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计算器计算【优秀7篇】》
用计算器计算 篇1
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三角形分类》说课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100页的“用计算器计算”及相关练习。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计算器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它给人们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计算问题带来了方便,同时为探索数学问题,揭示数学规律带来了便利。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学生或多或少地接触和使用了计算器。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电子计算机打下基础。
本节课内容的编排突出以下三个特点:①注重计算器与生活的密切联系;②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③注重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生活经历及学生的学情发展方面出发,我拟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① 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计算功能。
② 能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在计算中体会计算器的优点,激发学生使用计算器的兴趣,从小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
③ 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4、教学重、难点
为了更好地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按主次轻重处理好教学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如下:
重点:初步了解计算器的计算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熟练地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生动、活泼,富有好胜的心理,并且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
三、说教法、学法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新的教学理念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根据这一总体目标,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观察,勤于动手操作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他们从小能博采众长,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使之初步建立起团队合作精神。因此,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本节课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课始时多媒体课件情境引入。教师根据课件加以叙述,把学生带到情境中去开展学习活动。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使学生自觉进入学习佳境。
2、动手操作,互动合作法。
让学生在“试一试”“想想做做”等活动中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从中体会到计算器的优点。还让学生在“找一找”的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找出规律。这些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良好习惯和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3、激趣法。
根据儿童争强好胜的心理,本课设计了“比一比”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以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为主线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我设计了下面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师:同学们,你们逛过超市吗?(生答)咱们今天再去逛一下金江的百惠超市,好吗?
2、出示收银情境。师:这位收银员是小丽阿姨,她每天要收上千人的购物款。你们看小明买了4支铅笔。(出示小明拿了4支铅笔,并标明每支2元),谁能帮小丽阿姨口算一下,小明应付多少钱?指名回答后,一位叔叔买了一部电视机2859元,一台电冰箱2507元,一个消毒柜628元)师问:谁又能口算出这位叔叔应付多少钱呢?(让学生稍做思考,体会口算时的困难。)师紧接着导入新课: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用计算器计算”(板书:用计算器计算)
(以上导入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然后用多媒体展示出生动的画面,从而把学生带入到生活的情境中,这样既能吸引了学生,又能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到学习活动中来,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认识、使用计算器。
1、师:大家认识计算器吗?你们知道计算器面板上有什么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情况,适当小结:计算器面板上有显示器和键盘)
2、师: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键盘上各个按键是做什么用的?(学生介绍后教师和学生一起重点认识:开机、关机、清除、数字、运算符号等按键。)
3、师:你们知道计算器有什么作用吗?会使用它进行计算吗?(
(三)梯级练习,巩固提高
1、“试一试”
765+469 3028-2965 589×76
41600÷128 765+469-296 816÷68×27
然后说一说: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优点?(准确、快捷)。
(这一活动,放手让学生单独练习,使他们在操作中熟悉键盘,在操作中养成技巧,并从中体会到计算器在计算中的优点,激发学生使用计算器的兴趣,培养学生从小就有使用先进科学技术的意识。)
2、比一比:课文第101页的第32题
(以比赛的形式进行操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防止学生情绪冷却和学习疲劳,又达到逐步熟练使用计算器的目的)。
3、找一找。
①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式子。
1×1=
11×11=
111×111=
1111×1111=
11111×11111=
× =
②小组讨论找出式子的规律。
(以上题目,让学生通过利用计算器算出得数,然后比较得数找规律填第六个式子。既能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来参与学习过程,又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4、联系生活,扩展延伸。
①回到情境引入的最后一道题(多媒体展示)
②师:同学们,现在请你们用计算器帮小丽阿姨算一下,买电视机、电冰箱、消毒柜的这位叔叔应付多少钱?
(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明白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好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进一步体会到计算器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也回应了开头的引入。)
(四)总结:这节课学了什么?
