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说课稿 > 赤壁赋说课稿10分钟精选10篇正文

《赤壁赋说课稿10分钟精选10篇》

时间: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赤壁赋说课稿10分钟精选10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赤壁赋》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地位和作用

《赤壁赋》是必修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和《听听那冷雨》《再别康桥》共同构成了“山水神韵”这一模块。

《赤壁赋》是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正如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中说,《赤壁赋》乃中国文人的通用电码,是一篇难得、有味的经典美文。

而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都渴望长大,但在人生道路中总会有挫败感,难以释怀,心中充满了迷茫。学习苏轼面对挫折的那种坦然、达观的态度,将对学生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启发意义。以《赤壁赋》为载体,可培养学生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为品性之人。因此其作用与地位十分重要的。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整体把握文本内容以及了解赋的相关知识。

(2)反复体味文中优美的语言,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知人论世,深入理解文中包含的复杂感情和深刻内涵。

(3)了解苏轼的思想,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三、说重点难点

《赤壁赋》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在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对文章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探讨如何将景、情、理紧密结合是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因此,这一堂课,在教法上我采用涵咏法、美读法(体验性默读、多形式朗读等)、讲解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五、说学法

我设计了朗读法、欣赏法、讨论法、总结法等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品析作品的语言,体会优美意境,探究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 达到鉴赏抒情的散文的目标。依据是新课标在必修课“阅读与鉴赏”方面,建议“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

散文家余秋雨说:“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落在了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因为文人墨客往往会在跋涉千山万水时,感慨历史人生。大文豪苏轼似乎对赤壁情有独钟,在贬谪黄州期间两次登临便写下了“两赋一词”。“创作就是倾诉,阅读就是倾听”,让我们通过美读和感悟来聆听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所寄托的心声。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好的导入,能营造良好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浓厚的兴趣,吸引学生的审美注意,使之不由自主地进入课文情境。

2、基础落实(10分钟)

结合上节预习学案,展示成果。教师作评。由于是文言,基础知识不可忽视。

3、自读课文,理清思路。学生用关键词概括,展示。(重点)(15分钟)

月夜泛舟——呜咽箫声——客诉悲情——水月做比——醉卧舟中

然后,在此基础上,继续读课文,揣摩词人情感变化。方法点拨:抓关键词,关键句。

如:第一段写景,感受“浩浩……”。二段关键词“乐甚”写出夜晚泛舟之乐。第三段“愀然”写出听萧之悲。

4、深入思考:作者如何将景、情、理紧密结合? (难点)(20分钟)

小组合作讨论,代表发言。点拨:由景而生乐情,乐极而生悲,由悲而生理。最后豁达胸襟的展示,正是苏轼在厄运中努力坚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艰苦思想斗争的缩影。周国平说:“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祸福之上的豁达胸怀!”

再此基础,顺水推舟。设计问题:如何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依据:让学生更深刻理解全文,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畅所欲言,此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但须言之成理,有据可依,节尽量避免消极、积极的无谓争论,教师作结。

5、以“我读苏轼”为话题写一篇500字小作文。

七。结束

板书设计:

赤壁赋

苏轼

月夜泛舟 泛舟之乐

呜咽箫声 箫声之悲

客诉悲情 失意之苦

水月做比 随缘而安

醉卧舟中 归于旷达

说教学目标 篇2

《赤壁赋》是必修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和《听听那冷雨》《再别康桥》共同构成了“山水神韵”这一模块。

《赤壁赋》是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正如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中说,《赤壁赋》乃中国文人的通用电码,是一篇难得、有味的经典美文。

而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都渴望长大,但在人生道路中总会有挫败感,难以释怀,心中充满了迷茫。学习苏轼面对挫折的那种坦然、达观的态度,将对学生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启发意义。以《赤壁赋》为载体,可培养学生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为品性之人。因此其作用与地位十分重要的。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赤壁赋说课稿分钟 篇3

听杨红霞老师执教的合作学习教学课例《最后一分钟》,其真挚充沛的情感,其清晰简练的课堂语言,其挥洒自如的教学调控技巧无不给观课的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杨老师在以她的课堂教学诠释合作学习的成效来看,更为我们深入研究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提供了极为典型的案例。

1.掌握知识的需要。本文刻画的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瞬间。但是,本文的背景却是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历史和当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创举纵横交错而成的广阔时空。教学《最后一分钟》一课,就是要将这个广阔的时空背景浓缩在短短的几十分钟时间之中,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接触到相对更多的历史知识,体现教学的效率。

2.培养情感的需要。爱祖国,爱民族,这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情结,但是,一个人最真挚的情感流露决不是建立在空洞的说教之上的。它不仅建立在对相关背景与知识的融会贯通之上,更需要主体之间相互提示,相互感染,和相互催化,而合作学习在这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3.有效学习的需要。在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呢?我们的理解是,能够让优生在课堂上有效发挥主导、引领同伴学习的作用;能够使学习中下生在课堂里集中注意力,专注地、有始有终地参与学习。那么,合作学习无疑就是一种很不错的学习形式。

