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基本要素(精选5篇)正文

《教学设计基本要素(精选5篇)》

时间: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如下是可爱的编辑帮大伙儿收集整理的教学设计基本要素(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篇1

一个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是什么?结合教学案例谈设计出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要经过哪些过程。

教学设计是我们上好一节课的重要保障,是我们课堂授课的蓝本,是我们教学过程的预设,因此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关系到我们能否上一节优质、高效的课。

(一)我认为一个高效的教学设计应具备以下的基本要素:

1、必须体现课程标准和理念。

2、必须呈现教材的内容。

3、教学思路必须清晰,教学流程舒畅。

4、教学目标设计要合理,既要呈现知识,又要促进能力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

6、要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

7、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8、恰当合理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活泼多样的呈现教学内容、情境等。

9、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0、板书要简洁明了、一目了然。

11、导入合理,善于吸引学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我认为设计出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要经过以下过程:

1、教学目标分析;

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不进位乘)教学设计中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1)、通过操作小棒,让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竖式计算。

(2)、在自主探究交流中体验算法多样化,并优化出最佳计算方法。(3)、在练习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2、学习者特征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了整十整百乘以一位数和乘法的估算

3、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就是基于学生以上的认知起点展开的。3个12 学生很快就能列出算式12×3,基于前面刚学的很快就能明白答案是30多一些。通过让学生摆小棒12枝彩笔用1捆和2根小棒表示,这样拿3堆。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就能得出算法3х10=30,2х3=6,30+6=36虽然加法也能得出,但这种明显快些。通过提问,还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数学王国的小朋友们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笔算乘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学书本74页并通过交流讨论,小结,加强学生对乘法竖式计算的算理的理解。最后,通过练习那个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以上就是我对“一个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是什么?设计出一 个好的教学设计要经过哪些过程”一些的看法。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篇2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一)要素一: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对本单元(本课)教学的总体要求

2、本单元(本课)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3、本单元(本课)教材的整体结构及重难点分析

4、教师使用教材和处理教材的基本构想 要素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应该实现的发展水平

2、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产生的原因

3、学生的个体差异分析

4、学生的学习态度对学习本单元知识的影响

认真分析、了解学习者的情况,掌握他们的一般特征和初始能力,这是做好教学设计的基础。

(三)要素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组织教学活动的主线,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各项教学活动的设计必须有助于实现目标。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起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终止于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制订教学目标应注意:

1、注意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一般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须注意,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表达:“通过„„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而不是“使学生掌握„„”“教会学生„„”等表述方式。

3、具体、可测量、可评价。

行为动词必须是具体可测量、可评价的。如知道、归纳、列举、感受、参加等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产生的行为变化的表现水平,用以评价学习达到的程度。比如一个教师写的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教材第三章(行为条件),能够背写出(行为动词)***战争的起止时间(表现程度),了解(行为动词)战争的经过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表现程度)

4、体现不同层次。根据《课标》,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差异性,按照教学内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难,设计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

(四)要素四:重点、难点

1、确定重点的依据:基于课标要求(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2、确定难点的依据:基于学生起点状态(学情)

3、要求:重点突出、难点明确

(五)要素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1、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⑴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⑵教学内容

⑶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⑷教师自身的素养 ⑸客观教学条件

2、教学方法的分类:

根据接受方式和凭借的信息媒体不同,分为五大类: ⑴以语言交流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⑵以直观形象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⑶以情感化为主的教学方法:陶冶法、榜样法。⑷以实际操作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实验法、练习法。⑸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发现法、问题探究法等。

3、教学手段的分类:

(1)传统教学手段:如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

(2)现代教学手段:主要包括电化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基于网络的教学,如投影机、电视机、投影器、语音实验室、CAI等。

(六)要素六:教学过程 原则:

1、是教学方案的设计,不是教学内容的再现;

2、要注意发挥教师主导、体现学生主体和媒体优化作用;

3、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

4、体现一定的教学方法。

(七)要素七:课后作业设计

1、数量适中。

2、形式多样。如阅读、收集资料、实践性操作任务。

3、层次分明。体现三维目标的要求,体现差异要求。

(八)要素八:教学反思

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林崇德(1)写成功之处(2)写不足之处(3)写教学机智(4)写学生创新(5)写再教设计

链接——《教学反思写什么》

教学反思的形式一般有四种:旁注,点批,总评,串析。

旁注。旁注就是在教案旁边的空白处写反思。是教学的“细节”:在教学过程中,某个知识点的展开、某一处的操作安排、由某一句的诱导提问、某一道练习的设计。所引发的点滴感受,坚持旁注,有利于教学感悟的积累。

