“预习要求”,汇报自己完成哪些任务。课始,教师抽机检查,巩固预习所得。
(设计理念: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自选目标的预习考虑了学生个体差异和潜能的独立学习。预习成果的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
1.交流自学感受:鸟的天堂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分别用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来说。
2.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出了作者经过鸟的天堂后发出赞叹的句子。
课件出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三。揭示研读专题,开展研读。
㈠让学生围绕以上这句话提出问题,从中提炼研读专题:
①前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后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
②为什么巴金爷爷会发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样的赞叹?
独立研读课文2、小组合作研读,得出初读成果。
㈡集体交流:
1.引入学习描写大榕树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的美。
⑴围绕描写榕树枝杆多、树大的。相关语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大榕树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共享学习心得。教师顺势进行朗读指导)
⑵围绕描写榕树叶子的相关语句,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学生实际,以及自己的感受谈体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要珍视学生的个体感受。)
通过以上环节,归纳:
远:许多株一簇簇
榕树大
近:一株干:不可计数绿
根:垂伸茂盛
枝:卧富有生命力
叶:翠绿堆
⑶教师参与朗读7、8两段,进一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感悟榕树奇特的美。
(设计理念:把阅读与质疑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思考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感悟有机结合,让学生经历“读—思—悟—通”的学习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
⑴演示课件(群鸟齐飞图,配乐朗诵课文),让学生重点品味12、13自然段;
⑵自由练读12、13自然段,再小组个人赛读,每组评出最棒的一个人;
⑶小组推荐,选两位同学朗读12、13自然段;(课件配乐)
⑷交流感受:你想到了什么?
⑸师生共同感悟,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设计理念:以不同形式的读来代替讲,在读中理解文章内容,感悟表达技巧,拓展升华和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创设情境,进行语文实践。
推荐“小鸟”参加鸟类演讲比赛。课件出示主题: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
要求:根据课文12、13自然段的内容,发挥想象,自由表达。
1.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练说,评出一位高手参赛。
2.生准备后交流,生生互相评价。
小结:精彩的演讲,使我们更加喜爱大榕树,也更加珍惜我们快乐自由的幸福生活。当然也忘不了人类对我们的友善与保护。此时,我们也更能体会出巴金老爷爷的赞叹:
齐读:“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设计理念:把演讲这一学生熟悉的活动方式引进课堂,把教材“还原”成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化的“生命态”中展开“对话”,活化了教材。)
五。自选练习
教师出示以下三组不同形式的练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任选其中一项,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1.摘抄:把本课中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来;
2.画鸟的天堂:根据文中描写的情景来画鸟的天堂,可插入简短的文字说明;
3.结合课文,参考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卡片,设计导游词,可以小组合作实地当一回导游演习一下。
(设计理念:差异性的练习设计,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教学的弹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的有关句段,感受“鸟的天堂”里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精读课文,体会课文描写景物的方法,了解作者观察描写的精细、巧妙。
教学过程:
一、熟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由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课文。
比较:两个部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在这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做出比较,教师应有限度的认可这些答案,并引导学生认识在内容和写法上的本质联系和区别,比如静态与动态等。)
2.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句段。
二、延伸课文,鼓励探索
1.质疑。
(在质疑中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弥补一些教学中遗漏的问题,可 )
2.师生共同介绍“鸟的天堂”的地理位置、历史与现状,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
三、作业
1.背诵课文12、13自然段。
2.尝试用本文的描写方法描写一处景物。
3.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第三课时
语文综合性学习:“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教学目标
1、利网络展开多层面的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
2、能较好地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尝试写简短的“解说词”。
