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六年级教案 > 老师领进门【10篇】正文

《老师领进门【10篇】》

时间: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老师领进门【10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小学语文《老师领进门》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小学老师的深深的感激之情,从而加深对"师恩难忘"的认识。

2、在老师引导下,能联系上下理解并说出课文中部分句子的意思。

二、教学过程:

(一)过渡谈话,引入新授内容

(二)阅读理解课文

1、请三位同学朗读课文

2、思考讨论;出示投影画面:此时"我"向老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情?

3、组织讨论后读课题:提问讨论:老师把"我"领进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文中哪一节告诉了我们?

4、句子中的"这个方面"指什么?("从事文学创作"、"丰富的想象力")

5、小结:

6、出示文中小诗:(投影)

7、谈话:这首诗没有故事情节,可是通过田老师合理丰富的想象,同时自然巧妙地用诗中1-10的数字,构成一个完美,有情趣,又有趣,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8、听故事录音。(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故事情节)

(三)重点理解句子含义。

1、投影出示句子:我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2、理解句子含义(提示谈理解方法,出示小黑板)组织讨论小结:理解这句话,应该抓住"入迷"、"身临其境"、"发呆"、"惊醒"等词语,体会"我"听故事时入迷的程度。这个句子说明田老师的故事讲得十分精彩,我听得如痴如醉。

3、投影出示句子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组织讨论小结。

4、过渡谈话,全班齐读13、14节。

5、出示投影句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6、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两个"树"和两个数量词:十年、百年。组织讨论小结:说明培养人才比培养树木更困难,需要的时间更长。作者之所以能够成为作家,是因为田老师的培育,所以"插柳之恩,

7、提问加深理解:上文的"柳成荫"是什么意思?讨论小结:这是一篇文忆录,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启蒙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从小受到文学感染,在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说明"师恩难忘",表达作者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对老师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

8、老师领进门文学创作大门插柳之恩终身难忘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老师领进门 篇2

一、老师领进门

1、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你能猜测一下作者的身份吗?(赫赫有名的大作家。教师简介刘绍棠,1936年2月生,1997年3月病逝,终年61岁。刘绍棠四十余年文学生涯,历经坎坷,矢志不渝。长期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俗,地方特色,乡土题材”的创作思想,是当代乡土文学的举旗人。)

2、这位赫赫有名的大作家回到家乡,见到了阔别40年的小学老师,心情如何?(激动不已)他们的交谈中,大作家说得最多的一个词语是什么?(谢谢、感谢)

你能用激动、感谢的语气读一读这段话吗?(出示)

我仍然像40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

3、大作家深深感谢“老师领进门”,(指着课题)谁来读读课题?

同学们,这个“门”指的是什么门?(文学的大门、文学殿堂的大门。田老师把“我”领进了文学殿堂的大门!田老师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文学的种子在“我”幼小的心田里生根发芽)

4、同学们,田老师真厉害!田老师真有本事!培养了一名大作家,咱们再来读读这段话。(出示)

我仍然像40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

5、同学们,田老师当年上课时到底用了什么“绝招”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讲故事)

6、田老师编故事、讲故事真可以说是“天下一绝”!你能用课文中的三个成语来形容一下吗?(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还可以从哪看出来?

①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②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土。

谈体会、朗读指导。

二、修行靠自身

1、同学们,田老师讲故事真是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长大后成了作家。“我”深深感谢田老师,可老人家却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罢了。”(出示)

有意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句话怎么理解?(比喻有心做的事办不成,无意做的事却获得成功)

田老师说的“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罢了”又该如何理解呢?(学生交流后出示)

①田老师谦虚。

②当年只不过是讲讲故事而已,不必感谢。

③田老师当年并没有刻意要去培养一名未来的作家。

④“你的成功并不是我的功劳,而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

这四种理解都正确,如果要选择一种最恰当、最符合老人家心意的理解,应该是哪一个?(第四个,在课题后板书:修行靠自身)

齐读课题:老师领进门,修行靠自身

2、出示,指名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怎能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何理解?(①比喻人才的培养是百年大计;②形容培养人才不容易)

“插柳之恩,我怎能忘?”如何理解?(①老师对“我”的教育、培养,我不能忘记;②即使是小的恩情“我”也不能忘记)

请你加上“因为、所以”把两句话变成一句话。(因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所以插柳之恩,我怎能忘?)

齐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怎能忘?

板书:

老师领进门——修行靠自身

娓娓动听

身临其境

引人入胜

老师领进门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小学老师的深深感激之情,从而加深对“深恩难忘”的认识。

2、学会9个生字,理解18个词之意;用“身临其境”、“引人入胜”造句。

3、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4、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田老师的形象,能说出田老师是怎样一个老师,说说作者是通过哪些语言文字表达出对老师尊敬爱戴之情的。

5、摘录描写“我”听课文入神的词句和尊敬老师的词句。

教学重点:

文章人物形象鲜明,田老师循循善诱、博学多才,而且善于教学,深受学生喜爱,让学生充分感知田老师的形象。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谢之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介绍作者

1、出示课题:老师领进门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其实是一份埋藏在大作家记忆深处40年的真实表白,是一位学者对一个乡村私塾老师的真情流露,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课题。

2、这位作家就是刘绍棠。(出示人物介绍)

