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说课稿 > 小学美术说课稿优秀7篇正文

《小学美术说课稿优秀7篇》

时间: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说课稿优秀7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小学美术说课稿 篇1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美术新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十五课《花头饰》。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设计理念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一)教材解读

我国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头饰,它们千姿百态,风格迥异。不同的少数民族头饰,反映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装饰习俗和审美情趣,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族思想和自我追求。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旨在通过美术知识的综合运用,让学生欣赏各民族头饰,了解各种材料的特性,感受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树立“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养成良好的事前计划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设计、创作方法,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本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引导学生欣赏各民族头饰,了解各种材料的特性。

操作领域:将简单的美术知识综合运用,设计制作花头饰。

情感领域: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热爱我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思想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各民族头饰,设计制作花头饰。

教学难点:巧妙利用材料及创新方法表现花头饰。

二、 说教法、学法

依据本课的性质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主要采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欣赏、感受、体验、表现等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在愉快的气氛中,使每一个学生既掌握一定的设计、创作方法,又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运用多媒体现场展示,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三、说教学流程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在探究和交流中获得知识和体验,我拟定了以下教学框架:

(一)情境导入,创设文化氛围。

首先,把歌曲融入美术课,让学生欣赏少数民族儿歌,感受民族文化的气息;然后让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对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有哪些了解?体验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进而引导学生说出少数民族头饰是千姿百态、各式各样的,勾起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欲望。这一环节通过“听音乐”和“对话”的活动,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创设了文化的氛围,为整堂课铺设了良好的基调。

(二)观察发现,了解民族特色。

用多媒体展示少数民族头饰的图片并提问 “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民族的头饰?这些头饰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究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引导学生去感受不同民族的的文化特色和民族发展的轨迹,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 。通过大量图片的欣赏、比较,学生惊喜地从颜色丰富、造型多样、纹样美观等方面了解了民族头饰的特点;从装饰习俗、审美追求、文化内涵等方面感受了民族头饰的文化特色和少数民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接着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感想,将课堂气氛引入高潮。适时揭示课题《花头饰》。

(三)归纳制作方法,感受探究的快乐。

通过实物比较和图片欣赏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观察讨论:怎样才能制作一件好的花头饰?引导学生知道制作花头饰要选材多样、设计新颖、制作精美。然后让学生总结其中一件头饰的制作步骤。多媒体演示制作步骤,生动直观。

(四)制作花头饰,体验创作的乐趣。

制作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在制作之前先让学生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讨论一下:选择什么材料,设计怎样的形状 ,怎样做才更美观、更独特。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事前计划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制作出独具特色的花头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展示花头饰,分享成功的喜悦。

各小组展示作品,并说说自己的设计意图和制作特点。全体学生参与点评。最后在轻松愉快的少数民族音乐中,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作品,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民族头饰的魅力。把本节课推向最高潮。整堂课前后呼应,民族文化氛围贯穿始终。

板书设计从少数民族头饰的“特点”和制作“要求”入手,简洁直观地反映了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让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四、说设计理念

整堂课的学习以学生的探究交流为主,教师的组织引导为辅,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深化认识、培养技能、激发情感。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综合性、探索性,发挥个性、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注重创新”的教学理念。

小学美术说课稿 篇2

一。 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生活中冷色》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想想、画画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冷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认识色彩冷暖的相对性。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情感的表达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教学重点是:正确运用冷色调画一幅画,初步了解冷色调的特点。

教学难点是:知道冷色调所表达的感受,提高色彩审美感受能力。

二。 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四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画、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1、激趣导入

首先我让学生欣赏一段音乐,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播放了《春江花月夜》把学生带入音乐的世界中,让学生体会音乐带来的色彩感觉,为后面设计冷色做好铺垫,引出本课课题—生活中的冷色。

2、引导启发

了解生活中的冷色,其次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知识层面、生活环境的不同,观察力与认识层面自然不同,因此,我设计了“引导启发了解生活中的冷色”一环节。让学生自己先感受什么是冷色,然后寻找生活中有哪些冷色。通过语言表述与语文课相结合,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教学活动中,以此调动学生勇于表现、释放个性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然后我设计了一个小测试,让学生自己区分冷暖色,以此来引出色彩的相对性。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课上到这里学生都会有一点疲劳的感觉,注意力开始分散,所有我随之设计了一个小游戏,让学生自己判断画面的冷暖,也以此来检测学生的学生情况。在这些画中我有意选择了几幅冷暖色兼具的画,引导学生探讨冷色调画中有暖色出现,有什么作用?然后就是画法的不同表现,尝试不同的画法,体会不同造型特点的乐趣。

