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教学设计10篇》
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本文是可爱的小编帮助大家找到的《核舟记》教学设计10篇,欢迎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核舟记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一、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二、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激发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并为适应改革开放,振兴中华而读书。
教学重点
围绕怎样的中心来进行说明,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可运用道具(核舟模型)或幻灯(核舟图片)配合教学,以便学生有直观印象,加深理解并记忆。
(本课文教学可细可粗,可深可浅。请根据不同对象斟酌处理。)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最优秀、最勤劳、最聪明灵巧的人民,他们创造了光辉灿烂、永垂不朽、令古今世界瞩目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其中最令人喷喷称奇、叹为观止的有那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尤其是微雕。一棵不起眼的树根经三拨两弄可以变成一只活灵活现、凌空欲飞的雄鹰,这是根雕;一块似可废弃的石头经三琢两磨也可忽然化为山水木石、鸟鱼虫草,或可成为万里长城的缩影,这是玉雕;不仅如此,一根头发上可以雕刻下唐诗三百首的全部诗句,这是发雕;还有牙雕、竹雕等等。今天我们学习的明末浙江魏学洢的《核 舟记》就是远在数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一次辉煌的展示。
二、布置课内预习请大家运用字典并结合黑板上的预习题自读这篇文章(有些题目需在自读本上笔答完成)
1.本文出处及作者简介(摘要在自读本上)。
2.为文章生字词注音并释义,用铅笔标出疑难句。示
例:①罔、贻、轩敞、篷等②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等
3.试分别概括文章段意(要求用语精炼,各不超过十个字)。
4.思考下列问题:
(1)核舟大小如何?
(2)在这样小的核舟上雕刻家究竟雕了多少人和物?
(3)雕刻者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
(4)本文虽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
(5)文章主体部分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
(6)文章的全部内容安排实际上紧扣了怎样一个核心?
三、巡视课堂
掌握学生自学情况,以便为下面的课文分析提供材料和根据。
四、朗读课文
1、请三位同学朗读课文每位同学朗读两段。朗读后,各由其余同学对该位同学的朗读情况作评价,或指明其读音的错误,或纠正其断句不当;或称道其成功之处。
2、老师指导有关朗读的要领:读音要力求用标准的普通话,注音要正确,特别是古今异读、变读、通假字、多音字必须严加推敲,查有实据,读准字音才能读得流畅,读准字音才能理解得清楚透彻。断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古人称为“句读”。文言的断句水平跟读者的阅读面、阅读量以及文言的基础、功底和语感均成正比。但也有一些常规可以提前把握,以便有利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比如句首的发语词“夫”、“盖”等必须断开,“盖大苏泛赤壁云”就不可误读为:“盖大/苏泛赤壁云”;另外,断句跟句法关系密切相联,主、谓、宾各成分之间一般应断开;再则,断句与句意必须一致,不可因断句错误而产生歧义或谬误。最后,断句还跟文言的一些语法习惯、文章的感情基调、文体规律、作家作文的习惯、读者的阅读习惯等有关。阅读中均需综合考虑。
3.在预习并对课文整体内容稍有感知、认识的基础上,在学生稍有阅读文言知识的情况下,教师或可带读,或可范读,力争引导学生熟读课文,达到流利畅达之境。“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而把握文章的整体,获得这种文体的语感。
五、研讨课文
本文的题目虽有一个“记”字,是否意味着是一种记叙文体?它与《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是不是同一种文体?本讨论题旨在考察同学在预习并熟读之后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情况;同时借助比较,让学生对古文中的“记”体文言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学生的讨论可以从下列角度开展:
(1)所“记”的对象和内容
(2)表达方式及语言这个问题应当在本课时最后提出,容同学课后查阅有关文章资料,并分小组讨论。
《核舟记》教案 篇2
《核舟记》教学设计2
第一课时
设计思路:
本节课为第一课时,重点放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上。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因此第一堂课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查字典和参看注释细读课文。并随时记下难懂的问题,等下节课解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具有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工艺美术是其中的一朵奇葩。今天,我要向同学们推荐的是一篇介绍工艺小品的文章——《核舟记》(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魏学洢(约1596--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现在浙江省嘉兴市)人。其父亲魏大在明熹宗时做“给事中”官,因上流指责权奸魏忠贤结党树威,被逮捕下狱。魏学洢尽力营救其父,末成。其父被害死在狱中,学洢痛父冤枉,晨夕号泣,自己又受到阉党迫害威逼,不久悲愤而死,只活了30岁。
他一生没做过官,生前好学善文,撰有《茅檐集》。
三、阅读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然后正音及解决疑难词句。(可以听录音)
(1)正音。(略)
(2)释词。(略)
(3)重点句子:
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都能顺着原材料的格局来雕刻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须的是苏东坡。
③其人视端容寂:那人正眼看着炉子,神色平静。
④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笔划像蚊子的脚一样细,笔笔清楚,颜色是黑的。
⑤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是挑拣狭长的桃核刻成的。
⑥技亦灵怪矣哉:这种技艺,也真够奇妙的了!
让学生根据这些内容,自主学习,自己疏通文意,可以结成小组,互相讨论。
四、理清说明的内容及顺序。
明确:本文结构属于总一分一总,开头总写,由评论引入所要说明的事物,结尾再总写,在总述事物概貌的基础上再作扼要的评论。
说明对象:核舟
五、总结、扩展
本节课我们对课文有了大概的了解。初步领略了核舟的奇特,和核舟各部分的组成。同学们都积极动口、动手、动脑,自行解决了不少问题,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同时也要找一找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如数词的使用,实词中个别词的变化等等。
六、布置作业
1.本文开头一段称赞王叔远手艺“奇巧”,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这一段对全文有什么作用?
2.核舟雕刻得十分精细,作者是怎样加以描述的?
3.核舟雕刻人物十分传神,你最欣赏哪些地方?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1)核舟大小如何?
(2)核舟的主题是什么?
(3)核舟上共雕了多少人和物?
(4)古代的“记”是一种怎样的文体?