作家刘绍棠,1936年2月生,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曾先后出版长篇小说11部,中篇、短篇小说集8部等。在他上中学的青少年时代,即发表文学作品。他上高中时,作品《青枝绿叶》就被选为语文教材。刘绍棠四十余年文学生涯,历经坎坷,矢志不渝。长期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俗,地方特色,乡土题材”的创作思想,是当代乡土文学的举旗人。)(指名读一读)

师:这是一位有名的大作家,他却对一个普通的乡村私塾老师念念不忘,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读课文。 指名说一说在作者心中田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如:在“我”心中田老师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好老师。)

二、 细读课文,感受文中情感

(一)作家刘绍棠走在家乡的路上偶遇阔别40年的老师时心中除了那份激动还会有„„(学生:尊敬、感谢)是的,“我”感谢老师的教育、培养。你从哪里看出来?

出示句子:我仍然像40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播下文学的种子。

1、 自由读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为什么作者讲这样的话?

(老师简单点评第一句。直接体会后一句。)(结合朗读)

(田老师的讲课使“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文学种子在“我”幼小的心田里生根发芽。)(田老师真有本事!培养了一名大作家。)

2、一起用激动、感谢的心情读读这句话。

(二)文学的种子你是怎么理解的?为什么田老师在“我”年幼时能播下文学的种子?请大家读课文,找到文中的语句来体会。

1、你从哪里感受到田老师讲的课娓娓动听? 理解词语:娓娓动听

出示小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色?(小路、村庄、炊烟、亭台以及花草等) 来,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小诗。

师:你看,简简单单的一首诗,在田老师的口中却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田园美景。不仅让我们学到10个数字,还把诗歌内容与故事情节巧妙结合起来。你说,这样的创造怎能不使我们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读故事内容。有几处儿化音,是北方人讲话的特点,要读出韵味。

(语气、语调、情感)(衣襟儿 小喜神儿 娘儿俩 点数儿)

2、 导入:对,田老师就是这样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教育学生,尽管当时办学条件差,老师年纪又轻。男同 学来读读第一、二自然段。

3、师: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也可看出田老师的讲课在“我”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 重点理解句子:(出示)(根据学生感悟适时点拨)

①“我听得入了迷,„„我才惊醒。” “戛然而止”什么意思?田老师讲得那么好听,为什么戛然而止? “发呆”、“惊醒”是怎样状态?说明什么?(结合“直到„„才”时间长理解) (说明当时听故事很入迷,老师把简单的东西讲成含有文化的内容,使我从小产生对文学的兴趣。) “捅”是什么动作?为什么要“捅”我一下?(体会确实听得出神了。) 朗读指导。

②“我在田老师门下„„春雨点点入土。” “门下受业”什么意思?(跟随田老师学习,在田老师的指导下学习。) “听到上千个故事”后会有什么收获? (联系上下文讨论:因为田老师故事讲得引人入胜,我不仅记下了许多故事,还潜移默化学到了许多骗故事的方法、丰富的语言,提高了听故事、说故事的能力,产生了编故事的欲望。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凑。”听到上千个故事,我也会像田老师那样娓娓动听地讲述引人入胜的故事了。) “有如春雨点点入土”为什么这样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比喻田老师教的知识、编的故事以及生动的语言都被我接受了。我也有了创作的欲望和本领。) 朗读指导。

(三)导入:在作者心里,田老师是伟大的,像魔术师一样,但老师却说„„ (出示句子: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罢了。)

问:你觉得老师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当时田老师心里是怎么想的?

(学生讨论明白:老师不以为然,无心的,随意做做,平时就是这样上课的,摇头笑笑等等。意思是:你现在有这样大的成就靠的是自己的努力。)

师:你看,田老师到现在还是那么虚心,他从不居功自傲认为学生的成就是靠他的教育,他认为学生才能是靠自己的努力。一个多么朴实的乡村老师。 齐读句子。

师:刘绍棠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成就,其中一条确实离不开田老师的教育。这次碰到老师,他就想起老师的教育,对他万分感激。当田老师说“无心插柳柳成荫”时,刘绍棠发出这样的感叹„„(出示句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怎能忘?”) 齐读。说说含着的意思:田老师培养我、教育我的恩情,我终生难忘。

师:是啊,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田老师的教育对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学了课文,说说作者对老师是怎样的感情?

(今天老师的要求不是用句号,而是冒号,请你结合文章内容,把作者对老师的那份深情写成一段话。)(我觉得课文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感谢之情。)

出示写话练习————写话————交流

师:所以尽管时隔40年,作家还是这样尊敬老师,感谢老师,感谢老师的桃李情。(板书:桃李情深)让我们一起再来朗读„„ (出示句子:我仍然像40年前的一年级„„)齐读句子。

三、回到课题

师:课文以“老师领进门”为题,你觉得“门”指什么?

是的,老师领着学生走进了文学的大门,知识大门,人生大门,领着学生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成了一位的大作家。

板书: 老师领进门 桃李情深

老师领进门 篇4

之一

佚名

一、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小学老师的深深的感激之情,从而加深对“师恩难忘”的认识。

2、在老师引导下,能联系上下理解并说出课文中部分句子的意思。

二、教学过程 : (一)过渡谈话,引入新授内容

(二)阅读理解课文

1、请三位同学朗读课文

2、思考讨论;出示投影画面:此时“我”向老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情?

