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优秀7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语文《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优秀7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教学过程 篇1
一、汇报预习情况
课前同学们做了充分的预习,下面请同学们汇报一下通过预习你都知道了些什么,了解到了什么。
二、明确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这篇文章。(板书:欣赏)
在以前的课堂中,同学们学过很多欣赏文章的方法,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学生回答。 )
今天,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欣赏《夜莺的歌声》这篇课文,看看文章究竟是怎样树立了小夜莺这样一个英雄形象的?这篇课文,我们主要欣赏文章的表达方法。
三、听读欣赏
(请几名同学读课文。)我们边听边欣赏,看看文章中哪些地方写得最精彩。
四、初步感受,合作交流
同学们,故事听完了,你觉得这篇文章好不好?精彩不精彩?那现在请你想一项,你打算从哪个角度欣赏这篇文章?你最欣赏这里其中的那一处?先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
五、自主探究,汇报交流
1、学生自由汇报,尽情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抓住小夜莺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来欣赏。)
(通过朗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的内涵。
2、小结:
文章就是通过这样生动形象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的`描写,使得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六、师生互动
同学们,文章中有许多精彩之处,有些欣赏文章的方法是我们以前没有学过的。幸运的是,今天到场的老师们都有丰厚的文学底蕴,而且其中有很多语文方面的专家。你们想不想抓住这样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呢?那好,现在你就可以去向台下的老师请教,看文章中还有哪些值得欣赏的地方。
汇报:
1、文章的线索:歌声。
师生共同梳理文章线索,同时板书:诱敌──惑敌──歼敌──诱敌
2、首位照应的写法:
幻灯出示:文章开头、结尾
请两名名同学读一读:
⑴ 请学生指出文章中前后照应的地方。
⑵ 教师指出前后照应的好处是使文章的结构更完整。
(……其他略)
七、总结
通过你们的欣赏,老师感到小夜莺的确是一个聪明、机灵、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孩子。多可爱的小男孩、多了不起的小英雄呀!现在,我更喜欢小夜莺了。
八、课外延伸
像小夜莺这样的小英雄还有很多,你们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
(学生回想、回答。)
师出示小英雄人物的图片,请学生大声喊出他们的名字。
你们喜欢他们吗?他们之所以都表现的那么机智勇敢,那么惹人喜爱,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地方……(生回答)那就是他们和小夜莺一样都热爱自己的祖国。
九、布置自主作业
那么你最喜欢哪位小英雄呢?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小英雄,看看有关他的英勇事迹的书籍、文章或者电影,按照今天学到的欣赏方法写一篇随笔。可以把它发到老师的邮箱里。如果你觉得完成这个作业有困难,可以任选以下的任何一种作业:
1、选择文章中你认为最精彩的部分改编为剧本。
2、写赏析本文的读后感。
3、摘抄你最欣赏的好词好句。
4、选背精彩片断。
十、课外延伸
老师这里有一个好的网站,里面有很多精彩的文章。你们可以看一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你们的想法与感受发到老师的邮箱里,我们共同探讨: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篇2
教材简析:
课文主要讲述了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课文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前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思考课题,提问质疑
1、思考课题质疑:
你读了课题后,知道了些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夜莺是一种什么样的鸟?它的歌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用夜莺的歌声做题目?)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扫清字词障碍:
放声读课文,找出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读准字音,通过读重难点语句把课文读流畅。
2、感知主体故事: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聚集细节,体会形象
1、聚焦“巧妙周旋”(细节一):
从小男孩与德国军官巧妙周旋的过程中,你感受到了小男孩的什么形象?还有德国军官呢?
(小男孩的镇定、从容与勇敢。)
(小男孩的聪明、机灵与智慧。)
(小男孩的天真、调皮与可爱。)
德国军官的凶恶、霸道与愚蠢,从侧面体现出小男孩的从容镇定。
2、呈现“过招”情形:
分角色朗读。仔细揣摩:小男孩应该怎样读?德国军官应该怎样读?
读出小男孩的从容、镇定、机灵、聪明、天真。
读出德国军官的凶恶、霸道、愚蠢。
3、聚焦“筹备战斗”(细节二):
从游击队员准备战斗的过程中,你感受到了游击队员们的什么面貌?
(游击队员非常勇敢。他们之间非常团结。小男孩原来也是游击队员,他通过学夜莺、杜鹃的叫声来传递情报。小男孩与游击队员之间配合非常默契。)
4、推测路途情形:
想一想:在游击队员接到情报、积极备战的同时,小男孩可能在路上与德国军官怎样周旋?
