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教学设计(优秀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本文是可爱的编辑给家人们收集的《亡羊补牢》教学设计(优秀6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亡羊补牢》的教案 篇1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则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
3、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
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⑴羊圈破了个窟窿:
①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②“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③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④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⑤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⑥指名背。(指导方法)
⑵街坊劝告,他不听:
①“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②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③引导评议,齐读。
④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⑤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
⑥指名读,评议。
⑦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⑴指名读第4节,评议。
⑵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⑶齐读第4节。
⑷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8、讨论交流:
⑴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⑵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⑶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⑷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⑸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
⑹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⑺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⑻“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
⑼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背诵第5节。
五、体会寓意
1、再次出示投影,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 ),就( )。
5、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七、作业
1、背诵这则寓言。
2、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篇2
一、教材分析:
《亡羊补牢》这则寓言只用了几断简短的文字讲叙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并且很与现实生活接近的这么一个小故事。从养人的羊圈破了个洞丢了羊,邻居劝告修补羊圈,他认为没用,到第二天又丢了羊才番然醒悟,应该听取别人的忠告,找到补救的方法之后再也没丢过的小故事。理解了故事内容之后,重点是让孩子们从这个小故事中得到一个道理,就是无论做错什么事,只要善于听取别
二、学情分析:
《亡羊补牢》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简短的故事告诉人们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对故事中的具体形象和故事情节作的最高概括,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高度的。但是引导学生通过在具体的环境中感知人物,感知故事内容,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是能够体会出这则寓言的寓意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力目标: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以及这个成语的意思。
3、德育目标: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
四、教学重难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识字,学写“亡、补、叼”。
3.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事要及时改正。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那什么是“寓言”呢?课件出示寓言解释。
2、同学们还记得自己学过哪些寓言呢?(点名回答)
3、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则寓言。(板书:9 亡羊补牢)
二、解题
1、齐读课题
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呢?(点名回答)好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亡羊补牢》。
检查预习情况
3、出示学习目标:
1、知识: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力: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以及这个成语的意思。
3、德育: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
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
4.联系实际,举例说说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
4、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下面的问题开始自学。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自学提示1、:
自由读课文,思考:
1、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
2、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第二次呢?
3、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划出相关句子)
4、说说你从这则寓言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时间:5分钟
(2)学生开始自学。
b、(回答自学提示中的问题)。
1、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2次)
羊是怎样丢的呢?
2、自由读课文的1—4自然段,思考:
学生结合问题自由回答: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破个窟窿。
窟窿”中的字 “窿”要读轻声。“窟窿”一词是什么意思?(洞)(点名答)
这段中哪个是多音字?(圈、钻)你还知道它读什么音吗?(点名读)
第二次丢羊是因为街坊劝告他不听,没有及时把羊圈修补上。
(1)、街坊的劝告他不听(点名读文第二自然段)。 “街坊”一词是什么意思?
(2)、街坊是怎么劝的?应读出怎样的语气?(学生答出诚恳、亲切、和善……即可;如果你就是那位街坊,请你带着……的语气劝一劝养羊吧!)[学生答老师顺势说你真一位……的邻居呀!
不听取街坊的劝告,养羊人是怎样想的呢?又是怎样做的呢?他表示怎样的态度呢?(毫不在意、漠不关心的语气)先点名读,后齐读(板书:想法:已经丢做法:不补)
如果你就是那位养羊人,你会怎样做呢?(虑心接受街坊的劝告,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做到有错就改。)⑹ 分角色读文。⑺ 再现情境表演。(请同学上前面表演街坊与养羊人的对白,老师提意,你如果能加上动作那就更精彩了。)过渡: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后果是怎样的吧!a:点名读第4自然段。(板书:结果:又丢羊)
小结:那么这部分可以用课题中的哪两个字概括?(亡羊)对,这部分告诉我们,养羊人是为什么会丢了两次羊。
3、养羊人又是怎样“补牢”的呢?结果又怎样呢?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第5自然段。(大屏幕出现自学提示2)
齐读5自然段 思考:
1、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划出相关句子)
想:,心想,现在修还不晚。板书:后悔
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养羊人后悔了呢?这句话中哪个词最重要呢?去掉行吗?
