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的教学设计【最新8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里是勤劳的编辑为大伙儿找到的《翠鸟》的教学设计【最新8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翠鸟的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抓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2、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课文写翠鸟外形特点和捉鱼的第一、二、三自然段
教学难点
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翠鸟的捉鱼本领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的画、形形色色的翠鸟图片、翠鸟叫声、苇秆
设计理念
使学生了解翠鸟的外形及生活习性,让学生认识鸟儿,走近鸟儿,从而爱上鸟儿,保护鸟儿。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翠鸟》这篇课文,同学们下去查找了资料,谁来介绍一下翠鸟?
生:翠鸟又名鱼狗,也叫叼鱼郎,属于佛法僧目,翠鸟科。由于该鸟全身以翠绿色为主,所以就叫翠鸟。嗜食鱼类,所以也被人们称以“鱼虎”、“水狗”、“鱼狗”等名称。翠鸟的寿命很短,大概也就二年。
生:翠鸟具有高超的捕鱼本领。它天生有一种人类无法做到的俯冲绝技。因此被人们封为“捕鱼能手”。
生:翠鸟是一种羽毛美丽的观赏鸟,背上、尾巴上的羽毛在某种角度的光线照射下,会发出翠绿色的光芒,即使羽毛掉落了也不会退色。所以翠鸟的羽毛可以用作工艺装饰品,非常漂亮。
师:刚才我们同学介绍到翠鸟全身以翠绿色为主,看课文,找出翠鸟羽毛是绿色的句子读一读。
生: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师:“翠”还指绿得发亮,说明翠鸟的羽毛有光泽。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了解翠鸟的欲望)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自己读,找找翠鸟身上还有那些颜色?
生:腹部赤褐色的羽毛,红色的小爪子
师:加上漂亮的绿色,谁能用一个词形容一下?
生:颜色鲜艳
师:课文还描写了翠鸟的什么?
生:透亮灵活的眼睛,又长又尖的觜
师:按顺序说一说课文是怎么描写翠鸟外形的。
师小结:第一自然段按这样的顺序描写了翠鸟的外形,重点描写了翠鸟的羽毛,我们不仅知道了翠鸟样子,还了解了它的外形特点。同学们在描写小动物的外形时就可以学习这样的方法,按顺序,抓特点,突出重点。
拿出自己课前画好的翠鸟到前面展示,互相欣赏,把画送给自己的学习伙伴。
师:谁能用一个此概括一下翠鸟的外形?
生:小巧玲珑(师板书)
资料:翠鸟体长15厘米左右,和寻常一般麻雀大小,称的上是小巧玲珑。
齐读第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翠鸟的外形,学习作者抓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同时为后面明白翠鸟的捉鱼本领和外形特点之间的关系作好铺垫)
三、学习二、三自然段。
过渡:外形漂亮,还要有真本领才行。翠鸟有什么本领?
生:某某同学刚才介绍了,它的捕鱼本领高超。
师: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翠鸟捕鱼的活动?
生:二、三自然段。
师:自己读,画出写翠鸟捕鱼时的动词。
指名说动词:注视、等待、蹬开、飞、叼起、贴、飞
指名读二、三自然段,强调动词。请读得好的同学说说怎样读好。
生:我认为第二自然段应该读轻一些。
师:为什么?
生:因为翠鸟在等鱼,声音太大就把小鱼吓跑了。
师:那第三自然段呢?
生:我觉得应该读快,慢了就抓不住鱼了。
练读。强调:尽管——还是——
《翠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2
一、揭题
师:儿时,在这条西河上,行驶着几艘渔船。其间,许多鱼鹰立于船头,像列队的士兵,待渔人一挥竿子,它们就纷纷下水捕鱼。今天,我们也要认识另一种善于捕鱼的小鸟,它外行小巧,色彩艳丽,这就是——翠鸟。(板书课题)
点评:用孩提时的富有感染力的亲历见闻拉近与文本的距离,吸引儿童的情趣;消除拘束感,努力构建与学生“共鸣”的平台,营造轻松、愉快、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自主提问
师:一起深情地叫叫它的名字。
生:翠鸟。
师:学习文章前,你想知道有关翠鸟的那些知识?
生:我想知道翠鸟的颜色。
生:我想知道翠鸟怎么捕鱼的。(板书:捕鱼)
师:刚才那位想知道翠鸟什么颜色的同学,我想告诉你,颜色只是样子的一个方面,希望你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该生点点头)(板书:样子)
生:我想知道翠鸟住在哪里?(板书:住处)
点评:巧妙运用阅读的期待效应,激活求知欲望;并得体、自然地处理好学生的回答与板书的“冲突”问题。
三、明课文结构,择学习内容
师:现在大家带着这3个问题去读课文,一组一个自然段;想想解决这三个问题,该分别学习哪个部分?
(生分小组读1~4自然段,师小声地与生跟读,后师读5自然段)
生1:要知道翠鸟的样子,应该学1自然段;要知道它怎么捕鱼,应该学3自然段;要知道他的住处应该学第4自然段。
师:大家同意这种说法吗?
生2:不同意,第2自然段也是写捕鱼的。
师:说说自己的理由。
生2:因为2自然段写翠鸟捕鱼时在等小鱼。
师:你很细心,善于思考,我同意你的说法。(师随即在板书上注明段落归属)
(故作神秘状)
师:我们先学习哪个部分好呢?(众生开始持不同的意见)
师:谁说得有道理,就遵照谁的意见,好吗?