3、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和信息成果集体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媒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生活相关问题的主动性和习惯,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
教学重点:
利用网络自主探究,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对网上各种信息源的比较筛选,及学生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而导致的效率问题。
教学准备:
1、学习课文《鸟的天堂》,激发学生对“鸟的天堂”的兴趣,使其能自主提出问题,产生较强烈的阅读需要。
2、网络资源的配置:网络课件、网络教室、作为网络课件运行主要平台的局域网主机服务器、可供访问internet的互联网接入设备。
教学过程:
1、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随巴金爷爷浏览了“鸟的天堂”,那“鸟的天堂”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2、提出活动内容
“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本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我们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3、设疑
面对这个任务,大家有哪些困难呢?对鸟的天堂同学们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解说词的一般格式是怎样的
鸟的天堂的具体地址在哪儿
鸟的天堂的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鸟的天堂最初是怎样形成的
鸟的天堂里有哪些种类的鸟
人们是怎样保护鸟儿的……
这些问题在网上都有答案。今天,我们就到网上去查找并解决这些问题,好吗?请大家打开internet网站在"百度"中搜:鸟的天堂
4、指导使用博客 熟悉博客界面,指导利用博客共享信息资源及组际、师生间交流。
5、组织指导
(1)学生按共同的阅读兴趣自愿组合,以二至四人为一小组,组成学习共同体。
(2)小组讨论,确定小组活动具体目标。
(3)小组组内分工、组织协作
6、自主探究
1)各小组根据本组目标,展开自主探究性网络阅读
根据本地资源索引,阅读校园网资源库中的资料
利用网络课件中提供的搜索引擎,访问国际互联网,查找所需资料
进入博客,将搜集的资料粘贴于博客与他人共享,或阅读他人提供的资料
在博客中进行组际交流或师生交流,质疑、交流想法、组织协作
2)各小组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在充分分析评判的基础上筛选出有效信息。
3)各小组根据资料尝试撰写解说词。
7、总结评价
1)完成解说词的写作,将其修改后发表于作业展示区。
2)阅读和评价作业展示区中的作品。各小组对本次活动进行自我总结评价,并进行小组间的经验交流。
3)在老师的组织帮助下整理好本次活动材料,制作网页并上传。
(1)对作业展示区的作品发表评论,对表现突出的小组给予表扬鼓励。
(2)对本次活动总结评价,组织学生将本次活动成果及有关材料、记录制作成网页上传至学校网站,进行网络展示。
(3)帮助学生归纳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鼓励学生多尝试利用网络等现代媒体获取信息,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8
谢里庄小学贾秀卿学习目标:
1、我能领悟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写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
2、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能说出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感知全文(2分钟)
师:(配乐解说)在广东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四、五百年前,在广东新会的天马村,有一条小河,河中间有一块泥滩小岛。潮退外露,潮涨水淹。一天,一只仙鹤看中了这儿环境静而优雅,便衔来了一根榕树枝,说来奇怪。不久,榕树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一片浮动的绿洲。又一个美丽的清晨,这只仙鹤带来了数万只仙鹤,栖息在这棵榕树上。从此,每于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鸣声呼唤,凌空翱翔,野趣盎然,形成南国一个奇观。
生:(齐读)鸟的天堂。
二、出示学习目标(1分钟)
1、我能领悟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品读文章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心中,什么样的地方才能称作“鸟的天堂”啊?生1:有茂密的树林,清清的湖水。
生2:没有人伤害,很安全,鸟生活得美好、快乐的地方。
生3:景色优美,舒适、依山傍水,丰衣足食。
师:是的,确实是个很美的地方,老师曾去过那里,置身于此地,都有一种陶醉,甚至迷恋,它静谧、优雅,和谐、安详,带着你的想象再读题。
生:(美读)鸟的天堂。
看清它的真面目!
一、第一次去鸟的天堂:学习课文7、8自然段。
多媒体播放“大榕树”片段,思考大榕树有什么特点?并画出相关语句。
学路导航1:(10分钟)学生配乐诵读课文第七、八自然段(榕树美:大、茂盛)→小组内交流→班内小组自选形式展读(可代表读,组内对读,一人一句读,小组代表要求其他同学多种朗读形式读等)→配乐自读再感悟
交流与展示形式:我划出的句子是第自然段第句,划得重读词
有,这些词我读出了榕树的特点,我要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师:伴随优美的音乐,让我们再来欣赏欣赏这独木成林的美景吧!我们一起读7 、8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12-13自然段,感悟这里小鸟多而且欢快的特点。
过渡:刚才,我们和作者一起,在太阳落山的时候来欣赏了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但有一丝遗憾,鸟的天堂没有一只鸟。第二天清晨,当阳光照耀在水面上,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的时候,我们再一次来到了这里。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师拍手),一只大鸟飞了起来!(随着师的叙述多媒体播放一声鸟鸣,飞出一只大鸟)
1.我们继续拍掌!(多媒体播放群鸟纷飞的情景,师配着画面解说:树上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令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
2.那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再次欣赏那热闹的场面吧!