3、组织讨论后读课题:

提问讨论:老师把“我”领进什么?

你是怎么知道的。文中哪一节告诉了我们?

讨论板书:文学创作大门

4、句子中的“这个方面”指什么?(“从事文学创作”、“丰富的想象力”)

5、小结:

6、出示文中小诗:(投影)

7、谈话:这首诗没有故事情节,可是通过田老师合理丰富的想象,同时自然巧妙地用诗中1-10的数字,构成一个完美,有情趣,又有趣,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8、听故事录音。(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故事情节)

(三)重点理解句子含义。

1、投影出示句子:①我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2、理解句子含义(提示谈理解方法,出示小黑板)

组织讨论小结:理解这句话,应该抓住“入迷”、“身临其境”、“发呆”、“惊醒”等词语,体会“我”听故事时入迷的程度。这个句子说明田老师的故事讲得十分精彩,我听得如痴如醉。

3、投影出示句子:②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组织讨论小结。

4、过渡谈话,全班齐读13、14节。

5、出示投影句子: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6、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两个“树”和两个数量词:十年、百年。

组织讨论小结:说明培养人才比培养树木更困难,需要的时间更长。作者之所以能够成为作家,是因为田老师的培育,所以“插柳之恩,

7、提问加深理解:上文的“柳成荫”是什么意思?

讨论小结:这是一篇文忆录,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启蒙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从小受到文学感染,在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说明“师恩难忘”,表达作者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对老师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附板书

8、老师领进门文学创作大门插柳之恩终身难忘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老师领进门 篇5

一、老师领进门

1、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你能猜测一下作者的身份吗?(赫赫有名的大作家。教师简介刘绍棠,1936年2月生,1997年3月病逝,终年61岁。刘绍棠四十余年文学生涯,历经坎坷,矢志不渝。长期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俗,地方特色,乡土题材”的创作思想,是当代乡土文学的举旗人。)

2、这位赫赫有名的大作家回到家乡,见到了阔别40年的小学老师,心情如何?(激动不已)他们的交谈中,大作家说得最多的一个词语是什么?(谢谢、感谢)

你能用激动、感谢的语气读一读这段话吗?(出示)

我仍然像40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

3、大作家深深感谢“老师领进门”,(指着课题)谁来读读课题?

同学们,这个“门”指的是什么门?(文学的大门、文学殿堂的大门。田老师把“我”领进了文学殿堂的大门!田老师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文学的种子在“我”幼小的心田里生根发芽)

4、同学们,田老师真厉害!田老师真有本事!培养了一名大作家,咱们再来读读这段话。(出示)

我仍然像40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

5、同学们,田老师当年上课时到底用了什么“绝招”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讲故事)

6、田老师编故事、讲故事真可以说是“天下一绝”!你能用课文中的三个成语来形容一下吗?(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还可以从哪看出来?

①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②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土。

谈体会、朗读指导。

二、修行*自身

1、同学们,田老师讲故事真是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长大后成了作家。“我”深深感谢田老师,可老人家却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罢了。”(出示)

有意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句话怎么理解?(比喻有心做的事办不成,无意做的事却获得成功)

田老师说的“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罢了”又该如何理解呢?(学生交流后出示)

①田老师谦虚。

②当年只不过是讲讲故事而已,不必感谢。

③田老师当年并没有刻意要去培养一名未来的作家。

④“你的成功并不是我的功劳,而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

这四种理解都正确,如果要选择一种最恰当、最符合老人家心意的理解,应该是哪一个?(第四个,在课题后板书:修行*自身)

齐读课题:老师领进门,修行*自身

2、出示,指名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怎能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何理解?(①比喻人才的培养是百年大计;②形容培养人才不容易)

“插柳之恩,我怎能忘?”如何理解?(①老师对“我”的教育、培养,我不能忘记;②即使是小的恩情“我”也不能忘记)

请你加上“因为、所以”把两句话变成一句话。(因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所以插柳之恩,我怎能忘?)

齐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怎能忘?

板书:

老师领进门——修行*自身

娓娓动听

身临其境

引人入胜

文本:

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课例1:98年执教课例

指名一生读课文。

师:"身临其境"是什么意思?

生:亲自到了那个地方。

师:"恍如身临其境"又是什么意思?

生:好像亲自到了那个地方。

师:我好像亲自到了哪个地方?

生:我好像亲自到了田老师讲的故事里的那个地方。

生:我好像来到了有小路、村子、亭子、鲜花的地方。

师:你能用"我好像就是那小孩儿……"说说"身临其境"的意思吗?

学生自说,准备2分钟。

生:我好像就是那小孩儿,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到姥姥家去……

生:我好像就是那小孩儿,在亭子里看花,伸出指头点数儿:"八枝,九枝,十枝……"

生:我好像就是那小孩儿,走在乡间小路上,经过了小村子,看到炊烟袅袅升起,看到乡村傍晚的美景。

……

师:大家说得真好,这就是"身临其境"呀!"发呆"是什么意思呢?

生:愣住了。

师:在文中"发呆"是指什么?

生:我入迷的程度深。田老师故事讲好,我还在发愣。

生:我被田老师的故事吸引住了。

师:"直到……我才惊醒。"也要说明什么?