(生思考、作答)
生3:我说不出什么道理,就是想看看翠鸟长什么样。
师:你很诚实,其实你已经说出了道理。
生4:因为我首先看到第1自然段,我们应该按书上的顺序来学。(众生笑)
师:她说的好像也有道理。
生5:我想先学写样子的部分,再学写捕鱼的部分,这样我就可以研究一下翠鸟为什么善于捕鱼。(师带头鼓掌)
师:翠鸟善于捕鱼不假,你的回答证明你更善于思考。
师:我们就遵照大多数同学的意见,先学习描写样子的段落。
点评:分组朗读,对教师而言,可以摸清学生现有的认知状况;对学生而言,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段落的主要内容,同时培养了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变被动牵引为主动参与,变循规蹈矩为自主择取;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有权利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把阅读自主权还给学生,他们将会学得更加主动、更加轻松。
四、学习第1自然段
1、引导读懂这段话:
师:自由朗读这一段,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生1:我读懂了翠鸟的颜色很鲜艳。
生2:我读懂了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
生3:我读懂了翠鸟的样子。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3:它有一双红色的小爪子和鲜艳的羽毛,还有透亮灵活的眼睛和又尖又长的嘴。
生4:我读懂了作者用爪子、羽毛、眼睛、嘴来写翠鸟的样子。
生5:我读懂了翠鸟的颜色有三种。
(师:哪三种?)
生5:橄榄色、赤褐色、浅绿色。
生6:我读懂了翠鸟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和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点评:设计这一环节,考虑到了学生受不同年龄、文化背景、认知水平差异的影响,有的能深究,有的则理解肤浅,有的仅停留于文字表面。既要照顾个性差异,又要留有一定的空间,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读有所悟,读有所思。
2、出示板书:
⑴ 书上用了哪些词语来写具体翠鸟的样子的,请同学们填空。
板书:
( )的爪子 头:( )的头巾 样子:( )的羽毛
腹:( )的衬衫 ( )的眼睛 背:( )的外衣
( )的嘴
(生作口头练习)
师:你发现所填的词有什么规律吗?(生思考)
生1:有很多表示颜色的词。
师:都有哪些呢?
生1:红色、橄榄色……
生2:还有一个“又尖又长”是描写形状的。
点评:语文教学不能忘了“根”──字、词的品析与深度挖掘。
⑵ 研读句子:
师:你喜欢翠鸟吗?(生点头示意喜欢)
师:你用什么语气来读你喜欢的部分呢?自己练一练,试一试。
片段:
生1:我准备用赞美的语气读2、3句。(生读)
师:想赞美它什么?
生1:我赞美它漂亮。
师:你也读得漂亮。
生2:我用羡慕的语气读第2句。(生读)
师:你羡慕它什么?
生2:我羡慕它的颜色多,很鲜艳。
生3:我准备用喜欢的语气读第1句。(生读)
师:不好,你没抓紧苇秆,快掉下来了。(众生笑)能再试一次吗?(生再读)
师:这一次就安全多了。
(生4受到启发):我准备用小心的语气来读第1句(生读)
师:你因何而小心?
生4:我怕掉下来,读到这儿时,我的心里很紧张。
师:真是个感情丰富的孩子。
……
点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包办代替,越俎代庖;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充分专注地读,在朗读中与文本产生共鸣,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3、引背这个段落:
(出示翠鸟挂图)根据板书和挂图,在教师的引导下背诵这个部分。
点评:符合儿童认知规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将重点词句进行迁移。
五、学习第2、3自然段
1、明结构:
师:对想知道翠鸟怎么捕鱼的孩子,现在可以来精神了。自由读2、3自然段,完成下列填空。
(出示板书)过程:(等待)→( )→( )
(生读后,作答如下):(等待)→(叼鱼)→(飞走)
师:有不同的填法吗?(生继续作答):
(等待)→(捕鱼)→(飞远)
(等待)→(疾飞叼鱼)→(贴着水面飞走)
(一生突然举手):老师,我觉得应该是四个空才对,因为还有“蹬开苇秆”这个过程。
(师停顿了几秒):说说你的答案。
生:(等待)→(蹬开苇秆)→(似箭叼鱼)→(贴着水面飞走)
师:你的建议很及时也很有说服力,不得不令我佩服,我用最真诚的掌声感谢你,感谢你的勤于思考。(众生也鼓掌)
点评: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在此得以彰显。阅读就是要体现个性化,设计这样的填空就是要鼓励有不同的填法;学生不迷信“权威”,敢于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与课堂上教师营造出的和谐民主的氛围是分不开。
2、研读句子:
师:研究一下2、3自然段的句子;找出自己读得最好的,理解得最透的句子与小组内同学交流。
(生读,汇报,交流,共同研究。)
师:谁愿意把你的研究成果展示一下,与大家分享。
片段一:
生1:我读第三自然段第3句:翠鸟蹬开苇秆……叼起……贴……飞远了。
师:说说自己理解。
生1:读这句时要快一些,因为不“快”小鱼就跑了。
师:还有补充吗?
生2:读这句时还要读重一点、,有力一点,因为这里面有许多表示动作的词。
师:能说一下表示动作的词吗?
生2:蹬开、飞、叼起、飞远。(师示意学生加上小黑点)
师:你能读吗?
生2:能(生2读)
师:两个孩子的回答都很精彩,不但读得好,还总结出了翠鸟捕鱼时的两大特点──快而有力。
师导读:假如我是一只小鱼,一只机灵的小鱼,你们是翠鸟,(众生微笑)44只翠鸟(学生人数44名),你们已经三天没吃“饭”了,现在食物就在你眼前(生不由自主用舌头添嘴唇),你们可别让我溜了。来!“快”而“有力”。(生齐读,达到了预期效果)
片段二:
生1:我准备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生3读:小鱼悄悄地把头……)这个句子要读得轻一点,如果读大声,会被翠鸟发现。
师:还有补充吗?
