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三年级教案 > 学习《微笑着承受一切》最后两小节--朱骐优秀6篇正文

《学习《微笑着承受一切》最后两小节--朱骐优秀6篇》

时间:

《微笑着承受一切》课文解读 篇1

作者:佚名    转贴自:俞纲老师的博客    点击数:105

《微笑着承受一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的意思,会用“询问”、“意外”造句。

3、               体会桑兰草鱼脊椎骨折,后半生可能永远在轮椅上度过的巨大不幸时,仍微笑着面对一切的坚强不屈的精神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        巩固复习:

1、        1998年7月21日,对于年仅17岁的桑兰来说,是人生中最为不幸的一天。让我们通过朗读,再现桑兰那不幸的一刻吧!

2、        受伤的桑兰,用微笑承受着一切。这“微笑”包含着什么呢?

二、讲读课文3-5自然段:

1、自由朗读。

2、在课文的3-5自然段中,哪些句子最使你感动呢?

4、学生自由划,读,指名朗读。

▲第三自然段:“但……情况”。在这句话中,那些词能看出桑兰坚强:一滴、急切。

▲第四自然段:桑兰总是……乐曲。在这句话中,那些词能看出桑兰坚强和乐观:忍着剧痛、轻轻哼着。(这种坚强的品质就连主治医师都赞不绝口)读医生说的话。

▲第五自然段:但有谁知道……大汗淋漓。通过语言的对比,来体验语言的魅力。

(1)但有谁知道,在这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背后,桑兰是怎样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

(2)没有谁知道,在这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背后,桑兰已是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5、齐读课文3-5自然段。

6、教师过渡

7、指名读桑兰说的话,从这句话中,大家又能感受到什么?

过渡:桑兰就是这样一个坚强、乐观、自信的女孩,读到这,我们终于知道这微笑包含什么了吧!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8、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三、读写结合:

1、过渡:诗最能够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学习了这篇课文,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想对桑兰说吧。下面就以“她,是一个坚强的女孩”为题,写一首小诗。

2、讲评。

四、课外拓展:

1、通过网络介绍桑兰的博克。

2、朗读下面一段话:

我已经在新浪blog安家了,欢迎你时常过来做客,大家多多交流哦。我会把一些新鲜有趣的东西记录下来一块与你分享。

3、课堂是有限的,网络是无限的,通过网络来和桑兰姐姐近一步的交流,学习她身上的那种坚强、乐观的品质。

五、作业:

1、浏览桑兰姐姐在新浪博克里发表的一些小文章

2、把小诗通过博克发送给桑兰姐姐。

周乐老师评课:教学紧扣“微笑”,充分挖掘“微笑”的内涵,让学生通过朗读和感悟,理解“微笑”背后所蕴含的坚强、乐观和自信。在环节的安排上,还可以更加紧凑些,如让学生划哪些句子最令你感动,学生找到一句,便可学习一句。

丁晶老师评课:在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时,让学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或许教学效果会更好,如问学生:在什么情况下,你们自己刷牙、穿衣、吃饭才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在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学习中,应该充分挖掘文本内涵,“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海内外人士会说些什么呢,在这里创设一个说的训练,然后再让学生写,或许效果会更好!

我的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有三个成功的经验:

1、抓住关键词进行朗读和理解。这篇文章,通过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故事,体现出桑兰坚强的个性。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句,让学生品读、体悟,上出了语文味。

2、读写结合,提高学生写的能力。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写的练习,以“她,是一个坚强的女孩”为题,写一首小诗。写诗的过程,是回顾课文的过程,也是激发情感,提炼语言的过程。学生写得兴趣盎然。

3、课内延伸课外,激活课外探究兴趣。我让学生把写好的小诗发表在桑兰在新浪网的博客上,并以此为契机,让学生走进桑兰,走进桑兰写的随笔,让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学习语文。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

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教学,显得有些草率,“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大家说了些什么,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说一说。这样也为写打下了基础。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把握好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教学资源,艺术性的安排教学环节,使语文课上得更加精致。

转载自俞纲老师的博客

《微笑着承受一切》课文解读 篇2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33

《微笑着承受一切》案例分析

苏教版小语第六册

4、《微笑着承受一切》案例分析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

教学片断:

师:默读课文段3-6,文中哪些句子让你感动,为什么?

