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说课稿 > 初中美术说课稿优秀8篇正文

《初中美术说课稿优秀8篇》

时间:

说课稿有助于老师更好的上课,那初中美术说课稿可以怎么写呢?为方便老师们拟出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初中美术说课稿优秀8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1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我想说:"一切色彩皆情感。"《向日葵》这一课就是最好的印证。这一课需要2课时来完成,这里只介绍第一课时的安排情况。在教学中为了突显并运用这一主题,我将从以下四方面进行阐述:眼中有课本,突出教材核心地位;脑中有目标,彰显色彩情感魅力;心中有方法,实现自主合作探究;胸中有流程,达到授之以渔效果。

一、眼中有课本,突出教材核心地位

《向日葵》是湘教版的第三课。本课是以"色彩与情感"为主要取向的课程,选择色彩表现为教学内容,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观察熟悉的景物进行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中了解色彩的象征意义和色彩使人产生的不同情感,并运用色彩进行个性化的创作。

二、脑中有目标,彰显色彩情感魅力

本节课注重色彩、情感和意境的渲染,以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意境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所以我把该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体验不同色彩给人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尝试运用色彩的情感特性、笔触的表现* *力进行大胆表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获得艺术创作的快乐,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需要,教学重点确定为:

能够尝试运用色彩的情感特性、笔触的表现力进行大胆表现。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以往的教学经验,教学难点确定为:

让学生理解艺术家作品中要表达的情感和学生的个性化的创作。

三、心中有方法,实现自主合作探究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学情特点:他们已初步接触并尝试过运用一些色彩进行搭配,以满足自己的视觉需要和个人兴趣,但对于运用色彩来表达情感方面还比较陌生。在教法和学法上要选择能使每个学生自主去学习的方法,力争在学生心中种下一个火种,点燃学生头脑中的智慧和创作、生活的热情。

因此,本节课以活动为载体,主要采用情境渲染法、观察法、讨论法、示范法、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互动,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更多地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作欲望。

四、胸中有流程,达到授之以渔效果

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以情境导入-探究新课-创作体验-展示评比-深化主题为线索逐步展开。

(一) 情境导课入美境,灿烂葵花向阳开

1、伴着《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欢快的节奏,让同学们欣赏多幅不同形态和颜色的向日葵的图片,并让学生随着音乐与向日葵一起舞蹈,感受向日葵亮丽的色彩和顽强的生命力。

2、出示课题《向日葵》和本节课教学目标。

设计说明: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给学习生动直观丰富的视听感受,使学生对向日葵的形象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学生快速进入新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导入新课水到渠成。

(二)探究新课寻美源,大家一起去闯关

向日葵以它独特的魅力征服了我们,也征服了一位世界著名画家。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位艺术家,学习他运用色彩表现向日葵、表达情感的方法。

运用多媒体展示凡高自画像,进入闯关1:

你知道这位爱画向日葵画家是谁吗?请作以简单介绍。

学生回答,老师简要小结。

凡高是荷兰人,世界著名画家。他一生沧桑坎坷,在生活上经历了很多苦难,但他在艺术上的追求却非常执著,在他短暂的37年的生命里,创作了很多幅《向日葵》用来装饰房间,还把整个房子都涂成了跟《向日葵》一样的金黄色。

运用多媒体展示凡高的向日葵作品进入闯关2:

1、凡高的《向日葵》在颜色和用笔上有什么特点?

2、作品表达了画家怎样的情感?

(引导学生欣赏作品,分小组讨论,然后由小组代表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作重点强调:

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我们能感受到凡高对向日葵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我们发现色彩和笔触是表达情感的重要的手段。

出示图片,进入闯关3:小游戏(你来选,我来猜)

出示一组不同色彩的图片,欣赏比较,请同学们各自选择一个喜欢的图片,其他组同学猜猜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色彩的图片,看谁猜得对!

