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数学教案【优秀9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以下是可爱的小编为家人们找到的六年级下数学教案【优秀9篇】,欢迎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表,折线统计图表及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制作步骤,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表的适用范围。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渗透“实践第一”的观点
教学过程:
一、讲述练习
上几节课,我们一同学习了统计图表,通过这节课的`练习,要求大家掌握各种统计图表的特点和制作步骤,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表的适用范围,并能正确制作它们。
二、复习提问
1、统计图表有几种?绘制统计图表前必须先做哪些工作?(搜集资料、整理数据)
2、统计图表的纵栏目和横栏目怎样确定?怎样画才能做到美观大方?
3、制作统计图表一般分哪几个步骤?应注意些什么?
4、统计图有哪几种?积肥什么特点和作用?
5、统计图纵轴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如何确定单位长度?绘制轴时应注意些什么?
6、制作统计图一般分几个步骤?
三、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经过整理,总结归纳如下:
1、意义:把搜集的资料经过整理,填在一定格式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
2、统计图 意义:把统计资料中的数量关系用图形表达出来
3、条形统计图 容易看出图中数量的多少
4、折线统计图 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5、扇形统计图 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练习:
完成教材71页练习十四的第6题。
让学生自己动手先绘制统计表,再绘制成折线统计图。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纠正。强调栏目的分项及统计图的纵轴比例尺的画法。
总结各种统计图应用的不同范围。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采用法定计量单位的重要意义。
2、复习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时间单位。
3、复习各种计量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重点
指导同学汇总整理学过的计量单位,牢固掌握各种计量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掌握各种计量单位的实际大小及进率,正确使用计量单位。
教学步骤
一、直接导入。
提问导入:同学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法定计量单位,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同学自由回答)
教师归纳:我国从1990年起废除原来的计量单位,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法定计量单位,目的是为了便于国际交流,扩大开放,不断发展面向世界的外向型经济、因此,我们要认真学好有关计量的知识、这节课我们整理和复习量的计量。(教师板书课题)
二、归纳整理。
(一)启发同学回忆:我们学过了哪些量的计量?
教师板书:
长度质量时间
面积
体积(容积)
(二)复习长度、面积、体积单位及进率。
1、启发同学回忆:已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每个长度单位实际有多大?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启发同学回忆:已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每个面积单位实际有多大?相邻单位间
的进率是多少?
同学讨论:相邻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为什么都是100?
师生归纳:面积单位是根据长度单位确定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就是100。
3、启发同学回忆:已学过的体积(容积)单位有哪些?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同学思考: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为什么是1000?
教师说明:面积单位体积(容积)单位都是依据长度单位确定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体积(容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实际计量时做到准确无误。
4、练习。
(1)在()里填上适当的计量单位名称。
一枝铅笔长176()一个篮球场占地420()
一张课桌宽52()一个火柴盒的体积是21()
一间教师的面积是48()一种保温瓶的容量是2()
(2)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它的棱长是多少?它的每个面的面积是多少?
(3)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堆成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需要多少块?把这些小正方体木块排成一行,有多长?
(三)复习质量单位。
1、启发同学回忆: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并填写下表)
2、练习。
①10麻袋大米约1()
②l个鸡蛋约6.5()
③1棵白菜约2.5()
④1名六年级同学体重是40()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在理解分数除法意义及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
题思路的基础上,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教学,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探索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重40千克,吃了,还剩多少千克?
1、指定一学生口述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其他学生画出线段图。
2、学生独立解答。
3、集体订正。提问学生说一说两种方法解题的过程。
4、小结: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如果单位“1”的具体数量是已知的,要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可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直接用乘法计算。
二、新知探究
1、教学补充例题: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吃了,还剩15千克。买来大米多少千克?
(1)吃了是什么意思?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
(3)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式:
买来大米的重量-吃了的重量=剩下的重量
(4)指名列出方程。
解:设买来大米X千克。
x-x=15
2、教学例2
(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
(2)比航模组多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说出:是把航模组的人数看作单位“1”,美术组少的人数占航模组的
(3)学生试画出线段图。
(4)根据线段图,结合题中的分率句,列出数量关系式:
航模小组人数+美术小组比航模小组多的人数=美术小组人数
(5)根据等量关系式解答问题。
(6)解:设航模小组有χ人。
χ+χ=25
(1+)χ=25
χ=25÷
χ=20
答:航模小组有20人。
三、课堂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两道应用题,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两道应用题,题里的单位“1”都是未知的数量,都可以列方程来解,这样顺着题意列出方程思考起来比较方便。)
2、用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是找准单位“1”,再按照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四、当堂测评
练习十第4、12、14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请教优秀学生,做到“一帮一、兵强兵”。
设计意图:
继续发挥线段图的作用,以方便学生理解,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107~108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研究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寻找规律,发现规律,学会利用图形来解决一些有关数的问题。
2.让学生经历猜想与验证的过程,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归纳推理、极限等基本数学思想。
重点难点:
探索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寻找规律,并利用图形来解决有关数的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探究了图形中隐藏的数的规律,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有关数与图形之间的联系。(板书课题:数与形)
【设计意图】直奔主题,简洁明了,有利于学生清楚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方向。
二、探索发现,学习新知
(一)教师与学生比赛算题
1.教师:你知道等于多少吗?(学生:)
教师:那等于多少呢?(学生计算需要时间)教师紧接着说:我已经算好了,是,不信你算算。
2.只要按照这个分子是1,分母依次扩大2倍的规律写下去,不管有多少个分数相加,我都能立马算出结果。有的同学不相信是吗?咱们试试就知道。为了方便,我请我们班计算最快的同学跟我一起算,看看结果是否相同。谁来出题?