学生默读思考

师:小组合作学习,把自己的感受说一说,然后把你感动的地方读给同学听。

学生合作学习

师:让你感动的句子有很多,请你从中选一处最最让你感动的句子说一说,读读。

生1:这句让我感动(读):前来探望的队友们看到桑兰脖子上……反而急切地询问队友们的比赛情况。

队友们看到桑兰的伤势后都忍不住失声痛苦,而桑兰却没有掉一滴眼泪,可见她很坚强。

生2:我从“急切地询问”看出桑兰很关心队友们的比赛情况。要读出急促的语气。(读)

师:你理解得很好,读得也很棒。大家给他掌声。齐读这两句话。

生3:这句让我感动。也可以看出桑兰很坚强。(读)每天上午和下午,医生都要给桑兰进行两小时的康复治疗……一边轻轻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

师:听了他的朗读,你们有什么感觉?

生4:我仿佛看到了治疗中的桑兰的样子。

师:是这样的,老师也感觉到了,桑兰是那样的坚强。主治医生是怎样评价桑兰的?

生5:(读句子)从医生的话中也可以看出桑兰很坚强。

师:那医生的话该怎样读?

生6:应该用赞扬的语气。

师:好,请你来当医生,赞扬坚强的桑兰。

生:(读)

生7:老师,这句最感人。(读)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桑兰可以自己刷牙……怎样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刷牙、穿衣、吃饭这些动作对于我们正常人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了,而桑兰却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可见做这些动作是很难的,说明桑兰很坚强。

师:你说得真好。请你再给大家读一遍。齐读。

生8:桑兰不仅坚强,不很自信,她相信,经过努力她一定能站起来。我从这句看出。(读)面对无数关心她的人,桑兰……我相信早晚有一天能站起来!

师:能不能具体说说你从哪些词可以看出?

生:我从“决不”“相信”可以看出。

师:请大家齐读桑兰说的话。读出桑兰的坚决、自信。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体会到:桑兰真是一个坚强的小姑娘。

评析:

教学这环节,我放手让学生围绕初读时提出的“她是怎么微笑着承受一切的”这个问题自学第3-6自然段。默读找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多想,多读,加深体会。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己的感受说出来,感动的句子读给同学听。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桑兰面对重大不幸,仍能坚强乐观,积极对待人生的精神。让桑兰的这种精神深深留在学生心田,积累语言,丰富情感体验。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

转载自仪征漫网

《微笑着承受一切》课文解读 篇3

教学目标:

1. 能独立学习本课的生字;复习“赢”的字形;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承受”的意思。

2. 能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节。

3. 能在阅读感悟的过程,理解句子“我决不向伤痛屈服,我相信早晚有一天能站起来。”的含义,感受桑兰的坚强与乐观,并能用1~2句话表达自己读文后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揭题,初识桑兰

1.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微笑着承受一切(读题)

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这位面带微笑的小姑娘——桑兰。(出示桑兰的照片、名字)(读好名字)

2. 学习课文第一节,补充资料。

(1)让我们先来了解桑兰的运动生涯。出示第一节。轻声读读第一节内容。

(2)引读,出示:5岁开始练体操

9岁跨入省体操队的大门

12岁入选国家队

曾多次参加重大国际比赛,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板书:赢——复习字形)“赢”同“羸”下半部有所不同,中间是个“贝”。

(3)出示补充资料,了解桑兰曾经赢得过的荣誉。

师:桑兰曾为国家赢过许多荣誉,让我们来看一份桑兰获奖的履历。自己轻声读一读,然后说一说你感受到她是一位怎样的运动员?

示:1991年(10岁)在第九届浙江省运动会上获得:跳马等四个单项第一名和个人全能冠军。

1995年(14岁)在“全国体操锦标赛”上得跳马第二名。

1996年(15岁)在“全国体操锦标赛”上获得跳马第二名。

1997年(16岁)在“全国体操锦标赛”和“第八届全国运动会”上两次获得跳马第一名。

1998年(17岁)代表中国去美国参加“中、美、罗三国团体赛”,获得个人跳马第二名。

指名回答。师:从她的这些经历,我们不难看出桑兰是我国女子体操队(出示、引读)——优秀的跳马选手。

3.学习第2节,了解“意外”的内容。过渡:可就是1998年7月21日晚上那次意外的事故,改变了她的命运。课文大家已经预习过了,让我们打开课文,快速读课文第2节,简要地说说那天晚上发生了什么意外的事?