(由于色彩的不同,我们对图片的心理感受完全不同,这也说明:色彩可以表达情感。色彩于我们的生活无处不在,人们赋予不同色彩以不同的象征意义。)

然后与引导学生明确各种色彩的象征意义及给人的不同感受。

设计说明:《美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这一环节运用多媒体课件将画面呈现出来,又通过闯关欣赏、讨论、分析、游戏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开启学生智慧的闸门,了解艺术家经历和作画的背景,以此来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让学生学会从作品的色彩中感受画家的情感,明确色彩和笔触是表达情感的重要的手段,进而形成健康的审美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老师示范我创作,色彩助我显身手

1、老师示范创作能表达自己心情的向日葵。在创作过程中边讲故事边画画,画出特定情境中的向日葵。(注意:此环节不能以展示老师自己的绘画能力为目的,要尽量简单而又能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学生感到画画其实挺容易的。)

2、学生练习:

〈1〉改画凡高的《向日葵》,画面造型构图不变,只改变画面色彩关系。

〈2〉任意确定画面造型构图,画自己心中的向日葵。

〈3〉明确要求:a、个人独立完成或与其他组员合作完成均可;

b、先拟定一个主题(如:热情的向日葵、忧郁的`向日葵、向日葵在沉思……),再尝试用色彩来大胆地创作,力争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情感。c、能够给作品起一个合适的名字并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作品。

3、播放音乐,请学生跟着旋律轻松自由地进行大胆想象和创作。

设计说明: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个人独创和组员间合作两种方式让学生把理论应用于实际,受之以渔,让学生有所得,得之有法。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良好途径。要注意的是:现今的美术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并不是培养画家,因此,本环节只要学生能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大胆地用手中的笔在纸上涂抹,就应该鼓励。

(四)互赏互评展风采, 多彩花儿放光芒

1、各小组选出优秀作品参与全班展示。

2、全班互赏互评,选出你心中的优胜作品。

注意:从色彩、笔触、构图、想象力、个性特点等多方面欣赏和评价作品。

设计说明:《美术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通过互相欣赏、讨论、交流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这一环节应对学生抱以热切积极的期望,并引导学生发现色彩的神奇力量,从多角度欣赏作品,寻找闪光点,体验成功的乐趣,树立自信心,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

(五)、认识向日葵女孩,学习向日葵精神

展示"向日葵女孩"何平照顾弟弟的图片,简介何平的事迹,引导学生学习"向日葵女孩"的生活态度:要像向日葵一样迎着太阳生活!

设计说明:此环节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启发学生感悟生命的意义,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坚强的生活态度。这也符合《美术新课标》中提出的力求在美术课中体现素质教育,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的要求。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中美术14册第十课《活泼有趣的帽子和文化衫》。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课:

一. 教材分析

(一)指导思想:由于学生的日常衣着大多数是学校的校服,或是家长帮他们选购的服装、帽子,所以,学生们外出旅游或参加某些活动时,从他们的穿着方面,就很难反映出性格特点和个性品位。其实学生对于衣衫的设计都有自己的想法,本课的设置就是让学生们亲自设计绘制文化衫,这一活动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情趣、体会服装除了实用功能以外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味。让学生尽情发挥想象力,促进创造力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1、 知识目标:

(1) 恰当的图形、文字或符号在文化衫上的运用。

(2) 用自己喜欢的适合主题的色彩去搭配自己的文化衫。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发现美、创造美是每位学生都应具备的素质,通过文化衫的设计,让学生更加认识自我,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之间互相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1、 教学重点:色彩搭配、手工制作和个性化风格的表现。

2.教学难点:怎样找到适合主体的元素,设计出具有个性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3.教学方法: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我主要采取“引导—-自主探究”的方法,以文化衫为线索,充分运用教具,采用展示,启发、讨论、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到动脑的积极思维中。运用投影、音乐等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分组活动,互评互比,这样多法并用,即培养了他们集体合作的能力,又启发了学生思维。

二.教学程序:

本节教学由秀、学、谈、做、展、评六个部分组成。

1、秀:学生穿上自己准备的文化衫进行表演,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揭示本课主题。

2、学:通过文化衫秀的欣赏,让学生了解文化衫的含义、起源、蕴含的意义使学生对文化衫产生不同的情感审美习惯。

3、谈: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图案的文化衫,丰富学生视觉,让学生分析制作文化衫适合主体的元素有哪些,教师给予总的归纳,引出下一环节。