3、大胆创作

设计一个情境,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创作,在创作过程中,我强调学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协调,符合本课的要求。在整堂课中,播放音乐,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在学生创作作品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解决问题。

4、展示 交流 评价

我接着设计了展示交流评价环节,这样就做到了问题由学生提,方法由学生想,思路由学生讲,从而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5、课堂小结 扩展延伸

我给学生留了一个拓展延伸的作业:回家告诉爸爸妈妈自己家中哪些物品是冷色,哪些又是暖色的?把自己的成果与家人共同分享。

总之本节课通过精心设问、合作探讨、动手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创造,强调把学生当成发现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行探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互助、参与合作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学效果很好,一句话:只要教师转变观念,大胆的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满足他们好奇、好动、好说的特点,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

小学美术教案 篇3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民族纹样,认识民族纹样的内容美,感受民族纹样的样式美

2、画画自己喜欢的民族纹样,能在平面图形设计中选择喜欢的民族纹样来装饰

3、尊重民族文化,感受民族纹样的艺术魅力,发现并创造生活美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感受民族纹样的造型美和形式美,把自己喜欢的民族纹样装饰在平面图形中

2、难点:能把喜欢的民族纹样运用于平面设计,体现出较好的色彩搭配和构成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搜集具有民族纹样的物品,彩笔、画纸 (教师)有民族纹样的相关物品,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计

1、新课导入

教师:出示普通花布和有民族纹样的花布(最好是实物)。

比一比,两块花布的纹样有什么不同?

小结:民族纹样的花布更别致,这些民族纹样在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今天我们学习《生活中的民族纹样》

2、了解民族纹样的运用

(1)出示:民族风的服饰、鞋、包。

体会:民族纹样使服饰、鞋、包更漂亮

(2)出示:民族风的家居布艺

体会:民族纹样使布艺更美丽、环境更舒适

4、认识民族纹样

(1) 美在变化与统一

① 出示:白族刺绣小围兜

猜一猜:这个小围兜为谁设计?美在哪里?

口水兜上有什么纹样?

纹样是怎么构成的?

小结:图案中有动物纹样和植物纹样,对称的构成方式,色彩丰富 ② 出示:彝族刺绣肚兜

看一看:肚兜上的图案美在哪儿?

肚兜上有什么纹样?

花纹是怎样构成的?

选用哪些颜色搭配的?有什么寓意?

小结:直立对称的构成方式。中间是人物纹样和花草纹样;周围是连续花草纹。 它主要有三种颜色:红色表达热情、豪放;黑色表达严肃、尊贵;黄色表达和平、亲切。

(2) 美在对称与平衡

出示:白族扎染方巾

想一想:在抽象的图案中你看出了哪些纹样?

这个图案花纹是怎样构成的?

用什么颜色搭配的?

小学美术万能说课稿 篇4

一、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设计强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营造宽松自由,热烈紧凑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去感受、去体验。引导学生在掌握蚂蚁的造型表现方法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夸张地表现蚂蚁搬家的情景。本课从课题到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以及学习活动的方式等都考虑德育的暗示作用,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树立集体意识,培养团结、友爱、协作的精神。

全课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指导——游戏表现——赏评启示四大教学环节实施教学。

教学的第一环节,首先用亲切、简短的师生交谈,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探究兴趣。接着看蚂蚁的录像,使学生对蚂蚁的形体特征有所了解,在观察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然后画一画,描述、记录蚂蚁的长相。学生通过这些活动积累了对蚂蚁的一点感性认识,进而利用形象直观的CAI课件,与自己感受的"活蚂蚁"进行对比,理性、科学地认识蚂蚁的外形与结构,纠正一些错误的认识。

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学习讨论,增强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通过师生有声有色的范画,指导学生学习蚂蚁动态的表现。

