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五年级教案 > 《推敲》公开课的教案【最新10篇】正文

《《推敲》公开课的教案【最新10篇】》

时间:

《推敲》教学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推敲》是初二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文言文”中的第五课。它是记叙古代诗歌创作中“炼字”情况的诗话。文章通过贾岛苦吟和大诗人韩愈帮他推敲诗句的故事,说明写诗要反复推敲,也说明了写诗要专心致志。

学情分析

学生对这个故事很熟悉,没有理解上的障碍,主要是能使学生在诵读中领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背诵课文,准确掌握重点实虚词含义和用法;学习通过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2、过程和方法:反复诵读,合作探究,熟知“推敲”这一典故来历,仔细品味体会“着一字而境界全出”的道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贾岛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和反复推敲、精益求精的精神。

教学重点:1、背诵课文,准确掌握重点实虚词含义和用法。

2、学习通过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教学难点:对诗句中“敲”字赏析,仔细品味体会“着一字而境界全出”的道理。

教法学法

朗读质疑,讨论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多媒体展示)(2分钟)

同学们,唐代诗人贾岛有一首著名的五言律诗《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这首诗清新幽美,写出了幽居之清幽恬美。尤其是其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历来为文人墨客所称道,并由此而衍生出一个关于“推敲”的典故,你知道它的来历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推敲”,领略其中的蕴意。(配乐吟诵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引出“推敲”典故的来历。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题目解说(1分钟)

推敲为唐代著名诗人贾岛吟诗炼字的故事,后世人们把咬文嚼字、遣词造句、揣摩等叫做“推敲”。

三、作者、作品简介(多媒体展示)(2分钟)

胡仔,字元任,南宋人,自号“苕溪渔隐”。《刘公嘉话》,即《刘公嘉话录》,唐朝韦询所撰。因为所记之事都是听刘禹锡讲的,故名。

选自《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九引《刘公嘉话》。

本文是一则“诗话”。诗话是古代随笔的一种,是评论诗作、诗人、诗派并记录诗人议论和行事的著述。

四、相关人物介绍(多媒体展示)(3分钟)

1、贾岛:唐代诗人,字浪仙,一作阆仙,范阳人。早年出家为僧,法名无本。

2、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宋八大家”之首。在文学上,倡导“古文运动”。

五、疏通文意(10分钟)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语调以及抑扬顿挫,读准字音。

é pèi

吟哦 并辔而归

推敲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文言文朗读的方法,体会断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推敲”一词的来历,能理解课文的意思。

3、品读体会课文,学习古人对知识的严谨态度。

4、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1、读通并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

2、品读体会课文,学习古人对知识的严谨态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设下悬念

贾岛骑驴,闯入韩愈的的仪仗队,是要治罪的,结果却出人意料,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自己读一读课文。

二、练习朗读课文

1、组间巡视,随机指导。

2、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汇报(指名读、同桌间合作读、齐读)

3、指导断句。

三、指导学生理解古文的大概意思

1、组织学生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来了解古文的意思。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指导学生抓住主要人物和情节来复述。

四、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口头组词。

2、指导书写“避”字。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抄写注释。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述课文。

2、课文讲了几个主要人物?

二、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深入理解课文

1、读课文。

2、分别把描写他们动作和神态的语句画出来,读一读,体会一下,你感受到了什么?

重点语句:

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岛不觉,尚为手势未已。

退之立马久之。

并辔而归。

留连累日。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严谨认真的态度。

三、拓展

思考韩愈的见解有什么道理?

四、课文译文

《贾岛推敲》

贾岛当初参加科举考试,住在京里。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想用“推”字,炼字定不下来,便在驴背上吟咏,伸出手来做推敲的姿势,看到他这样的人都很惊讶。当时韩愈作代理京城地方的长官,正带着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地走到韩愈仪仗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作着手势。这样一下不被左右的侍从推到韩愈面前。贾岛如实地回答说出所得的诗句,不知用了“谁”还是用“敲”字无法确定,所以思想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下马思考了好一会儿,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于是两人并排骑着驴回家,一同议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呆了好几天,韩愈因此与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五、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题李凝幽居》。

小学四年级语文《推敲》教材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请同学们看屏幕,这个字念——推——请同学们做一做推的动作。

再看,这是一个生字,看看拼音,知道它念什么吗?一起把这个字念两遍——敲——也来做一做敲的动作。 你们觉得,“推”和“敲”这两个动作有什么不同吗?

