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优秀6篇)》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主要写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这里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优秀6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感悟作者是怎样逐渐理解父母良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板书课题,读课题。
2、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题目怎么样?读了课文,你们的疑问都可以得到解答。实话实说,你们更喜欢哪一种评价?相信同学们读了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写的这篇文章后,对这两种评价会有新的认识。
二、学生汇报自渎收获
1、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请翻开书再看看,想想,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
2、我们布置了一个预习任务,勾画出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并在旁边加上批注。再看看自己勾画的语句和批注,再找找,文中还有没有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等会儿向大家汇报。
3、愿意讲讲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吗?可以是一句话,几句话,一段话,也可以是一个词语。如果你的看法和谁的不一致,还可以站起来争论。
4、同学们的发言精彩极了,不过有的同学的理解还不够准确,相信通过进一步阅读同学们会弄明白的。
三、发现问题,小组探究
1、读书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下面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试着从文中提出几个自己最感兴趣的或不懂的问题。
2、发现问题了吗?请在小组内提出问题和同学讨论讨论。还没发现问题的同学可以根据课后问题和预习要求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
四、鼓励质疑,全班交流
1、刚才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一定解决了不少问题吧!有没有通过小组讨论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讨论好吗?
2、学生提问:
学生可能会问以下问题:
⑴同一首诗,为什么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而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
⑵父母的这两种评价对孩子起到了什么作用?
⑶作者为什么会觉得他很幸运?
⑷为什么说这两个极端的评价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⑸什么是“两股风”?
3、教师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要理解问题首先需要分析问题。同学们的问题都是针对两种评价提出来的。只要弄清了两种评价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对孩子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下面我们通过仔细阅读课文来理解这些问题。
4、引导学生通过读书理解:
⑴妈妈“精彩极了”的评价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当时对巴迪产生了什么影响?请从书上找出相关语句来回答。
让学生领会妈妈是在巴迪只有七八岁的时候,就写了第一首诗的情况下说出“精彩极了”的评价的,她为了鼓励巴迪才这样说。
⑵妈妈这句评价当时对巴迪产生了什么影响?请找出课文写巴迪既充满信心又得意洋洋的语句,读一读。
让学生读出巴迪既得意又充满信心的语气。想象巴迪认为爸爸会怎样评价他。体会妈妈的评价对巴迪产生的作用。
⑶爸爸的评价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当时对巴迪产生了什么影响?从课文哪些语句中知道的?
五、你们愿意怎样读这些语段
1、出示第5~14自然段:
⑴分角色朗读:
体会爸爸是在认真阅读了那首诗后,并听了妻子对儿子的极度夸奖后,说出“糟糕透了”的评价的。
巴迪听了爸爸的评价后受不了了,痛哭起来。看出爸爸的评价给了巴迪很大的打击,使他不再得意也没有了信心。
⑵请再往后读,想想爸爸的评价还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默看课文后明白爸爸的评价还使巴迪认识到自己的诗的确很糟糕还需要修改和提高,于是他主动去请教父亲,学着按父亲的评价进行修改,这样他的写作水平在父亲的提醒下得到了提高。
⑶小结父母各自不同的评价对巴迪产生的作用。
板书:
鼓励提醒
⑷你们有这方面的体会吗?请举例说说。
⑸正因为有这样一个对他说“精彩极了”的母亲,还有一个对他说“糟糕透了”的父亲,所以巴迪怎样?书上怎么说?
⑹出示课文第16、17自然段,学生朗读。
⑺学生谈谈对提出的其他问题的理解。
六、总结延伸
1、孩子们,此时你们一定有很多感受想告诉大家吧!请结合你经历过的事,说几句你此时最想说的心里话,好吗?
2、老师也想说几句心里话,今天的学习,让我们明白了应该如何对待表扬与批评,如何对待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我们时常都会得到来自父母,老师,同学以及其他人的各种评价。即使别人说我们“精彩极了”,也不能骄傲,即使别人说我们“糟糕透了”,也不要气馁。让我们和作者一样,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努力地向前驶去!