4、做:以小组的形式先思考后制作,同学间互相帮助体现合作精神。

5、展: 让学生穿上自已做好文化衫进行展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展现能力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3

我是xx考生,很荣幸能够向各位老师,展示我对装饰画的理解和教学设计。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走进装饰画》。

板书课题:走进装饰画教室

下面我将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向各位评委老师进行设计说明。

一、课时:为1课时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生活增添情趣主题的单元学习中十分重要的内容,随着生活品味的提高,居住环境的改善,我们更多地用绘画来美化生活空间,其主旨是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装点居室。突出特点是把装饰画的创作及废旧材料的再利用生活化、实践化,帮助学生学会感受装饰画的魅力。这也是造型与表现领域的基本要求。

三、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二年级学生。这一年级学生已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体验和感受生活环境的能力也比较强。但对形和色的搭配、组合能力却比较有限,更缺乏运用不同材料综合进行个性化创作的能力。这些恰恰是本节课教学的起点也是开展教学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装饰画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点。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认识装饰画的形象和色彩,掌握装饰画的创作步骤,尝试装饰画的创作练习。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审美素养和实践能力,学习用自己的双手创作作品来美化生活,提高环境意识。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探究性地了解装饰画的构图、造型、色彩等基本常识。难点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绘画实践,正确理解和把握装饰画的基本特点和有关形式美的表现方式。

六、教学方法:

美术教学提倡探究、实践和体验性,提倡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与探究欲望。本节课主要采用情境教学、讲授法和实践指导法,去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感受、表达、探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提高了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发散性的创新思维,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七、教学准备:

课件、教材、油画棒、素描纸、铅笔等

下面重点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说明

(一)导课

情境塑造:首先准备一张缺少装饰画的室内照片投到屏幕上,引导学生寻找画面中缺少什么?接着把一幅黑白素描作品和一幅装饰画作品分别投放到空白的墙面,请学生比较哪幅作品更适合装饰室内?

通过任务驱动方式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兴趣和求知欲,为迅速导入课题打好基础。

(二)新授

1、引导学生认识装饰画

回头板书"一、认识装饰画"

什么是装饰画?

凡是富有装饰性特点或用于装饰用途的绘画,都可以叫装饰画。

带着学生欣赏使用各种材料、肌理、风格、方法而成的装饰作品8幅,着重给学生观察各种材料,尤其是废旧材料在装饰画中合理运用的精彩作品,开拓学生思维,激发情趣,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通过欣赏,引导学生总结出装饰画的基本特点有:

装饰的目的、鲜明的色彩、造型的夸张、材料的美感、自由多变的构图、手法的多样等。

板书:装饰、色彩、夸张、材料、手法

这样就通过观看图片,思考问题,逐步建构起学生对装饰画的基本认识和理解,从而为下一个环节解决重难点做好铺垫。

2、装饰画的表现形式(板书)

通过选择马蒂斯的剪纸、毕加索的绘画、冷暖倾向明显的装饰画作品,带着学生重点理解装饰画的三种表现形式:

(1)构图:自由(2)形象:变形(3)色彩:美感

通过对作品进一步分析,对装饰画的形象有理解性的认识,感知色彩在作品中情感的表达。这一部分是认识装饰画的难点,也是使学生掌握一些动手创作的必要理论指导,事实上这就是如何来构思、创作一幅装饰画的关键点。

(三)技能示范

为了节约时间,我提前录制并剪辑了一幅装饰画创作的微视频。在播放视频之前提醒学生思考:看完后请大家概括装饰画的创作步骤。这样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视频,提高学习主动性。同时让学生观看、思考、提炼步骤与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

在课件中把创作装饰画的基本步骤呈现给学生(也可以板书)

(1)构思起稿(构图、形象、色彩)(2)上色(3)调整完成

并布置作业"为我的卧室准备一幅装饰画"(可以板书)

同时给学生提供一幅向日葵的摄影照片,作为创作素材,要求学生从前面学习的装饰画的色彩、形象和构图等几个方面的特点入手,进行装饰画的创意和创作。这样设计课堂练习的目的是回扣导课环节,有始有终,注意教学设计的逻辑性。让学生通过动手创作练习,切实提高鉴赏与实践能力。