在学生出题后,老师都能立刻算出结果,并且是正确的,学生感到很惊奇。
3.知道我为什么算得那么快吗?因为我有一件神秘的法宝,你们也想知道吗?
【设计意图】一方面,教师通过与学生比赛计算速度,且每次老师胜利,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再通过教师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另一方面,为接下来学习例题做好铺垫。
(二)借助正方形探究计算方法
1.这件法宝就是(师边说边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让我们来把它变一变,聪明的同学们一定能看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2.进行演示讲解。
(1)演示:用一个正方形表示1,先取它的一半就是正方形的(涂红),再剩下部分的一半就是正方形的(涂黄)。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0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明确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理解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了解常见税种。
2、能运用百分数的知识正确地计算应纳税额。
过程与方法
3、经历计算应纳税额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应用价值。
5、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纳税”“税率”及其相关概念的含义,并会正确计算应纳税额。
教学难点:理解税率的含义,会正确计算应纳税额,灵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入
课件出示祖国蓬勃发展的图片,学生观看欣赏。
师:建设的钱从哪里来?
生:税收。
关于税收你都知道些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税收的知识。
二、自主交流,了解纳税的有关知识
你听说过纳税吗?关于纳税你都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自主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有序的展示以下内容:
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和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
因此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税收主要分为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
三、结合实际,理解“税率”的含义,探索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的计算方法。
1、出示纳税信息
③长沙卷烟厂今年2月销售额3000万元,应缴纳消费税1200万元。
先请学生猜猜,可能会缴纳多少税款?再出示缴纳的税款,请学生计算是按什么比例来缴税的。解释概念,这里的40%就是税率。请学生说一说40%表示什么?进一步理解税率的含义,紧接着出示税率的定义,学生齐读。指出各种收入和应纳税款,小组讨论:税率,应纳税额,各种收入,这三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汇报交流:(板书)税率=应纳税额÷各种收入×100%
应纳税额=各种收入×税率
各种收入=应纳税额÷税率
2、说说下面信息中的税率各是多少?税率表示什么?
①海口晨光文具店20xx年全年的销售额是40万元,按销售额的5%缴纳增值税2万元。
②海南宾馆20xx年上半年营业额是800万元,按营业额的4%向国家缴纳营业税32万元。
四、解决问题
1、出示例3
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①读题,说说“营业额30万元”是指什么,“营业额的5%”是什么意思?营业税指什么?这里的营业额30万元“是指收入,5%就是指(税率:应缴纳营业税款占营业额的百分比)。营业税指应纳税额。
②怎样计算应纳税额?
学生独立完成。
③集体交流反馈,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有如下关系成立:
营业额×税率=营业税。
2、把表格填完整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板演,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集体纠正。
重在方法和计算的指导。
3、稍复杂问题的。解决,
李阿姨的月工资是5000元,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她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①学生读题,
②分析思考:这里的3%是是所有收入的3%吗?从哪里,从哪里可以知道呢?3%的单位“1”是谁呢?
③学生独立解答
④汇报交流,集体纠正。
4、变式练习
将3的问题改成,她税后收入是多少?
学生思考:求“税后收入”是求什么呢?
怎样算呢?学生独立试做,指名回答。
集体纠正。
5、依然是问题3的变式练习
李阿姨今年二月份的工资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60元。她今年二月份的工资是多少元?
学生读题
这道题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呢?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汇报答案,课件展示。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课后调查:问一问爸爸、妈妈每月收入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了解我国对个人所得税的税收规定。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节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课,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新增加的一个内容。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解决问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本册教材设计了确定起跑线这个数学综合运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如:圆的知识),动手实践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分析:
在教学本课之前,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圆的概念、圆的画法还有圆周长的计算方法等知识。学生具备一定的小组自我探究的能力,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
学生对体育活动也很喜欢,相当一部分学生去过体育场,对体育场的跑道和起跑线并不陌生。通过电视节目学生对起跑时运动员不能站在同一起跑线的现象也有一定的认识,但具体这样做是为什么、相邻两跑道起跑线该相差多远呢?学生可能很少从数学的角度去认真的思考。也很难通过经验和观察得到,需要学生收集相关的数据,具体分析起跑线的位子与什么有关。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在相邻跑道相差多远这一点上有些困难。
教学目标:
1、通过该活动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利用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运用圆的有关知识计算。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提高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关键:体会数学知识在体育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汇报调查,引入课题(8分钟)
1、汇报调查情况
课前,我让大家调查运动场的情况,你们得到了哪些信息?
