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随堂练习(优秀5篇)》
《匆匆》随堂练习 篇1
《匆匆》是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安排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十二册的第四组。文章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光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的无奈和惋惜。
文章极富文采,有些地方还写得比较抽象。由于学生年龄小,心理方面还不够成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课文及学生的特点,引领他们进入情境,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大胆想象,让他们通过积极的探究与创造,深刻领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在教学中,我尝试着通过如下四个步骤来进行:
一。睹物引思,自主积累,初步感知。
课前的自主积累是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初始阶段。学生只有经过必要的搜集、调查、研究,才能完成对课文的初步积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累层次,根据本文的实际情况,我除了要求他们进行常规性的预习之外,同时还特别要求他们找出已故亲人或自己过去的相片,让他们在观察相片的过程中,回忆与相片相关的故事,并引导他们大胆发挥想象,并在本子上记下自己独特的感受。通过积极引导,学生的本子上就留下了一串串充满童稚的语句,如:时间过得真快,我感觉这张相片好像是在昨天拍的;看着相片中被我虐待而死的小白兔,我很伤心,如果时光能够回来,我一定要好好待它;看到这张相片,我真想回到从前,再亲亲疼爱我的奶奶……通过激发学生大胆想象,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起到一定的铺垫作用。同时,也令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个初步的整体感知。
二。结合文本,展开想象,深化中心。
文本,是客观世界、人物情感的载体。要学生将文本再次转化为客观世界、人物情感,就必须通过一定的想象来再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入创设的情境,展开深入、细化的联想,从而完成对文本的探究与理解,促使自己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
如在第二自然段中,写了“八千多日子从我手中溜去,没有声音,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在第三自然段中,也写到“日子从洗手中过去,从饭碗中过去,从双眼前过去,从我身上跨过去……”这两部份内容通过运用拟人化的写法,形象地写出了时光的无情流逝,一去不返。由于这些写法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相适应,因此学生也较有兴趣。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学生面对照片进行感受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走进文本,在文本的形象描写中,激发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深刻感受:有的学生说,时光过得真快,真是十年如一日,长大了才觉得童年是那样的令人神往,令人留恋;有的学生说,时光匆匆流逝,如果能重新回到无忧无虑的童年,那该多好啊,但这已经不可能了;有的学生说,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只有珍惜时光努力工作,才不会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又如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写到:“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我又做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为何又要赤裸裸地回去,白白地走这一遭呢?”在本段的学习中,同样,我也让学生细读文本,发挥想象。于是就有了学生自己个性化的感受:有的学生说,自己体会到了作者因挥霍时间而无所作为的黯然神伤;有的学生说,自己随意挥霍时光,致使学业退步,心中顿生无限感慨,并决心要发奋向上,把丢失的功课补回来……
通过文本激发学生想象,不仅让学生了解到时光悄无声息的挪移,也让学生理解了作者对虚度时光的感慨,也教育了他们必须珍惜时间,做到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三。联系生活,想象仿造,鼓励创新。
本文词藻丰富,语句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教师必须让学生在感受语句优美的同时,领悟这些句子的写作特点,从中领会组织语句的一些基本方法。因此,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运用自己独特的阅历和经验,对句子进行创新性的仿造,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技能的目的。由于学生仿造的句子与原文结构相同,节奏相似,学生只需改变部分词语,趣味性也较强,成功感也较容易获得,因此学生也乐于仿造,乐于创新。在仿造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要过多或过高。因为学生跟朱自清相比,差距悬殊,要想学生出口成章,是不太现实的。无论学生的文句如何的稚嫩,只要有创新的意识,有创新的胆量,有创新的能力,教师就要给予鼓励,不要扼杀他们脆弱的创新意识,从而进一步扼杀他们闪光的求知欲望。教师应做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鼓励为主,逐步提高。
如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中,有这样一些句子:“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边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仿造,我先让他们熟读原文,再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来进行语句的组织。在我的启发下,学生们各抒已见。有一位学生就这样说: “追追打打的时候,日子从脚底下过去;打游戏机的时候,日子从手指边过去;看电视时,日子便从我们的双眼前过去……”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仿造,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延伸想象,融入练习,开放提高。
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阅历、感受角度等因素的不同,学生学完本文之后,对时光的匆匆流逝,就会产生自己的富于个性化的独特感受。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与文本对话,更深层次地与作者沟通,更宽层面地与同学交流,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实际,延伸想象,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下来,通过开放型的习作训练和全班性的习作交流,既延伸了文本的内涵,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乃至综合学习能力。
《匆匆》随堂练习 篇2
一、近义词填空。
爱护爱惜珍惜
1.他从小就养成了一种书籍的习惯。
2.他十分时间,一分钟也不让它白白浪费掉。
3.粮食是宝中宝,人人都要。
维持保持保护
4.解放前,爷爷起早贪黑地干,可还是不了一家人的生活。
5.老红军战士始终着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6.青蛙是益虫,我们要它。
二、形近字组词。
伶裸碗徘
冷课蜿排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燕子去了,有的时候,枯了,有的时候,桃花了,有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呢?