学生依据作业要求进行创作练习,我会在同学们需要我帮助的时候进行指导,发挥师教为要,点拨升华的作用。

(五)作业展示与评价

作业基本完成后,我会让学生自主展示创作的装饰画作品,并说明为什么这样表现,能和卧室的环节吻合吗?发挥多元评价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关注艺术作品要服务生活需要。请全班同学根据展示的学生的表现,现场投票,选出最具创意和最有表现力的装饰画作品。由教师颁发小小的纪念奖品,以此来激励学生。

(六)课堂小结与提升

用精美的语言概括装饰画的三大特点:在生活中发现美的事物,通过分析、提炼和程式化的创意,用诗意的语言表现出来。这就是装饰画,更是艺术创作的基本原则。希望同学们能喜欢上装饰画,并能动手制作,让它扮靓你的心情与生活。这样设计可以提升学生对本节课的深层理解,更加明确艺术服务生活的现实意义,从而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

八、最后,我在说一下本节课的板书设计

走进装饰画

一、认识装饰画装饰、色彩、夸张、材料、手法

二、装饰画的表现形式构图:自由形象:变形色彩:美感

谢谢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说课到此结束。(鞠躬)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4

一、教学结构与内容简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傲雪梅花"是初中美术第七册第四课的内容,这一课内容属于中国画范畴中的一些基本的知识。作为学习中国画的入门课,学习本课知识能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画的分类、技法以及中国画是怎样运用笔墨进行作画的。为以后学习、欣赏中国画打下基础。使学生能了解古代文人怎样以物咏志抒发自己的情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悉中国画工具、材料、了解用线的表现方法,体会笔墨的韵味。能整体把握画面的虚实关系,尝试水墨的表现技法。

2、能力目标:能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领会中国画所寄托的人格精神。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精神和审美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中国画是通过笔、墨之间的关系来表现画面关系,从而达到以物咏志抒发情怀。所以把笔、墨的表现方法作为本课的重点内容。古人是通过笔墨的表现来抒发情怀,展现个性。每一幅大师的作品都是他们人格的写照。但是怎样通过笔墨来表现个性又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因而把"有个性的表现笔墨的关系"作为本课的难点。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1、采用讨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样体现了重教学过程,轻结论的教学理念。

2、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手段,利用课件进行教学。课件中使用大量的图片进行直观教学。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教师演示调动他们积极参与讨论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三、学法指导:

要求学生善于观察,积极讨论,勤于思考。培养学生在课堂中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

四、教学思路及设想:

整个教学过程以欣赏、笔墨尝试到创作表现为线索逐步展开。

第一课时:介绍中国画发展史、表现题材、技法分类。演示用笔用墨的方法。

第二课时:选用梅花的诗歌及图片设置情境导入,然后介绍梅花外型及所蕴含的寓意、及象征精神,接着示范画法及技法讲解、学生分析和尝试。

第三课时学生自主进行练习、创作。

教学中始终贯彻美术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美术素质,而不是培养画家。

即学生只要知道怎么画、为什么这样画,并不要求"他们"一定会画的方针。

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得出问题的过程,注重使用学生讨论(教师参与其中)这一方法得出结论。

五、教学程序:

①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②探索求进,学习新知

③教师示范,引导观察

④展开讨论,激发思维

⑤学生体验,巩固提高

以上教学环节设计的依据是:学生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发展规律;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

传授知识与增进民族情感相统一;

掌握知识与形成能力相统一等教学规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通过王维的诗(谜语)引出新课,使学生认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增进民族自豪感。探索求进,学习新知

1、运用课件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讲解中国画的发展史,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3、通过大量的图片展示,提高学生美术的素养。

教师示范,引导观察教师(示范)画一张花鸟画,让学生观察中国画的用笔用墨。通过演示既可以让学生感受中国画是怎样画的,又可以通过观察教师作画,进行思考,进而领会中国画的笔墨韵味。