(1)指名回答。1998年7月21日晚上,桑兰在一次跳马比赛试跳时意外受伤。

(2)引读课文第2节。

师:是啊!那天晚上发生了改变桑兰命运的事。(引读事故内容)对于这位优秀的跳马选手来说这真是----(出示)这真是天大的不幸!17岁的桑兰,美好的人生刚刚开始,可是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了。

(3)结合课内外资料理解“天大的不幸”。

问:请你联系桑兰的运动生涯和她受伤的情况,说说为什么说这是“天大的不幸”?指名回答。(随机板书,小结)(4张卡片)身体的疼痛,肢体的伤残,失去大好的前途,失去美好的生活。

师:17岁的桑兰,美好的人生——,可是——。从此,她将面对——,面对——;从此,她将失去——,失去——。这一切(箭头指向:一切)真是——天大的不幸!

(4)再次齐读这句话。师:然而面对这天大的不幸,桑兰却——微笑着承受一切。(再读课题)二。 读文解疑,体会桑兰的坚强与乐观

1.辨析词语,体会“承受”的含义。

师:课题中的“承受”能不能换成“接受”(出示卡片)或其他意思相近的词?请你结合课文内容简单地说说原因。(承受有接受事实,但不屈服的含义。)

2.整体读文,了解桑兰能够微笑着承受一切的原因。

师:这一切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但桑兰做到了,那么她是凭着怎样的信念微笑着承受这一切的呢?

(1)快速读课文,找出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2)交流、出示:桑兰带着动人的微笑,说:“我决不向伤痛屈服,我相信早晚有一天能站起来。”

(3)指导朗读。

师:桑兰的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了,但她不屈服,她相信自己早晚有一天能站起来。这就是支持她微笑着承受一切的力量来源。让我们读好这句话。

3.细读课文3—5节,深入感悟桑兰的坚强与乐观。

(1)轻声读3—5节,划出描写桑兰不屈服的语句。

师:桑兰又是怎样微笑着承受这一切的呢?请大家先默读3—5小节之后,划出有关的句子,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争取读好句子。再联系上下文,四人小组交流一下读了之后的感受。

(2)交流示句:

师:同学们学得很认真。老师发现你们在小组学习时都找到了这3句话。(三句话整体出示)

前来探望的队友们……反而急切地询问队友们的比赛情况。

每天上午和下午……一边轻轻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桑兰可以自己刷牙,自己穿衣,自己吃饭了。……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

师:下面我们就按照课文顺序来学习。

指名小组读句、谈感受,(每谈一句,穿插点评,强调“承受一切”,并穿插引读。)

★:其中抓住第3句话,联系生活,展开想象,体会桑兰的顽强。

师:请大家抓住“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这两个词,再结合桑兰当时的身体状况,想象一下她是怎样做刷牙、穿衣、吃饭,这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的?

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选择其中的一件事来说一说。

出示:桑兰为了能自己__,她_______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小组合作,指名交流)

4. 引读3—5小节,加深体会。

师:如此简单的事桑兰都做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更何况要站起来?这期间不知还要面对多少困难,不知还要付出多少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让我们配合着读好3—5小节,再来感受桑兰微笑着承受这一切时的坚强与乐观。