2、课件显示如下情境图: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并引导得出:运动员进行跑步比赛。
师:在一些短跑比赛中,运动员所在的起跑位置是不一样的,你知道为什么吗?引导学生回答:弯道处外圈比内圈长一些。
3、揭示课题,下面我们就用几个具体的例子来验证同学们想法是否正确。
二、结合实例、探究问题(24分钟)
实例一:
课件显示:
淘气和笑笑分别从A,B处出发,沿半圆走到C,D。他们两人走过的路程一样长吗?
(1)笑笑所走路线的半径为10米,她走过的路程是()米。
(2)淘气所走的路线半径为()米,他走过的路程为()米。
(3)两人走过的路相差()米。
1、理解题意
根据这幅情境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指名回答。
2、小组讨论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待大多数学生基本解决上面3个小题后,在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抽生汇报,教师板书。
实例2:
课件显示: (一)了解跑道结构:出示完整跑道图(跑道最内圈为400米)
1、观察跑道由哪几部分组成?
2、在跑道上跑一圈的长度可以看成是哪几部分的和?
(板书:跑道一圈长度=圆周长+2个直道长度)
(二)简化研究问题:
1、85.96米是指哪部分的长度?一条直道吗?
2、讨论:运动员沿跑道跑一圈,各跑道之间的差距会在跑道的哪一部分呢?
3、小结:既然与直道无关,为了便于我们更好的观察,暂时将直道拿走看看差距在那里,好吗?(课件:直道消失,屏幕上只剩下左右两个弯道。)
(三)寻求解决方法:
1、左右两个半圆形的弯道合起来是一个什么?
2、讨论:你怎样找出相邻弯道的差距?相邻弯道差距其实就是谁的长度之差?
3、交流小结:只要计算出各圆的周长,算出相邻两圆相差多少米,就是相邻跑道的差距,也就是相邻起跑线相差多少米。
(四)、动手解决问题:
1、计算圆的周长要知道什么?(直径)
2、课件出示:第一道的直径为72.6米,第二道是多少?第三道呢?
3、教师带领学生填写表格的前两道,注意计算第1道和第2道相差米数,应指导学生完成。
引导学生将3.14159换成进行计算
汇报结论:相邻起跑线相差都是2.5,也就是道宽2。说明起跑线的确定与道宽最有关系。
4、计算相邻起跑线相差的具体长度:2.5=2.53.14=7.85米
师:同学们通过努力找到了起跑线的秘密,运动员们的比赛应该把起跑线依次提前7.85米才公平。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3分钟)
400米的跑步比赛,道宽为1.5米,起跑线该依次提前多少米?
四、拓展延伸、自我评价(5分钟)
1、解决问题:在运动场上还有200米的比赛,道宽为1.25米,起跑线又该依次提前多少米?
2、课后自学课本第45页你知道吗?
五、全课小结:
谈一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7
设计说明
“反比例”是在学生学习了“比和比例”和“正比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机会。
1.借助定义、实例,渗透函数思想。
教学伊始,借助正比例的意义和生活实例,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函数思想,充分理解成正比例关系的两种量的比值不变的特点,为学生探究成反比例关系的两种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和特点奠定良好的基础。
2.借助具体情境,在观察、讨论中发现规律。
教学中,通过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讨论中发现“把相同体积的水倒入底面积不同的杯子中,水面的高度不同”及“杯子的底面积×水的高度=水的体积”这一规律,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归纳、概括出反比例的意义及特点。
3.借助已有的学习经验总结反比例关系式。
因为正、反比例体现的都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关系,且正比例关系表达式学生已经掌握,所以在总结反比例关系表达式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自己总结出反比例关系表达式,体验成功的喜悦。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玻璃杯 直尺 水 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复习。
课件出示:一个圆柱形水箱,底面积是0.78平方米,高是1.2米,这个水箱能装水多少立方米?
(1)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2)提问:你是根据什么公式进行计算的?
预设
生: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3)师追问:圆柱的体积、底面积和高之间还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呢?在什么情况下其中的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
预设
生1:底面积=圆柱的体积÷高,高=圆柱的体积÷底面积。
生2:如果底面积一定,圆柱的体积与高就成正比例;如果高一定,圆柱的体积与底面积就成正比例。
2.引入课题。
如果圆柱的体积一定,那么底面积与高又成怎样的关系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反比例)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有关圆柱的体积问题以及列举圆柱的体积、底面积和高之间的关系,在培养学生思维完整性的同时,为新知的学习作铺垫。
⊙探究新知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感知成反比例关系的量。
(1)课件出示教材47页例2,引导学生结合问题进行观察。
师:观察情境图,理解图意后,观察下表,先一行一行地观察,再一列一列地观察,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杯子的底面积/cm2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96~97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和总量之间的关系。
2.能看懂扇形统计图,并能从图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统计意识,感受统计的价值。
教学重点:
看懂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并能从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准备:
课前统计本班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课前统计学生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激趣
1.出示教材第96页情境图,说说同学们正在干什么?