(一)小组小合作

杨老师在上课伊始便以ppt的形式向学生提供了本节课合作学习的“两项任务”和“两个建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内容、形式非常清晰地展现在同学们的眼前,为接下去的小组合作学习作了十分必要而充分的铺垫。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小组合作的内容,杨老师不仅在“两项任务”中提示了学习内容,而且提供了学习手段:“读一读”、“边读边想”、在“词句中感受”、“交流”、“补充”和“记录”,非常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在“两个建议”中,明确告诉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对诗歌本身的理解,也要借助课外资料拓展自己的认知,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诗歌本身的深厚意蕴和沉郁而奔放的感情。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还有一个环节我们不能够忽视:显示在黑板右下角的“五星榜”。虽然是一种极其简单的评价方式,但在本次合作学习中,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是激励的作用,从课堂上学生的放映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孩子们非常在意那一个个用粉笔涂画的五角星;其次是记录的作用,它帮助教师记录了课堂上已经展示和没有表现过的小组学习情况,为面向全体学生学习服务。再次就是评定小组学习成绩的作用。

(二)班级大合作

在本节课上,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杨老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有一次明显的转变:在小组合作学习阶段,她是一个指路人和督导员;而在后半节课,杨老师摇身一变,成了一个主持人、引领者。教师这一角色的转变,无疑使课堂的合作形式发生了量上的改变:那些代表小组意见起立发言的同学仿佛是这个“大合作组”的组员,而杨老师则是这个“大合作组”的组长了。

孩子们积蓄了一节课的情绪顿时得到了淋漓尽致的释放,师生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课堂教学的气氛同时被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综上所述,由杨红霞老师执教的这一堂合作学习示范课《最后一分钟》是成功的,课堂上,课文那些认知性知识被有效习得,那些理解性知识得到了相互启发,更重要的是对香港回归,祖国统一的美好情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感染,相得益彰!

如果要提一点供杨老师商榷的意见,我以为,《最后一分钟》的文本是以诗歌的形式表现的,阅读诗歌与阅读其他文体的不同之处,余以为,更需要重视诗歌表现的那些意象和诗歌营造的独特意境所传达出来的独特的意蕴美,以及诗歌长句与短句,平声和仄声所构筑的音韵美。这些,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听来总觉得没有尽兴。

《赤壁赋》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大凡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情思的文章,语言才能神情飞动,意趣横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抒发哲理意蕴的则更是达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它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中唯一的一篇宋文,其他三篇则是唐文——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则重在情感和理趣。但无论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通过学习本文可以解读苏轼的儒道兼济思想,进而了解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苏轼。

2、三维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1)了解骈散结合“以文为赋”的语言特点

(2)鉴赏本文景情理的有机交融

(3)“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课标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3、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教学重点:

(1)诵读感悟,吟咏品味

(2)理解作者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和所表现出来的旷达乐观的情怀。

依据:目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使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刻骨铭心在自己的脑海中”。强调用语文课程所特有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拓展及深化学生的精神领域,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固本厚根”。

教学难点: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依据:关于哲理性的东西对高一学生而言还有些难度,不易把握,因此,需老师徐徐善诱,点拨引导。

4、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有机整合

摒弃传统的“以本为本”、死磨应缠、机械训练的做法,给文本合理定位,做到“立足文本、超越文本、回归文本”的统一。语文新课程认为学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老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是最主要的语文课程资源,要能利用教科书,进行再创造,把教科书变成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内容,赋予教科书内容以生命的活力。因此,老师应创设一种情景,点拨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除此以外,结合课外资源,师生共同搜集资料,对苏轼的生平、思想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

二.说学法

1.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苏轼的一些诗文,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主要停留在阅读背诵和低层次的鉴赏阶段,理解流于肤浅,缺乏深度。但从总体上,学生对苏轼的作品还是具有浓厚的兴趣。高中生思维活跃,理解能力和独特感悟能力大大加强,因此,完全可以用语文课程所特有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拓展及深化学生的精神领域,使学生能感悟苏轼在困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旷达乐观的情怀并受到启迪。

2.心理调节的方法分析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难题,学生往往视为畏途。老师应该少作一些脱离语文语境的、所谓梳理规律的、机械操练性的客观化、标准化练习,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点到即可。另外,光靠学生“自悟”也比较费时间,应重在引导、点拨学生去领悟、欣赏、评价。

3.知识建构的方法指导

从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评价、从感性——理性的原则

三、说教法:

1、根据新大纲的要求,中学生应诵读一定量的浅显的文言文,《赤壁赋》是骈散结合的文赋,声韵和美,节奏富于变化,第一课时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课外搜集资料,课堂上以老师点拨的形式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老师推荐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一文,作为补充材料,帮助学生认识苏轼。)

2、教学课时: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简要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老师声情并茂示范性地背诵全文,然后学生齐读或齐背。再次培养文言语感,把握““以文为赋”的特点。

二.引导学生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导语:我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中,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是中国哲学的源头,《赤壁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融入了浓郁的传统文化。通过本文可以解读苏轼的儒道兼济思想,进而了解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苏轼。

问题设计:

1.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文中那些语句是苏轼儒家思想的体现?