为什么?
“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这是一个双重否定句,谁能把它,变成肯定句?
肯定句:应该受街坊的劝告。
养羊人又是怎样做的呢?(随机板书:做法:赶快补
出示:做: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的结结实实的。
现在修还不晚,为什么?从文中哪里看出来的?(从此)“从此”什么意思?
(板书:结果:再没丢)
我们学习的最后一自然段中,如果用课题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补牢)
体会寓意
2、说说你从这则寓言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寓言学到这里,你认为这个小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3、在实际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你能举例说说吗?(配音乐)
四、课堂练习:
1、我会认。
一则寓言 亡羊补牢 丢掉 叼走 夜里 后悔 堵上 街坊 羊圈 修一修
2、把迷路的小羊送回家。
juàn quān zuàn zuān
羊圈( )钻石( )
圆圈( )钻进来( )
2、火眼金睛。
A.养牲畜的圈 B.监狱 C.坚固、牢固
1、我读过《亡羊补牢》( A )这个故事。
2、老师的话牢( C )记在我的心中。
3、武警战士监守牢( B )房,决不让一个罪犯逃跑。
3、填空:
养羊人第一次丢了羊,街坊好心(劝说),他却(满不在乎),到第二次又丢了羊,他(后悔极了),赶快(修补羊圈)。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五、总结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僻免不了要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只要像文中的养羊人一样,具有亡羊补牢的精神,就还不算晚。
六、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父母或同学听。
2、如果你是牧羊人的街坊,你又会怎么劝说他呢?请写在本子上。
3、小练笔:写一篇读这则寓言故事的读后感。
板书:9、 亡羊补牢
想法 已经丢 后悔
亡羊补牢 做法 不补 赶快堵 (未为迟也)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1、认读、会写本课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的寓意。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
2、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喜欢听语言故事吗?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故事呢?(生说)这些寓言故事都是通过一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寓言《亡羊补牢》(板书课题,齐读)
二、理解题目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通过预习,你知道这个成语中的“亡”和“牢”分别是什么意思吗?(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课文中指羊圈)
2、能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吗?
三、初读课文
1、这则寓言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词语:羊圈后悔劝告
窟窿街坊寓言
(1)自由读词
(2)第一行谁来读?(指名读)
请同学们看第一行的词,有一个字的读音比较特殊,找到了吗?(圈:多音字)
(3)第二行谁来带读?(指名读)
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哪几个字的读音需要我们注意?(坊和窿读轻声)
(4)一起把这几个要注意的词再读一读。
(5)齐读这些词。
3、指导书写
过渡:窟窿这个词不仅读音特殊,字形也比较复杂。这两个字是同偏旁同结构的字,它们的偏旁都是“穴”,“窟”的下面是“屈服”的“屈”,“窿”的下面是“隆重”的“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窿”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1)生观察。
(2)师范写,
(3)生练写并展示。
四、再读课文
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5个)请5位同学站起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听他们读的怎么样,并且边听边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读课文,
(2)生评价。
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的内容。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呢?(2次)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4自然段,找出养羊人第一次丢羊的原因。可以动笔在书上划一划。
汇报: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齐读这句话。板书:圈破丢羊
(2)养羊人第一次2丢羊是因为羊圈破了,那么第二次丢羊又是因为什么呢?(不听街坊的劝告)
(3)街坊知道了这件事,对养羊人说了什么呢?谁来读?
指导朗读:想一想街坊会用什么语气对养羊人说这些话呢?(劝告)谁再来劝一劝养羊人。同学们学着他的样子在下面练一练。请女同学一起来劝一劝养羊人。
(4)养羊人有没有听从街坊的劝告呢?(板书:不听劝告)他是怎么说的呢?谁来读?
指导朗读:羊丢了,养羊人有没有在乎这件事?(没有)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养羊人的话呢?(满不在乎)谁再来读一读?(1-3)
(5)句式练习
这句话是一个什么句?(反问句)你能不改变句子的意思,把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吗?(羊已经丢了,不用修羊圈了。)
(6)同桌练读。
(7)演一演。
4、邻居的好心劝告,养羊人当作了耳边风,让我们来看看不听劝告的结果吧!
