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四年级教案 > 最新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优秀5篇】正文

《最新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优秀5篇】》

时间:

数学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古巴比伦人从远古时代开始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并能应用实际问题。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最新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优秀5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教材创设温度的情境,通过冷热之间差异的比较,来帮助理解正负数的意义。温度计直观显现,就相当于一个竖直摆放的数轴,学生可比较容易的观察到零上与零下温度或正负数之间的差异。

学情分析:

学生经常从实际生活、电视中接触温度,对温度不陌生,容易掌握,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零上与零下的区别,在实际中怎样表示温度以及零下温度的比较有一些难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利用温度的情境了解正负数的表达方法,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了解生活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读写。

2、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连一连、排一排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掌握比较两个零下温度高低的方法。

3、通过小播报员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冬季我国南北方气温存在着较大差异。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快乐,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利用温度的情境了解正负数的表达法,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正确读写。

教学难点:

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资源利用:

电子白板课件温度计温度计示意图一杯冰水一杯温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首先,大家听老师描述两幅情景,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浮现这两种情景,听完后说说自己感受到了什么?

情景一: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知了不停地在树上吵着,尽管街上的行人撑着太阳伞,尽管人们已经穿的短袖、短裤,尽管人们嘴里还吃着冰淇淋,可是额头上的汗依然不停地在冒着。

情景二:寒风呼啸、雪花漫天飞舞,人们穿上了棉袄大衣,戴上了棉帽手套,还围上了厚实的围巾,但是街上的行人依然紧缩着脖子,瑟瑟发抖。

2.指名说感受。

3.引入课题:冷和热就是温度在发生变化,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温度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温度的表示方法

1.听一段视频播报,明确要求:用彩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西安、新疆这两地的气温。

2.播报:西安8℃至13℃;新疆-4℃至5℃。

3.教师巡视梳理学生的表示方法。

4.展示、交流、比较几种表示方法,优化得出“+、-”。

①这个“-”在这里表示什么?(表示零下的温度)

师引导生观察比较得出,用一个正负号就把零上和零下这两种相反

意思表达来,这就是数学所特有的简洁美!

②这里的“-”不是减号,叫负号,读作:零下1摄氏度或者负1摄氏度。那零上9摄氏度该怎么表示?(在5℃前写+号)这个+号在这里叫做正号,它表示什么意思?

板书:+5℃-4℃正号负号

③通常的5℃前面写不写“+”?

归纳出:正数前面的“+”可以省略,但负数前面的“-”不能省略。

谈谈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温度?

(1)冰箱门温度显示,认识温度单位:摄氏度℃

摄氏度是目前世界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温标,用符号“℃”表示。它是18世纪瑞典天文学家安德斯·摄尔修斯提出来的。后人为了纪念他,用他的名字第一个字母“C”来表示。

(2)人体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腋窝),超出这个范围就是发热,38℃以下是低热,39℃以上是高热。39℃以上就有危险了。

认识温度计

人们是利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温度的呢?(温度计)

小小的温度计竟能知冷知热,简直太神奇了,那么大家想不想了解它?(想)

(1)各种温度计,让生了解不同样式的温度计。(课件出示)

(2)投影出示常用的测量室温的温度计,让学生仔细观察,在温度计上都发现了什么?

(3)指名汇报

①温度的单位℃

②红色液柱,会升高下降

③中间有个0刻度,上面是零上温度,下面是零下温度

④1小格就是1℃

⑤老师简介℉:华氏度是1714年由德国人华伦海特制定的。华氏度和摄氏度都是用来计量温度的单位。

(二)练习读写温度

1.读出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出示课件)15℃、0℃、-15℃

2.同学们会看温度计了吗?(利用屏幕幕布功能依次出现三个温度计。)

指名依次先说出并写出三个温度计上所示的温度。

随机比较这三个温度,说说谁、谁最低。

(三)感知温度

1.出示温度计示意图

(1)指名让生分别读出零上和零下的一些读数。

(2)通过闭着眼睛试着说温度计上的读数这一活动,让生初步在头脑中建立温度 www. 计模型。

(3)教师给出以下温度,以0℃为基准,让生用手比划是零上温度↑或零下温度↓。

8℃  -5℃  15℃  -15℃  -20℃

2.测温度

(1)出示两个杯子:一杯温水,一杯冰水混合物。

(2)先估计它们的温度,再用两个温度计同时测量两杯水的温度。

3.认识0℃

(1)问一名学生:你今天带了几支钢笔?(0支)

0什么意思?(表示没有)

那么0℃表示没有温度吗?