那么,“推”和“敲”合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关于“推敲”这个词语由来的典故。关于“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到底有着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呢? 齐读课题——“推敲”,关于这个故事你想知道什么?

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课文放声地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指明回答)

二、精读课文。

这个故事发生在唐朝,距今天有一千多年了。我们知道,唐朝是诗歌最旺盛的时期,出了好多诗人,那么,你还知道哪些唐朝的诗人呢?贾岛虽然没有李白杜甫那么有名气,但他也是唐朝一位很出色的诗人,也写了不少很有名的诗。我们在第一单元中就学习了他写的《寻隐者不遇》这首诗。我们一起背一背。 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一些资料,谁来读一读?从这段资料上看,你觉得贾岛是一个怎样的诗人?(认真、一丝不苟������)而《题李凝幽居》这首诗的创作过程就能充分说明这一点。

(出示该诗) 宁静的夜,明亮的月亮,贾岛轻轻叩响了友人家的门,多美的夜色啊!描写了诗中的景象?(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我们就来读读这段话,注意周围的环境是宁静的。

除了感受到夜色的宁静那,你还能从第二小节中感受到什么?

① 贾岛尊重他的朋友。 ��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不遇,但却留下了一首优美的小诗,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小诗,边读边想向当时的情景。(板书:访友不遇 即兴成诗) 同学们,访友不遇即兴成诗这是故事的发生,下面我们来看看故事是怎样发展的。

先看小组学习单(课件出示1.自读课文3-6小节,想一想,贾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并勾画出相关的语句。

2、自学完毕后,在小组内按序交流自己的观点) 谁先来用一个词来形容贾岛?(严谨、认真)

②小组交流 A:“贾岛骑着毛驴������长安城” 谁来学一学贾岛当时的样子? 真是惟妙惟肖,此时的加到完全沉浸在诗的意境中了,简直是如痴如醉,因而进了长安城都不知不觉,我们一起读读这一段,边读边体会贾岛推敲诗句如痴如醉的状态。

B:“大街上������好笑。” 旁人的反应反衬了贾岛的沉醉,想象一下,上安街上的人会怎么想怎么说?

C: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

“竟然”闯入的是韩愈的仪仗队,当时汉语就在京城做官,同学们有没有在电视上看过古代官员的仪仗队,谁来说说? 正如文中所提到的,谁来读读? 韩愈在京城做官,他的出行是何等的威风,难怪行人车辆纷纷避让,而贾岛并非有意作对而是——沉迷于诗,忘乎一切。 同学们,尽管人们在笑话贾岛,可是他毫不在意,旁若无人,依然如痴如醉地推敲着,此时此刻,他在“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中斟酌,在“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中苦吟着,只有这样他才会在“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中快乐着,这就是苦吟诗人贾岛推敲诗句的情景,我们一起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读完这一段,你有什么想说的? 贾岛为了一个字,在痴心斟酌,这就是故事的发展。

③同学们,贾岛在不知不觉中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韩愈宽恕,故事就此进入了。(出示:冲闯仪仗,请求宽恕())

那么,韩愈宽恕贾岛了吗?谁来朗读第7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吗? 那韩愈主张用“敲”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读读韩愈说的话。(出示)

韩愈真不愧是一位的诗人!他从两个方面帮助贾岛分析用“敲”字更好些,其中的第二条理由是“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那么,韩愈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我们先来看“推”和“敲”这两个字的音节,它们都读第一声,为什么读“敲”要响亮些呢?其实,古人是很讲究音韵的,“推”的韵母是“ui”,“敲”的韵母是“ɑo”,当然后者读起来要响亮些了。月夜的“宁静”是无声的,而“敲”字读得响亮,用有声衬托无声,这叫反衬,更加显现出环境的安静。 下面我们读读韩愈说的那番话,再读读这两句诗,来细细地推敲用“推”和“敲”的不同效果。

同学们,韩愈经过思索认为用“敲”字好,贾岛听了连连点头,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出示:韩愈表态,贾岛点头(结局)) 读到这儿,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了吧。那么,什么叫做“推敲”呢?请大家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同学们,“推敲”这个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请现场的老师组织同学们联系课文内容来讨论交流这个问题。