3、最后,让我们在一次朗读饱含作者xxxx的这些话语吧。
4、出示课文最后一段,配乐朗读。
【板书设计】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鼓励提醒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2、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3、学会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两幅图画,让学生进行评价,有感情地读“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2、你在这两句话中发现了什么?
3、这两句截然相反的评价怎么会同时出现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大声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深入课文,感受爱意
对于父母不同的评价,我是怎样看待这样的呢?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1、出示句子:
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找出这份幸运,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表示。
(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2、讨论:
为什么说“精彩极了”这个断言的出发点是爱?
3、讨论:
为什么说“糟糕透了”这个断言的出发点是爱?
4、从“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中的“越来越”体会“我”理解的过程。
联系作者的简介体会“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5、深化爱,朗读最后一句话。
四、课外延伸,表达爱意
写下你最想说的话,表达自己对身边人的爱。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3
一、揭题。
1、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著名作家巴德。舒尔伯格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2、提问:课文的题目很有意思,同学们预习了课文,有什么发现吗?
3、父母对什么事做出了这两种极端的评价?我七八岁的时候,写了第一首诗,父母作出两种完全不同的评价。
二、研读课文
1、课文(1—14)自然段写了父母对我写诗作出评价的?请同学们翻开课本82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1—14),想想:父母是怎样评价我写的第一首诗的呢?“我”对父母的评价有什么不同的反应?对自己读懂的内容可以做一些标注。
2、指名学生回答。(面对巴迪的诗,父母的评价不一样,我们先来看看母亲的评价。)
3.找出母亲的话,师引读。这里抓住了母亲的什么来写?(动作神态语言),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什么?你怎么理解母亲的评价。谁能读读这段话,模仿一下母亲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指名朗读。)(表扬:你读的精彩极了)
4.巴迪的反应如何,如果你是此时的巴迪,你会怎么想?
5.这么好的诗,这是母亲的评价,要不要拿给父亲看,巴迪此时最想的是什么,他怀着怎样的心情等待父亲回来?(焦急、兴奋、自豪、迫不及待)
(1)在焦急的等待中,父亲终于回来了,看完时却说,(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现在你就是那位父亲,你应该怎样说这句话。(指名读)为什么要这么说?
(2)听了父亲这样的评价,巴迪的心情怎样呢?用一个词来说一下。(难过/沮丧/伤心?)把你的理解读出来(指名读)
(3)出示句子(关于巴迪听了爸爸地话后的句子),什么描写?动作,感受到什么?(懊到极点)如果老师把这几个动词换一换,你们看行不行?为什么?(换词后,悲痛的程度不够深。)同学们,你们看,作者通过动作的描写,表达出了小巴迪极度沮的心情。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应该像作者学习这种写作方法。带着你们的理解,再读这句话。
三、交流品读,内化感情
过渡:此时的巴迪理解父亲的评价吗?确实,“精彩极了”,巴迪得意扬扬,“糟糕透了”,巴迪很难过,失望、痛苦。完全不同的两种评价,带给巴迪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强烈的反差,就这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七八岁的巴迪怎么受得了呢?