四、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摇摇坠张李戴专心致
全神注好高远高远瞩
完归赵调兵将口悬河
喜出外目不转千一发
斗志扬之不理阴诡计
五、把不同类的打上×,同类的打√。
1.苹果水果桔子葡萄蜜桃西瓜
2.曲艺电影歌舞录像报纸戏剧
3.长江黄河珠江汉江淮河泯江
4.背心汗衫衣服衬衫棉袄大衣
答案:
一、1.爱护2.珍惜3.爱惜4.维持5.保持6.保护
二、伶俐、寒冷;赤裸、课文;饭碗、蜿蜒;徘徊、排山倒海
三、再来,杨柳,再青,谢了,再开,复返。
四、摇摇欲坠、张冠李戴、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好高骛远、高瞻远瞩、完璧归赵、调兵遣将、口若悬河、喜出望外、目不转睛、千钧一发、斗志昂扬、置之不理、阴谋诡计
五、1.×2.×3.√4.×
【字词荟萃】
1、仿照例子写词语。
(1)例:赤裸裸
(2)例:匆匆忙忙
2、选词填空。
爱护爱惜
(1)他从小就养成了书籍的习惯。
(2)粮食是宝中宝,人人都要。
维持保持
(3)解放前,爷爷起早贪黑地干活,可还是不了一家人的生活。
(4)老红军战士始终着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3、反义词填空。
聪明空虚伶俐
【句段集锦】
照样子写句子。
(1)例: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_____________的时候,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_____,有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的时候。
【课文链接】
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写下来。
(1)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从这个句子,能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作者把自己的日子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时间比作___________,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延伸】
1、阅读:
毛驴和牛大哥
有一天,一只老山羊爬山时把腿摔坏了,请毛驴把它背(bēi,bèi)回家。毛驴向它要十斤山芋做报酬,老山羊拒绝了,自己一瘸一拐地走了。
过了一会儿,老山羊骑在牛大哥的背上缓缓走来,毛驴于是问:“牛哥,它出多少山芋请你背它?
“千斤。”
毛驴冷笑道十斤山芋还不干呢千斤你可别做梦了
牛大哥认真地说道:“不是我别做梦了,而是你别糊涂了!十斤山芋算得了什么?友谊的分(fēn,fèn)量重千斤呀!”
毛驴听了牛大哥的一席话,站在那扇(shān,shàn)了扇长长的耳朵,垂下头不好意思地走了。
(1)在短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下画横线。
(2)读了这篇寓言故事,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用文中的一句话,把下面的话补充完整。
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话:
学习了课文,你对时间有什么看法?请简单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字词荟萃】
1、(1)亮晶晶 笑眯眯 金灿灿
(2)认认真真 开开心心 嘻嘻哈哈
2、(1)爱护(2)爱惜(3)维持(4)保持
3、聪明(愚蠢)空虚(充实)伶俐(笨拙)
【句段集锦】
(1)聊天的时候,日子从嘴边过去;看书的时候,日子从书本上过去;看电视时,日子从屏幕上过去。
(2)春天走了,有再来的时候;太阳落山了,有再升起的时候;雨停了,有再下的时候。
【课文链接】
(1)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
(2)针尖上一滴水滴;大海;日子显得很渺小,消逝得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课外延伸】
1、阅读:
(1)bēi fèn shān
(2)略。
(3)毛驴冷笑道:“十斤山芋还不干呢!千斤?你可别做梦了!”