(这样的总结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的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用计算器计算
显示器 例题:38+27和30×18
面板构成 开机键(ON)
关机键(OFF)
键 盘 清除键(CE)
数字键
运算键
优点:准确、快捷
(这样的板书设计让人一目了然,耳目一新。)
总的来说,这堂课我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并通过反复的操作使学生逐步熟练掌握计算器的操作,整节课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而我在学生学习时只是给予适可的帮助,充分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新课程教学理念。本节课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进行发挥,进行表现,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使学生学而不厌,体验学数学的乐趣,体验学数学的美。
用计算器计算 篇2
教学内容:教材p53页例4及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九6~9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简单了解数的产生过程,对人类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计算工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简单了解一些计算工具计数的方法,接受数学事实的教育。
2、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简单的规律。
3、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它的有用性,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一些简单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一张发票。
知道这是什么吗?
老师想检验一下应该收的总钱数是否正确,应该怎么办?
可是这上面的项目太多,算起来很麻烦,可是使用什么工具呢?
2、在计算的项目很多,或者计算的数比较大时,可以使用计算器帮助计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二、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1、认识计算器
你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计算器吗?
你了解计算器吗?今天假如你是一位计算器的推销员,你打算怎样向大家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的构造?(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后再全班交流)
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最常用的一些键,熟悉加减乘除等运算和运算顺序。
2、用计算器计算
大家已经认识了计算器,你会操作它吗?现在咱们就用计算器来算一些题目,请把计算器准备好。
3、教学例4
(1)要求李芸一共用了多少元应怎样做,先把算式列出来。
(2)在计算器上输入0.8,你知道应该怎样按键呢?同桌交流按键的方法。
当输入一个小数的整数部分是0时,只要先按。,在按小数部分的数字就可以了。
如果小数部分末尾有0,小数部分末尾的0可以不按。
(3)你会在计算器上按出买铅笔的钱数吗?核对结果。
(4)同桌之间说说是怎样用计算器计算的。
4、完成“试一试”题目
如果李芸付出100元,应找回多少元呢?怎样列式?
可不可以把刚才的计算结果用起来?试着求出结果。
用计算器计算方便了我们的计算,当然也方便我们检验了,你会检验吗?试试看。
互相说说检验的方法。
5、巩固练习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用计算器计算时只要从左往右依次按键就可以了。现在我们要来比一比谁算的最快,请准备好。
(1) “练一练”的第1题。
在计算过程中,你发现什么规律?(从左到右依次按键就可以)
(2)第2题。
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看清数目和运算符号,认真按键进行计算,对正确率较高的同学给予鼓励。
6、练习九第6题。
列出算式,再用计算器计算。
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
列式,用计算器算一算。
7、练习九第8题。
先示范计算出“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使学生明确计算每次收支后余额的方法。再让学生分别算出其余各栏的余额。
合计支出数怎样算,合计结余数呢?最终余额是多少?与刚才的计算结果一样吗?
三、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我们已经能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了,那么计算器还有没有其他的作用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索。
2、出示练习九第9题。
自主探索:
0.9+0.99=
0.9+0.99+0.999=
0.9+0.99+0.999+0.9999=
完成后说说有什么发现?
在利用规律填写最后一题的得数。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计算器计算,你有什么体会?你觉得今天的学习对你有用吗,能不能说说?
五、布置作业。
练习九的第7题。
用计算器计算 篇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
2、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学习的数学的兴趣,感受使用计算器在人类生活与工作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学会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通过大数目的计算探索与发现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准备:每人一个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了解学生的探究
昨天老师布置让大家回去探究计算器的奥秘,谁愿意来交流?
比如当连续输入多个算式后,可以按“上”、“下”键进行检查……
二、学习两步计算用计算器计算:
1、出示例题:40000-165×182
这道题先算什么?等于多少?再算什么?结果是多少?