(可能继续与德国军官故意答非所问,来麻痹敌人。
可能继续一直不断地学夜莺、杜鹃叫,让游击队员掌握准确的情报。
可能用石头打路旁的树枝,有时弯腰去拾球果……好让游击队员有充足的准备。)
四、想象结局,抒发感受
1、了解战斗结果;
这个故事的结果怎样?
2、想象战斗情形;
想一想战斗的情景,用句式“有的……有的……有的……”进行描述。
3、抒发真实感受;
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对游击队员或小男孩说些什么?
五、联系前后,感悟中心
1、感知呼应写法:
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再读课文最前面三个自然段。你有什么发现?
(“小男孩坐在河岸边上,穿着绿上衣,削着什么,学着夜莺叫”这个情形在文章的前面与结尾都出现了。
文章首尾呼应,让故事显得非常完整。)、迁移联想前后:
读了课文的前后几个自然段,想一想:这个故事仅仅发生过一次吗?
(从小男孩非常镇定地坐着河岸边,从他“又穿着那件绿上衣,坐在原来那河岸边削什么东西,并且不时回过头去,望望那通向村子的几条道路,好像在等谁似的。”这些语句可以感受到这样的故事发生过许多次,并且后面还可能发生。)
3、感悟男孩境界:
小男孩为什么要这样做?
(保卫自己的村子,为保卫自己的祖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热爱自己的祖国。)
六、回读课题,领悟深义
1、理解课题含义:
课文里的的“夜莺”指的是什么?你认为他是一只怎样的小夜莺?
(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2、领悟全文深义:
学了课文、想了这个故事前后可能发生的其它的故事,再读课题,夜莺的歌声究竟代表着怎样的含义?
(对小男孩机智、勇敢的赞颂,对小男孩爱国之情的赞颂。对游击队员们的英勇精神的的赞颂。)
附:板书设计
13、夜莺的歌声
小男孩————德国官军————游击队员
机智勇敢、凶恶霸道、勇敢团结
保卫家乡、热爱祖国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篇3
课题名称
《夜莺的歌声》
科目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教学时间
两课时(80分钟)
学习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大多在十岁左右,正处在爱动脑、爱提问的阶段,他们对事物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在以往学习的基础上,能够通过人物的言行去感悟人物的内心活动。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也就能挖掘出人物潜意识的行为。
教学目标
1、认识“屑、拧”等8个生字,会写“削、喂”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等词语。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4、体会作为文章线索的“夜莺的歌声”在文中的作用。
5、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关系。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2、通过人物的言行,感受人物的内心的活动,挖掘人物潜在的精神品质。
教学资源
1、有关前苏联卫国战争的电影剪辑资料、夜莺图flash课件;
2、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3、投影仪、视频展台和大屏幕;
4、上课环境为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一、影片导入,简介时代背景,引入新课。
1、出示前苏联卫国战争的电影剪辑资料(多媒体课件演示)
2、简介时代背景,导入新课:
3、揭题、审题:(1)齐读课题。(2)思考:课文中真的是指夜莺鸟的叫声吗?“夜莺”指的是谁?“夜莺的歌声”什么意思?(3)谁了解夜莺和杜鹃这两种鸟?(师出示夜莺图flash课件)
教学活动2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新词。
1、提问检查。通过预习,你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吗?
2、出示小黑板,学习生字。
(1)让学生齐读一遍生字;
(2)学生举手自读;
(3)教师指导“屑、拧”等8个生字的读音;“沉寂、盘问、口哨”等词语。
教学活动3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课文中写到夜莺歌声的句子。
2、有几处?(2自然段、20自然段、29自然段、34自然段和37自然段)(学生举手回答)
3、师小结:下面就让我们细细地走进这五次夜莺的歌声,看看每一次歌声结束后夜莺的表现又是怎样的?
教学活动4
四、学习夜莺的五次歌声,理解课文内容。
(一)第一次夜莺的歌声。
1、读“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歌声有什么作用?
2、每一次歌声结束后夜莺的表现又是怎样的?
(1)自由读4——19段思考: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儿体会到的?
(2)让生交流(镇定、机智、勇敢、爱祖国等)
(3)师随机出示相关语段理解。
a出示课件: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1)夜莺是用什么句式回答德国军官的?