生:说明我进入了田老师讲的故事的情境中,陶醉的程度深。

师:"捅"是什么意思?

生:碰、撞

师:"捅"能不能换成这些字?为什么?

生:不能。"捅"的程度深,碰、撞等词都不能代替。

生:不能。"捅"能体现我深深地被故事吸引住了,要用很大的力气捅一下才能让我回过神来。

师:大家体会得很好,田老师的故事确实讲得娓娓动听,我深深地入迷了。

请大家有感情地读一读。生有感情地读这一段。

课例2:2004年执教中心小学开放日课例

师:自由读读这一段,看看哪些地方都写到我听得入迷了,请你圈出来,仔细体会一下。

(学生读书,圈划。)

师:请与你的同桌一起交流一下。

同桌学生交流。

班级交流:

生:我从"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看出我听得入迷,听得入了迷是直接写了,"恍如身临其境"是我好像亲自到了那个地方,也可以看出。

师:对这一句还有什么理解,请补充。

生:"恍如身临其境"可以看出作者好像就是其中的小孩儿了,进入故事中去了。

师:能用"我就好像是那个小孩儿……"具体说说"恍如身临其境"吗?

生思考,交流。

(交流五六名学生,比课例1的交流更生动,具体内容略。)

师:还有哪些地方也可看出我听得入了迷?

生:我从"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可以看出,田老师都已经不讲了,我却沉浸在故事中,人也在发呆。

师:发呆原来是贬义词,用在这里是指我入迷的程度深,似乎走进了故事中的境地。继续交流。

生:我还从"直到……才"看出,因为"直到……才"是过了很长的时间,我进入故事情境的时间很长。

生:我从"惊醒"可以看出,"惊醒"好像是从睡梦中突然醒来,文中的我听田老师讲故事入了迷,好像是做了一个梦。

师:确实听得出神了!

生:我还从"捅"看出,"捅"是用力碰了一下,一般轻些的动作我还不会惊醒呢!

师:同学们通过读书、交流,对"我"听田老师讲课入了迷体会得真好。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戛然而止"是什么意思?

生:"戛然而止"就是突然间就停止了。

生:田老师讲得那么好听,为什么戛然而止了呢?

生:因为下课时间到了。(众笑)

生:因为他想让学生自己编下去,想下去。

师:对,他想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生:课文为什么要写我听得这么入迷?

生:从我的入迷可看出田老师的讲课娓娓动听,引人入胜。

生:只有我听得入迷了,我幼小的心田才会播下文学的种子。

师:确实如此,请同学们把这一段读一读,再体会一下。

生有滋有味地读

解读:

从98年到2004年,是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逐渐过渡到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从本人在这两年所执教的同一内容的两个课例不难看出,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在这几年中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即有循循善诱的课堂组织者和引导者转变为与学生平等对话的课堂引领者和合作者。

课例1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思路上突出了一个"导"字,抓住文本中描写的"我"入迷的要点,引导学生思考、感悟、想象。比如对"身临其境"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想象,再如对"发呆"、"捅"、"惊醒"等的理解,学生均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而得之。教师循循善诱,在关键处点拨,问题衔接处过渡,重点之处强调,思路堵塞之处疏通,阅读教学的流程可谓清晰流畅,一切尽在老师的有条不紊的组织之中,教学目标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水到渠成。但在整个过程中,始终都有一双无形的牵着学生的手,这对学生的各方面发展是一种阻碍和制约,缺乏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在课例2的教学中,教师在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充分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深入文本思考,"潜心会本文,披文以入境",并与同伴交流,共同体验、感悟,实现与文本的平等对话。在与教师、同学的交流时,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再一次实现平等对话。学生在对话中,在对文本的反复琢磨中,体会到了语言文字的精妙;在身心放松,精神高度自由和松懈的状态下,学生思维活跃,反应热烈,富有灵性的言语自然而快捷地产生。这种精彩的课堂缘于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缘于师生角色的转变,缘于课堂上师生的平等对话。正因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的质疑才是真正的质疑,不是走过场算了。如对戛然而止的感悟,是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即时生成的,也是课例1中所未发现的。从课例2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质疑是有价值的,闪现着学生智慧的火花,教师应抓住这种课堂上一纵即逝的机遇,顺藤摸瓜,可以实现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这也恰恰正是课堂教学的精彩。可见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才能放开学生思维的束缚,给学生一个想象的广阔空间,使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时常会问自己,怎么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在课堂上平等对话,共享语文学习的美好。我想:只有教师对自己角色有了正确的定位,蹲下身来,树立课堂上教师始终是服务于学生的意识,才能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实现我们教学的智慧。

老师领进门 篇6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利用工具书学懂课文中的生字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句子的含义。

2、学生提出课文中不懂的问题相互探究解决。

3、能写师生相逢的动人场面、对话。

学习重点: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有关句子的含义。

学习难点:

写师生相逢的动人场面、对话。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一)课前播放《每当我轻轻走过老师窗前》这首歌。

(二)学生认真听歌,说说听了这首歌后有什么感受?