(4)友谊的分量重千斤。
2、写话:(略)
《匆匆》随堂练习 篇3
悟情 悟理 悟文——《匆匆》教学设计
------------------------------------------------------------
张广祥主页中华语文网
防城港市港口区一小 谢仲玲
《匆匆》是九义教材第十二册新入选的课文,课文通过作者对日子的匆匆,一去不复返,逝去如飞的感慨,给我们以珍惜时间,在有限时间里多做有意义事情的启示。
《语文课程标准》里强调:阅读教学应重视主体阅读感受和体验,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根据这点本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过程 中“悟情,悟理,悟文”。
一 激趣导入 。
说几句有关时间的格言送给别人或自己。
揭题,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交流对作者以及其作品的认识,教师作适当补充,并介绍当时社会背景。
二、初读,感知课文大意。
(一)、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如轮读、范读、荐读、小组读、默读等)读课文。
画出最能体现时光特点的词语。
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有什么地方读不懂。
(二)、交流学习体会。
三、细读课文,感受作者情感,感悟文章道理。
认真读课文,画出与作者有同感的句子,并通过感情朗读表达出来。
说说自己画了哪些句子。
出示句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读句子,思考:作者为什么是这种感受?
指导朗读:画横线的词读慢一点,重一点。③
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呢?只有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理解:徘徊罢了 匆匆罢了
问一问自己,能做些什么
问一问自己想问的人能做些什么
写话练习: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____________,我能做______________,我还能做_____________.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雪,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呢?我何曾有着些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理解画横线部分,体会作者感情。
仿写: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被__________.
反复吟读,说说自己的感想。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思考: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用书本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四、品读好句,感悟文采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品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哪些写法值得你学习,你也来一两句。
五、综合活动:与时间老人真情告白。
《匆匆》随堂练习 篇4
师:同学们可能都不认识我,我姓薛。有同学姓这个姓吗?(无人举手)这个姓很少,所以很珍贵。
(生笑。)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2课,读题──
生:齐读课题。
师:预习过课文吗?你在预习过程中都预习了什么?
生:我把课文读了三遍。
师:你很自觉,没有要求,你能自觉地读3遍。不错。
生:我先看了预习提示,然后根据预习提示中的问题,去读课文。
师:能够根据预习提示有针对性地预习,很好。
生:我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都想好了。
师:(笑)了不起,答案都想好了,能透露一个给我吗?
(生笑。)
生:不能。
师:还保密呢!你能带着思考进入课堂,收获就要比一般同学多。
生:我借助工字典解决了预习中不认识的问题。
师:能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来解决预习时遇到的问题,这是会学习的同学。
生:我边读边想有什么问题,想了每一段的段意思。
师:一边读一边想,这是很好的学习习惯。
师:好像还有很多同学搜集了许多名人名言,是你吧。
生:高尔基曾说了一句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
师:这句话记得吗?能背出来吗?
生:“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师:小结:大部分同学都认真读了课文,有的根据预习提示进行有针对性地预习;有的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有的借助工具书解决预习时遇到的问题。这些都是你们在预习时自觉做到的,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坚持这个习惯,你必定受益终生。
师:课文读了三遍的同学请举手。
(生全部举手。)
师:读了三遍以上的请举手。
(生无一人举手。)
师:(笑)你们都统一要求读三遍啊?
师:读得怎么样,你来选择其中一段读,我们看看你读得三遍与他人读得三遍有什么不同。
师:你来读第一自然段。
……
师:读得不错,很流利。这第二个句子很长,“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读得很流利,不错。谁再来读给我听听,也能像他读得那么流畅吗?
生读。
师:别急着坐下,考一考,你在读这一段的时候想些什么?心情有没有什么变化?
生:(略停一下)这一段中有问句,感情要深厚一些。
师:你注意了这段中有4个问句,感情不同,他注意到了,两位同学这一段都读得很好,边读边思考,说明他们读得很专心投入。
师:谁来读读其他的自然段,是不是都像他们一样认真?
生读第四小节(强调“呢”)
众师笑。
师:他读得很投入,(笑了)因为他的得很沉重。内容可能很沉重,但有些词语可以读得比较轻快。谁再来读一读这一段?
生读(依然强调“呢”)。
师:比较轻快,很好!但是,你说说看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呢”呢?
生:因为作者好像是有问题在问我。
师:谁能不通过强调“呢”来体现这是问句。
生读得很好。
师:美吗?象她一样读,会给人一种美的感受,一种全新的感受。
生:我来读最后一小节。
师:为什么?