结合学生的认识,然后明确: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崇尚出世。

结合我们对苏轼的了解,纵观苏轼一生,虽被一贬再贬,不断迁徙流离,可始终没有放弃从政为民、服务朝廷、有用于世的执着。其积极用世的思想显而易见。然后引导学生从文中筛选相关的语句,尽管作者被贬于蛮荒之地,但苏轼依然心系国家,眷顾朝廷,如第二段中“桂棹兮兰桨,望美人兮天一方”。第三段写曹操,言辞中洋溢着对曹孟德的羡慕和敬仰,但叹人生须臾,功业无成,正是渴望建功立业的反证。是作者不甘心、不服输。(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

小结:正是这种积极入世的思想,最终使苏轼成就了不朽功业,美名流传。

2.道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文中那些语句是苏轼道家思想的体现?

结合学生的认识,讨论然后明确:

与儒家的核心思想相对,道家思想的核心世崇尚出世,打开心灵枷锁,顺应自然,坦然面对生活中的矛盾。

分析:《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虽然苏轼忘情于赤壁的“水月”美景,但内心毕竟还是痛苦无比的。所以赋中有“其声呜呜然……”等语句,而文治武功盖世的曹孟德“而今安在哉”,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滤净苏轼心灵上的功利观念,不为外物所累。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从而表现出来的旷达乐观的情怀。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呈现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

3.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是在苏轼身上是如何和谐统一的?

苏轼吸取了每一种传统文化的精髓,使自己既入世又出世,既坚持了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文化追求超脱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在无数的宦海风波和人生挫辱中锻炼了旷达乐观的胸怀。

三.课堂小结:

文章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我们应该汲取苏轼的人生智慧,以入世的态度做事,以出世的态度做人,既积极进取,又淡薄名利。

四.布置作业:

(1)将文中的第一节改写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2)比较《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异同。

说重点难点 篇5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整体把握文本内容以及了解赋的相关知识。

(2)反复体味文中优美的语言,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知人论世,深入理解文中包含的复杂感情和深刻内涵。

(3)了解苏轼的思想,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赤壁赋》说课稿 篇6

教学目的:

1、了解“赋”的有关特点。

2、诵读、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3、理解文中体现出的哲理。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体会课文情、景、理交融的特点是本课教学难点;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结合学生的自主讨论。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刚刚学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后人称他的这幅作品是“天下第一行书”,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作品《祭侄文稿》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二行书”,我们今天要接触的这位文学大家苏东坡他一样是一位大书法家,他的《寒食帖》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今天我们就要回溯到千年之前,回溯到黄州赤壁的那一个月夜,去走近这位宋代的大文豪。

二、“赋”的知识。

赋,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重要文体,虽然对于现代人来说,其远不及诗词、散文、小说那样脍炙人口。但在古代,特别在汉唐时诗与赋往往并举连称。

“赋”字用为文体的第一人应推司马迁。他把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作品称为“赋”,这个赋就是最早的“骚体赋”。真正把自己作品称为赋的作家第一人是司马相如,汉代也是“赋”这一问题最兴盛的时期,这时的赋多用于歌功颂德,排比铺张因此被称为“大赋”,代表作品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贾谊的《鹏鸟赋》、张衡的《二京赋》。而后,到西汉末年,文人们就常以“赋”名篇自己的作品了。由于这种歌功颂德的作品出现久了就失去了现实意义和艺术价值,因此就出现了抒情小赋如三国是曹植的《洛神赋》。发展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出现了骈赋、律赋,其特点是通篇基本对仗,并且讲究声律、江淹的《别赋》、向秀《思旧赋》就是其中的代表。赋发展到唐代,在韩愈、柳宗元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于是“文赋”出现了。

文赋不讲究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运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赤壁赋》就是一篇文赋。

三、作者了解。

在前面的课文学习中,我们明确了要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应该结合作者的生命体验。

那么关于苏东坡的生平大家都知道哪些?

明确:苏轼生於宋仁宗景佑三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他的家庭富有文学传统,祖父苏序好读书,善作诗。父亲苏洵是古文名家,曾对苏轼和其弟苏辙悉心指导。母亲程氏有知识且深明大义,曾为幼年的苏轼讲述《后汉书·范滂传》,以古代志士的事迹勉励儿子砥砺名节。当苏轼21岁出蜀进京时,他的学识修养已经相当成熟了。

苏轼学识渊博,思想通达,在北宋三教合一的思想氛围中如鱼得水。苏轼不仅对儒、道、释三种思想都欣然接受,而且认为它们本来就是相通的。这种以儒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释、道的思想是苏轼人生观的哲学基础。