学路导航2(10分钟):
放声地,自由地读读课文→小组内交流(读出鸟的活泼可爱,读出鸟的多,鸟的欢快。)
→班内小组自选形式展读(可代表读,组内对读,一人一句读,小组代表要求其他同学多种朗读形式读等)→配乐自读再感悟
交流与展示形式:我划出的句子是第自然段第句,划得重读词
有,这些词我读出了这里的鸟的特点,我要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
四、品读写法(3分钟)
引导学生比较作者对”大榕树“和”群鸟纷飞“的描写,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区别。
五、思维拓展(3分钟)
师:这么美的树,这么欢的鸟,作者在离去时感到留恋,发出了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同学们,今天,我们和作者一起,欣赏了鸟的天堂。树与鸟,鸟与水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多么生动活泼的画卷呀!这里不仅有树的奇美,有鸟的欢乐之美,更有人与自然、与动物的和谐之美,所以这里才是真正的天堂。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创造更多的人间天堂。
如果你生活在鸟的天堂,对现在有些人破坏这一美景,你想对她们说什么?或者你会如何保护鸟的天堂?
六、作业(30秒)
请有兴趣的同学做一名小导游,向你的家人介绍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
1、我们吃过晚饭,热气已经退了。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
2、我们走过一条石子路,很快就到了河边。在河边大树下,我们发现了几只小船。
3、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一个朋友解开了绳,拿起竹竿一拨,船缓缓地动了,向河中心移去。
4、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5、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茂盛的榕树,看不见主干在什么地方。
6、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朋友们马上纠正我的错误。一个朋友说那里只有一株榕树,另一个朋友说是两株。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
7、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8、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9、船在树下泊了片刻。岸上很湿,我们没有上去。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土地是湿的,大概涨潮的时候河水会冲上岸去。“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于是船开了,一个朋友拨着桨,船缓缓地移向河中心。
10、第二天,我们划着船到一个朋友的家乡去。那是个有山有塔的地方。从学校出发,我们又经过那“鸟的天堂”。
11、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12、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13、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14、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9
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主要记叙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们两次游历“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美丽的大榕树和群鸟欢闹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这是一篇经典课文,然而,在保护生存环境日趋重要的今天,又赋予了这篇精品佳作以新的内涵。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文的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2.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教学准备:
1.课前师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上网或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等),开资料展示会。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自选目标,展示预习成果。
课前,教师提供给学生能体现层次性并带有方法提示的“预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自选目标和方法来预习。课前5分钟,学生对照“预习要求”,汇报自己完成哪些任务。课始,教师抽机检查,巩固预习所得。
(设计理念: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自选目标的预习考虑了学生个体差异和潜能的独立学习。预习成果的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
1.交流自学感受:鸟的天堂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分别用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来说。
2.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出了作者经过鸟的天堂后发出赞叹的句子。
课件出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三.揭示研读专题,开展研读。
㈠让学生围绕以上这句话提出问题,从中提炼研读专题:
①前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后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
②为什么巴金爷爷会发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样的赞叹?