组织孩子们开展集体游戏和表演活动,行为模拟蚂蚁搬家的情景,同时引导他们大胆地想象与表现蚂蚁搬家的情景,让学生的体验有情趣,美术课堂生机勃勃。用集体合作的方式开展美术创作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感受相互合作的愉悦。

赏评启示环节由教师引导学生主要从合作是否融洽,想象、表现是否大胆等方面进行自评和互评,并通过集体欣赏的方式自由交流,引发思考,从蚂蚁搬家的故事里得到启示与教育。

二、说课稿

一、教材研究

(一)课题传递的信息

1、蚂蚁搬家是孩子们喜欢的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因此我认为,教学的过程就应该是师生一起愉快地、娓娓地述说她的过程。

2、这个故事体现了蚂蚁团结、协作的精神,寓意深刻。因此教学环节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德育的暗示作用,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学习活动的方式采用小组或集体合作为宜。

(二)教材引发的思考

1、本课是一节表现性绘画课,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夸张地表现。

2、学习蚂蚁的造型表现方法是本课的一个知识点,其中包括蚂蚁的外形、结构特征及动态的表现。

3、创设好情境,能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描绘出生动、有趣的蚂蚁搬家的情景。

4、教学评价侧重于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如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认知水平、交流表达能力等。

(三)教材的把握与处理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运用绘画形式进行创造表现。

情意目标:树立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相互友爱、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2、教学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开展"蚂蚁搬家"的集体美术创作活动。教学通过组织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有关蚂蚁搬家的活动来突出重点。

3、教学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启发学生把想象的"蚂蚁搬家"情景用绘画语言大胆地表现出来。教学通过创设情境,组织游戏表演进行蚂蚁搬家的行为模拟,同时展开学习讨论来实现难点的突破。

4、教学环节

(1)观察比较:了解蚂蚁的外形与结构。

(2)讨论指导:学习蚂蚁动态的表现。

(3)游戏表现:展开蚂蚁搬家情节的大胆想象与表现。

(4)赏评启示: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

二、教法与学法

(一)本课较多地通过教师的演示(比如录像、动画、音乐等),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比较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二)谈话与讨论法结合。教师提出富于思考的问题,由学生展开讨论,得出结论。

(三)通过一些实践、表演活动,如扮角色活动,让学生以体验、表现的学习方法进行合作交流。

三、主要的教学理念

(一)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录像、电影、动画、游戏、表演、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蚂蚁形象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表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在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

通过动画、音乐、表演等设置蚂蚁搬家的情境,整个教学就象在讲述一个动听的童话故事,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

小学美术万能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这是小学美术第一册的内容,本学期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画图展开,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审美能力。本课是教材关于画图的初步教学,为后面画图教学奠定基础,课文内容精简,在画图的过程中,可给予学生极大的发挥空间。学生刚接触色彩画图工具,兴趣很高,在教师语言的尝试鼓励下,他们对这个知识点就会主动要学,而非被动地学习,因此在课堂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让学生通过学习交流大家一起讨论解决或教师作适当个别指导帮助解决。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表现圆形物体,进一步了解大小物体的对比表现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激发求知欲,激发兴趣,并变兴趣为动力,在不断的实践中体验成功。

三、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用圆形观察、表现圆形物体。

难点:画出大气球的"大"和"飞得高"的感觉。

四、说教法: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要方法恰当,才会有效。我采用"创设情境法"、" 启发引导法"、" 创作表现法"等教学方法。

利用"创设情境法" 引出"创作表现法",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和生动丰富的教学方式(看、听、做、说),调动小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情感上乐于参与,产生乐学、爱学、主动去学的愿望,使单调的学习内容变得丰富生动。接下来赏识学生的作品,肯定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最后把所学内容系统性地构建起来。

我在教学方法中渗透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使课堂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达到课堂教学素质化。

五、说学法:

我这节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接受任务——思考讨论——合作操练"。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鱼,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和能力的知识。首先,我创造一种美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环境中学习新知识,在学会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实践操作,从而达到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自学和动手能力的目的。积极营造信息技术课堂"无为而治"的教学境界。

六、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美术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二、启发引导

三、作品欣赏

四、创作表现

五、赏识总结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展示热气球比赛场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感受。

2、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3、设问:想一想,这么大的气球是怎样飞上天空的?你还知道大气球的哪些知识?了解学生课前查阅资料研究学习的情况,让同学交流课前研究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利用观看五颜六色的气球,通过鲜艳色彩气球比赛情景使学生对气球有更大的吸引,调动他们积极参加学习的主动性,对接下去的课有激性作用。

二、假设情境,启发想象。

1、设问:你想不想乘坐大气球飞上蓝天?如果你坐着大气球飞上天空,会做些什么事情?