四、讲述故事

同学们,“推敲”这个故事耐人寻味,给人启迪,我们每个同学都应该会讲这个故事。下面我们就来练习讲这个故事,看谁能把这个讲得很精彩。那么,怎样才能讲好这个故事呢? 是的,要想讲好这个故事,先得要把课文读熟,使贾岛和韩愈的形象在我们的脑子里鲜活起来。下面就请同学们朗读课文。 课文读熟了吗?读熟了课文,就请同学们根据下面的提纲来试着讲这个故事,在讲的过程要注意有顺序、有重点,尽量用上文中的语句。 夜深访友 留诗相赠(发生)

为了一字 痴心斟酌(发展) 冲撞仪仗 请求宽恕() 韩愈表态 贾岛点头(结局)

下面我们来听一个同学来讲这个故事,请大家注意听,看她讲得怎么样? 这位同学的故事讲得十分精彩,希望同学们课后再练一练,然后把它讲给别人听。

五、巩固延伸

同学们在贾岛推敲诗句的故事中,我们知道了做事要一丝不苟坚持不懈。下面我们也来学者贾岛推敲一下词语的使用。

“访问”与“拜访”:“访问”是有目的地去探望并跟他谈话。

“拜访”也是访问,但对被访问者包含了敬意,是礼节性的访问。用“拜访”说明贾岛对李凝充满敬意,并非一般性的“访问”。

“即时”与“即兴”。

“即时”是立刻的意思。“即兴”是指对眼前情景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用“即兴”说明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一诗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的。

“宁静”与“安静”。

“宁静”指环境很安静,表示静的程度较深。

“安静”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用“宁静”能准确地描写出月夜特定环境的特点。

推敲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2、仔细研读全文,学习贾岛反复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文言文。�(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设想:教学这篇名作,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教学中不妨采用诵读、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激情增趣,领会情感,学懂课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古人炼字不遗力,留得佳话传古今,斟酌字词,锤炼语言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许多诗人深谙此道,乐此不疲,几至忘我的境界。这节课我们来了解其中的一个故事。二、初读课文1、请听录音并小声跟读,注意生字,停顿、语速、语调等。2 、老师放录音,学生小声跟读,边读边在原文中将生字注音标明3、录音放完后,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出示生字请学生到黑板注音:�吟哦��� 辔三、熟读课文,疏通文意:1、学生在掌握字音的基础上,将文章读熟,边读边疏通词句: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难解的、注解中没提到的、应特别予以重视的字词。学生提问,教师点拔重点:(1)通假字并释义:练之未定:(2)指出古今异义的词,并分别解释古义与今义:

古今异义的词 古义 今义 权 � � 左右 � � 具

(3)一词多义:①作:又欲作“敲”字��������� 引手作推敲之势②之:练之未定��������������� 推敲之势③时:时时������������������� 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尹注意:教师可适当给同学讲解词语古今异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等,但不宜细讲。有些词语应尽可能联系以前所学知识及相关知识,展开联想、加深理解。2、请同学找出难译的语句,寻问优秀同学作答。(此项活动意在充分调动同学积极性和激发敢于直面疑难、大胆探索的热情。)3、请同学逐句翻译,教师适当点拨。注意重点语句的翻译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弄懂了文意,到底文章写了什么内容,下节课我们接着欣赏。六、布置作业:(一)基础作业:熟读课文并背诵。(二)拓展作业:写一篇初读后的感受,不少于300字注:作业(一)全部做,作业(二)选作第二课时:一、����������检查:1、抽查学生背诵情况,上中差各选一名2、请学生解释重点字词并翻译句子,默在听写本上。二、����������研读、赏析课文内容:1、贾岛得的这句诗,选自哪里,全诗是什么,谁知道?(请学生背诵全诗)附: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2、同位两一组,将这个场景排演一下,为大家表演。(注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还可加入自己的想象,这一切都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3、请同学为大家表演,可选2到3组,表演后,可请同学加以适当的点评。4、由大家的表演结合文章内容,你如何评价贾岛和韩愈。(学生交流,共同明确)三、����������拓展提高:1、炼字就是在写作时斟酌字词,使语言简洁优美,古代作家非常讲究炼字。同学们,你能再说出几个古往今来炼字的范例吗?如:(1)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就是炼字的范例。诗人在创作此句时,曾先后用过“入”“到”等字,最终定为“绿”字,历来为人称道。一个“绿”字,不仅自身色彩鲜明,而且把春风也写活了,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回味。(2)杜甫的《春望》中的第三四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和“惊”都是炼字。它们都是使动用法。花使泪溅,鸟使心惊。春来了,鸟语花香,本来应该欢笑愉快;现在由于国家遭逢战乱,一家流离分散,鸟语花香只能使诗人溅泪惊心罢了。师语:大家列举的实例都很典范,希望同学们在作文中能学习古人的炼字经验,自觉锤炼语言,使语言更生动、更传神。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懂得了炼字的道理,我们不妨立即行动起来,到炼字间来品味一下其中的滋味。用恰当的动词填空:春风吹绿了树梢,吹(�� )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鹅黄柳,麦如韭,春色越(�� �)越清秀。四、作业:1. 本文中韩愈言“作敲字佳矣,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联系全诗谈谈你的看法。2、围绕本文,写一篇读书心得,谈体会谈感受。