(2)理解“一语双关”。
(3)夜莺知道德国军官的真实意思吗?为什么这样答?
b出示课件:
“人呢?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1)野兽指谁?
(2)为什么要把敌人比作野兽?
(3)师生分角色读12——15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次夜莺的歌声。
1、出示课件: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1)“小夜莺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此时是为了什么?
(2)他还用了哪些办法麻痹敌人?看课文的20——24自然段。
板书“诱敌上钩”
2、训练课文中军官和夜莺的对话。
(三)第三次和四次夜莺的歌声都在课文的第二部分,他们又有什么作用呢?
1、小声自由地读课文第二部分,边读边思考每次歌声的作用是什么?。
2、读29自然段第三次“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歌声的作用是什么?(板书:巧送情报)
3、课件出示两个游击队员的对话。
生自由读——怎样读——齐读
4、夜莺是怎样向游击队传递情报的呢?情报的内容是什么?
5、看第四次歌声(34自然段)让学生思考:既然那歌声已经没有什么新鲜的意思了,为什么夜莺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
(四)痛歼敌人
1、由于小夜莺成功地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游击队员才进行一场痛快淋漓的战斗,一起读一读游击队员歼灭敌军的痛快场面?
齐读——谁能用几个成语来描述一下这痛快的场面?
2、课文第三部分写什么?(板书:痛歼敌人)
(五)学习夜莺的第五次歌声
1、齐读最后一部分。
2、“从孩子的嘴里……”,这歌声有什么作用?(板书:重迎战斗)
3、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和开头的三个自然段是什么关系?
4、师小结。
教学活动5
五、巩固总结,体会“夜莺的歌声”的含义。
1、文章为什么以“夜莺的歌声”为题?
2、小夜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或者你喜欢、佩服小夜莺什么?
3、总结全文。
教学活动6
六、课后延伸,知识拓展。
这么机智勇敢的小夜莺在一次战斗中也不幸牺牲了!多可爱的小男孩、多了不起的小英雄呀!在我国的抗日战争中,也有很多和小夜莺一样的小英雄,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最熟悉的小英雄,看看有关他的英勇事迹的书或电影,并向同学推荐和介绍。
《夜莺的歌声》教案 篇4
《夜莺的歌声》(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二册)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称为“夜莺”的小男孩把德国官兵引入游击队的伏击圈,使德国法西斯强盗被歼灭的故事,小学五年级《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2。文章以夜莺的歌声为主线,构思巧妙,段落分明。语言含蓄、幽默。针对课文特点,教师可设计以下四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抓住主线,理清脉络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初读全文,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在此基础上再默读全文,抓住主线,要求学生划出课文中描写夜莺歌声的句子,并以文章自然空行为标志划分段落,四人小组讨论段意,从而理清课文脉络。
二、以读促悟,重点深究
夜莺的歌声是课文的一条红线,抓住夜莺歌声的句子展开教学,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引导学生以读为主,以读促悟,重点深究夜莺歌声的含义成为本课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可从以下四个环节引导学生深究。
1、联系上下文,初闻歌声。学习课文第一段,让学生找出描写夜莺歌声的句子。教师出示:“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鼓励学生质疑,学生问:“‘沉寂’是什么意思?”教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读读,体会体会。学生从读中体会到战斗刚刚结束,树木、房屋被破坏,空旷的花园里空无一人,死一般的静寂。学生又问:“这歌声有什么作用?”教师不急于解答学生的疑惑,而是让学生分角色读课文第三到第十九自然段,两生上台演一演军官和小夜莺,从对话中去体会、去品味。“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小夜莺把问话故意岔开,避免了正面回答,看似一副糊涂的样子,却有着格外清醒的头脑。“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小夜莺巧妙的回答,既保护了群众,又痛骂了敌人。从字里行间流露出小夜莺的乖巧、机智。学生进入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中,做到了“口而诵,心而维”,边朗读边揣摩,从中体会到这是有意吸引敌人的歌声。
2、自问自答,理解歌声。学习课文第二段,让学生继续找出描写夜莺歌声的句子,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小学五年级《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2》。教师出示:“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的,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教师大胆地放,引导学生自问自答,同桌练习一个问一个答,扩大了训练面,人人都得到了训练的机会,学生各有所得。在此基础上,教师充当“向导”的角色,引领学生比较:“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他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这两句话意思有什么不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3、比较异同,破译歌声。学习课文第三段,学生继续找出描写夜莺歌声的句子。四人小组讨论歌声的作用有何不同,破译歌声的含义。结合语境,让学生探究既然那歌声已经没有什么新鲜的意思了,为什么夜莺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通过朗读,学生感悟出小夜莺为了不引起敌人怀疑,发出信号后仍继续唱歌,同时也表达了他临战前的兴奋。