生2:我觉得“悄悄地”三个字还应该更轻更慢一点,因为小鱼很机灵,一点声音都会吓跑它。
师:有道理!你来试试。(生4读)
(师导读):现在我成了一只翠鸟,一只眼睛锐利的翠鸟,你们都是小鱼(众生笑)。大家齐读这个句子,一定要注意轻一点,柔一点,小心被我抓住(众生作惊恐状)。
(生读,效果到位)
片段三:
生1:我打算读第二自然段的第2句。(生读:他一动不动地注视……等待着小鱼游到水面上来。)
师:说说你的理解。
生1:这句话读的时候要轻要慢。因为翠鸟在等待小鱼,如果弄出很大的声音,小鱼就不会游到水面上来。
生2:前面说小鱼很机灵,哪怕是很小的声音,它都能察觉到,翠鸟不敢吓它。
师:的确如此!任何一只动物等待猎物时,都会很小心谨慎。来!翠鸟们,(师的语气顿显轻柔)一只小鱼就要出现,不要惊动它。“它一动不动”──预备读。(效果不是很好)
师:再“轻”一点、“柔”一点,小鱼就在你脚下。(这次达到预期效果)
片段四:
生:我读2自然段的第1句。(生读:翠鸟叫声清脆……又轻轻地落到苇秆上了。)
师:谁来评价一下他的朗读。
生1:他读得有气无力的,“疾飞”是很有力量的。(生1作范读)
生2:他们都把“一眨眼”读得慢,应该读快一点,因为是很短的时间。(生2范读)
师:喜欢这个句子的同学都来读一读。(生读)
(师发现“清脆”一词学生难以感悟)
师:▲▲,你会鸟叫吗?(生点头,学鸟叫)
师:怎么像乌鸦的嗓子一样沙哑?(众生笑,另一生再模仿,叫声逼真)
(师抓住这一契机范读,领读,很好地领会到词语意境)
点评: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现代教学指明了一条可行性之路,“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学生每一处反馈都是平时生活中的“积淀”。这四个片段中,都注重学生的自读自悟,并引导用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去感悟文本,演进“读中悟、悟中读”这一认知原则。
作者的表情达意,体现在具体的语句之中,要使学生领会课文内容和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必须加强对语句的品析。语文教学,朗读是调动情感的主要因素,教师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创设出“逼真的生活情境”,激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情感体验,并使之与朗读体验相融合,服务于教学。正如列宁所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引起积极的关注、记忆和思考。”
五、学习翠鸟“住所”的部分
师:这部分很容易理解,谁来试着朗读一下。
(生读)
师:怎么像个十几岁的渔翁?听老师朗读,看看老师像多少岁的渔翁?
生:八十岁。
师:那好,你们都来当一回八十岁的渔翁。(众生笑,模仿教师语气读)
师:老渔翁的话,有什么想说的?
生1:我们应该爱护所有动物。
生2:翠鸟的家原来在陡峭的石壁上。
生3:翠鸟捕鱼要飞这么远,很辛苦!
生4:那个孩子想捉一只翠鸟,说明翠鸟的确很漂亮。
……
点评:阅读也是一种再创造,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不同的学生由于情感不同,理解问题的角度不同,因而他们对问题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板书】
翠鸟
(红 色)的爪子 头:(橄榄色)的头巾
① 样子 (鲜 艳)的羽毛 腹:(赤褐色)的衬衫
(透亮灵活)的眼睛 背:(浅绿色 )的外衣
(又尖又长)的嘴
②③ 捕鱼 等待 → 叼鱼→ 飞走
④ 住所 陡峭的石壁上
《翠鸟》教案 篇3
一、导入
1、板书课题
2、投影出示开头
无端地想起了翠鸟。
我没有亲见过翠鸟,印象中只是有一种鸟,一身葱绿的羽毛,像箭一般从梦境中掠过。我认同它便是翠鸟,在我十岁时读书的课本里飞起的鸟。近二十年了,经常会想起,没有什么理由。
3、这是当代青年作家程福康的散文《翠鸟》开头的一段。文章叙述了他从十岁学过《翠鸟》这篇课文后,(你们今年几岁)渴望看一眼翠鸟,却始终没能如愿的心理感受。近二十年了,他会常常想起翠鸟,翠鸟有时还会出现在他的梦中。你们看今天咱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曾经给一个人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由此可见,课文
所描写的翠鸟一定很有特点或者很可爱。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现在咱们在把课文认认真真地读一遍,看看课文那个地方描写的翠鸟最有特点或最可爱,一会你站起来给大家读读,可以是一句话,可以是两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
二、学文
第一段
1、第一句:①小爪子抓地紧不紧?②把红色突出一下再读。
2、第二句:①它长得漂亮吗?总起句该怎么读?要读出赞叹的语气。
②它哪儿长得漂亮?你用赞美的语气接着往下读。师引读:“它长得可真漂亮……”
3、想象:大家闭眼睛,你来根据我的描述,想象翠鸟的样子。(师描述)投影轮廓你看这只翠鸟是多么漂亮啊!它漂亮吗?