展开讨论,激发思维让学生讨论教师演示时使用的笔法和墨法,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得出结论。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体现重视解决问题的过程的教学方法。(学生自己通过探索总结的结论,比教师告诉的结果印象会更深,掌握的时间会更长。利于学生将来能自主的学习,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学生体验,巩固提高现今的美术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并不是培养画家。因此,本环节,只要学生能大胆的用手中的画笔在宣纸上涂、抹、甚至乱画都行。

学生在体验笔墨韵味的同时,他们(小组)之间会互相学习,学生自己会发觉谁"涂"得好、谁的不够好。而这些体验教师是无法直接告诉学生的。

本缓解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鼓励与赞扬,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体验,学生能把掌握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或技巧。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5

大家好,我是来自三十八中学的美术老师,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苏少版实验教科书第15册《角色游戏》,下面我将从教学策略、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请各位老师指导:

教学策略:我将从学生的生活情感出发,引导、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制作兴趣。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设计 学习”领域,重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形式美化生活。的意识。面具设计让学生们走进面具,揭开面具的神秘面纱。让学生在欢乐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制作。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面对的是初中八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他们的主观意识逐渐增强,也已经具有自己的审美观点和初步的手工制作技巧,但面对面具手工制作中所遇到的剪切、折叠、粘贴以及组合还不够精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欣赏、评析、讨论以及探究面具制作,学习面具制作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掌握面具的基本制作方法,能够利用身边的废气材料进行创意制作。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面具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观点以及创作热情,同时培养对美术的持久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掌握面具的基本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面具的创意设计,多种材料的综合运用。

教学准备

教具:各类分别的面具图片,美术课件,美术教材。

学具:制作材料、剪刀、尺子、铅笔、画笔、各种颜料。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课前让学生分头准备制作工具,收集各种纸张和相关资料(材料:旧报纸、包装纸、毛线、木片、麻绳、羽毛等。

2、友情提醒:条件允许,可鼓励学生走进博物馆或者上网查阅相关面具的知识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

(二)激情导入

1、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面具作品。

问:“这叫什么艺术?”

学生争相发言:“面具。

2.教师接着鼓励学生:“哪位同学愿意上来试戴一下?”

同学们好奇的争相试戴,戴上面具的同学改变了寻常的模样,有的可爱,有的俊美,有的怪异,有的亲切,引起学生一阵惊呼。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试戴刺激学生的求知欲。

3、教师提问:“你们想亲手制作一个富有个性的面具吗?引入面具教学。

(三)探究教学,突破难点

1、媒体教学,放映形形色色的面具图片。

提问:根据刚才的面具作品,想一想面具要采用哪些材料?你还能想出更好的材料吗?

2、你自己收集来的材料和你的观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面具具备哪些艺术特点?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面具造型夸张,制作精细,色彩艳丽,对比强烈等。

3、提问:重新观察老师刚才带来的作品,你能找出其中不足之处吗?

学生大胆发言:从材料、颜色、造型、制作等方面。

继续提问:你们有改进是方法吗?

可以剪贴细节、丰富造型,可粘贴树叶、麻绳等进行装饰。

最后提问:你们认为做一幅成功的面具还需要注意哪些吗?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点、线、面的结合。夸张变形突出总体,具有较强视觉感,富有自己的感情很重要。

【设计意图】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了解学生的审美程度,从实际出发。

4制作方法:先构思画稿,再剪贴形象。

5.制作技法:剪、切、卷、贴、折、画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握步骤,在下面的顺利进行制作。

6、作业:用各种纸材进行制作,借助多种材料辅助制作。

老师巡回指导,适时指导。

7、评价讨论

互评:戴上自制面具上台展示,并向同学介绍你的创意。摆出各种造型,舞动生活。

评选出你最欣赏的面具

说一说从同学的面具中学到了什么?