(5)文章主体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
二、研读课文
朗读课文可以男生、女生分读,师读齐读等方式,对读得好的同学给予鼓励,老师指导有关朗读的要领:读书力求使用普通话,尤其注意古今异读、变读、通假字、多音字的读法,读准字音才能读得流畅,读准字音才能理解得清楚透彻。
3.齐读第一自然段,然后分析,设计问题如下。
(1)概括第一段的段意。
(2)找出表现“核舟”主题的句子。
(3)找出说明原料小而表现题材广的句子。
(4)说明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句子。
答案:
(1)概述雕刻家王叔远的精湛技艺。
(2)盖大苏泛赤壁云。
(3)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4)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找四名学生朗读第2-5段,然后分析讨论。
(1)这四段文字是对“核舟”的具体细致的说明,作者怎样说明的?可分成几个层次?
第2-4段是一层,说明的是船的正面;第5段是一层,说明的是船的背面。作者是按照由正面到背面、由主到次的顺序说明的。
(2)研读第二段。设计问题如下。
①这一段的内容是什么?
先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船舱,重点是介绍舱旁的小窗和所刻的苏轼十六字文句。
②介绍“核舟”体积时,作者抓住了长度和高度,又写了众多小窗和对联,作者意在表现什么?
突出王叔远的“奇巧”、“灵怪”,从而也突出了说明中心。
③请同学领会“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意境,让学生自己动口讲一讲。
(3)研读第三段。
讨论:①这一段是介绍船头部分,着重说明什么?
着力表现苏武、鲁直和佛印三位游览者的神情态度。
开展小活动:课堂表演(找三个男生分别扭作苏东坡、黄鲁直和佛印,让他们按照课文中所述的情境实际演练,主要目的是活跃课堂气氛,变抽象为形象,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
教师点拨:“东坡”与“鲁直”共阅一手卷,如有所语,“佛印”矫首昂视,屈膝盘坐,神情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表演完毕后设计思考题如下:
②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什么?
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表现他们豁达、豪放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却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佛印的形象则是苏黄二人的陪衬,他的表情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
③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
是苏东坡。因为刻画得仔细,所以作者当然也写得细腻;同时还因为核舟的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云”,这样说明与主题吻合。
④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
如对东坡外貌的刻画,对东坡、鲁直“衣褶”的介绍,对佛印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珠可历历数也。”
小结第三段:这段文字,说明人物神情态度按照由主要到次要的顺序,描述每个人物又是按照由上部到下部的顺序,层次分明。
(4)研读第四段。
开展小活动——课堂表演。
让两名男生扮作两个舟子,身边放上一些道具充当“楫”、“壶”、“炉”“蒲葵扇”等物,模拟两名舟子的神情动作,让讲台下的同学观看并说出他们跟书中所作是否一致,主要目的是活跃课堂气氛,变抽象文字为具体形象。下一步,教师设计以下问题:
①这一段文字说明舟尾情况是怎么布局的?
主要运用了总分结构。先总说“揖左右舟于各一人”,而后分说,从“居右者”说到“居左者”。
②这一段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
两“舟子”虽神情各异,一个“若啸呼状”,仿佛是在那里呼唤清风,显得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仿佛在专注听“茶声”。但表现了一个共同氛围,这就是愉悦、轻松、活泼自乐。
③小结:第2-4段是写船的正面,这一部分实际上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大苏泛赤壁”的生活画卷。
④请同学们发挥想像力,想像一下当时苏轼跟他的朋友泛游赤壁时的情景。
教师可引导:正当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之时,三个知心朋友暂时把身边琐事放在脑后,乘一叶扁舟荡漾在大江之上,江面波平如镜,令人心旷神怡,清风吹来,荡起层层涟漪……
⑤研读第五段,设计问题如下。
a.这段文字中哪些说明可以表现雕刻技艺高超这一中心?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b.写船正面用了三段文字,写船背面为什么只用一小段文字呢?
这是为了突出“核舟”的主题,同时也表现作者主次分明的技巧。
C.这段文字可以省略不写吗?
不能。因为这是对前文说明的必要补充。
至此课文全部研读完毕。
三、总结、扩展
归纳本篇说明文的一些写作技巧如下:1.以空间为顺序,层次清楚、主次分明。2.语言简练、准确、生动。
本文中的数词用法跟现代汉语里的不同,中间没有量词介入,直接修饰名词。
四、布置作业
仿照本文的写法,选取一工艺品,作简要介绍,写成一篇短小说明文。
核舟记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本文是一篇介绍一件精美工艺品的小品文,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全文仅400余字,却描述了整个核舟的全部景物。语言见解生动严密。在教学时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掌握重点词句,领悟文章内容,培养文言语感。同时,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是如何按照空间顺序有条不紊地介绍事物特征的方法,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高超技艺和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本文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扫除阅读障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第二课时体会文章的主要特色。两课时都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做好引导、点拨工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以令人叹为观止的微雕艺术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远在几百年前我国民间艺术中精湛绝伦的微雕技艺的精彩展示。(板书课题)
二、整体阅读,把握课文基本内容
要求学生自己散读课文一到两遍,注意以下内容。
1.本文出处及作者简介。
2.,给文章的生字词注音并释义,用铅笔标出疑难句。
示例:①罔(wǎng)、贻(yí)、轩敞(xuānchǎng)、箬蓬(ruòpéng)、黍(shǔ)、糁(sǎn)、髯(rán)、褶(zhě)、髻(jì)、篆(zhuàn)等
②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等
3.思考下列问题:
(1)核舟大小如何?
(2)在这样小的核舟上雕刻家究竟雕了多少人和物?