4、练读:老师和同学们听说翠鸟很漂亮,都慕名来观赏,可是太远看不清楚,大家听说你知道翠鸟是什么样的,都想听你来介绍,但不能拿着课本,你赶快再读读这段,一会可别给大家介绍错了。(生读)
5、点鼠标,根据叙述填颜色。(生介绍)不知从哪儿又飞来一只。(生介绍)现在又飞来一只,咱们一块来介绍吧,老师做提示。
第二段:
1、第一句:①这一句写了什么?还写了什么?怎么读才能突出它飞得快?怎么读才能突出它叫得清脆?怎么读才能突出它飞得轻?(清脆、贴、疾、一眨眼、轻轻地)(个别读、齐读)
2、第二句:这段的第一句写翠鸟的飞,突出了一个“动”字,这句写翠鸟一动不动,好像雕塑一样,突出了一个“静”字,现在谁试着把翠鸟捕鱼前的沉着,冷静读出来。②③
3、这段的两句话,一句写动,一句写静,很有特色,现在咱们比较着把这两句再读一下,女生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
提示语:它(像雕塑一样)一动不动,(精力高度集中)注意着泛着微波的水面,(它有足够的耐心)等待着小鱼游到水面上来。
4、(投影)咱看看它飞得快不快,落得轻不轻?我一说“飞”,大家就眨一下眼。这次眨眼眨快点。你再眨它又落下了,这次可别眨了。
再看一遍,咱们试着给配一下音。(待续)
第三段:
1、第一句读出小鱼的机灵,突出“悄悄地”
2、第二句是个过渡句,点出它的作用,强调翠鸟机灵。
3、第三句这句写了什么?怎样读才能突出捕鱼的迅速。(蹬、箭、叼、一下子)语速稍快,个别读、齐读。
4、第四句这句话有没有用?在读这句时,语速要稍慢些,突出捕鱼后的那种宁静。
5、投影①现在咱欣赏一下翠鸟捕鱼的过程。②试着配一下音。
第四段:
1、看到这么可爱的翠鸟,我们真想捉一只来饲养,老渔翁看了看我们说了几句话,咱们一起来读。
2、老渔翁说了这么多话,他最想说的是哪一句?
3、他教育我们不要捉鸟,所以这句应读得语重心长。(男生、女生、齐读、反复读)
第五段:(此段视时间情况可省略)
听了老渔翁的话,我们又是怎么做的,咱们齐读最后一段。
总结:
1、这翠鸟真是太可爱了。现在假设我就是那位十岁学过这篇课文,近20年了,还对翠鸟念念不忘的程叔叔,今天他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他想和翠鸟说说话,大家配合一下,你们就演翠鸟,现在大家闭眼把自己想象成一只翠鸟。睁眼,我看看你们进入角色没有,指一生,你是谁?
①小翠鸟,这么多年了,我从没见过你,可还是经常想起你,你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②你长得怎么个漂亮法?给我说说吧!(头、背、腹)可一块说
③在我的印象中,你有一双小红爪子紧紧地抓住了苇秆,你抓得这么紧干什么?
④你的眼睛长得这么透亮灵活有什么用吗?像我戴副眼镜不也挺好吗?
⑤你的嘴又尖又长,有什么好处吗?
⑥你喜欢怎么飞?你飞得这么快,怎么还落得那么轻?
⑦你是怎么捉鱼的?(齐:我蹬开苇秆……)捉鱼之前,你像雕塑一样一动不动这是为什么?
⑧小翠鸟,你太可爱了,我太喜欢你了,你跟我回家吧!我天天给你买新鲜的小鱼吃。
1、小翠鸟们,谢谢!谢谢你们帮我重温了20年来的翠鸟梦,为了表示对你们的感谢,我把这篇课文概括成几句话,可以帮助你们更好的理解课文,现在就让给你们上课的王老师领你们读读吧!
2、要不,现在我就领大家读读?
3、翠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需要加以爱护。其实,除了翠鸟之外,还有很多动物,也都是我们的朋友。正是有了他们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丰富多彩,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更加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让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在大自然中快乐、自由地生活吧!
附:
翠鸟
翠鸟又唤钓鱼郎,捕鱼美名响四方。
平日爱停苇杆上,彩羽鲜艳真漂亮。
玲珑身材宜飞行,小红爪子有担当。
尖长嘴巴不留情,眼睛灵透闪光芒。
静如雕塑盯微波,疾似利箭鱼奈何。
转瞬之间影无踪,苇杆还晃水空漾。
喜极欲捉来饲养,但闻翁言念头藏。
翠鸟是友远方来,护之方显情谊长。
《翠鸟》教案 篇4
课文说明:
课文生动形象的介绍了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我们"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在读清每句话的意思的基础上,理解一段话讲了几层意思,抓住段的主要内容。
3,学习用"总 分" 的方法写一段话的方法。
4,练习背诵第二段。
教学重点:分清主次,找出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第二段话讲了几层意思,抓住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板书课题: 18翠鸟
齐读课题。
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质疑。
我们就带着大家的问提,深入学习课文。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默读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 讲了翠鸟外形几方面特点
2,课文按什么顺序介绍翠鸟身上羽毛的颜色的
3,读一读有"鲜艳"一词的句予,联系上下文理解"鲜艳"一。词的意思。课文是怎样把翠鸟"颜色非常鲜艳"讲具体的
4,课文描述翠鸟羽毛的颜色的几个比喻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5,这一自然段讲了哪几层意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6,指导有语气朗读课文。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这一段有几甸话
2,指名读一读,说一说,每句话讲的什么意思
(1)"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说明什么
(2)"尽管……可还是"说明什么
(3)"苇秆摇晃,水波荡漾"都与翠鸟的哪些动作有关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3,分组讨论:(投影)
(1)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
(2)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4,指导有语气地朗读裸文。
5,按" 等待,发现,叼走"的顺序·说一说翠鸟捉鱼的过程。
(投影)填课文内容填空:
五,学习第三自然殷。
1,齐读第三段。
2,这段讲了几层意思 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们"喜爱翠鸟
4,指导有语气朗读课文。
六,放录象。进一步体会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七,齐读全文。
八,小结。
板书设计: 颜色鲜艳小巧玲拢
18 翠鸟 目光锐利动作敏捷
住在石壁上不容易捉
习题:
一,根据意思写词语。
又鲜明又美丽 ( )
飞得很快 ( )
眼睛感觉灵敏( )
只可以看到,但看起来不很清楚一~长( )
形容时间极短一~( )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颜色( ) 羽毛( ) 眼睛 水波( )
