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五年级教案 > 听《临死前的严监生》有感【优秀5篇】正文

《听《临死前的严监生》有感【优秀5篇】》

时间:

如果只是因为工作压力、家庭压力带来一过性心累,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会逐渐过去。

听《临死前的严监生》有感 1

教学目标:

1、认识四个生字:监、侄、痰、郎,能正确读写:诸亲六眷、侄子、穿梭、郎中、喉咙几个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严监生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感受严监生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一个大地主,他拥有很多银子,请大家设想一下他临死时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景?

生:

师:语言大师吴敬梓用简短的笔墨,细致地为我们勾勒出一个大地主临死前的情形。我们读读课文,就能找到答案。请同学们打开书p133,人物描写一组——临死前的严监生。(老师板书:22、人物描写一组——临死前的严监生)

师:请同学们把课题读一遍。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严监生临死前是一种怎样的情景?

(生自由朗读数遍)

(指多名学生读)

师:请同学读读屏幕上的几个生字。

(出示词语:诸亲六眷、侄子、穿梭、郎中、喉咙)

三、精读课文,感受形象

师 :读得真棒!看见你们读得如此投入,我也想试着读一读课文,好吗?我读的时候请你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严监生临死前的样子。

(师泛读课文,生想象画面)

师:请把你脑海中浮现的严监生的形象告诉大家,好吗?

生:。。。。。。

(多指名几个)

师:你们真会想象!让我们来亲眼目睹严监生临死前的样子。

(出示课文插图,学生仔细观察)

师:看,是不是正如同学们刚才说的样子?

师:作者对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做了细致的描写,请同学们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并根据他的动作、神态想想他临死前的心理活动,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小组交流)

师:谁能对照课文具体谈谈严监生的动作、和神态?

(出示句子)

师:请一、二组读没带点的字,三、四组读带点的字。

师:读得真好!严监生就因为两茎灯草而久久不咽气。那么,你能猜出他在两个侄子说完话后、奶妈说完话后、赵氏说完话后分别想什么吗?

生:。。。。。。

师:你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这地主当时可能也是这么想的。

师:这是多么可笑而可悲的严监生!在临死前,居然为了灯盏里的两茎灯草而不能安息。如果此时,你就站在他的床前,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说吗?

生:。。。。。。

师:体会得真好,严监生师个地地道道的守财奴。

(板书:严监生:守财奴)

四、朗读课文

师:我们请5个同学带着自己的感受分角色读一读课文。其他同学请用眼睛听。

五、体会写法

师:读的真好!多么高明的作家啊,短短三百多字就让我们如临其境的感受到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谁能说说作家是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特点的?

生:动作、神态描写。

(板书:严监生:守财奴——动作、神态描写)

师: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作者为什么不用语言描写来刻画严监生呢?

生:因为他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

师:你很会思考!我们在写人时,也应该选择恰当的描写方法。

六、作家吴敬梓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吝啬鬼形象。在外国的名著中有四大吝啬鬼,请大家课外阅读有关小说。相信通过大家课外的比较阅读,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出示四大吝啬鬼)

七、课堂练习

写一段关于人物描写的话,在这段话中要用上动作、神态描写。

听《临死前的严监生》有感 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用词的古今异义;

2、角色朗读,在品读中感受到严监生爱财如命的形象;

3、读写结合,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过程】

师:有一个问题要考考大家,你所知道的我国优秀古典文学作品有哪些?

生1:我知道有“四大名著”。

师:嗯,你道具体说说。

生1:《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

师:四大名——著家喻户晓。这节课我们要来看看另外一个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学生看屏幕)

生齐说《儒林外史》,师点击出示作品简介——“在这部小说里,作家吴敬梓用讽刺的手法,描写了封建社会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师诵读作品简介。

师:今天我们就来看其中的一个“读书人”,请大家看黑板,老师把他的名字写在黑板上。读——

生齐说“严监(jiān)生”。

师:嗯,这个名字中的第二个字不念第一声,跟老师念:监(jiàn)。

生齐读:监(jiàn),严监(jiàn)生。

师:严监生何许人也? 他的家境又如何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资料,请看屏幕——“严监生家里有十多万两银子,丫鬟无数,良田万亩,除此之外,在县城里还有铺面二十多间,经营典当,每天收入最少也有几百两银子。”

指名学生读资料。

师:你会用哪个词来形容这个严监生?

生1:非常有钱

师:能用一个成语来说说吗?