指出:一般的计算器都要按照运算顺序,先输入先算的,这样的计算比较麻烦。我们现在统一使用的这个计算器可以直接按照算式输入,计算器能读懂。
学生直接输入,再计算。
2、试一试,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438×15-1274 (70310-69615)÷139
注意后面一题带( )的,也可直接输入。
三、完成想想做做
1、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2940÷28+763 50000-126×34
25120÷(449-289) 438×15+326
193+287×156 945×(2233÷29)
在计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输入的算式比较长,会不能全部显示。解决方法:可以不去管它,如果要全部显示,可以按向右的箭头
全部算完之后,可以让学生用一开始交流的方法进行检查。
2、学校篮球队12名队员分成两队进行比赛,两队队员身高情况如下(单位:厘米)
一队:162、154、140、149、156、139
二队:136、157、151、158、150、160
(1)分别求出两队队员的平均身高
问:怎么求平均身高?
学生用计算器算一算。
问:平均身高应该在一个什么样的范围里?检查一下,对吗?
注意用计算器计算的时候,要么直接输入( ),要么要算出和之后再输入除法。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估计学生有的问题:
(1)两队平均身高相差多少?
指出: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只要口算。
(2)两队一共的身高是多少?
指出:这个问题有意义吗?可举例说明
(3)两队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问:怎么算这个问题?
可能有的2个回答:算出12个人的身高和,再除以12;(150+152)÷2指出:前面的这种方法可行,算一算。后面这种方法只有当两队人数相等的时候才可以用。
3、你还记得“142857”这个有趣的数吗?
算一算:142857×1+857142= 142857×4+428571=
142857×2+714285= 142857×5+285714=
142857×3+571428= 142857×6+142857=
算完之后,问:你发现有什么规律吗?
指出:这是为什么呢?以后我们会学习到的。
4、每20平方米的树林每年可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80克。某城镇中心造了一条3280平方米的林带,一年可吸收有害气体多少克?
读题后让学生自己尝试着列式,并分别说说每一步算式的含义。
用计算器算出该算式的得数。
5、学生自己阅读“你知道吗?”如果有时间就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用计算器计算 篇4
课题
(一)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简单了解数的产生过程,对人类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计算工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简单了解一些计算工具计数的方法,接受数学事实的教育。
2、 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简单的规律。
3、 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它的有用性,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一些简单的规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师生计算器一个,作业 纸一张。
教学过程 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教后感
一、谈话导入 ,揭示课题
二、引导探索,讨论研究
三、展示成功
四、全课总结
四、布置作业
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大润发吧?那里每天都有许多的顾客,当顾客推着满满一车物品去付款时,营业员却总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告诉他应该付多少钱。你知道营业员为什么会算得这么快吗?(让学生自由回答)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
(出示课题)
1、认识计算器
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也要用到计算器呢?(让学生自由说)
你对计算器有哪些认识呢?同桌相互指指说说。再请学生上台交流。
说明:虽然我们手中的计算器各不相同,但有些按钮是大致一样的。
课件出示:计算器图。
师生一起认识计算器:上面是显示器,下面是键盘。键盘中有数字键,运算符号键和功能键。功能键中有常用的开机键、关机键、清除键和等号键。
2、
(1)让我们一起来用计算器试着算算这些题目吧。
多媒体出示:
75+47=
24×7.6=
62.8-0.95=
(让学生将答案写在作业 纸上)
学生完成后,请三个学生上台边演示边叙述操作过程。
如果有学生在计算62.8-0.95时是先按“6、2、·、8”,接着按“-”,再按“0,·、9、5”,最后按“=”,结果是61.85。
教师就问:有没有和他不一样的方法?
引导学生说出:计算62.8-0.95,也可以在按0.95时,只按·、9、5。
说明:小数的整数部分是0的,这个0可以不按。
(2)多媒体出示:0.092÷1.15×25=
3.72-2.05+0.18=
让我们比一比谁算的最快。
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操作的?
说明:两种方法都可以,但小数的整数部分是0的,不按0速度更快。
小结:像这样只含同一级运算的,可以从左往右依次按键。
3、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史
你觉得怎么样啊?(让学生说)
你知道在人类没有发明计算器之前,我们的祖先都用过哪些计算工具吗?
