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四年级教案 > 四年级语文教案(优秀28篇)正文

《四年级语文教案(优秀28篇)》

时间:

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1

《海军将领邓世昌》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横冲直撞”、“慷慨激昂”、“置之度外”、“乘风破浪”、“手足无措”、“同归于尽”等词语的意思。

2 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了解邓世昌的英雄行为,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3 能复述这个故事,对邓世昌视死如归、精忠报国的高尚品质产生敬佩之情。

教学重、难点:

从读中体会邓世昌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捍卫民族尊严的高风亮节。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CAI课件(电影《甲午风云》片段)。

学生:搜集有关甲午海战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及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事迹。

教学课时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谈话引入:(播放CAI课件)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无数优秀儿�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其中的一位。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2 交流搜集资料:关于甲午海战,你了解哪些?

3 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

4 抽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5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甲午海战的经过?

二、细读课文,体会感悟

1 读具体描写海战经过的3~6段,找出感动的情节。

2 用心读感动的情节,找出重点词句,特别是从描写邓世昌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中去想象邓世昌和官兵们当时的内心活动。

3 全班交流:朗读自己感动的情节,说出自己的体会,教师指导朗读,读中生情,在情中去悟。

4 (播放CAI课件)让我们再次走进“致远”舰撞向“吉野”号的惊心动魄的场景中,一起去感受邓世昌及官兵们热血沸腾、为捍卫民族尊严不惜牺牲个人的高尚情操。

三、课外结合、交流拓展

1 读第7段。

2 邓世昌只是无数民族英雄中的一位,你还知道哪些舍生取义的英雄人物事迹?学生交流。CAI课件播放一些民族英雄的影像资料,同时提供相关的网址,拓展学生知识。

四、总结全文

回扣课题。记住爱国将领邓世昌,记住所有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他们是中华民族历的一座座丰碑,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

《花瓣飘香》

【教学要求】

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

⒉懂得为什么说小女孩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体会小女孩的一片爱心。

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花瓣飘香》。同学们看了课题想提出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

⒈自学生字词。

⑴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

⑵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的生字。

⑶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红艳艳

不知所措

惶恐

懂事

阳台

⒉检查自学效果。

⑴出示词语:

小屋

清晨

惶恐

红艳艳

阳台

花丛

懂事

舍不得

⑵指名读词,注意读准字音,重点读准:花丛

舍不得。

⑶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

⑷齐读生字词。

3、各自轻声读课文。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指名试读课文,读后学生评议。

三、读讲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讲了什么。

2、你觉得这一丛月季怎么样?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3、谁会读这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描红。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第2-11自然段

1、自由读第2-11自然段,说说这部分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有几个人物,主要写谁。(板书:小女孩、我)

2、我是怎样发现这件事的呢?(齐读第二自然段,板书:摘花瓣)

⑴、读这一自然段时,你注意到哪些词?在这些词下面加上着重号。(教师引导学生在俯在花前小心地摘双手捧着下面加上着重号)

⑵想一想:从这几个词语中你的头脑中会看出小女孩对花怎样?

⑶谁会读这一句?

⑷读了这一句,你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疑问呢?(小女孩为什么摘花瓣?)

3、过渡:课文中的我同样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因此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摘花瓣时叫住了她。(指名读第3自然段)

让学生仿照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在认为重要的词语下面加上着重号,并围绕这些词语提问题。(小女孩为什么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4、我叫住了小女孩,同小女孩说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读一读他们的对话,注意对话的语气,并在表示提示语气的词语下面加上着重号。

5、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后引导学生在语气上进行评议。

⑴轻轻的问说明我并没有责备小女孩,只有感到不明白,想弄清楚原因。

⑵小女孩不好意思地说说明小女孩只摘了花瓣,自己也觉得左得不对。

⑶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说明小女孩想到妈妈生病了,爸爸又不在身边,心里感到难受。

⑷比较句子:

摘花瓣做什么呀?摘花瓣做什么?

6、读了对话说说有什么地方使你感动。(板书:让妈妈高兴)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既爱花又爱妈妈的一颗金子一样的孩子吗?(懂事的好孩子)

8、小女孩摘花瓣送给生病的妈妈,这件事不但深深地感动了同学们,也深深打动了我。从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来?

⑴齐读第11自然段。

⑵引导学生围绕这一自然段提问:

我为什么要买两盆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到母亲的阳台上?

(小女孩的爱心深深地打动了我,从开始的不解到买花送花是被爱心打动的具体表现)

⑶有感情地朗读第11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讨论:与小女孩比一比,你平时是怎样爱妈妈的?

2、教师总结:

小女孩的妈妈生病了,爸爸又不在家,作为一个小女孩,她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她只能用她一颗金子般的爱心去安慰妈妈。多么懂事、多么可爱的小女孩呀!

四、作业

1、朗读全文。

2、抄写词语。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3

《我家的园子》

教学目标

1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习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文章关键词句感受园子里动植物的灵性与活力,体会作者对园子的喜爱之情及对自由的向往。

4继续运用批注的方法学习课文。

教学重点:认写生字,在朗读中感受园子里动植物的灵性与活力。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感受作者对园子的喜爱之情及对自由的向往。

教学准备

教师:摘抄词句的小黑板或多媒体课件。

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动植物,课外搜集萧红的作品,选择性地阅读《呼兰河传》。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实际导入

1教师:同学们,你们家有花园吗?都种了些什么呀?那园子里会招来哪些小动物呢?

2这节课我们一起到一个园子里去看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读课文,说说“我家的园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要求:(1)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事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来。

(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在不懂的地方打上问号。

(3)把你读后的感受和体会简单地批注在课文旁。

3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4集体汇报。

(1)梳理难点。

如:谎花——瓜果类等植物开的不结果实的花(鼓励学生通过查工具书解决);句子:“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在进一步的学习中联系上下文理解。)

(2)理清脉络。

文章写了动物、太阳、天空和植物。动物漂亮可爱,太阳大而亮,天空又高又远,植物自由自在。

三、再读课文,读中悟情

1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说一说为什么喜欢它。

例句1: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抓住颜色、声音和形态来朗读。)

例句2:太阳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亮得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前一句是排比句,后一句赋予了大树、土墙以生命,可联系下文的“一切都活了!”来理解作者对园子里的一切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例句3: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抓住“活了”、“自由”来谈自己的体会。)

2观看影像,教师配图朗读。

3自由练读,再次感受园子的自由和美好。

4师生配合朗读。教师引读:“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学生接读:“倭瓜愿意……”

5再读喜欢的句子。

四、积累摘抄

选择自己喜欢的词句抄一抄。

四年级语文教学教案 4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的大意,领悟古诗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明白人和事物各有长短,应取长补短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在冬天,同学们最希望的就是下一场雪了。老师带了一些图片让大家一饱眼福。(课件出示:人们把雪称为报春使者)

2、在冬天,我们总要提到一种植物,它就是梅花。(课件出示:人们也把梅称为报春使者)

3、那么雪和梅争着报春,谁更美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雪梅》。

二、学习古诗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作者在诗里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来理解诗意。指名读注释。结合注释,和同桌交流,说说诗意。

(1)一、二句的意思:梅花和白雪相互争春,彼此各不相让,谁也不肯认输,连诗人要评论它们二者的高下,也需要搁下笔来好好地想一想,煞费一番心思了。

(2)三、四句的意思:梅花在颜色的洁白上要比雪差三分,而雪在气味的芳香上,却要输给梅花一段了。

(3)颜色洁白是雪的长处,是梅花的短处;而怡人的清香是梅花的长处,却是雪的短处。(板书:各有长短)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不服输的语气;诗人为难的语气;各有长短的语气)

3、雪和梅争� 怎样才能更完美呢?(板书:取长补短)

4、让我们一起踏雪寻梅,看看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吧!(课件引出主题)只有取长补短,既有晶莹洁白的雪,又有暗香浮动的梅,才是冬天最美的景,才是最美的报春使者。

5、这首诗写雪与梅的古诗不仅向我们展示了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还告诉我们应该取长补短的道理。让我们来背一背古诗。

三、拓展延伸

1、这首诗的作者在写完诗后大发感慨,又写了一首《雪梅》,算是对前一首的补充与解释。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雪梅(二)》)

2、课后收集描写雪与梅的古诗。

板书设计:

雪梅

白____香

各有长短

取长补短

教学反思

四年级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程度有很大差异,很多同学认为知道了每个字或词的意思,就是读懂了古诗词了。对此,我有必要进行一定的引导,主要是引导学生对古诗词有更深的理解,而不是让学生仅仅停留在孤立字词的理解上,停留在呆板的表面意思上。课文后面提供的注释,可以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可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

四年级语文教案 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目标:

1、研究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重点词句、展开想象、资料补充等多种阅读方法,揣摩人物内心世界,进而体会文章内容。

2、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祖国繁荣民族振兴而努力学习的志向。

3、厚积薄发,进行说话训练。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难点——了解当时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_导入,抓主线

1、诗人流沙河曾说过:“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少年周恩来从小立志——生齐读课题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研究下少年周恩来为什么立下这样的志向!

3、指读课文,回答问题,师板书:中华不振。

二、精读课文,知因果

(一)组内合作自学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你从哪里感受到中华不振的?

(出示阅读方法:读书时要一想二画三批注)

2、组内交流

(二)研读课文全班交流(学生找到哪里,老师相机处理哪里)

1、品读词句,初步感受中华不振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洋洋地站在一旁。

●通过哭诉着、得意洋洋的对比描写体会中华不振。

●从洋人欺侮中国人后趾高气扬的神情中感受到了中华不振。

●从当时妇女的穿着“衣衫褴褛”体会中国当时的落后、人民生活的困难,体会中华不振。

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通过“不但不……反而……”这组词语体会中国巡警仗势欺人、欺压百姓,对中国人的生命漠不关心,感受中华不振。

●体会这是在中国的地盘上,国人当时得不到最起码的公道,没有地方说理、没有地方申诉,感受中华不振。

训练:

(1)展开想象: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警察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

(2)谈谈感受:作为一名中国人,你看到同胞在自己的土地受到这样的欺凌是一种什么感受?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的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从“紧握着”这个词语体会国人敢怒不敢言。只能把愤怒压抑在心中,想象他们当时是什么心情呢?

●从“只能”、“谁又敢怎么样呢?”看出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国人都没有能力去反抗,也不敢去反抗,体会国人的无奈和懦弱,以便感受中华不振。

训练:

(1)修改句子

“谁又敢怎么样呢?”这是什么句子?改成陈述句。

(2)比较句子

①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的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②微观的中国人读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的租界里,谁都不能怎么样,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通过对比句子体会反问句的语气更为强烈,进一步体会国人的无奈和懦弱,进一步感受中华不振。

(3)感情朗读,读出愤怒与无奈。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这段话主要让学生体会“闯进”,在中国人的地盘还要闯进来,说明这也是中华不振。

(教师相机处理1~6段)

导语:其实,当周恩来刚到这里的时候大伯就告诉他租界地没处说理去了,同学们,你们现在能体会到大伯当时的心情吗?分角色朗读对话,想象该如何去读!