《推敲》优秀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14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会用“即使……也……”造句。

4.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难点:

指导用“即使……也……”造句。

教具学具:

投影片、课文朗读录音

课时分配: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映示图画。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2、映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

卡片出示:唐朝贾岛

指导读准字音。

4、映示全诗,师范读,同学们齐读: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5、简介贾岛:

(1)指名朗读第一段。注意“和尚”的“尚”读轻声。

(2)师述: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3)卡片出示并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6、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

板书课题,齐读。

7、同学们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师述: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有名的“推敲”的故事哩!

二、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边听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轻声自读课文两至三遍,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借助字(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布置预习):

皎洁幽居即兴妥帖吟哦簇拥斟酌宽恕莽撞推敲犹豫不决

四、检查自读效果。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区分平舌音、翘舌音以及前鼻音、后鼻音。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和尚恰当差人李凝

3、认读生字词或者新词(映示):

皎洁妥帖朝愈簇拥宽恕门闩莽撞

避让响亮沉睡推敲家境贫寒夜深人静

4、指导读好下列长句: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岛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

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

五、指导书写生字。

皎、骑、僧:左窄右宽;

斟、酌:左右基本等宽,“斟”左高右低。

尚、妥:上小下大。

贾:上宽下窄。

愈:上大下小。

唐:第三笔要有足够的伸展。

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推敲

皎斟尚愈

第二课时

教学的内容:

理解课文。

教学的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3、用“即使……也……”造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下列词语:皎洁推敲斟酌妥帖

2、填空:

()有个诗人叫(),早年因(),出家当了和尚。

二、导读课文。

第二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

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

2、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

映示并指导朗读这句话。

3、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

4、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贾岛和朋友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5、理解重点句:

映示: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1)读句子,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2)结合句子选择“摸”的义项:A、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动作演示);B、用手探取(动作演示在课桌内摸东西);C、试着了解,试着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细);D、在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

(3)指导读好这句话。

6、出卡片出示重点词语:夜深人静月光皎洁

(1)同学们展开想象,再看投影,体会当时环境之幽静、迷人。

(2)指导朗读。

7、指导朗读这一段:自由练读,指名朗读,齐读。

8、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

板书:发生深夜访友以诗相赠

第三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图上画了谁?他正在干什么?

2、指名读课文,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别用“--”和“”画出有关的句子)

3、同学们交流。

4、“妥帖”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这段中找出它的近义词吗?(恰当)还有哪些词意思跟它相近?(合适适宜适当等)给“或许”找个近义词。

5、比较分析:

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觉进了长安城。

(1)指名朗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同学们试做动作。

(2)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6、自由练读第三段,同桌互读,齐读。

7、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板书:发展一字斟酌反复推敲

第四至六段

1、默读思考:贾岛是怎样闯进韩愈的仪仗队的?画出贾岛和行人在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的不同表现,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2、同学们交流。

3、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1)练读: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诚恳、请求原谅的语气。

(2)分角色朗读。

4、小结:贾岛不知学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宽恕。故事进入了高潮。

板书:高潮冲闯仪仗请求宽恕

第七段

1、自由朗读,思考:这主要写了什么?

2、同学们交流。

3、“犹豫不决”什么意思?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具体地写出了贾岛“犹豫不决”?

4、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5、映示: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1)指名读。

(2)给“思索”找近义词。

(3)想一想,“思索”能不能换成“思考”?为什么?

6、映示韩愈说的话。

(1)指名朗读。

(2)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3)映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贾岛是怎么知道“鸟宿池边树”的?(引导同学们体会“敲”字是真实地写出了他当时的做法)

7、指导表情朗读这一段。

8、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

板书:结局韩愈表态贾岛赞同

第八段

1、过渡:同学们,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什么叫“推敲”呢?