5.直接引读6、7节。

师:1998年10月30日,桑兰出院了。面对无数关心她的人,桑兰——,说——。桑兰这个坚强的小姑娘,她——,她——

6.诵读诗歌,加深体会。

(1)师:对桑兰能微笑着承受这一切,我们感到无比敬佩。那么就让我们用一首诗歌来表达此刻的心情吧。

示:从那一刻起

身体的伤痛

肢体的残疾

生活的不便

将时刻困扰着你

从那一刻起

场上将不见你活跃的身姿

如雷的掌声不再属于你

盛开的鲜花不再簇拥着你

骄人的奖牌不再与你有缘

……

然而

你用无比的勇气

微笑着承受一切

我们敬佩你——桑兰

(2)学生自由诵读。配乐齐诵。

三。语言实践

1. 写话练习,内化感悟。

师:此时此刻,相信你也深受感动,你有什么话想对桑兰姐姐说吗?请你以(出示)“桑兰姐姐,我想对你说……”为开头,写1~2句心里话。

(1)学生写话。

(2)指名交流。

2. 总结:老师要告诉大家,桑兰现在已经是一家卫星电视台的体育节目主持人,仍然在为她热爱的体操事业奋斗着。对体操事业的一份挚爱,支持着桑兰面对困境坚强不屈,乐观进取。也激励着我们做个乐观坚强,勇于战胜困难的人。

《微笑着承受一切》课文解读 篇4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95

《微笑着承受一切》教学设计

于永秀

(一)、导入,设疑促思。

1、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微笑着承受一切》这篇课文。(板书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呢?

2、自由提问。(估计学生会提出:谁微笑着承受一切?她到底承受的是什么?她为什么能微笑着承受一切等问题。)【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

3、刚才大家提了很多问题,说明大家很爱动脑筋,很会动脑筋。下面老师请你们带着这些问题去尝试着把课文读懂,好吗?

[设计意图]“疑是思之始”,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生疑,唤醒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自读,初探大意。

1、带着疑问通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带拼音的字圈一圈,多读几遍。

2、指名朗读课文,落实生字词的教学。

3、再读课文,理清脉络。教师引导:桑兰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请大家再读课文,看看用课文中的哪三个词语来概括最恰当?

4、梳理问题,形成共识:

优秀:桑兰的我国最优秀的跳马选手。

不幸:桑兰是个非常不幸的人。

坚强:桑兰是个异常坚强的小姑娘。

[设计意图]让学生围绕问题自主展开研读,引导他们抓住课文中的“优秀”、“不幸”、“坚强”这三个关键词理清课文脉络,弄清其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主人公以坚强的性格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样既抓住了全文的准绳,避免了繁琐的分析,又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习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的有效过程。

二、“走进”——桑兰

(一)、深读,读中明理。

1、紧扣“优秀”,探究第一段(第一部分)

(1)自由朗读,说说从哪儿可以看出桑兰是“最优秀“的跳马选手。(抓住“5岁开始练体操”、“12岁入选国家队”、“多次参加”、“赢得荣誉”等词句来体会。)

出示资料:1981年出生于浙江宁波。

1987年入宁波市少年体育学校。

1990年进入浙江省体工队。

1993年进入国家体操队。

1995年在南京全国城市运动会上获得全能和跳马第一名。

1997年,在全国体操锦标赛上获得跳马第一名。曾多次参加重大国际比赛,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2)、播放“画面”,入境感受。

同学们想不想欣赏桑兰轻盈优美的动作,潇洒矫健的身影呢?让我们一起来看录象(播放桑兰比赛、获奖的镜头。)

(3)、激发兴趣,配音解说。

谁能给刚才的画面配音,向大家介绍我国体操名将桑兰呢?(学生配音解说,师生评价。)

2、紧扣“不幸”,探究第二自然段(第二部分)

(1)、引入情境:1998年7月21日,在美国纽约第四届世界友好运动会上,桑兰出场了。许多观众期待着桑兰再创佳绩,为国争光,可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

(2)、指导自读,说说不幸的事情是怎样发生的。

播放画面:1998年7月21日,桑兰在美国纽约第四届世界友好运动会上参加女子跳马比赛。赛前试跳时,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了:一名外国教练突然出现在马箱前,急速奔跑中的桑兰虽已看到这名教练,但已停不下来了。刹那间,她跃过了马箱,但动作已完全变形,她头朝下重重地摔在了地板上。医护人员迅速将桑兰送往医院……

(3)、为什么说这是“天大的不幸”?

出示:这真是天大的不幸!桑兰的美好人生刚刚开始,可她的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

学生研读、交流。

3、紧扣“坚强”,探究第三~七自然段(第三部分)

抛出学生的疑问:

(1)、桑兰的伤势怎样?她的表现如何?队友们有什么表现?

(2)、在康复治疗中,桑兰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3)、桑兰在反复练习吃饭、穿衣等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情时,又是怎样的表现?