生:一来是这一节很短,二来是这一节也很重要。
师:我们就请你来读读这最重要的一句话。
生读。
师:他虽只读了一句话,这却是课文的灵魂,这个问句的答案文中没有。正是因为这个问句,使这篇文章成为千古名篇。
生读第二小节。
师:你有点忧伤的语调,不错。
师:你们看第三小节最长,谁有勇气来读读第三小节?
生读。
师:这么长的段落,读得这么流利,看来是真的下了一番工夫。
师:看课题,“匆匆”就是“急急忙忙”的意思,脚步匆匆,吃饭匆匆,洗脸匆匆……课文写的是什么匆匆?
生齐:时间。
师:先别急着告诉我,请你大声朗读全文,文中有一个词告诉我们:是什么匆匆。
生大声读文。
师:读好的请举手。
师:课文有一个词,写出了什么“匆匆”?
生:课文写的是“日子”匆匆。
师:“日子”就是时间,就是时光,意思是一样的。
师:我们每天都在过日子,往往就这最普通的事情,就容易被忽视。在作者眼中,日子有什么特点?到底是怎样的?请你们再认认真真地读第一自然段,告诉我日子有什么特点?好吗?
生读文。
生:我觉的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日子是一去不复返的。
师:这是日子最大的一个特点(板书:一去不复返)。
师:你再看一看,这段话中还能看出日子有什么特点?
生木然。
师:(强调这句话: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从这句话中又能看出日子有什么特点?
生:这是作者的想象(不入题)。
师:日子能偷吗?能藏吗?又到哪里去了呢?不知道,日子无影无踪(板书:无影无踪)。
我们齐读这句话。
生读。
师:听我来读。……一起再来读。
生齐读。
师:作者没有直接写了日子一去不复返,而是写这一句:“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老师这样排列,你能看出什么特点?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生:这是排比句。
师:你注意了句式的特点,除了排比句,在内容上有什么发现?
生:前面都是讲了什么事物去了,后面都讲这个事物又回来了。
师:你讲得很好。无论是燕子,杨柳,还是桃花,他们去了,都能再回来。那叫失而复得。
你来读一读。
……
师:你注意到了这三样事物去了可以再来,他们都会在时间上留下痕迹。
师:日子去了也应该是可以回来的啊?
生:不可以。
师:日子与桃花、燕子、杨柳比有什么不同?
生:日子一去不复返。
师:作者为什么还这样写?
生:作者为了突出时间的一去不复返。
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他很渴望时间回来。
师:是啊,他很留恋。(板书:留恋)
生:他很无奈。
师板书:无奈。
师:读书后能知道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蕴涵了怎样的感情,这叫会读书。
请大家把那种留恋、无奈、怅然若失的感觉读出来。
生自由练读。
师:我相信,此刻你再来读这一段,感觉就不一样了。
指名读。
师:不错,体会到、感受到的都包含在读书中,拿起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课文一开始提出一个问题,也告诉我们时间是一去不复返,无影无踪的。但在作者笔下,日子是匆匆的,能看得到,摸得着的,感觉得到的。日子的影子是怎样的?
请你们读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日子的样子。
……
师:日子是有样子的,找到了吗?
生:没有。
师:再读读,找找日子的样子。
师:找不到没有关系,你去读读第三自然段,日子是什么形象?找找。
日子的影子在哪里?是什么样的?
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师:日子是什么样子的?
生摇头。
师:找不到没关系,请你接着读第4自然段,(众师笑)读了这一段如果再找不到,那就真得糟糕了。
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师:这一段中,你找到的日子的样子是怎样的?
众生举手。
师:把你找到的句子画下来。
师:请画出来的举手。
师:请你往上看,第2、3自然段中,日子的影子在哪里?请你画下来,一定能找得到?
……
师:现在都找到的请举手。
大部分学生举手。
师:请大家读读3、4自然段,发现在作者笔下,日子、时间、光阴是能看得见的,是形象的。
谁来读一读。
生:像针尖上的一滴水……
师:这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有声音吗?有影子吗?
生再读。
……
师:现在你能看到八千多日子的影子吗?
生:就像针尖上的一滴水。
师:有多大?
生:一点点。
师:也就是说,八千多日子就像针尖上的一滴水,你经历了只不过半滴水都不到。你有什么感觉?
生:……
师:你们算算,八千多日子相当于多少年?
生:24年。
师:作者写这篇文章时,24岁。你读到这个句子时(板书:八千多日子 像针尖上的一滴水。)
你能感觉到、能摸得到吗?你读了这个句子,有什么体会?