苏轼22岁中进士,26岁又中制科优入三等(宋代的最高等),入仕后奋厉有用世之志。他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由于注重政策的实际效果,他在王安石厉行新法时持反对态度,当司马光废除新法时又持不同意见,结果多次受到排斥打击。他在外任时勤于政事,尽力为地方上多做实事。他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任地方官,灭蝗救灾,抗洪筑堤,政绩卓著。甚至在贬到惠州后,他还捐助修桥二座。只要环境允许,苏轼总是尽力有所作为。然而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未能充分施展他的政治才干。他44岁时遭遇“乌台诗案”(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七月,苏轼在湖州任上以诗文讪谤新政的罪名被拘捕,押至汴京后关在御史狱中,至十二月底方结案出狱贬往黄州。因汉代的御史府树上多乌鸦,御史府又称“乌台”,故人们把苏轼的这场文字狱称为“乌台诗案”。)险遭不测。晚年更被一贬再贬,直到荒远的海南,食芋饮水,与黎族人民一起过著艰苦的生活。苏轼对苦难幷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这种执著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著坚定、沉著、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苏轼平生受到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第一次是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在59岁时被贬往惠州,62岁时贬至儋州,到65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所六年。苏轼去世前自题画像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就其政治事业而言,这话当然是自嘲。但对文学家的苏轼来说,他的盖世功业确实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虽说苏轼早就名震文坛,贬至黄州后且因畏祸而不敢多写诗文,但黄州时期仍是他创作中的一个高峰。散文如前、后《赤壁赋》,诗如《寒食雨二首》,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都创作于此时。苏轼被贬至惠州、儋州时,已是饱经忧患的垂暮之人,但创作激情仍未衰退,而且在艺术上进入了精深华妙的新境界。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在宋代就有人认为贬至海南幷不是苏轼的不幸,逆境是时代对这位文学天才的玉成。

四、课文分析。

1、整体感知。

《赤壁赋》便创作于苏东坡被贬到黄州的这一段时间里。黄州就是现在的湖北黄冈,这个赤壁很显然也不是孙刘大败曹操的地方,叫赤壁的地方全国有很多,我们福州永泰也有一个。而文中的赤壁是黄州的一处名胜,只是苏轼触景生情,借题发挥了。

“情景理”相交融是苏东坡文章的一大特点。本文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本文一共五段,哪些是写景?哪些是抒情?哪些是阐明道理的呢?

明确:第一段抒情,二、三段抒情,第四段明理,第五段也是抒情。

因为出游,因此在山水之间感叹到人的渺小,也因此发现在时间面前,人又是多么的无力,于是发出了天地间万物“变”与“不变”的感叹,这便是《赤壁赋》行文的脉络。

2、课文分析。

诵读第一段。

让学生按句疏通课文,老师重点点评。

提问:第一段中苏轼写了什么?

明确:月夜泛舟,饮酒赋诗,景美人喜,飘然欲仙。

提问:应该说赋的特点在这一段中最能够得以表现,大家能不能结合课文说明一下。

明确:对偶“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押韵“an”

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芙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展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诵读第二段。

让学生按句疏通课文,老师重点点评。

提问:第二段中苏轼写了什么?

明确:主人与客人触景生情,放歌吹箫,由乐转哀。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知识。

学生齐读《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饮酒吟诗,欣赏朦胧而美丽的夜景,并由此抒发了心灵的快感:羽化而登仙。正当苏轼快乐的敲着船舷哼着歌的时候,犹可人吹箫应和,箫声的悲凉产生了巨大的感染力: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是文章的气氛陡然从欢快转向悲凉。

二、课文分析。

诵读第三段。

在解读中穿插文言知识的讲解。

提问:为什么客人的箫声如此悲凉?苏轼正襟危坐的问客人,何为其然也?客人有没有正面的回答?

明确:没有。

提问:客人对这个问题从何说起?

明确:曹操。

客人用了两个反问句,①曹孟德之诗(带过《短歌行》中心);②曹操受困之地(回顾赤壁之战的历史)。接着客人继续描述了战场得胜的曹操,他气势如虹(“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风采照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气势之大,风貌之胜,把曹操不可一世的骄纵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在极力渲染曹操不可战胜的赫赫声势之后,最后说了一句“而今安在哉?”不论是作为文学家的曹操,还是驰骋疆场的军事家,治国安邦的政治家,如今却还是灰飞烟灭了,一样被“大浪淘尽”。枭雄尚且如此,而默默无闻的平庸之辈呢?课文中是怎么说的?

明确:“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小人物就更加卑微了。

于是客人就悲哀起自己人生的短暂,羡慕起滔滔不绝的长江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再于是,客人就有了“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理想。但是,这个理想是虚幻的、不切实际的,客人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讲到这里,大家就知道箫声之所以悲凉的原因了。

讨论:客人为什么会在游览中突然感受到这种人生的沉重,生命的短暂?

明确:1、生命是一道无解的命题,从来就没有人知道自己生前如何,死后又如何,所以在生命面前,无论伟人还是平民都是一样的平等、一样的无知。所以,在一个人类穷尽数百代人的时间仍无法解答的一个关乎自身的命题面前,人们通常会感到自己的无力,于是陷入悲哀。2、自然是怎样的一个地方?人类出于自然,最后也将归于自然,在出而未归的这一段时间里,自然就成为人们寄托心灵、放松心情的所在。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当人们看到屹立千年不动的高山,看到奔流千年不息的河流,在这种广阔深邃的景象面前,不自觉地就会进行自身与自然的对比,就想大家在海边看海的感受一样,一比之下,悬殊立现。一个人怎么比得过自然呢?于是就有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样的感慨。

诵读第四段。

在解读中穿插文言知识的讲解。

对于客人的“一哀一羡”苏子是怎样表态的?苏轼有没有一上来就表态呢?

明确:没有。

苏轼和客人一样,用问句来回答——“客亦知夫水与月乎?”他问客人了解水和月吗?

提问:苏东坡对水和月的理解是什么样的?