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交流、体会,教师适时引导。

(重点词句:“没掉一滴眼泪”,“忍着剧痛,哼着乐曲”,“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4)、抓住重点语句,有感情地练读课文。

(5)、与桑兰相比,你有什么感想?你应该学习她怎样去坚强面对困难呢?(学生个性化地回答。)

[设计意图]问题提出,由学生通过读书来解答,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探究人物的表现,凸显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前提下的个性化理解,从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验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表达,深化感悟。

1、说一说桑兰为什么能赢得海内外人士的进佩?他们会怎样说呢?

2、研读交流,提炼主题。

3、让我们牢牢地记住这位坚强的姐姐的名字——桑兰。学了课文后,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呢?夸夸她吧。

(三)、延伸,拓展升华。【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

1、桑兰成为XX年申奥形象大使,虽然自己行动不便,但还是一脸灿烂的笑容,她说她将尽全力为北京申奥工作,你想对桑兰说什么?快给桑兰姐姐写一封信吧。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谈谈学习课文的体会。

2、出示课外搜集建议:借助网络、图书、影视等有关媒体,搜集也向桑兰一样坚强的故事,如洪战辉(感动中国人物)……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筹备《学坚强、颂坚强》的主题队会。

转载自

《微笑着承受一切》课文解读 篇5

走进新单位,有很多的不适应。最近上了一堂亮相课,课后请听课的专家给予了指导,方感觉大学校果真有大学校之妙。领导们所评,一语中的,收获颇丰,特记之。

导入环节:原先设计为从第一自然段桑兰是我国最优秀的跑马选手之一,我们就来看看她取得的辉煌赛绩直接导入。第一次试教后,共进组的蒋老师提出建议,第二课时可对第一课时适应进行复习,整体回顾一下课文更好。于是第二次上课我调整为让学生开火车复习生词,让学生抓住生词说说课文大意导入。这一环节在课堂处理得并不理想。学生不能用简练准确的语言概况课文大意,经何主任点拨,发现问题在于1、教师提问指向性要明确,如果一开始就明确“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大意”,学生就不会罗罗唆唆说上一大堆的话了;2、如果出示课文所有的生词,则要突出关键词,让学生知道围绕哪几个词展开。否则学生容易眉毛胡子一把抓。3、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默写重点词,关键词,让学生复习生词。

何主任看了我原先设定的教学目标后,指出教学目标中语文的工具性体现不够,教学设计中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指导学生领悟语言,运用语言体现不够。

按照学校寻根课堂以问题导学的要求,这篇课文还可以关注课题,让课题升值,通过抓课题中的重点词引导学生质疑,提炼出两个问题:桑兰承受了什么?她是怎样微笑着承受一切的?而后一个问题,应该是本篇课文的主问题。

为了让学生感受桑兰承受了天大的不幸,我补充介绍了桑兰17岁前的辉煌赛绩,旨在让学生体会这一意外对桑兰来说不仅是身体的伤痛,生活的艰难,更是事业的中止,梦想的破碎。沈主任指出桑兰承受的“一切”其实很广泛,在三至六小节也有所体现,课堂上可以不对学生讲,但作为教师在解读教材时,应该能读出这“一切”。我在教学处理时,忽视了对三年级学生默读的训练,默读便于思考,便于让学生提取出关键信息,也容易让走神的学生集中注意力。我通过“哪些事桑兰再也做不了?”让学生体会“天大的不幸”,而忽视了从语言文字本身关注“不幸”的内容。学生上完课,对第二自然段的内容依然比较陌生。如果下次再上,我会抓住“重重地摔了下来”“完全失去知觉”“刚刚”“也许”这些词,去具体深入地体会“天大的不幸”。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让学生根据具体的语言文字去理解内容,再根据内容去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在感受桑兰的坚强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让自己感动的句子,再进行全班交流。我的原意旨在让学生通过找句说出自己读句的感受,而事实上学生只能找出句子,不会谈感受或者所谈过于简单。看来日常培养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在书上作批注的习惯非常有必要。

