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三年级教案 >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5篇】正文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5篇】》

时间:

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追求的目标,对于教师来说是授课目标,同时,教学目标也是一种预期达到的结果,即是教学活动后产生的结果。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5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

们的民族小学一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认“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铜钟、招呼、凤尾竹、孔雀舞、粗壮、蝴蝶”等词语。

(3)理解重点词句,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4)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整理各民族的资料、了解我国部分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和生活习惯。

(2)通过资源共享、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等方式,感受各个民族学生之间的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情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篇课文,引导学生体会学校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并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同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四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五 教具准备

(1)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

(2)乐曲《爱我中华》和《月光下的凤尾竹》

(3)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

六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二)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1.揭示课题

2.初读课文

a.播放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

b.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3.检查读词卡

a.指导读词语。

b.开火车游戏。

4.齐读课文

5.同桌轮读

6.交流汇报、评价

(三)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一自然段

a.问题1:你看到了哪些民族的小朋友?

b.问题2:他们走进校园,是怎么做的呢?

c.认识排比句和讲述排比句的读法。

2.三自然段

a.小组讨论

民族小学的小朋友们上课时的情景和下课后的情景?

b.小组汇报

c.交流、评价

a:问题一

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b:问题二

同桌合作,找找描写上课时窗外安静的句子相互读一读。

c:如果你能和民族小学的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你想和他们一起玩什么呢?

3.最后一自然段(课件出示情景图)

假如,你就是民族小学的一员,在这样一所美丽、团结的学校读书,你会感觉怎么样呢?(交流、评价)

三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收集了解关于高尔基生平故事、资料。

第一课时

揭题导入

1、上节课大家学习了前苏联革命领袖列宁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前苏联作家高尔基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这个男孩是一个小摄影师。

2、板书课题。读准生字:摄(shè)。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摄影”是怎么回事,“摄影师”是干什么的人。

3、出示教学挂图,学生交流高尔基生平情况,教师相机补充讲解。

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检查朗读情况:开火车读词语,重点指导“鞠(jū)躬(gōng)”、“胶(jiāo)卷”,轻声字“停当(dang)”、“打量(liang)”、注意:摆弄( m.jiaoxuela.com nòng)声母是n。

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学生课文共15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部分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

4、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5、齐读全文后,完整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合作识字

1、小组合作,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

2、交流识记方法:利用熟字记生字(交—胶)、形声字构字(辆—形旁“车”—声旁“两”)。并且说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说话练习

1、巩固词语

纸团墙报鞠躬打量吩咐摆弄胶卷秘书杂志社转告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角色演读,体会感情

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导演,安排组员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第1—11自然段的内容。

提醒: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边做动作边朗读。

2、教师分组巡视、指导朗读、表演。

3、挑选一组学生上台表演,根据表演情况,相机指导理解几处重点语句。

a、点评学生表演的动作。相机理解“鞠躬”、“打量”、“摆弄相机”、“赶紧站”等词语。

b、从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来”,说说你表演时体会到小男孩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之情。

c、抓住高尔基的反应,尤其是“吩咐”二字,展开讨论,体会到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关怀。

d、引读第10自然段,注意高尔基的神态动作,指导读好句子:“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让学生反复朗读好这句话,从中感受到高尔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帮助孩子拍成这张照片,实现他美好的愿望。

4、练习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

巧设疑问,升华感情

1、提问:小男孩会回来吗?

2、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据。

3、高尔基希望孩子来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抓住“不过”、“一定”等词表示的前后态度上的转变,再次深切感受他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

教学反思

《小摄影师》是一名少先队员为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照相,因没带胶卷未能照成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爱护。我在《小摄影师》阅读教学中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在感悟语言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我在教学时紧扣“吩咐”一词让学生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理解,再通过说话的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把理解语言和体会情感结合起来,揣摩出高尔基对小男孩子的喜爱之情,突出教学的重点。

情感是附载在语言文字这一客体之中的。它需要靠读者在读中去感知与感悟。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两句话集中体现了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心、爱护,并且情感强烈。我让学生自己去朗读,通过朗读去体验、去感知、去感悟,通过反复朗读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高尔基对待记者的冷淡和不见,对待小男孩的热情和“一定”要见这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