导语:同学们,老师像园丁,默默耕耘着这片神圣的乐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写老师的课文《老师领进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一)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

要求:请同学们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通顺、正确,把自己最感动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作者40年来一直记忆犹新的情景和深藏在内心的感激之情;并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二)交流阅读中最让人感动的句子,要求叙述简洁、有条理。

(三)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同学间相互解答。

三、拓展延伸,表达运用。

你能猜测一下作者的身份吗?(赫赫有名的大作家)他就是现代作家刘绍棠。 介绍作者在文学上创作取得成就,引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刘绍棠,13岁开始发表作品,15岁成名,被誉为“神童”作家。青少年时代的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青枝绿叶》、《山楂的歌声》、《中秋节》、《瓜棚记》、《私访记》和长篇小说《运河的桨声》、《夏天》。后有长篇小说12部,中篇小说等40余部和《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系列》等出版。他的作品深受国内外读者喜爱,十多部作品荣获全国奖,多部作品被译成十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发行。(让学生自由读) 这位赫赫有名的大作家回到阔别40年的家乡,见到了当年的小学老师,思绪万千,一位的作家,回乡探亲,在村庄的小河边遇到了40年前的小学教师(出示画面),发挥你的想象,结合课文内容,描述一下当时师生相逢的动人情景。

1、我是小才人:一位的作家,回乡探亲,在村庄的小河边遇到了40年前的小学教师(出示画面),发挥你的想象,结合课文内容,描述一下当时师生相逢的动人情景。(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呈现自己的感受,可以写,也可以找同学演演这个动人的情景。)

2、齐读第8小节。问:刘绍棠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感谢) 你能用激动、感谢的语气读一读这段话吗?(出示) 我仍然像40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 “恭恭敬敬地行礼”是怎样行的?读好这段话。

四、深入理解题意

因为老师在他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所以大作家深深感谢“老师领进门”。(指着课题)这个“门”指的是什么门?(文学的大门、文学殿堂的大门。)课题怎么解释?(田老师把“我”领进了文学殿堂的大门!田老师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文学的种子在“我”幼小的心田里生根发芽)

五、转换角色,走进文本

那么田老师当年上课时到底用了什么“绝招” 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请看一个例子,课件出示诗

(一)我是小老师:假如你是文中的田老师,你将如何给学生念小诗或讲故事,请选择其中的一个内容练练。

(二)交流汇报

1.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模拟的诵读;

2.请学生评价:像不像田老师?(评价从语气、语调、情感等方面展开,先以肯定为主);

3.请学生思考:在朗读中还有什么地方改进? 这首诗没有故事情节,可是田老师是怎么教的?(指名学生读文)

田老师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觉得田老师教的这个故事妙在哪里?绝在哪里?(育人、1-10 )

(田老师通过合理丰富的想象,自然巧妙地将诗中1-10的数字,构成了一个完美,有情趣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真是“寓教于乐”啊!)、田老师编故事、讲故事真可以说是“天下一绝” !你能用课文中的三个成语来形容一下吗?(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教师板书,你还可以从哪看出来?

①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②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土。(理解含义)(田老师像“春雨入土”般的教育悄然无声地进入到了孩子的心田,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他就是这样渐渐地把“我”领进文学创作之门的)

谈体会、朗读指导

语言的迁移运用:请学生选择“身临其境 娓娓动听 引人入胜”等词语联系课文内容也可以用自己的话,对田老师说几句话。(让学生在与文本、作者的对话中,真切感受到田老师是一位文笔和口才都很好的、充满爱心的老师。)

六、最后一段师读并出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怎能忘?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如何理解?(①比喻人才的培养是百年大计;②形容培养人才不容易)

“插柳之恩,我怎能忘?”如何理解?(①老师对“我”的教育、培养,我不能忘记; ②即使是小的恩情“我”也不能忘记)

作者之所以能成为作家,是因为田老师上课那么的生动,在我幼小的心灵播下了文学的种子,所以插柳之恩,我怎能忘?(指名读、齐读)

2、可老人家却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罢了。”(出示)这句话怎么理解?(比喻有心做的事办不成,无意做的事却获得成功)田老师说的“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罢了”又该如何理解呢?(你的成功并不是我的功劳,而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师小结并板书:老师领进门,修行靠自身 齐读

七、做个小作家 我们现在已经是五年级的毕业生了,马上就要离开母校,离开培养教育了我们五年的老师,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指名说)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下面请同学们拿出本子,请你用最真诚的心向我们敬爱的老师写几句赞美、感激、祝贺的话。(放音乐) 反馈。

八、全体起立向所有的老师敬礼 最后让我们用歌声唱出心中的感激之情,好吗?唱《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九:板书设计: 老师领进门, 修行靠自身 田老师 身临其境 刘绍棠 娓娓动听 引人入胜 桃李情深

老师领进门 篇7

之一

作者:方丽春

一、老师领进门

1、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你能猜测一下作者的身份吗?(赫赫有名的大作家。教师简介刘绍棠,1936年2月生,1997年3月病逝,终年61岁。刘绍棠四十余年文学生涯,历经坎坷,矢志不渝。长期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俗,地方特色,乡土题材”的创作思想,是当代乡土文学的举旗人。)

2、这位赫赫有名的大作家回到家乡,见到了阔别40年的小学老师,心情如何?(激动不已)他们的交谈中,大作家说得最多的一个词语是什么?(谢谢、感谢)

你能用激动、感谢的语气读一读这段话吗?(出示)

我仍然像40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

3、大作家深深感谢“老师领进门”,(指着课题)谁来读读课题?