明确:“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水象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缺,但它始终没有消损和增长。苏子借眼前的水和月发端,然后从水的奔流、月的盈虚中看出:从变的方面来看,世界何曾有一分一秒的静止?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不变的方面来看,江水依然、明月犹在。从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变的只是现象,本质是不变的。于是,我们又羡慕什么呢?

苏东坡借山水为喻,我们还可以做这样的解释:就个人生命现象而言,生老病死,固然有限;但就大我生命本体而言,可以借子子孙孙永无尽期。而立功立德,犹可使生命永垂不朽。这样看来,犹有什么好羡慕长江的无穷的呢?

在接下来,从这种变与不变的哲理中,苏轼从人生转向自然。

天地万物都有主宰,假如不属于我的东西,即使一丝一毫我们也拿不走。指出了真正的豁达之士,对于世俗的一切要有全舍全弃的容量。

提问:那么什么东西才是我们的呢?

明确:“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自然界的声音与色彩才是我们赏心悦目,颐养性情的无穷宝藏。

这就是苏东坡对客人回答“一哀一羡”的看法。在苏东坡的那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就会明白,客人人生渺小的思想其实也是苏轼思想中一直盘桓不去的阴影,“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对于封建社会中的文人们来说,当他们政治上失意或生活上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人生短暂的苦闷与迷惘。在“乌台诗案”中的苏轼也一样。这最后的说理,一方面替客人排解忧愁,另一方面表现了他的豁达的宇宙观与人生观。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苏轼一贬再贬,仕途坎坷,却还能佳作倍出成为有宋一代最光辉的文学家的原因了。

最后“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客人转悲为喜,重新把酒言欢,在小船中睡着了。全文一气呵成,“情”“景”“理”和谐交融。

三、总结。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其次,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他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的存在。苏轼十分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材。当时就有许多青年作家围绕在他周围,其中成就较大的有黄庭坚、张耒、晁错之、秦观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又合称“苏门六君子”。苏轼的作品在当时就驰名遐迩,在辽国、高丽等地都广受欢迎。北宋末年,朝廷一度禁止苏轼作品的流传,但是禁愈严而传愈广,以后历代翻刻不绝。苏轼还以和蔼或亲、幽默机智的形象留存在后代普通人民心目中。他在各地的游踪,他在生活中的各种发明都是后人喜爱的话题。在宋代作家中,就受到后人广泛喜爱的程度而言,苏轼是无与伦比的。

《赤壁赋》说课稿 篇7

一、导语:

欣赏了这段视频,您是否也感受到了美得享受和情理的熏陶呢?古代散文意境悠远、文字优美,以他独特的魅力,穿越时空,向我我们展示了美丽的场景和深刻的哲理。但是由于时空的距离,我们的学生“谈古色变”。如何改变学生的这一状况,探索出一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古文教学之路?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关键。本次教学设计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尝试以宋代美文《赤壁赋》为载体,通过以教师的点拨、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来带领学生进入古文学习的意境中。

二、说教材:

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中说,“赤壁赋”乃中国文人的通用电码,是一篇难得、有味的经典美文。钱光昕教授将苏轼的《赤壁赋》收入到“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语文》第二单元中。

苏轼的《赤壁赋》是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qì合间阐述哲理。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我把它确立为本单元的重点讲读课文,是因为它既承担了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的点任务,又承担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

三、说教学目标

1、学情分析

高中起点的技校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文言基础,对于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已经有了一些直观经验的积累,也具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因此,现阶段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由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逐渐将重点转移到“鉴赏”的层面并尝试文言文阅读研究性学习。

另外,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都渴望长大,但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困惑、碰到挫折,又难以释怀,心中充满了迷茫。文章中苏轼面对挫折的那种坦然、达观的态度,恰恰使他们久旱逢春雨,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启发意义。我以《赤壁赋》为载体,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为品性之人。

2、教学目标

鉴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确立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作为一篇讲读课文,它在文言文知识方面对本单元的其他篇目有着牵引性的总结作用。无论是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还是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它都有着典型性。因此,我把继续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本内容作为其中一个知识与能力目标。 此外,为了增强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语感,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熟练的背诵课文。

作为一篇赋,《赤壁赋》既保留了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又借鉴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从而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方面的束缚,使文章兼具了诗歌的深致情韵和散文的透辟理意。因此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了解“以文为赋”的特色作为第三个能力目标。学生在感受其优美文辞的同时,又能从作文的角度得到启发,使学生理解“原来同一文体还可以借用其他文体的创作手法”。从而打破了作文中对文体的禁锢。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赤壁赋》是苏轼被贬谪到黄州后写的,因此要求学生在过程和方法上关注背景,了解作者,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写作风格。此外,通过对本文学习过程的把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

(3)情感和态度目标

从情感、态度的目标来看,这篇文章是苏轼处于人生最艰难的时期完成的作品。可以通过这篇文章来引导学生,培养他们在困境中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达到陶冶性情的目的。

3、重难点

《赤壁赋》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在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对文章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由于学生没有与苏轼类似的人生体验,所以在理解作者遭受挫折后表现出的超脱的人生态度和乐观情怀时,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我将它设定为本次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在讲授过程中我采用采用感官剌激法、追溯联系法、提问法、讨论法和交流互动法,学法指导采用多维听记法、合作探究。结构突出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双向交流特点,充分体现出老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的应有地位。其目的是把学生放在主动地位上,老师只是在关键处随机点拨,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在思考、讨论、交流中解决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思维和表达的能力的作用。