2、整合前面,进一步感受中华不振

正是因为,所以他真正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含义。

3、资料补充,深入感受中华不振

教师出示资料:1885年,上海的黄浦公园在租界内建成后,便在公园门口竖立了刻有园规的牌子:“一、脚踏车及犬不准入内……五、除西人用仆外,华人不准入内……”民间将此概括为“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这是对一个民族公然的侮辱,也是中华不振的有力证明。

4、正是目睹了这些不平等的待遇,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华不振”,所以少年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请你们再铿锵有力地说一次——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四年级语文教案 6

教学要点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关词语。

2.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

3.学习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段落。

教材间析

[内容提要]

课文选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同名短篇小说。主要讲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之后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如,指挥60名乘客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屹立在船长岗位上,随船一起沉人深渊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

[学会分段]

本课共3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1——2自然段):写客轮被撞,情势危急。

第二段(3——28自然段):写船长镇定自如,指挥自救。

第三段(29——30自然段):写船长坚守岗位,以身殉职。

[写作特色]

通过人物对话表现环境特点和人物形象。

1.船长

遇险千钧一发忠于职守

自救威然屹立

牺牲以身殉职舍己救人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背诵课文的训练,理解哈尔威船长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舍己救人的精神和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人性美。

教学方法

1.通过朗读课文和背诵片段的`训练,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句子含义,了解课文内容,能分段并概括段意。

课时安排 3课时

本文是根据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小说译文改编的;

雨果(1802—188匀,法国作家。生于军官家庭。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四年级语文教案 7

《普罗米修斯》

教学目标

1、认识“斯、惨、败”等11个生字,会写“悲、惨、兽”等1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3、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4、学习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师:通过前几学期的学习,你已经阅读了哪些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生:《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

师:同学们积累的可真不少。

2、简介“希腊”神话的特点。(出示课件2)

你们知道神有什么特点吗?今天我们要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认识一位带给人类幸福和光明的神,他的名字叫“普罗米修斯”。

3、(板书:普罗米修斯)让我们一起呼唤他的名字——普罗米修斯。(指导学生读好课题,外国人的名字比较长,比较拗口,注意读的时候要一气呵成。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流利。

2、出示生字“斯、惨、败、惩、佩、恕、坚、锁、遭、恶、愤”(课件出示3)

指名读、齐读,注意正音:“斯、惨、锁、遭”是舌尖音。

“普罗米修斯、赫拉克勒斯”人名连读,引导生多练习。

3、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悲、惨、兽、佩、坚、违、抗、环、锁、既、狠、著、愤、获”(课件出示4)

“惨”最后三撇要匀称;“消、佩、抗、环、锁、狠、愤”都是左右结构,书写时都是左窄右宽。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4、学生找出难写或易写错的字,大家分析,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示范。

5、默读课文,看看有没有不懂的词语,在文中标注出来。

6、生提不懂的词语,可采用师启发或众生帮助的形式解决。(以下两词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进行理解)(课件出示5)

气急败坏: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本文指宙斯十分恼怒。

惩罚:严厉地处罚。本文中指宙斯对普罗米修斯采取了一些残忍的手段。

三、学习课文、概括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讲述了普罗米修斯干了一件什么事?(课件出示6)

2、指名答,注意引导学生说得简要一些,“抓主去次”。(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了火种。)

3、然后呢?这部分注意引导学生:普罗米修斯所受到的折磨不用一一说出来,可概括为:宙斯知道后,用残忍的手段严厉地惩罚了普罗米修斯。

4、最后呢?(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救了普罗米修斯)

5、把这三部分连起来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了。(生自己先练习一下,再指名生说。)

四、布置作业,思考问题

熟读课文,思考:课文中的众神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3、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指名答)

二、学习课文

1、对于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诸神,我们以前了解得不多。读了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我们接触到了几个神:普罗米修斯、众神领袖宙斯、火神、大力神赫拉克勒斯,不知道这几位神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结合课文有关词句谈一谈吗?(先小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

2、关于“普罗米修斯”:

(1)普罗米修斯很勇敢,他是冒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去拿取火种。(课件出示8)

有感情地读第1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指名读,生评,师注意引导学生谈感受。

指导朗读:这一句要读出普罗米修斯盗火的决心。因为从一开始,他就已经看到了盗火的后果——冒着生命危险,但他还是毅然决定去为人类盗火。

(2)普罗米修斯是个真正的英雄,他很有正义感,认为是对的事,就义无返顾地去做,不怕受到宙斯的惩罚。(课件出示9)(板书:真正的英雄)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读出普罗米修斯的坚定和无畏。

(自读、竞读、齐读)

(3)普罗米修斯是一个勇敢的神,任凭宙斯用残忍的手段折磨他,他也不屈服。(课件出示10)(板书:勇敢的神)

宙斯用了哪些残忍的手段?(指名说)

(多媒体播放图片)(课件出示11)师: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高加索山,到现在都是人迹罕至的地方,他独自被锁在这里,既不能动,也不能睡,不光日夜经受风吹雨淋,凶恶的鹫鹰还每天剖开他的肚子,啄食他的肝脏,他要忍受撕心裂肺的痛苦。结合你的理解,再读读第6、7、8自然段。

忍受这样的痛苦,普罗米修斯也没有屈服,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4)普罗米修斯还是一个善良的神,当他看到人类吃生东西,在无边的黑夜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长夜,他很同情人类,就决定为人类盗取火种。(课件出示12)(板书:善良的神)

(5)普罗米修斯是一个值得敬佩的神,他的行为让执行惩罚的火神都敬佩。(课件出示13)(板书:值得敬佩)

3、对别的神,你们有什么看法呢?

宙斯:冷酷无情,看到人类受苦一点也不同情。而且,他还很残忍,就因为拿了一颗火星给人类,他就用那么残忍的手段折磨普罗米修斯。

宙斯作为众神的领袖,太霸道了,他很可怕,几乎没人敢违抗他的命令,一旦违抗,他就会给以最严厉的惩罚。

火神:是一位有正义感的神,他对普罗米修斯的行为很佩服,并且他想救普罗米修斯。(指导读第三自然段)但是,他也很软弱,尽管他知道普罗米修斯没有错,却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板书:火神有正义感的神)

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力气很大,还很有正义感。

4、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都很不错,我想,普罗米修斯的神话故事之所以在世界各国� 在人们心中,他是真正的英雄!(板书: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有正义感)

三、讲述内容

(出示上节课概括的课文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14)

1、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述故事内容。

2、为了能更准确地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在理解完了课文的基础上,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上节课所概括的主要内容,你可以怎样适当地添加一些词语,体现普罗米修斯的无畏、为人类献身的精神。(生试着添加,师作引导)

3、小结: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幸福,带来了希望和理想。现在,当我们读到普罗米修斯这个名字的时候,不仅仅觉得他是一位神,一位英雄,更觉得他是人类的理想和希望。当我们叫着普罗米修斯的名字的时候,我们就会想到人类充满了希望,充满了理想。

四、总结拓展

普罗米修斯是大家都应该记住的故事。当然,我们今天学习普罗米修斯也是为了打开一扇门,打开一扇通往古希腊神话世界的门,课文后面的资料袋给我们列举了《神话选择百题》中的故事,大家都去读一读。

四年级语文教案 8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第一、二段,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段意。

2.感情朗读课文一、二段。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听写词语。

2.学习第一段。

(1)出示第一段分段提示:“选择上山的路”。根据提示,还应说清哪些内容?(谁?为什么选择上山的路?这是一条怎样的路?)

(2)带问题读文思考。

(3)根据问题,组织语言练说段意。

(4)朗读第一段。

3.学习第二段。

(1)出示分段提示:“走危险小路上山”。哪些词句说明他们走的是“危险的小路”?自由读文,用“一一一”划出来。读出“危险”的感觉,结合词句比较(“紧紧地贴着”——“靠”;“慢慢地移动”一一一“走”等)。

(2)列宁是怎样走过这条危险的小路的?用“”划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①列宁害怕了吗?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列宁也感到胆战心惊?

②列宁停住了,可能会想些什么?他有没有让害怕征服自己呢?从哪句话看出来?有感情朗读。

(3)列宁和巴果茨基走过危险的小路后,及时看到日出了吗?他们看到了怎样一幅景象?自由读,体会,并用一个词概括日出景象的特点。(“美丽”、“壮观”等,)

(4)练习说段意。

4.朗读第一、二段。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第三段,能用简明的话说段意。

2.理解重点句,懂得不应让害怕征服自己,要时时处处锻炼自己的意志。

3.能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1)朗读第一、二段,说说段意。

(2)列宁和巴果茨基勇敢地走过那条危险的小路,看到了日出,回来的时候,不用着急了,也就不必再走那条险路了,列宁又是怎么选择、怎么做的呢?

2.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文,思考讨论:

①列宁下山时是怎么做的?理解“毅然”。

②列宁为什么仍然选择走这条危险的小路?

(2)投影或小黑板出示最后一自然段,朗读。理解:

①“望而生畏”、“征服”、“锻炼”、“意志”等词。

②为什么列宁害怕这条望而生畏的小路,还坚持要走呢?

③列宁为什么说“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征服自己”?

④这种不怕困难,不怕危险的坚强意志怎样才能得到呢?列宁做到了吗?为什么?

⑤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列宁的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3)指导背诵。

①理解三句话的内在联系。

第一句是因果关系句,前果后因,(板书:“所以。是因为。”)

第二句是从登山引出道理:“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征服自己。”(板书:“不应该”)

第三句从正面指出应该如何做?

②根据板书提示自己背诵。

(4)说说段意。

①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讲什么?(列宁下山时怎么做,怎么说?)

②根据分段提示“还是走危险的路下山”及“列宁怎么说”说说这一段段意。

3.作业。

(1)《作业本》第5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以“’我所以要走这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处处锻炼自己的意志”列宁的这几句话令我深思。‘为开头,将你所想到的写下来。

板书:

21、登山

选险路

不慌不忙面对困难

走险路小心战胜困难锻炼意志

一步一步征服困难

再走险路

《语文园地四》教学案例及评析 9

教学目标 :

1、引导学生学会发现总结词语

2、认识生字,并能发现生字的构字规律

3、能够区分一些相近的词语

4、能够阅读短文

5、培养其发现生活及创造生活的能力。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自读词语,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2.你还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吗?以小组竞赛的方式,看哪一组说得多。

示例:算盘 盘算 到达 达到

领带 带领 展开 开展

喜报 报喜 喜欢 欢喜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是用"合一合"的办法识八个生字。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发现它们组合的规律。注意提示"姓xìng、警jǐng"的正确读法;自由练习读词语,鼓励学生进行扩词练习,如,"肤色、大胆、警报"。

2、"我会填"是选择近义词填空的练习。先让学生读一读词语,自主发现每组两个词不在意思上的联系,接着读句子,结合句子的意思选词填空,最后再把句子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阅读《鲁班造伞》这篇短文。

让学生默读明意,自主识字,朗读感悟,并鼓励学生把这个故事讲给小朋友或家长听。

二、口语交际

1、课前布置学生动手制作小制作。如,用毛线编织蝴蝶结,用塑料瓶做成花篮,用红辣椒做成玩具鞭炮……

2、展示自己做成的可爱的小制作。

3、小组交流、汇报制作过程。别人讲的时候,听的同学可以提出问题,讲的同学要作解答。

4、小组推荐做得好、说得好的同学在班上展示、介绍自己的小制作。

5、评一评谁的小制作做得好,谁介绍得好。

三、展示台

这次展示台安排了两项内容:一是展示自己收集到的邮票、二是展示自己收集的名言。

四年级语文教学教案 10

教学目标:

1、结合课后注释及及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诗的大意。

2、诵读古诗,读悟结合,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悟诗歌博大的人性美。

3、课内外结合,激发对诗歌的兴趣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大体把握诗歌含义,想象诗境,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难点:

在赏析中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古诗文化,激发学习古诗兴趣,培养自学古诗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教学准备:

课件资料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为主,点播为辅。

课时:一

课前游戏:赛诗会,看谁背诵的古诗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教师激情: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歌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闪耀在文学的王冠上。“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读诗,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浪漫多彩;读诗,能够把我们带入古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现在,我们就随着诗人王昌龄的笔迹到古代多事的边塞去看看吧!