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样的评价中,巴迪一天天长大,他对父母的评价有新的认识吗?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15——17)自然段,先自学,要求: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读一读,理解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1、全班交流。(你读懂了哪个句子,先读那个句子,再谈谈你的理解。)
2、主要交流的句子:
“一个作家,应该视生活中的?总结,提高”(补充说明,出示)
(1)师:母亲给我的是什么样的力量?(鼓励、赞赏、给我写作的源泉板书:鼓励)还有一种力量,父亲给我的是什么力量?(警告,批评)板书(警告)。如果只有母亲的鼓励,或者只有父亲的警告,巴迪就不会健康的成长。只有有了这两种力量,巴迪才能健康成长。
(2)对于给巴迪力量的人,巴迪会是一种怎么样的感情呢?(感激)让我们一同来感受一下幸运的巴迪对父母亲的感激。我们一块来读这句话。合作读这段话,女同学读写母亲的句子,男同学读写父亲的句子,齐读后面的部分。
巴迪理解了这一点,他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能成为著名的作家,离不开母亲的鼓励,更离不开父亲的警告。于是,巴迪发自内心地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师读(我从心底知道?那就是爱)。(板书:爱)
(3)这种爱你能体会吗?感受一下。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段话。
“精彩极了”是爱,“糟糕透了”也是爱,你理解吗?测试一下。
理解;批评也是爱:
情景:
1、小屋被你搞的乱七八糟,妈妈生气地责备你,你怎样理解母亲的批评?
2、又一次没完成作业,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严厉地批评了你,你怎么理解?
3、类似的事在你身上有过吗?交流。
4、老师给过你们爱吗?有过表扬的爱吗?有过批评的爱吗?
四、总结:
看来同学们完全理解了作者的文章,“精彩极了”是爱,“糟糕透了”也是爱,因为有这两种爱,才会有两种不同的评价,父母长辈们给了我们不同形式的爱,同样,我们也要给他们回报。我们用什么方式去回报他们呢?(指名说)
老师学了这一课,也有自己的感受,送给同学们,我们一起共勉。阳光是幸福的起点,风雨是成长的伙伴,快乐地享受阳光,勇敢地接受风雨。学会理解,懂得感恩,让我们在温柔的呼唤中成长,让我们在严厉的批评中茁壮。
五、推荐一本书
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相信你读了之后会对爱有更深刻的感受,祝同学们在爱中健康成长。
六、板书设计
xx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4
【设计理念】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在学生、教师、文本、作者、生活等多维度的对话互动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在读悟过程中运用深究重点词、联系上下文、打比方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感情。
2、感悟母亲的赞扬是一种宽宏的爱,父亲的批评是一种严格的爱。儿女体会父母的爱需要时间,需要经历。
3、体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法,进行有意识地积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中包含的都是对孩子的爱。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巴迪的成长离不开父母这两种爱的声音。
【教学过程】
一、感知文本,聚焦爱
1、读题,体会“极”和“透”,读出对比语气。
2、快速浏览课文,从课文中了解到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自己读不太懂?
3、小结:
同学们不懂的句子都集中在文章的最后二段。这二段写的是巴迪对父母的那两份爱的体会。所以我们要读懂它们,先要读懂父母对巴迪的爱。
设计意图:题目入手,在对比体会读中引发孩子产生与文本对话的阅读期待。同时,利用阅读首次印象,整体感知课文,质疑问难,使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也为教师以学定教奠定基础。
二、细读文本,感受爱
1、请大家细细地读读课文1~15小节,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父母对巴迪的爱?用笔把它划下来。
2、相机教学母亲的“精彩极了”:
重点研究语句:
⑴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的,兴奋地嚷着:“巴迪,这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① 直面文字:
引导学生从母亲的语言、表情、语气以及二个感叹号中读懂母亲发自内心的鼓励和赞扬。
② 换位体验:
听着母亲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赞扬,巴迪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请大家读读1~4小节中描写巴迪的句子,边读边记。)
③ 交流:
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读着读着,仿佛大家真成了巴迪。听了母亲真诚的赞扬后,巴迪,你在想什么呢?
⑵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
① 用一个词形容巴迪此刻的心情。
② 朗读感受三个时间词递进的表达方式所带来的言语表达效果。
3、教学父亲的“糟糕透了”:
⑴ 过渡:
同学们,一句“精彩极了”,折射出的是母亲慈祥、宽宏的爱。这份爱使巴迪充满了自信和力量。可是,父亲的“糟糕透了”,怎么也是出于对巴迪的爱呢?