8、课后拓展

用面具装饰美化你的生活起居。

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一次化妆舞会。

9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心理素质和动手能力的不同,可能在制作上有许多不同,但只要能掌握基本制作方法,注重造型能力的表现和颜色搭配就好。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教材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正确理解教材有助于课程的顺利展开。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第6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展示了黑白装饰画的装饰美感,并引导学生通过点、线、面造型和反白效果来装饰画面。通过这节课的探究学习,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物象的好习惯,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大胆创造美的能力。

二、说学情

合理把握学情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具体落实,我面对的学生群体特点如下:九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广泛体验,产生了与评价艺术作品的艺术性、感染力、表现力等艺术手段有关的情感体验,审美观念正逐步形成。不过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有装饰画的造型经验和能力,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我将通过图片欣赏,引导学生多观察,掌握用不同表现方法及装饰手法创作一幅有美感的黑白装饰画。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的掌握,我确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黑白装饰画的美感,学会黑白装饰画点、线、面的表现方法和夸张变形的装饰手法,创作一幅有创意和美感的黑白装饰画。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动手实践,能够创作一幅具有装饰美感的黑白装饰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善于观察,勇于创造的行为习惯。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我的教学目标,为了使课程有的放矢,我设置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重点:学习黑白装饰画的表现方法及其装饰手法,感受黑白装饰画的独特魅力。

难点:创作有装饰美感的黑白装饰画。

五、说教学方法

依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我将采用谈话启发法、趣味提问法、小组讨论法和示范教学法,从而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

六、说教学准备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我做了如下准备:多媒体课件、铅笔和素描纸等。

七、说教学过程

下面就是本次说课的最重要部分,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激趣导入

我将出示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题目,说一说熊猫一生当中最大的两个愿望是什么?学生回答后,引导他们感受黑与白的朴素纯净之美,从而导入课题《黑白装饰画》。

通过这种脑筋急转弯的导入方式,营造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发散思维,从而克服学生接受知识的畏难心理并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环节二:描述分析

我将用多媒体展示黑白装饰画《乡村少女》,请学生仔细观察思考,然后向学生提问:这幅作品描绘了什么内容?画面给你什么感受?结合画面内容,学生可以思考得出画面描绘了一个扎辫子的小女孩挎着装鱼的篮子的形象,给人一种简洁与凝练的质朴之美。接着追问:画家如何表达画面效果的?学生思考可以得出画家运用黑白两种朴素、纯净的色彩进行表现。白色的辫子反衬出深色的衣服,同时篮子也是通过篮子里黑白相间的鱼反衬出它们的可爱形象的。教师总结出画面利用黑白两种朴素纯净的色彩,用简洁和凝练传递出“海纳百川”般丰富的审美信息,画面运用黑白互衬的手法表现事物,以少胜多。

然后我会出示带罐子的`静物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内容,说说运用了哪些创作手法?并说说画面物体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出:画面综合了点、线、面多种造型因素,大胆将室内外景物组合在一起,并进行概括、夸张和变形造成的装饰效果。

继续引导学生观察无装饰与有黑白装饰画猫的形象,对比分析它的装饰美。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出装饰过的猫身上布满花朵纹样,这种手法属于添加法,是我国民间美术中常见的装饰手法之一。

通过这样循序渐进、层层设问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体会黑白装饰画的美感,学习其表现方法和造型手法,从而能自主创作出一幅有装饰美感的黑白装饰画,符合本阶段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认知规律。同时通过小组讨论的活动方式,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之间发生碰撞,激发更多的探究性思考,养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

环节三:示范讲解

我将根据一组静物照片示范一幅黑白装饰画。让学生了解黑白装饰画创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即创作时要对静物形体进行夸张、变形、排列或简化,抛弃其固有色,采用黑白色进行点线面的重组,表现画面独特的装饰美感。这一过程体现了美术课程重视对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及时解决技法上的难点。

环节四:实践展评

接下来便请学生选择喜欢的题材和方法,自主创作一幅黑白装饰画。在此期间我会巡视指导,积极发现学生中的优秀作品,对部分学生进行技法指导。

创作结束后,我会请学生将作品展示出来,组成黑白装饰画展,并请他们介绍自己作品,同时请其他学生从画面内容、表现方式和装饰效果等角度欣赏交流,我会进行鼓励性点评。

这一环节体现了新课标中教学评价对象和方式多元化的要求,利用自评、互评和师评的方式能够检验本节课的教学成果,激发学生向更高目标努力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环节五:小结作业