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我将做出如下两个课时的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多记,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梳理字、词、句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即合作探究,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发扬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走出文本,寻找中国传统文人在身处逆境的不同生命轨迹及其心理特征,写好发言稿,课堂上以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文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我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将本课题安排为:导入文本--感知文本--拥有文本--走出文本四大板块,让学生有所学、有所用、有所长,达到从诵读到研读、从整体感知到深层评价、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也使教师做到从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一)情感激发,导入文本:(10min)

1、导入

好的导入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个桥梁,因此我采用感官剌激法和追溯联系法导入课文。

播放学生在初中学过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视频朗诵,并让学生随着视频朗诵。目的是在轻松的氛围中,把学生的视觉、听觉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唤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为整堂课的讲解定下好的基调。

另外学生的认识是逐步向前发展的,不可能产生大的跳跃。因此,由已知走向未知易于成功,新的知识用旧的知识作为台阶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利用追溯联系法由《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一学过的课文导入新课,可以使两篇文章形成对照,形成有机的联系,便于全面了解作者的写作特色。

2、常识积累

接着利用师问生答得方式,进入到课文。

在播放完视频后我会问学生“这首词是谁写的”,学生回答“苏轼”。我会接着问“你们对苏轼了解多少”,我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介绍苏轼作为 “文耀百代,词唱千年,诗传万世,书画俱工”的“魅力全才”,却注定漂泊一生,磨难一生,但又不失豁达、乐观。他因乌台诗案,因政治迫害被贬黄州。黄州可以说是他政治的低谷,也可以说是他才华的巅峰,秋雨先生在《东坡突围》中写到“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最负盛名的 “赤壁三咏”就创作于此,《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其中的一咏,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赤壁赋》也是其中的一咏。从而完成对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介绍。

提问法的设计,既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又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把课堂的主角由教师变为学生。最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潜意识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既学到了文学常识,又消除了学生对文言文的抵触心理。

至此“导入文本”环节结束。

(二) 诵读品析 感知文本

这一环节中将完成知识与能力目标和过程与方法目标。我从听、读、问、看、记、想多维角度完成本部分的教学。

(1)听(听名家朗诵)

落实好正音读-识文字-察语气-断句读。教学中引用录音,打破了学生在上课时仅仅面对课本和老师的枯燥局面,增加了讲课的生动性,在听觉上吸引学生,抢占了学生的注意力。

(2)读(读课文)

我先列出生字和多音字,再让学生根据录音进行仿诵、朗诵,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并且充实预习过程中提出的疑问。

(3)问(提问题)

针对预习和诵读的情况,将预习中遇到的困难,包括字音、句读、难解的词义及句意等,提出来讨论。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4)记(文言字、词、句)

我对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并进行必要的补充,帮助学生梳理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学生进行记忆。而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练习,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帮助学生作好积累。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感到枯燥。我在讲解和练习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应用动画,用视觉上的动态效果,弥(mí)补思维上的枯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达到娱教欲学效果。

(5)看(看视频)

在梳理字词的基础上观看视频,使学生进一步规范读音和断句。另一方面,好的视频能使学生随着动听的朗诵和优美的图片进入到文章的意境中。

视频辅助教学,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让学生在感受美得熏陶中不知不觉的进入到文章的意境中,减轻了学生对学习的抵触。

(6)想(文章内涵和感情变化)

再看玩视频后,我会设置问题“在动听的阅读和优美的画面中,你感觉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变化?你又是怎样理解本文的文意的呢?”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诵读课文。在学生诵读和思考后,我会找学生回答,并通过课件将学生的答案引入正规,从而使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把握水到渠成。

以问题导航,明确学习目标,培养了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课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又能让学生增加学习的信心,消除对文言文的恐惧,并且活跃了课堂气氛,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

“诵读品析”这一环节的设置,一方面从听、读、问、看、记、想的多维角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另一方面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改变了以往的教师“灌输”,学生“接受”的僵化模式。此外,在课堂上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只对重点知识进行讲解,减少了课堂工作量。

(3)把握文义(10 min)

熟读课文,教师进行点拔,清理文章思路。

第一段写苏子的乐,乐由何来?--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段苏子愀然,缘何而然?--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段客诉悲情,悲自何生?--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段以水月做比,讲何道理?--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段杯盘狼藉,为何如此?--忘情尘世的洒脱

至此第一课时完毕,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并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准备所要讨论的话题,每组有一位同学进行总结,形成300字左右的发言稿。这有助于学生求同存异,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

(1)欣赏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谈谈古人的山水意识。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由于学生已经走入课文,所以第二课时在导入上可以简化,直接由第一节设置的两个讨论导入。并且围绕上一节课的两个问题展开,以学生分组探究--讨论总结--教师适时引导的形式进行,使学生做到掌握文本,即第三个板块:

(三)合作探究,拥有文本

此板块中要求学生细品本文“美妙之景,曲折之情,深刻之理”,达到“拥有”文本的目的。

第一课时中在这一环节中引导学生学习了《赤壁赋》的基本内容,完成了知识和能力目标。而第二课时的主要任务则是突破重点,分解难点。本节课通过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的意识。但是在此过程中要摒弃看似热闹,实则浮躁无功的特点,所以在设置讨论问题时要考虑学生学习能力由易入难,层层深入,逐步展开。