教师:先请大家自学P66-67页的内容,再联系你课前收集的资料在小组里说一说。(小组交流后再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多媒体一一出示:石子、结绳、刻痕——算筹——算盘的历史过程。
(1) 什么是算筹呢?
多媒体出示:算筹图。
结合图例说明:算筹就是一种象筷子一样的小棒,算筹有两种不同摆法横式和竖式,用算筹摆出不同的形状,可以表示不同的数。
多媒体出示两个用算筹表示的数(9和173),让学生回答是几?
(2) 谁来介绍一下算盘呢?
让学生试着说出上珠表示5,下珠表示1。
多媒体出示算盘上的一个数(406及4060),让学生试读,从而说明要先定个位后才能读数。
1、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多媒体出示:
1122÷34=
111222÷334=
11112222÷3334=
再出示:111111222222÷333334=
1111111122222222÷33333334=
教师问:你遇到什么问题了?
让学生说出计算器已经不能显示这些数了。
教师再问:那该怎么办?赶快看看有没有什么规律啊?(小组合作寻找规律)
小结:计算器还可以帮助我们探索规律,看来计算器的作用还真不小。
(2)多媒体播放水龙头滴水的动画。
出示:据统计,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小时大约滴水3.6千克。
对此你想说什么?
多媒体依次出示:
(1) 照这样计算,一天会浪费多少千克水?
(2) 一年(按365天计算)会浪费多少千克水?
(3) 我们学校有45个水龙头,一年会浪费多少千克水?
(4) 如果一个3口之家,每月用水20吨,这些水可供他们用多少时间?
学生完成后,再让他们估计大约是多少年?
看着这么惊人的数据,你有何感想?(生自由说)
小结:所以,孩子们让我们立刻行动起来吧,向全人类呼吁:请节约用水 珍爱生命。(多媒体打出大字)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在学习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是这样解决的?
据资料显示,一个贫困山区的孩子每年用于教育的投资是300元。
(1)统计你每年用于教育的投资又是多少呢?
(2)你们小组平均每人用于教育的投资大约是多少?
(3)与贫困山区的孩子相比,你有什么感想?
用计算器计算 篇5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25也和第26页例1,“以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四的1-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基本功能,能正确地运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一、两步式题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能用计算器探索一些基本的教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感受应根据计算的需要灵活确定不同的计算方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用计算器计算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
难点:使学生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计算器
1.在过去,我们有许多计算工具,如算筹,算盘来计算数据,但随着这计算越来越复杂,我们会用什么来计算呢?(计算器,电子计算机等等)。
(1)小组合作,认识计算器。
今天我们继续探讨计算器的有关知识。
小组交流:
(1)在哪见到过计算器?已经了解计算器的哪些知识?
(2)计算器的外部特征、构造及基本功能?
(3)计算器主要键的作用、功能及操作方法?
2、学生汇报、操作:
(1)对以上问题进行汇报。出示课件:认识计算器上重要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2)学生尝试开机、关机。
(3)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已经了解的按键的作用,并可以动手试一试。
二、自主探索,会用计算器。
1.摸着石头过河
(1)学生尝试完成加法:例1.
386+179=。
指名学生汇报输入过程,然后说出结果。电脑课件实际演示计算过程。
(2)尝试计算加法:4468+1792=,指名学生汇报输入过程,然后说出结果。电脑课件实际演示计算过程。
(3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成绩。学生探讨求平均成绩的方法,然后计算出结果。
2.龟兔赛跑。
现在我们已经了结了计算器主要按键的作用,接下来我们来见识一下计算器的能力怎么样?男生用计算器计算,然后把算出的结果记在纸上,女生用笔算。
课件出示
男生请用计算器,女生请笔算:
38+27=30×18=
3028-2965=41600÷128=
816÷68×27=126×7÷18=
显而易见,用计算器的男生组明显快于女生组、结果也都正确。通过你们刚才的操作,你能说说使用计算器计算有哪些优点吗?