点批。点批就是在教学环节的中间处写的反思。点批的重点是教学的“片段”: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令人难忘的东西,或典型的经验,或深刻的教训,进行深层的剖析,坚持“点批”,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总评。总评就是在结尾处写的反思。总评教学的“整体”,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回顾,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过程的合理。从多个角度去透视教学实践。坚持“总评”,有利于教学分格的形成。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篇3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平方子总校:张秀丽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内容:

一、教学分析(主要是对课文的整体内容进行总的分析)、教学内容(本节课所要讲的知识)、教学重点(本节课必须掌握的内容)、教学难点(本节课不容易掌握的内容,有时也是教学重点)、学情分析(对本节课学生可能掌握的程度进行分析)。

二、教学任务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思路的一个基本着眼点。因此,教学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以往教师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教”问题,那么现今教师应关注的首先是“教什么”问题。也就是需要明确教学的任务,进而提出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策略。

三、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中对于目标阐述,能够体现教师对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的理解,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归宿。

新课程标准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师所操纵的。因此,目标的主体显然应该是教师与学生。

教学目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它与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是截然不同的。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因此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中,要把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考虑到。

四、教学策略制定

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它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作用就是根据特定的教学条件和需要,制定出向学生提供教学信息、引导其活动的最佳方式、方法和步骤。

1、教学组织形式。

2、教学方法。3.学法指导。4.教学媒体

特别要指出的是,板书作为传统的、常规的媒体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应该有一席之地,而且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所以在设计媒体时千万别忽视了对板书的设计。

五、教学过程

众所周知,现代教学系统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等四个要素组成,教学系统的运动变化表现为教学活动进程(简称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媒体的选择,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都将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那么怎么样在新课程理念下,把诸因素很好地组合,是教学设计的一大难题。

1、过程设计意图

课程改革首先是教学观念的变革,而教学观念的变革带来的是教学过程的解构和重构。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进程安排上,在以“目标——策略——评价”为主线安排教学进程的同时,出现了“活动——体验——表现”这一新进程;现代

教学更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一方面,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师传授知识,学生纯粹接受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教学不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教学更趋向于多维的、开放的教学形态的呈现。在这样的新理念下,教学过程的设计与以往教案编写那种单

一、线性、主要设计教师教学步骤和方法的思维形式和编写格式有很大的不同,它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同时考虑教学的意图、教学组织中活动的主体(学生、教师,还是由他们共同参与)、行为(探索、思考、讨论、操作等等)和方式、媒体的使用、时间的分配以及对教学效果的预期等等。所以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对于教学的活动过程是呈立体或网状思考状态,教学诸因素不是沿“教”这条单行线前行,而是在学与教中交错朝着教学目标进行着。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时间教学环节教学目的或意图内容呈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使用预期效果

2、预期效果

因为设计的引进是为了将一个现存的情境改变成为所期望的情境,谋求这种变化正是教学设计的目的。教学设计是以目标导向的,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目标的达成与否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反馈调控来实现的。而预期效果的设计便是实现反馈调控的一个关键的手段。另外,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能够使教师在目标指引下理性地进行教学,因此,对于每一环节中的教学目的也应该有充分的认识,所以在过程设计中,增加了教学目的这一要素。

六、教学设计自我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功能与传统教案-有所不同的在于它不仅仅只是上课的依据。教学设计,首先能够促使教师去理性地思考()教学,同时在教学元认知能力上有所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教师与学生双发展的教育目的。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篇4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

1.教学任务;2.教学对象;3.教学目标 4.教学策略;5.教学过程;6.教学评价

这六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除此之外,教师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指挥者,也是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下面我结合教学设计来具体说明:

(一)教学任务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体育技术课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思路的一个基本着眼点。

教学由教技术向用技术转变。以往教师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教”问题,而现在教师应关注的首先是“教什么”问题。也就是需要明确教学的任务,进而提出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策略。

(二)教学对象

学生是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归宿和核心,因此,必须对学生的基本特征、已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认知结构、学习风格等有一个基本了解。学生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一系列的问题是“学生”要素所要研究和考虑的。特别针对小学的具体年级、生活条件、年龄等“因材施教”。

(三)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中对于目标阐述,能够体现教师对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的理解,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归宿。主要包括对学习者培养的阶段性目标和学完学习内容之后所要达到的单元目标。这两个目标应是一致的,后者服务于前者,单元目标是阶段性目标实现的基础,总目标的实现又依赖于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目标的实现;而培养总目标则和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和总需求、现代人才观、学习者的具体状况相联系,不同的社会需求,不同的学习者状况就会有不同的学习目标。