⑵ 细读文本5~14小节,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⑶ 交流:
同学们,如果你是巴迪,当你满怀期待地想得到父亲的赞赏,可左等右等等来的却是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和指责,你有什么感受呢?
⑷ 小结:
父亲的一句“糟糕透了”,看似无情,实际上是父亲的一种警告、提醒和鞭策。
设计意图:在读划品评、想象朗读、换位体验中,引领孩子走进文本,揣摩文本语言,于不断地对话交流过程中,领悟父母对巴迪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所包含的爱。同时,体会文本中三个时间词递进运用的言语表达特色。
三、说写体会,感悟爱
1、过渡:
就这样,在父母这两种爱的教育下,巴迪成了一位有名的作家。
2、补充巴迪简介:
巴德·舒尔伯格,本杰明舒尔伯格之子,1914年3月27日生于纽约。他是美国著名的畅销书作家。所出版的作品有《在滨水区》、《码头风云》、《什么使萨米逃走》、《醒着的梦》、《聪明的糊涂和糊涂的聪明》、《我喜欢这个不讨人喜欢的人》等。
3、引:同学们,回顾巴迪写第一首糟糕的小诗,到开始学习进行修改以至最终成为一名著名的作家。在这成长过程中,光有母亲的热情鼓励行吗,那光有父亲的严厉的警告,行吗?
4、小组讨论:
读读最后几节,结合巴迪的成长历程来说一说理由。
5、配乐朗读最后二小节。
6、读到这儿,你们对爱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吗?动笔写一写吧,就写在课文纸后面,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可以是一段话,也可以是一、二句话。
设计意图:简介生平,从另一个侧面验证这两种爱在巴迪成长、成名过程中所起到的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使下面的小组讨论埋下伏笔,难点的突破自然水到渠成。而最后的融情表达,则是对学生情感的一次提炼和升华,由体会巴迪对父母爱的认识上升为对爱这一美好情感的领悟。
四、课后作业,重积累
1、摘抄和背诵自己喜欢的词句和段落。
设计意图:一改被动单一的作业形式,强调读、写与表达的有机联系,使孩子们扎扎实实地“读”,本本分分地“写”,高高兴兴地“表达”。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5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感悟作者是怎样逐渐理解父母良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板书课题,读课题。
2、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题目怎么样?读了课文,你们的疑问都可以得到解答。实话实说,你们更喜欢哪一种评价?相信同学们读了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写的这篇文章后,对这两种评价会有新的认识。
二、学生汇报自渎收获
1、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请翻开书再看看,想想,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
2、我们布置了一个预习任务,勾画出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并在旁边加上批注。再看看自己勾画的语句和批注,再找找,文中还有没有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等会儿向大家汇报。
3、愿意讲讲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吗?可以是一句话,几句话,一段话,也可以是一个词语。如果你的看法和谁的不一致,还可以站起来争论。
4、同学们的发言精彩极了,不过有的同学的理解还不够准确,相信通过进一步阅读同学们会弄明白的。
三、发现问题,小组探究
1、读书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下面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试着从文中提出几个自己最感兴趣的或不懂的问题。
2、发现问题了吗?请在小组内提出问题和同学讨论讨论。还没发现问题的同学可以根据课后问题和预习要求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
四、鼓励质疑,全班交流
1、刚才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一定解决了不少问题吧!有没有通过小组讨论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讨论好吗?
2、学生提问:
学生可能会问以下问题:
⑴ 同一首诗,为什么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而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
⑵ 父母的这两种评价对孩子起到了什么作用?
⑶ 作者为什么会觉得他很幸运?
⑷ 为什么说这两个极端的评价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⑸ 什么是“两股风”?