生2:家财万贯

师:这个成语来形容严监生真是最恰当不过了,老师把它写下来。(师板书“家财万贯”)

师:这么一个家财万贯的严监生,当他临死前又会是怎样的情况呢?(师板书“临死前”)来,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临死前的严监生

师:下面让我们自由地读读这篇课文,这是一篇,它和我们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和用语习惯不太一样,可能比较拗口,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课文中的注释,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刚才大家都读得很认真,下面看看你读得效果怎样?先看看大屏幕上的这些词语,我请同学来读一读。

出示词语:侄子    穿梭    郎中    哥子    挑掉    登时

诸亲六眷    一声不倒一声    揩揩眼泪    两茎灯草

一生读以上词语。

师:刚才这位同学有两处地方读得不是很好,你听出来了吗?

生纠正读:“侄子”的“侄”应该是巧舌音的,“一声不倒一声”的“倒”应该读第三声。师指名刚才的学生重读这两个词语。

师:但刚才这位同学有一个多音字读得很好,“挑掉”的“挑”是念第三声的。

生齐读这些词语一遍。

师:再来看看“诸亲六眷”这个词什么意思?

生:就是亲戚朋友的意思。

师:嗯,看来字词的问题已经不大了,不知课文读通顺了没有呢,我请几个同学来读读这篇课文。

几名学生轮流读课文,师随机指出读得不正确的地方。

师:现在回到刚才我们所提出的那个问题,看看这临死前的严监生是一副什么样子?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句子。

生: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手指头。(屏幕出示这句话)

师:此时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来形容此时的严监生?

生1:严监生他病得很重

师:也能不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他的这副样子?

生2:生命垂危

生3:奄奄一息

师:“奄奄一息”这个成语来形容此时的严监是最合适的了。你能用奄奄一息这种状态把这句话再读一遍吗?(生读句子,师板书“奄奄一息”)

师:就是这样一个(奄奄一息、生命垂危、危在旦息)的严监生,却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手指头,什么意思呢?(师板书“两个手指”)面对严监生的那两个手指,家人们纷纷猜测,他们是怎么猜的,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有关句子,并四人小组合作填一填表格。

猜的人

猜测

写出严监生的反应

大侄子

两个亲人

二侄子

两笔银子

奶妈

两位舅爷

赵氏

两茎灯草

生1: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听《临死前的严监生》有感 3

师:面对临死前严监生的那两根手指,诸亲六眷作出了哪些猜测,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和同桌交流交流。

师:请同学读诸亲六眷作出的猜测:

大侄子……

二侄子……

奶妈……

师:他们猜对了没有?(出示句子)

第一次:他把头摇了两三摇。

第二次: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的紧了。

师:——依然是两根手指

第三次: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师:——还是两根手指,真是白思不得其解啊!那么,同学们,严监生的身边就没有人能明白他的意思了吗?

师:请同学们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

严监生临死前伸出的两个手指头不是(              ),不是(         ),也不是(                ),而是(              )

生:严监生临死前伸出的两个手指头不是( 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不是(有两笔银子不曾吩咐 ),也不是( 记挂两位舅爷  ),而是( 为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  )

师:同学们,一般人死前会牵挂些什么?(亲人)严监生没有亲人要惦记吗?

生:有,儿子不曾大。

生:两位舅爷。(师补:两位舅爷一直与他关系不和。)

生:那么大的家业怎么办?

师:可是在严监生的眼里,这一些都比不上那两茎灯草重要啊!面对这样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此时此刻,你想用什么什么词语来评价严监生?

生:是一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抠门鬼、爱财如命  吝啬

师:补充严监生相关资料:严监生究竟是何许人也? 他的家境又如何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资料,请看

●严监生家里有十多万两银子,仆人无数,良田万亩,除此之外,在县城里还有铺面二十多间,经营典当,每天收入最少也有几百两银子。

以上教学片断是我前两星期去杭州听桐庐的一位老师执教的《临死前的严监生》其中一段。邓峰老师为了让学生感知严监生一个吝啬鬼的形象,特别抓住有代表性的动作:两个手指来展开教学,通过读找诸亲六眷的猜测手指的含义,按人之常理设想严监生有无牵挂的人与事,同时又补充严监生的家庭背景资料,来感受严监生的吝啬。其间老师适时插入语言训练,不由得让听课老师佩服其教学的精妙。

听《临死前的严监生》有感 4

一、导入

1、  人之将亡,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一个人,在他临死之前,会是什么样的一番情景呢?(生根据自己所知发言,师归纳)板书:临死前的

2、  介绍《儒林外史》,引入“监生”的由来,介绍严监生其人。(关键词:读书人,富有,捐监)板书:严监生

3、  我们来看看这么一个富甲一方的人,临死前是怎么样的一番情景?