(1)请1位同学读一读第4自然段,其他人找一找养羊人不听劝告的后果是什么?(羊又少了一只)(板书:再次丢羊)这里的“又”说明了什么?(这次丢羊的过程跟上次一样)
(2)由此可见,不听劝告,没有及时补救过失,不好的结果就会重演。
5、学习第5自然段
(1)二次丢羊后养羊人是怎样想的呢?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5自然段,划出有关的句子。指导朗读:第二次丢羊,使养羊人感到(非常后悔),谁能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2)他是怎样做的呢?一起读(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的结结实实的。)(板书:修补羊圈)从这里能够看出养羊人(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及时的改正了错误)(板书:知错就改)
6、拓展
请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这个人在修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街坊又会怎么说呢?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呢?
五、体会寓意
1、想一想,在丢羊,修羊圈这件事中,养羊人做错了什么,又做对了什么呢?
2、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你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说一说吗?
3、从亡羊补牢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总结:这节课,我们又学习了一则寓言,并且懂得了其中的道理。今天回去把这则寓言用自己的话讲给爸爸妈妈听。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篇4
之一
溧阳市实验小学 周晓红
教学目标 :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2、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则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
3、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 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
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2)“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3)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6)指名背。(指导方法)
(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3)引导评议,齐读。
(4)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
(6)指名读,评议。
(7)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8、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2)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
(6)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7)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8)“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
(9)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背诵第5节。
五、体会寓意。
1、再次出示投影,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
5、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作业 设计:
1.背诵这则寓言。
2.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板书设计 :
想法 已经丢 后悔
亡羊补牢 做法 不补 赶快堵 (未为迟也)
结果 又少 再没丢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 的字形。
2.通过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以及这个成语的意思。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 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难点:
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准备
PPT
五、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出示PPT(看图说故事题目)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看来同学们都是喜欢读书的孩子!今天带来了几张图片,考考大家能不能看图准确说出这是哪个故事。先看第一张图,一只青蛙坐在井里看天,这是哪个小故事?
师:这些故事都非常的有趣,而且这些小故事里都蕴含大道理。我们叫他们“寓言故事”。
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则新的寓言故事,它的名字是——《亡羊补牢》。
板书:
亡羊补牢。
师:那谁知道怎样才能学好寓言故事呢?首先要知道故事的内容?(板书:故事)然后再学习道理(板书:道理)。掌握好这两点我们就能学好寓言故事啦。
2、整体感知
①字词学习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师:小眼睛看着电脑屏幕,老师把课文中的几个词语请到了上面,谁来当小老师?抽生读、抽组读,男女生互读,开火车读。
③你们读的很准确。如果这些词语回到课文中,你们还认识吗?谁愿意来读读第一自然段?(正音、齐读)2-5自然段每一组读一段,比一比,看看哪组读得最准确、最通顺。
④刚才我们又读了一遍课文,你们能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可以用电脑上的词语来说说。像这种通过抓住一些关键词,并把它们连成一段通顺的话就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
3、认知贯通
师:课文读通顺了,题目的意思你读懂了吗?亡什么意思?牢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从文中哪个句子读懂这个字的意思的?其实对于不理解的字词,我们都可以通过联系课文知通过查字典来理解。
⑤翻开书像孟老师一样写旁边。
(学生在书头批注)
板书:
失去,描红:亡。谜语:有心记不住,有眼看不见(亡) “牢”是指养牲畜的圈。
师板书:养牲畜的圈。街坊说的修羊圈就是补牢。 也像老师一样写在旁边。(学生在书头批注),描红:牢
⑥这两个字的意思搞清楚了,想必“亡羊补牢”的意思也明白了吧?谁来说一说?
师:“亡羊补牢”连起来就是丢失了羊后去修羊圈。
4、 师:下面请同学思考,养羊人丢了几次羊?对两次丢羊,养羊人分别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第一次丢羊的时候,街坊邻居是怎么劝他的?找出课文描写邻居好言相劝的句子。(自由读——指名读)。那么这个养羊的人怎么说的?