翠鸟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进而理解这些特点和翠鸟的捉鱼本领有什么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这些特点,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渐渐形成的。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通过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3.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3自然段。
教学重点
1.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课文内容。
2.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3.学习理解词语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弄清翠鸟的捉鱼本领与它的外形关系。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课文挂图或幻灯片。翠鸟彩色拼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预习
(一)启发谈话:同学们见过翠鸟吗?(出示挂图,幻灯或标本)这种漂亮的水鸟就是翠鸟,又叫“叼鱼郎”,在我国东部和南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会爱上翠鸟的。
(二)读读课文,读准字音,查,理解下面的词语:鲜艳、疾飞、锐利、饲养、玲珑。
(三)学生自学课文。
(四)检查预习。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读词语。
cuìyànfùchìhèchèn
翠鸟鲜艳腹部赤褐色衬衫
língjídàipàoruì
灵活疾飞等待小泡锐利
sìdǎixī
饲养逮住希望
注意正音:“腹”读fù,不读fú。
“疾”读jí,不读jī。
“逮”读dǎi,不读děi。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什么内容。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描述了翠鸟的外形。
第2自然段描述了翠鸟活动的特点。
第3自然段讲述了翠鸟捕捉小鱼的过程。
第4自然段告诉我们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
(二)教师出示翠鸟拼图的单个部分图形,要求学生拼成翠鸟图。
1.教师分别出示几种颜色(翠鸟各部分的着色图形),让学生辨认。
红色、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赤褐色
2.结合课文说说翠鸟各部分的颜色。
3.把几种颜色图拼成翠鸟图。
一双小爪子——红色。
头上的羽毛——橄榄色、翠绿色花纹。
背上的羽毛——浅绿色。
腹部的羽毛——赤褐色。
三、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一段
(一)提问: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讲了翠鸟外形几方面特点?
(二)回答:第1自然段共6句话,讲了翠鸟外形三方面特点。
第一句:讲翠鸟爱停在苇秆上,突出了翠鸟有“一双红色的小爪子”。
第二、三、四、五句:讲翠鸟身上的羽毛非常鲜艳。
第六句:讲翠鸟小巧玲珑,突出了翠鸟“透亮灵活的眼睛”及“又尖又长的嘴”。
(三)作者是怎样观察、介绍翠鸟身上羽毛的颜色的。
1.读一读有“鲜艳”一词的句子,再讲讲“鲜艳”的意思。(这是理解词语的第一种方法:“读一读,查一查”。)
鲜艳:鲜,有光彩的;艳,色彩鲜明。
鲜艳:鲜明而美丽的意思。
2.课文按什么顺序介绍翠鸟身上羽毛的颜色的?
先总说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再一步步从上到下就头部、背部、腹部分别具体介绍羽毛如何鲜艳。
3.联系上下文进一步理解“鲜艳”一词的意思。(这是理解词语的另一种方法:“联一联,想一想”。)
(1),画出描述翠鸟身上羽毛颜色的几个句子,把这几个句子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翠鸟羽毛的颜色给你什么感觉?
(翠鸟羽毛的颜色又鲜亮又美丽。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鲜艳”。)
(2)找出描述翠鸟羽毛的颜色时,课文用的几个比喻。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课文介绍翠鸟羽毛颜色时,用“头巾”、“头巾上的花纹”、“外衣”、“衬衫”来打比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二、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一)翠鸟活动时有什么特点?从哪里可以看出?
(二),讲讲“清脆”一词的意思。
(三)先,再联系上下文理解“疾飞”一词的意思。(为了准确理解词语,常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结合使用。)
翠鸟活动的特点,先讲了翠鸟动作敏捷。通过“贴着水面疾飞”和“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对比表现的。另一个特点是翠鸟捉鱼时等待小鱼非常专心,“一动不动”。
清脆:声音清亮好听。
疾飞:疾,快。疾飞,飞得很快。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这句话表现了翠鸟行动迅速而敏捷的特点。翠鸟在“疾飞”中,眨眼间“轻轻地停在”细软的苇秆上。在“疾飞”与“轻停”的联系中,“敏捷”便显露出来。这里一是讲翠鸟飞得低而快,二是讲停得急而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一)提问:翠鸟是怎样捉鱼的?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1.按“等待、发现、叼走”的顺序,说一说翠鸟捉鱼的过程。
2.先,再联系上下文说说“锐利”的意思。
锐利:尖锐,锋利的意思。课文先说小鱼非常“机灵”,再说“还是难以逃脱”,说明翠鸟的目光锐利极了。课文中的“锐利”指感觉灵敏。
3.先按课文内容填空,再读读句子,想一想括号里的词语的意思。
翠鸟()苇秆,()过去,()小鱼,()水面往远处()。
这句话活灵活现地再现了翠鸟捉鱼的经过。括号里的词语是翠鸟捉鱼时一连串的动作,“蹬开”、“像箭一样飞”、“叼起”、“贴着水面飞走了”,这些都是在一瞬间进行的,甚至连机灵的小鱼都没有反应过来。说明翠鸟捉鱼的动作熟练、连贯、毫不犹豫,而且从未落空。
4.说说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1)翠鸟为什么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注视着水面?(那是因为它有一双能“紧紧地抓住苇秆”的小爪。)
(2)翠鸟为什么能发现“机灵”的小鱼?(那是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
(3)翠鸟为什么在疾飞中能叼走小鱼?(那是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4)翠鸟为什么能贴着水面低飞?(那是因为它“小巧玲珑”。)
要知道翠鸟的捉鱼本领不只是因为它身体某一部分的特点,而是由于它外形各部分特点对整体发挥作用的结果。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一)齐读第4自然段。
(二)这段讲了几层意思?