(1)检查巩固(5 min)

检查课文诵读及文言词语的掌握情况。

(2)讨论探究(15 min)

○1按照三人一组探讨,分析描写意向水月的变化和其中的感情变化,我可以给学生必要的提示,并给他们分工(现实中、历史上和哲理中),最后在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首先现实中的“水月”是作者与客的欣赏之实,是一种柔和之美;接着是历史中的“水月”充满了一种苍凉之意,为的是凭吊古人,开始进入一种虚写;最后进入哲理中的“水月”,探讨人生之须臾,体悟人生之境遇,也是虚写。

○2再次让学生讨论哲理中的“水月”,侧重分析主客问答。让每组同学分角色朗诵全文。一读旁白,一读苏子,一读客。并探讨是否真的存在主客?如果不存在苏轼为什么做如此的处理?

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一般会得出主和客分别代表达观和悲观的态度。我再以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并讲解答案。帮助学生理解这里主也是客,客也是主,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并在此讲解有关赋得特点。

答: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分角色阅读,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进行总结归纳,求同存异,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起到了发扬共性、张扬个性的作用。师生互动,互相交流,通过理解探究走进作者的心灵。

(3)重点突破(5min)

着我结合苏轼的感情变化,和学生一块讨论景、情、理紧密结合的巧妙之处。进而突破重点。

文章由景生情,缘情入理,由景而生乐情,乐极而生悲,由悲而生理,至豁达胸襟的展示,正是苏轼在厄运中努力坚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艰苦思想斗争的缩影。

到此,对赤壁赋得本身教学已经完成。语文教学本身的外延是无限的,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走出“文本”。

(四)拓展延伸 走出文本

此板块旨在引导学生走出文本,理解苏轼--- 一个遭遇挫折,身处逆境而泰然处之、豁达乐观、苦乐随缘的人,一个具有生命厚度、韧度、高度的人,从而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一个立德、立人、立言之高标,并使学生在人生路上得益。

(1)对比欣赏(8 min)

首先让学生结合《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谈谈苏轼、陶渊明、李白对传统人格超越。接着由我对学生发言进行总结,指出陶渊明那种“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感情是带性使气的;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深感痛苦的;而苏轼的“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并提出苏轼这种精神对现实生活得指导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

(2)难点解析(12 min)

设疑:“如何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先由学生思考回答,再由我点拨(bō),教导学生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培养他们豁达的情怀。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又能使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最后抓住技校生渴望成熟的心态,引用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文末关于成熟的文字结束课程。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此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但须言之成理,有据可依。节尽量避免消极、积极的无谓争论,引导学生在分析占有的材料的基础上,大胆发表自己观点。

其实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打开一扇门,使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去挖掘学习更多的知识。为了引导学生深层次的阅读和思考,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我向学生推荐以下资料:

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百家讲坛--苏轼

正如周国平所说:“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祸福之上的豁达胸怀!”

六、小结

在本次课的设计中,本着“教师启蒙,学生学习”的原则,由师生共同完成《赤壁赋》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参与知识的构建,做学习的主人。

教是为了不教,教的是学习方法,是学习思路。教材是一个例子,教师通过教一篇、几篇课文,让学生学会一类文章的欣赏,起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板书设计

最后布置作业,小结全文。

(1)将文中的第一节改写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2)利用本次课的学习思路,自学《后赤壁赋》。

说教学过程 篇8

我设计了朗读法、欣赏法、讨论法、总结法等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品析作品的语言,体会优美意境,探究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 达到鉴赏抒情的`散文的目标,

资料共享平台

《赤壁赋说课稿》()。依据是新课标在必修课“阅读与鉴赏”方面,建议“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

.结束 篇9

1、导入

散文家余秋雨说:“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落在了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因为文人墨客往往会在跋涉千山万水时,感慨历史人生。大文豪苏轼似乎对赤壁情有独钟,在贬谪黄州期间两次登临便写下了“两赋一词”。“创作就是倾诉,阅读就是倾听”,让我们通过美读和感悟来聆听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所寄托的心声。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好的导入,能营造良好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浓厚的兴趣,吸引学生的审美注意,使之不由自主地进入课文情境。

2、基础落实(10分钟)

结合上节预习学案,展示成果。教师作评。由于是文言,基础知识不可忽视。

3、自读课文,理清思路。学生用关键词概括,展示。(重点)(15分钟)

月夜泛舟——呜咽箫声——客诉悲情——水月做比——醉卧舟中

然后,在此基础上,继续读课文,揣摩词人情感变化。方法点拨:抓关键词,关键句。

如:第一段写景,感受“浩浩……”。二段关键词“乐甚”写出夜晚泛舟之乐。第三段“愀然”写出听萧之悲。

4、深入思考:作者如何将景、情、理紧密结合? (难点)(20分钟)

小组合作讨论,代表发言。点拨:由景而生乐情,乐极而生悲,由悲而生理。最后豁达胸襟的展示,正是苏轼在厄运中努力坚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艰苦思想斗争的缩影。周国平说:“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祸福之上的豁达胸怀!”