2.在这些体育项目中,你喜欢什么活动?出示统计表,进行统计。(可在课前进行调查统计,利用Excel自动生成扇形统计图)
喜欢的项目
乒乓球
足球
跳绳
踢毽
其他
人数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统计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为引出有关统计数据提供了现实背景。同时,采用真实的数据进行教学,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让他们经历数据收集、整理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到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二、整理数据,引入新课
1.通过这张统计表,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预设:数量的多少对比:如喜欢乒乓球人数最多,喜欢足球的比喜欢踢毽的多2人等;数量求和:如喜欢乒乓球的和喜欢足球的一共有20人等。
2.如果要比较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多少,可以怎样比较?
3.如何计算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多少呢?
4.学生进行口算或笔算,完成统计表,并进行校对。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 篇9
教材说明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了除法的意义与基本性质、分数的意义与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知识,掌握了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解答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包括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
这些内容过去是安排在小学最后阶段进行教学。由于比与分数有密切联系,把比的最基础知识提前安排在分数除法单元中教学,既能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可以为以后学习比例知识,以及其他方面的知识打下较好的基础。
传统的算术教材在讲比的意义时,只强调比的一种情况,即两个同类量的倍数关系。但在实际应用中,经常要用到比的另一种情况,即不同类量的比,所以现在的小学数学教材,既讲同类量的比,又讲不同类量的比。这样,小学生进入中学后就便于理解物理等学科中经常出现的不同类量的比。如路程和时间的比,质量和体积的比等。当然,不同类的量相比,有关联的才行。这时,比的结果产生了新的量,例如,路程和时间的比就形成速度,质量和体积的比就形成密度。
本节教材分成三段。
(1)教学比的意义。
教材选取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的有关内容作为引入比的载体,通过这一富有时代性的情节内容,引出同类量的比、非同类量的比。在此基础上概括比的意义,介绍比的读、写及其各部分名称,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
(2)教学比的基本性质。
教材联系比和除法、分数关系,通过“想一想”启发学生找出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然后概括比的基本性质。接着,应用这个性质,通过例1学习比的化简。例1有两道题。第(1)题,化简整数比。常用的方法是前、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第(2)题,化简分数、小数比。常用的方法是前、后项同时乘上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或者把前、后项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位数,把分数比、小数比转化为整数比再化简。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化简方法,由于化简的目的都是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即前后项都是整数,公约数只有1.所以,转化为整数比的方法,思路比较统一,也容易理解和掌握。
这里,教材安排了练习十一,主要练习怎样根据要求写出比,怎样求比值,怎样化简比。
(3)教学比的应用。
在小学数学中,比的应用主要有两个内容,即比例尺和按比例分配。由于比例尺与比例的联系更多一些,且《标准》把比例尺归入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图形与位置这部分内容中,因此留在后面教学,这里只教学怎样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所谓按比例分配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它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例如,把12张画片分给甲、乙两个小朋友,如果按1∶1分,习惯上称平均分。如果按2∶1分,就是通常所说的按比分配。显然,平均分是按比分配的特例。按比例分配还有按正比例和反比例分配两种,由于按反比例分配的实际应用并不广泛,而且可以转化为按正比例分配来解答,因此教材只教学按正比例分配。
按比例分配问题有不同解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把比看作分得的份数,用先求出每一份的方法来解答;二是把比化为分数,用分数乘法来解答;三是用比例知识来解答。较早的算术课本通常采用第三种方法,按比例分配的名称由此而来。现在的小学数学教材,一般以第二种方法为主,因为学生在理解了比和分数的关系,并掌握分数乘法实际应用的基础上,比较容易接受这种方法,而且也有利于加强知识间的联系。考虑到学生尚未学习比例,且教材避开了比例方法,所以教学中不必出现“按比例分配”这一名称。
教材通过例2,以清洁剂浓缩液的稀释为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把一个数量按照已知的比分成两部分。进而通过“做一做”的第2题,教学把一个数量按照已知的比分成三部分的问题。
教学建议
1. 联系相关知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这部分内容中,因为比与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比的很多基础知识与除法、分数的相关知识,具有明显的、可供利用的内在联系。比如,比的后项不能为0与除数分母不能为0,比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求比值与求商,化简比与约分,按比例分配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等等。因此,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当充分利用原有的学习基础,引导学生联系相关的已学知识,进行类比和推理,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己的思考,推出新结论,解决新问题。
2. 让学生感悟相关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
在本节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新旧知识的联系,不仅有利于生成新知识,也能加深对旧知识的理解,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为此,教学时应当采用适当的方式,让学生看清并理解相关知识的联系,知道它们的区别。同时也应注意,揭示知识的联系与区别,要考虑学生的理解水平,不宜求全、深究。因为在小学阶段,很多知识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讲深讲透。
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 比的意义。
编写意图