课程最后,我会请学生主动汇报本堂课的收获和体会,来对本课知识进行梳理并进行情感升华,让学生认识到黑白装饰画我们生活带来的美感。作业是请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尝试用黑白装饰画的方式把它们描绘下来。

这样开放的作业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美术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

八、说板书设计

为充分体现课程内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清晰、重难点突出。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7

一、 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美术课本第二册第3课《形块的分割与构成》,本课内容分两课时完成。

a) 本课形块的分割与构成听起来比较抽象难懂,(初一学生比校难理解,通过演示创设情景把题目改为木散为器,帛裁成衣较易理解)其实也比较容易,指是将原有的形象打散成一个个美的、单一的、变象的设计元素,然后将这些元素组合成全新的形态。这两个看似独立的步骤却是现代图案设计中的一个统一的过程叫变异过程,是现代图案设计的基本原理。通过这个形块的分割与构成的练习能基本了解图案设计过程,为后面学习图案设计打下基础。

b) 前后知识联系:本课内容是在第一章。

教学难点:形块的分割与构成,分割的规律,构成的方式。

二、 说教法、学法

学生分析:初一学生心理刚开始成熟但又不成熟,思维习惯于对客观事物进行摹仿、再现。而且对图案在头脑中还没有正真形成图案设计过程的观念。为开启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实现从再造思想到创造思维的跃进,尝试着用分割与构成的创作练习,使学生体会到创造过程的甘苦。

为了使学生激起更大的兴趣与热情,由被动变为主动,既锻炼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脑),构成能力,创造能力;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手);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眼)。真正体现眼脑手的协调并用的原则。

根据学生情况,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 情境创设教学法:

学生总是在一种情境氛围中接受知识效果最好,通过创设与教材情感相符合的情境,使学生轻松的掌握知识。在导课的时候创设" 桌面整理" 的活动,看谁分块布置合理,使桌面既美观又便于使用,使学生初步了解分割与构成的观念。

2、 观察、发现法

观察、发现法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思维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是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体会象科学家那样探索发现真理的滋味。让学生观察" 花瓶与人头" 的图案画,使学生发现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画面,激发学生进行分割练习的欲望。

3、 演示、练习法

这是在美术课中最常用的方法,演示" 人" 的图案分割构成,教师演示只是让学生掌握其中的`分割构成的方法,而不是让学生抄袭教师的想法,给学生建议,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学生练习,根据教师指导,对所学的知识用实际,先选定要构成什么图案,再划分为几块,概括成几个几何形或自然形,分割裁剪,最后拼合成预定的图案。可以展示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c)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是分割和构成的概念,分割的规律,构成的方式,先临摹,再通过分割与构成独立完成一张作品。

三、 说教学过程

本节有三个高潮一开始导入和中间讲解

(以学生自己动手练习引入)师生问好后,教师巡视学生桌面上的用品,桌面上只有书、作业本、文具盒、尺、笔、圆规等用具,让学生在再短的时间内整理好,使" 桌面" 上即整洁、

美观,又要便于使用方便,看学生怎么布置这个桌面。(学生准备教师巡回指导讲评)这是桌面的分块与布置,再结合教室的布局,最后引申到课桌以及家具的制作方法和衣服的裁剪与缝纫。

同时板书:木散为器 帛裁成衣 (5分钟)

教师讲解: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割与构成板书:——形块的分割与构成

1、请学生先自己来说说什么是分割,(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补充:分割是将一个形分成若干等分;结合事例:如田地的分割、教室内部的分割,房子的空间分割,关键是怎么分,)分为随意分割也就是——自由分割(出示范画讲解,分割成自然形、几何图形。)相对应的还有规则分割(把形按一定的规律分割,等量分割、等比分割等等),再是功能分割(就是刚才作的练习按各自的功能分割)。

d) 至开本课的教学目标: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 分割与构成" ,以及它在图案设计中的意义。②通过" 分割与构成" 练习,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构成能力和创造能力。③同时培养学生对图案的装饰美的审美能力。