这段讲了三层意思。先讲了“我们”的想法:想捉一只翠鸟。再讲听了老渔翁的话,知道翠鸟住在陡峭的石壁上,打消了“我们”想捉翠鸟的想法。最后讲了我们的希望:多看看翠鸟。
(三)“我们”为什么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1.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2.希望多停一会儿,是为了多看几眼。“远远地看着”,是因为知道翠鸟机警,怕惊走它。这里反映了“我们”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四)通读全文,进一步体会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五)小结:通过看图、学生可以看出翠鸟的外形怎样?动作怎样?(外形美,动作快),这是我们这节课的第一个收获。同时我们还学习了用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翠 鸟》教学设计 篇6
5、翠鸟
授课时间:3月7-8日
教学目标:
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理解其特点与翠鸟的捉鱼本领有什么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这些特点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渐渐形成的。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新词,理解掌握“鲜艳”、“疾飞”、“锐利”等词语意思。读懂反映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句子。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初读课文,介绍翠鸟的生长环境。
(1)翠鸟又叫“叼鱼郎”,在我国东部和南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
(2)查字典理解词语“鲜艳、疾飞、锐利”。
2.让学生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句,教师重点指导,学习生字。
(1)读课文有关句段,找出生字的词语和句子,指导运用已经掌握的学习方法理解字义。
(2)找出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加深理解。指导学法:联系句子理解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1.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有几句话?
完成填空练习:
一双的爪子;一双的眼睛;一张的嘴
(2)说一说翠鸟的外形(联系图画和课文)
(1)爪子、眼睛和嘴;
(2)翠鸟的颜色:(头上、背上、腹部)
(3)齐读描写翠鸟身体的句子。用曲线画出表示颜色的词。
(4)从上到下说一说翠鸟各部分的颜色。
理解词语“鲜艳”的意思(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并告诉学生这种方法叫做:联一联,想一想)。
(5)提示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从几个方面写的?(喜爱、习性、颜色、形状)
(6)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翠鸟活动特点。
(1)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一段有几句话。
(2)画出表现翠鸟活动特点的词语。
理解“疾飞”的意思: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也是理解词语的方法。
(3)指导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4)指导朗读。
3.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翠鸟的捉鱼本领。
(1)读读课文,想想翠鸟怎样捉鱼。
按“等待、发现、叼走”的顺序说一说翠鸟捉鱼的过程。
(2)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翠鸟它一动不动是因为它有一双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翠鸟能发现小鱼是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翠鸟能叼走小鱼是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3)指导理解:“尽管……还是……”、“像……一样”、“只有……还在……还在……”的句式,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4)读第二、三自然段。
翠鸟之所以能贴着水面疾飞是因为它小巧玲珑。
(5)从图和文可以看出翠鸟外形、动作怎么样?(美、快)
4.学习第四自然段,重点理解“我们”为什么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三、课后小结。
1.通过学习翠鸟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什么?翠鸟不仅外形美,而且有本领。(会捕鱼会隐蔽保护自己)。
2.在这节课上还学会怎样理解词语。
第二课时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1.指导背诵第一自然段。
按三层意思去背诵。第一层意思讲翠鸟爱停在苇秆上,第二层意思讲翠鸟身上羽毛颜色非常鲜艳。先总说,再一步步就头部、背部、腹部分别具体说。第三层意思讲翠鸟小巧玲珑。
2.指导背诵第二、三自然段。抓住“贴着、疾飞、停在、注视、等待”指导理解背诵第二自然段。抓住“悄悄地露出、吹小泡泡;锐利、眼睛、蹬开、飞过去、叼起、贴着、摇晃、荡漾”等词句,指导背诵第三自然段。
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本课生字较多,可归类学习。
(1)旧字带新字(部件法)。
艳、腹、褐、衬、灵、待、锐、泡、饲、疾、逮。
(2)重点指导
翠:上边“羽”和“羽”进行区分。
赤:上边是“土”字。
希:注意上边“ ”第一笔为撇“ ”,下边是“布”字。
2.出示卡片,读一读生字新词。
四、指导课后练习。
1.重点指导第2、3题。
(1)按课文原文体会括号里所填词语的意思和作用。(填的是翠鸟捉鱼动作的词语)
(2)指导理解词语,用“鲜艳、疾飞、锐利”各说一句话。
五、作业:
1、写生字词。
2、熟练背诵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3、积累好词句段。
《翠鸟》教学设计 篇7
教学要求
1 、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进而理解这些特点和翠鸟捉鱼本领的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特点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渐渐形成的,教育学生懂得爱鸟、护鸟。
2 、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4 、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
5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 —3 自然段。
教学重点
抓住描写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录像)、投影仪
课时安排:3 课时
流程展示:
展示翠鸟标本、导言入课
↓↓
投影学习目标投影学习方法
↓↓
学生质疑
↓
据疑板书导学
↓
学生再读,找出课文从几方面写翠鸟可爱
↓↓
学生读文,找出翠鸟外形特点的段落学生读文,找出写翠鸟活动特点的段落
↓↓
投影翠鸟外形图VCD 翠鸟鸣叫、飞行、等鱼时画面
↓↓
学生看图、说图文字投影描写翠鸟飞行、等鱼的语句
↓↓
投影文字描写翠鸟外形特点读文、勾重点词,并联系图画及上下文理解
↓↓
读课文,勾句子,理解重点词VCD 翠鸟捉鱼时动作
↓↓
动画按作者描写顺序出现翠鸟身体各部分结合课文,理解重点词
↓↓
对比体会作者描写顺序与自我说图的顺序完成形成性习题2
↓↓
完成形成性练习题1 →查标,对照学习目标,总结课文
↓
结束
《翠鸟》教学设计简介
《翠鸟》一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特点为:
开课即展示翠鸟标本,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该课的教学采用了目标教学法,课前定标,质疑导学中达标,总结课文时查标,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有据可依。
恰当地运用了多种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画投影展现静态的翠鸟,VCD及电脑动画体现动态的翠鸟。鲜明的画面,动听的音响,迅速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去,同时又利用文字投影出示重点句段,从而使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迅速结合。使得作者按顺序抓特点来描写翠鸟的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
在该课的教学设计中,不仅注重教给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联系图画及上下文来理解课文的方法,还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自读勾划的良好自学习惯,从而保证双基训练能落到实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形象感知,导入新课。
播放关于翠鸟的教学录像,直观形象地认识翠鸟,进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 、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 、学生互相交流难点字词。
3 、分组分段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 、投影翠鸟,学生自读,思考:这段写翠鸟的什么?(外形)
2 、提示:课文从三个方面描写了翠鸟的外形,是哪三个方面呢?