(1)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教材精心选择了中国人民引以为豪的内容作为载体,这一内容既富有教育意义,又能比较自然地引出比的两种应用情况。教材先介绍飞船里的两面长方形小旗,给出真实数据,引导学生讨论长与宽的倍数关系,得到长度相除的两个算式,由此引出同类量的比。然后再介绍飞船的运行路程与时间,让学生用除法表示飞船进入轨道后的速度,由此引出非同类量的比。进而通过这两种情况的实例,概括比的意义。接着以这几个比为例,说明比的读、写及比的各部分名称,并由比值计算的实例,引出“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然后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具体说明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最后,由小精灵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分别相当于除法算式和分数中的什么?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
(2)“做一做”,安排了两道练习。一道是根据条件和要求写出比并求比值的练习,用以巩固比的概念;另一道是求未知的前项或后项的练习,旨在通过求比的未知项,从另一侧面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建议
(1)教学比的意义前,可以先复习一些除法的应用,如:
①某班统计会骑车的人数,男生有18人,女生有12人。会骑自行车的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多少倍?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②路程÷时间=()
总价÷数量=()
教学比的意义时,可以先扼要介绍中国首次载人航天成功的大致情况,然后出示航天员杨利伟在“神舟五号”飞船里展示联合国旗和我国国旗的照片,引出两面旗,给出它们的长和宽,让学生用算式表示长和宽的关系。
15÷10=1.5,表示长是宽的多少倍;
10÷15=2/3,表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由此引出:长和宽之间的倍数关系,除了用除法表示之外,还有一种表示方法,即说成“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或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教师还可以说明,不论长和宽的比,还是宽和长的比,都是两个长度的比,相比的两个量是同类的量。
接着,出示“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的运行数据: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 km。让学生用算式表示飞船的速度。由此引出: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也还有一种形式,就是用路程和时间的比来表示,如“神舟五号”运行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2252比90。然后通过提问:路程和时间,是不是同类的量?使学生知道两个不同类量的关系也可以用比表示。教师还可以指出,两个同类量的比表示这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两个不同类量的比可以表示一个新的量。如“路程比时间”又表示速度。
进一步就可以概括出比的意义,着重说明这些例子都是通过两数相除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它们都可以用比来表示,所以“两个数相除又叫作两个数的比”。
然后,可以让学生看书自学。通过交流,搞清楚以下几点:
①几比几怎样写、怎样读?(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但仍读作几比几)
②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③怎样求比值?
④比值可以怎样表示?(通常用最简分数表示,能除尽时也可以用小数表示,能整除时就用整数表示)
⑤比和比值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这个问题是个难点,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两者的联系在于,比值是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它通常用分数表示,而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它们的区别主要是,比值是一个数,有时可以用小数甚至整数表示,而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不能用一个小数或一个整数表示。
这个问题也可以让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情况下比和比值的表示形式完全相同,什么情况下它们的表示形式有区别?
前者如:8∶3=8/3,8/3既可以看作比,又可以看作比值。
后者如:8∶4=2,2是比值。
8∶4=2/1,2/1是比。
接下去,再让学生思考回答课本上小精灵提出的两个问题。关于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回答整理成下表:
或者用字母表示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即
a∶b=a÷b=a/b(b≠0)
关于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学生只要知道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种数,而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就行了。
至于为什么比的后项不能是0,一般学生都能回答。事实上,在用字母表示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时,就能捎带解决这个问题。
(2)“做一做”可以让学生把答案填写在书上。因为还没有学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所以第1题中练习本的本数之比写成6∶8就可以了,这里不要求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花的钱数之比也是如此。交流、校对答案之后,还可以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两人买练习本的本数之比和所花钱数之比,它们的比值相等。这是因为单价相同,买的本数越多,花的钱数也越多,所以本数的倍数关系与总价的倍数关系相同。
如果有学生写出的比,前后项互换了位置,可以通过质疑,使学生明白:交换了比的前、后项,比的具体含义就变了,由小敏是小亮的几分之几,变成了小亮是小敏的几倍。(实际上得到了一个新的比,叫做原来的比的反比,这个概念不必教给学生。)
第2题则可以让学生说说,未知的前项或后项是怎样求的。
2. 比的基本性质。
编写意图
(1)教材首先让学生回忆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然后启发学生思考:“在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进而按照将比与除法、分数类比的思路,举出例子,并先利用比和除法的关系对实例加以研究,再让学生自己根据比和分数的关系加以研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
(2)作为比的基本性质的直接运用,例1教学怎样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例题由两道题组成。第(1)题仍采用“神舟五号”的题材,但讨论的是两面一大一小的联合国旗。题目告诉两面旗的长和宽,要求这两面旗长和宽的最简单的整数比。其中15∶10的化简给出了完整的过程并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化简;180∶120的化简则留空让学生自己完成。这里的两个答案相同,实际上渗透了两面旗按比例缩小的相似变换思想,同时也便于学生感悟化简的必要性,即能使数量关系更加简单明了。从中也可以看出,教材精心选取的这一内容载体,既有思想性和趣味性,又有数学内涵,而且数据真实,适合教学的需要。