4、探究寻根,深挖歌声。齐读课文第五段中描写夜莺歌声的句子,教师出示:“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那歌声即使是听惯了鸟叫的人也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叫有什么两样。”问学生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探究寻根,表面赞扬宛转的歌声,实则颂扬小夜莺勇敢、机智和热爱祖国的品质,悟出语言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深意,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三、以读引说,迁移运用
文章以浓重的笔墨谱写小夜莺引诱敌人进入游击队的伏击圈,而对游击队员的描写则着墨极少,这给学生提供了想像的空间,教师可设计这样的训练题练说:“战斗胜利了,几个游击队员围着小夜莺,。”
教师抓住这一语言“空白”,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所描绘的语言情境之中,去朗读,去感受,去想像,贴近书中的人物,与他们一同分享胜利的喜悦,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从而水到渠成地称赞了小夜莺,在语感训练中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挑战权威,自创结尾
故事以小男孩坐在河岸边吹着口哨执行新任务作结,给人一曲终了而意犹未尽之感,实为神来之笔。教师在此可设计这样一个练笔。把课文的第五段删掉,请学生续一个豹尾,要求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这是本单元读写训练的重点),从小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师,敢于向权威挑战,写出自己的特色,锻炼学生的写话能力。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和时代背景刘杰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2、能抓住描写小夜莺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通过读课文《夜莺的歌声》。回想一下,文中的夜莺是之谁?(苏联卫国战争中一个小男孩)
课文写的是前苏联卫国战争中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这篇课文的篇幅较长作者用“隔行分段”,把文章分成了几几部分?(分成了四段。)
(二)、默读全文,把握大意。
快速浏览课文,想想每一段分别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说。(板书:歌声诱敌 歌声传情 歌声歼敌 歌声再起)
谁能把四部分内容连起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小男孩用夜莺的歌声引诱敌人并向游击队传递情报,帮助游击队歼灭了德国兵。第二天他再次去河岸边诱敌。)
(三)、品词析句,感悟品质。
1、故事中的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勇敢、机智、爱国)
2、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表现小夜莺勇敢、机智、爱国的句子,并在旁边批注你的理解。
3、学生汇报交流。
预设一
“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蘑菇。这里只有……”
军官怎么问?他是在什么情况下问的?此时此刻,军官心里会想些什么?于是他问小夜莺,想刺探这里究竟有没有游击队。可小夜莺回答的却是____________。
是小夜莺听不懂军官的话吗?那是为什么呢?
指导朗读(板书:语言)
文中还有很多小夜莺与军官的精彩对话,体现了夜莺的聪明勇敢,你能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吗?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小男孩东拉西扯,说东道西,为了什么?
指导朗读。
“人呢?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野兽指的是什么?你怎么知道他是骂德国兵的呢?小夜为什么不直接骂德军呢?
指导朗读。
预设二
“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的……”
从小男孩一路上的动作,你看出了什么?(小男孩的天真顽皮)小夜莺真的只是个贪玩的小男孩吗?他为什么这样做?
指导朗读。
预设三
“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
小夜莺真的很快活吗?
指导朗读
(四)、总结课文,学习写法
我们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抓住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感受到了机智勇敢的小夜莺。我们今后习作写人的文章时,塑造人物形象也要从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入手,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板书设计:
13
夜 歌声诱敌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能读准多音字,认识8个生字,正确读写轻蔑、沉寂、呻吟等词语。
2、抓住“隔行分段”,了解四部分内容,理清课文思路。
3、能联系上下文,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简介背景,导入课题
师:看到过夜莺鸟吗?它的歌喉清脆甜美,是鸟类中有名的歌唱家之一。今天,我们要走进课文,去聆听夜莺神奇的歌声。
课文说的是一只夜莺鸟吗?
师:这是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个故事,你对苏联卫国战争了解多少?(读读词语手册50页的内容)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字词
师:课文读了几遍,(预习得很充分,有勇气接受许老师的挑战吗?)