(3)雕刻者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
三、巡视课堂,掌握学生自学情况,以便为下面的课文分析提供材料和根据。
四、朗读课文,请三位同学朗读课文
每位同学朗读两段。朗读后,各由其余同学对该位同学的朗读情况作评价,或指明其读音的错误,或纠正其断句不当,或称赞其成功之处。
五、学习课文第一、二段
1.学习第一段。
2.疏通重点字词。注意以下词句。
明有奇巧人:巧,技艺高明;奇巧,技艺高明超凡。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以,用;木,木头,木材;为,制,这里指雕刻。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罔 ,没有;因,根据;具,具有。
尝贻余核舟一:本句谓语“贻”(yi,赠)后的宾语是“余核舟一”,是个双宾诺。
盖大苏泛赤壁云:盖,承上文作解说,可译为“是”;泛,泛舟;云,语气词,无义。
3.思考以下问题:
①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这段的主要内容是概略介绍明代雕刻匠师王叔远技艺的精湛超凡,并交代核舟的来历。
②在概略介绍中,从几个方面说明医师技艺的精湛超凡?
明确:从两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精湛超凡:一是匠师擅长微型雕刻,能够在“径寸之木”上,雕刻出宫室、器皿、人物等许多各种各样的形状;二是匠师在小小的材料上,雕出什么像什么,无不“各具情态”。
4.学习第二段。
5.疏通重点词句,注意以下词语。
①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you,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奇,零数,余数。
②中轩敞者为舱:轩,高起;敞,开阔;为,是。
③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启,打开;而,连接状语与谓语;比,这里的意思是正对着。
④闭之,则右刻:则,连词,就(看见)。
6.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①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如何具体说明的?
明确: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这个小小核舟的船舱部分是如何雕制的,都雕刻了哪些东西。船舶的舱顶有着竹叶做的船篷覆盖,舱两旁各有四扇小窗户,这八扇小窗户能打开能关上,打开了便可看见雕花栏杆左右相对,关上后就能看见右边窗户刻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窗户刻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这16个字是用石青色。长仅八分多一点,高仅两粒黄米的核舟,它的船舱部分就雕刻了工顶船篷(能看 出是用什么东西做的)、8扇窗户(能开能关)、左右栏杆(上有花纹)、16个字(字字清晰可见)。
②这段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这段主要采用数字说明方法。核舟体积有多大,长多少,高多少,船舱部分雕刻了多少种东西,各有其数,明白清楚,两相对比,其意晓然。
7.齐读课文第一、二段。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导入 新课时
二、学习第三段
1.质疑并点讲有关词句:
峨冠而多髯者如有所悟其两膝相比者绝类矫首昂视
2口译并评价翻译情况。
3.思考讨论:这一段是介绍船头部分;主要说明了什么?
明确:描述船头三人的神情态度。
4.分别由学生朗读描述苏武、鲁直(黄庭坚)和佛印神态的句子,说说雕刻者是要竭力渲染他们此时此地的什么样的心态?
明确: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若有所培”和佛印的“矫首昂视”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要表现他们豁达、放旷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
5.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
明确:这当然是“东坡”。三人中,苏武居中,作者起笔直逼其面:“峨冠而多髯者”,因为刻得用心刻得仔细,作者也就说得真切细腻。所以如此,一是雕刻者的安排本身如此,说明者当然不能违背其“初衷”;二是核舟的雕刻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这样说明,才能与其主题吻合。否则,松散割裂,不知所云。
6.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无微不至呢?
明确:表现这一点的地方较多,如对东坡外貌的刻画,对东坡、鲁直‘依格”的介绍,对怫印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珠可历历数也”。
三、学习第四段
1.考察古汉语中数词使用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先联系前面部分看一些实例:
(1)长约八分有奇。(2)左右各四,共八扇。(3)船头坐三人。(4)共阅一手卷。
(5)横卧一揖。(6)倚一衡木。(7)为字共三十有四。
由此可见,古汉语中一般情况下,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这与现代汉语中较严格的“数词十量词十名词”的格局不同。
2.这一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明确:拟人:船尾横卧一揖比喻:居右者谁会仰面
顶真:左手抚炉,沪上有壶。
3.这一段文字说明舟尾情况是怎么布局的呢?
明确:主要运用了总分结构。先说“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而后分说,从“居右者”说 到“居左者”。
4.这一段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
明确:两“舟子”虽神情各异,一个“若啸呼状”,仿佛是在那里呼唤清风,显得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仿佛在专注听“茶声”。但表现了一个共同的氛围,这就是愉悦。
轻松、活泼自乐。再加上船揖的“横卧”,更加暗示出有辑同于无揖,有舟子等于没有舟子的一种放任自流的境界。
四、学习第五、六段
1.学生自读课文。
2.疏通重点词句。注意以下字词。
①则题名其上:则,就;题,书写,这里解为刻上;名,宇。
②文曰“天启壬成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文,文字;曰,是;天启王戌秋日,即明嘉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的秋天,苏武《前赤壁赋》作于“壬戌之秋”,即来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的秋天,可见,王叔远在核舟顶端刻上这个日子,表明他雕刻此核舟是在苏武作《前赤壁赋》后540年的“秋日”有感而为之以作纪念的;甫,指男子的字。
③钩画了了:钩画,字的一钩一画。
④通计一舟,为人五:通,全部,整个;为,有;
⑤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选择;为,制作。
⑥ 嘻,技亦灵怪矣哉:嘻,xi,赞叹声;灵,善,好;怪,奇异,罕见。
3.思考:这两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第五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船顶部位的雕制。第六段的主要内容是小给总计核舟上都刻了些什么,最后作者直抒对王叔远雕刻技艺之“奇巧”的赞叹以结束全文。
五、学生齐读课文,综合思考以下问题
(l)本文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
(2)文章主体部分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
(3)文章的全部内容安排实际上紧扣了怎样一个核心?
六、布置作业
课文主要使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核舟记》教案 篇4
一、实物导入:
高仅盈寸的工艺花瓶,介绍我国传统的内画艺术。引出微雕艺术。有人曾把整部《红楼梦》雕刻到一把竹扇上,成了微雕艺术的精品,从而破了微雕行业的吉尼斯记录。微雕 艺术其实在我国古代就有,核雕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艘雕刻在桃核上的小舟。
二、擂台赛
课前大家已对课文进行了充分的自学,现在我来宣布擂台赛开始。A组准备好了吗?B组呢?究竟花落谁家,让我们拭目以待!