生:日子太容易被人忽视了。
生:时间太短暂了。
师:时间很珍贵,你一生有几个八千多日子?那仅仅是大海里的一滴水,你有什么感受?
生:时间太珍贵了。
师:因为少,所以珍贵,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句话。
生齐读。
师:八千多日子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是有限的,人一生只有几个八千多日子,只有几滴水一样短暂,(板书:短暂)属于你的时间就像一滴水,你现在连一滴水都不够。人的生命在时光的大海里,可以忽略不记,是那样的渺小,想到这里,所以作者“头涔涔,泪潸潸了”
师:你明白吗?
生:一直以来,我们认为时间是用不完的,没想到,你的生命是短暂的,是有结束的那一天的,所以作者“头涔涔,泪潸潸了”。
师:你还怎么认为?
生:他浪费了一些时间,这二十几年里,他没有做什么有成就的事情,所以他“头涔涔,泪潸潸了”
师:是啊,当他突然发现时间已经过去时,很难受,你有过这种感受吗?作者蓦然地发现八千多个日子已经过去了,你们13年已经过去了,我们齐读……
生读……
师: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有声音吗?听不见。有影子吗?看得见吗?为什么?
生:因为人们忽视了时间。
……
师:读到这里,你不要急于回答,读第四自然段,你对这个问题会有更深刻地理解。
生读。
师:八千多日像针尖上的一滴水,那每一个日子也是看得见的,是什么样子的?
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他是什么样子的?
生:飞快的。
师:读得好,但是还抓不住,我要让你抓住。
生:太阳有脚……
师:是啊,太阳有脚,像一个人,就是一个人,我们读这句话。
出示:……
师:你有没有看到他的脚步?
生读……
师:这都是时间的脚步在那儿移。怎样地挪移?
生读:轻轻地……
师:快吗?慢吗?所以吃饭时……
生读。
师:时间都是慢慢地悄悄地挪移,我们一起俩读。
生齐读。
师:开始是挪移,后来从哪里看到他的脚步匆匆而过?
生:跨过、飞过、闪过、溜走(板书)。
师:时间的脚步是怎样匆匆的呢?……
师:你从这些词语感觉到什么?或是有什么发现?
生……
师:所以,日子是有形象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有脚,我可以让他停下来,可是他与人有什么不同?
生:人的脚步可以快可以慢,可以自由停下来,而时间的脚步一去不复返。
师:他的脚步只能匆匆而过,你想留也留不住,挡也挡不住,读第一句。
生……
师:……表达作者对时光一种怎样的感受?
生:无奈。
师:你能留住吗?那种对日子的无奈表现得非常清楚。(板书:无奈)
师:第四自然段中,你找到日子的形象了吗?
生:……
师:青烟、薄雾,看得见吗?你看多形象,如青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朝阳蒸融的样子,你看过吗?
作者说八千多日子……
为什么把时间比作青烟、薄雾?而不是比作一滴水?
生:因为被微风吹散的青烟、被蒸融的薄雾都无影无踪了。
师:说得多好啊。八千多日子就想青烟薄雾无影无踪、没有痕迹。主要告诉我们八千多日子没有在生命中留下任何痕迹。我们来读……
生读……
师:你看到过这样的痕迹吗?
生:没有。
师:要急促些,听老师来读。
生再读。
师:这里有两个问句一样吗?为什么要反问一个问题?
生:强调了没有留下一点点的东西。
师:对,这没有留下一点点痕迹,为什么?
往前看,读读第四自然段的第二句话。
生读。
师:八千多日子……留下两样东西,一是徘徊,一是匆匆,他没有做什么有价值的、有意义的东西。八千多日子就这样过去了,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所以有怎样的感情在里面?
生:后悔。
生:惭愧,因为没有做过有意义的事情。
师:……
生读。
师:这个“平”是什么意思?我不能理解。
生:我觉得来得时候、去的时候不能一样平凡,应该做点什么?
师:有点懂了。
生:不能平静地、白白地走这一遭。
师:要留下点什么,哪怕是一丝痕迹,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师:它告诉我们,一生要有所作为。人生短暂,生命有限,岁月无情,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应该怎样走这一遭呢?怎样有所作为呢?所以作者留下这样一个疑问,齐读最后一节。
师:在作者眼里及笔下,日子匆匆过去,是有形象的,八千多日子……
(指着板书总结。)
我们再来读读这最后一句话。
生读。
师: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却没有回答。他为什么这样写?