有了这种体验和感悟,“高尔基为什么不愿见记者而热切希望小男孩能再来?”这一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学生再读全文进一步思考:“小男孩会再来吗?”激发学生想象,把他们引进课文的情境之中。有了前面的铺垫,并且给学生提供了展开想象的空间,续写“小男孩再来时会是怎样的情景”的训练,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深刻。在他们积极的思维中,引起情感的共鸣。

三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教案 篇3

【单元总体目标】

1、会认22个生字,会写31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和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祖国大好河山及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5、摘抄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6、体会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7、能抓住特点向别人介绍并写出自己喜欢的地方。

【单元教学建议】

本组课文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本组课文记叙的条理清楚,语句准确,生动、形象。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抓住重点,引导读书,理解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2、本组课文语言优美,条理清楚,很适合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有趣的情景,以读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把作者对祖国山河的喜爱和热爱的感情表现出来。

3、在学习课文前后,都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祖国山河的'了解。

4、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5、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读学写,进行小练笔、以加强读写之间的联系。要引导学生注意运用语文中的一些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

6、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单元教学时间】

21《古诗两首》2课时

22《富饶的西沙群岛》1课时

23《美丽的小兴安岭》2课时

24《香港,璀璨的明珠》1课时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收集了解关于高尔基生平故事、资料。

课前准备

① 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② 学生搜集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③ 教师准备投影片和道具。

第一课时

导入 新课

学生说说课前自读课文的情况以及体会,介绍搜集到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由此导入 新课。

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在学习小组内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小组内互相正音。

3.画出不理解的字词,通过读句子、联系生活实际、同伴讨论等方法初步理解。

4.投影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认读,开火车认读。

5.自由说说课文的大体内容。

细读感悟

1.读文想问题

a.投影出示“突然”一词,说说你对该词的理解。

b.请在原文中找出例句,体会“突然”一词的用法,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

c.围绕两个“突然”质疑。如:突然发生了什么事?事情怎么突然发生的?

2.画句找答案

a.小男孩为什么来?用“──”画出有关句子。

小男孩为什么能进来?用“──”画出有关句子。

b.高尔基是怎样听从小男孩吩咐的?用“ ”画出有关句子。

c.小男孩坐在地上哭了,高尔基是怎样说的?用“△”画出高尔基说的话。

d.小男孩跑了,高尔基喊些什么?用“△”画出高尔基说的话。

3.读句知内容

从课文的许多地方可以看出高尔基喜欢小男孩,让我们找出来读一读。

第二课时

精读入情

1.男女生、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高尔基和小男孩的对话,注意运用适当的语气表达情感。

2.教师范读,再指名读,师生给予评价。

演读入境

1.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

2.学生两人一组,借助道具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提示学生注意语言、表情、动作的协调统一,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

识字写字

1.投影出示下列词语

阳光明媚鞠了个躬 咧开嘴 吩咐 准备停当

胶卷秘书 杂志社 记者 突然 侧过脸

a.读一读

b.用实物、动作、换词、造句等方法再度感悟词义。

c.各小组以竞赛的方式用带点的字口头组词,词语组得又多又正确的小组获胜。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要写的字,并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学生描红仿写,然后说说自己什么字写得好,介绍经验。

拓展活动

“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高尔基对记者和小男孩的态度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联系上文,小男孩好不容易进了高尔基的办公室,高尔基又是那么耐心地配合他拍照,可万事俱备,他却忘了带胶卷,所以他哭了,这是懊悔,这是自责。对这一点,高尔基是完全能体会得到的。因此高尔基希望小男孩再来。小男孩还会再来吗?讨论中让学生联系全文,找出自己的看法的依据,并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电子版 篇5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认字17个。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孙、私”。

4.继续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习惯,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认字17个。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运用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2.写字“孙、私”。

教学准备:

孙中山的资料、生字卡片、挂图。学生课前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课文,讲的是孙中山先生小时候的故事,课文的题目是:“不懂就问”。

指名读课题(2人)。

全班一起读课题。

二、初步学习课文。

1.谁预习这篇课文了?你是怎么预习的?(3人说)

2.这篇课文同学们都预习过了,现在请大家放开声音读一遍课文,读完之后,想一想有没有不懂的问题。

3.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主要板书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照例”是什么意思?