新课程标准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师所操纵的。因此,目标的主体应该是教师与学生。教学目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它与传统教学只关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是截然不同的。

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因此,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中,要把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考虑到。

(四)教学策略制定

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它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作用就是根据特定的教学条件和需要,制定出向学生提供教学信息、引导其活动的最佳方式、方法和步骤。

教学策略的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的选择、学法指导、教学媒体的应用等等。

(五)教学过程

现代教学系统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等四个要素组成,教学系统的运动变化表现为教学活动进程(简称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媒体的选择,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都将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那么怎么样在新课程理念下,把诸因素很好地组合,是教学设计的一大难题。教师还要掌握的就是课堂的随机应变能力,这一能力体现了教师出教师的综合能力。

(六)教学设计自我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功能与传统教案有所不同,它不仅仅只是上课的依据。教学设计,首先能够促使教师去理性地思考教学,同时在教学元认知能力上有所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教师与学生双发展的教育目的。

(七)教师

上述的六个要素中,每一个要素都与教师有着必然的联系,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着教师的活动。或者说,上述的六个要素都是通过教师来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的。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调整、理顺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其达到最优化的程度,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生活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到学生的一生,教师对学生生成习惯的影响很关键。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制定学习策略、学习目标、提供学习资源等方面,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

教学设计得基本要素 篇5

教学设计得基本要素

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一项复杂的教学技术。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它包含了哪些内容,我国教育心理学家邵瑞珍教授等从现代教育技术学的角度将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出教学设计过程的四个基本要素。

1.制定教学目标。通过教与学的活动,要求学生掌握哪些知识或技能?形成怎样的态度和认识?要求用具体可观察、可测量的术语精确表述学习目标,这是教学系统设计的一项基本要求。

2.进行任务分析。确定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到教学目标之间所需获得的能力和子能力及其层次关系。

3.选用教学方法。包括教与学的形式、媒体、活动等方面的选择与设计。

4.开展教学评价。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并为修正教学系统设计提供实际依据。

上述四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的其他环节都是在这四个基本要素的构架上建立起来的。

主题教学设计的特点:

1.主题教学设计,是围绕着主题来组织学习内容,以一些综合性的学习任务来驱动学习,偏重于对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2.主题教学设计,是围绕着主题制定相关的知识、情感和能力目标,它更强调学习者在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培养高级思维能力和科学的探究态度,关注学习者多元智能的发展。

3.在教学内容上,主题教学内容是在选择并提炼与主题相关的课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拓展增加与主题相关的课外教学内容,经整合后形成高度结构化的学习内容。

4.在主题教学设计上,学习者可以自由探究与主题相关的任何学习材料,学习资源的内容更为广泛。

5.学习活动中,主题教学设计则以问题探究、任务驱动式的学习活动为主。

6.在学习评价上,主题教学设计的学习评价则是对学习者对主题的理解的评价,以及对学习者参与主题活动的过程性的评价,是一种面向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评价。

7.在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周期上。主题教学教学组织形式不局限于课堂集体教学,而是更加灵活多样,大部分的教学周期比较长,是以一个主题单元为单位。

8.师生角色上,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主题教学设计中的学习者的积极性、主体参与性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学习者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可以联系自己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兴趣爱好参与到主题的设计过程中;教师也不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成为学习环境的创建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以及学习者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和促进者。

教学设计有哪些基本要素?

作者: 马汝德(小学数学

青海海东小学数学四班)评论数/浏览数: 2 / 4270 发表日期: 2011-11-16 21:21:02

“模式”是对理论的一种简洁的再现。不论哪一种教学设计模式,都包含有下列五个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对象、目标、策略、过程和评价五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一)教学任务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思路的一个基本着眼点。因此,教学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以往教师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教”问题,那么现今教师应关注的首先是“教什么”问题。也就是需要明确教学的任务,进而提出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策略。(二)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中对于目标阐述,能够体现教师对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的理解,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归宿。

新课程标准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师所操纵的。因此,目标的主体显然应该是教师与学生。

教学目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它与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是截然不同的。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因此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中,要把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考虑到。(三)教学策略制定

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它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作用就是根据特定的教学条件和需要,制定出向学生提供教学信息、引导其活动的最佳方式、方法和步骤。

1.教学组织形式。2.教学方法。3.学法指导。4.教学媒体

特别要指出的是,板书作为传统的、常规的媒体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应该有一席之地,而且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所以在设计媒体时千万别忽视了对板书的设计。(四)教学过程