在“队友看望”环节,我的设计是“孩子,如果你就是桑兰,你为什么不哭?”何主任提出这样的假设其实不够人文,其实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桑兰相差很远,即便进行假设,学生的理解也不见着深入。可以通过想象:队友们看到病床上的桑兰表现如何?可以问问队友:你为什么哭?桑兰又会怎么安慰队友?从而理解“反而”“急切”两个词,进而感受桑兰的坚强。这里通过鲜明的对比写出桑兰的坚强,在朗读训练时,亦可让学生对比着读,在对比中体会桑兰的坚强。

在“康复治疗”环节,我通过让学生理解“剧痛”“为什么哼乐曲”让学生让孩子读出自己的感动,感受桑兰的坚强。这样的设计同样存在语文工具性模糊的缺陷。主治医生的话语目的在于侧面烘托出桑兰的坚强,从他的话语入手,则可做到目标指向表达,如进行说话训练:主治医生会怎样对别的患者说?在运用中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而“哼乐曲”本身就直接体现了桑兰的坚强,无需到最后以标签式出现。“剧痛”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其实也有些牵强,学生自身遭遇“剧痛”的机会是少之又少的,可以换一个角度,你们见过的什么样的痛可以称之为“剧痛”,一般人会有怎样的表现?这样的提问,学生回答起来更有指向性。学习语文,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课文写了什么,而且要让学生知道,课文是怎么写的,也就是关注语言形式。课文是怎样写出桑兰的坚强的?有正面的直接描写,也有侧面烘托。

在“学会自理”环节,我原先的设计中也想到换句比较体现三个“自己”和“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在句中的意义:更能体现桑兰的不容易。可在教学处理时,只让学生知道这些词句不能少,而未能让学生的认识上升到普通的词也能够表达出桑兰简单动作的艰辛,从而可见她的坚强。

在“品味话语”环节,一句话一颗心,你读出了桑兰一颗怎样的心?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桑兰的什么?这里亦可解读为她的信念与乐观。可以通过多种层次的,充满激情的引读实现课堂目标。学生读不出老师预料的感觉正是因为前面学生对桑兰坚强的认识不够深入。

在最后的拓展环节:用桑兰的新辉煌点明用坚强、不屈、乐观就可以承受一切的艰难险阻。最后让学生以“桑兰姐姐,我想对你说……”为开头说几句话,学生表达都是口号式,如果换个角度,海外人士、队友、旁观者、残疾人、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我们自己会怎么对桑兰说?这样就可以打开思路,让学生自主选择角色,练习语言表达,用不同的身份来多角度的表达自己对桑兰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将学到的语言运用于实际,在自我表达中学会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如果学生说话不能深入,可以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当的时候,你。”力求让学生把书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上课前有很大压力,可看看自己备的课文就是《微笑着承受一切》,不禁哑然失笑。微笑着面对新的环境,微笑着面对所有的压力,微笑着面对新的生活。

学习《微笑着承受一切》最后两小节--朱骐 篇6

一、教材分析

《微笑着承受一切》这篇课文叙述的是发生在我们身边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桑兰原是国家体操队的队员。她17岁那年参加了在美国纽约长岛举办的友好运动会,不幸因脊髓严重挫伤而造成瘫痪。在接受治疗期间,她以“桑兰的微笑”征服了大洋彼岸的人们。这篇课文共有7个小节,文章采用倒叙的手法,回忆桑兰在一次跳马比赛中不幸负伤,在伤痛治疗期间,没有绝望,而是微笑着承受一切,表现出了这位中国小姑娘面对重大打击的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

课文的重点是3——6小节,难点是理解“微笑着承受一切”的真正含义。

描写桑兰受伤后表现的的句子最能体现桑兰的坚强,这些语句需要学学生通过揣摩并加以体会。在课堂上学生理解了这些句子,也就感悟了主人公是如何向命运挑战的,也就能懂得一个人只有微笑着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烦恼,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从而才能感悟主人公的坚强,才能感悟“微笑着承受一切的”真正含义。这篇课文是母语给予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之文。