同学们,这个“门”指的是什么门?(文学的大门、文学殿堂的大门。田老师把“我”领进了文学殿堂的大门!田老师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文学的种子在“我”幼小的心田里生根发芽)

4、同学们,田老师真厉害!田老师真有本事!培养了一名大作家,咱们再来读读这段话。(出示)

我仍然像40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

5、同学们,田老师当年上课时到底用了什么“绝招”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讲故事)

6、田老师编故事、讲故事真可以说是“天下一绝”!你能用课文中的三个成语来形容一下吗?(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还可以从哪看出来?

①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②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土。

谈体会、朗读指导。

二、修行靠自身

1、同学们,田老师讲故事真是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长大后成了作家。“我”深深感谢田老师,可老人家却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罢了。”(出示)

有意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句话怎么理解?(比喻有心做的事办不成,无意做的事却获得成功)

田老师说的“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罢了”又该如何理解呢?(学生交流后出示)

①田老师谦虚。

②当年只不过是讲讲故事而已,不必感谢。

③田老师当年并没有刻意要去培养一名未来的作家。

④“你的成功并不是我的功劳,而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

这四种理解都正确,如果要选择一种最恰当、最符合老人家心意的理解,应该是哪一个?(第四个,在课题后板书:修行靠自身)

齐读课题:老师领进门,修行靠自身

2、出示,指名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怎能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何理解?(①比喻人才的培养是百年大计;②形容培养人才不容易)

“插柳之恩,我怎能忘?”如何理解?(①老师对“我”的教育、培养,我不能忘记;②即使是小的恩情“我”也不能忘记)

请你加上“因为、所以”把两句话变成一句话。(因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所以插柳之恩,我怎能忘?)

齐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怎能忘?

板书:

老师领进门——修行靠自身

娓娓动听

身临其境

引人入胜

小学语文《老师领进门》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老师引导下,发展学生的语言,能联系上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小学老师的深深的感激之情,从而加深对“师恩难忘”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质疑

1、谈话:“记得诗歌《爸爸的老师》吗?”(出示这一课文,齐声朗诵)是啊,无论多么伟大的任务,都从学习识字、学习简单的加法开始,都有启蒙老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一位作家写的,回忆了他的启蒙老师。

2.板书课题:老师领进门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老师是谁?老师领谁进什么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交流课题提出的问题

(随机形成板书:)领进

田老师—————→(文学创作之门)

刘绍棠

2、“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介绍作者(课件)

3、引入:同学们,田老师真厉害!真有本事!培养了一名大作家,田老师到底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当年上课时到底用了什么“绝招”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讲故事)

三、研读课文田老师讲故事部分

1、找到田老师把一首小诗编讲的故事部分(第5—10自然段),快速的轻轻读一读,想想,课文从哪些地方看出田老师是一位讲故事高手?

2、交流:你觉得田老师讲故事的本事怎样?田老师编故事、讲故事真可以说是“天下一绝”!你能用课文中的三个成语来形容一下吗?(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

3、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来?交流出示句子。

①我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组织讨论:

A、问:这句话是围绕句子中哪个词语来写的?(入迷)“入迷”是什么意思?句中的哪些词语生动的表现了“我”入迷的样子?

B、联系上下文想想“我”为什么会入迷?

C、这句话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意思?(田老师讲故事娓娓动听、引人入深、身临其境;我喜欢听田老师讲的故事,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被田老师的文学艺术吸引了,感染了,从此我爱上了文学,形成了从事文学的愿望。)

②小结过渡

一首小诗就有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故事就是一粒文学的种子,播入我幼小的心田。

出示句子:

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A、“门下受业”是什么意思?(跟老师学习)这是个什么句子?从那里看出的?(比喻)

(明确这是个比喻句,重点词语是“春雨点点入地”)

B、都是些什么故事?从动人的故事中读懂了什么?(田老师口才好,文笔好,想象力丰富。还教给我做人的道理。)

C、小组讨论:田老师讲故事和“春雨点点入地”有什么联系?

(田老师那上千个故事不仅把作者引入令人神往的境地,而且大大激发了他的想象力,激发了他编故事的欲望,这样也就把他领入了一扇文学创作之门。田老师的教学方法真高明!)

作者为什么要用“春雨”来比喻呢?闭上眼睛想象:当种子受到春雨的滋润会是怎样的情景?它会有怎样的感受?

(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感受作者内心的舒畅、欣喜以及对田老师的感激之情。)

个别朗读句子将作者的舒畅、欣喜、感激之情表达出来。

D、田老师像“春雨入地”般的教育悄然无声地进入到了孩子的心田,这不禁让我们想到了一首古诗(出示)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田老师就是这样渐渐地把“我”领进文学创作之门的。

四、研读课文感谢老师部分

1、正因为这些,当我功名成就,衣锦还乡的时候,看到我阔别四十年老师,我还像小学生一样向老师鞠躬。来读一读(出示句子)

2、师:回到现在,作者再次看到田老师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心情?

生:感激之情

3、(师白):大作家深深感谢“老师领进门”,(指着课题)

同学们,这个“门”指的是什么门?(文学的大门、文学殿堂的大门。田老师把“我”领进了文学殿堂的大门!田老师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文学的种子在“我”幼小的心田生根发芽了。)

2、面对学生的深深感谢,田老师是怎样做的?