第(2)题也有两个比,比中分别出现了分数和小数。教材同样提出了启发思考化简过程的问题,并留有空白让学生自己完成。
(3)第46页上的“做一做”,安排了化简比的练习。其中有整数比、小数比、分数比,还有一道小数和分数组成的比。通过练习,使学生接触到化简比的各种基本情况,以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并加深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
教学建议
(1)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商不变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并由学生自己举例说明。或者通过填空题帮助学生再现这些知识。如:
然后提出课本中的问题:联系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想一想,在比中有什么相应的规律?可以先让学生说出个人的猜想,再自己举例验证,或者四人小组分工合作举例验证。通过交流,使学生看到各种角度(除法与比,分数与比)、各种方式(同乘,同除)的验证情况。
也可以先举例试探,再总结规律。如果学生独立试探有困难,教师可以先给出例子,并加以提示,如:
根据除法和比的关系来研究:
根据分数和比的关系来研究:
再由学生自己补充举例,然后总结、归纳。
还可以在复习后,给出“6∶8”和“3∶4”,让学生判断这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再启发学生依据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说明它们是相等的。
不论采用那种教学方法,总结、归纳规律时都应强调,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必须“0除外”,并请学生说明理由。
(2)教学例1前,可以先做一些分数除法与约分的口算练习。
出示例题时,教师可以简要说明课本插图是我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左二)在联合国总部向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右)移交“神舟”五号所搭载的联合国旗(大的那一面)的照片。
然后让学生写出一小一大两面联合国旗长和宽的比,15∶10和180∶120。教师可以先设置一个悬念:这两个比,数据大小悬殊,很难看出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让我们化简后再来看。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两个比,是不是最简单的整数比?或者说什么是最简单的整数比?学生只要搞清了最简单整数比的要求(前、后项的公约数只有1),就容易想到化简的方法及其依据。在此基础上,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有困难的可以看书,根据例题的提示完成填空。
然后进行交流。通常,会有学生想到把比写成分数形式再约分。特别是新授前复习了约分的口算后,就更容易想到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比较各种化简过程。或者将不同的方法与书上例题的化简过程加以比较,使学生明白,书上虚线框内说明了化简的方法与过程,熟练以后可以不写出来。因此,直接同除以前、后项的最大公约数比较简便,它与写成分数形式约分的方法,实际上是一致的。
这里,有必要提醒学生注意两个比化简的结果,并让学生说说结果相同,说明了什么?初步体会两面旗大小不同,形状相同,从中进一步了解化简比的必要性。
(3)教学例1的第(2)题时,可以先让学生比较第(2)题与第(1)题的区别,看清第(1)题的两个比都是整数,第(2)题的两个比里有分数、小数。然后让学生独立探索,或者组织小组讨论,再交流各自是怎样化简的。也可以启发学生明确化简的基本思路:先化成整数比,再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然后再尝试。
如果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索,则可以在交流后再小结化简分数比、小数比的思路和方法。可能会有学生想到不同的方法。比如,用分数除法的方法计算:
对此,教师应给予肯定。因为比可以写成分数形式,所以3/4就是3∶4。如果没有学生想到这样的方法,教师就不必介绍了。因为这种方法只适合化简两个数组成的比,三个数组成的连比就不适用了。
(4)第46页的“做一做”共6小题,可以在完成例1的教学之后进行练习。也可以在完成例1的第(1)题后练习前两小题,学完例1的第(2)题后练习后四小题。最后,在校对、交流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对化简比的方法进行小结。
3. 关于练习十一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3题是学习“比的意义”的练习题。
第1题创设了学校三个兴趣小组比较人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按比较的要求写出人数比。练习时,可以提醒学生看清楚条件,根据要求写出比,前后项不能颠倒。
第2题,要求学生利用方格纸找出三面长方形红旗中哪面红旗的长宽之比是3∶2。可以让学生看图口答。
第3题是求比值的练习题。四小题的数据各异,有整数、小数、分数,也有小数与分数混合,通过练习,既巩固了比值的概念和求比值的方法,又练习了整数、小数、分数的除法。
第4题共3小题,要求把各比化成后项是100的比。练习时,可以先观察后项乘上或除以多少才是100,然后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前项也乘上或除以这个数。其中前两小题很容易观察找出这个数,第(3)小题稍难些,如有学生感到困难,教师可提示,先去掉相同的单位“万”,也就是同时除以10000,再观察寻找。本题可要求学生书写化简的过程,如:
275万∶250万=275∶250=(275÷2.5)∶(250÷2.5)=110: 100
第6题以比较身高为题材,通过对话形式引出质疑,启发学生思考:前后项是带有不同单位的比,应该怎样化简。可要求学生写出化简的过程:
150 cm∶1 m=150∶100=3∶2
第7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解答时可以这样想: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之比是2∶3,说明它们相差“1份”,由第二个已知条件可知,这两个数相差2。所以1份是2,2份是4,3份是6,这个两位数是46。
最后一题是思考题,解法多样。可以这样想:重叠部分占大长方形面积的1/6,说明大长方形面积含6个重叠部分;同理,小长方形面积含4个重叠部分,所以大、小长方形面积的比是6∶4=3∶2。学生比较容易想到画图依靠直观进行比较,如右图,教师可以肯定。
4. 比的应用。
编写意图
(1)例2创设了一个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稀释清洁剂浓缩液的问题情境。教材首先通过一段文字说明稀释瓶上用不同颜色条形标明的比的含义,使学生了解按比配制的实际意义。然后通过三个人物的对话插图,由阿姨说明稀释的配制要求,并提出问题,再由两个同学讨论算法,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例题设计,较传统形式的应用题,更具可读性与启发性。例2介绍了两种解法。一种是先求出每份是多少,再求几份是多少。即转化为整数的除法、乘法来解决。另一种是转化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分数乘法来解决。例题的解答过程,作了一些留白处理。
(2)第49页上的“做一做”,安排了两道练习题。第1题与例2相仿,要求把303按51∶50分成两部分。第2题略有变化,一是把70棵树按要求分成三部分,二是要求“按3个班的人数分配”,已知的'是三个班的人数,而不是三个班人数的比。由于情节内容贴近学校生活,题意明显,所以这些变化一般不会构成练习时的困难。
教学建议
(1)教学例2前,可以先练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如六(1)班40名学生参加大扫除,其中3/8的同学打扫教室,5/8的同学打扫操场。
①打扫教室、操场的同学各有多少人?
