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设计 > 长征组歌两首教学设计实用2篇正文

《长征组歌两首教学设计实用2篇》

时间:

《长征组歌两首》是苏教版语文初二上册的课文,《长征组歌两首》表现了红军战士在艰难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长征组歌两首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你。

《长征组歌两首》说课稿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长征组歌》的写作背景;品评歌词概括性语言的表现力;了解清新动人的优美曲调;学习和掌握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概括能力;通过学习,了解歌词融会长征途中各地民间音乐和工农红军歌曲的发展。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唱长征组歌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学唱,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了解毛主席领导的英明和伟大,激发热爱毛主席、共产党的感情。 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四渡赤水出奇兵

一、走进作者 了解背景

1、走进作者

萧华(1916——1985),江西兴国人。1930年参加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四军的团政委、总政治部青年部长等职。长征中任第一军团组织部长、第二师政委。1955年被授予上衔。

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萧华抱病写作完成了12首长征组诗《红军不怕远征难》。同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的作曲家择其10首谱成《长征组歌》,当年首演于北京。

2、背景介绍---四渡赤水过程

一渡赤水,集结扎西,待机歼敌 ∕ 二渡赤水,回师遵义,大量歼敌 三渡、四渡赤水,突破天险摆脱敌人

四渡赤水目的: 一再造成敌人的错觉,牵着他们的鼻子来回打转,一直将其拖疲、拖垮,使我红军乘隙实现渡江北上的战略目的。

3、字词检测

自由朗读两首歌词,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黔 皑皑 毯 毡 侵 袭

二、整体感知,理解概括

1、给歌词分层,并概括其内容。

一、(1—6)写红军行军的艰难和军民鱼水深情。

二、(7--18)写红军四渡赤水,进行了一场出色的运动战,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

2、找出歌词的中心句。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3、读歌词,说说红军面临的困难有哪些?红军战胜困难、克敌制胜的原因是什么? 红军行军面临两方面的困难:①自然环境的恶劣(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②敌军的凶猛攻击(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

红军克敌制胜的原因:毛主席用兵如神,红军战士在艰难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还有人民群众的拥戴和支持。

4、哪些内容表现了毛主的用兵如神?你觉得这首歌词反映了怎样的主题?

四渡赤水、飞渡乌江、威逼贵阳、佯攻昆明、袭(巧渡)金沙(江)等,展现红军在赤水河流域巧妙调动敌军最终摆脱其围追堵截而进行的几次重大战斗画面,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

主题:表现了红军战士在艰难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赞扬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三、品味语言

这首诗中有不少词语用的准确生动,试举例分析。

例如:“压”写敌军来势汹汹;“弃”“丢”写敌人狼狈不堪,前后对比鲜明。“出”“飞渡”“临”“逼”“赶”“袭”,写红军作战机动灵活,“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四、学唱这首歌

第二课时 过雪山草地

一、读歌词,理解内容

1.找出歌词的中心句?体会歌词表达的中心意思?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中心:表现了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地共产主义信念

2.那些句子体现了环境的恶劣?面对困难红军战士是怎样对待的?歌词是怎样表现红军的“不怕难”的?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用夸张手法说红军都是特殊材料做的,突出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用拟人手法来表现红军翻越雪山后的感受,是红军不怕难的精神跃然纸上。

用比喻手法写红军以草为毯、以泥为毡,扎起军营,充分表现了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用对偶修辞再次突现红军不怕难的精神。

二、品味语言

1.举例说明准确生动的用词。

如:“迎”,把雪山拟人化,写出红军的可爱可亲。写出红军的豪迈气概;不说草地沼泽。而说“草毯泥毡”,红军指战员以草为毯,以泥为毡,他们的“不怕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感人至深。

三、学唱这首歌

四、同步练习

第一部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4分) 压黔镜( ) ) ) )

2.4分)

(1)调虎离山袭金沙

(2)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3.“横断山,路难行”这两句反复出现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4.“天如火来水似银”这句歌词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5.品味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6分) ①兵临贵阳逼昆明

②调虎离山袭金沙

6.歌词为了凸现主题,往往有中心句。请写出这两首歌词的中心句:(4分)

《四渡赤水出奇兵》:

《过雪山草地》:

第二部分:

(一)