2、齐读第八段。

三、指导讲故事。

1、师:要想讲好这个,先得反课文读熟了。下面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像放电影那样故事中的贾岛和韩愈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

同学们练读课文。

2、结合板书提示讲述顺序。

3、同学们练讲:

(1)各自练讲。

(2)分小小组练讲。

(3)各组推派代表讲。

(4)评选“故事大王”。

四、指导造句。

1、映示原句。

2、同学们练读,说说上半句讲了什么,下半句又讲了什么。

3、练习:

把句子补充完整:

即使明天下雨,你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也能自觉遵守纪律。

这次考试,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应该骄傲。

4、同学们交流口头造句,师生评点。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复述课文。

2、朗读、背诵《题李凝幽居》这首诗。

3、写出近义词。

妥帖()推敲()或许()吟哦()

4、用“即使……也……”造句。

《推敲》教学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能将这个故事。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即使……也……”造句。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第一课时

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僧。

说说诗句的意思。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话是谁写的吗?

出示 唐朝 贾岛

指名认读。

简介贾岛。

认读词语 和尚 斟酌

理解 斟酌:考虑实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适当。

揭示课题。

听读课文

边读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轻声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

默读,理解下列词语。

幽居 皎洁 吟哦 妥帖 冲撞 宽恕 莽撞 仪仗队

犹豫不决 簇拥

检查自学效果

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复习检查

抽读生字词。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讲推敲这个故事的?

细读课文

出示图画,说说图意。

读课文,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

指导朗读。

读了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练读这句。

细读第3自然段。

图上画了谁,正在干什么?

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指导朗读

细读第4至6自然段。

当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的时候,行人怎么样?贾岛又怎么样?他怎么会这样?

读后讨论。

自由读第7节。

为什么说敲更好呢?

贾岛听了,有什么反应?

什么叫推敲呢?

齐读课文。

第三课时

表演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以诗赠友(发生)

11 推敲 反复斟酌(发展)

冲撞仪仗(高潮)

确定用敲(结局)

《推敲》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 在阅读环境中理解推敲、斟酌等词语的含义。

2、 学习作者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把一个故事请清楚,自己试着概括。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推,指名做一做“推”的动作。

2、板书:敲,指名做一做“敲”的动作。

3、师:这两个字都表示一个动作,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词后表示什么意思呢?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32课《推敲》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媒体出示预习要求:

(1)自由读课文,用合适的方法理解“吟哦、斟酌、饶有兴致”等词语的意思。

(2)从文中找出能解释课题意思的句子,用“ ”画下来。

(3)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读后齐读:

拜访 夜深人静 月光皎洁 即兴

推敲 吟哦 斟酌 饶有兴致 思索

(2)指名说一说“吟哦、斟酌、饶有兴致”等词语的意思。

(3)交流所划句子。

媒体出示:后来,人们就把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推敲”。

指名读、齐读后板书:斟酌文字

(4)指名选用几个词语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随机板书:贾岛 韩愈

(5)媒体出示:

贾岛,字阆仙。贾岛出生于平民家庭,门第寒微,曾栖身佛门为僧,取法名无本。后来韩愈读了他的诗,劝他还了俗。他淡于名利,酷爱吟诗,常常为构思佳句而忘乎所以,因此被视为唐代苦吟诗人的典型。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文学上和柳宗元一起倡导古文运动,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传统,并有创新和发展。主要作品有《师说》、《进学解》等。

三、研读课文

(一)学习第二节

1、过渡:原来“推敲”一词还有这么一段来历呢!轻声读第二节,在脑海中想像那情景,你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吗?

2、媒体出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指名读,女生齐读。

3、小结:贾岛月夜访好友,可是没有见着。美好的情境却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即兴写了一首诗《题李凝幽居》,并把它留了下来。板书:即兴写诗

4、出示《题李凝幽居》并范读。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二)学习课文3—7节。

1、过渡:贾岛在返回长安的路上仍然在思索着昨夜诗中的用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

(媒体出示:点击后诗中其余三句变灰,“推”字变红后出示“敲”字。)

2、媒体出示:默读课文第三-七小节,思考: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贾岛思考诗中用字是很认真、很投入的?