独立研读课文2、小组合作研读,得出初读成果。
㈡集体交流:
1.引入学习描写大榕树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的美。
⑴围绕描写榕树枝杆多、树大的相关语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大榕树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共享学习心得。教师顺势进行朗读指导)
⑵围绕描写榕树叶子的相关语句,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学生实际,以及自己的感受谈体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要珍视学生的个体感受。)
通过以上环节,归纳:
远:许多株一簇簇
榕树大
近:一株干:不可计数绿
根:垂伸茂盛
枝:卧富有生命力
叶:翠绿堆
⑶教师参与朗读7、8两段,进一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感悟榕树奇特的美。
(设计理念:把阅读与质疑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思考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感悟有机结合,让学生经历“读—思—悟—通”的学习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
⑴演示课件(群鸟齐飞图,配乐朗诵课文),让学生重点品味12、13自然段;
⑵自由练读12、13自然段,再小组个人赛读,每组评出最棒的一个人;
⑶小组推荐,选两位同学朗读12、13自然段;(课件配乐)
⑷交流感受:你想到了什么?
⑸师生共同感悟,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设计理念:以不同形式的读来代替讲,在读中理解文章内容,感悟表达技巧,拓展升华和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创设情境,进行语文实践。
推荐“小鸟”参加鸟类演讲比赛。课件出示主题: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
要求:根据课文12、13自然段的内容,发挥想象,自由表达。
1.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练说,评出一位高手参赛。
2.生准备后交流,生生互相评价。
小结:精彩的演讲,使我们更加喜爱大榕树,也更加珍惜我们快乐自由的幸福生活。当然也忘不了人类对我们的友善与保护。此时,我们也更能体会出巴金老爷爷的赞叹:
齐读:“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设计理念:把演讲这一学生熟悉的活动方式引进课堂,把教材“还原”成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化的“生命态”中展开“对话”,活化了教材。)
五.自选练习
教师出示以下三组不同形式的练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任选其中一项,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1.摘抄:把本课中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来;
2.画鸟的天堂:根据文中描写的情景来画鸟的天堂,可插入简短的文字说明;
3.结合课文,参考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卡片,设计导游词,可以小组合作实地当一回导游演习一下。
(设计理念:差异性的练习设计,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教学的弹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的有关句段,感受“鸟的天堂”里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精读课文,体会课文描写景物的方法,了解作者观察描写的精细、巧妙。
教学过程:
一、熟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由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课文。
比较:两个部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在这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做出比较,教师应有限度的认可这些答案,并引导学生认识在内容和写法上的本质联系和区别,比如静态与动态等。)
2.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句段。
二、延伸课文,鼓励探索
1.质疑。
(在质疑中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弥补一些教学中遗漏的问题,可 )
2.师生共同介绍“鸟的天堂”的地理位置、历史与现状,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
三、作业
1.背诵课文12、13自然段。
2.尝试用本文的描写方法描写一处景物。
3.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第三课时
语文综合性学习:“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教学目标
1、利网络展开多层面的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
2、能较好地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尝试写简短的“解说词”。
3、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和信息成果集体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媒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生活相关问题的主动性和习惯,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
教学重点:
利用网络自主探究,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对网上各种信息源的比较筛选,及学生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而导致的效率问题。
教学准备:
1、学习课文《鸟的天堂》,激发学生对“鸟的天堂”的兴趣,使其能自主提出问题,产生较强烈的阅读需要。
2、网络资源的配置:网络课件、网络教室、作为网络课件运行主要平台的局域网主机服务器、可供访问internet的互联网接入设备。
教学过程:
1、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随巴金爷爷浏览了“鸟的天堂”,那“鸟的天堂”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2、提出活动内容
“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本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我们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3、设疑
面对这个任务,大家有哪些困难呢?对鸟的天堂同学们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解说词的一般格式是怎样的
鸟的天堂的具体地址在哪儿