老人家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阴啊!”(出示)

(1)理解“无心插柳柳成阴”的意思。

(学生交流后出示):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

(2)田老师说的“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罢了”反映了什么?

①田老师谦虚。

②当年只不过是讲讲故事而已,不必感谢。

③田老师当年并没有刻意要去培养一名未来的作家。

④“你的成功并不是我的功劳,而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

这四种理解都正确,如果要选择一种最恰当、最符合老人家心意的理解,应该是哪一个?(第四个,在课题后板书:修行靠自身)

齐读课题:老师领进门,修行靠自身

3、出示,指名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何理解?

(①比喻人才的培养是百年大计;②形容培养人才不容易)

“插柳之恩,终身难忘。”如何理解?

(①老师对“我”的教育、培养,我不能忘记;②即使是小的恩情“我”也不能忘记)

齐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这句话大家来读读,你读出了作者对田老师的什么感情?

(培养一个人才要花费很多的心血,即使田老师谦虚地认为自己并没有特别为作者做过什么,但作者仍旧对老师当年的栽培深怀感激。)

4、感情朗读

——当作者回忆起自己的老师讲述着那娓娓动听的故事时,他不禁感慨万千,情感流淌于笔端,写下这样一句话——(齐读最后一段)

——当作者回到家乡路遇恩师,感激之情涌上心头时,他深情地写下了这样的话语——(齐读最后一段)

——当作者功成名就,在文学上取得伟大的成就时,他还时时想起这句话——(齐读最后一段)

真是“师恩难忘,难忘恩师”啊!(板书: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5、刘绍棠认为,田老师对自己的影响很大,所以一直以来在他的作品里有很赞美老师的话,让我们来轻轻吟诵吧——(大屏幕出示)(配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五、小练笔:写几句表示祝福和赞美老师的话。

几十年过去了,作者对他的恩师念念不忘。六年的小学生活,你肯定也有难忘的老师,请你写几句话向老师表示祝福或赞美。

六、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真是师恩难忘啊!有一天,当你长大成人,面临选择自己职业的时候,你也许会发现正是由于当年的一位老师激发了你对于某一专业的兴趣才决定了你今天的选择。当然,有句话说得好,老师领进门,修行靠自身。走进门后,想开拓出一片更广阔的天地,还要靠自己不懈的努力!

七、朗诵诗歌:感谢您,老师!

板书设计

领进

田老师—————→文学创作之门)

刘绍棠

插终

柳生

之难

恩忘

上千个故事

老师领进门 篇9

一、 教学目的:

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小学老师的深深的感激之情,从而加深对"师恩难忘"的认识。

2、 在老师引导下,能联系上下理解并说出课文中部分句子的意思。

二、 教学过程 :

(一) 过渡谈话,引入新授内容

(二) 阅读理解课文

1、 请三位同学朗读课文

2、 思考讨论;出示投影画面: 此时"我"向老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情?

3、 组织讨论后读课题:提问讨论:老师把"我"领进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文中哪一节告诉了我们? 讨论板书:文学创作大门

4、 句子中的"这个方面"指什么?("从事文学创作"、"丰富的想象力")

5、 小结:

6、 出示文中小诗:(投影)

7、 谈话:这首诗没有故事情节,可是通过田老师合理丰富的想象,同时自 然巧妙地用诗中1-10的数字,构成一个完美,有情趣,又有趣,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8、 听故事录音。(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故事情节)

(三) 重点理解句子含义。

1、 投影出示句子:① 我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 惊醒。

2、 理解句子含义(提示谈理解方法,出示小黑板) 组织讨论小结:理解这句话,应该抓住"入迷"、"身临其境"、"发呆"、"惊醒"等词语,体会"我"听故事时入 迷的程度。这个句子说明田老师的故事讲得十分精彩,我听得如痴如醉。

3、 投影出示句子: ②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组织讨论小结。

4、 过渡谈话,全班齐读13、14节。

5、 出示投影句子:③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6、 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两个"树"和两个数量词:十年、百年。 组织讨论小结: 说明培养人才比培养树木更困难,需要的时间更长。作者之所以能够成为作家,是因为田 老师的培育,所以"插柳之恩,

7、 提问加深理解: 上文的"柳成荫"是什么意思? 讨论小结: 这是一篇 文忆录,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启蒙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从小受到文学感染,在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 子,说明"师恩难忘",表达作者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对老师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 附板书

8、老师领 进门 文学创作大门 插柳之恩 终身难忘 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老师领进门 篇10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老师引导下,发展学生的语言,能联系上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小学老师的深深的感激之情,从而加深对“师恩难忘”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质疑

1、谈话:“记得诗歌《爸爸的老师》吗?”(出示这一课文,齐声朗诵)  是啊,无论多么伟大的任务,都从学习识字、学习简单的加法开始,都有启蒙老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一位作家写的,回忆了他的启蒙老师。

2.板书课题:老师领进门 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老师是谁?老师领谁进什么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交流课题提出的问题

(随机形成板书:) 领 进

田老师 —————→(文学创作之门)

刘绍棠

2、“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介绍作者(课件)

3、引入:同学们,田老师真厉害!真有本事!培养了一名大作家,田老师到底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当年上课时到底用了什么“绝招”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讲故事)

三、研读课文田老师讲故事部分

1、找到田老师把一首小诗编讲的故事部分(第5—10自然段),快速的轻轻读一读,想想,课文从哪些地方看出田老师是一位讲故事高手?