交流,媒体逐句出示:

(1)他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从这句话体会到贾岛思考时非常投入,他不但在想,而且还不由自主地做起了动作。“不知不觉”说明贾岛思考问题很专心,他连进城也没有发觉。)

(2)大街上的行人看到他那个样子,都感到可笑。

(说明贾岛只顾思考,全然不知自己已经在大街上失态了。)

(3)这时,在京城做官的韩愈在仪仗队的簇拥下迎面而来。行人、车辆纷纷避让,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

(当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贾岛毫无察觉,仍然在毛驴上比比划划,并闯进韩愈的仪仗队。这足以说明贾岛思考得多么入神啊!)

3、师小结过渡:是啊,像贾岛这种对文字锲而不舍地斟酌研究就叫——推敲。贾岛推敲得很投入,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竟然连——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也不知道。

4、师述: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饶有兴致地听完贾岛的讲述,也思索起来。

(1)媒体出示:过了一会儿,他说:“还是用‘敲’更好些。月夜访友,即便人家没有闩门,也不能莽撞推门;再则,用‘敲’字更能衬托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更响亮些。”

(2)指名读韩愈说的话,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3)出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动了树上沉睡着的小鸟。”贾岛是怎么知道“鸟宿池边树”的?(引导学生体会“敲”字是真实地写出了他当时的做法)

(4)同桌合作朗读对话。

5、师述:贾岛听了韩愈的话,心中的疑问解决了。(板书:解疑定稿)后来,这首诗中的“推”就改成了“敲”。(媒体出示诗文后齐读)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四、总结复习

1、小结:贾岛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他字字斟酌,句句推敲,正因为这样,人们称他为“苦吟诗人”。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2、同学们,古人写诗、作文时推敲文字的故事还有很多。

(1)媒体出示: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2)点击“绿”字呈现绿色,同时旁边出现“到、过、入、满”这几个字。

王安石在用“绿”这个字之前,曾用过“到、过、入、满”这些字,经他再三推敲,决定用“绿”,你们认为它好在哪里呢?

(春天是绿色的。“绿”字写出了春天的特点,使人联想到碧绿美好、生机勃勃的景象。“绿”字把春风写活了,说它能吹绿长江两岸。)

3、希望大家课后把这两个千古流传的故事讲给家长或者朋友听,并在以后的作文中注意细细推敲词句。

五、拓展作业

1、拓展练习。

推敲文字,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

春风吹绿了树梢,吹( )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2、作业:

(1)背诵《题李凝幽居》一诗。

(2)演一演《推敲》的故事。

[板书设计]

32、推敲

贾岛(即兴写诗) 斟酌文字 韩愈(解疑定稿)

《推敲》教案 篇8

9、推敲(第二课时)

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文学故事《推敲》,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故事的内容大家还记得吗?上节课我们通过拟定小标题的方法学习了课文内容,谁来说?你能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吗?

3、上节课,通过读故事你都知道了什么呢?(你很会读书、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二、体会情景,品味“推敲”。

1、 这是一篇贾岛推敲诗句的故事,故事中有很多贾岛写诗推敲的感人情景,下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令你印象最深的情景是什么?

预设(一)

(1)你为什么对这一处印象这么深呢?贾岛骑在毛驴上,怎么斟酌文字的呢?谁能加动作读读这句话。

(2) 同学们,这里有一个词“吟哦”是什么意思?读读这一段的内容,说说贾岛吟哦什么呢?(鸟宿池边树,僧推??,僧敲??)

(3)(出示贾岛推敲的图片)这就是当时的贾岛,同学们,现在你就是贾岛,能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吗?(斟酌得多投入啊!)

(4)指生评价,通过XX的表演,你感受到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能让我们对贾岛推敲古诗的情景印象这么深刻呢。这里加入了人物的动作描写。下文中还有这样的描写么?