e) 我认为教学重、难点最能体现课题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

教学重点:掌握分割与构成的规律,为构成图案的需要而进行合理的分割。

板书:形块的分割与构成

1、请学生先自己来说说什么是分割,(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补充:分割是将一个形分成若干等分;结合事例:如田地的分割、教室内部的分割,房子的空间分割,关键是怎么分,)分为随意分割也就是——自由分割(出示范画讲解,分割成自然形、几何图形。)相对应的还有规则分割(把形按一定的规律分割,等量分割、等比分割等等),再是功能分割(就是刚才作的练习按各自的功能分割)。

d) 至开本课的教学目标: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 分割与构成" ,以及它在图案设计中的意义。②通过" 分割与构成" 练习,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构成能力和创造能力。③同时培养学生对图案的装饰美的审美能力。

e) 我认为教学重、难点最能体现课题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

教学重点:掌握分割与构成的规律,为构成图案的需要而进行合理的分割。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8

我认为教师上课其实就是一门表演艺术,关键是要让学生能来听你的课,看你表演。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然后才会喜欢你上的课,这是上好一堂课的良好开端。而且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开展师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老师一进教室不应该立刻侃侃而谈,不知学生在不在听,只管自己讲,也不注意学生有什么反应,所以要让学生来听你的课,一进教室在讲台上立定,目光循视全体学生一遍,确定学生都进入角色了才可以开始讲。

一、 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美术课本第二册第3课《形块的分割与构成》,本课内容分两课时完成。

a) 本课形块的分割与构成听起来比较抽象难懂,(初一学生比校难理解,通过演示创设情景把题目改为木散为器,帛裁成衣较易理解)其实也比较容易,指是将原有的形象打散成一个个美的、单一的、变象的设计元素,然后将这些元素组合成全新的形态。这两个看似独立的步骤却是现代图案设计中的一个统一的过程叫变异过程,是现代图案设计的基本原理。通过这个形块的分割与构成的练习能基本了解图案设计过程,为后面学习图案设计打下基础。

b) 前后知识联系:本课内容是在第一章

教学难点:形块的分割与构成,分割的规律,构成的方式。

二、 说教法、学法

学生分析:初一学生心理刚开始成熟但又不成熟,思维习惯于对客观事物进行摹仿、再现。而且对图案在头脑中还没有正真形成图案设计过程的观念。为开启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实现从再造思想到创造思维的跃进,尝试着用分割与构成的创作练习,使学生体会到创造过程的甘苦。

为了使学生激起更大的兴趣与热情,由被动变为主动,既锻炼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脑),构成能力,创造能力;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手);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眼)。真正体现眼脑手的协调并用的原则。

根据学生情况,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 情境创设教学法:

学生总是在一种情境氛围中接受知识效果最好,通过创设与教材情感相符合的情境,使学生轻松的掌握知识。在导课的时候创设"桌面整理"的活动,看谁分块布置合理,使桌面既美观又便于使用,使学生初步了解分割与构成的观念。

2、 观察、发现法

观察、发现法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思维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是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体会象科学家那样探索发现真理的滋味。让学生观察"花瓶与人头"的图案画,使学生发现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画面,激发学生进行分割练习的欲望。

3、 演示、练习法

这是在美术课中最常用的方法,演示"人"的图案分割构成,教师演示只是让学生掌握其中的分割构成的方法,而不是让学生抄袭教师的想法,给学生建议,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学生练习,根据教师指导,对所学的知识用实际,先选定要构成什么图案,再划分为几块,概括成几个几何形或自然形,分割裁剪,最后拼合成预定的图案。可以展示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c)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是分割和构成的概念,分割的规律,构成的方式,先临摹,再通过分割与构成独立完成一张作品。

三、 说教学过程

本节有三个高潮一开始导入和中间讲解

(以学生自己动手练习引入)师生问好后,教师巡视学生桌面上的用品,桌面上只有书、作业本、文具盒、尺、笔、圆规等用具,让学生在再短的时间内整理好,使"桌面"上即整洁、美观,又要便于使用方便,看学生怎么布置这个桌面。(学生准备教师巡回指导讲评)这是桌面的分块与布置,再结合教室的布局,最后引申到课桌以及家具的制作方法和衣服的裁剪与缝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