2、交流:你觉得田老师讲故事的本事怎样?田老师编故事、讲故事真可以说是“天下一绝”!你能用课文中的三个成语来形容一下吗?(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

3、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来?交流出示句子。

①我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组织讨论:

A、问:这句话是围绕句子中哪个词语来写的?(入迷)“入迷”是什么意思?句中的哪些词语生动的表现了“我”入迷的样子?

B、联系上下文想想“我”为什么会入迷?

C、这句话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意思?(田老师讲故事娓娓动听、引人入深、身临其境;我喜欢听田老师讲的故事,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被田老师的文学艺术吸引了,感染了,从此我爱上了文学,形成了从事文学的愿望。)

②小结过渡

一首小诗就有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故事就是一粒文学的种子,播入我幼小的心田。

出示句子:

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A、“门下受业”是什么意思?(跟老师学习)这是个什么句子?从那里看出的?(比喻)

(明确这是个比喻句,重点词语是“春雨点点入地”)

B、都是些什么故事?从动人的故事中读懂了什么?(田老师口才好,文笔好,想象力丰富。还教给我做人的道理。)

C、小组讨论:田老师讲故事和 “春雨点点入地”有什么联系?

(田老师那上千个故事不仅把作者引入令人神往的境地,而且大大激发了他的想象力,激发了他编故事的欲望,这样也就把他领入了一扇文学创作之门。田老师的教学方法真高明!)

作者为什么要用“春雨”来比喻呢?闭上眼睛想象:当种子受到春雨的滋润会是怎样的情景?它会有怎样的感受?

(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感受作者内心的舒畅、欣喜以及对田老师的感激之情。)

个别朗读句子将作者的舒畅、欣喜、感激之情表达出来。

D、田老师像“春雨入地”般的教育悄然无声地进入到了孩子的心田,这不禁让我们想到了一首古诗(出示)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田老师就是这样渐渐地把“我”领进文学创作之门的。

三、研读课文感谢老师部分

1、正因为这些,当我功名成就,衣锦还乡的时候,看到我阔别四十年老师,我还像小学生一样向老师鞠躬。来读一读(出示句子)

2.师:回到现在,作者再次看到田老师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心情?

生:感激之情

3.(师白):大作家深深感谢“老师领进门”,(指着课题)

同学们,这个“门”指的是什么门?(文学的大门、文学殿堂的大门。田老师把“我”领进了文学殿堂的大门!田老师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文学的种子在“我”幼小的心田生根发芽了。)

2、面对学生的深深感谢,田老师是怎样做的?

老人家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阴啊!”(出示)

(1)理解“无心插柳柳成阴”的意思。

(学生交流后出示):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

(2)田老师说的“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罢了”反映了什么?

①田老师谦虚。

②当年只不过是讲讲故事而已,不必感谢。

③田老师当年并没有刻意要去培养一名未来的作家。

④“你的成功并不是我的功劳,而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

这四种理解都正确,如果要选择一种最恰当、最符合老人家心意的理解,应该是哪一个?(第四个,在课题后板书:修行靠自身)

齐读课题:老师领进门,修行靠自身

3、出示,指名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何理解?

(①比喻人才的培养是百年大计;②形容培养人才不容易)

“插柳之恩,终身难忘。”如何理解?

(①老师对“我”的教育、培养,我不能忘记;②即使是小的恩情“我”也不能忘记)

齐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这句话大家来读读,你读出了作者对田老师的什么感情?

(培养一个人才要花费很多的心血,即使田老师谦虚地认为自己并没有特别为作者做过什么,但作者仍旧对老师当年的栽培深怀感激。)

4、感情朗读

——当作者回忆起自己的老师讲述着那娓娓动听的故事时,他不禁感慨万千,情感流淌于笔端,写下这样一句话——(齐读最后一段)

——当作者回到家乡路遇恩师,感激之情涌上心头时,他深情地写下了这样的话语——(齐读最后一段)

——当作者功成名就,在文学上取得伟大的成就时,他还时时想起这句话——(齐读最后一段)

真是“师恩难忘,难忘恩师”啊!(板书: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5、刘绍棠认为,田老师对自己的影响很大,所以一直以来在他的作品里有很赞美老师的话,让我们来轻轻吟诵吧—— (大屏幕出示)(配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四、小练笔:写几句表示祝福和赞美老师的话。

几十年过去了,作者对他的恩师念念不忘。六年的小学生活,你肯定也有难忘的老师,请你写几句话向老师表示祝福或赞美。

五、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真是师恩难忘啊!有一天,当你长大成人,面临选择自己职业的时候,你也许会发现正是由于当年的一位老师激发了你对于某一专业的兴趣才决定了你今天的选择。当然,有句话说得好,老师领进门,修行靠自身。走进门后,想开拓出一片更广阔的天地,还要靠自己不懈的努力!

六、朗诵诗歌:感谢您,老师!

板书设计

领 进

田老师 —————→文学创作之门)

刘绍棠

插 终

柳 生

之 难

恩 忘

上千个故事

(口才好、文笔好、想象力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