预设(二)

(1)指生读,说说你的感受。贾岛一心想着心中的诗句,用心思索、推敲竟然闯进贾岛的仪仗队,可见他是多么专心致志呀。

(2)下文中还有哪些情节令你印象特别深刻?(韩愈与诗人的对话)

自由读读课文5、6、7自然段,同桌一人扮演贾岛一人扮演韩愈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同桌之间试着对话。(学生练说后教师指名对话,这两位同学再现了课文中的文字。贾岛把自己写诗的事告诉了韩愈,他当时是怎么说的呢?) 指生对话。前面我们提到动作描写,这里是运用了语言描写,再现了当时的情景。

三、确定用字,明结果

预设:

贾岛把推敲诗句的事告诉了韩愈,这位大文学家韩愈建议是:用敲,理由有

三。理由一:说明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这是基本的生活礼节,理由二:能衬托月夜的宁静。理由三:读起来更响亮些。你认同韩愈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解。文中的宁静能不能换成安静行不行?(安静: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宁静指环境、心情很安静,表示静得程度深。)大家回顾上文,从哪个地方看出当时的环境确实是很宁静,

便有了流传千古名句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斟酌文字严谨认真的精神,也在文坛留下了一段佳话,(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环节三、总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三、绘声绘色讲故事

1、故事我们已经学完了,但故事中一幕幕感人的情景仍历历在目,你能再现当时的情景,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吗?小组练习讲,推荐学生前台讲。

温馨提示:借助小标题,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故事会讲得更清晰。

加上适当的动作、语言、环境描写,你的故事会更生动。

找两生表演。指生评价:我们怎样才能讲好故事?指板书: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还要加上适当的动作、当时的环境、人物的语言描述。

2、 推敲这个故事之所以能流传了千年,仅仅是为了教会我们推敲的用法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应该怎样去推敲诗句呢? 3.同学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懂得了推敲的道理,我们不妨立即行动起来,品味一下推敲的乐趣。

(1)春风又()江南岸” 《泊船瓜洲》( “到、过、入、满”)

(2)风乍起,吹( )一池春水。《谒金门》(动、拂、翻、皱、起)你觉得用那个词更好?

同学们,也学会了推敲字句,老师真高兴。希望大家能学以致用,在以后的读书写作中也能做到这样的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四、布置作业:

课下把推敲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五、板书设计:

9、 推 敲

(起因) 留诗赠友 环境

(经过)斟酌诗句 动作

(结果)选用敲字 语言

推敲教学设计 篇9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14个生字,其中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即使。.。.。.也。.。.。.“造句。

4、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隶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5、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推敲”的含义。复述故事。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3、学习生字词语,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4、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出示:鸟宿池边树,僧(seng)敲月下门。

(1)指名读诗名,注意读准“僧”

(2)说说诗句的意思。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吗?

(1)出示:唐(tang)朝贾(jia)岛

(2)指名认读。

3、简介贾岛。

贾岛是唐朝的诗人。早在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认真,字字斟酌,被称为“苦吟诗人”。

(1)认读词语:和尚(shang)(“尚”翘舌音,读轻声)斟(zhen)酌(zhuo)理解“斟酌”。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适当。

(2)贾岛为了斟酌诗句中的“敲”字,至今还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哩!

4、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板书:11推敲)

二、听读课文

边听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1、轻声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

2、默读,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里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幽居皎洁吟哦妥帖冲撞

宽恕莽撞仪仗队犹豫不决簇拥

四、检查自读效果

1、检查字音,了解词义。

(1)认读生字词。

皎洁骑着妥帖避让韩愈

簇拥宽恕门闩莽撞

(2)指导理解词语。

皎洁:形容月光明亮而洁白。

妥帖:恰当,十分合适。

簇拥:(许多人)紧紧围着。

宽恕:宽恕饶恕。

莽撞:鲁莽冒失。

幽居:隐蔽的或僻静的住处。

吟哦:有节奏地朗读诗文。

仪仗队:在古代,指帝王、官员等外出时的护卫队。

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散文家、诗人。

2、检查朗读课文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师生共同评议。

指导分段

五、指导写字

1、让学生根据字音、字形、字的书写注意点来进行同桌之间的讨论并上台来进行自主教学。

六、作业

1、抄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2、学习贾岛严隶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3、能根据课文表演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推敲”一词还有一段来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读读、演演这个故事。

3、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讲“推敲”这个故事的?(第2-7自然段)

二、细读第2-7自然段

1、细读第2自然段。

(1)出示图画,说说图意。

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敲门声惊酝酿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

(2)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

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指导朗读这句话。

(3)读了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从“拜访、找了好久、才、把一这首《题李凝幽居》的诗留了下来,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的友情非常深厚。

(4)练读这一自然段。

(5)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

2、细读第3自然段。

(1)出示图画。

图上画了谁,正在干什么?(贾岛骑着毛驴,一副思考的样子,只见他右手拉着缰绳,左手正正做着“推“的动作,看上去很可笑)

⑵指名动作表演

(2)指名读课文,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读后讨论。

(3)出示句子。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①指名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话好,好在哪里。(第2句比第1句多了“一边。.。.。.一边。.。.。.、不知不觉“,就把贾岛斟酌字句时的那种认真专注的样子形象地写出来了)

②指导朗读第2句。(要把贾岛此时那样如痴如醉的样子读出来)

(4)自由练读这一自然段,加上动作。

(5)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3、细读第4-6自然段。

(1)分组学习,提出要求。

①自由读,边读边想:当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行人怎么样,贾岛又是怎么样?他为什么要这样?