剥削钉子空旷瓶塞
削皮钉钉子空隙边塞(多音字)
耷拉蘑菇(轻声)
轻蔑呻吟宛转毁灭(指出毁字中左上部分的笔顺)
2、隔行分段
师:再考个难点的。这篇课文的段落格式跟别的课文有点不一样。谁发现了,什么不一样?(隔一行,再开始下一段。这叫“隔行分段”。你们打开书看一看,有几个隔行,分了几段?三个隔行,分成了四段。)
3、内容概括
师:第一部分在写什么内容呢?快速浏览第一部分。诱敌。
再浏览第二段,这回好说了,小孩子在做什么?带路,歼敌,再诱。
师:谁能加上时间,适当的连接词,把四部分内容连起来,说说主要内容。
三、浅谈印象,切入重点
1、读了这个故事,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师:一个和我们年纪相仿的孩子机智地与敌人斗志斗勇,真是了不起啊!请你自由读引诱敌人这一部分,一边读一边想,把感受到机智勇敢的词句用横线画起来。
四、品词析句,感悟品质
学生汇报,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1、语言描写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1、抓住麻雀,乌鸦、猫头鹰、野兽,表面上是说一些动物,实际上暗骂敌人;
2、东拉西扯,说东道西,为了什么?小男孩是在装傻;东拉西扯的避开敌人的盘问。
★“人呢?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1、师:小夜莺那时心里想着些什么?
2、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听出了你们内心的愤恨,小夜莺啊,你为什么不直接斥责德军呢?
(要这样说呢?他目的是让敌人觉得他是个不懂事的孩子,麻痹敌人,让敌人消除戒心,相信小男孩的话。)
3、朗读指导
4、分角色来读读。
师:从人物的语言中读出一个聪明的小夜莺。(板书:语言)
师:在与军官的对话中,还有一些精彩的句子能体现夜莺聪明勇敢的,你能找出来吗?
★“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蘑菇。这里只有……”
小夜莺是在答非所问(装糊涂),把两个完全不沾边的东西扯到了一起。使敌人完全相信了小夜莺。这时,敌人只认为小夜莺是个什么都不懂的顽皮孩子。
1:军官认为他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什么都不懂的、顽皮的孩子。)你们认为呢?
师:你认为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小男孩说的话呢?
2、指导朗读
2、神态描写
过渡:从人物语言可以看出人物的品质,我们还可以通过神态、动作、甚至外貌的描写去体会。
★“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快活是什么含义?真的很快活吗?)
小夜莺在敌人面前一点也不害怕,他的神情很自然,可见小孩的胆量非常大。
(德国军难道一点儿也不可怕吗?)从文中找出依据。
3、动作描写
★“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的……”
1句中那些动作词能反映出孩子的贪玩和天真?请在书上用三角符号画出来。(“唱、叫、甩、打、弯、拾、踢”)
2小男孩仅仅是在玩吗?字字入目,句句入心地读读这句话。
他真的把身边的军官忘了吗?
3小男孩的镇定和从容能用朗读的语气体现出来吗?
4小结:欢快的鸟鸣,无所顾忌的游戏,多顽皮的小孩!其实,小夜莺是在麻痹敌人,也在向游击队传递着敌情。
五、小结深化,诉说感受
小结:我们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抓住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感受到了机智勇敢的小夜莺。此时此刻,你肯定有很多话想对这位小英雄说?写一写。
交流
一袭“冲击”,几掀波澜——执教《夜莺的歌声》之反思
语文《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屑、挺、拧、蘑、鬼、呻、吟、宛”8个生字,会写“削、喂、哨、挺、斯”等14个生字,懂得“呻吟、宛转、耷拉、轻蔑、以防万一”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懂得“夜莺的歌声”的真正含义,体会文章所表现的小夜莺的机智、勇敢以及与敌人斗争到底的爱国精神。
3、学习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2、难点:
懂得“夜莺的歌声”的真正含义,领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
1、课前师生收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了解故事背景。
2、教师抄出课文生词及重点句(或制成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听录音,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鸟儿的叫声好听么?(学生自由发言)
放夜莺歌声的录音,师:听听,这是什么鸟儿的声音?(板书:夜莺)
2、师小结导入:
夜莺的歌声多美啊!今天,我们就来读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夜莺的歌声。(师板书补充课题)
3、质疑过渡:
这个故事非常有意思,写的内容不是介绍夜莺这种鸟儿,究竟是什么呢?请大家自己来读一读。
预习探究。
二、学生自主读文
要求:读准确、流畅,标出自然段,想想故事主要写什么。
合作交流
三、检查自学,了解大意,理清脉络
1、出示本课生词,学生认读,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
2、小组内轮流分自然段读课文,互相正音,并交流共同讨论课文主要内容。
3、全班交流:
课文围绕“夜莺的歌声”,主要写了什么事?