2、独立想象思考后,同桌或学习小组内相互交流、启发。

3、请几位同学介绍自己的想法,同学间进一步相互启发

设计意图:利用气球的大小对比和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提示,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三、作欣赏,探究表现。

1、展示范作,了解、感受不同的表现方法和大气球的花样设计。

2、展示两幅有对比的学生作品,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学习探究:怎样画出大气球的"大"和"飞得高"?

3、学习小组汇报、交流小组探究成果。

4、教师小结,补充讲解、板演。(提示:渗透圆形物的画法。)

设计意图:利用范作欣赏,提高学生的想像力,并通过欣赏学生的作品来探究如何表现气球的"大"和"飞得高",这为下面的创作提供了很好铺垫。

四、学生练习,表现体验。

1、明确练习主题:画一张乘坐大气球飞上天空的想象画。

2、提示:大胆想象、设计大气球的花样,尽可能把大气球的"大"和"飞 得高"的感觉表现出来,画出自己坐上大气球高兴的样子。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布置学生练习任务,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巩固以上所学。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作品展示,交流评价。

1、将学生作品展示在电视屏幕上,在学生展示时,我给学生扬长性地表扬,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评价。(评价提示:大气球的花纹和色彩表现是否大胆、漂亮;是否画出了大气球的"大"和"飞得高"的感觉。)

2、教师小结,进行课外延伸。引导学生课外进一步了解与表现大气球,并画一画其他的圆形物。

设计意图: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喜悦。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归纳总结,系统性地把本课知识构建起来。

七、 设计理念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思想:

1、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等),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2、学科整合的问题。本课在注意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学习外,同时注重语文素养、美术素养的培养,从而形成语文、美术等学科的整合,如观察、倾听、述说、演示等。

3、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创设了许多适当的情景,以此让学生不知不觉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

4、美术学科特点:"立足基本创作操作,渗透基础知识"。

小学美术说课稿 篇6

下面我从教学理念与思路,教学过程,教法学法等三方面来说一说《有趣的拓印》这一课:

一、 教学理念与思路。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课型,本课例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学生学会认识,欣赏各种纹理有趣的形象,提高造型表现能力,在我看来,纹理的美感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深受孩子们喜爱,教材中虽只选了不多的几种图片,却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凹凸不平的美,这让我了解到紧扣学生生活兴趣的教学活动,才能让孩子们易于掌握,只有根植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的课堂,才是有强烈生命的课堂。本课我让学生从中学会运用艺术语言表现生活中的色彩,放大生活中的趣味,品尝生活中的快乐,创造生活中的美丽。

在上述教学理念与思路的指引下,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

1、 知识目标:寻找、发现、认识生活中美丽有趣的各种纹理。

2、 能力目标:能运用正确的方法拓印花纹。

3、 情感目标: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

因此,教学重点:在于初步认识生活中的各种纹理。

教学难点:能够用正确的方法清晰的拓印出花纹。

二、 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我依托学生生活环境,借助学生生活经验,将美术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紧相连,在课前布置学生走入生活,在身边寻找很多表面凹凸不平、纹理有趣的实物,并选择有代表性、易携带的物品(钥匙,书夹,树叶等)走入课堂。让孩子们通过触摸、感受它们的不同之处,教学中,教师应用多种方法和形式,让学生熟悉并掌握纹理拓印的过程、步骤和方法,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创造思维,同一实物也可以采用多种颜色拓印,也可以同一实物重复拓印或重叠拓印,纹理的排列可以是随意或有规律地进行组合。

在教学实践中,师生互动,共同参与,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基本达到了本课的知识目标,并为能力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巡视指导时,老师进行个别辅导,个别问题个别解决。

评价小结时:

今天,大家都亲手拓印了这么多精彩的美丽形象,把原本不起眼的生活物品变得如此美丽,你们都有一双巧巧手,以后,你们会学到更多的美术知识,一定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丽明天!