2、导入《出塞》,板书课题,解题,了解“塞”的意思。

简介作者:王昌龄(698——757),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进士,授汜水尉。之后又先后担任过校书郎、江宁令、龙标尉等职,后 他的诗激昂慷慨,深挚凝练,表现军队生活的边塞诗尤其感人。他特别擅长五言古诗和七言绝句,其中以七言绝句成就为最高。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出塞》、《从军行》是著名的代表作。今存诗近180首。

过渡语:熟读古诗,初步读懂古诗,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而要深深地把古诗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

二、自学古诗,了解诗意

现在谁能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学生谈说诗的意思。个别字意指导。

教师小结:我们是怎么初步读懂古诗的?

学习古诗的方法:借助课文的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把想象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然后通过朗读,进上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力求在朗读中表达出这种感情。

三、感悟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出示资料: 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据此而常常入侵中原。

1、感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为什么征人戍边叫万里长征呢?(边塞远;时间长)

你还从哪里看出时间长?(人未还)

出边塞戍边的征人,为什么不见回家呢?

——战事频繁终老边塞

——战死沙场

放古代战争的视频,学生观看,谈感受。

师:是啊,”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战争造成了多少人有家不能回,无家可回和永远不能回家啊。

指导读这两句诗

征人不能回家的。事实,该怎样读呢?(凝重)

——从这句诗中,你还读到了什么?(同情征人)该怎样读呢? 这是怎样的一种同情呢?

——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征人“战骨埋荒外”“白骨乱蓬蒿”无数生命的死去,作者感叹生命的卑微……读

——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

失去亲人的悲痛,作者感叹人生的无奈……读指导读

想一想这两句诗有没有讲述一件有关征人的具体事情? 诗中没有说征人们具体的生活事件,你觉得征人们可能会做些什么呢?

师创设情景:(音乐起,出示课件)夜色中,荒远苍凉的塞外山峰,一轮明月照着边关,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戍守边关的战士们,白天军务繁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面对一轮明月,他们可能会想些什么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征人们这一切一切的感受,都化成了一个愿望,那就是——回家。要知道,这征人是千百年来的千百万征人啊!千百年来千百万人萦绕心头的梦,却都只化成一句:(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征人们在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同在一轮明月照耀下的征人的亲人可能会做些什么呢?

征人白发苍苍的父母……

征人柔弱无助的妻子……

③征人无依无靠的孩子……

教师激情引读:

这千百年来千百万白发双亲、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可怜的妻子、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孤苦无依的孩子对儿子、丈夫、父亲的期盼,却也只能化成一句(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是啊,”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每个征人盼回家,每个征人的亲人盼征人回家。诗人写出这样的诗句该有何等的悲天悯民的情怀啊。板书:思亲盼归 征人们回家有望吗?我们来看一段资料:

据《资治通鉴·唐纪》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

生看资料,理解资料意思。

古代的边塞诗,有很多就反映了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我们一起轻声读读,感受感受。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唐· 陈陶《陇西行》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唐·曹松《已亥岁二首》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唐·李颀《古意》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语文园地四》教学案例及评析 11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汉字构词中字相同而词语的意思不同的规律。

2、学习8个由不同的两个字组成的生字。

3、会正确选择意思相近的词语。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直接导题,并板书:语文园地四

二、讲授新课

1、我的发现:

⑴ 出示一组词语:

奶牛 牛奶 图画 画图

蜜蜂 蜂蜜 牙刷 刷牙

水池 池水 山上 上山

⑵ 读一读词语。

⑶ 读读泡泡里的话,你能把学习伙伴没说完的话说完整吗?(学生自由补充)

⑷ 你发现了什么?(每组两个词语的字相同,可是位置不同,意思就不一样。)

⑸ 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一组词语吗?(同桌说后全班交流)

子女 女子 女儿 儿女

菜花 花菜 楼上 上楼

…… …… …… ……

2、读读认认:

⑴ 学生自己读一读。

⑵ 动脑筋想一想说一说:这八组字在构字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⑶ 你想怎样记住这八个字。小组讨论识字方法。

⑷ 按“月”和“夫”组成“肤”,皮肤、皮肤的方法读一读。

⑸ 从八个字中选字进行扩词练习。

⑹ 选出其中的词语进行说句子练习。

3、我会填:

⑴ 读一读每组词语,说说每组两个词语有什么不一样?

⑵ 生自己进行填空练习。

⑶ 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填?

⑷ 读一读句子。

⑸ 补充练习:

温暖 温和

这位服务员(  )地接待每一名顾客。

老师对我的关心,让我感到很(  )。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1、学生回家动手制做小制作。

2、利用课余时间收集邮票、名言等。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子女 女子 女儿 儿女

菜花 花菜 楼上 上楼

…… …… …… ……

温暖 温和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阅读短文。

2、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会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小制作并能评价别人的作品。

3、展示自己收集的邮票、名言等。

〖教学准备〗

1、学生动手做小制作。

2、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邮票、名言等。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我会读

1、生轻声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说说从这篇短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3、进行朗读擂台赛。

4、评出擂主并给予奖励。

二、口语交际:我们的小制作

1、交代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⑴ 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小制作。

⑵ 介绍自己的制作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是怎样做成的?你的小制作有什么用处?

⑶ 评一评谁的手巧,谁说得清楚、明白。

2、请一名学生先按上面的要求上台说一说。教师相机进行点评。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介绍。

4、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其他学生可适机进行评价。

5、向小组以外的同学进行介绍。

6、评最佳作品和最佳讲解员。

三、展示台

1、以小组为单位布置展示台,展示自己收集的邮票、名言。

2、每个同学向小组成员介绍自己收集的材料。

3、请其他小组的同学参观。

4、邀请学校老师和家长参观。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展示台

四年级语文教案 12

[情景说明]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它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了一个通俗易懂的、情趣盎然的童话故事。它以“笑”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老木匠在小木偶的脸上添了一个笑嘻嘻的表情;小木偶因为笑嘻嘻而受冤枉,遭误解,被怀疑;直到女巫出现,赋予了他所有的表情,才让他真正获得了快乐。童话构思巧妙,让我们在同情小木偶遭遇的同时,不仅会发出和小木偶相同的感叹: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只会笑是不行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需要我们去经历,去面对,这样才是完整的生活。

学习本文要会认“拽、茸、副、怜、魔、杖”六个生字,并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小木偶的内心活动,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并能较合理地续编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谈话:教师微笑着问大家:“同学们,今天你们快乐吗?”片刻后接着说:“从你们那一张张花儿般的笑脸,老师知道今天你们都很快乐。那么你们猜猜看,今天老师快乐吗?你怎么知道的?”(从老师笑眯眯的表情可以知道今天老师也很快乐)“同学们,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谁要是不会笑啊,谁就无法过快乐的日子。既然今天大家这么快乐,那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小木偶的故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一个有鼻子有眼,能走路,会说话的小木偶,正在边走边说话。

2、师随课件讲述:从前,有个老木匠做了个小木偶,瞧它有鼻子有眼,能走路,会说话,真讨人喜欢。可老木匠左瞧右瞧,总觉得小木偶脸上少了点什么,老木匠想呀想,忽然,他想起来了,小木偶的脸上少的`东西是“笑”,于是,老木匠拿起他的神奇雕刻刀,在小木偶的脸上添了一个笑嘻嘻的表情。然后,老木匠为小木偶收拾了一个红背包,把它送出了家门。小木偶离开家后,会发生什么事呢?想知道就快快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边读边思考:小木偶离家后,在他身上发生了一些什么事?

3、同桌互相说说:小木偶离家后,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4、指名二、三人说说小木偶离家后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三)分角色朗读,体味情感

1、从文中诸多角色中选取你最想表演的角色,划出它所说的话,练习有感情的读一读。

2、自由组合小组,选取角色,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小组志愿上台分角色表演。(提醒表演者注意角色的表情)

4、观众评议

(四)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1、通过分角色表演,同学们仿佛亲身经历了小木偶的遭遇,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好多话想说,能告诉大家吗?

2、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话,齐读。

老木匠说得没错,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

3、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先引导学生联系文中小木偶的经历来谈对此句的理解,再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实际来谈对句子的理解。

总结:同学们,在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是非常美好的,谁要是不会笑,就不会体验到生活的快乐,但生活又是多姿多彩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需要我们去经历,去面对,这样才是真实、完整的生活。

(五)续编故事

同学们,经小女巫的点化,小木偶现在会哭,会笑,会生气,会着急,也会向别人表示同情和关心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小木偶的身上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请你们接着往下编故事。

(六)课外延伸

推荐《小木偶的故事》的姊妹篇《我不是一段普通的木头》、《我喜欢做我自己》让学生阅读。

[教学反思]

现在孩子们的成长离不开动画片,离不开童话故事。因此学文初,我以看小木偶动画,听小木偶故事导入,学生兴趣盎然。在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后,我让学生自由选择角色,自由寻找合作伙伴进行角色体验。由于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学生可以自由的说、自由的演,顿时,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思维的火花迸射,表演时,表情丰富,时而“愤怒”,时而“笑嘻嘻”,时而“伤心”,时而“着急”,时而“委屈”``````甚至即兴对角色语言进行补充或修改(当然是合情合理的)。此设计凸现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铺设了张扬个性,合作交流的舞台,学生在玩儿中受益匪浅。

[专家点评]

本文是一篇阅读课文,又是一篇拟人体童话故事。针对本文的特点,教者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出发点,设计了“读一读,演一演,悟一悟”阅读三步曲,引导学生不知不觉的走入文本,入情入境的体验情感,无拘无束的尽情对话,然后,又引导学生走出文本,拓展想象,续编故事。在这样的阅读实践中,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个性得到了张扬,想象得到了放飞,岂不一举多得。(点评:李贵勤)

四年级语文教案 13

《这里危险,让我来》

教学目标:

1、收集英雄的事迹资料,深刻感受英雄“无私无畏,不顾个人安危”的崇高精神,理解新时期医务工作者纯洁高尚的情怀。

2、掌握本课7个生字,理解“获悉”等14个新词。

3、理解什么是消息,知道消息的行文特点,初步掌握读懂消息报道的方法。

4、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什么是消息,知道消息的行文特点

教学难点:深刻感受英雄“无私无畏,不顾个人安危”的崇高精神,理解新时期医务工作者纯洁高尚的情怀。

教学准备:课件、资料搜集。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7个生字,理解“获悉”等14个新词。

2、理解什么是消息,知道消息的行文特点,初步掌握读懂消息报道的方法。

3、初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在抗美援朝的战斗中,在硝烟滚滚的战场上,邱少云严守纪律,顾全大局,不怕牺牲,在烈火中献生,成为可歌可泣的战斗英雄。在新时期,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同样有值得我们敬佩的战斗英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则消息,了解这位非常时期的战斗英雄——叶欣。

2、板书课题,审题,质疑

让我们深情地呼唤这位英雄的名字,并一齐读课题。

二、学习提示。

(1)你是怎样来读好标题的?

(2)读读提示,说说标题的作用。

(3)再读标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说说你的疑问。

(4)总结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怎么样看报。

读报看报:一要认真读标题。标题往往概括了消息的要点;

二要仔细读开头。开头一段,一般都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

三有选择的看报,读完后想想,发这条消息有什么作用。

三、初读消息。

1、自学,根据刚才怎么样读报看报的要点,自己读这则消息。

2、学生合作交流。把一二三说清楚。

3、轮读课文,注意生字,词语

四、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默读课文一、二自然段,根据读消息交流这一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五、课堂作业。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4自然段。

2、进一步体会消息的特点。

3、深刻感受英雄“无私无畏,不顾个人安危”的崇高精神,理解新时期医务工作者纯洁高尚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消息的特点,谁能来说说?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阅读这则消息,进一步体会消息的语言特点。

二、学习感悟。

1、你知道南丁格尔奖吗?