众所周知,现代教学系统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等四个要素组成,教学系统的运动变化表现为教学活动进程(简称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媒体的选择,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都将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那么怎么样在新课程理念下,把诸因素很好地组合,是教学设计的一大难题。(五)教学设计自我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功能与传统教案-有所不同的在于它不仅仅只是上课的依据。教学设计,首先能够促使教师去理性地思考教学,同时在教学元认知能力上有所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教师与学生双发展的教育目的。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一般包括前期分析(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和学习环境分析)、确定目标、制订策略、选择媒体或资源、试行方案、评价和修改等过程。无论是谁充当教学设计者,都需要系统地考虑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教学设计的几个主要环节包括:

1、学习需要分析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社会等对学习者的要求,分析学习者的现有水平与所应当达到的目标水平之间的差距,从而为确定学习目标等提供依据。一般认为,这一环节是教学设计的首要的基本环节,并将影响后续各环节。

2、学习目标分析

强调以目标为中心,各环节的安排需要围绕目标来进行,学习目标也是评价学习效果的基本依据。根据我国现行的课程标准,目标的编写需要考虑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从过去的重视知识到重视能力,从重视结果到重视过程,从重视认知到重视情感。在目标编制过程中,应当尽量考虑这三个因素。

3、学习内容分析 即分析学生该学习什么和怎么学,通常可以根据学习内容中各知识点的关系,分别采用归类分析、层级分析、图示分析等分析方法,也可以从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出发,采用信息加工的分析方法,将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时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所有的心理操作过程揭示出来。

4、学习者分析

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格的学习者常常会在认知风格等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会越来越强,并逐渐达到稳定,如果在低年级阶段就要求学习者具备较高的决策和问题解决水平,不仅违背了人的正常认知发展规律,而且也容易使学习者对学习产生畏惧。

5、学习环境分析

应考虑学习环境的差异,保证设计出的方案可行。

6、设计教学策略 在确定了具体的目标和学习内容后,还需要考虑如何帮助学习者快速掌握这些内容,达成学习目标,因此就需要巧妙地运用教学策略,确定是教师讲授为主,还是学习者探究为主。

7、选择教学媒体或资源 媒体与资源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教学媒体或资源,需要充分依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环境条件和学习者的认知水平等,应当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媒体资源的使用不应简单地追求形式,而要关注其对教学效果的优化。

8、学习效果评价 评价学习效果,不应仅仅关注学习活动的最终结果,还需要考虑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但又要避免走向只重视过程而忽视结果的另一个极端。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从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上可以看出,教学设计过程包括很多环节,涉及到诸多要素,其中目标、学生、策略和评价是构成教学设计的四大基本要素。

1、教学设计要以目标为核心 在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中,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优化实现预期的目标,因此教师在具体实施教学前必须明确“要到哪里去”的问题。师生的活动、教学资源和媒体的设计与选择、教学策略的确定及其应用,均要围绕实现教学目标来进行,又都要受到教学目标的制约。

2、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其行为和情感变化反映出来,学习最终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因此教学设计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分析,在分析学习者一般学习规律的基础上,了解学生需求、初始能力、接受能力、个别差异等,对学习的外部环境与刺激及其内部学习过程发生和进行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加以统筹分析,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3、教学设计要以策略为重点 教学策略是指在具体条件下,为实现预期目标所采用的途径和方法,也就是在明确“要到哪里去”后,解决“怎么到哪里去”的问题。教学策略包括教学组织策略、教学内容传递策略和教学资源管理策略三类。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结构程序策划、教学媒体材料设计与开发等,均属于教学策略的范畴。在教学设计视野中,教学策略是教学过程的综合解决方案,是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必须作为教学设计的重点。

4、教学设计要以反馈评价为调控 反馈评价是系统科学的重要方法。“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个系统只有不断地更新完善,才能保持持久的生命力。教学评价就是将学生的反应输出状态与预期目标相比较,看看“有没有到那里去”。它通过确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科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教学反馈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从而获得对教学设计方案和实施过程进行修改的信息,以使教学更加趋于完善。

需要注意的是,将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分解为诸多要素是为了便于深入地分析、理解和掌握。在实际工作中,应从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保证“目标、学生、策略、评价”教学设计四大基本要素的一致性,使其相辅相成,产生1+1›2的整体效应。同时也需注意到教学系统是开放的,教学过程是动态的,许多涉及的因素是变化的,教学设计工作应在科学的基础上灵活、创造性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