鸟的天堂的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鸟的天堂最初是怎样形成的
鸟的天堂里有哪些种类的鸟
人们是怎样保护鸟儿的……
这些问题在网上都有答案。今天,我们就到网上去查找并解决这些问题,好吗?请大家打开internet网站在"百度"中搜:鸟的天堂
4、指导使用博客 熟悉博客界面,指导利用博客共享信息资源及组际、师生间交流。
5、组织指导
(1)学生按共同的阅读兴趣自愿组合,以二至四人为一小组,组成学习共同体。
(2)小组讨论,确定小组活动具体目标。
(3)小组组内分工、组织协作
6、自主探究
1)各小组根据本组目标,展开自主探究性网络阅读
根据本地资源索引,阅读校园网资源库中的资料
利用网络课件中提供的搜索引擎,访问国际互联网,查找所需资料
进入博客,将搜集的资料粘贴于博客与他人共享,或阅读他人提供的资料
在博客中进行组际交流或师生交流,质疑、交流想法、组织协作
2)各小组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在充分分析评判的基础上筛选出有效信息。
3)各小组根据资料尝试撰写解说词。
7、总结评价
1)完成解说词的写作,将其修改后发表于作业展示区。
2)阅读和评价作业展示区中的作品。各小组对本次活动进行自我总结评价,并进行小组间的经验交流。
3)在老师的组织帮助下整理好本次活动材料,制作网页并上传。
(1)对作业展示区的作品发表评论,对表现突出的小组给予表扬鼓励。
(2)对本次活动总结评价,组织学生将本次活动成果及有关材料、记录制作成网页上传至学校网站,进行网络展示。
(3)帮助学生归纳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鼓励学生多尝试利用网络等现代媒体获取信息,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附: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教案 10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有关句段,背诵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美丽奇特。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造句。
3.认识“鸟的天堂”,初步体会景物动态和静态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造句。
教学难点
认识“鸟的天堂”,初步体会景物动态和静态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作者简介。
1.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自由读课文。
要求:
读正确;
读通顺。
思考:谈谈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检查反馈。
课堂交流: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个别读课文,随机学习生字和部分新词。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速读课文。
思考: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怎样分?为什么?
自己读读、划划、想想。
小组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
2.检查反馈。
四、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轻声读课文第5、7、8自然段,想象所描写的情景。
2.质疑:在这些句段中,有那些你不太理解的问题?
3.在这些句段中,选择你最喜欢的有感情朗读。
(1)尝试有感情朗读。
(2)朗读指导。
(3)有感情朗读有关句段。
4.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背诵7、8自然段。(机动)
小学生形象思维潜力较弱,理解事物比较直观,要领悟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应充分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透过形象思维的引路,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换”成生动的“图像”材料,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加深感悟。
透过让学生反复诵读,获得课文资料,初步认识后,借助电教手段播放了“鸟的天堂”录像,把学生带进一种特定的评议环境中,学生神情专注而投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的有关句段,感受“鸟的天堂”里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理解“应接不暇”、“留恋”等词语的意思,会用“应接不暇”造句。
3.精读课文,体会课文描写景物动态和静态的方法,了解作者观察描写的精细、巧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的第5、7、8自然段。
比较:这三段话之间有什么不同点?
(引导学生在感性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领悟作者观察、描写之巧妙。)
尝试将这三段话按树根、树枝、树叶的`顺序改写成一段话。
自由读课文第12、13自然段。
思考: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并想想你的感受来自于课文的什么地方?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
①理解“我们继续拍掌……有的在扑翅膀”一句。
想象句子所描写的情景。
有感情朗读句子。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应接不暇”。
熟读课文,体会写法
自由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课文。
比较:两个部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句段。
三、延伸课文,鼓励探索
1.置疑。
2.介绍“鸟的天堂”的地理位置、历史与现状,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
四、作业
1.背诵课文12、13自然段。
2.尝试用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描写一处景物。(选做题)
五、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
第一次——大榕树远:茂盛干、枝
近:根、叶
第二次——鸟多
欢、叫、飞、扑
教学反思
文章的组词成句构段的方法研究是提高学生对语言感受潜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我抓住有关的句子进行比较、揣磨、欣赏,不断地提高其对语言感知的敏锐程度。如:教学第8自然段中“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方,不留一点缝隙,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对于“颤动”、“展示”这两个关键字,引导学生用其他词来替换。如用“显示”、“出现”或“抖动”、“晃动”等,用哪组词更好?在讨论、比较中,让学生体会到“展示”是清楚地摆出来,明显地表现出来,突出榕树的旺盛的生命力;“颤动”是短促而频繁地振动,课文把微风吹动,阳光照耀下树叶一闪一闪的样貌,不但美丽而且动静结合,显示了大榕树那旺盛的不可抗拒的生命力,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