2、(出示雕像:这就是叶欣,这是一位的雕塑家彻夜未� )叶欣为什么能获得这份国际上授予护士的荣誉呢?请大家仔细读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一找获奖原因。

(1)叶欣平时的表现:叶欣于1956年7月9日出生在广东省徐闻县一个医学世家,1983年任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她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优秀护士”、“优秀护士长”。

①说说你的理解。是啊,在收治最危、最急、最险病人的急诊科,叶欣也干得这么出色,当然是获奖的原因了。

②读好这两句。

(2)在抗击非典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叶欣无私无畏,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

①你能抓住一些重点词,来说说你的理解吗?

无私无畏:面对危险,没有丝毫的——(退缩)没有丝毫的——(畏惧)那是一个真正的英雄啊!冲锋在前:这个词写出了叶欣的勇往直前,带着一种豪迈之气带着这种感受读这句话③抗击非典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对手是谁?(sars病毒)

(出示sars病毒。)这知道sars病毒吗?(它的传播途径非常广,空气、流水、皮肤都是它的传染源。它一旦爆发就来势汹汹,短短几天,整个肺就会被吸空。前期感染率、死亡率特别高。)

请看这几则报道:

本报讯:2002年11月16日,一种神秘的肺炎迅速在广东蔓延开来,5人很快丧命,300人被感染。《广东晚报》新华社消息:2003年春季,非典全面爆发,每天新增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最多高达200多例。《人民日报》本报讯:香港淘大花园,300多住户集体感染非典,42人被夺去了生命。《香江日报》本报讯:台北和平医院,集体感染非典,72名医护人员,200多名病人同时被隔离,隔离后,好多人相继出现咳嗽、发热症状……《健康日报》④ 读了那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据,你有何感受?教师:那真的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整个中国都笼罩在了非典的巨大阴影中。

出示句子:2003年春节前后,一种非典型肺炎在广东一些地区流行,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然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的主人公叶欣却——无私无畏,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

(3)她常常对周围的人说“这儿危险,让我来!”

①说说你的理解。

②面对非典,危险和死亡是那么真切地走向了医务人员。

出示读:抗非前期,平均每抢救一个非典患者将有三名医护人员倒下。2003年1月31日,广东中山医院收治第一例非典病人,20多名医护人员直接、间接被感染了非典时期,感染的5327名患者中,医护人员占了近四分之一。

听到这儿,你发现叶欣说的这儿危险,那是一种怎样的危险?

就是在这种生死抉择面前,叶欣——

③教师引读:就是在这种生死抉择面前,叶欣常常义无返顾、沉着镇定、临危不惧地对周围的人说——(学生接读:“这儿危险,让我来!”)

学生再读,给予高度评价,反复读。 ④“这儿危险,让我来!”这是叶欣欣在抗非战场上的最感人的一句话,老师搜集到了当时的一些抗击非典的医务人员的图片,你也可以想象当时叶欣会遇到哪些场面,试着写一写,这个时候,我仿佛听见叶欣在说:“这儿危险,让我来!”(写完小小组交流一下)

⑤教师引读:如果说抗击非典是一曲气势恢弘的交响乐,那么叶欣的“这儿危险,让我来”就是这曲交响乐的主题曲,不时回荡在抗非战场的上空,而且,一次比一次响亮,一次比一次震撼人心。

每当有疑似病人送到急诊科的时候,她总会说:——(生)“这儿危险,让我来”;每当看到病人呕吐了一地一床的的时候,她又会说:——(生)“这儿危险,让我来”;

每当有毒性非常大的病人的时候,她还会说:——(生)“这儿危险,让我来”;每当要给病人吸血痰的时候,她更会说:——(生)“这儿危险,让我来”

⑥同学们写得多生动啊,那为什么作者不像你们那样展开写呢?难道是技不如人?(消息的特点是语言简洁,不能像记叙文那样要具体描写)这就是叶欣在抗非战场上的所言所行,让人不由地肃然起敬。让我们一起怀着敬意,再读读这句话。

3、叶欣离开

(1)一个又一个患者从死神手中回来了,然而玉兰花开的3月,叶欣却倒下了。

(出示课文叶欣逝世内容:“3月4日,叶欣开始发烧,……享年47岁。”)我请一位同学读下去。

(2)如此可亲可敬的一位白衣天使倒下了,让我们一起怀着哀痛的心情读一读这一句。

三、学习结尾。

1、叶欣在非典到来之前是一个普通的白衣战士,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却演绎了不平凡的故事。(一起读第4自然段。)

2、消息的结尾往往写的是——(发表这则消息的作用。)那么,这则消息的作用是什么?(号召我们向英雄学习。)

3、所以我们在阅读消息时要注意看看结尾,关注作者写这则消息的目的是什么。

四、主题升华。

1、吟诵诗歌《圣洁的爱字》

第一遍:同学们,有一种美丽的语言叫诗歌,有一个感人的词语叫爱,就让我们怀着满腔的激情来读读这首诗歌吧!

出示诗歌《圣洁的爱字》,学生自由朗读。

第二遍:同学们,有一种战场,它没有硝烟,有一个季节,它写满壮丽,听老师来朗诵——

教师诵读。(配乐)

第三遍:叶欣,你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高扬民族精神的浩然之歌,你的形象已化作了一座丰碑,永远屹立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间。让我们再一齐吟诵诗歌《圣洁的爱字》

2、同学们,让我们用少先队员独有的队礼,向工作在抗非一线的医务人员和科学家致敬!

四年级语文教案 14

教学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体会生物共栖现象的趣味,培养探索自然界奥秘地情趣。

知识要求: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通过查字典、词典解决;了解什么是生物共栖现象。

能力要求:通过读课文,弄清生物共栖的原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了解什么是生物共栖现象;弄清生物共栖的`原因。

教具准备:生物共栖现象的典型图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喜欢小动物,也爱护小动物,因为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可是,你了解动物吗?你知道吗,动物世界充满奇趣。有些动物凶猛强大,有些动物弱小无比,有的是巨兽,有的是小鸟雀。从表面上看,他们之间“水火不相容”,可是它们却相处得十分融洽,像一家人一样,谁也离不开谁,你相信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讲这些有趣的现象。

二、 解题

什么是“共栖”,你知道吗?

两种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不是相依生存,只是对其中的一种有利,这种生活方式叫共栖。

三、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四、 自己预习

1、 查字典、词典学习字词。

2、 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文中写了哪几种生物共栖现象?在书上批注。

3、 小组讨论,交流自学情况,提出疑问,讨论解决。

4、 重点检查生字词理解情况。

五、 学习课文内容

1、请学生分段读课文

2、讨论下面问题

⑴课文中讲了几种生物共栖现象?它们各是什么样的动物?为什么能共栖?

⑵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读后你的感觉怎样?

六、 补充内容,激发兴趣

请大家说说自己知道的生物界的共栖现象还有什么?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有趣的现象,互相交流。(老师出示其它图片资料)

七、 如有vcd也可以全班集体观看。

四年级语文教案 15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身喜欢的句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松坊溪雪景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用的雪景图片和配乐朗读的音乐。

同学:搜集有关描写雪景的诗文。

教学重、难点

边读边想象,感受松坊溪雪景的美。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雪景,质疑导入

1、配乐欣赏松坊溪雪景图,导入课题,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呢?

3、带着你的疑问,让俺们和作家一道去感受松坊溪雪景的美吧!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松坊溪的雪景,让作家郭风印象深刻,他用非常优美的文字记录了那片雪景。让俺们来读读他的作品,读了课文,松坊溪的雪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边读边考虑:作者是依照什么顺序写雪的?先写(下雪)时的景色,再写(雪止)时的景色。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开始欣赏美文吧。

3、课文哪些段写下雪时的景色?哪些段写雪后的景色?

三、研读课文,感悟景美

(一)研读“下雪了”一层。

1、自由、有感情地朗读描写雪中美景的段落,一边读一边想象,然后选择自身喜欢的内容,读给你的同桌听听,最好能讲讲喜欢的原因,互相交流一下学习感受。

2、朗读、交流。

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交流得也不错,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现在咱们在全班交流。

根据同学交流的顺序分别投影重点句子点拨:

(1)“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课文把在风中飞舞的雪比作柳絮、芦花、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连用三个比喻写出了雪花轻、柔而洁白的特点,还写出了雪下得很大,雪在空中飞舞有许多种姿态。

带着你们的体会再来读句子。抽读。同学相互评价,是否读出雪花的美、雪的大。再全班读。

(2)“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岸。”

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增强了动感,把溪石写得栩栩如生。

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还会像什么呢?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看谁想得最美妙。

(3)“好像松坊村有一座白玉雕出来的桥,搭在松坊溪上了。”

想象白玉雕出来的桥是什么样子的。这样比喻有什么作用?(石桥落满雪,洁白如玉,描写出了雪中石桥的美丽。)

(4)你们看,置身于这么美的雪景中,你们的。心情会怎么样?指导读“下雪了……落在松坊溪上了”,读出欢快喜悦之感。

(二)研读雪后美景一层。

读书是做“学问”的,边学边问,边读边动脑。让俺们来看看描写雪后景色的有关段落,把你喜欢的句子写一写、读一读、背一背,读出你的感受来,找出你不理解的地方来。

重点研读:

1、“俺看见溪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发亮的白雪世界”是指远山、石桥、溪石的雪影倒映在溪水中的美丽景象。溪中映着雪白的世界,雪白的世界又在溪水旁,不由使人想到“这样的山倒映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围绕着这样的山”的句子。这样美丽的画卷足以和桂林山水媲美。这不就是一幅画、一首诗吗?真是“画意在眼前,诗情在心中”啊!诗一般的文字怎么能让它只躺在书里呢?让俺们美美地读读吧。配音乐朗读第9段(诗情画意,无限深情)。

2、水中还有小生灵呢,溪鱼又有什么特点?(多、美、活。)

小鱼儿们是那么漂亮,那么活泼。同学们,假如将你们自身想象成这一条条小鱼儿,那么你们在这么美丽的溪水里畅游,心情会是什么样的?你最想对你的家园松坊溪说什么?

3、为什么写雪后景色要写溪鱼呢?

这样描写使静中有动,寒中有暖,洁白中有色彩,严寒中蕴含着生机。鱼儿们使这原本恬静、雪白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了。鱼儿们,你们继续向前游吧,去饱览松坊溪周围无限的冬日风光吧。你们又看到了什么呢?又能听到什么呢?请写下来好吗?

4、交流赏析。

5、同学们写得真棒,让老师身临其境了,仿佛看到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真不知道该用什么话来表达此刻的心情,这样吧,请允许老师用作者郭风的一首散文诗来表表心声吧。(师读散文诗

四、积累拓展,读写迁移

1、这么美的雪景,这么生动的文字,让俺们牢牢地记在心里吧!选择你最喜欢的句段读背。

2、教师配乐让同学有感情地背自身喜欢的段落。

3、师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其他写雪景的诗文或作家郭风的作品,课后可办成小报。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16

《校园交响乐》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祖国文字的美好,以及作者对校园的热爱、赞美。

2、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感受其比喻句的新奇,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仔细观察校园的人、事、物。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

同学们,每天我们都在这鸟语花香、朝气蓬勃的校园里学习、嬉戏、快乐成长。那么,在你们看来,咱们的校园像什么呢?