②读后讨论、练习表演。

(2)全班交流。

韩愈“迎面而来”,路上行人纷纷避让,而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完全沉浸在创作之中,对韩愈的到来浑然不知,不觉闯进了仪仗队。

(3)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韩愈的话用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用诚恳的、请求原谅的语气读。

自由练读,分角色朗读。表演

4.细读第7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韩愈对贾岛冲撞仪仗队的态度。

(2)仔细读一读韩愈的话,理解其意。

韩愈为什么说用“敲”字更好些?(“敲”是有礼貌的行为,读起来声音响亮,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

(3)贾岛听了,有什么反应?(连连点头)

(4)练习朗读、表演。

(5)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

过渡:同学们,读完了这个感人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什么叫“推敲”呢?

三、齐读第8自然段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造句。

即使……也……。

3、分组排演课本剧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巩固课文内容,指导复述。

2、表演课本剧。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推敲”的故事非常感人,每个同学都应该会讲这个故事。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课本剧表演,比一比,哪组演得最精彩。

二、指导讲故事

1、熟读课文。

要想讲好这个故事,先得把课文读熟了。下面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像放x那样让故事中的贾岛和韩愈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

学生练读课文。

2、按故事发生、发展、x、结局四部分的提纲,要求有顺序、有重点地讲。

(1)深夜访友,以诗相赠。(发生)

(2)一字斟酌,难以定夺。(发展)

(3)冲闯仪仗,请求宽恕。(x)

(4)韩愈表态,贾岛赞同。(结局)

3、学生练讲。

(1)、各自练讲。

(2)、分组练讲。

(3)、每组选一名代表到前面讲。

(4)、集体评议,发给小红花。

四、表演课本剧

五、作业

回去把“推敲”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查一查,找一找,把“题李凝幽居”摘录下来,并背一背,体会“推敲”的妙处。

附板书:

以诗赠友(发生)

反复斟酌(发展)

11推敲冲撞仪仗(x)

课《推敲》教案 篇10

前不久听一位教师上《推敲》,很为她那迁移训练的巧妙设计叹服!

讲读完课文后,该教师出了这么一道训练题:在下面句子的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字。

春风吹绿了树梢,吹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教师设计此项训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像文中的贾岛一样潜心推敲。几分钟后,学生a站起来说填“绿”,理由是:春天来了,树梢发出了绿芽,小草也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刚说完,学生b就站起来也说是填“绿”。理由是:冬天小草是枯黄的,春风一吹,又焕发了新的生命力,而绿色正是植物的生命色。学生c也填字同上,但说法却又与前两位学生不同。仅仅一个”绿”字,学生就有几种不同的见解。可见,学生的思维被充分地激活了,不时地闪现出创新的火花。学生d认为此处填“醒”较好;因为春天来了,熟睡了整个冬天的小草苏醒了,有了勃勃的生机。学生e显然经过了仔细的推敲,站起来高声说道:“我认为填‘俏’更妙。原句中已出现‘吹绿’‘吹皱’‘吹鼓’等词语,‘吹俏’既避免了词语上的重复,又把小草当人来写,春天里的小草犹如俏丽的姑娘,一个‘俏’字就把小草写活了。”课堂上,学生的独特见解不时赢得听课教师的啧啧称赞,大家不由得为执教教师此项迁移训练的巧妙拍手叫好。正是由于这精心的设计,才会碰撞出学生思维的火花,才会使学生的求异创新异彩纷呈!

最后,执教教师的结束语也说得恰到好处,犹如画龙点睛:“每个人对语意的理解常常是会不同的,所以不管你们用哪个词,只要它能表达出你们的真实感情,都是合适的。而最重要的是我们经历了一个反复推敲的过程。”

在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了什么是“推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亲身体验一下“推敲”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明白:这就是推敲!真是妙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