二、学情简介

这个班是我本学期新接的班,师生之间在很多方面还需要磨合。因此在课堂上就需要老师为学生搭建梯子,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训练来提高他们语文能力。这篇文章从文字本身来说理解其来并不是很难,但要通过桑兰的所为,让学生思考如何自主面对生活,引导学生从四年级开始懂得面对困难、挫折。从这个角度说,这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在上这课之前,我上了35课《创造奇迹的人》在课堂上学生同过品词品句,理解海伦凯勒与病魔斗争的一生。通过拓展延伸懂得了在生活中困难和挫折总是难免的,但是要用顽强的意志去克服困难,总会取得一定的成功。学生积累了一些生活的经验,对问题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深度,就为52课的学习作了铺垫。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单元教学目标及本班学情,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目标一:抓住重点词句,感悟人物的品质。

目标二:运用课外资料,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目标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桑兰的坚强。

四、具体实施

这篇课文可以抓住三个词串连课文:不幸——坚强——微笑。本课学习共分四个板块,具体实施如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教师简短的介绍:同学们,万人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将在中国北京举行。这位坐在轮椅上的阳光女孩名叫桑兰,是星空卫视《桑兰2008》体育特别节目主持人,而7年前的她还是一名在跳马比赛中身轻如燕的国家体操队的队员。7年前,7年后,命运如此改变,在桑兰脸上没有改变的是什么?(微笑)

(上课伊始多媒体出示桑兰坐在轮椅上主持节目的照片、及她还是国家体操队的队员的照片,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很直观地就发现了两张照片的共同之处:那就是桑兰的微笑。情境的创设,既激发了学生情感,使学生进入情景,又暗示了课文的中心,很自然地揭示了课题。学生带着微笑第二次读课题的时候从感情上已做好了学习课文的准备)

二、初读课文,了解桑兰

1、请自由朗读课文,划出描写桑兰的运动生涯的句子?

2、就在这短短的运动生涯里,桑兰赢得了许多荣誉,

(多媒体出示桑兰获得的荣誉。这个课外资料的补充丰富了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学生在饶有兴致的朗读中对桑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感受到桑兰是一位多么有前途的跳马选手,为理解句子“这真是天大的不幸”起辅助作用)

3、这些荣誉足可以看出桑兰是一位多么有前途的跳马选手,可是1998年7月21日的晚上,(引读、生:桑兰……)

(以读带讲很自然地就进入了第二节重点句的理解,避免了烦琐的讲解)

4、突如其来的一切,对桑兰来说,这真是天大的不幸!

①齐读句子。

②看书思考:天大的不幸是什么?

(让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对重点的理解,真正感受到了突如其来的一切对桑兰来说真是天大的不幸;学生的生活体验被激活,与课文语言发生了联系。)

③指导朗读:再来读读这句话,把我们刚才理解的通过朗读的方式表现出来。

(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出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同样内容的朗读,却读出了各自的韵味。有的学生用沉重的语气读,有的用惋惜的语气读,体现了个性化朗读。)

三、研读课文,感悟品质

(一)、抓重点词句

1、不幸中之大幸,桑兰的命保住了,面对这天大的不幸,桑兰表现得如何?你能用书上的一个词语概括吗?

(找到了“坚强”这个词,也就找到了这篇课文的突破口。)

2、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桑兰表现得非常坚强?请默读3——6小节,划出有关句子。(出示四个句子)

(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来研读这些句子呢?在试讲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后让学生谈谈你读懂了什么,让学生通过讨论感悟人物品质,但老师们感到这些句子理解起来不是很难,要让学生去谈,也谈不出什么,这样设计效果不是很好。经过一番思考后,我设计了如下的练习:

l 在桑兰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的时候,她(没有掉一滴眼泪),这令(队友们)感动。

l 在桑兰配合医生治疗时,她(忍着剧痛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这令(医生)感动。

l 在桑兰纤细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动作时,她(总是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这令(周围的人)感动。

l 在无数关心她的人面前,桑兰(总是带着动人的微笑),这令(所有的人)感动。

(词句所蕴含的情感只有“意文兼顾”,才能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个练习涵盖了文本中3——6小节的内容。学生要完成这样一个练习必须先要理解课文内容。这样的练习,。它将学生学习内容画繁为简,画难为易,体现了一个语言训练的过程。学生在填空的过程中可以从书上直接提取答案,可以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有过程才有方法可言,才有能力可言。学生既习得了教材的内容,又进行了语言的操练,达到了思维与语言的统一发展,从而积累了语言,真是一举两得。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内容也就水到渠成。学生的情感就沿着这四个句子铺设的心路一步一步走进这位坚强的小姑娘。桑兰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感动了(队友们)、(医生)、(周围的人),所有的人。此时此刻孩子感动,老师感动。我认为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课时,千万不可丢失掉这份美丽的“感动”。)

3、现在带着这份感动我们再来读读这几个小节,肯定比刚才读得好!