有人认为,校园就像一曲美妙动听的交响乐。(板书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哪位同学对交响乐有所了解,请说一说。再读课题。有疑问吗?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同学们,每学一篇文章,在第一遍读课文时我们应注意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

好,那就根据你们自己的提醒小声地读读课文吧。

自主交流:在读课文时,你觉得哪些字音要给大家提个醒,哪些句子不好读的给大家示范示范。

同学们,交响乐有单乐章的、也有多乐章的,校园交响乐是由三个乐章组成,它们分别是(板书:蜂巢鸟岛花瓣)读到这儿,你心中有什么疑问?说一说。交流你心中的疑问?它们分别指什么?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比喻?这也是今天这一节课我们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三、细读课文,品读体味

1、带着你心中的疑问默读第一乐章蜂巢。边读边提起笔做批,留下你思考的痕迹吧。

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为什么把教室比作蜂巢?(形状上)理解“井然有序”。

蜂巢是用来干什么的?同学们在像蜂巢一样的教室里是怎样学习的呢?(抓重点词句谈体会)

换词读这句话:汲取寻觅。

屏显“时而……时而……”一句。仔细观察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读一读,这样的句子读起来有什么感觉?(有节奏感、朗朗上口)大家也愿意来体会体会吗?(真的读出了那么一种节奏美)句中的“;”把它分为两个部分,从内容上看你又发现了什么?体会从内容和情形方面写。(抽生读)那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男女分别读)

“在知识的大海里……”不难看出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喻成什么,读一读,边读边想你体会到了什么?(抽生读。)

师小结:是啊,这恰如其分的比喻,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同学们在学校里勤奋学习的美好形象,再读,读出我们心中的这份赞美吧。

通过这一段的学习,你知道为什么作者要把教室比喻成蜂巢了吗?(正如同学们所说的教室不仅和蜂巢一样具有井然有序的外在美,还蕴藏了孜孜以求的内在美。同学们像蜜蜂一样在各自的蜂房里忙碌地储积着蜜,所以作者说教室像一只甜蜜的蜂巢。

2、如果说蜂巢是一段表现勤奋学习的乐曲,那么,刚才有同学提到的鸟岛、花瓣又是一首怎样乐曲呢?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以小组为单位用我们学习第一部分的学习方法选择你们喜欢的一个乐章重点读一读。

(生交流)

3、鸟岛,是一曲欢乐的、充满温暖的、充实着幸福的乐章。

“飞翔的、流动的身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一段美妙的语言。把什么比喻成什么?咱们来体会体会这句话。你觉得哪些词用得好?从这个词体会到了什么?这么美的风姿、这么快乐的欢笑,谁能来读一读。闭上眼睛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些什么?(联系生活实际想)这么富有生机的场面,这么富有节奏美的语言,你喜欢吗?难怪作者说“下课了,校园是一个……一个生机勃勃的……”怎能不让我们喜欢呢?是啊!同学们,在这美丽的鸟岛,和同学们同浴着阳光,共享着欢乐,你们心中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让我们再一次和作者一同走进这美丽的鸟岛,记住这段美妙的文字,记住这一曲充满欢乐、温暖、幸福的乐章吧!

4、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通过刚才的小组交流学习,课前你们提出的关于花瓣这一乐章的问题都解决了吗?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从哪些句子或词语体会到的?

同学们,当你念到这几个词语,回想到从上幼儿园到小学四年级,你们得到了这么多老师的教育和关爱,如果是你,会在信中给哪位老师写点什么呢?(抽生回答)同学们,听到你们这么多感人肺腑的话语,此时此刻,我觉得教师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了。读读课文最后一段,你想读几遍就读几遍。(生自由读)一片片花瓣就是一封封来信,它牵系着老师和学生的心儿,此时此刻教师又会对学生深情地祝愿什么呢?

同学们,你们觉得花瓣是一曲怎样的乐章呢?

总结:回顾我们学习的整篇文章,不管是从题目,还是从三个章节的字里行间,我们都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生自由回答,师趁机板书。)再读课题。说说你的理解。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交响乐不是由乐队演奏的,它演绎的是那充满生机与活力,充满着浓浓的师生情的校园生活。

四、畅谈感受,升华主题

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家庭里、生活中、大自然时常都会响起一曲又一曲动听的交响乐,下去以后咱们仿照课文写一写吧。

附:两个可参照仿写的句子。

1、时而循着历史的长河飞向遥远的古代,时而飞翔在当今的科学天地;时而书声琅琅,时而书写沙沙。

2、飞翔的、流动的身影,旋转的舞步,亭亭玉立的风姿,像鸟儿款款低飞;欢快的跃动,像鸟儿展翅的舞蹈,恬静的栖息。歌声,笑语,在海潮的喧哗中,鸟儿倾心地鸣啭。

《语文园地四》教学案例及评析 17

【教学目标】

1、读、写并积累本单元与战争相关的词句。

2、培养学生的关注新闻的意识。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交际能力。

4、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激发他们痛恨战争,同情战争中的无辜着的情感,理解对和平得呼唤。

5、突出本组训练重点,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口语交际、习作练习。

【课前准备】收集自己准备的新闻、英雄人物的故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从字里行间了解了战争给孩子带来的苦难,聆听了他们对和平的呼唤。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读读那些词句,更深刻地感受一下吧。

二、学习“读读写写”“读读记记”

1、同桌互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交流词语的意思;交流读记词语的方法。

3、学生记忆“读读写写”的词语。

4、教师听写词语。(可以听写意思写词语;近义词、反义词。)

三、学习“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这些句子。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采用对比读的方法学习句子)

4、从课内外阅读材料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5、教师小结:

这四个句子带点的部分都是一个恰当的比喻。恰当的比喻让句子变得生动又传神。我们的习作也需要恰当的比喻。

四、学习“日积月累”

1、指名读成语,全班齐读。

2、四人小组交流词语意思。

3、全班指名交流,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说明。

4、读读记记成语。

5、读一读,注意观察每一横排有什么规律。

6、选一个成语说一句话。

第二、三课时

一、触景生情

1、课前搜集资料交流:

同学们,课前我们收集了1937年左右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背景,谁来说一说。

2、启发谈话:

战争给从类带来的灾难是深重,这张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看了刚才的录像和这张照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二、真情表达

1、指出要求:

下面,我们就围绕这张照片,展开合理的想象,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2、指导观察和表达:

⑴ 整体感知图中的景和人。说一说:图上讲的是什么?

⑵ 突出图中重点“孤独的孩子”,引导学生去想象:这个小孩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孩子今后将会怎样?

⑶ 完整表达,教师鼓励学生调动已学的知识或课外资料帮助表达,力求说清楚、说完整、说具体。

⑷ 在说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把看到和想到写下来。

三、小组交流,评议谁讲得最精彩

四、推选小组代表在班上交流,全班评议。

五、同学之间互评互改作文,自己修改作文

第四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不断改变。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里,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新闻的存在。想一想,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知道新闻?(看电视、看报、听广播、上网等)

二、你最喜欢看什么新闻?指名说

三、看新闻有什么好处呢?举例说一说

四、既然新闻有这么多的好处,假如让你来讲新闻,�

2、各组代表在班上讲新闻,讲完后班上同学可以自由发表意见,最后举手表决评选出三名“最佳新闻发言人”。

六、师生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那你们打算以后该怎么做呢?

四年级语文教案 18

《欲速则不达》

教学目标:

1、熟读古文和译文,对照着理解古文文意。

2、通过自悟、讨论、交流等方式,感悟文章所蕴涵的深刻含义;欲速则不达。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文,感悟其蕴含的深刻含义——欲速则不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说给大家听一听。(生交流自己积累的成语故事。)

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个寓言故事。(板书课题:欲速则不达)你能试着从字面上理解一下课题吗?(生试着从字面上解一解课题。)

二、学习课文

1、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吧。看看课文写一件什么事?(生自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大意。)

2、这篇课文出现了一个我们以前熟悉的历史人物,他是谁?那篇课文叫什么名字?(回忆有关宴子的相关情况。)

3、大家刚刚读过了课文,你在字词上还有什么困惑吗?请你再读一读课文,自己能解决的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与你的同桌一起解决。(读课文,画出自己不懂的字、词。小组试着解一解。小组合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交流。)

4、在字词上你还有解决不了的吗?说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一下。

5、宴子是齐国人,他很了不起。当齐景公听说宴子病危时,齐景公怎么样?请你读一读课文,找到他的表现。(对照课文,用课文中的词语说说自己的想法。读相应的段落。用自己理解的语气去读。)

6、如果你是他的一个侍从,你怎么劝说他回到车上或马上?(运用自己的语言,力图说服齐景公。)

7、下面我们快速地浏览一下课文,谁能把这个用自己的话故事完整地讲一讲。我们再来看看课题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三、学习古文

1、其实“欲速则不达”是《论语》中的内容,原文如下:出示原文。(读一读,试着对照译文理解。)

2、本文选自《韩非子》。韩非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人。他的许多作品都以寓言的形式呈现。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韩非子的原文。出示原文。适时出示相关注解。适时出示带有节奏的古文。(对照有节奏的古文读一读。)

3、我国的古文有许多,那里有许多文学、历史、地理、军事、思想方面的精髓。

四年级语文教案 19

《天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三月桃花水的特点。

3、体会课文中描述的春水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根据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语言的美感。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描述的春水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课件)美丽的原野,美丽的桃花水。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你看到的“桃花水”。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生词,先自己读,再指名读。

3、交流:同学们在预习时通过查字典解决了哪个词语?

4、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三月桃花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尝试精读感悟情感

同学们真棒,两次读课文之后,三月桃花水那悦耳的流淌声和清澈的身影已经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你们读书所得。让我们再用心读读课文,圈一圈、画一画有关的语句。

(一)水声如什么?(音乐)

1、学生交流画出的语句。

2、(学习第4自然段)请大家先想一想这一段该怎样读,再自由练读。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的心情。

3、指名朗读,男女生进行朗读比赛。

4、教师引读第3自然段,全班有感情朗读第4自然段。

5、这样动听的流水声,你想用一个什么句子来夸夸它?(仿照“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学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

(二)水清如什么?(明镜)

1、由学生交流画出的语句。

2、(学习第6自然段)它看到燕子、垂柳、姑娘……怎么能说明“水清如明镜”呢?(倒影。)

3、让我们也做一次大饱眼福的桃花水,尽览水中美景——学生自由练读。

4、想不想看一看水中美景?请大家闭上眼睛,看你能看到些什么。指一名学生配乐朗读。其他学生闭目想象。(播放音乐)

5、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四、总结全文

1、三月桃花水,声如竖琴之音,清如春天明镜,怎能不叫人沉醉,叫人流连——全班齐读第7自然段。

2、读到这儿,你有不懂的地方吗?

3、全班配乐朗读全文。

四年级语文教案 20

《渔夫的故事》

学习目标

①认识8个生字。能正确读“规矩、胆瓶、笑逐颜开、金币、自言自语、披头散发、堡垒、铁叉、违背、解救、无恶不作、荣华富贵、倒霉、恩将仇报、起誓、简

短、口吻、下流无耻”等词。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③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复述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又于《东郭先生和狼》的阅读材料。

A案

●导入课文,激发阅读兴趣

我小的时候,就读过《渔夫的故事》,好长好长的一个故事。多少年过去了,我还难忘故事中的渔夫和魔鬼。你们想读这个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根据这个故事,开展“一分钟故事比赛”,比一比谁能把长故事变成短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自己读书,了解课文内容,练习简要讲

●讲故事比赛

①小组初讲,评出故事选手,参加班级比赛。

a.商定比赛评价规则。

师生一起讨论商定,大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抓住故事主要内容,讲得流畅完整,时间控制在一分钟内。

b.小组比赛。

②全班比赛,评出优秀小组。

●拓展阅读,鼓励课外阅读

①读资料袋,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②故事导读:我国民间也流传着一个故事,与《渔夫的故事》有些相似之处。《渔夫的故事》是讲智慧的渔夫战胜可怕的魔鬼,而我要推荐大家读的故事,则是讲智慧的农夫收服了狡猾凶狠的狼。想读一读吗?