(一)自主:
答一答:
A、读准字音:
虞山 罔 峨冠 髯衣褶 舟楫 椎髻 壬戌
B、解释下列实词:
糁 相比 不属 夷 了了
修狭 盈 灵怪
C找出通假字:
1、八分有奇
2、诎右臂支船
3、左手倚一衡木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5、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D、解释多义词
曳屋许许声
高可二黍许
杂然相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
为宫室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E、翻译句子: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3、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4、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统计得分。
(二)合作
1、 译一译
同位合作翻译课文:(1)每人一段轮流翻译 (2)要求文从字顺,可增删调补
2、 比一比
A、通过自学,你解决了那些问题,说出来,看哪一组问题解决得好。
统计得分。
B、现在我有几个问题,看应该如何作答?比比哪组回答得好。
背:脊背,泛指物体的背面,此处与马背一样。故此应指船顶。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鲁直坐两边。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苏东坡先游赤壁,然后才有前后《赤壁赋》的诞生,为何核舟上却事、文同时出现?
人五,窗八:
文言中数词可放在名词后面,现代汉语一般没有这样的语序,多是数词+量词+名词。
(三)做一做
(1)按照课文说明开上小窗,画上题字
(2)用小纸片剪成3个人形,并为东坡画上胡子,在船头摆好位置(注意方位)
3)根据译文将课文内容的主体部分改成“解说词”,要求语言通俗、形象、易懂
(四)说一说
每组推荐一人进行解说
讨论(1)作者介绍了核舟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作者是怎样赞美这只核舟的雕刻技艺?
与《口技》结尾比较异同: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核舟记》教学设计 篇5
一、说教材
义务教育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中的第三单元是事理说明文的区域,共选编了五篇文章,《核舟记》是其中的一篇。本文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掌故----“大苏泛赤壁”。雕刻家王叔远熔苏轼其人其事其文为一炉,具有浓烈的文学色彩,但有不局限于这些,而是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和精湛的技艺,力图通过一些细节,高度概括地再现当时的艺术氛围和人物的精神面貌,取得了绝妙的艺术效果。
根据新课标的三维设计思路及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能力:理解本文简洁,生动的语言及本文的说明顺序。
2、过程及方法:熟读并背诵课文;领会和掌握一些实词的意思及古今词义的异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巨大成就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高超技艺和卓越成就,加强对具有高度文明的祖国的热爱。
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1、理解本文从总到分,从分到总,按照事情各部分的位置,人物的主次,突出重点,做具体细致的描述的方法。
2、领会和掌握一些实词的意思及古今词义的异同。
二、说学法
新课标提出“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这都强调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我要求学生用“读、查、译、诵”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再辅以查工具书,同桌互译等方式“读懂”课文。
三、说教法
新课标强调“师生交往,平等对话,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依据课标要求,结合教材实际,我采用“启发、讨论式”教学,变教师为主为学生为主,变讲解为主为自学为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运用“读、查、译、诵”的方法预习,教师印发关于作者及作品简介资料一份。
(二)教学设想:
本文文字比较浅显,结合课文下注释,学生大体可读懂,因此,在扫清文字障碍的基础上,可以帮助学生对文中的一词多义及古今词义的异同现象加以归纳。
(三)导语:
请学生在一长2.9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内写十个汉字,要求笔画清晰。(这一设计的目的有二:一是设置悬念,激发兴趣;二是:让学生实际感受一下微雕艺术的难度,从而对王叔远的精湛技艺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四)检查预习情况
1、请几位学生朗读全文
2、请几位学生翻译课文内容,教师给予适当的指点与纠正。
3、对文中的古今词义的异同现象及一词多义加以归纳并投影出示。
(五)作品赏析,感知雕刻家的精湛技艺。
1、集体朗读课文。(使他们的认知经历了从语言文字到形象生动的表象,再到语言文字的完整过程。)
2、思考并讨论。
①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全文层次应怎样划分?
②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重点在那里?作者为什么要以这个作为重点?
③在介绍核舟时,作者使用了怎样的顺序和那些说明方法?
④纵观全文,王叔远雕刻核舟的技艺“灵怪”在那里?(这几个问题的设计,能让学生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雕刻家的精湛技艺,同时也突破了难点)
(六)总结全文:
对照板书,让学生回顾全文,接着再齐读一遍课文,最后说:“生活中,我们熟悉的事物比较多,把你最熟悉的某一事物,按照空间顺序介绍一下它的有关情况”
(七)作业布置:
介绍一事物
五、说板书设计:
舟(正面)船舱(中间)上箬篷,下小窗(16个字)
核
舟(主体部分)游览者(船头)佛印右,苏轼中,鲁直左
记舟子(船尾)一人仰面啸呼状,一人俯听茶声然
舟(背面)提名(14字)篆章(4字)
《核舟记》教学设计 篇6
【导学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句式。
2、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
3、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究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
【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步骤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步骤三、四、五。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1995年10月27日《文汇报》上刊登了这样一则新闻:稀世珍宝明代桃核舟“苏东坡夜游赤壁”惊现宁波,消息传出后,文物界、收藏界纷沓而至。据专家鉴定,这是迄今发现的世上仅存的明代果核雕刻品。今天,我们有幸一睹芳容,让我们一同走进魏学洢的《核舟记》去开开眼界。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器皿(mǐn) 罔(wǎng)贻(yí)
八分有奇(yòujī)二黍许(shǔ)箬篷(ruò)
髯(rán)石青糁之(sǎn)不属(shǔ)
诎(qū)椎髻(zhuījì)楫(jí)
2、文言知识梳理
(1)通假字
①诎右臂支船(“诎”同“屈”,弯曲)
②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
(2)一词多义
①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妙)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
②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与“无”相对)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③为为宫室、器皿、人物(做。这里指雕刻)中轩敞者为舱(是)
④端东坡右手执卷端(头,右端,名词)其人视端容寂(正,端正,形容词)
3、作者简介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今浙江嘉兴)人,著有《茅檐集》。《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选编的《虞初新志》。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听录音范读课文(多媒体播放)。学生思考:能概括全文,总括王叔远技艺高超的词是什么?表现核舟主题的句子是什么?