再此基础,顺水推舟。设计问题:如何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依据:让学生更深刻理解全文,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畅所欲言,此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但须言之成理,有据可依,节尽量避免消极、积极的无谓争论,教师作结。

5、以“我读苏轼”为话题写一篇500字小作文。

《赤壁赋》说课稿 篇10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后赤壁赋》是一篇骈散结合的经典美文,它是《唐宋散文选读》中第四单元的一篇基本阅读篇目。如何更好地鉴赏这篇课文,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便成为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这篇赋句式相对整齐,而诵读是欣赏语言的节奏美,把握情感的最好手段。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为通过诵读,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由于文章结尾借道士化鹤故事表达的主旨比较隐晦,学生难以理解,所以设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来看,这篇文章是苏轼处于人生最艰难的时期完成的作品。文章中面对挫折的那种坦然、达观的态度,对今天的中学生来说很有教育意义。所以,可以通过这篇文章来引导学生,培养他们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2 教学目标:

(一)学生分析

学生经过前三个单元文言文的学习,对于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已经有了一些直观经验的积累,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现阶段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有如下三方面的需要:

1、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2、逐渐将重点转移到“鉴赏”的层面。

3、尝试文言文阅读研究性学习。

(二)目标确定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确立如下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赋的相关知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诵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反复体味文中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能力;知人论世;与作者在同时期创作的其它作品比较阅读,深入理解文中包含的复杂情感和深刻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苏轼的思想,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三)教学重点:

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的积累;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了解本文景、情、理统一的特点;在充分地把握与鉴赏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四)教学难点:

深入分析文章中蕴含的哲理,如何理解文章结尾道士化鹤的寓意。并作出评价,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解决办法

1.介绍与课文相关的作者生平经历,并把两赋一词揉合起来理解,力求知人论世,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五)教学步骤:三课时

二、 说教法和学法。

1、总体思路:从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评价;从感性——理性的原则

2、第一课时,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整体感知,通过质疑、交流的手段达到积累和总体把握文章内容的目的。

3、第二课时,教师设计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学生讨论,深入分析文章内涵,利用“比较阅读”“知人论世”等方法开展研究性学习。

4、第三课时,探究、讨论并理解文章结尾道士化鹤的寓意。由此引申拓展古典诗歌中动物意象的传统意义。

5、恰当地利用学案、多媒体、营造气氛,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由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密州儋州)这首诗导入课文。从而让学生理解政治得失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一个真实的苏轼,更好地理解苏轼的独特人格。

(二)、朗读全文,整体感悟。

朗读时,注意作者感情的变化。通过朗读初步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之所以设计这一环节,是因为无论怎样鉴赏一篇文章,其前提都离不开一个“读”字,“读”是学好文言文的一个有效途径,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根本。在读的方式上做些灵活的调整,教师范读,听录音朗读,然后单个同学朗读,一组朗读,全班朗读等。

(三)分析第一自然段

1、朗读全文,解决生字词,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

2、找出本段有词类活用现象的句子

3、本段出现的特殊句式

设计该环节是要学生明白语文的性质是姓“语”,从而突出语文工具性的性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母语的情操。至于文中字词句的具体涵义,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之上,结合课文注释,已经能够独自找出,教师稍做点拨即可。

(四)、结合注释,疏通第一段文章大意。(由学生合作完成)

(五)找出文章中写景的句子,感受苏轼的心情。

(五)、布置作业:

诵读课文并思考文中作者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的学习。学生齐读课文。

(二)梳理文章思路,掌握重点实词、虚词,把握作者夜游赤壁时情感的变化。

(在本环节的教学中,要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教师稍做点拨,提出与文章思路相关的有代表性的问题。)

(三)投影前《赤壁赋》,让学生找出前、后赤壁赋写景的句子,找出不同点。

学法:给学生从游的方式、时序景色、写作重点、作者心情上去比较,理解为何时隔3个月,作者的心情却发生了改变。

第三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的学习。学生齐读课文

(二)梳理文章思路,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学生疏通第三段的大意。

(三)重点鉴赏文中写景的语句以及道士化鹤的寓意。

设计这一环节的教学,主要是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在语文工具性的基础之上,同时兼顾语文的人文性,对学生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文中的第一、二段都出现了写景的语句,对于这些语句的鉴赏,学生可能无所适从,教师可让学生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鉴赏,也可以让学生加以想象,以散文式的语言扩充语段。对于道士化鹤这一情节,学生也很难理解作者的本意,可先让学生说出一些与“鹤”字有关的一些成语或熟语,从而提取鹤这一象征意义。至于道士,让学生明白他们的职业以及终极目标是什么,他们以追求长生不老、超然物外为终极目标,这些教师只做点拨即可。

(四)知识链接:古典诗歌中动物意象的传统意义。

设计这一环节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对动物的意象进行积累,方便以后的文言词赋的学习,掌握这一内容,相信学生在以后答题的过程中能较好、较快、较准确地答题。

(五)、全文总结:

本文着重写苏轼自身情感的变化,由景而乐,得鱼酒更乐,乐而再游赤壁。又因景而悲,悲而长啸,放任漂流,随遇而安。由“横江东来”的孤鹤,引出道士化鹤的梦境,从而含蓄地表达自己希望超脱尘世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