③读《东郭先生和狼》,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与《渔夫的故事》的相似之处。

附故事:

东郭先生和狼

晋国大夫赵简子率领众随从到中山去打猎,途中遇见一只像人一样直立的狼狂叫着挡住了去路。赵简子立即拉弓搭话,只听得弦响狼嚎,飞箭射穿了狼的前腿。那狼中箭不死、落荒而逃,使赵简子非常恼怒。他驾起猎车穷追不舍,车马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这时候,东郭先生正站在驮着一大袋书简的毛驴旁边向四处张望。原来,他前往中山国求官,走到这里迷了路。正当他面对岔路犹豫不决的时候,突然蹿出了一只狼。那狼哀怜地对他说:“现在我遇难了,请赶快把我藏进你的那条口袋吧!如果我能够活命,今后一定会报答您。”

东郭先生看着赵简子的人马卷起的尘烟越来越近,惶恐地说:“我隐藏世卿追杀的狼,岂不是要触怒权贵?然而墨家兼爱的宗旨不容我见死不救,那么你就往口袋里躲吧!”说着他便拿出书简,腾空口袋,往袋中装狼。他既怕狼的脚爪踩着狼颔下的垂肉,又怕狼的身子压住了狼的尾巴,装来装去三次都没有成功。危急之下,狼蜷曲起身躯,把头低弯到尾巴上,恳求东郭先生先绑好四只脚再装。这一次很顺利。东郭先生把装狼的袋子扛到驴背上以后就退缩到路旁去了。不一会儿,赵简子来到东郭先生跟前,但是没有从他那里打听到狼的去向,因此愤怒地斩断了车辕,并威胁说:“谁敢知情不报,下场就跟这车辕一样!”东郭先生匍匐在地上说:“虽说我是个蠢人,但还认得狼。人常说岔道多了连驯服的羊也会走失。而这中山的岔道把我都搞迷了路,更何况一只不驯的狼呢?赵简子听了这话,调转车头就走了。

当人唤马嘶的声音远去之后,狼在口袋里说:“多谢先生救了我。请放我出来,受我一拜吧!”可是狼一出袋子却改口说:“刚才亏你救我,使我大难不死。现在我饿得要死,你为什么不把身躯送给我吃,将我救到底呢?”说着它就张牙舞爪地向东郭先生扑去。东郭先生慌忙躲闪,围着毛驴兜圈子与狼周旋起来。

太阳快下山的时候,东郭先生怕天黑遇到狼群,于是对狼说:“我们还是按民间的规矩办吧!如果有三位老人说你应该吃我,我就让你吃。”狼高兴地答应了。但前面没有行人,于是狼逼他去问杏树。老杏树说:“种树人只费一颗杏核种我,20年来他一家人吃我的果实、卖我的果实,享够了财利。尽管我贡献很大,到老了,却要被他卖到木匠铺换钱。你对狼恩德不重,它为什么不能吃你呢?”狼正要扑向东郭先生,这时正好又看见了一头母牛,于是又逼东郭先生去问牛。那牛说:“当初我被老农用一把刀换回。他用我拉车帮套、犁田耕地,养活了全家人。现在我老了,他却想杀我,从我的皮肉筋骨中获利。你对狼恩德不重,它为什么不能吃你呢?”狼听了又嚣张起来。

就在这时来了一位拄着藜杖的老人。东郭先生急忙请老人主持公道。老人听了事情的经过,叹息地用藜杖敲着狼说:“你不是知道虎狼也讲父子之情吗?为什么还背叛对你有恩德的人呢?”狼狡辩地说:“他用绳子捆绑我的手脚,用诗书压住我的身躯,分明是想把我闷死在不透气的口袋里,我为什么不吃掉这种人呢?”老人说:“你们各说各有理,我难以裁决。俗话说‘眼见为实’。如果你能让东郭先生再把你往口袋里装一次,我就可以依据他谋害你的事实为你作证,这样你岂不有了吃他的充分理由?”狼高兴地听从了老人的劝说,然而却没有想到在束手就缚、落入袋中之后,等待它的是老人和东郭先生的利剑。

四年级语文教案 21

深度解教材: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介绍了球王贝利小时候的故事。课文的内容比较简单,而且一些爱好足球的学生对贝利已有所了解。因此,教师可以激发这些学生的表达欲望,从足球这一话题出发,引出他们对贝利的兴趣,从而带动其他学生去了解贝利。课文中有些重点句子,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出这些句子,再运用讲解的方法启发学生。对于贝利给教练送礼物的情节,学生容易受感动,教师可以重点讲解这一部分。对于课文阐述的道理,学生不容易概括出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讨论交流,从而归纳概括。

知识与能力:

1、会认“垃、圾、椰、祈、祷、锹”6个生字。积累词语“垃圾、祈祷、别墅、真诚”。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悟课文阐明的“爱好出勤奋,勤奋出天才”的道理。

突破重难点:

重点:抓住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先理解各自然段的段落大意;再把意思类似的段落结合到一起,整理出课文的重点部分;然后从整体上理清课文脉络。通过互相讨论交流,总结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懂得“爱好出勤奋,勤奋出天才”的道理。

突破方法:结合具体句子,启发学生理解贝利的成功离不开他对足球的浓厚兴趣、天赋、教练的帮助和他自身的勤奋,并在交流中懂得道理。

教法与学法推荐:

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出示贝利的图片或精彩的比赛视频,勾起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勾画圈点法,找到能启发学生思考的句子,进而运用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畅谈自己受到的启发。

学法:运用预习法,解决课文的生字词问题;运用阅读法,理解课文内容;运用探究学习法;找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理解;运用合作学习法,讨论交流自己读完课文后的感受或懂得的道理。

师生齐准备:

教师:贝利的图片、贝利精彩比赛的视频。

学生:预习课文。

课时巧安排:1课时。

教学环节

一、导入课文,激趣引思。

导入法一:

1、谈话:同学们,大家来看本课的课题(出示课题),“球王”说明这个人在某种球类方面的技艺绝顶高超,“贝利”这个名字在足坛可谓家喻户晓。那么,为什么说他是球王,大家可以看一下课本第54页的“学习链接”。

2、导入:贝利是如何成长为一代球王的'?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他的成长故事来看一看吧。

设计意图:

运用解读课题的方法,简单介绍贝利;结合“学习链接”,使学生了解故事的主人公。

导入法二:

1、出示贝利的图片或贝利精彩比赛的视频,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2、导入:爱好足球的同学肯定都知道他,刚才看过他的比赛视频之后,大家有没有觉得他在踢球方面是个天才?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故事就是这位足球明星--贝利的故事。(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和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畅谈感受。

1、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借助注音认识生字,记住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本课不理解的新词,通过查阅工具书或者询问其他同学来解决。

贫民窟:指城市中穷人聚居的地方。

干涸:河流、池塘等干枯无水。

祈祷:向神祷告求福。

别墅:在风景区或在郊区建造的供休养的住所。

3、教师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针对朗读情况进行评价。

4、组织学生互相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

通过快速浏览的方式,找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自主解决,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合作探究,披文入情。

1、教师要求学生结合各段落的大意,说说课文可以分成哪三个部分并归纳各部分的段落大意。

学生组成小组讨论交流。小组代表向教师反馈结果,教师归纳。

第一部分(第一、二自然段):写一个小男孩儿从小就喜欢踢足球,一位教练送给他一个足球。第二部分(第三至六自然段):写教练被小男孩儿的真诚所感动,让他到训练场参加训练。第三部分(第七自然段):写小男孩儿和巴西队的其他球员一起捧回了世界杯足球赛的金杯,他就是“球王”贝利。

2、学生阅读全文,将自己喜欢或者自己不理解的句子画出来。

教师针对学生对句子的勾画情况进行答疑,引导学生找出重点句子进行理解。

(1)第一部分的重点句子:他非常喜欢踢足球……在能找到的任何一片空地上踢。

点拨:小男孩儿虽然没有足球,但是他把一切能踢的东西都当作是足球来踢,任何场合他都可以踢,句中连用了五个“踢”字,说明他十分喜爱踢足球。

(2)第二部分重点句子:教练被小男孩儿的真诚感动了……他继续说:“明天你到我的训练场来吧。”

明确:这句话中“世界上最好的礼物”是指小男孩儿真诚又感恩的心。

3、引导学生结合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谈谈自己读完课文受到的启发。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归纳:爱好出勤奋,勤奋出天才。

设计意图:

运用讨论交流法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运用讲解法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对照梳理,积累运用。

1、学生畅谈自己知道的名人故事,其他学生认真倾听。

(1)要求:学生自由发言,从名人故事中总结名人成功的原因。

(2)教师向学生举例说明名人成功的原因。

示例: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的一缕烛光读书,这一举动感动了邻居。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汉元帝在位期间,匡衡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被封郎中,再升为博士。

2、教师引导学生积累相同素材的名人故事,用作自己的习作素材。

设计意图:

由于本课相似的名人故事展开话题讨论,结合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成功的必备因素,激发学生积累知识的欲望。

五、课堂小结。

爱好加上勤奋成就了“球王”贝利,你有什么兴趣爱好?你是否发现了自己在某方面的天赋?希望同学们也能像贝利一样勤奋,做一个努力实现自己目标的王者!

设计意图: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并从贝利的成长经历中获得有益的启发。

课时作业设计

一、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椰子( ) 垃圾( ) 祈祷( )

铁锹( ) 别墅( ) 真诚( )

答案:yē lā jī qí dǎo qiāo shù chéng

二、根据课文谈感受。

课文讲述了球王贝利小时候的故事,读了故事后,我懂得了___________的道理。

答案:爱好出勤奋,勤奋出天才

《语文园地四》教学案例及评析 2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动物特点进行口语交际,激发他们习作的兴趣和热情,培养良好的习作习惯。

2.积累词句,发现新的描写动物的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短文,明白待客之道,了解苏东坡的机智、聪明。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观察小动物。

2.教师查找有关动物的资料。

课时:5

第 一 课 时口语交际)

一、播放“动物世界”录像,引入新课。

1.提问:动物世界里的动物有趣吗?有哪些动物,它们长得什么样子?

小结:同学们介绍了录像里的这么多小动物,现在大家将课前看到的动物也说给大家听一听。

二、提出说话要求。

喜欢什么动物就说什么动物,抓住动物特点把话说通顺连贯。

三、学生自愿结合,小组练说。

1.喜爱同一种小动物的学生自愿结成小组,讲自己喜欢什么小动物,再讲它的外形,生活习性、与人类的关系和用处等。(讨论中鼓励学生质疑,特别是对某种小动物不太了解同学,可以向喜欢这种小动物的同学咨询。)

2.各小组推荐成员,讲一讲喜欢的小动物。(①说说动物的外形。如眼睛、耳朵各有什么特点?②说说各种动物的叫声有什么不同?③说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作用。)

3.师生评议。

谁表现最优秀?(从态度大方、口吃清楚、声音响亮、普通话标准、表达完整、发言积极等方面评价。)

第 二 课 时 (习作指导)

一、谈话,引发兴趣。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各种动物的特点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类动物,也有不同的特点。例如同样是猫,有的调皮活泼,有的懒惰,有的温顺,有的凶猛,各有各的特点,因此,观察时一定要认真仔细,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弄清它们的生活习性,了解它们对人类的用处。

二、范例引路,指导写作。

1.点击课件:①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它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一身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注:先总写松鼠外形美丽,然后按头部、身体、尾巴的顺序具体写外形美。)②一身乌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一对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注:带点的词语把小燕子的样子写得惟妙惟肖。)

1.复习《猫》、《白鹅》,了解描写动物的方法。

2.学生作文。

①提出作文要求。(怎样才能写出小动物的样子和生活习性呢?)a、写自己最熟悉的动物,仔细观察它的外形──头部、身子、叫声和动作各有什么特点。从颜色、形状、大小及作用等方面去写。此外,还要写它的动作情态。b、写出动物的生活习性。如吃食、睡觉、活动等。

②学生完成初稿,教师个别辅导。

第 三 课 时(习作指导)

一、概述上节课习作的情况。

要充分肯定成绩,表扬写得好的同学及有进步的同学。

二、进行习作交流。

1.选出初稿中描写动物外形较精彩的片断,由小作者自己朗读,大家欣赏后讨论:这段好在哪里?