(2)孙中山是个名人吗?

(3)“先生”是谁?

(4)“戒尺”是什么?

(5)什么是“私塾”?

(6)为什么孙中山问问题要壮着胆子?

(7)为什么孙中山问问题其他同学都吓呆了?)

同学们有这么多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争取把这些问题都弄明白。

4.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7个自然段)

5.这个小故事说的是孙中山小时候的事,谁在课前查找资料了,能给大家讲一讲孙中山。

(学生自由介绍资料,以小组形式介绍、自己向全班介绍。)

老师补充介绍资料。

附:资料

孙中山生平简介

孙中山先生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于翠亨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0岁入村塾读书,12岁到檀香山读书,17岁时回国。1894年创立兴中会。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体。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不治,逝世于北京。

孙中山图片

在孙中山小的时候是没有学校的,想上学就要到私塾,私塾是那个时候由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一般只有一个教师,采用个别教学,没有教材,也没有学习的年限。那个时候称呼老师为“先生”。先生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一切都得听老师的,学生不许多问。

6.了解了这些事情,同学们小组合作再来读一遍课文,看看是不是能读懂一些了。

小组合作读课文。

7.同学们课前提的问题小组一起讨论一下,争取在小组里解决。

各小组开始讨论、交流。

全班交流,解决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

8.请同学们拿好书,认真读一遍课文。

三、学生字。

1.大家课文学得真好,老师奖励同学们玩个小游戏:生字对对碰。要想做好这个游戏我们先来认认生字,这些生字,如果你认识就大声读出来。

2.请你一边摆生字卡片一边读。

3.下面我们开始做游戏吧!老师说字,学生找,老师说:“对对碰”,学生同桌对卡片。“诵”“思”(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这个字)“糊涂”“吓”(组词)“鸦雀无声”“拿”(说记字方法)

4.一边读一边收生字卡片。

5.有几个字娃娃特别淘气,刚才跑出去玩,现在又回来了,谁愿意当小老师教一教大家。(“私、段、晃、既、养”)

小组内商量怎样记字。全班交流。

四、写字。

1.课文中有一些字是要求同学们会写的。老师一边摆生字卡片大家一边读。

2.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孙、私”这两个字。

让学生分析字的结构,怎样写好看。

认真观察田字格,每个字的部件应从哪起笔,到哪收笔。

3.练习写字。

4.反馈写的情况,再写一个。

5.小结。

学完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五、作业:

1.朗读课文3遍,思考:学习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应该怎样做?

2.读认字表,组词。

3.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巩固识字17个。积累词语。

3.指导学生书写“诵、思”等7个生字。

4.继续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写字7个。

教学难点:

1.书写习惯的培养。

2.积累词语。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书、本、词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不懂就问”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

全班一起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

1.谁愿意读这篇课文?(请7个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读得怎么样?一会儿来评一评。

2.读完之后评议。

先说一说谁读得好,什么地方读得好?再提出自己的意见。

3.出示:“先生讲得很仔细,大家听得很认真。从此,孙中山一有不懂的事情,就主动地问,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谁来说说你从这段话中读懂了什么?孙中山养成了什么好习惯?你在学习时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是怎样做的?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4.你对这篇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比较喜欢或者有感想就读这几个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课文。小组合作读课文。

5.课文中有一个词“一字不错”照这个样子也写几个“一()不()”的词。

允许学生查词典。

三、巩固生字、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字组词。

2.这节课要求同学们会写的生字有……,老师一边摆生字卡片大家一边读。

3.让学生分析字的结构,怎样写好看。

认真观察田字格,每个字的部件应从哪起笔,到哪收笔。

4.练习写字。

5.反馈写的情况,再写一个。

6.小结。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读认字表,组词。

3.写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