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板书。
3.小试牛刀。
现在,男生已经初步了解了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下面就让我们尝试用它去计算吧。
课件出示:计算下面各题。
课件出示:
125×8×7=
669+75+125=
32÷4=36×99≈
学生谈谈比赛感想。
小结:一般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使用计算器,像一些能口算、估算或简便计算的题目,不需要使用计算器计算,要灵活选择计算工具和方法。
三、联系生活,乐用计算器。
有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
1.每天大约滴水16千克,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千克水。
把这些水装入饮水桶,若每桶装25千克,需要只这样的桶。
16×365=5840(千克)
5840÷20=292(只)
292÷6=48.66……≈48.7(月)
48.7÷12=4(年)
看到这些数据,同学们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2.仅仅一个水龙头没有关紧,一年就要浪费那么多水,所以,请大家一定要节约用水,并请大家说说节约用水的妙招,如:洗衣服的水可以用来冲马桶,洗碗时要用盆接水等等。
四、探索规律,巧用计算器。
1、谈话:数学中存在很多有趣的现象,现在我们就用手中的计算器来探索一下。课件出示:例2:
9999×1=
9999×2=
9999×3=
9999×4=
9999×5=
9999×6=
提问:先用计算器计算出上面各题的积,再找找有什么规律。
2、砸金蛋、继续探索数学奇妙的运算规律。
今天,全国非常有名的主持人李咏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现在我们来看看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有趣的题目,生动有趣的题目、充满动感的画面,使学生积极地参加进来。
142857×1= 142857×4=
142857×2= 142857×5=
142857×3= 142857×6=
五、综合练习,熟用计算器
六、全课总结,体验收获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用计算器计算
on:开关
c:清除
+-×÷:运算符号
=:等号
0123456789:数字键
【板书设计】
用计算器计算
on:开关
c:清除
+-×÷:运算符号
=:等号
0123456789:数字键
用计算器计算 篇6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5页
[教学目标]:
1、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计算。
2、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材简析]:例题通过相对复杂的问题情境,引入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教给学生在计算器上按出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的简便按法,再用计算器解决小数加法的实际问题。“试一试”继续通过例4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解决小数减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都有去超市购物的经验,购完物,营业员都能借助计算器准确、快速地算出应付的价钱,今天我们也来用计算器解决一些计算问题。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教学例4
(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谈话:怎样用计算器算出她一共用了多少元?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回答。在全班交流中达成共识:只要把“金额”一栏的数据加起来。
(3)提问:那在计算器上,怎样才能按出买铅笔的钱呢?先让学生自己试着按一按,再交流方法。学生的方法可能有:①按照“0”、“·”、“8”、“0”的次序按键。②先按“·”再按“8”,显示“0·8”,就是买铅笔的钱数。
(4)尝试计算。
(5)集体校对。提问:怎样才能计算得又对又快?学生的想法可能有:①先记牢这个数,然后再按。②看到零点几的小数,可以直接按小数点和小数部分,这样能节省计算时间。③按好一个数,还要看看显示屏,核对一下。④算完还可以用计算器再算一遍。
2、完成“试一试”
(1)提问:如果李芸付出100元,应找回多少元?请你用计算器算一算。
(2)学生尝试用计算器计算。
(3)小结:用计算器计算这些比较复杂的小数加减法(出示课题),确实非常快捷,正确率也高。
[设计意图: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为确保计算的快捷和正确,核对和验算很重要,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使学生获得准确灵活的计算方法。
学生已经有了用计算器计算的基础,因此这个环节以尝试使用、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顺应了学生使用计算器的需要,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机会。]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完成“练一练”
(1)让学生用计算器独立计算,在书上记下每题的得数。
(2)交流计算的注意点。在讨论交流中使学生明确:先记牢一个数,然后再按,按好后注意核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完成练习九第6题
(1)提问:你是怎样列式的,结果是多少?