【交流点拨】词:奇巧。句子:盖大苏泛赤壁云。
2、结合课下注释与课前预习,把握课文大意。
【交流点拨】课文通过介绍王叔远雕刻核舟的高超技艺,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
步骤三精读课文理清顺序
1、这是一篇古代的说明文,它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对象有何特征?
【交流点拨】核舟。奇巧(体积小,构思巧,雕刻的人物、字数量多)。
2、说明顺序是怎样的?请具体说一说。
【交流点拨】①空间顺序:中——头——尾——背。②逻辑顺序:先整体后局部——先写舟的尺寸大小,后写船舱、船头、船尾。先主后次——正面是主,背面是次,所以先写正面,后写背面;船舱是主,船头、船尾是次;船头是主、船尾是次;苏东坡是主、黄鲁直、佛印是次。
步骤四细读课文深层探究
1、课文如此细致地介绍核舟这一雕刻品的艺术形象,说明了什么?
【交流点拨】说明雕刻家构思的巧妙,显示出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者的高超技艺。
2、工艺品核舟艺术之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交流点拨】一是用料体积极小,二是所刻事物繁多,三是刻物情态毕备。课文原句: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3、核舟上为什么要雕刻苏东坡《前后赤壁赋》中的文字?
【交流点拨】是为了突出工艺品“核舟”的内容是“盖大苏泛赤壁”。
4、哪些内容可以引发人们的联想和想象?
【交流点拨】作者的构思极为巧妙,如借助“山高月小”等十六个字,很容易使读者想象散文《赤壁赋》《后赤壁赋》里的意境。再如“如有所语”“若听茶声然”等神态毕现,使人回味无穷。
5、本文题目有“记”字,是否意味着是记叙文?它与《桃花源记》是不是同一种文体?
【交流点拨】这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题目中的“记”在这里是描述、摹写的意思。文章全面而真实地描述了雕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活灵活现,使人能领会神奇的雕刻技巧。从对象看,《桃花源记》记的是事,是记叙文;而《核舟记》记的是工艺品,是说明文。从语言看,《桃花源记》多用描写,而《核舟记》则多用说明。
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总结课文
本文所写的“核舟”是明代果核雕刻珍品。原材料只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典故——“大苏泛赤壁”。它构思巧妙,形象逼真,显示了我们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核舟”本是静物,却被作者表现得形神兼备,栩栩如生,这有赖于作者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准确刻画,由此看来,《核舟记》与“核舟”可谓双璧交辉,相映成趣。
2、拓展延伸
联系课文,探究古汉语中数词使用与现代汉语的差异。
(1)找出文中的数词并分析其特点。
【交流点拨】八分有奇。左右各四,共八扇。船头坐三人。横卧一楫。为字共三十有四。苏黄共阅一手卷。由此可见,古汉语中一般情况下,数词可直接修饰名词,也就是说,数词+名词。而现代汉语中则有较严格的数词+量词+名词形式。
(2)说说文言文数量词的翻译并解释上面句中数量词。
【交流点拨】文言文中数量词翻译时:
①省略的量词应补出。
②数词用在名词之后,翻译时调整到名词的前面。
【板书设计】
核舟记船身中间:上有箬篷,旁有小窗,刻有十六字船头:佛印(右)——苏(中)——黄(左)船尾:一人仰面,一个听茶声船背:顶部——题名(十四字)——篆章(四字)
《核舟记》教案 篇7
一、简介:
本课件针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核舟记》而设计,该课文是侧重于中华民族传统的工艺品,以及人文性的课文。课文注重文言文的词*释,句读分析,赏析佳句。
二、教学对象:
本次授课对象是八年级上的学生,这部分的学生已经接触较多的古诗词和文言文,对文言文的知识有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句式。
2.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能力目标
1.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
2.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德育目标
文章生动介绍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才华,热情颂扬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学习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
四、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稀世珍宝明代桃核舟“苏东坡夜游赤壁”在宁波被发现的消息传出后,成为文物界、收藏界的一大新闻。据专家鉴定,这是迄今发现的世上仅存的明代果核雕刻品。(这一则新闻出现在1995年10月27日《文汇报》上)今天,我们有幸一睹尊容,一同走进魏学洢(yī)的《核舟记》开开眼界。(板书文题)
设计(二)
同学们,我国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能工巧匠的故事,谁来讲给我们听听呢……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奇巧的雕刻家王叔远的故事,他能把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生动再现了历一个的文学故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核舟记》。(板书文题、作者)
二、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教师提示并领读以下内容(投影显示):
(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罔(wǎnɡ)膝(xī)褶(zhě)髻(jì)倚(yǐ)
戌(xū)篆(zhuàn)八分有(yòu)奇(jī)
诎右臂支船(qū)
(2)注意以下句子的正确读法: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2.学生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把握文意。
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正确读、准确译的学习任务,学生互动共同研究解决阅读理解方面的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各组,随时答疑释疑。
三、整体感知文意,弄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1.疏通文意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核舟是什么?”“核舟上有什么?”“你在核舟上发现了什么?”以此为话题进行全班交流。
2.要求学生仔细研读课文,绘制核舟示意图,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
按照课文内容,一步步绘制核舟的简单示意图,看谁画得既准确又逼真。然后选画得的同学出示自己绘制的示意图,介绍示意图,复述课文内容。
3.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弄清作者的说明顺序。
(1)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整体思路。
明确: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开头第1段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中间(2~5)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最后(6段)总结全文,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
(2)辨明说明顺序。
提问:在课文的主体部分,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
明确: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先整体后局部。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写正面则整体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船舱,然后介绍船头和船尾。
多媒体显示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学生齐读2~5段。
(3)探究思考。
提问: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船舱→船尾”的顺序写,而将船头和船舱的顺序颠倒,请探究这样写的原因。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在此基础上稍作点拨。
明确: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船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可以关闭,这样说可以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像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船舱无疑就是背景部分了,先说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而且可以使读者初步感受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
4.学生齐读课文,根据写作思路提示,背诵2~4段,在头脑中完善“大苏泛赤壁”的故事。
第二课时
四、品析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1.问题讨论,引导学生注意作者的细致观察。
提问:课文第一段介绍雕刻品核舟的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云”,课文哪些地方说明这次水上游览者是苏轼和他的两位朋友,而不是别人呢?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舟”呢?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赤壁”呢?