(战争期间,小“夜莺”巧妙地和敌人周旋,利用夜莺的歌声传送情报,帮助游击队消灭敌人。)
4、这篇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与以往课文不同的地方吗?(每个部分以空行隔开。)么?能不能分别用个词概括下作为小标题?
5、默读课文,看看四个部分分别讲什么。
6、交流归纳:
第一部分──唱歌巧周旋。
第二部分──歌声传情报。
第三部分──森林灭敌人。
第四部分──唱歌站岗哨。
设计意图:本课篇幅较长,适宜学生分组交流,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更快地抓住主要内容,理清脉络。
句子,简单说说自己的理解。
五、作业四、合作读文,交流感悟
1、师:这个故事很精彩,请大家和同桌一起合作分角色读课文,把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划下来。
2、学生分角色读文,划精彩句子。
3、课堂交流自己认为精彩的(分角色读课文能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到小夜莺的人物特点)
1、抄写本课词语。
2、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破题提问,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夜莺的歌声
师:“夜莺的歌声”在本课中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小孩利用夜莺的歌声来传递情报。)
2、质疑过渡:
小“夜莺”是怎样与敌人巧妙周旋、为游击队传递情报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深入读读课文。
品读体验。
二、深入读文,感悟体会
1、课文中几次写到了夜莺的歌声?找出文
中相关句子,多读几遍,看看你明白了什么?
2、分别出示三处写夜莺歌声的段落,随机指导感悟:
出示:
⑴第2自然段:“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
①这段话描述了什么情景?
②联系第1、3自然段,想想:你读明白了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士兵们和军官注意听着”、“他光着头,穿一件颜色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等词句,体会小孩唱得起劲是为了引起敌人的注意,才好把敌人带进埋伏圈,表现出勇敢。)
③仔细读小孩和军官的对话,你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小孩在和敌人巧妙周旋?指名两学生分角色读这段对话,再交流体会。
(抓住“孩子赶紧把小刀放到衣袋里”、“快活的蓝眼睛”、“学杜鹃叫”、“夜莺到是只有我一个”、“不慌不忙地回答”、“野兽来了”、“很有信心地回答”等词句,引导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体会孩子与敌人巧妙地周旋:表面装傻,实际言语讽刺敌人、迷惑敌人相信他。)
设计意图:研究性阅读提倡抓住课文的主旨,针对教学目标做小课题研读。这里就以课题为切入点,抓住“夜莺的歌声”来帮助学生以简驭繁、高屋建瓯地把握文章主旨。随着阅读过程的动态生成,教师应在把握主线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研读课文,体会词句,从学生的交流中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归纳,从而体会人物品质。
④这部分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小孩的机智,在与军官巧妙地周旋?
(同以上方法,引导学生抓住第一部分最后5个自然段品味词句,体会意思。)
⑵第二部分第5、6自然段:“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一边用手打着拍子。”
①这里描述的“夜莺的歌声”写的是什么情景?(传递情报)
②自读这部分课文,具体说说小孩是怎样传递情报的?
③同桌一起读第二部分课文。
⑶第四部分最后两个自然段:
①你读懂了什么?从最后一句话你看出了什么?(小孩学夜莺唱歌以假乱真,才能更好地迷惑敌人。)
②这两段话和前面哪部分课文相似?分男女生对比读前三段和这两段,之间有什么联系?(首尾呼应,小孩唱歌实际是在放哨。)
设计意图:课文重点在于对“夜莺的歌声”的理解,因此教学时不需要逐段分析,抓住三处“夜莺的歌声”作发散点,以点带面,才能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去挖掘文字内在来体会人物品质。
3、从小孩的言行,你能想到什么词来赞扬他吗?(机智、勇敢。)
三、总结全文,课外拓展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学到了什么?
2、你想对文中的“小夜莺”说点什么吗?动笔写一写。
(对小夜莺说句什么,是本文的学习重点,所以要突出。)
四、作业
1、抄写含义深刻的句子,写体会。
2、课后小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