②写出打扫教室、操场的人数比。
练习后可作出小结: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并不是把一个数量平均分配的,而是按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由此引出课题“比的应用”。
教学例2时,首先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的,如什么是稀释液,怎样配制?通过同学或老师的补充,使大家明白家庭使用的清洁剂稀释液是用浓缩液和水配制而成。现在的要求是按浓缩液和水的体积之比1∶4配制500 ml的稀释液。
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可以放手让学生试着解决问题。然后看看课本是怎样解决的。并把例题解答过程中留出的空白填补完整。
这里,还应引导学生对得数进行检验。完整的检验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把浓缩剂与水的体积相加,看是不是等于稀释液的总量500 ml,二是把两种液体的比化简,看是不是等于1∶4。
小结时,应当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把一个总数按一定的比来分配,可以把各部分数的比看作份数关系,先求出每一份;也可以把各部分数的比转化为总数的几分之几,直接求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前一种方法用整数除法、乘法解决问题,后一种方法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2)完成第49页上的“做一做”时,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允许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解法。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对得数进行检验,做完后交流各自的解法与检验方式。
5. 关于练习十二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练习十二的第1~6题都是配合例2的练习题。
第1~4题是比较基本的问题,第5、6题则稍有变化和综合。
第1题涉及空气的成分。为了简化问题,题目只给出了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对此,如有学生提出疑问,如:空气中还有一氧化碳等。教师可做解释:空气是混合物,它的成分很复杂,但由于自然界各种变化的相互补偿,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使得空气中比较固定的成分是氧气和氮气,其他成分在这里就忽略不计了。
第2题的特点是用份数代替了比作为已知条件。
第3题则用每个橡皮艇上两种人员的人数代替比。学生如用整数乘除法分步列式,要注意56÷8得到的是橡皮艇的个数,而不是人数。
第4题中出现了由3个数组成的比2∶3∶5,叫做连比(不必对学生讲这个名词),读作2比3比5。练习时不必刻意去教、去讲,让学生读一读题目,说一说比中三个数的具体含义,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读和理解了。
第5题综合了长方体的棱的知识。根据题意,120 cm是长方体12条棱的总长。为了求长方体的长、宽、高,可以把12条棱平均分成4组,每组由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一条长、一条宽和一条高组成。即120÷4 得到一组长、宽、高的总和,再按比分。
第6题综合了分数乘法的问题,根据题意是800 m2菜地种了一些西红柿,剩下的面积按2∶1分,所以要先求出剩下的面积,再按比分。
第7*题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己选做,试探解决。学生可能有多种解法。
如:假设甲数是20,则根据甲、乙两数的比2∶3推算出乙数是30,再根据乙、丙两数的比4∶5,推算出丙数是30÷4×5=37.5,然后写出甲、丙两数的比是20∶37.5=200∶375=8∶15。
又如:注意到前一个比中乙数是3,后一个比中乙数是4,3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12。因此把前一个比改写成2∶3=8∶12,把后一个比改写成4∶5=12∶15。同样可得甲、丙两数的比是8∶15。教师可让个别想到这种解法的学生说说其中的算理。浅显地说,把乙数看作12份,作为标准,则甲数相当于这样的8份,丙数相当于这样的15份,这时的12份、8份、15份,每一份都是相等的。
第51页上的“你知道吗?”介绍了“黄金比”的小知识,可让学生自己阅读。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课外自己去收集有关的资料,与同学交流共享。
整理和复习
(第52~54页)
这部分内容是对分数除法这一单元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通过整理和复习,把前面分散学习的知识加以梳理,整出头绪,加以归纳,提出要点。因此,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知识运用能力的过程。
教材通过四个精心设计的问题,把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归纳为概念、计算和应用三方面。第1题复习概念,包括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比的意义,第2题复习分数除法的计算,第3题复习比的有关知识,第4题复习分数除法和比的应用。这四个问题,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而且非常清晰地沟通了有关内容间的联系。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两个数的比(第1题),分数的应用问题与比的应用问题(第4题)。这就为复习课教学提供了一个层次分明的整理思路和复习素材。
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 复习概念。