学生根据问题提示,读课文,思考。
教师可就第2个问题稍作点拨:至少有三个地方说明是“泛舟”。第一,从“苏、黄共阅一手卷”可知船行并不快;第二,从“舟尾横卧一楫”船浆放在甲板上,可知“泛舟”;第三,从“舟子”“居右者……若啸呼状。居左者……若听茶声然”可知“泛舟”。
教师总结:我们学习《核舟记》,能如此具体而细致地感受一件主题鲜明的艺术珍品,一方面是有“奇巧人”王叔远巧妙的艺术构思和精堪的雕刻技艺,另一方面是借助作者细致的观察。看来,写好说明文的前提和关键是细致观察、精心构思。
2.揣摩语言,品味文中生动传神的描写。
多媒体显示:
揣摩下列语句:
(1)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2)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3)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4)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学生齐读四句话。教师示范分析(2)句:写出了佛印和尚的外貌和洒脱不群的神态,放浪形骸、超脱尘世之情呼之欲出,让人感到他在望着天空和两岸的山色,沉醉在清风明月中。
学生选例,师生一起评点:如(1)句描述苏黄二人泛舟时的闲适心情,二人共阅一手卷,显得那么情深意笃。他们在这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却了现实的烦恼,这是何等旷达的襟怀啊。如(3)(4)句描写得细致入微,神韵毕具,惟妙惟肖,一个悠闲自在,一个神情专注,这样来塑造舟子的形象,有力地突出了“泛舟”的主题,也渲染了舟中轻快、愉悦的气氛。
学生自选其他一些说明生动的语句,自主品评揣摩。
教师总结:这些生动传神的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作者在说明这件雕刻品时,不为原作所囿,在细节上又大胆想像,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创造,赋予雕刻品以新的生命活力,这启发我们说明事物时不应是呆板平实的,而应该是能打动人的,给人以想像的。
3.教师请五位同学上台表演:一为东坡,一为佛印,一为鲁直,其余两个为舟子,注意表现他们的位置、姿态、动作。
五、课堂小结
课文通过介绍王叔远雕刻核舟的高超技艺,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篇幅虽短,却说明顺序合理,就连雕刻家的艺术构思都介绍得淋漓有致,确实令人惊叹。这要靠什么?一方面靠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靠具体的描绘和生动的说明。这无疑给我们以很多启示。
六、课堂练习
多媒体显示(显示一题,完成一题):
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A.尝贻余核舟一B.诎右臂支船
C.右手倚一衡木D.其船背稍夷
E.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F.神情与苏、黄不属
G.八分有奇
2.选出加粗词词性、含义不同于其他的一项。
(1)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B.为宫室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D.为字共三十有四
(2)A.篛篷覆之
B.左臂挂念珠倚之
C.闭之
D.能以径寸之木
(3)A.中轩敞者为舱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其两膝相比者
D.居右者椎髻仰面
3.将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力求简洁。
(1)苏、黄共阅一手卷
(2)舟尾横卧一楫
(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5)又用篆章一
4.下边是课文第2段的现代汉语译文,文字不够简洁,大约可删去30字左右,请你修改。
这只船从头到尾的长度大约是八分还多一点,高大概是两个黄米粒上下那么高。船的中间高大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船舱的上面盖着一张竹箬做成的船篷。船舱的旁边开着小
小的窗户,左右两边的窗户都是四扇,一共有八扇。打开窗户一看,可以看见左右两边雕刻着花纹的栏杆正好相对,把窗户关上以后,只可以看见右边窗户上面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的窗户上面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每个字都用石青给它上了色。
选几位同学逐题回答,明确:
1.A.赠送B.“诎”同“屈”,弯曲
C.“衡”同“横”D.平
E.挑选F.相类似
G.“有”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奇”,零数。
2.(1)A(A解释为“是”,B、C、D均为“做”“雕刻”)
(2)D(A代词,指代船舱;B代词,指代左膝;C代词,指代窗。D“之”为结构助词,“的”)
(3)C
3.(1)译文:苏轼和黄鲁直一同观赏一幅书画卷子。
(2)译文:船尾横放着一支桨。
(3)译文:总计这条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小窗。
(4)译文:原来是挑了一个长而狭的桃核刻成的。
(5)还有一颗篆文图章。
提醒学生注意两点:(1)文言文和现代文数量词的不同点在于:大多数文言文有数词无量词,现代文则数词、量词同用。文言文的数词可放在名词前或后,现代文的数词习惯于放在名词前。
(2)“桃核修狭者”“两膝相比者”属于定语后置句,翻译时应提前,译为“长而狭的桃核”“互相靠近的两膝”。
4.修改后的译文为:这条小船从头到尾大约有八分多长,两粒黄米那么高。中间高敞明朗的地方是船舱,上面盖着刻出来的箬篷,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有八扇。打开窗来看,雕花的栏杆两边相对。关上窗子,可以看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对联,这些字都是用石青涂染上色的。
七、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2~4段。
2.研讨与练习第四题。
《核舟记》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知识。
2、学习生字,熟读全文。
3、在掌握重点词语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字音,熟读全文。
2、借助书下注释独立疏通文义。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导学
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
1)罔不( )
(2)贻( )
(3)箬篷( )
(4)八方有奇( )
(5)石青R之( )
(6)髯( )
(7)天启壬戌( )
(8)篆章( )
2、你能准确解释下列词语吗?