(2)指名谈谈对0℃的认识。

(3)小结: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任何物体都有温度。0摄氏度只是温度中的一个值,也是天气中零上和零下的分界点,在物理中表示冰的熔点。大于0度,冰开始融化为水,小于0度,水开始结冰。

科学家把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位0℃,读作: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为100℃。

4.用线把对应的温度连起来。(利用白板的书写功能)

零上12摄氏度零下10摄氏度零摄氏度零下16摄氏度

-10℃+12℃-16℃0℃

(1)先让生读出第一行的温度。

(2)指名汇报连线。

5.读温度,使学生知道同一时间段我国南北方温度存在着较大差异。

大家刚才表现的都很棒,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决定带大家到哈尔滨市的。冰雪节看看。(课件出示)

哇!大家都为冰雕世界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感到震撼!

(1)那一天哈尔滨市的气温是多少呢?其他城市气温又如何呢?请看屏幕。

这是老师收集到的那一天几个主要城市的温度,谁能当一下播报员,把这天的天气情况向全班同学播报出来?(国家地图)

(2)让学生当小播报员播报。(利用白板的探照灯功能)

(3)通过比较部分南方和北方城市的气温,知道同一时间段我国南北方温度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巩固练习

1.估一估

(1)出示我们当地几幅不同季节的图片,与合适的温度连线。使学生知道我们当地不同季节的气温情况。(利用白板的书写功能连线)

夏天短袖毛衣外套棉袄棉鞋(冰雪)

-8℃  36℃  19℃

2.比较-5℃与-20℃两个温度的高低。(出示教材88页练一练一的情境图)

指名交流汇报。

3.下表是天气预报给出的我国部分城市某日的气温。(课件出示)

(1)北京与沈阳哪个城市温度高?

(2)把这5个城市的气温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起来。(利用白板的拖拽功能指名让学生排列)

四、拓展延伸

指着板书:新疆气温5℃,最低气温-4℃,它的温差是多少?

(1)借助温度计示意图,让同桌讨论。(2)交流汇报。(3)归纳方法。

五、课堂小结

你本节课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

小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可以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六、作业布置

1.课后查资料搜集了解一些其他物体的温度。

(如:月球表面的温度、太阳表面的温度、一些金属的熔化温度等)

2.生活中除了有的温度带有“-”号,你还见过带“-”的数吗?

搜集一些下节课交流。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在解决问题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的必要性。

过程与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加强小组合作。

情感态度: 灵活运用所学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掌握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顺序。

教学准备:微视频、微练习题

课前准备:

1、将《含括号的四则运算》微视频发布到班级QQ群,请家长督促孩子观看学习。

2、根据微视频内容进行学习,并完成微练习题。

课堂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根据对微练习第一题1、2、3小题的讲评复习已学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关内容。

2、在四则混合运算中,为改变运算顺序,需要用到什么符号?(小括号),如果用到了小括号,还是不能达到理想的运算顺序的话,我们就需要引进一个新的数学符号,那就是中括号“[ ] ”。今天我们在大家已自学了《括号》微视频的基础上来深入学习《含括号的四则运算》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新课学习

(一)利用微练习第二题,教学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小组讨论,说说计算顺序

2、学生汇报计算顺序

3、教师小结

4、总结计算顺序

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二)深入学习,根据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1、计算上述算式

2、教师提示: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3、学生小组讨论,计算

4、学生展示

5、师生共同总结

(三)提升训练

根据微练习题第三、四题进行训练,使学生能准确列出文字题的算式,能根据分部算式列出综合算式。

三、课堂作业

四、课堂总结通过学习,谈谈收获。

五、课后作业

通过反复的计算训练,使学生对计算有一个好的热身过程,方便后面的学习。

板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3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要求:1、用数方格和转化的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3、平行四边形面积能灵活运用,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具准备:三角板

电学具准备:学具袋、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与对话

说 明

评价重点

活动一

出示水产养殖场情景图。

师:仔细观察情景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活动二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一号虾池的面积是多少”这个问题。我们已知道一号虾池的形状师平行四边形的,那么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师:同学们提出了各自的猜想,到底谁是对的呢?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一下你的猜想?请小组线验证商讨的方法在一起验证。比一比,那组的方法最合理,最简单?

活动三:

师:那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想法,结论是什么?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能想到将平行四边形装化成一个长方形。到怎么计算面积呢?用件品的方法来研究。

师:交流一下你们小组怎样将平行四边形装化成一个长方形?

师:虽然大家的`方法各不相同,但却有共同点,谁来说一说?

师:观察思考,拼成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活动四

师:下面用平行四边面积的计算方法来解决

“一号虾池能放养多少尾虾苗”的问题。

活动五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在这节课上的表现满意吗?