(此时,再让学生进行朗读,他们的内心会涌起一种深深的感动,他们的心灵会受到一种震撼。他们饱含深情和敬佩,真正走进了文本。他们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次体现出来这是一种在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以读促情,以读悟情,学生对桑兰的敬佩之情也就油然而生。)

(二)、审题,提升认识

1、现在,没我们再回到课题上看看,微笑着承受一切,桑兰要微笑着承受一    切,这一切指的是什么?

(这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在经历了前面的学习过程后,学生的认识已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们将前面所理解到的内容联系起来从桑兰身体上要承受的的伤痛到心灵上要承受的的伤痛全面的来谈。对理解文章的主旨也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也就真正理解了课题的含义。)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一)、关注桑兰的现在

1.同学们刚才所讲的这一切,不管是身体上的痛苦还是精神上的痛苦,桑兰全都承受了,而且是微笑着承受。桑兰就是在用微笑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坚强?就是因为坚强,天大的不幸并没有让她成为一个不幸之人,无用之人。相反,是坚强使她成了一个大幸之人,成为了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现在桑兰在做什么?忙些什么?让我们一起关注桑兰的现在。谁来说说你了解到的相关信息?

2、想看看老师收集的资料吗?这一幅幅画面,这灿烂的微笑,已证明了桑兰没有向命运低头,她战胜了自我,超越了自我。

(从今天的桑兰中,学生可以更深刻地体会桑兰能由一个不幸之人最终成为一个大幸之人的原因。学生在寻找这个信息的过程中,其实就是让学生与现在的桑兰建立对话的过程,学生看着他的现在,想想8年前,这个过程对学生的母语教育一定是深刻的。学生的感悟得到步步提升。这种资料的补充,丰富了学生的感受,增强了学生的体验。他们就会感觉到如何面对挫折,才能改变自己的人生。学生阅读信息足了,生存教育、共存教育的本质才能走进学生。)

(二)拓展延伸

1.古今中外,坚强人物的事例还有许多。贝多芬就是其中一个,老师将许多资料进行了整理、加工,最后才制作这样一个幻灯片。同学们回家后可以在老师的基础上有创意地制做电脑小报,幻灯片。

(课外资料的补充,目的有两个:(1)、引导学生阅读与本文内容相关的资料,扩大学习空间,实现从课内到课外的一个延伸,让学生积累更多的人生体验。2、起一个导向作用。让学生很直观地感受到在平时的学习中,上网获取的资料应进行再加工,而不应是一种信息的叠加。学生有了这样的一种意识,在以后的实践中他运用信息的时候就会像老师一样进行整理加工。时间长了学生运用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就会增强。学生综合信息素养就能得到提高。)

2、诵读小诗,情感升华

这节课,同学们学习了52课,感悟桑兰的精神。现在,桑兰已经是自信、乐观、坚强的代名词。她的微笑已经被人们称之为“桑兰式的微笑”。让我们也来学着像桑兰那样微笑吧!笑一笑。让我们带着微笑读读这首小诗。

当我们遇到烦恼时,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让我们微笑吧!

当我们遇到挫折时,

(创设情感,让学生进入诗中,感受其境,感受其情。我本人是很喜欢诗的,也喜欢用自己对诗的理解引导学生学。诗是一种创造,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拥有这种创造。这也是母语教育要思考的,要做的。这首小诗很简单,简单的学生一读就懂,但诗的美韵,诗言有意而意无穷的境界,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却是无穷的。教师以情激qing,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了学生人生态度、生活品位提升的过程。最后很诗意地结束这堂课的教学)

从这堂课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感到教师应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的情感在课堂中自然流淌,让课堂充满人文情怀。随着二期课改工作的不断推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堂中不确定的因素越来越多,有许多情况是教师难以预料的。这就要求我们每位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这堂课结束了,但我认为学生自主探究的新一课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