(1)罔不:
(2)尝贻余核舟一:
(3)绝类弥勒:
(4)诎右臂支船:
(5)篆章:
(6)视端容寂:
(7)曾不盈寸:
(8)桃核修狭者:
3、填空。
《核舟记》选自________朝人________编辑的________,《核舟记》的作者是________朝人________。
二、指导学习研讨
(一)情境导入
稀世珍宝明代桃核舟“苏东坡夜游赤壁”在宁波被发现的消息传出后,成为文物界、收藏界的一大新闻。据专家鉴定,这是迄今发现的世上仅存的明代果核雕刻品。今天,我们有幸一睹尊容,一同走进魏学(yī)的《核舟记》开开眼界。(板书文题)
(二)认识作者,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简介作者,教师适当补充
2、检查字词预习,夯实基础
3、整体感知
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断句。
(三)研读探究
1、学生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把握文意。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正确读、准确译的学习任务,学生互动共同研究解决阅读理解方面的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各组,随时答疑释疑。
多媒体展示重点词语:
多媒体展示重点句子:
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③其人视端容寂:
④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⑤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⑥技亦灵怪矣哉:
让学生根据这些内容,自主学习,自己疏通文意,可以小组内互相讨论。
2、学生小组内通译全文。
3、找学生翻译课文,不当之处老师及时纠正。
4、教师总结并强调重点词语。
5、齐读,整体把握文意。
三、巩固练习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罔不( )贻( )有奇( )黍( )
箬篷( )糁( )峨冠( )髯( )
髻( )衣褶( )诎( )楫( )
椎髻( )虞山( )篆章( )矫( )
(二)、写出下列加线字的意思
比较下列字在句中的含义
①木:能以径寸之木( )
②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以至鸟兽、木石( )文曰“初平山人”( )
③奇:明有奇巧人( )
④有:明有奇巧人( )
长约八分有奇( )长约八分有奇( )
⑤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
⑥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启窗而观( )
为人五;为窗八(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
⑦可:高可二黍许( )
⑧云:盖大苏泛赤壁云( )
珠可历历数也( )此中人语云( )
核舟记教案 篇9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有人告诉你,在一根头发上可以雕刻—F唐诗三百首的全部诗句,你—定觉得很惊奇吧?这就是我国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微雕艺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核舟记》,就是远在几百年前我国民间艺术中精湛绝伦的微雕技艺的精彩展示。(板书课题)
二、整体阅读,把握课文基本内容
要求学生自己散读课文一到两遍,注意以下内容:
1.本文出处及作者简介。
2.查字典,给文章的生字词注音并释义,用铅笔标出疑难句。
示例:①罔、贻、轩敞、箬蓬、黍、糁、髯、褶、髻、篆等
②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等
3.思考下列问题:
(1)核舟大小如何?
(2)在这样小的核舟上雕刻家究竟雕了多少人和物?
(3)雕刻者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
三、巡视课堂,掌握学生自学情况,以便为下面的课文分析提供材料和根据。
四、朗读课文,请三位同学朗读课文
每位同学朗读两段。朗读后,各由其余同学对该位同学的朗读情况作评价,或指明其读音的错误,或纠正其断句不当,或称赞其成功之处。
五、学习课文第一、二段
1.学习第一段。
2.疏通重点字词。注意以下词句。
明有奇巧人:巧,技艺高明;奇巧,技艺高明超凡。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以,用;木,木头,木材;为,制,这里指雕刻。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罔,没有;因,根据;具,具有。
尝贻余核舟一:本句谓语“贻”(赠)后的宾语是“余核舟一”,是个双宾语。
盖大苏泛赤壁云:盖,承上文作解说,可译为“是”;泛,泛舟;云,语气词,无义。
3.思考以下问题:
①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这段的主要内容是概略介绍明代雕刻匠师王叔远技艺的精湛超凡,并交代核舟的来历。
②在概略介绍中,从几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的精湛超凡?
明确:从两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精湛超凡:一是匠师擅长微型雕刻,能够在“径寸之木”上,雕刻出宫室、器皿、人物等许多各种各样的形状;二是匠师在小小的材料上,雕出什么像什么,无不“各具情态”。
4.学习第二段。
5.疏通重点词句,注意以下词语。
①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 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奇, 零数,余数。
②中轩敞者为舱:轩,高起;敞,开阔;为,是。
③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启,打开;而,连接状语与谓语;比,这里的意思是正对着。
④闭之,则右刻:则,连词,就(看见)。
6.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①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如何具体说明的?
明确: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这个小小核舟的船舱部分是如何雕制的,都雕刻了哪些东西。船舱的舱顶有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舱两旁各有四扇小窗户,这八扇小窗户能打开能关上,打开了便可看见雕花栏杆左右相对,关上后就能看见右边窗户刻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窗户刻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这16个字是用石青色。长仅八分多一点,高仅两粒黄米的核舟,它的船舱部分就雕刻了1顶船篷(能看出是用什么东西做的)、8扇窗户(能开能关)、左右栏杆(上有花纹)、16个字(字字清晰可见)。
②这段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这段主要采用数字说明方法。核舟体积有多大,长多少,高多少,船舱部分雕刻了多少种东西,各有其数,明白清楚,两相对比,其意晓然。
7.齐读课文第一、二段。
六、布置作业
课《核舟记》教案 篇10
教学目的
1、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2、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激发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并为适应改革开放,振兴中华而读书
教学设想
可运用道具(核舟模型)或幻灯(核舟图片)配合教学,以便学生有直观印象,加深理解并记忆。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最优秀、最勤劳、最聪明灵巧的人民,他们创造了光辉灿烂、永垂不朽、令古今世界瞩目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其中最令人喷喷称奇、叹为观止的有那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尤其是微雕。一棵不起眼的树根经三拨两弄可以变成一只活灵活现、凌空欲飞的雄鹰,这是根雕;一块似可废弃的石头经三琢两磨也可忽然化为山水木石、鸟鱼虫草,或可成为万里长城的缩影,这是玉雕;不仅如此,一根头发上可以雕刻下唐诗三百首的全部诗句,这是发雕;还有牙雕、竹雕等等。今天我们学习的明末浙江魏学洢的《核舟记》就是远在数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一次辉煌的展示。
2、布置课内预习
请大家运用字典并结合黑板上的`预习题自读这篇文章(有些题目需在自读本上笔答完成)
1.本文出处及作者简介(摘要在自读本上)。
2.为文章生字词注音并释义,用铅笔标出疑难句。
示例:①罔、贻、轩敞、篷等②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等
3.试分别概括文章段意(要求用语精炼,各不超过十个字)。
4.思考下列问题:
(1)核舟大小如何?