2.挑选初稿中对动物生活习性或动作情态描写不具体的片断让学生集体修改。

3.学生根据老师的评改建议,修改自己的文章并誊写。

第四、五课时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语文园地去游览,首先我们到“我的发现”这一游览区,在这里你能发现什么小秘密。二、完成“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试读。

2.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齐读,思考:小林、小东与你的发现有什么不同?

4.教师总结。

三、完成“日积月累”

(教师过渡)咱们告别“我的发现”,我们又来到“日积月累”游览区。

5.出示课件。

6.自由读词,读准字音,并说说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7.指明读词,正音。

8.自由读,在组内交流词语的意思。

9.学生汇报交流情况,教师补充,学生再读。

10.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三、完成“趣味语文”。

1.自由读短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明白待客之道,了解苏东坡的聪明机智。)

2.再读短文, 读准字音, 扫清自词。

3.默读, 思考讨论。

①从短文中你学到了什么?(学对对子等)

②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平时是怎样待人接物的, 使学生从中明白待客之道, 不能以貌取人。

四年级语文教案 23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篇文艺性的说明文。通过讲同学们观看《卫星比武》的电影,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几种人造地球卫星的特点和功能。课文介绍这几种人造地球卫星时,写法基本一致,先讲它的外形,再介绍它的功能,然后是自述本领。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活泼,通俗易懂。

教学目标:

1、认识“拐、循”等8个生字,会写“培、训”等10个生字。

2、理解内容,知道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人造地球卫星,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和功能。

3、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卫星比武的情景。

4、教育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理解五种卫星的特点和功能。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教学时间:第5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新课。

(1) 教师出示卫星图片。你喜欢他们吗?能不能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2) 教师出示卫星课件,学生观察卫星。

(3) 板书课题。卫星比武

(4) 学生齐读课题,质疑课题。

二、 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 轻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子。

2、 提出自学要求。

(1) 轻声读课文,标出本课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2) 借助拼音读生字,查字典,理解生字生词。

(3) 课文主要是些什么事情?

(4) 你读懂了什么?再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 检查学习情况

(1) 指名分段朗读

(2) 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3) 幻灯出示本课生字。

(4) 指名认读生字。

(5) 出示文中词语。

(6) 学生认读生字

(7) 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并在句子旁加上自己的感受。

(8) 课文向大家介绍了什么?

这篇课文向大家介绍了侦察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资源卫星等各式各样卫星的特点与作用,告诉我们在今科学技术革命的。浪潮里,各种卫星各显神通,为人类做出了人类巨大的贡献。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各小组在小组内先互相交流,进行改进。并推荐代表准备发言。

3、各小组互相修改自然段的段意。

4、给课文分段。

五、小结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回去后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卫星的构造、作用。

六、布置作业。

书写生字词,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新课。

二、 情境导入

三、 整体感知

1、 指名朗读课文。

2、 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3、 学生自主学习课文。

4、 反馈学习情况: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质疑呢?

四、 学习课文

1、 默读全文,思考:你从文中知道了哪几种卫星?卫星的什么知识?

2、 学生交流汇报,你最感兴趣的是介绍卫星的什么知识?(样子、用途)

3、 自由朗读你喜欢的部分,想想: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4、 初步交流。小组成员互相讲述在自己喜欢这部分知识中,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5、 评议充分。小组成员互相肯定意见,并补充自己的意见。

6、 师生交流,通过读议学习并结合实际体会拟人等说明方法。

五、 探究学习

1、 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关于其他卫星,你有什么问题吗?

2、 激励评价,上网查寻资料。

六、 总结全文

1、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谈谈你今后在保护动植物方面要怎样做?

七、作业

有感感情的朗读课文,收集有关卫星的资料和图片。

板书设计:

卫星比武

侦察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资源卫星

各显神通 贡献巨大

《语文园地四》教学案例及评析 24

【我的发现】

这项活动是让学生通过朗读韵语,观察发现“泡、饱、跑、抱、袍、炮”六个形声字的特点,就像学习伙伴说的那样,“字的左边跟字义有关,右边跟字音有关”,学习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形声字。

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放手让学生观察发现,交流讨论。先让学生拼读生字,朗读韵语,在读中发现字的特点;再根据小泡泡中的提示,让学生说说泡、饱等六个字的特点,并具体说说左边的偏旁跟字义的关系;最后,让学生认一认生字条中的其他生字,再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此外,还可举出几个声旁是“包”的字(鲍、刨、苞、疱、雹),试着认一认。

【日积月累】

这部分包括四项内容:一是读成语或词组,二是填标点,三是写话,四是读短文。

“读读记记”是读记成语或词组。这十个词语的起头字恰好是数字一到十,能有效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和积累的欲望。学生数数字读、背词语,他们肯定很乐意。教学时,可顺着数字读,也可做师生、生生相互说数字对词语的游戏。这些成语或词组的意思大都比较浅显易懂,只有“六神无主、八仙过海、九牛一毛”不太好懂,如果学生提问,教师可适当解释。

“我会填”是让学生练习使用标点符号。教学时,先让学生通过朗读感知这三种句式的语气,再此基础上填写标点符号,最后再指导朗读,加深对三种句式特点的认识。

“我会写”是看图写几句话。图上画的是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动物园参观,假山上姿态不同的可爱的小猴子正吸引着他们。教学时,先让学生仔细看图,然后让学生自由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说话时,注意引导学生仔细听,说完后让学生评价谁说得好,好在哪里。在此基础上,再给机会让学生有条理地把几句话连起来说,比一比,看谁说得有条理。最后让学生把自己说的几句话写下来。注意把重点放在激发、调动学生写话的兴趣、愿望上,不要提过多的要求,以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我会读”是读一则故事,并为下面的口语交际做好准备。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自己读,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和朗读的能力,再安排小组交流读,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口语交际】

“应该听谁的”,是以上面短文中的话题来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可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

1、读故事,议一议:� 续编故事,再演一演,或者按自己的想法重新编《骑驴》的故事,再演一演。

【展示台】

这一部分包含了两项内容:“识字交流站”和“故事会”。

“识字交流站”给同学们提供一个交流自主识字成果和经验的园地。通过做识字卡片,可以巩固生字和认识更多的生字。通过交流识字卡片,可以认识别人认识的字,并交流识字经验。开展这项活动之前要提醒学生做好准备。交流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确定展示和交流的办法,真正把展示台作为学生落实自主学习、展示成果、体验成功的场所。

“故事会”是启发学生在学习本组课文的基础上,自己讲个动脑筋的故事。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学会开动脑筋,学会想问题,办事情。讲故事的形式可以搞比赛、打擂台,也可以自由组合,在轻松的气氛中进行。

四年级语文教案 25

《母鸡》

教学简析

本文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讲述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

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读自悟和理解感受方面的学习能力,本文内容浅显而且贴近学生生活,再加上语言风格上的独特魅力,学生会比较容易理解课文内容。只是在揣摩写作特点时会感觉比较难,需要教师加以适当点拨、引导。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3、比较《母鸡》和《猫》在写法上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

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体会母爱的伟大,并通过比较老舍两篇文章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言实践。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

教法学法

教法:“情景设置法”、“质疑引读法、”、“朗读感悟法”、“提问法”、“点拨法”等。

学法:“圈点标注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朗读法”、“质疑法”。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上一篇课文我们到认识了性格古怪而又淘气可爱的猫。其实老舍先生家还有一只动物——母鸡。他是不是也像喜欢那只猫那样喜欢它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老舍先生家的《母鸡》。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给自然段标序,勾画出生字并读一读。

2、把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再读给全班听一听。

3、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三、阅读质疑

1、通读课文,找出文中直接写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不讨厌这一情感变化的句子读一读。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一向讨厌→母鸡←不敢再讨厌

过渡:是什么原因使作者态度发生如此变化呢?

四、自主探究

(一)指导探究一至三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是什么原因使作者一向讨厌母鸡呢?划出相关语句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2、学生汇报

(1)讨厌的原因有那些?(指名回答:母鸡的无病、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

重点语句解析: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这是作者夸张的写法,讽刺了母鸡的炫耀。聋子本来是不怕吵的,作者用“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讨厌母鸡的情绪。)

(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读: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它那嘎嘎的叫声总是——(没结没完)特别是到下蛋的时候,母鸡差不多是——(发了狂)

3、揭示总分的写作方法。

请同学们看板书:作者先总说讨厌母鸡,再分别叙述了讨厌母鸡的理由,你知道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吗?(总分)

4、请用讨厌的语气齐读课文1、2、3自然段。

5、老舍先生对待母鸡的情感,前后是怎样变化的?

(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

(二)指导探究四至十自然段。

1、讨论:是什么让作者“一向讨厌母鸡”?又是什么让作者“不敢讨厌母鸡”?

2、交流重点语句:

(1)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这三句话都是在写母亲,对母亲的赞颂之情在逐句加深。作者为母鸡身上所表现出的母爱所震撼,认识到天地间所有的母亲都是英雄。这是对普天下所有母亲的赞颂。)

(2)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作者用“不敢”来表明自己对母鸡情感的变化。他此时已不是简单的喜欢,而是对母爱的一种纯洁、神圣的尊敬,是情感的升)

(三)比较一下,本文和《猫》两篇课文的写法特点

1、两篇文章的结构都非常清晰。

《猫》写了猫的性格古怪和淘气可爱,由两部分构成,并以“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为过渡句,将两部分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母鸡》可以明显分为母鸡孵鸡雏以前和孵出鸡雏以后两部分,以过渡段使文章浑然一体。

2、在叙述动物的特点时,作者善于用总分段式。如写猫,先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具体写它的表现。写母鸡时,先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写它令人生厌的三个方面。

3、在表现小动物的特点时,作者用事实说话,通过对点滴小事生动具体的描写,使笔下的动物呼之欲出。

4、在情感的表达上,《猫》通篇都在写猫的可爱,无论是猫的古怪,还是猫的淘气,从始至终都是一种喜爱之情;而《母鸡》则写了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加深了对母爱的赞颂。

5、在语言的运用上,是老舍先生一贯的无雕饰的生活化的语言风格。在《母鸡》中,运用的几乎都是群众口语,有着浓郁的“京味”,如,“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咬下一撮儿毛来”,“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读这些文字时,使人感觉不是在读,而是在听街坊邻居说,是那样的生动鲜明而又通俗易懂。

6、总结:同样是写小动物,用的方法不同,给人的感受就不同,所以同学们在自己的写作中,要注意文章的表达方法。

五、作业布置

1、熟练朗读课文。

2、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

板书设计

猫──古怪、可爱(围绕中心句写)\突出特点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不同的认识)/

附:相关链接

1、词语

如怨如诉:形容没完没了地抱怨、诉说。本文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形容母鸡拉长音的叫声影响人的情绪,令人讨厌。