学生观察情景图,提出问题。

学生思考,交流方法。

学生分组活动。每组中有下列学局(剪刀、直尺、方格纸、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纸片)

学生先讨论方法,在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完成。

小组汇报。

小组合作。

组内研讨交流。

全班交流转化方法。

学生观察不同的剪法(如何转化),后推导计算公式。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4

课题:

大数的改写

教学内容:

大数的改写课本第14——1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将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能正确的改写整万的数。

2、掌握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的方法。能争取地”略写”非整万的。数。

3、理解,掌握”四舍五入”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4、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增强学生的科普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

教学难点:

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做范围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

大数的”改写”和”略写”

教学媒体: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用幻灯出示下面土模。

1、写出下面各数

一百二十万二千三百写作:

二百零四万五千写作

三千零二十万零六百八十写作

五千八百万零七百吨写作

三百六十四万八千个写作

写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然后幻灯补充正确写数。

2、读一读下面各数。

2000000读作

3500000读作

10200000读作

86000000读作

学生读数完成后,教师板书补充读数。

二、讲授新课

1、教学例5

(1)出示挂图或电脑课件展示人体血液的构造,介绍红细胞,白细胞的作用。如图:

说明在一滴血液中含有多大数目的红细胞和白细胞,教师出示板书。

一小滴血液含有:

红细胞:5000000个

白细胞:10000个

(2)让学生读一读这两个数。再看看这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后,教师说明:这两个数都是整万的数。什么是整万的数呢?

像2000035000010000001020000……都是整万的数。

像2003535600010000051025600……都是非整万的数。

(学生明确了整万数与非整万数后,不仅对改写以”万”坐单位的数有帮助而且对将非整万数”四舍五入”到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做了铺垫。)

(3)明确告诉学生:在生产,生活中人们为了方便读写,常常将万位后面的4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万”字来代替数末尾的4个0,这样就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了以”万”作单位的数。

(4)改写。

板书出示:500┆0000个=500万个

强调:把个级的4个0省略掉,在500后面写上个”万”字。这样照样读作:五百万个。

想一想:10000个=1万个。

先让学生来说,然后教师添上板书”1”

(5)即时尝试把下面的数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18000030000018000000

学生独立改成。老师巡视,观察学生是否记住写”万”字,并当作要点进行强调。

2、教学例6

(1)投影展示太阳和地球图,让学生观察,收集信息,了解太阳和地球的大小关系。

(2)让学生读出太阳和地球的直径分别是多少。并说一说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多少陪。这时学生感到直接说出这两个大数之间的陪数关系比较困难。

(3)启发学生想到:用”万”作单位的数进行比较会比较方便。

(4)观察这两个数有什么特征?怎样把这两个数改为整万的数?

(5)介绍”四舍五入”法及如何用”四舍五入”法将非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①找准万位上的数。板书:12756

②看万位右边第一位上的数,是2

③说明:根据”四舍五入”法规定,像这样小于5,把它和右边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板书:12756≈10000。

说明:因为得出的是近似数,所以必须用”≈”,不能用”=”。

④再把1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板书10000=1万(说明:这里两数是相等的,只能用”=”)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的张数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3.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策略:

根据情境图让学生得到信息,在前面画线段图的铺垫下让学生根据题意画线段图有助于理解ax+bx或(ax-bx)可合为一项(a+b)x或(a-b)x之后能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主导活动

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激趣明标

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进入新课学习状态。

比较直接的引入新知。

二、扶放结合

探究新知

下面请同学们看图上的信息:

教师:谁能说一说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找出等量关系?

教师强调方程的格式可以这样写:引导学生一起板书

x+3x=180

想: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

4x=180

是4个x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

二、拓展延伸: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张的条件,可以怎样列方程呢?

谁能说一说你是根据哪个等量关系列的方程。

教师引导小结:在列方程的过程中,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在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

看图上的信息

分组讨论。

小组汇报。

1.先画线段图。

2.根据“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这个等量关系,列方程。

边听边板书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则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

4x=180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

一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全班交流。

举例:

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比如:需要用到“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是4个x”。

三、反馈矫正

落实双基

第96页试一试:

第97页练一练的第2题。

这一题可以列出两个不同的方程。

第97页练一练的第3题,第4题。

可以让学生先说一说等量关系,再列方程。

学生独立完成,选两题进行板演。

学生看懂图意,说一说等量关系,再列出方程,进行解答。

学生先说一说等量关系,再列方程。

学生独立完成。

运用新知,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巩固新知

四、小结评价

布置预习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交流学习收获

并提出疑问

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