(2)学生各自用计算器计算这四题。
(3)同桌互相出题并借助计算器解答。
3、练习九第8题
(1)理解题意。先让学生观察这张收支情况统计表,说说每栏表示什么含义。
(2)思考:怎样算“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先让学生独自思考,再指名回答。在交流中明确:只要用上月的余额1203·5元减去支出的100元,就能算出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
(3)明确各项余额的算法。让学生挑选一栏和同桌说说怎样算它的余额?重点解决“合计收入”“合计支出”的算法。
(4)学生独立用计算器算出每次收支后的余额,集体校对答案。
(5)拓展延伸。谈话:我们也能像小明一样,学记自己的经济小帐本。设想一下,如果要你来统计每月零花钱的收支情况,你准备怎样来设计这张统计表?希望同学们持之以恒记好经济帐,合理支配自己的零花钱。
[设计意图:通过用计算器计算开支情况,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并且联系生活用数学,让学生学记经济帐,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4、练习九第9题
(1)学生先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题。
(2)汇报结果。前三题的答案依次是1·89、2·889、3·8889。
(3)提问:观察一下,这三题的答案有什么规律?学生的想法可能有:①个位上的数一个比一个多1。每个数的末尾都是9。②小数中间“8”的个数和个位上的数一样。
(4)根据这些规律填出最后一题的得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来探索一些计算中的规律,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结论的意识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发现计算过程中的一些“有趣”的现象,从而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学是一门有规律的科学,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用计算器计算了一些比较复杂的小数加减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
五、课堂作业
练习九第7题。
用计算器计算 篇7
教学目标 :
1、 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各键的名称符号与功能。
2、 步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会正确利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端正学生对待计算器的正确态度,懂得合理地利用它。
教学重点:掌握用计算器进行简单地四则混合运算时的按键顺序。
教学难点 :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时的计算器的按键顺序。
教学过程 :
课前先利用课件介绍有关计算器的发展和有关知识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1、课件出示题目: (1)3+5 (2)、8+12 (3)、15+25 (4)2895+14806
比赛:看谁能够以算得又快又准。
2、师提问:你们都是怎么算出来呢?
生反馈:前面三道是口算的,最后一道是用计算器算出来的。
4、 师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我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工具。
课件显示:电子计算器
二、自主学习,了解计算器。
1、 引:现在就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计算器,老师不教,让你们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计算器表面的符号、名称、功能。你们可以参考三位“老师”:老师、书本、同学。学习后,老师要请同学汇报,看哪个同学知道的最多。
2、 小组展开学习
3、 汇报成果(师引):老师发现同学学习得都很认真,讨论也很激烈,那现在老师就同学来汇报你的收获了。
课件显示:
三、动手实践操作
1、 课题揭示::可是光说不会做那可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所以我们一定得学 会操作。揭示课题:(板书)
2、 师引:昨天,一个老大妈就恰巧向老师请教,她说自己买了一个计算器,但就是不 知道如何用,今天老师就让同学们做好事,帮助老大妈一下。
3、 课件显示:79.2-0.43+9.546
4、 学会先自己尝试操作。
5、 提问:这道题谁会操作呢?如果老大妈在你面前,你会怎么教她呢?
6、 学生上台,将计算器放在投影仪上,边操作边讲解。
教师板演学生操作的按键顺序:
按键顺序:79.2-0.43+9.546=
显示:88.316
并且要让学生明白以下几点:
(1) 、始用计算器时,先按开启键“ON”
(2) 、显示结果,要按等号键
(3) 、果要接着计算下道题,必须按清除键或开启键
学生展示后,教师作相应的评价。
让全班同学齐操作,纠正错误操作。
7、 课件出示:84÷0.03×0.83
8、 提问:谁还愿意当小老师,上台边演示边讲解呢?