(2)在这样小的核舟上雕刻家究竟雕了多少人和物?
(3)雕刻者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
(4)本文虽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
(5)文章主体部分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
(6)文章的全部内容安排实际上紧扣了怎样一个核心?
三、朗读课文
1.请三位同学朗读课文
每位同学朗读两段。朗读后,各由其余同学对该位同学的朗读情况作评价,或指明其读音的错误,或纠正其断句不当;或称道其成功之处。
2.老师指导有关朗读的要领:
读音要力求用标准的普通话,注音要正确,特别是古今异读、变读、通假字、多音字必须严加推敲,查有实据,读准字音才能读得流畅,读准字音才能理解得清楚透彻。
断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古人称为“句读”。文言的断句水平跟读者的阅读面、阅读量以及文言的基础、功底和语感均成正比。但也有一些常规可以提前把握,以便有利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比如句首的发语词“夫”、“盖”等必须断开,“盖大苏泛赤壁云”就不可误读为:“盖大/苏泛赤壁云”;另外,断句跟句法关系密切相联,主、谓、宾各成分之间一般应断开;再则,断句与句意必须一致,不可因断句错误而产生歧义或谬误。最后,断句还跟文言的一些语法习惯、文章的感情基调、文体规律、作家作文的习惯、读者的阅读习惯等有关。阅读中均需综合考虑。
3.在预习并对课文整体内容稍有感知、认识的基础上,在学生稍有阅读文言知识的情况下,教师或可带读,或可范读,力争引导学生熟读课文,达到流利畅达之境。“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而把握文章的整体,获得这种文体的语感。
四、研讨课文
本文的题目虽有一个“记”字,是否意味着是一种记叙文体?它与《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是不是同一种文体?
本讨论题旨在考察同学在预习并熟读之后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情况;同时借助比较,让学生对古文中的“记”体文言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学生的讨论可以从下列角度开展:
(1)所“记”的对象和内容
(2)表达方式及语言
这个问题在本课时最后提出,容同学课后查阅有关文章资料,并分小组讨论。
第二课时
一、齐读全文导入第一课时的“研讨课文”。
对这个题目的正确解说应当是,(1)从所“记”的对象和内容看,《桃花源记》、《小石潭记》等“记”的是“桃花源”、“小石潭”等实地实景,显然属游记类性质的记叙;而《核舟记》作者“记”的是一艘“核舟”,一件工艺品,目的是要展示我国古代能工巧匠的绝顶智慧,很可能写成说→←明文。(2)从表达方式及语言看,前者几乎一律用描写文字,对其环境、场景、气氛、人物等穷形尽相作细致入微的刻划渲染;本文则多用客观的说明性语言,采用多种科学的说明方法。就此可以区别:同为“记”,却是文体迥异的两类文章。
关于记叙文和说明文的区别:
记叙文是以写人叙事为主,具体而形象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文体。记叙文的基本特点是叙述性和具象性,所谓叙述性,就是用叙述的方法介绍和说明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或事物状态的一种特性;具象性,则是就描写这个写作手段而言,是指用生动而形象的语言文字把事物、人物的情况、面貌等等描述出来,给读者以具体清晰的印象。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的实用事体。它主要是用来帮助人们完整地了解、认识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构造、关系或发生、发展过程,从而把握事物的特征、本质及规律性。说明文的特点归结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一)内容的知识性;(二)材料的科学性;(三)语言的通俗性;(四)表达方式的解说性;(五)结构的条理性;(六)功能的实用性。
结合实例反复阐述、体味,可以辨清两种文体及两种语言。
问题的提出时间不必绝对化,似可置前,也可放在疏通文字之后。学生素质好的,超前讨论,可以先入为主,促进对文句内涵对语言风格的理解;反之,则可在疏解文字后再讨论,才不会流于架空或空口无凭式的枉费口舌。二是对这一问题讨论的程度不宜过深,点到即止,且多由学生自行体味。)
二、继续研讨课文,分析文章第一段和第六段。
1.由学生对这开头,结尾两段的文句理解质疑,然后展开讨论。让学生自行解决疑难,教师适当点拨、引导。
2.分别请同学通译,齐读,按要求概括文字大意。
第一段:总介王叔远极工微雕(引王说明对象——核舟)
第六段:综说核舟“容量”,极称其技。
3.讨论(1):两段文字都是“总体说明”性的,其概括角度有什么不同?
前者是总括王叔远的微雕技艺,后者则是对这一核舟本身内容的概要说明。
讨论(2):开头结尾的两节文字可以看出,作者说明这一核舟的情况时是紧紧扣住了核舟的一个什么样的特点?你从这两节文字中的哪些句子中哪些词语中看出这一点?
紧紧围绕的中心应是雕刻工艺奇巧、灵怪。开头一节的首句,结尾一节的末三句,有力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有关的词语如“罔不”、“曾不”等。
4.为加深对这两段文字的理解,作一随堂练习,点明和翻译下列各词组:
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贻余核舟一为人五曾不盈寸,桃核修狭者
三、分析讨论第二至第五段
1,这四段文字是对“核舟”的具体细致的说明,作者怎样说明的?试将这四段文字切分为两部分,怎样切分比较合理?
正确的切分是:
第二至第四段是一部分,第五段是一部分,前者说明的是船的正面,后者说明的是船背。
2.这样安排遵循了怎样的顺序?
由正面到背面,由主到次。
3.讨论第二段:
(1)这一段的内容是什么?
主要说明船舱的结构形态。
(2)强调有关字词:
“有奇”的“奇”读j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