3、教师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要理解问题首先需要分析问题。同学们的问题都是针对两种评价提出来的。只要弄清了两种评价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对孩子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下面我们通过仔细阅读课文来理解这些问题。
4、引导学生通过读书理解:
⑴ 妈妈“精彩极了”的评价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当时对巴迪产生了什么影响?请从书上找出相关语句来回答。
让学生领会妈妈是在巴迪只有七八岁的时候,就写了第一首诗的情况下说出“精彩极了”的评价的,她为了鼓励巴迪才这样说。
⑵ 妈妈这句评价当时对巴迪产生了什么影响?请找出课文写巴迪既充满信心又得意洋洋的语句,读一读。
让学生读出巴迪既得意又充满信心的语气。想象巴迪认为爸爸会怎样评价他。体会妈妈的评价对巴迪产生的作用。
⑶ 爸爸的评价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当时对巴迪产生了什么影响?从课文哪些语句中知道的?
五、你们愿意怎样读这些语段
1、出示第5~14自然段:
⑴ 分角色朗读:
体会爸爸是在认真阅读了那首诗后,并听了妻子对儿子的极度夸奖后,说出“糟糕透了”的评价的。
巴迪听了爸爸的评价后受不了了,痛哭起来。看出爸爸的评价给了巴迪很大的打击,使他不再得意也没有了信心。
⑵ 请再往后读,想想爸爸的评价还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默看课文后明白爸爸的评价还使巴迪认识到自己的诗的确很糟糕还需要修改和提高,于是他主动去请教父亲,学着按父亲的评价进行修改,这样他的写作水平在父亲的提醒下得到了提高。
⑶ 小结父母各自不同的评价对巴迪产生的作用。
板书:
鼓励 提醒
⑷ 你们有这方面的体会吗?请举例说说。
⑸ 正因为有这样一个对他说“精彩极了”的母亲,还有一个对他说“糟糕透了”的父亲,所以巴迪怎样?书上怎么说?
⑹ 出示课文第16、17自然段,学生朗读。
⑺ 学生谈谈对提出的其他问题的理解。
六、总结延伸
1、孩子们,此时你们一定有很多感受想告诉大家吧!请结合你经历过的事,说几句你此时最想说的心里话,好吗?
2、老师也想说几句心里话,今天的学习,让我们明白了应该如何对待表扬与批评,如何对待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我们时常都会得到来自父母,老师,同学以及其他人的各种评价。即使别人说我们“精彩极了”,也不能骄傲,即使别人说我们“糟糕透了”,也不要气馁。让我们和作者一样,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努力地向前驶去!
3、最后,让我们在一次朗读饱含作者xxx的这些话语吧。
4、出示课文最后一段,配乐朗读。
【板书设计】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鼓励 提醒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6
教学思路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景。"关于阅读教学,标准中进一步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
学生已经有五年的学习经历,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本课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接近,很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文中一些含义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既是学生理解学习上的重点,难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因此,对本课的教学,可以从"悟"字出发,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悟情悟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精彩,糟糕,誊写,敬仰,出版,谨慎,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
2.能力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情感目标:从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重点
1.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从父母亲对孩子各自不同的评价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媒体
生字生词卡片,小黑板(或课件),投影机,放映机等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说出"糟糕"的反义词和"极"的近义词。
2.导言: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这篇文章,题目就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过带有这样有趣题目的文章吗 你猜猜课文所讲述的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朗读课文,重在校正字音和纠正读破的词。
2.学生当场识记生字词。
(1)给本课的七个生字组词。(可以在文中找,也可以自己想或查字典)
(2)课件出示"读读写写".