趁其不备:趁人不防备的时候。文中指母鸡在欺负自己的同类时是出其不意地下毒手,非常凶狠,让人厌恶。

警戒:戒备。文中指母鸡为了保护小鸡的安全,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并不畏任何强敌,随时准备作战,表现了这位鸡母亲的负责、慈爱、勇敢与辛苦,也表达了作者的敬意。

鸡雏:幼小的鸡。

颤颤巍巍:抖动摇晃的样子(多形容老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

欺侮:欺负。

反抗:用行动反对;抵抗。

消瘦:形容身体极瘦。

凄惨:凄凉悲惨。

慈爱:(年长者对年幼者)仁慈而充满怜爱之心情。

2、多音字

似:shì(似的);sì(相似、似乎);

恶:è(凶恶、恶劣);ě(恶心);wù(可恶、厌恶);

差:chā(差别、差距);chà(差不多、差生);cāi(出差、差使);cī(参差、参差不齐)。

《语文园地四》教学案例及评析 26

【教学目标】

1、能发现相同的两个字变换顺序之后组成的词,所表达的意思不同。

2、会运用规律认识8个字,并学习词语;能准确地运用词语。

3、能自己读懂《鲁班造伞》这则故事。

4、以“我们的小制作”为主题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乐于展示的能力与习惯。

【教学准备】

1、实物投影仪、课件。

2、学生课前制作的手工作品,收集的邮票、名言、谚语等。

3、竞赛评比用的奖章、苹果等。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智多星的话

小朋友们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智多星。你们已经学习了第四单元的课文,我今天要带你们进入语文园地四,进行闯关游戏,都准备好了吗?跟我来吧!(出示课件:语文园地四)进入第一关:我的发现。

二、我的发现

1、课件出示:

奶牛 牛奶 图画 画图

蜜蜂 蜂蜜 牙刷(shuā) 刷牙

水池 池水 山上 上山

(请一组开双轨火车读一读)。词旁边出示大苹果奖励读得棒的同学。(点击苹果会说“太棒了!”)

2、智多星说话:

这里出现的六组词语可有意思啦!你有什么发现吗?快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桌小伙伴吧!

3、学生回答后,出示课件文字读:

每组两个词语的字都相同,可是字的前后位置一交换,所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了。

4、师述: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那你们会把每组两个词语放到同一个句子里说说话吗?(说得好的,点击鼠标奖励大苹果一个。)

5、师述:

这样的词语真有趣,我们再来欣赏几组:

出示课件:

算盘 盘算  到达 达到

领带 带领  展开 开展

喜报 报喜  喜欢 欢喜

彩色 色彩  爱心 心爱

故事 事故  心中 中心

(指名读,点击鼠标奖励大苹果。)

6、过渡:

智多星说话:你们已经顺利闯过了第一关,快进入第二关日积月累吧!

三、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⑴ 课件出示两个熟悉的字,开火车读:

月 火 比 十

月 旦 父 斤

女 生 加 马

厂 则 敬 言

⑵ 课件出示两个熟字合并的字(带拼音):

肤(fū) 胆(dǎn) 姓(xìng) 厕(cè)

毕(bì) 斧(fǔ)    驾(jià)  警(jǐng)

① 同桌互读,给对方打星星。

② 请一组开火车读。

③ 隐去拼音读,并试着组个新词。(对的,点击课件表扬)

④ 出示词语齐读:

皮肤 胆量 姓名 厕所 毕业 斧头 驾驶 警察

2、我会填:

⑴ 出示两组意思相近的词:

发明──发现  优美──美丽。

⑵ 读后给这四个词找朋友:

发明   发现   优美   美丽

(创造) (发觉) (美好) (好看)

⑶ 出示句子,学生选词填空:

发明 发现

小林(  )的充气雨衣受到大家的称赞。

伊琳娜(  )金鱼放到装满水的杯子里,水会漫出来。

优美 美丽

孔雀的尾巴真(  )!

随着(  )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

3、我会读:

⑴ 出示课件《鲁迅造伞》的故事内容,请大家推荐一学生读。

⑵ 出示课件智多星:简介鲁班

⑶ 讨论交流(出示课件:鲁班是怎样造伞的?·用“~”划出有关句子。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我们要多动脑筋,做生活的有心人。)

⑷ 指导朗读。

⑸ 鲁班还发明了什么?(出示课件)

第二课时

一、口语交际

1、出示课件:

各种各样的小制作作品。

学生边欣赏作品,边听智多星叙述到:橡皮泥可以捏出一个猪八戒,纸片可以叠成一只天鹅,布头可以粘成一幅贴画,用过的塑料瓶可以做成机器人。我们的第三关是口语交际,比比谁是心灵手巧的孩子。

2、师述:

小朋友们,快拿出你们在家里制作的手工作品,展示交流吧!你们可以说说制作的经过、所用的材料。也可以说说自己怎么想到要创作这样一件作品,还可以说说制作时遇到的困难,得到了谁的指点与帮助等等。

(出示课件:请你试一试:(点击字旁的蓝猫、陶气、菲菲、嘎丽会表扬说得棒的学生)

⑴ 因为________,所以我就决定制作________。

⑵ 我先准备了许多材料,有______,有______,还有________。

⑶ 制作的时候,我被难住了。因为________,所以我去请教________。

⑷ 我终于成功了,我很满意自己的杰作。懂得了________。

(学生在小小组内交流)

3、各小小组推荐一位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互评。

4、(出示课件:三种奖杯)给能工巧匠奖、金喇叭奖、最佳听众奖获得者颁发奖章或苹果。

五、展示台

过渡:

智多星说话:闯过了巧手关,我们进入展示台。

1、(出示课件:各种邮票、两条名言、五条谚语。)

2、学生展示课件收集的邮票、名言、谚语等(在小小组内介绍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3、推荐学生上台展示介绍(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的资料)。

六、拓展延伸

智多星赠言

小朋友们,你们今天的表现很不错。别忘了还有任务哦!

1、回家后,你们可以把《鲁班造伞》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2、让爸爸妈妈与你分享你的小制作,与收集的邮票、名言、谚语等。

《语文园地四》教学案例及评析 27

【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四中的“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

【教学目标】

1、能发现形声字的特点,认记6个生字。

2、积累10个带数字的成语;会使用句号、叹号和问号;会看图写话;会读寓言故事。

3、展示自己课外认识的字及看到、听到的故事,提高课外学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和运用一种新的识字方法。

【教学难点】

积累词语和句子。

【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

“我的发现”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可放手让学生去观察、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生字条中的六个生字,可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检查认读和识记情况。“日积月累”中“读读记记”要让学生反复读词语,并感悟词语的搭配。“我会填”首先要让学生自己朗读,读熟以后,引导他们加上合适的标点。“展示台”中可引导学生拓宽学习语文的途径,提高学语文的兴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猜谜导入:

上学期我们学过一则谜语,还记得谜底是什么吗?

课件出示谜语:

“言”来互相尊重,“心”至令人感动,

“日”出万里无云,“水”到纯净透明。

学生说出谜底。

2、自读韵文:

⑴ 你发现了什么?

⑵ 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桌。

3、课件出示生字:

茶 泡 饱 袍 鞭 炮

⑴ 自己认读。

⑵ 交流记字方法。

4、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⑴ 齐读。

⑵ 指名读。

⑶ 开火车。

⑷ 用生字扩词巩固,说句子。

5、拓展说字:

你还能举出这样的字来吗?小组合作写这样的字,看哪组写得多。

二、日积月累

1、读成语,记成语:

⑴ 自由读,不会的主动请教同学或老师。

⑵ 自愿读,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流利。

⑶ 师生数数,互对成语。

⑷ 自愿报数,让同学抢说成语。

⑸ 学生质疑不懂的成语,先由学生答疑,学生答不出来,教师再讲解。

⑹ 扩展:小组合作查词典,也编一组一到十的成语或词语顺口溜。

第二课时

一、日积月累

(一)我会填:

1、课件出示句子,学生自由练读。

2、填标点。

3、读句:

你能读出三种句子的不同语气吗?

4、扩展:

⑴ 找句:在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三种标点的句子,看谁找得快。

⑵ 说句:你能说三句这样的话吗?

(二)看图写话:

1、情境引入:播放猴子在猴山上活动的课件,学生仔细观察,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猴子的动作和神态。

2、说说你的感受:你觉得这群猴子怎么样?

3、猜猜图中的观众可能会想些什么,说什么?

⑴ 同桌互说。

⑵ 集体交流。

4、把你刚才想的、说的在空格中写下来。

(三)读故事:

1、自读故事。

2、同桌互读故事,纠正读音。

3、播放“骑驴”的无声课件,谁能给画面配音?

4、分小组读故事。

5、学生自荐读故事。

6、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

⑴ 讲给同桌听。

⑵ 讲给同学听。

二、展示台

(一)识字交流站:

1、自做字卡:把自己在课外认识的生字做成字卡,自己设计卡片的形状和大小。

2、交流字卡:

⑴ 在小组内交流。

⑵ 全班交流:可贴在黑板上,展示给大家看。

(二)故事会:

把你听到的、看到的动脑筋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1、以小组为单位讲一讲。

2、小组推选代表在班内讲。

3、听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三)拓宽展示内容,鼓励学生自主展示其他语文学习成果。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形声字

感叹号 !

问号 ?

【教学后记】

学生通过读韵文,能自主发现识字的方法,并能举出不少用形声字的方法认记的字。关于数字的成语,学生很感兴趣,记得快,扩展时,参与积极性较高。“填标点”一题,学生通过多读,能够感悟句子的语气,加上合适的标点,对于这种题可加大练习量,让学生熟能生巧。在“展示台”中,同学展示了自己课外认识的生字、自制的卡片,讲了故事,教师一定要加以充分的肯定,借以鼓励学生拓宽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途径,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年级语文教案 28

《海上日出》

一、教学目标:

1、能结合想象及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想象,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句子,从中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难点:能结合想象及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策略:结合图片让学生理解句子,

四、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阅读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感受海上日出的美景。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然后谈一谈你自己的感受?

2、那你们想不想去那里看看?让我们随着巴金先生的船,一同出发,去欣赏海上日出的奇观!

(三)讲读课文

1、谁愿意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你从这段中都读懂了什么?(引导: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请你读一读)

2、那作者是看了一次日出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是,第一句话,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说明作者经常看日出)

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1、让我们来欣赏几张图片,说说你看到的景物有什么变化?(出示图片)

2、图上画的是晴朗的天气里红日从海面上升起的的景象。实际上,日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那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海上日出的过程的?我请两个同学读一读第二、三自然段。(谁来说一说?)

3、那么日出前天空的景色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出示图片配合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读中感受)

4、看到这样的一幕,作者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因为作者不只是一次看日出了。为什么作者要目不转睛的看呢?因为怕错过,反衬日出的美)

5、太阳还没有露面,就已经很美了,那海上日出会是怎样的壮观哪?想不想去看看?请同学们自己小声的读一读课文,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然后谈谈你自己的感受。(重点读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这句话与太阳向上升比较哪句好?为什么?好在哪里?)

6、太阳上升的同时,也在发生着变化,谁发现了太阳是怎么变化的?

7、这真是美的感受,让我们欣赏动画,请同学们跟着朗读。

8、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升起的全过程。

自学第四、五自然段

1、晴朗的天气里红日东升景象如此壮观,那有云的情况下,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看一看作者是怎么描写的?(出示课件)

2、看了动画之后,你是怎样的感受?

(你想把这种感受读给大家听吗?谁来试试?)

3、听了大家的朗读,我仿佛身临其境似的,作者的语言真是太美了,你最喜欢哪句,请你读一读?

(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镶透染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感悟第六自然段

1、所以作者最后感叹道: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换成这是伟大的奇观。好不好?为什么?

2、这伟大的奇观指的是什么?(作者在前边讲到的海上日出雄奇、壮丽的景象。)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