二、初读课文

1、  自己读文,读通句子,读顺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  找出课文中生词 ,读,分析字形,书写。(监 侄 郎)

3、  圈出难理解的词语。(引导其解决理解问题:联系上下文,参考注释。)

三、再读文,初步感知全文内容。

1、  说说本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什么事?

生说,师相机引导读文。

四、品读课文,感悟人物性格。

1、  引读课文描写严监生的句子。(板书严监生的动作,神态。)

2、  对照读亲人猜测严监生两个指头的意思。(板书众人的猜测)

3、  再读严监生对众人不解自己心意的句子。(板书整理出严监生的心情)

五、补充情境,深入品味

1、  我们再回头看看严监生临死前的环境(晚间挤满了人的屋子,一盏灯)一盏灯已经够暗了,还要挑掉一根灯草,会怎么样?

2、  临死前的严监生,面对着亲友对他两个指头的不解,他可能想说什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想象,表达。)

3、  如果这一幕就上演在你眼前,你想对严监生说什么?

六、品读描写严监生的句子,说说你从这些细节描写中体会到写人的文章可以怎么写?(板书:细节描写)

七、联系,拓展,延伸

1、  复习《小嘎子》和《凤辣子》,感悟人物描写的方法。

2、  资料:《欧也妮。格朗台》的人物性格描写。

3、进行即兴创作。观看课堂中同学们的神态、动作、语言进行人物心理的刻画。

听《临死前的严监生》有感 5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反思

《临死前的严监生》这个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一、以生为本,紧抓课堂生成点:

在该片段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初读课文后,问学生认识了一个怎样的严监生?围绕该问题,学生小唐说:"读了短文后,我认识了一个勤俭节约的严监生。"我就随机把"勤俭节约"写在黑板上。于是我又问:"还有谁认识了怎样的一个严监生?"学生小何却站起来说:"我认识了一个一毛不拔的严监生。"我说:"一毛不拔什么意思?"小何紧接着说:"一毛不拔就是太小气,舍不得花钱。其他还有什么看法吗?"我又问道。学生小李说:"吝啬是指过分爱惜自己的钱财,当用不用。"这时许多同学也乘机说是有点吝啬。于是我也把吝啬也写在黑板上问到:"那么严监生到底是节约还是吝啬?接下来我们再细细地读读课文,请你找出有关句子加以解释,行吗?"

二、细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于是,学生开始再读课文,此时学生读得特别认真。读完后,学生交流也异常激烈。有个学生说:"他是吝啬。我从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我想其实当时他家里来了很多客人,只点一盏灯已经很小气了,他还要挑掉一茎灯草,真是太小气了,所以我觉得他是吝啬。"有的学生说:"是呀,是呀,平时我们家里来客人,我们都把家里所有的灯都开了,他家诸亲六眷都来了,就一盏油灯他也不舍得真是吝啬。"有的学生说:"严监生不是节约是吝啬。因为当时他病得特别严重都快不行了,他还念念不忘那灯盏里的两茎灯草。"于是,我又因势利导地说:"刚才大家说严监生病得特别严重都快不行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交流:"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说明严监生病得很厉害,已经无药可救了。"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我从这里体会到严监生的病一天比一天严重。"

"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说明他病得很严重,连话都说不出了。"

"严监生喉咙里的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我从这里也能看出严监生病得很严重。"

"呀,严监生病得那么严重,可他还……"我故意把还字拉长,没想到学生也接得天衣无缝,"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严监生伸着两个指头,他想干什么呀?而时在场的诸亲六眷又怎 严监生临死时,总是断不了气,却一个劲地伸出两个指头,这两个指头是什么意思呢?这一令人难以捉摸的动作给众人造成了一个难以破解的谜,最后由赵氏把谜底揭出来。原来他是看到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怕费油。多烧一茎灯草,竟会使一个行将就木的人耿耿于怀,放心不下,难以断气,这种经过艺术夸张的描写,活生生地刻画出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这种如同素描一般的细节描写,把严监生的特点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地表现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课外拓展,使人物形象更鲜明:

在学生一致认为严监生吝啬的时候,为了使这一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于是我摘自了原文本的一段材料加以补充,让严监生这一爱财超过爱性命的形象更加鲜明。1、严监生原名严致和,是一个非常富有的人,家有十多万银子,钱过百斗,米粮成仓,童仆成群,牛马成行。2、平日里,他夫妻四口在家里度日,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每常小儿子要吃时,在熟肉店里买四个钱的哄哄他就是了。3、他这样拼命地节制一切费用,终于营养不良而染了疾。即使生病以后,仍旧每晚算帐,直算到三更,病得吃不下饭,还要在家前屋后走走,看守他的财产,卧床不起了,还一心想着田上要收早稻,打发了管庄的仆人下乡去,又不放心,心里只是急躁。4、病入膏肓时,竟也舍不得银子吃人参。让学生读了这些补充资料后,我又问学生:"此时此刻,你又想说什么?"通过拓展资料的学习,学生一致认为严监生是一个爱财如命的十分吝啬的守财奴。

人物描写一组《临死前的严监生》的反思

《临死前的严监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七组人物描写一组三个片段中的一个。作家吴敬梓在这里用辛辣的笔触,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爱财如命的吝啬鬼形象。作者抓住了严监生死前两个指头这一个非常经典的动作,把他爱财如命的守财奴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

这是一段绝妙的描写,严监生临死前总是断不了气,是因为他前三天就已经病得说话困难了,他骨瘦如柴,气息奄奄躺在床上,不停地咳嗽,喉咙里的痰响得一声接一声,却一个劲地伸出两个指头不能断气,让人难以捉摸,对于家人不着边的回答,他心里急得不得了,可就是说不出话来,只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圆圆的,还咳嗽不停,最后由赵氏把谜底揭出:原来是他看到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怕费油。这多烧一茎灯草,竟会使一个家有万贯而行将就木的人耿耿于怀,放心不下,难以断气。最后,赵氏一语中的,并把多余的一茎灯草灭了,严监生才把手垂下,登时断气。这种如同素描一般经过艺术夸张的描写,把严监生吝啬的形象,入木三分、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了。其实,严监生家里有十多万两银子,仆人无数,良田万亩,除此之外,在县城里还有铺面二十多间,经营典当,每天收入最少也有几百两银子。

严监生只是世界吝啬鬼之一,欧洲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喜剧《悭吝人》里的阿尔巴贡,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以及果戈里小说《死魂灵》里的泼留希金,堪称文学中吝啬典型。

这些吝啬鬼形象出自亚欧不同的四个国家,涉及几个世纪的社会生存,从一定角度概括了亚欧几百年来历史发展的进程。这五大吝啬鬼,年龄相仿,脾气相似,有共性,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与时代特征。简而言之,泼留希金的迂腐,夏洛克的凶狠,阿尔巴贡的多疑,葛朗台的狡诈,严监生的爱财如命,构成了他们各自最耀眼夺目的气质与性格。

贪婪和吝啬总是相辅相成的,吝啬鬼们聚敛财富时都是贪婪的,在使用财富时也都是极其吝啬的。他们既贪婪成癖又吝啬成鬼。

阿尔巴贡的贪婪,主要表现在他放高利贷的条款上:当他的儿子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通过中间人向他借了一万五千法郎,他不仅利息高,而且还附带了一个条件:所需一万五千法郎,贷方只有一万二千现金,下余以旧物与首饰折付。。。。。。难怪克莱昂特看完清单后大骂:“见他的鬼!简直是*商,杀人不见血的杀手!谁从来听说过这种高利贷?利息高的不能再高了。。。。。。简直是活要人命。”所以,当父子明白真相后精彩的对白:“怎么,死鬼?不务正业,走短命路的,原来是你啊?” “怎么,爸爸?伤天害理,干欺心事的,原来是你啊 ?”“死活不管,胡乱借钱的,原来是你啊?”“放印子强的,非法致富的,原来是你啊?”。。。。。。这些充分暴露了阿尔巴贡在获取金钱时的贪婪、刻细与精明。

无独有偶,夏洛克也是一名高利贷商人,他的贪婪集中表现在与安东尼奥的交易上,他之所以拒绝两倍借款的还款,而坚持按约从安东尼的胸口割下一磅肉,是由于安东尼奥借钱给人时不收利息,影响了夏洛克的高利贷行业,所以他要借机报复,致安东尼于死地,好使自己在高利贷行业畅通无阻,从而聚敛更多的财富。所以当法庭调解让借款人安东尼出两倍甚至更多的钱偿还他时,夏洛克险恶地说:“把整个威利斯给我,我都不能答应。”他就是时刻准备要从安东尼奥胸口割下一磅肉,凶残地致安东尼奥于死地,固执而没有丝毫的怜悯和同情。这就是不同于其他吝啬鬼的个性。

葛朗台的贪婪则表现在对金子疯狂的占有欲。葛朗台七十六岁时看见女儿把玩自己的定情物——金梳妆匣时,竟然“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老虎扑食。”