反馈:
谁来扮演街坊,谁来演养羊人。请一组同桌扮演
师:因为他不听劝告,所以第二天早上——生接读: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第二次丢羊的时候,如果街坊邻居就站在旁边,大家想一想,他们又会怎么说?养羊人会怎么回答他们? 指名分角色扮演第二次丢羊的场景。
师:如果养羊人继续不听劝告,结果会怎么样?损失惨重。幸好那个人补上羊圈。(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3、体会寓意
师:感慨是我们就说了,寓言故事就是通过一件事讲述一个道理。那这则寓言故事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抽生答。 板书: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师:一个人做错了事或者发现问题,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所以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4、拓展延伸
师:在日常生活中,还有类似“亡羊补牢”的事吗?可以是自己身上发生的,也可以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
师: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先读懂了故事,然后明白了故事中蕴涵着的道理,以后遇到寓言故事时,就可以按“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这样的方法学习。
5、总结
小朋友,我们祖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像这样的故事很多。课后希望你们多去看看寓言故事,下节课,我们要举行一个寓言故事交流会。
6、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失去
养牲畜的圈
发现
又发现
赶紧
结结实实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 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
2、 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重点:
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
难点:
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 谈话激趣: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呢?
2、寓言有什么特点?
3、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则寓言。师板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后齐读。
二、 质疑,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 、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三、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四、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讲丢羊的?
2、齐读1-4自然段,思考: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3、 教学多音字:圈
4、 羊丢了之后,谁知道这个情况?(街坊、养羊人)他们分别表现得如何?
街坊劝说养羊人:
(1)、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2)、从街坊的劝说可以看出什么呢?引导评议,齐读。
养羊人不听街坊劝告:
(1)、街坊真情的劝告,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2)、教学肯定式的反问名。
(3)、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4)、从养羊人的不听劝告可以看出什么呢?
5、 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分角色朗读。
6、 养羊人不听劝告的结果怎样?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1) 指名读第4节,评议。
(2) 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 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什么呢?
(4) 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7、 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8、 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2)、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教学双重否定句式。)
(3)、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4)、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
(5)、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6)、能否从“后悔、接受、再也”这几个词悟出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五、 体会寓意。
1、 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2、 想想: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3、 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
4、 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 总结全文。
1、 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2、 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 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教学反思:
《亡羊补牢》这篇文章短小精悍,上这篇课文我感觉有点困难。我经验不是很丰富,上课之前改了好几次教案。不过我的收获正是在修改教案的过程中获得的。通过这次上课,我充分体会到钻研教材对于上好课的重要性。只要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文章中的难点。教学的目标才能更明确。另外,明确了目标还要注意方法。了解故事,读懂寓言所蕴涵的道理,这既是寓言学习的主要目标,也是寓言学习的方法,在教学时我把学习的目标与方法清晰地教给孩子,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扎实进行,即使孩子不能理解的时候也不要慌,要一步步地引导孩子,让孩子去发现答案。例如:在理解题目的意思的时候,学生总是不能说出其意思,而是在讲述“亡羊补牢”这个成语故事。这时候我先引导学生理解每一个字的意义,在教给学生解释词的意思的时候,可以把词中每个字的意思进行整合,即可解释清楚这个成语意思。在我慢慢的引导下学生终于知道了如何解释“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在解释每个字的意思的时候,我慢慢的渗透一种学习方法,即:把字词的意思放在文本中去理解的方法。让学生在书中找到想要的答案。学会正确的阅读。
另外,我抓住了文中的一些重点词句。让学生自己探索,自己去理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发挥学生的想象,想象养羊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会怎么说,羊人又会怎么回答。在此过程中注意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正学表达。
最后,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悟出道理。并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谈感受,使学生真正受益。再有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中要求学能能够讲出这个故事。在完成这一教学目标的时候,我没有简单的要求他们讲故事,而是创设了一个情境,让他们用这个故事去劝说身边的人。
课后,我觉得这节课结束的比较仓促。说明我对课堂的节奏还不能很好地把握。对个别学生的关注还不够。另外,这节课朗读的不是很充分。以后要加强。
总之,经过这次上课我学到了很多,我只总结出了几点:
(1) 要切实开展探究性学,多尝试自主学习。
(2) 注意各个环节的连接。
(3) 多钻研教参,分析课文突破重难点。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吸取教训越做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