过雪山草地

雪皑皑,

野茫茫。

高原寒,

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

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

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

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

7.你估计这首歌在唱的时候,高潮应出现在哪里?请说说理由。(4分)

8.红军在过雪山时遇到了哪些困难?请各用两个字概括。他们又是靠什么克服了这些困难?(4分)

9.过雪山草地是艰难的,但歌词中说“雪山低头迎远客”,你是怎么理解的?(3分)

10.如果需要建一座红军过雪山草地纪念碑,请你在纪念碑上写一段话。(4分)

1.略 2. 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调兵遣将如同神人。形容善于指挥作战。 3.突出红军在横断山脉行军的艰难。 4.比喻,形象地写出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 5.①逼:形象地展开了红军以凌厉之势对昆明造成的威逼震慑之势。 ②袭:生动地表现了红军出奇不意巧渡金沙江的情景。

6.《四渡赤水出奇兵》的中心句是“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过雪山草地》的中心句是“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或“革命理想高于天”)。 7.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因为这两句最能体现这首歌的主题。 8.雪大、天寒、缺粮。凭官兵共同的坚定的理想信念。 9.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衬托了红军官兵蔑视困难,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0.提示:可围绕理想、信念、战胜困难等方面写,也可从留给后世的影响来写。

《长征组歌两首》教学设计

《长征组歌》两首

教学目的:

1、欣赏、体会歌词精当的语言。

2、领会两首歌词蕴含的丰富感情。

3、鼓励学生在改革开放的年代继续发扬长征精神。

教学重点:

1、《四渡赤水出奇兵》 体会歌词用高度概括的画面和精当的动词表现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写法。

2、《过雪山草地》 体会红军战士过雪山、涉草地的艰难,并学习其钢铁意志。

教学难点:

理解歌词中心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

教学设想:

这两首歌词短小精悍,通俗易懂,但给人以思想上的熏陶和激励,教读时宜设计相关问题层层推进,让学生在读、思中体会其深刻内涵。

这两首歌词艺术特色相似,在教读第一首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自行鉴赏分析第二首,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教学方法:

朗读、欣赏、讨论、演讲

教具准备:

用电影《长征》中的个别画面制作多媒体课件,或以《长征组歌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第四、六乐章制成课件,以激发学生学习“长征精神”的兴趣。

教学时数:一课时

预习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掌握预习提示中生字词(音、形、义)。

3、搜集红军四渡赤水、过雪山草地的历史资料。

教学过程:

一、由《长征》电影制成的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

二、指名学生上台介绍“红军四渡赤水”和“过雪山草地”的历史资料。

三、学习第一首歌《四渡赤水出奇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由学生朗读,教师导读,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歌词蕴含的感情。

2、组织学生讨论,进一步领会文章深意:

(1)红军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得到了哪些人的支持?

(2)“天如水来,水似银”一句有什么作用?

(3)作者高度概括了几个战斗画面?你能对其中一个画面展开描述吗?

(4)你认为歌词中哪些词用得较精当?试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5)本首词的中心句是哪一句,你能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由吗?

3、读课文,欣赏《长征组歌》第四乐章,结合歌词学习红军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领略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马艺术。

4、齐声朗诵课文。

5、小结:

这首词描写在路途难行,敌军重兵围困下,依靠毛主席的正确指挥,演出了四渡赤水、飞渡乌江、威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等一幕幕令人惊奇的活剧。表现了红军战士在艰难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赞扬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四、学生自己鉴赏分析第二首诗:

1、思考题:

(1)红军战士翻雪山,过草地时遇到了哪些困难?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加以渲染?有什么作用?

(2)为什么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并体会其含义。

(3)试向你的同桌推荐你认为用得好的词,并说说你推荐的理由。

2、读课文,体会红军战士过雪山,涉草地的艰难及其表现出的钢铁意志。

3、教师根据学生自学情况小结。

五、讨论题:

人们说,改革开放是一项新长征,你对这话怎么理解?当前应怎样发扬长征精神呢?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六、课后作业:

背诵课文,学唱《长征组歌》

板书设计: 四渡赤水出奇兵

反面条件: 自然环境严酷 四渡赤水、飞渡乌江

军事处境艰难 战斗情况 威逼贵阳、佯攻昆明

正面条件: 人民支持拥戴 巧渡金沙江

根本条件: 毛主席用兵如神 取得战略转移中的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