生:给我们留下思考的空间。
师:是啊,一个需要用一生思考的问题,人生一去不复返,人生该留下一个怎样的痕迹,今天留一个作业:为这个问题写一个答案,想想我们该怎样走这一遭?
师:把这句名言送给大家,我们共勉:“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师:看看现代人是如何看待时间的……
将时间用于工作,那是成功的代价。
将时间用于思考,那是智慧的来源。
将时间用于运动,那是青春的奥秘。
将时间用于阅读,那是知识的源泉。
将时间用于爱人,那是幸福的所在
将时间用于奉献,那是人生的真谛。
将时间用于空想,那是生命的。
将时间用于微笑,那是减负的良方。
将时间用于计划,那是你能做好上述一切密诀。
师:相信大家学习了今天这一课,对时间会有自己的理解,会有自己珍惜的方式!下课。
《匆匆》随堂练习 篇5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①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②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文章开头写了哪些自然现象?请加以概括。
2.从第二段看,“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的原因是什么?
3.从文中划线的语句中任选一句,指出他的修辞手法,并说明其作用。
①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②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4.第四段中,作者用了一连串问句,表达了他的 ww w. 那些感慨?
【参考答案】:
1.世间万物都有衰败的时候,都有再开放的时候,都是有轮回的
2.“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的原因是
我因浪费很多时间而感到羞愧
3.(1)用拟人的方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2)用巧妙的比喻告诉我们:流逝的时间就这么白白的过去了,没留下什么痕迹,暗示自己没有什么作为!
4.一连串抒情的疑问句,自然而然流露出他心灵的自我斗争,自我剖白的痛苦,也可看出他徘徊中的执着追求。在朴素平淡中透出浓烈的抒情气氛。
会飞的蒲公英
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活地拍着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了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①轻(yínɡ)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
不久,我上小学了,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绣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会飞的蒲公英。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
一个有风的黄昏,我从学校跑回家,高兴地拉着妈妈来到开满蒲公英的山坡。我把老师刚刚教的儿歌《蒲公英的种子》唱给妈妈听,我一边唱一边在蒲公英丛中跳来跳去,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我的歌声中轻轻飘上了天空。妈妈的神情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
从妈妈的目光里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个梦: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飞进金色的阳光中……
带着这个白色的梦,我考上了中学。那个绣着蒲公英的花书包旧了破了。有几个深夜,妈妈把花书包放在桌子上,望了好久好久。后来,妈妈又守着小油灯,为我做了一件蓝色连衣裙,裙上绣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每天,我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在学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飞来飞去。
几年之后,一张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使我那关于蒲公英的梦更真切了。临别前的一个黄昏,风很大,妈妈和我不知不觉地来到了小木屋后的山坡,山坡上一朵朵蒲公英飞得比以往更高了。我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妈妈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眼睛里含着泪花。②(mù)色渐浓,我和妈妈默默地
往回走,快到小木屋时,妈妈拉了拉我的手,轻轻地说:“孩子,你算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了,但你还要
飞得更高一些。”
从此,我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开始尽情地在大学的林阴小道上飞来飞去。
一年后,我把从林阴小道上飞进报纸和杂志的诗行寄给了山里的妈妈,并写了一段话:“妈妈,从你身边飞出的那朵③娇(nèn)的蒲公英,不仅学会了飞,而且还懂得怎样才能飞得更高。”
很快,妈妈回信了,信里夹了一幅水彩画:一片蓝色的天空下,有一个开满了白色蒲公英的小山坡。
画上题有一行字:山里的孩子。
从这幅画里,我读出了妈妈心中那片诚挚的向往--
蓝天下,一群群孩子,明亮的双眸,痴痴地凝望着山坡上一朵朵白色的蒲公英,口里欢快地唱着: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
这不正是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吗?
1.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①轻(yínɡ)②(mù)色③娇(nèn)
【参考答案】①盈②暮③嫩
2.文章第一段中写“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衬托蒲公英白色小花的淡雅(或:平凡)
3.文章中最能体现蒲公英性格特点的一句话是:
【参考答案】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4.在我成长的不同时期,妈妈为我做的事都和有关。妈妈这样做的用意是:
【参考答案】蒲公英教育“我”像蒲公英那样不满足现状,积极进取,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5.文章最后一段中“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每一个山里的母亲都期待孩子像蒲公英那样飞出大山,飞向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