一个“纵”和“扑”将葛朗台对金子的贪婪、发狂形象跃然纸上。即使在生命弥留之际,他能够睁开眼时,竟长时间用眼睛盯着金子,脸上的表情仿佛进了极乐世界。而当神捕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为他做临终的法事时,他竟做了一个骇人听闻的姿势,想把金十字架抓到手里,这最后的贪婪送了他的命。葛朗台是可悲的,他一身用尽各种办法贪婪的占有金子,而面对死亡却有时那无无奈,他临终对女儿说:“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向你叫帐。”这该是贪婪者最大的人生悲剧。

与这几位贪婪者相比,泼留希金的贪婪则体现出俄国乡村地主的腐朽没落泼留希金的仓库里有那么多的麦子麦粉和农作物、在堆房和燥房也充塞着尼绒和麻布、生熟羊皮、干鱼以及各种蔬菜和果子。可是他的梁堆和草堆都变成了真正的粪堆,只差还没有人在这上面种白菜;地窖里的面粉硬的想石头一样只好用斧头劈下来一样。。。。。。然而他依然每天早晨蒙蒙亮的时候,就起床出门,走遍村里的大街小巷,而他走过的道路是用不着再打扫的。

阿尔巴贡与泼留希金是既有儿子又有女儿,但阿尔巴贡的儿子和女儿都正值青春妙龄,可他却对他们极为吝啬,不给他们钱花,不上他们穿衣打扮,以至于逼得儿子要铤而走险,去借高利贷,但无巧不成书,却借到老子头上,不仅如此,他还让儿子娶一个富裕媳妇,让女儿嫁一个“不要嫁妆”的年过半百的老头子,而自己却要娶一个与女儿差不多年纪的美貌的姑娘。所以也就难怪儿子和女儿商量离开这个吝啬鬼的父亲,想和心爱的人远走高飞了。

泼留希金对女儿的吝啬似乎更甚,他家虽存钱万贯,但女儿成婚时,他只送一件礼物——诅咒。儿子从部队来信要钱做衣服也碰了一鼻子灰,甚至的死活也毫不在意。

阿尔扎克在塑造葛朗台的形象时,主要场景是在家庭的环境中完成的。作为千万富翁葛朗台住在一所灰暗阴森的老房子里,楼梯踏板被虫蛀坏了,每一顿的面包、食物,每天要点的蜡烛。他都要亲自分发,一点也不能够多。所以他的妻子和女儿经常挨饿,他抢女儿的金银首饰,竟然把女儿囚禁,只给冰水合面包,妻子被他折磨得死去,而他在妻子尸骨未寒时,便请来律师要女儿在财产文契上签字,放弃登记 ,全部财产归父亲管理,女儿只保留需有权,欧也妮一点也不明白,就文契上签字,父亲这才放心,也是他给了女儿一个凄惨暗淡的童年,又断送了她的青春与爱情的幸福。

莎士比亚在塑造夏洛克的形象时,不以家庭为重点,但通过女儿杰西卡不堪忍受父亲的吝啬,而携带着金银财宝与心爱的人逃出家门后,夏洛克的表现更让我们尽情体会了亲情在金钱面前的软弱无力。当夏洛克发现女儿带着金银珠宝逃走时,他想发疯了一样,在街上一路乱叫乱跳乱喊,“我的女儿!啊,我的金钱!啊,我的女儿!跟一个基督徒逃走了!啊,我的基督徒的金钱!公道啊!法律啊!我的银钱,我的女儿!一袋封好的、两袋封好的银钱,给我的女儿偷去了!还有珠宝!两颗宝石,两颗珍贵的宝石,都给我的女儿偷去了!公道啊!把那女孩子找出来!他身边带着宝石,还有钱。”更甚者他说:“我希望我的女儿死在我的脚下,那些珠宝都挂在她的耳朵上,我希望她就在我的脚下入土安葬,那些银钱都放在她的棺材里!。”

作者吴敬梓出身于官宦之家。父亲去世不久,他的家就遭遇变故。他对人生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不追求功名,这在当时是很难被社会所容的,这使他有机会接触更多的下层知识分子与普通民众,为熟悉他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这样就从个人恩怨的小圈子里转向对社会不满与批批判上来。也正是在1736年前后,他开始了《儒林外史》的创作。这部小说描绘了不同类型的封建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心灵,表现了封建社会的极端腐朽和将要崩溃的趋势,也描绘了我国封建社会中的市民心态以及在名利驱使下各种各样的人。尤其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活灵活现,有血有肉。对一个有钱人严监生临死前的描写与心灵刻画,成为“千古绝唱”,被人们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