3 、四人小组自学。
4 、交流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1 )第一句:写了翠鸟爱停在苇秆上。突出外形特点:“红色的小爪子”。
(2 )第二——五句:写翠鸟的颜色。用一个词概括(“鲜艳”)。
重点理解:作者是怎样把翠鸟的颜色鲜艳写具体的?
头上:橄榄色头巾,翠绿色花纹。
背上: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赤褐色的衬衫
联系上文,理解“鲜艳”的意思(形容颜色又鲜明又美丽)。
思考:为什么作者用“头巾”“外衣”“衬衫”来打比方?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感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 )第六句
学生自读句子,找出能概括本句的词语(小巧玲珑)。
“小巧玲珑”是什么意思?哪些地方能看出它小巧玲珑?
眼:透亮灵活
嘴:又尖又长
联系上文理解“小巧玲珑”(形容又小又灵巧精致)。
5 、结合板书,小结本段
6 、指导训练朗读。
板书设计:
红色的小爪子
外形颜色鲜艳头上(头巾)背上(外衣)腹部(衬衫)
小巧玲珑眼(透亮灵活)嘴(又尖又长)
第二课时
一、试背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 、齐读课文,思考主要写了什么?(翠鸟的活动特点)
2 、学习第二自然段
自读,理解每句话写了翠鸟活动的特点。
第一句:动作敏捷
(1 )“贴着水面疾飞”说明翠鸟飞得低而快。重点理解“贴”和“疾”。
(2 )“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说明翠鸟停得急而轻。在停与飞的对比中感受翠鸟的动作敏捷。
第二句:专心机警
抓重点词体会,如:“一动不动”“注视”“等待”
通过比较“看着水面”与“注视着水面”而理解“注视”(集中注意力看)。
播放翠鸟飞与停的慢镜头,让学生具体感知。
3 、学习第三自然段
播放翠鸟捉鱼的过程,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这段写了什么?(翠鸟捉鱼的过程)
提示学生从翠鸟捉鱼的过程中找出翠鸟活动的两个特点。
第1 、2 句:锐利的眼睛
抓住“悄悄”“露”“尽管……还是……”体会。并理解“锐利”(尖锐锋利,指感觉灵敏)
第3 、4 句:行动迅速敏捷
勾出捉鱼的动作:“蹬开”“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贴着”“飞走”。从捉鱼过程中体会到(1 )翠鸟的动作熟练连贯,不犹豫不落空。(2 )动作在一瞬间完成,连机灵的小鱼也没反应过来。可见翠鸟行动迅速敏捷。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苇秆为什么摇晃?(翠鸟蹬开苇秆去叼鱼)水波为什么荡漾?(鱼儿被翠鸟叼出水面)
提示:“摇晃”和“荡漾”的时间都不可能太长,而翠鸟却完成了离开苇秆到叼起小鱼飞走的一连串动作,这说明(翠鸟的迅速敏捷)。这是作者从侧面写出了翠鸟的迅速敏捷。
4、、讨论:翠鸟捉鱼的本领与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启发:(1 )翠鸟为什么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因为它有一双能“紧紧抓住苇秆”的小爪子。)(2 )翠鸟为什么目光“锐利”,能发现机灵的小鱼?(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3 )翠鸟为什么能在疾飞中叼起水中的小鱼?(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4 )翠鸟的羽毛以绿色为主,这对它悄悄等待捉鱼有什么作用?(与草、树的颜色相近而有掩护的作用,不易被发现。)
总结:翠鸟捉鱼的本领是由它的外形决定的,并且是由它外形各部分的特点整体发挥作用的结果。
《翠鸟》教学设计 篇8
教学过程
一、遵路“趣读”
1.情境激趣。
课件出示:波光粼粼的江水,成群的小鱼在水中相互追逐,水边有一大片芦苇,在一根苍劲有力的苇杆上停着一只美丽的翠鸟。
2.初读课文,激疑引思:你们喜欢翠鸟吗?为什么?
3.再读课文,理清思路:你觉得翠鸟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课文依次告诉我们翠鸟的哪些知识?