小学美术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喜怒哀乐》一课是小学美术第十册第六课,是一节造型表现课,本科主要教学内容是通过欣赏、观察、体验等环节来学习表现人物喜怒哀乐不同表情,它侧重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体验表情的作用及乐趣,并试着拿起笔用富有感情的线条来表现喜怒哀乐。

线条是一种神奇的符号,它随着儿童涂鸦开始,便陪伴着他们成长,成了许多孩子表达内心的手段,五年级的学生属小学高年级,心里上已渐渐成熟,他们的语言能力较强,对生活细节感受较深刻,对绘画则更显谨慎,常常感想而不敢画,而一课恰好接近他们的生活与他们的情感,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与夸张的用线。

2、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心情与表情的关系,以及喜怒哀乐不同表情的特征和表现手法。 技能目标:掌握基本任务头像造型手法与用线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提高观察力、表现力、创造力。 3、 教学重点:学会描绘喜怒哀乐的表情特征

4、 教学难点:运用已学知识结合表情特真,大胆夸张,创作出独具个性的肖像画。

二、说教法

依据本科的性质及学生的特点,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采用下列教学方法:

1、 情景教学法

教学是科学,更是艺术,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创设情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新课开始我便出示自己的头像表情,让学生猜可能发生了什么,即让学生猜“情景”,这能让学生充满兴趣的动脑并主动地学。

2、 示范指导法

儿童的心理特征之一就是擅于模仿,因此教师不但要在语言、品行上成为学生的楷模,而且在传授知识过程中也应予以示范,在画表情时,提醒学生构图及用线的相关知识。

3、 引导欣赏法

美术史上很多大师作品值得借鉴,也值得学生去欣赏,我例举了《蒙娜丽莎》、《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两幅典型的名画,对人物表情分析,感受名画背后

的故事,让学生形成审美意识。

三、 说学法

1、 问题讨论法

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让学生带着难题相互讨论,不但意义深刻,也颇有成效,我组织学生讨论多种表情的特点,为他们画表情奠定基础。

2、 自主学习法

本校现提倡“先学后教”,让学生先学,产生疑问,如书中的技法点击部分,我会先让学生先看书自学,然后再带着疑问看教师示范,这样才能逐个解除学生心中的疑惑。

四、 说教学过程

1、亲近学生,激趣导入

首先我将出示明星不同表情的照片,以头像为主,提问学生,“猜猜?”这样学生便能快速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理解不同表情来自于不同情境,不同心情,从而导入本课课题《喜怒哀乐》

2、欣赏名作,技法指导

在这一环节中我会利用课件展示引导欣赏《蒙娜丽莎》、《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头像表情,并请学生猜猜人物可能身处的背景,在学生回答完成后,出现完整图,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理解人物表情与作品的关系。然后我将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除了范例中的几种人物表情外,还有哪些人物表情,请学生作出不同的表情,并描述每种表情的五官变化。然后我再和学生一起看书中知识窗的内容进行小结,组织学生读一读,如:“画人笑,眉开眼弯嘴上翘”,学生边读,教师边出示相关表情图片让学生进行对照。

3、 步骤示范,技法点击

这一环节中,我首先通过课件展示,欣赏人物的脸型、发式、眼、眉、鼻、嘴、耳的各种不同表现方法,这一环节能为能力弱及无从下手的学生提供帮助。然后我再引导学生学习书中的“技法点击”,掌握作画步骤,我将以一位学生为例,边引导学生观察人物,边按作画步骤示范,尤其在画五官时,提醒学生运用知识窗内的古代画诀,同时鼓励创新,适当夸张,以及用线的粗细、疏密、深浅和虚实。

4、 鼓励创作,品评欣赏

这一环节我首先会对学生提出作画要求:运用线描的手法表现同学的人物头像,注意构图与表情的刻画,可适当夸张。在学生作画的时候,我安排学生分组作画,细心观察学生的写生表现程度,适时指导,对于一些能力较弱的学生给予帮助与鼓励,让他们建立起美术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对作品的评价这一环节我尤为重视,我设置了两个环节:1、学生自评,给自己作业写上评语或评分。2、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欣赏、比较、了解五官的微妙变化能产生不同的表情。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最后,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共同体验表情的乐趣,共同学习画表情的活动,技法学生学习美术的激情,让他们在玩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