第1题,复习本单元学习的主要概念。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比的意义,再完成第1题的填空。然后由学生说说四个算式的含义,教师可以加以板书:
使学生更清晰地感悟乘法与除法,分数与比之间的内在联系。
2. 复习计算。
第2题,复习分数除法的计算。可以先由学生说一说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明确,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所以不管被除数、除数是整数(0除外)还是分数,都可以把除转化为乘,即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然后让学生完成第2题的三道计算,再说一说根据以往的计算经验,计算时还要注意什么。如除转化为乘以后再约分,能约分的尽量约分,等等。当然也可以先完成计算,再来总结。
第3题,复习比的化简。可以先让学生说出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化简比的依据,然后化简第3题的三个比。这里可以引导学生对常用的化简方法加以总结。
还可以让学生举例说明,求比值与化简比的区别。求比值用除法,结果是一个数;化简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结果是一个比,可以写成分数,但不能写成小数或整数。例如:
18÷3=6/1或18∶3= 6∶1,写成18∶3=6,就不是化简比,而是求比值了。
3. 复习应用。
第4题复习运用分数除法与比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先让学生根据第(1)题用两条线段表示鸭、鹅的只数:
再列出三题的方程或算式,然后说出它们的数量关系加以比较:
(1)鸭的只数×2/5 =鹅的只数
(2)鸭的只数-鹅比鸭少的只数=鹅的只数
(3)鸭与鹅的总只数×5/7=鸭的只数
鸭与鹅的总只数×2/7=鹅的只数
使学生看清这三题都反映了鸭、鹅只数5∶2的关系,区别只是5∶2的表示方式有所不同,已知数与未知数有所交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上面的数据编出其他的分数乘、除法问题。如:
①张大爷养了500只鸭,200只鹅。
a. 鸭的只数是鹅的多少倍?
b. 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
c. 写出鸭与鹅的只数比。
d.写出鸭与总只数的比。
e. 写出鹅与总只数的比。
②张大爷养了500只鸭,鹅的只数是鸭的2/5,养了多少只鹅?
③张大爷养了500只鸭,鹅的只数比鸭少3/5,养了多少只鹅?
④张大爷养了200只鹅,鸭的只数是鹅的5/2,养了多少只鸭?
⑤张大爷养了200只鹅,鸭的只数比鹅多3/2,养了多少只鸭?
⑥张大爷养了500只鸭,鸭的只数是鹅的5/2,养了多少只鹅?
⑦张大爷养了500只鸭,鸭的只数比鹅多3/2,养了多少只鹅?
实际复习时,应适当控制编题数量,不要求全,否则基础较差的学生会适得其反。部分同学有兴趣,可以课后继续改编。
4. 关于练习十三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 题,要求学生运用本单元的一些基本概念作出判断。练习后,应让学生说出判断的理由。如:
第(1)题可以举出相反的例子来说明结论是错的。
第(2)题已知a÷b=1/3,那么b÷a=3a,所以是对的。
第(3)题3∶5是a与b的份数关系,每一份不一定是1,所以是错的。
第(4)题可以这样思考,走同样的路程,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而不是相反,所以是错的。
事实上,从学校走到电影院,小明用了8分钟,每分钟走全程的18;小红用了10分钟,每分钟走全程的1/10,小明和小红的速度比是1/8∶1/10=5∶4 。这一速度比的正确答案,不是一般要求,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
第2题,可以先计算出得数再连线,也可以通过观察直接连线。
第3题,应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计算,然后通过交流了解其他算法。其中乘除和连除运算,可以统一转化为乘法,再一起约分。两个分数的和(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分配律计算。如:
第4题,可以把冰的体积看作单位“1”,设为x dm3,列方程得(10/11)x=30。也可以把分数看成比,即水与冰的体积比是10∶11,已知10份是30 dm3,求11份,算式是30÷10×11.
第5题,同第4题类似。
第 6题,是分数乘除法的综合应用问题。可以分步列式,也可列出一个方程。如:设猫每分钟跳x次,依题意得方程16x=500×(2/25)。
第7题,是有关比的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第(1)题综合了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以及它们的基本性质。第(2)题综合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以及两个数的比。第(3)题综合了质量单位的改写与比的化简。
练习后,应酌情作出针对性的分析讲评。
第8题,是把24小时按5∶3分,其中24小时是一个隐蔽条件。
第9题,要求学生写出3个吨数的比并化简。化简时,可以把每个数都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15,答案是10∶4∶1.
第10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寻找合适的量写出比。如:我和爸爸岁数的比;爸爸和妈妈年工资的比;爸爸和妈妈月工资的比。这里交换前后项也是可以的,只要写清楚是什么和什么的比。小精灵提出的问题可作为课外作业,让学生自己去搜集信息。教师可从学生的作业中选择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比在全班交流,共享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