老师建议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再请同学们根据个人喜好,在后边的横线上试着添上自己喜欢的三至五个词语。)
精彩糟糕誊写敬仰出版谨慎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互相交流识记方法。
学生也可以动手抄个别字词一两遍。(课堂上学生"动口不动手"不好→←。)
三,尝试自读,讨论交流
学生默读课文,也可以轻声读书,可以查找资料,可以直接在课本上画画写写(在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旁加一点批注,有疑问的地方打个问号),还可以写读书笔记。学生既可以同座交头接耳;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谈得来的同学切磋。老师则密切关注学生的自学状况,释疑解惑。
四,角色转换,生讲师听
组织学生就初步阅读的收获和不懂的问题进行交流。此时,教师则扮演类似"实话实说"主持人崔永元(或和晶)的角色,尽可能地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表现。教师可进行画龙点睛式的插话,随机指导,并把来自学生的各种学习方法,学习所得及尚存问题以简要的表述方式写在黑板上。
五,朗读课文,领悟情感
1.听录音(或老师)范读,后自由读,个别读,分角色读。最后请几位学困生读个别段落。
2.朗读指导要点:
(1)母亲和父亲对"我"的诗不同的评价及"我"不同的反应。如,母亲的兴奋和赞美,父亲的严肃近乎冷酷;"我"听到母亲表扬后盼望父亲回来的心情,表现等孩子的一系列体验,都应努力读出来。
(2)课文最后两段,是作者对两种评价的冷静思考和独到见解,是成年后的理性认识,也应有别于前面的朗读。
3.想想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六,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
2.抄写要求正确读写的词语。
七,课外作业
1.在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短语,并画记起来。
2.在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三至五个句子并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
一,积累词句,升华情感
1.听写以下短语。听写后自己对照课文订正,再读一读。
眼睛(发亮)既(腼腆)又得意洋洋有点(迫不及待)怀着(一种)自豪感实在(等不及)了把头埋得(低低的)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一如既往)地鼓励我
2.背记自己喜欢的三两个句子,互相交流启发。
二,以问启思,悟情明理
1.课文中讲了作者成长过程中的哪几个阶段 (七八岁时;几年后,似乎还未满12岁;现在。)
2."我"写的第一首小诗,母亲是怎么评价的 "我"当时表现怎样 父亲又是怎样评价的 "我"听了以后表现如何
3.几年后,作者对自己写的第一首诗又是如何看的
4."精彩"也好,"糟糕"也罢,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这样说你赞成吗 "我"儿时真的是"多么幸运"的吗 为什么
(参考答案:母亲的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而父亲的"警告"则时常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他既拥有母亲慈祥的爱,激励他满怀信心地前进;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使他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
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相机诱导,但不要把自己的认识强加于学生。
5.父母师长的不同评价对孩子会起什么样的作用呢
三,生问师答,个性阅读
构建"生问师答"的阅读教学模式。有时候可以尝试"不问则不讲".学生如不发问,说明他们没有问题,那老师还一厢情愿地讲什么呢 结合本课学习,学生可能会问及下列问题。教师可实实在在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1:假如父母都说"精彩极了"或"糟糕透了",那又将如何
生2:爸爸为什么不说"一般","普通",却硬要说"糟糕透了".是译文的关系,还是爸爸说得不好
生3:"我"一定是作者自己吗 (可以是作者本人,也可以不是作者自己,仅仅是一种"第一人称"的写法而已。)
生4:父亲和母亲的不同评价到底谁对谁错
师:世界并不是简单的是非组合体,他们都对,但父亲似乎过火了点。母亲善意的谎言,动机是好的,也没错。肯定容易,否定也容易,难的是有机结合,恩威并济。
生5:如何让二者有机结合呢
师:肯定是主要的,否定和惩罚(不是体罚)也是必不可少的 "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全教育".要有阳关大道,也要有荆棘挡路。俗话说得好:"要让小儿安,七分饥来三分寒。"可见,适度的否定必不可缺。
四,联系生活,深化理解
请你联系实际,谈谈怎样对待荣誉和挫折,愿意谈什么就谈什么。教师相机指导。
小结:你要成功,得依靠许多人的帮助和指教。世界上最难的事可能是"自己战胜自己",切记:站直了,别趴下。
五,作业
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2.有兴趣的,可完成课后选做题。