9、 一学生上台边操作边讲解
教师板演按键顺序:
按键顺序: 84÷0.03×0.83
显示:2324
10、 生生互评。
(五)、练习
1、 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20-3.816+0.903-7.05
21.28÷7.6×3.1÷21.7
(2)、学生自主练习操作,然后报答案,并且说说自己的操作过程。
2、过渡: 84÷0.03×0.83
课件重现: 79.2-0.43+9.546
20-3.816+0.903-7.05
21.28÷7.6×3.1÷21.7
提问:同学们:刚才你们操作的这四道题,它们的按键顺序有什么特点呀?
学生反馈:都是从左到右依次按键的。
3、提高练习:
(1)、课件出示练习:6.85-(3.08+1.94)+0.48
(2)、学生尝试操作
(3)、学生汇报按键顺序,教师板演
A、方法一: 先按3.08+1.94=5.02
然后按清除键(提问:为什么要按清除键?另外如果按了清楚键,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答案呢?
再按6.85-5.02+0.48=2.31
师提问:从这样的按键顺序中,你明白了什么呢?
学生反馈:计算器的按键顺序是遵循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
B、方法二:先把 6.85-(3.08+1.94)+0.48 变为 6.85-3.08-1.94+0.48
然后从左到右依次按键。
C、 请一位学生上来投影操作,全班齐尝试。
D、 师提问:如果这样操作,计算器的按键顺序是不是违反了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让学生明白第一步去括号正是遵循了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所以与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不矛盾。)
(4)、师引:你们更喜欢哪一种做法呢?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按键。现在我们就来
按照刚才同学建议的边记录边递等式计算的方法完成以下三道题,比一比谁算最快又准。
课件出示题目:1.5768÷(0.18×1.25) ×0.15
15.6×(2.618÷0.34) ×0.14
6.75÷[7.5×(1.92÷2.4)
(5)、学生练习操作后,请学生说说它的按键顺序。
A、 1.5768÷(0.18×1.25) ×0.15 (提问:你的操作顺序是如何呢?为什么?)
方法一、 1.5768÷(0.18×1.25) ×0.15 (再次强调操作完第一步要先把数据记录下
(1) 然后按清楚键)
=1.5768÷0.225×0.15
(2)
=1.0512
方法二、 1.5768÷(0.18×1.25) ×0.15
=1.5768÷0.18÷1.25×0.15(提问:为什么可以变成这样的列式呢?)
=1.0512
操作错误的同学重新操作一次。
B、 15.6×(2.618÷0.34) ×0.14
方法一、15.6×(2.618÷0.34) ×0.14
(1)
=15.6×7.7×0.14
(2)
=16.8168
方法二、15.6×(2.618÷0.34) ×0.14
=15.6×2.618÷0.34×0.14 (提问:为什么这道题括号中的符号不变呢?)
=16.8168
全班同学再操作一次,纠正错误操作。
C、 6.75÷[7.5×(1.92÷2.4)]
方法一、6.75÷[7.5×(1.92÷2.4)] (提问:为什么第一步先算小括号?)
(1)
=6.75÷[7.5×0.8] (第二步为什么先按中括号呢?)
(2)
=6.75÷6
(3)
=1.25
方法二、6.75÷[7.5×(1.92÷2.4)]
=6.75÷7.5÷(1.92÷2.4) (提问:为什么能得到这一步呢)
=6.75÷7.5÷1.92×2.4 (提问:这一步又是怎样来的呢?)
=1.125
同桌小组互相展示自己的按键顺序,改正错误之处。
六、总结
1、 师提问:同学们学习了这节课,你们觉得计算器有什么优点呢?
2、 学生反馈
3、 再提问:那是不是它就完美无缺呢?
课件再次重现(1)3+5 (2)、8+12 (3)、15+25
提问:你们觉得用口算快还是快呢?
学生反馈:口算快。
4、总结:所以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要合理地使,而不能盲目依赖计算器,毕竟人的大脑是最聪明的,我们平时要学会多开动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