(1)边读边完成填空:
翠鸟喜欢停在_________。它的外形_________,颜色_________,身体_________,眼睛_________,嘴巴_________,鸣声_________,动作_________,有_________的本领。它的家在_________。
(2)交流朗读后理清课文思路:
4.根据“外形美丽、行动敏捷、住处隐蔽”三点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自由朗读喜欢的段落。
二、激情“赏读”
1.翠鸟不仅外表美丽,而且动作迅速,这些很自然地激起了我们对翠鸟的一种什么感情?请用一个字写出来。
2.师生交流对翠鸟的深厚感情“:爱”。
3.补充材料,欣赏激情。
(播放根据课文内容拍摄的短片──《翠鸟的“高台跳水表演”》)
[画面配音]
翠鸟,头大体小,嘴强而直,尾羽很短,却都是些飞翔能手,速度可达每小时90公里。它名为“钓鱼郎”,却生来不会游水,跳水是它捕鱼的绝技。
翠鸟捕鱼的秘密武器是突然袭击。它们如蜂鸟一样,在离水面3~4米的高处翱翔,以芦苇或树枝为隐蔽物,看准时机猝然出击。翠鸟不但不能在水中追逐鱼类,而且一经入水,它就成了一个十足的瞎子。因此它必须准确地计算出理想的进击角度、水的折射率和鱼正在游动的提前量,以此确定一个恰当的跳水时间。
翠鸟扎进水中的动作是如此迅猛,以致在水中不得不用翼翅“制动”。在它扎入水中的瞬间,由羽毛引起的一定数量的压缩空气,使它像泡泡一样重新浮上水面。翠鸟紧衔着小鱼飞回到栖息处,抖落下羽毛上沾着的水珠,先把鱼头吞下,再享用这顿美餐。请注意,这一切都发生在一秒半钟之内。翠鸟的高台跳水表演是大自然一个绝妙的艺术品。
4.趁着兴趣,带着对翠鸟的喜爱之情自由朗读课文。
三、悟法“验读”
1.图文对照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
(1)(出示彩色翠鸟图)看图读文,要求心中有图,图中有文。
(2)(给每人发放一幅翠鸟的轮廓图)给翠鸟图配色,比一比谁配的颜色最“鲜艳”。
(3)说一说自己配色的根据。
(4)语言训练中感悟写法:
a.“言之有序”式的观察与说话训练。
第一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翠鸟的美丽可爱。
第二步: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感悟写法的要点:课文是按由上到下的顺序写的。先写爪子,再写羽毛,最后写眼睛和嘴。写羽毛又是依照先总述后分述的方法,按由上而下的顺序先写头部,再写背部,后写腹部。)
b.“言之有物”式的观察与说话训练。
第一步:说一说翠鸟外形各部分的特点。
第二步:细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翠鸟小巧玲珑的形象写得活脱传神,十分可爱的?
要点:
爪子──“小”而“红”
羽毛──非常鲜艳(联系上下文理解“鲜艳“的意思,辨析“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
眼睛──透亮灵活
嘴──“尖”而“长”
2.实验操作感受翠鸟捕鱼时的动作特点。
(1)自读“翠鸟捉小鱼”的段落。
(2)谈感受:从作者对翠鸟捉小鱼的有关描写中可以感受到翠鸟捕鱼的特点是──快(敏捷)。
(3)小组合作操作演示翠鸟捕鱼的经过:以桌面为水面,橡皮为小鱼(置于课桌中间),两人分别持一支铅笔为苇秆置于课桌两头,用手
表示翠鸟,演示翠鸟捕鱼时的动作。特别提示:手离桌面不能太高或太低,且动作要快,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贴着水面疾飞”的景象。
(4)语言和思维同步训练。
激疑: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翠鸟行动敏捷?为什么?
a.找出描写翠鸟行动敏捷的词语:疾飞、贴着、轻轻地停、蹬开、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
b.朗读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体会用词的传神与描写的生动:
c.引导学生运用“由前提到结论”的推理方法理解词句与“表现翠鸟敏捷”的联系,体会遣词造句的妙处,重点指导理解难句“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例1:前提:翠鸟小巧玲珑(身体很轻)。
结论:蹬一下苇秆不会引起多大的摇晃。
例2:前提:翠鸟的身体很轻。
结论:叼起小鱼不会引起水面很大的水波。
例3:前提:翠鸟叼起小鱼往远处飞走了,只有水波还在荡漾。
结论:翠鸟从叼起鱼到飞走用的时间很短,连水波纹都没有消失。
(5)再次欣赏《翠鸟的“高台跳水表演”》片断。
(6)赛读描写翠鸟行动敏捷的语段。
3.明理中体验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小组合作进行对话练习──与老渔翁对话,之后畅谈感想或收获。
感悟要点:
(1)从人与鸟做朋友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2)建立共同的心愿“,希望”中表达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懂得要保护鸟类、保持生态平衡。
四、拓展阅读
通过网络、书籍或求教于其他学科的老师,了解更多有关翠鸟的知识,收集相关的资料相互交流阅读。
点评
《翠鸟》是一篇常识性的课文,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生动,层次清晰,字里行间流露出爱鸟的情感。教学的关键不仅在于引导学生懂得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把观察到的事物具体地、有顺序地写出来的,更重要的是凭借它进行语文基本功的训练。
1.遵路入境。有效的阅读需要从语言文字入手感知文章的内容,进而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这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遵循这种认识规律引导学生寻路阅读,了解课文的“板块”,因势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巧妙地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
2.动心去学,动情去读。学习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阅读起始,一幅美丽诱人的图景让学生顿生好奇心,一段展现翠鸟高台跳水绝技的短片让学生的好奇心得到进一步的满足,从而增添了阅读的兴趣,情感自然会集中到一个“爱”字上面,达到随心阅读、情不自禁的境界。
3.行胜于言。叶圣陶说“: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指导实践的作用。”教学中,我选择有针对性的实验操作形式,如让学生给翠鸟模型图配色,演示翠鸟“贴着水面疾飞”的敏捷动作,与老渔翁对话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等,亲身体验的过程实际就是对课文内容逐步理解和感悟加深的过程。
4.言语训练与思维训练同步。围绕课文的写作特点和语言特点,抓住重点句段认真品味分析,注重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在遣词造句绝妙传神的体会中把作者为文之道、行文之法通过思维实践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从而达到读写训练的“言之有物”和“言之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